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中山陵有感精编版
游历中山陵的感受

游历中山陵的感受游历中山陵的感受在一个闷热的夏日,我跟我的家人一起游览了南京市的中山陵,这是中国现代历史上极为重要和著名的遗址之一。
我非常兴奋,因为这是我终生的梦想之一。
以下是我的游历体验和一些心得体会。
1. 初见中山陵我们早晨出发,在途中一路欣赏着沿途景致。
当我们抵达中山陵的时候,烈日当空,天空湛蓝,景色十分宜人。
我们进入了游客接待区,获得了参观的时间和小地图,然后我们开始了我的中山陵之旅。
2. 参观中山陵在参观中山陵的过程中,我被许多东西深深地打动了。
首先,几乎每一个摆在路边的雕塑或者花坛,在每一个拐角处,都会提醒我记得去思考这位伟人和他的功勋。
其次,我眼前的建筑物的建筑工艺和建筑材料的使用都十分出色。
我真的非常感谢那些匠人,他们建造了这样一座美丽的陵墓,它被留传和珍惜了几代人的心中。
最后,中山陵内有许多博物馆和珍贵的藏品,这是我以前没有看到过的东西。
我们在博物馆里学习了很多崇高的历史和许多珍贵的文物。
3. 中山陵的独特之处中山陵真的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地方。
在我的游览中,我发现中山陵是如此独特,因为它不仅仅是一座纪念馆,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公园。
首先,我印象最深的是这座陵墓深深地扎根于南京美丽的地理环境中,由此产生出一种宏伟和庄严的感觉。
其次,除了组成中山陵庭园的传统禅房和设施,陵墓后方的山峦和湖泊也给游客更多的休闲和放松感,将彩色缤纷和自然美景结合在一起。
最后,我已经经历和见证了许多遗址,但是中山陵的典雅和古老的程度真的非同一般。
这里的历史和文化承载着整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在这篇文章中,我描述了在南京游歷中山陵的感受。
我相信这个旅程将会成为我生命中永不磨灭的记忆。
通过全面的参观和体验,我了解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有机会欣赏到中山陵的古典美学和园林设计,这个悠久而庄重的陵墓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
参观中山陵心得体会(通用5篇)

参观中山陵心得体会(通用5篇)参观中山陵心得体会篇1中山陵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也是他生前领导辛亥革命的重要历史遗迹。
我有幸参观了中山陵,下面是我的心得体会。
中山陵的建筑宏伟壮观,从陵园的大门开始,依次是大孙山广场、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
每一座建筑都蕴含着深意和历史背景。
中山陵的氛围庄严肃穆,前来参观的人们都怀着崇敬的心情,默默地感受着历史的沉淀和伟人的威严。
参观中山陵,我深深感受到了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和深远影响。
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更是一位胸怀天下的文化人和教育家。
他提出的“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和民生,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
此外,他还倡导了“五权宪法”,即考试权、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和监察权,这些理念都为中国现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观中山陵,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孙中山先生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貌。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领袖,更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卓越教育才能的人。
他的思想和理念不仅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
我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之情,在此刻更加深刻和真挚。
参观中山陵,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的重要性和价值。
中山陵不仅是一座宏伟的建筑,更是一座历史的丰碑,它见证了中国现代史的发展和演变。
参观中山陵,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和安宁,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追求真理和进步的信念。
总之,参观中山陵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孙中山先生的重要历史地位和卓越贡献,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追求真理和进步的信念。
参观中山陵心得体会篇2中山陵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景点,也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我有幸参观了中山陵,下面是我的心得体会。
在参观中山陵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陵墓也是为了纪念他的一生,表达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中山陵游记作文

中⼭陵游记作⽂中⼭陵游记作⽂(精选36篇) 中⼭陵是中国近代伟⼤的民主⾰命先⾏者孙中⼭先⽣的陵寝。
下⾯我们来看看中⼭陵游记作⽂(精选36篇),欢迎阅读借鉴。
中⼭陵游记作⽂1 我们⼀家去郊游,天⽓特别热,⽕辣辣的太阳当头照,⼩草热的低下了头。
来到中⼭陵门⼝,⼀下⼦映⼊我眼帘的就是⾼耸⼊云的台阶。
它⽤⽩⾊⼤理⽯砌成的。
台阶上的⼈很多,他们有的背着⼀个⼤背包,有的戴着⼀顶太阳帽,有的⼿⾥拿着⼀瓶矿泉⽔。
看了这⼀切,我也迫不及待了,⽴刻快步⾛上了台阶。
我⼀边快⾛⼀边默数“1,2,3,4,5,6,……23”我⼀个⼀个台阶数着,在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第三道门,它的外形真独特!是⼀个圆形的拱门,门头上是⽤青⾊的疏离⽡塔建成的,青⾊代表:“苍天”。
在这道门上还有⽤⾦灿⾦灿的亮漆刻上去的:“公为天下”。
意思是:要对别⼈像亲⼈⼀样,要站在国家⼀⽅想事。
啊!看到第三道门的台阶,我们由不得吸了⼀⼝凉⽓,真的好长!⼤约有600多级呢!等我好不容易上去时,才明⽩了第三道门上的字,它们是:“民族,民⽣,民权”这是孙中⼭的三门主义。
在最⾥⾯还有⼀个⼤厅,⼤厅中间是孙中⼭的⽯像,他⼿⾥拿着⼀本书,戴着副眼镜,坐在⼀张⽯椅上,好像有很多知识的样⼦。
他⾯朝南,因为他⽣前最想收回台湾,⽽南,就是台湾的所在地…… 今天,不仅去了中⼭陵,还去了游乐场,但我还学到了许多关于中⼭陵和孙中⼭的知识! 中⼭陵游记作⽂2 今天,学校进⾏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去了南京的著名旅游景点——中⼭陵,它坐落在南京市东郊的紫⾦⼭上,是我国伟⼤的民主⾰命先⾏者孙中⼭先⽣的陵墓。
当我们沿着⼀条古树参天的林荫⼤道来到⼴场时,⾸先看到的是⾼⼤的三门⽯牌坊,上⾯刻有孙中⼭先⽣⼿书“博爱”两字,这两个字点出了孙中⼭先⽣博⼤的胸怀和崇⾼的理想。
导游说,牌坊这类建筑在功能上主要是⽤来歌功颂德的。
⽯坊前⼴场上孙中⼭先⽣的⽴像英姿勃勃,摆动的⼿势好像正在发表关系国家命运的演说。
参观中山陵学习心得范文5篇【汇总】

参观中山陵学习心得范文5篇【汇总】参观中山陵学习心得范文5篇【汇总】“致力中华摧帝制,名传后世颂英贤。
”——孙中山,一个永垂不朽的人物,打破了中国上千年的封建时代。
为新中国的成立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后人会永远赞颂他,敬佩他。
他会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今日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参观中山陵学习心得范文,欢迎借阅学习,一起来看看吧!参观中山陵学习心得1中山陵游后感孙中山,名文,字载之,号逸仙,化名中山。
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
19_年3月12日,孙中山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
有遗嘱:“吾死之后,可葬于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
19_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中山陵始建于一九二三年,坐落于紫金山脚下。
当我们沿着一条古树参天的林荫大道来到广场时,首先看到的是高大的三门石牌坊,上面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两字,这两个字点出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
石坊前广场上孙中山先生的立像英姿勃勃,摆动的手势好像正在发表关系国家命运的演说。
从这儿到陵门,我们攀爬了三百多余级台阶,感到很累。
然而攀登石阶的过程确实有些耗能,但这不是更能体现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吗?陵门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是孙中山先生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
祭堂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分别刻着“民族”、“民权”、“民生”的横批,往里走便看到大祭堂的两壁刻有关于孙中山先生的简介,黑壁金字,十分醒目。
站在陵前高台上,就能看出整座中山陵在青山绿树的环抱之中。
居高临下,把整个南京城尽收眼底,有这么开阔的视野,让人的心胸也宽阔了许多。
我想,孙中山先生生前所创下的功绩是无与伦比的,所以后人才会建造规模如此宏大的陵墓来纪念他。
心中回想着中国近代史上那段风云变换的岁月,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每到一个平台,我都会想起孙中山先生的那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中山陵游感

中山陵游感到了南京,如果没去中山陵,可以说你只看到了半个南京城。
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称,拥有"金陵四十景"等众多名胜古迹,但中山陵无疑是其中最具吸引力、最有知名度的一个九转曲幽上高台,森森柳柏欲诉哀。
拾梯三百无平塶,穿杨一千有阴霾。
檀香躬行图正义,惠海直游思和谐。
杂然天地有正气,长存浩气传千载。
说起中山陵,当然要提到它的主人--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国父本名孙文,字逸仙。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
他少有大志,先后求学于檀香山、香港等地,毕业后在广州、澳门等地行医。
后来他弃医从政,并于1905年在日本组织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提出了"驱除按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著名纲领,及"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国父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于次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职。
此后,经历了"袁世凯窃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风风雨雨,1921年他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
在1924年1月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同年11月他应冯玉祥之邀抱病北上讨论国家大计,终因积劳成疾,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国父临终前嘱咐:"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
"因此,尽管国父在南京停留时间并不长,但南京对于国父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我想国父他选择南京紫金山为墓址,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激励革命同仁吧!车出中山门,沿陵园路行驶,终点便是中山陵前的半月形广场。
有关游览中山陵观后感

有关游览中山陵观后感来到南京,第一站当然是中山陵了。
中山陵是为了纪念孙中山而建的。
为了更了解孙中山,在来之前我买了本关于孙中山的书,读了后知道,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为了民族的兴盛,他奉献了一生。
以下是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有关游览中山陵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有关游览中山陵观后感1“啊!今天又是一个天气晴朗的好日子!”早上一起来,我就望着宾馆窗外的阳光感叹到。
今天,我们全家将去南京的中山陵公园。
驱车直达中山陵,只见那儿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好不容易挤了进去,里面给我的第一印象就一个字——大!也不知走了多少米,我们来到了三座大门前,那可真雄伟呀!但是,为什么中间那扇门紧闭不开呢?在询问了工作人员后,我知道了答案:当年孙中山先生的灵柩是从中间大门进入灵堂的,只有在孙中山先生的生日和忌日或者有国家领导干部来参观的时候,中间的大门才会打开。
哦,原来如此呀!我们从左边大门进入,看到了一座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几个金色大字。
咦?这石碑顶端怎么刻着一缕缕波纹?石碑的底端怎么刻着弯弯的波浪?因为……因为这象征着孙中山先生为人民做的事顶天立地。
再往里走,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很长的台阶,台阶的`另一头就是孙中山先生的灵堂了。
可以看出来,台阶越来越陡,象征着孙中山先生说过的一句话“革命还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经过我们的努力,终于爬完了陡峭的台阶,来到了孙中山先生的肖像前。
只见那孙中山先生坐在一张高高的椅子上,膝盖上放着一卷书,一脸严肃,两眼凝视前方,似乎在期盼着将士们凯旋归来。
在肖像的后面,有一扇门,门里面有什么?可惜里面不能参观。
不过,我还是从导游的嘴里知道了答案:里面就是孙中山先生遗体的所在处了。
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埋在了5米深的地底下,上面压着白色大理石,许多人想带走孙先生的尸体,但都因无法完整取出,而放弃了。
我们边走边看,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我们要和中山陵说再见了。
离开中山陵,我情不自禁地回了头,看见中午的阳光正照射着四个由孙中山先生书写得金灿灿的大字——天下为公!有关游览中山陵观后感2在今天我们去看望了孙中山先生。
关于中山陵的作文4篇

关于中山陵的作文4篇对于中山陵,我几乎是陌生的。
由于陌生,自然好奇,便也联想过许多金碧辉煌的殿堂。
然而,当漫步其中之时,才发现原来中山陵别有一番景致。
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几篇描写中山陵的优秀作文吧!关于中山陵的作文1今年夏天,我和爸爸一起去了南京游玩那里的景点,我十分高兴。
一天,我们满怀着兴致,游中山陵。
出中山门,是一条林阴大道。
道路两旁一棵棵高大的梧桐树把道路上的天空遮掩的严严实实。
啊!中山陵到了,导游说:“中山陵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他的陵墓是依山而建的,高差70米,有392级石阶和平台10个。
”我们先来到了陵门,陵门全部是用花岗岩建成的,屋顶上覆盖着蓝色琉璃瓦,陵门有三道拱门,中门门额上刻有孙中山手迹“天下为公”四个金黄色的大字。
从陵门出来,就到了碑亭,石碑正面写着“国民党葬孙中山先生与此。
”导游对我们说:“石碑很特殊,它的后面没有碑文,本来,是让汪精卫、胡汉民这两个人来写碑文的,可是,他们讨论后,说:‘此人一身功过,自由后人评价。
’所以没有写碑文。
”出了碑亭,我看见了海拔158米的祭堂,我们就开始爬楼梯,过了半小时,我们终于到达了祭堂的平台,前面在底下看上面是许多级石梯,现在从上面向下看却只能看到是个平台。
祭堂门楣上方绣刻着“民族”、“民权”、“民生”这六个大字,这就是三民主义,大厅正中有法国大雕刻家塑孙中山汉白玉一尊。
东西两旁有《建国大纲》全文,我从里面知道了国民党的一些知识。
我喜欢中山陵。
关于中山陵的作文2我们一家去郊游,天气特别热,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小草热的低下了头。
来到中山陵门口,一下子映入我眼帘的就是高耸入云的台阶。
它用白色大理石砌成的。
台阶上的人很多,他们有的背着一个大背包,有的戴着一顶太阳帽,有的手里拿着一瓶矿泉水。
看了这一切,我也迫不及待了,立刻快步走上了台阶。
我一边快走一边默数“1,2,3,4,5,6,……23”我一个一个台阶数着,在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第三道门,它的外形真独特!是一个圆形的拱门,门头上是用青色的疏离瓦塔建成的,青色代表:“苍天”。
游中山陵的感想

游中山陵的感想
游中山陵的感想
南京力学小学三(1)陆凤太
上个星期六,我们一家来到中山陵游玩。
中山陵位于南京城的东边,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一进入中山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鼎,鼎的后面有一个牌坊,上面刻着“博爱”。
这两个字的意义是是:希望天下所有的人要有一颗热忱的心和博大的胸襟。
再向里走就来到了陵门。
陵门上有四个大字“天下为公”这是孙中山先生的手迹,意义是说天下是属于人民的,不是君王的,孙中山就怀着这个目标而领导辛亥革命。
哇噻!好多台阶啊!我沿着台阶一个一个往上爬。
爬到一半时我爬不动了。
这时爸爸说:“这些台阶就象征着孙中山先生革命的道路,它是多么艰难,它是多么曲折蜿蜒,你爬这么一点远就觉得累,跟起孙先生简直无法比。
”我想了想:是啊,我这点算得了什么呀!我鼓起精神,要细心品味走完余下台阶的劳累。
进入祭堂,看到了孙中山的坐像,他是多么的慈祥,多么的可亲。
面对这位伟人我满怀敬仰之情离开了墓室。
在回去的路上,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实行三大政策。
正因为有这样的人,我们国家才变得强大,不受欺侮。
现在我们生活如此强大的国家里,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我更应该发愤图强,好好学习,长大后为国家尽一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中山陵有感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游中山陵有感中山陵坐落于钟山脚下,钟山位于南京城东,古称金陵山,汉代始称钟山,自古被称为“江南四大名山之一”因山脊有紫色页岩,每当旭日东升,或残阳斜照,紫气升腾,变幻莫测,故又称为紫金山。
中山陵始建于一九二三年,当我们沿着一条古树参天的林荫大道来到广场时,首先看到的是高大的三门石牌坊,上面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两字,这两个字点出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
导游说,牌坊这类建筑在功能上主要是用来歌功颂德的。
石坊前广场上孙中山先生的立像英姿勃勃,摆动的手势好像正在发表关系国家命运的演说。
蹬至台阶再到陵门,经过三百多余级台阶,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山陵的最高处。
陵门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是孙中山先生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
祭堂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分别刻着“民族”、“民权”、“民生”的横批,往里走便看到大祭堂的两壁刻有关于孙中山先生的简介,黑壁金字,十分醒目。
从侧门跨入墓室,只见中央砌有圆形的墓穴,雕有中山先生的卧像,据说当年孙先生在北京逝世后,由专车将灵柩运往到南京,于一九二九年六月一日在紫金山陵园举行大典。
直至今日来瞻仰先生的人群还是络绎不绝。
抬头望去,上面是绘有国民党党徽的陵顶,在灯光的照射下此地更加的庄严肃穆。
站在陵前高台上,就能看出整座中山陵在青山绿树的环抱之中。
居高临下,把整个南京城尽收眼底,有这么开阔的视野,让人的心胸也宽阔了许多。
我想,孙中山先生生前所创下的功绩是无与伦比的,所以后人才
会建造规模如此宏大的陵墓来纪念他。
不由想起刚才在陵门处看到的无字碑,那是孙中山先生不想把自己的伟绩刻在石碑上,后人自由评说。
就更加深了对先生的敬佩。
心中翻涌着中国近代史上那段风云变换的岁月,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理想之钟”应长鸣———游南京中山陵有感
在通往中山陵园附近的路途中,公路两旁矗立着整整齐齐的参天古树,名曰“法国梧桐”。
凉风徐徐吹来,哗哗作响的梧桐树叶似乎在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着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游客。
这时王导给我们解说到,这些树是当年宋庆龄女士为了迎接孙中山先生的灵柩,特意从法租界买的树苗栽种下来的。
民国时期的小树,如今长得如此粗壮而又枝繁叶茂,给人一种“大树脚下好乘凉”的感觉。
其实它有着自己深刻的寓意:一方面古树的健在见证着孙中山先生与宋庆龄女士深沉持久的爱情故事,启示后代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珍惜爱情;另一方面也告诫我们年青一代不要忘掉历史,不要忘掉曾为中华民国之崛起而呕心沥血的革命先辈们。
揭开了法国梧桐的神秘面纱,带着更多的思考和敬仰之情,我们走进了中山陵园。
一座被严密茂盛的树丛层层覆盖的山城呈现在我的眼前,没有喧闹,没有繁华,一切树木与建筑都是那么的静谧与和谐。
园内游客众多,老老少少,白皮肤黑皮肤的,三人一群,两人一伙的也有。
然而,我却没有看到在陵园中嬉笑打闹的面孔,可见世人对孙中山先生的尊重和爱戴之情是多么地深切。
陵园的主路是一直向上延伸的,途中我们经过“博爱”坊,“天下为公”雕像大厅,每到一处,导游详细周到的解说更是增强了我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之情。
孙中山先生生平的事迹一点点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一代伟人的不凡与崇高是如何做到的?联想到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身处一个和平安祥的年代,在追求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激情和斗志被现实生活日益消磨殆尽,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当我们走到离墓室长达840多米的阶梯墓道之下时,从下向上放眼望去,一步一步地台阶笔直般通往中山陵墓,又直又高,听说是由392个石阶和10个平台构建而成。
我准备利用体内蓄积的所有能量,一鼓作气攀登到墓室,然而每当我攀完几十个台阶,就得在一个平台上缓口气。
最后当我们终于到达海拔高度为185米的中山陵墓时,回头望去,居然看不到一个墓道石阶,只剩下一块块平台,设计者的聪明智慧真是难以言表啊!攀登石阶的过程确实有些耗能,但这不是更能体现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吗?每到一个平台,我都会想起孙中山先生的那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同时也让我深深领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人生目标的实现是充满艰难和挫折的,只有当我们按着坚定的步伐坚持不懈走下去的时候,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最后我们参观了孙中山先生的墓室,中央是一个圆形的大理石圹,墓圹正中是一具用汉白玉雕刻的孙中山先生平躺像,他的遗体就安放在这圆石圹里,并用钢筋水泥密封。
整个陵像就像一口警钟,提醒后人不要忘记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要把革命先辈们那种忧国忧民、为国奉献的精神发扬光大。
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是英雄把自己变成了英雄,是懦夫把自己变成
了懦夫。
”中山陵之行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孙中山先生
是伟人,更是一名挽救中华民族命运的民族英雄,他的心路历程给了我
深深的启示:只有把个人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把个人理想追求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通过
努力学习、创造和奉献,我们才能创造出绚丽的青春。
66
09经济1班——陈兆巍
3
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