长沙区划调整设想-设立洞阳市
长沙的行政区

长沙的行政区建国后的长沙市的行政区可划分为两个时期:1949年8月至1958年为不管县时期,只管市、郊,没有辖县;1959年以后为管县时期,有辖县。
1949年8月,长沙市辖8区:城东区、城南区、城西区、城北区、文艺区、金盆区、岳麓区、会春区,下辖82保、1838甲。
1950年8月,废除保甲制度。
1955年10月,东、南、西、北4区建306个居委会、2909个居民组,区名去掉“城”。
1957年内4区辖26街道(东区6、南区5、西区8、北区7),275居委会,2766居民组;郊区辖7乡1镇,44村。
1958年9月,农村撤消乡镇,建立人民公社,郊区建万年红、东风、岳麓3个公社,18个大队;城区辖4区、25街道、233居委会、2731居民组。
1958年12月,长沙县、望城县划归长沙市管辖。
1959年2月,撤消郊区。
3月,长、望两县合并称长沙县,属长沙市领导。
长沙市辖25街道5镇26个公社、227居委会、2489居民组。
1977年12月,恢复望城县建置,将长沙县分为长沙、望城两县。
1978年底,长沙市辖5区2县,16县辖区,84公社6镇,29街道,1132大队,308居委会。
1983年2月,浏阳、宁乡、湘阴划归长沙市管辖,湘阴县随即划归岳阳地区。
1984年2月,长沙市辖4县1郊的人民公社先后改为同名的乡(镇)。
1993年1月,浏阳撤县改市。
1995年7月辖县(市)撤区并乡建镇,长沙市辖5区3县1市,38街道67镇53乡,648居委会3091村。
1996年,辖区区划调整,撤销郊区,设立芙蓉、天心、岳麓、开福、雨花5区。
2002年底,长沙市辖5区3县1市,54街道79镇39乡,568居委会2727村。
长沙下辖地区:六区一市两县长沙市天心区:面积74平方千米长沙市区卫星地图。
人口47,5万。
行政区代码430103.邮政编码410002。
区人民政府驻青园街道湘府路9号。
长沙市岳麓区:面积552平方千米。
人口80.2万。
长沙市规划

长沙市规划长沙市是湖南省省会,也是九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为了适应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加的需求,长沙市制定了全面规划,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首先,长沙市规划将着重发展城市基础设施。
这意味着建设更多的交通网络,包括道路、桥梁和隧道,以便更好地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此外,也会增建地铁线路,以提供更便捷的公共交通方式。
另外,规划还包括建设更多的公园和绿化带,以提供更多的休闲空间和绿色环境。
其次,长沙市规划还将注重改善城市环境。
这包括提升空气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
此外,为了保护水资源,还将加强水域治理,保护河流和湖泊的水质。
此外,还将加大垃圾分类和处理力度,提高城市垃圾处理效率。
此外,长沙市规划还将进一步发展经济。
长沙市是湖南省的经济中心,也是全球知名的科技创新中心。
因此,规划中将鼓励创新和科技产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产业和企业落户。
同时,还将加大对重点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另外,规划中还强调加强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长沙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因此规划中将注重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同时也将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此外,还将加强教育资源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最后,长沙市规划还将注重民生问题的解决。
规划中将加大对住房、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另外,还将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的帮助力度,促进社会公平和民生改善。
总之,长沙市规划面向未来,着力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发展经济,提升教育和文化事业,解决民生问题等方面的措施,将推动长沙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解说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解说(2001—2020)前言改革开放以来,长沙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新世纪来临之际,长沙所面临的宏观社会经济背景和发展目标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2000年初,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组织了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2000年6月,着手编制《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一、规划的空间层次本次规划分为长株潭、市域、规划区、都市区四个空间层次;长株潭指长沙、株州、湘潭三个市;市域包括长沙市区、长沙县、望城县、宁乡县和浏阳市;规划区包括市区全部,长沙县暮云镇、黄兴镇、槊梨镇、黄花镇、星沙镇、跳马乡、干杉乡、安沙镇、北山镇以及望城县全部,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都市区包括市区、长沙县星沙镇、暮云镇、槊梨镇、黄花镇,望城县高塘岭镇、坪塘镇、丁字镇、雷锋镇、呈城镇、含浦镇、黄金乡.总面积1450平方公里。
都市区为城市规模的计算区域。
二、城市性质、规模与建设目标1、城市性质长沙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省会,并将逐步建设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
2、城市规模规划2020年长沙市城市人口为350万,城市建设用地35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三、长株潭城市群远景设想远景长株潭城市群将发展成为有一流环境品质和现代化城市运作效率的城市连绵区,该连绵区以三市主城区及中间地带长约90公里、宽约50公里、面积约4500平方公里范围为核心区、2050年左右,长株潭总人口将达到1600万左右,中心区城市人口可能达到800-1000万人,其中长沙450—550万人口,核心区规划采用带状组团型发展模式。
四、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推行积极的城镇化发展政策,强化湘江、319国道为主轴的“十字型”城市空间轴带,积极开发以浏阳、宁乡为中心,沿交通干线向外辐射的二级城市发展轴,规划至2020年全市总人口688万,城镇人口482万,城镇化水平70%。
●城镇体系等级结构为:特大城市1个,即长沙市,为市域的中心城市,人口350万;中等城市2个,即浏阳市、宁乡市、都市区外建制镇83个,其中中心镇29个,一般建制镇54个,按其职能分为四类:工矿型6个,交通型3个,旅游纪念型8个,集贸型66个。
长沙市地名管理办法-长沙市人民政府令第123号

长沙市地名管理办法正文:---------------------------------------------------------------------------------------------------------------------------------------------------- 长沙市人民政府令(第123号)《长沙市地名管理办法》已经2012年11月26日市人民政府第5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
市长张剑飞二〇一三年一月二十八日长沙市地名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地名管理,实现地名标准化、规范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需要,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地名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地名,是指用作标示方位、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名称,包括:(一)山、河、湖、岛、泉、洞、洲、湿地、水道、滩涂、地形区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二)区县(市)、乡镇、街道等行政区划名称;(三)村、社区、矿区、农林牧渔场等名称;(四)小区、大厦、大楼、公寓、商厦、别墅等住宅区、建筑物名称;(五)公路、港口、车站、机场、水库、闸坝、电站等专业设施名称;(六)城市道路(含桥梁、隧道)等市政交通设施名称;(七)广场、公园、纪念地、游览地、风景名胜、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公共文化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设施名称;(八)其他具有地名意义的名称。
第四条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名管理工作的领导。
市民政部门负责全市地名管理工作,区县(市)民政部门具体负责辖区内的地名管理工作。
规划、住房城乡建设、公安、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城管执法、工商、旅游、邮政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地名管理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配合做好辖区内的地名管理工作。
第五条地名管理工作经费和由政府有关部门负责设置、维护的地名标志管理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辖区行政区划的通知-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辖区行政区划的通知正文:----------------------------------------------------------------------------------------------------------------------------------------------------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辖区行政区划的通知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湖南省调整长沙市市辖区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1996]29号)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长沙市市辖区行政区划的通知》(湘政函[1996]86号)精神,市人民政府决定调整我市市辖区行政区划,现通知如下:一、撤销市辖东区、南区、西区、北区、郊区,设立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
二、相应调整5个市辖区之间的行政区域范围。
行政区划调整后,各区的行政区域及四至范围是:芙蓉区:辖原东区韭菜园、府后街、五里牌、浏正街、文艺路、解放路、都正街、朝阳街、人民路9个街道办事处,原郊区马王堆(不含五一、火焰、友谊、高桥4个村)、东岸2个乡和火星镇。
区人民政府驻韭菜园路62号。
行政区域四至范围:东面以东岸乡与长沙县星沙镇、朗梨镇乡界为界;南面以原东区与南区界沿人民路至花桥及浏阳河为界,与雨花区接壤;西面以黄兴路为界;北面以中山路、八一路、迎宾路、湘湖渔场、马王堆乡、东岸乡与综合农场乡(场)界为界,与开福区毗邻。
天心区:辖原南区裕南街、金盆岭、城南路、书院路、南大路和原西区坡子街、学院街7个街道办事处,原郊区大托乡和雨花亭乡的石人、新开、渔场3个村。
区人民政府驻劳动路樟树园9号。
行政区域四至范围:东面以芙蓉路(识字岭起)至新中路、韶山路、中意路至洞井乡与大托乡乡界为界,与雨花区接壤;南面以大托乡与长沙县暮云镇乡界为界;西面以湘江主河道中心线为界;北面以人民路(识字岭起)原东区与南区界至黄兴路、五一广场至沿江大道为界,与芙蓉区、开福区毗邻。
湖南乡镇区划调整改革方案

湖南乡镇区划调整改革方案文档来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湖南乡镇区划调整改革方案篇一:桂阳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方案我县《关于审批桂阳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的请示》(郴政【__】8号),经研究,并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现将调整方案公布如下:桂阳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方案(26个乡、镇、街道)城区区划调整以芙蓉路为界,将城关镇分为2个街道,芙蓉路以北城关社区及所属农林场所、邻近乡镇周边相关村为龙潭街道,芙蓉路以南、舂陵大道城关社区以西及周边乡镇相关村为鹿峰街道,舂陵大道以东城郊乡部分村与正和乡辖区为正和镇。
新澄路以南与共和农场辖区及原周边村为黄沙坪街道。
篇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申报方案模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申报方案模版(以县、市、区、特区为单位申报)一、各县(市、区、特区)基本情况(一)县(市、区、特区)与周边县(市)接壤情况、国土面积、所辖乡镇数量,人口数量及结构(包括从事非农产业人口数量及占比)。
截至上年末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上年末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收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
地理位置、交通区位、资条件等基本1文档来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情况以及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情况(简述)。
(二)县(市、区、特区)所辖乡镇、街道基本情况(分乡镇逐一简述,内容参照县情,但需增加乡镇政府驻地。
)。
二、调整方案(一)乡镇撤并1、整建制撤并:撤销XX镇、XX乡建制,合并设置XX镇(如设置的镇采用原镇名称,应写为“设置新的XX镇”。
重新命名不需冠以“新的”)。
XX镇辖原XX镇和原XX乡地域,国土面积XX平方千米,总人口XX人,镇人民政府驻XX村(原XX镇人民政府驻地)。
2、涉及建制村调整的撤并:撤销XX镇、XX乡建制,以原XX镇、XX乡和XX乡(镇)的XX村地域合并设置XX镇(如设置的镇采用原镇名称,应写为“设置新的XX镇”。
长沙将打造2个城市副中心,6个高铁枢纽,力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长沙将打造2个城市副中心,6个高铁枢纽,力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在文章刚开始的时候,先让小编来带大家了解一下,什么叫做国家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是我国城镇体系规划设置的最高层级,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之后,将背负着非常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今天我们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为了能够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未来长沙将会建设两个省会副中心,6个高铁枢纽,接下来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吧。
首先让我们重点看一下两个城市副中心,第1个就是浏阳城区副中心,浏阳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总面积为5507平方千米,在其境内的常住人口大约为142,截止到2020年浏阳的地区生产总值为1,493亿元,县域的经济实力曾经进入过全国前10,在成为省会副中心之后,还要力争成为湘赣边区域中心城市。
第2个就是宁乡城区副中心,宁乡市地处湖南省东部偏北的洞庭湖南缘地区,长沙市西部总面积为2906平方公里,在其境内的常住人口为126万,未来的宁乡将会承接省会副中心职能,进一步加强向西边地区的辐射能力。
有了规划,自然就要付出行动,如何能够保证浏阳和宁乡顺利的成为城区副中心呢?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必不可少,未来是属于高铁的时代,在长沙境内将会出现6个高铁枢纽,他们分别是长沙西站,长沙南站,黄花机场站,浏阳高铁站,宁乡高铁站,长株潭站,进一步加强城区与城区之间的经济往来,实现区域联动,不断缩小城区与城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做到高质量发展。
按照长沙的规划来看,在2035年的时候,力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但是在前进路上也有着不小的阻碍,首先就是目前的长沙并没有得到国家层面的支持,同时又有多座同级城市与长沙相竞争,例如大家所熟悉的南京,厦门,沈阳,昆明等城市,但是我们相信长沙这座城市,我们也相信长沙一定能够完成这一目标,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大家认为长沙能够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来讨论交流。
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南部片区加快建设发展的意见

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南部片区加快建设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12.03•【字号】长政办发〔2018〕46号•【施行日期】2019.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建设正文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南部片区加快建设发展的意见长政办发〔2018〕46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谋划建设南部片区(以下称片区),是优化长沙城市功能布局、促进长株潭融合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为加快推进片区建设发展,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推进片区产业高端发展。
加快制定片区产业规划,科学确定片区产业空间布局。
加快片区范围内园区整合优化,推进产业优质、集约、高效发展。
优先将符合片区产业规划要求的重大产业项目、功能区、试点示范等在片区布局,重点支持文化旅游、医疗卫生、健康养老、地理信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人力资源服务、创新设计、绿色生态农业等高端产业发展。
二、鼓励绿心地区工业就地转型升级。
出台关于绿心地区工业项目(企业)退出后土地利用的政策措施,重点支持工业用地变更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业设施等用地,主要用于发展科教文化、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公共服务等符合空间管制要求的非工业项目。
三、支持绿心地区退出企业进入市内园区。
加快统筹指导雨花区、天心区人民政府出台绿心范围内工业企业退出奖补方案,所需奖补资金由市、区两级财政安排专项,并按 1:1比例共同承担。
统筹市内土地资源,在绿心保护范围以外寻找离片区近、土地储备充足、发展优势明显的园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引导片区内部分工业企业向飞入地园区转移。
除因国家淘汰落后产能或因环保、安全等因素要求关闭的企业外,绿心范围内退出企业优先搬迁转入市内其他园区。
四、鼓励总部型经济发展。
对新迁入片区且第一年度纳税额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总部,可由区级或园区财政按当年纳税额本级分成部分的60% 对企业进行事后奖补(企业需承诺5年内不外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