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一章第3节

合集下载

科学八年级下第一章知识点

科学八年级下第一章知识点

八年级下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梳理第一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符号:是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形、文字等。

如数学运算符号、电路元件符号等。

符号的作用: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以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和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如:交通符号、电学符号、元素符号…2、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如:地球仪、眼球模型、水分子模型……1.图2.表3.计算机图像4.公式5.化学方程式都是模型等等…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第二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一.分子的定义与性质:1.分子的定义: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保持”是指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和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如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现的属性,是宏观的,所以单个分子是不能表现的。

保持化学性质的粒子除了分子外,还有其他的粒子,如原子、离子等。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性质:(1)分子很小:肉眼看不见,需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显微设备来观察。

(2)分子不断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如远处可闻到花香,樟脑球在衣柜中时间久了就不见了。

(3)分子间有空隙: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间隔很大,固体、液体分子间间隔较小,因此气体容易压缩(如可向轮胎中打气),固体、液体不易被压缩。

不同液体混合总体积小于两者的原体积和等现象。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此处的性质是指化学性质。

二、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

如: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最新2014新浙教版八下科学第一章第3节电磁铁的应用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2014新浙教版八下科学第一章第3节电磁铁的应用教学讲义PPT课件

磁悬浮列车
工作原理:列 车轨道上强电 磁铁的磁极与 列车上的电磁 铁的磁极的排 斥或吸引的作 用力而使列车 悬浮,没有摩 擦,减少阻力, 增加运行速度。
信息的磁记录:记录声音、文字、图象等信 息的磁带的一面都涂有一层磁粉,每一个磁 粉粒就是一个小磁体,通过磁头把磁粉磁化, 把信息记录在磁带上。
2014新浙教版八下科学 第一章第3节电磁铁的应

第三节
什么是电磁铁?
1.定义:
电磁铁是一个带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
线圈
2.构造:
铁芯
优点
电磁铁通电时__有___磁性,断电时磁性__消__失___。
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电流的关系:
结论 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__大__,电磁铁的磁性_越__强__.
• ACTH:次要,使Aldo分泌↑ • 心钠素(ANP) • 多巴胺和血清素
肾上腺与高血压疾病
• 皮质醇增多症 • 嗜铬细胞瘤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
皮质醇增多症
一、概述
1912年由Harvery Cushing 首先报道,是 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高皮质醇为特征的临床综 合征,主要表现为满月脸、多血质外观、向心 性肥胖、痤疮、紫纹、高血压、继发性糖尿病、 骨质疏松等。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PAS)
血容量↓、肾动脉压↓、致密斑钠负荷↓、低血钠等 ↓
肾小球旁器 ↓
肾素分泌↑ ↓
血管紧张素原(肝脏)→血管紧张素Ι→血管紧张素Ι Ι→
肾上腺→醛固酮分泌↑→肾脏潴钠↑→血容量扩张→肾动
脉压力或容量↑→抑制肾素分泌
2、盐皮质激素生物合成的调控
• 电介质: 钾离子:直接作用球状带→Aldo↑ 钠离子:通过调节肾小球旁器细胞合成来影响Aldo合成 高钠饮食→血容量↑→肾素合成↓→ Aldo ↓ 低钠饮食→血容量↓→肾素合成↑→ Aldo↑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同步 第一章第三节 电磁铁的应用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同步 第一章第三节 电磁铁的应用

第一章第三节电磁铁的应用教学目标1、经过对电磁铁结构的分析,能猜测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元素。

2、知道在影响元素较多时,要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方案设计。

3、能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思想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

4、能从实验结果定性得出影响电磁铁强弱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科学猜想的意识和方法难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元素猜测、变量法的控制知识点梳理:1.电磁铁的优点:磁场的有或无可以用开关来控制,磁场的强弱可以用电流大小来调节,磁场方向的改变可以通过改变电流方向来实现。

2.电磁继电器: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自动开关。

利用电磁继电器,可以实现用低电压和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控制高电压和强电流电路的通断。

3.磁悬浮列车就是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通过轨道上的强电磁铁与列车上的电磁铁之间的排斥或吸引作用而悬浮起来,使列车与轨道分离,大大减小了摩擦。

4.电磁铁的常见应用: 电铃、磁悬浮列车、信息的磁记录、电话等。

知识点一:电磁继电器1、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电磁继电器的几种说法,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A.使用电磁继电器可以直接控制电路的通断B.我们操作时控制的是低电压、弱电流的通断C.是利用电磁铁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D.电磁继电器是自动控制电路的重要部件【解答】解:A、使用电磁继电器可以间接控制电路的通断。

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电磁继电器是用低电压、弱电流的控制电路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的工作电路,我们操作时控制的是低电压、弱电流的通断,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电磁继电器的实质是一个间接控制工作电路的开关,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电磁继电器是一个间接控制工作电路的开关,而电磁继电器是自动控制电路的重要部件,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19•德阳)在图中的自动控制电路中,当控制电路的开关S闭合时,工作电路的情况是()A.灯不亮,电铃响B.灯不亮,电铃不响C.灯亮,电铃不响D.灯亮,电铃响【解答】解:当控制电路的开关S闭合时,控制电路中有电流,电磁铁具有磁性,吸引衔铁,动触头和下面电路接通,电铃工作,和上面的电路断开,所以电灯不亮。

浙江版科学八下第一章按章节知识点详细总结

浙江版科学八下第一章按章节知识点详细总结

第1章电与磁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1.磁体物体能够吸引铁、__钴__、__镍__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__磁体__,如磁铁、司南等。

磁体具有磁性和指向性,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

2.磁极(1)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__磁极__。

(2)如果磁体能够自由转动,如用针尖支撑的小磁针,静止时两端总是指向南北方向。

我们把磁体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北极,又叫__N__极,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南极,又叫__S__极。

注意: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如果磁体被分割成两段或几段后,每一段磁体上仍然有N极和S极。

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__排斥__,异名磁极相互__吸引__。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做__磁化__。

第2课时磁场和磁感线1.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看不见、摸不着的,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的__磁场__。

2.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__力__的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__磁场__产生的。

3.磁场的方向把自由旋转的小磁针放入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__北__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线为了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的__磁场__分布,英国物理学家__法拉第__引入了磁感线模型。

磁感线是仿照铁屑的排列情况画出的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5.磁感线特点(1)磁感线上的箭头表示的方向,即是__磁场__方向。

磁感线的疏与密表示磁场的弱与强。

(2)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__N__极出来,回到磁体的__S__极。

6.地磁场(1)地球本身就是一个__磁体__,由地球产生的磁场叫__地磁场__。

(2)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球的地理__南__极附近,科学家猜测信鸽能够辨别方向的原因是它能利用__地磁场__辨别地理方向。

第2节电生磁第1课时直线电流的磁场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1.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__奥斯特__首先发现,在小磁针的上方拉一根与小磁针平行的直导线,当给直导线通电时,小磁针会发生__偏转__;通电导线的周围和__磁体__周围一样也存在__磁场__,这是电流的磁现象。

(2021年整理)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1章电与磁知识点归纳

(2021年整理)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1章电与磁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1章电与磁知识点归纳(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1章电与磁知识点归纳(推荐完整))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1章电与磁知识点归纳(推荐完整)的全部内容。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1章电与磁知识点归纳(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1章电与磁知识点归纳(推荐完整) 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1章电与磁知识点归纳(推荐完整)〉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电与磁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A.磁体和磁极1.磁性与磁体1)把物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这种物体叫磁体2)磁体有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两种。

能长期保持磁性的叫永磁体,人造永磁体通常是用钢或合金经过加工处理制成的,根据需要常制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如图所示)2.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磁极。

磁体有两个磁极,即南极(S极)和北极(N极).磁体总有两极,一根条形磁铁断为两截以后,每一段都有N、S两极,只有单个磁极的磁体在自然界里是不存在的3.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我们可以通过磁体的吸铁(钴、镍)性、南北指向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磁性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7节 电的安全使用
浙教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 用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 课件目录
0002页 0061页 0121页 0279页 0330页 0421页 0517页 0570页 0583页 0647页 0716页 0760页 0831页 0861页 0881页 0928页 0990页
第1章 电与磁 第2节 电生磁 第4节 电动机 第6节 家庭用电 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第2节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第4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 第6节 表示物质的符号 第3章 空气与生命 第2节 氧化和燃烧 第4节 二氧化碳 第6节 光合作用 第8节 空气污染与保护 第1节 土壤的成分 第3节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研究性学习课题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4节 电动机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5节 磁生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6节 家庭用电
第1章 电与磁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1节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2节 电生磁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3节 电磁铁的应用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 件

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1-2节讲解

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1-2节讲解

八年级下册科学目录第1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第6节表示物质的符号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第2章空气与生命第1节空气第2节氧气和氧化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衡第4节生物是怎样呼吸的第5节光合作用第6节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第7节空气污染与保护第3章植物与土壤第1节土壤中有什么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第3节植物与土壤第4节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第5节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第6节保护土壤第4章电和磁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第2节电生磁第3节电磁铁的应用第4节电动机第5节磁生电第6节家庭用电第7节电的安全使用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学习目标:1、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

2、能用物质粒子模型来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

3、知道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物质也可由原子直接构成。

4、知道原子构成分子时,结构和种类不同,物质的性质也不同。

5、认识分子微粒大小、质量的数量级。

[知识要点1]符号和模型1. 模型的含义、意义和作用(1)含义: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种方法叫模型法。

(2)意义和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3)它的类型有:①某种物体的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②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是一个计算机软件;③有的模型不是简单地表示一个具体事物,而是表示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水的三态变化模型”。

④有的模型是抽象的,如一些数学公式或某些特定的词。

2. 符号的含义、意义和作用(1)含义:是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形、文字等。

如数学运算符号、电路元件符号等。

(2)意义和作用: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3)常见的符号有:交通标志、消防安全标志、汽车标志、元件符号等。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课件第一章第3节 电磁铁的应用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课件第一章第3节  电磁铁的应用

1820 奥斯特 实验
这是电磁选矿机 的示意图。当电磁选 矿机工作时,铁砂将
落入__B___箱,非铁物 质落入__A___箱。
电磁起重机 工作原理: 接通电流,电磁铁 产生磁性,把铁质 物体吸起,放下时, 只要断开电流即可。
电铃
1.电铃的工作原理:闭合开 关, 磁铁产生__衔__铁__吸引 __磁__性___,使铁锤打击铁铃而 发出声音,同时电路__闭__合___, 电磁铁_失__去___磁性,由于衔 铁的弹性,使电路又重新闭 合。上述过程循环重复,电 铃持续发出声音。
水位自动报警器
磁悬浮列车
磁悬浮列车是如何实现悬浮的?
各种记录信息的磁性产品
信息的磁记录:记录声音、文字、图象等信息的 磁带的一面都涂有一层磁粉,每一个磁粉粒就是一个 小磁体,通过磁头把磁粉磁化,把信息记录在磁带上。
啊 电话里也有电磁铁啊!
可视电话
无绳电话
手机
你知道下列用电器中没有用到电磁铁的是 ( B )
如下图是火警自动报警原理图,发生火警时,会发 生下列变化:a.温度升高使双金属片弯曲;b.电磁铁有 磁性;c.红灯亮,电铃响,发出警报;d.接通触点使控 制电路中有电流流过;e.衔铁被吸下;f.接通触点使工
作电路中有电流流过.这些变化的合理顺序是( A )
A.adbefc B. adbfce C. abdcef D. abcdef
电铃
当控制电路的开关断开时,电磁铁没有磁性, 弹簧把触头拉向红灯触点,则红灯亮;当控制电 路的开关闭合时,电磁铁通电,有了磁性就吸引 衔铁,使工作电路闭合,则绿灯亮。
电 磁 继 电 器
固态式
接触式
特点:用__低__压、弱__电__流__来控制 _高__压、强_电__流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三节
【典型例题】
例1. 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
A. 质子、中子、电子
B. 质子、电子
C. 中子、电子
D. 质子、中子
例 2. 有下列粒子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其中带正电荷的有____________,带负电荷的有___________,不带电的有_____________。

例3. 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

B. 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 一切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 对原子而言,核内质子数必等于核外电子数
例4. 有三种原子,A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和8个中子,B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和9个中子,C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和B是同种原子
B. B和C核外电子数有可能相等
C. A和B是同种元素,且互为同位素原子
D. A和B核电荷数不同
例5. 关于离子和原子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故从电性上看,原子不显电性,而离子显电性。

B. 离子是由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

C. 从结构上看,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而在离子中两个数不相等。

D. 钠离子和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但它们不属于同种元素。

例6. 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的()
A. 最外层电子数
B. 中子数
C. 电子数
D. 质子数
基础题
1.自从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

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图3中()图最相似。

2.下列关于氢原子的模型示意图,正确的是()
3.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B.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C.质子的个数一定等于中子的个数D.质子的个数一定不等于中子的个数
4.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成了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晶格钟”,成了世界上取精确的钟。

已知一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质子数为()
A.38
B.50
C.88
D.126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微粒③质子和中子构成了原子④决定元素种类的是中子的个数⑤氢的同位素有4个⑥原子失去电子带正电荷
A.①③④B.②③⑥C.⑥D.④⑤⑥
6.科学家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

据此推断,当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化后,结果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

它一定是放射了()
A.电子B.中子C.质子D.该原子的原子核
7.对于镁离子和镁原子两种粒子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电子数相同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例
C.它们的质子数相同D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粒子
8.人们为提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
探究过程,自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类
似“西瓜”的原子模型,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
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又进行了下
面实验。

他们在用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
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1
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3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请你根据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1)现象一:;
(2)现象二:;
(3)现象三:。

拔高题
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构成一切物质的粒子B不可再分的粒子 C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2、一个氢原子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不含中子,当一个氢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他不会变成()A质子B原子核C阳离子D带负电荷的粒子
3、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的原子学说,其主要论点有:1,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2,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3,同类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

从现代的观点看,错误的是()
A.2
B.1,2
C.2,3
D.1,2,3
4、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微粒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空。

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_
带正电荷的是_______________;带负电荷的是_______________
不显电性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_______________
普通氢原子中不含有的是_______________
5、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粒子构成物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
B.氢原子结合成氢气
C.氯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成氯化氢分子,氯化氢分子聚集成氯化氢
D.氯原子和钠原子得失电子形成氯离子和钠离子,两种离子结合成氯化钠
其中______属于同一种元素,______互为同位素。

在化学反应中,每一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带正电荷的钠离子,也叫钠阳离子。

每一个钠离子中含有______个质子,______个电子,______个中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