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中山陵有感

合集下载

去中山陵作文350字4篇大全

去中山陵作文350字4篇大全

去中山陵作文350字4篇大全作文一:我去了中山陵,感觉非常震撼。

一进去,就看到了开满鲜花的广场,非常漂亮。

然后我又看到了那个大门,门前还有两个很高的石狮子,看起来非常威武。

进了门,就到了中山陵的里面,里面有一些展示中山先生的东西,比如他的书法、画像等等。

然后我们还看到了一个非常大的钟,据说是中山先生的遗物之一。

走了一会儿,我们终于到了中山先生的陵墓。

这个陵墓非常大,墓前还有很多升旗队员在守卫。

我非常喜欢这些升旗队员,他们肃穆的表情,让我很感动。

在中山陵里面,我还学到了很多关于中山先生的知识。

我知道他是一个开明的政治家,他致力于中国的现代化、民主化工作。

而且他也非常爱国,曾经说过“求知若渴,虚心若愚,谦让如让,感恩报德,而不怕牺牲,这是我的人生信条”。

总之,去中山陵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让我更加了解了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也让我更加自豪地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作文二:今天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去了中山陵,这是我的第一次。

我看到了中山先生的陵墓,非常壮观。

墓前有许多鲜花,许多人都在这里献上自己的敬意。

我们还参观了中山陵的内部,里面除了中山先生的遗物外,还有许多展示中山先生生平事迹的东西。

我看到了中山先生年轻时候的照片,还有他的印章、手稿等等。

我们围成一圈,听解说员给我们介绍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

我听到了很多我之前不知道的故事,比如中山先生年轻时候在日本学习的经历、辛亥革命、讨袁护国等等。

参观完中山陵之后,我非常感慨。

中山先生虽已不在人世,但他的精神却永存。

他一生致力于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社会发展,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国革命事业的先行者和伟大的民族英雄。

重点分析:1.作文要点两篇作文都以“我”的视角来叙述自己去中山陵的感受和看到的景象。

文章通过对场景、景物、人物的描写,使读者能够像自己去中山陵一样,在心中画面里“看到”中山陵的样子,并产生所感所悟。

同时,两篇作文还从不同的角度谈到了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介绍中山先生的思想、言行和贡献,来让读者对他的卓越贡献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参观南京中山陵感悟作文600字

参观南京中山陵感悟作文600字

烧钱式营销对市场经济的影响烧钱式营销首先对市场秩序造成破坏。

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应该是公平、合理的。

但是烧钱式营销采取的是“多金者胜出”的策略,即通过大量投入资金、资源来获取市场份额,而不是靠产品品质、服务质量来争取消费者的青睐。

这种做法会造成市场的扭曲,使原本应该公平竞争的市场变得失去了竞争的本质。

因为只有部分企业有能力进行烧钱式营销,其他企业很难在这种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

这种情况下,市场经济的竞争秩序就会受到极大的破坏。

烧钱式营销还会导致产业泡沫的产生。

很多企业为了迎合烧钱式营销的浪潮,纷纷涌入市场,导致市场上同类产品数量过剩,产生了产业泡沫。

由于市场上产品数量过多,需求相对匮乏,导致产品价格的下降,从而使原本可以赚取利润的产品变得赔钱经营。

这样一来很多企业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出现困难,甚至导致倒闭。

而且,因为市场上产品种类繁多,很多产品都是以低价甚至免费的形式来吸引消费者,最终导致整个市场陷入价格战的泥潭中。

烧钱式营销还会对企业自身造成严重的财务压力,为了进行烧钱式营销,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资源,进行宣传推广、抢占市场份额。

这些开支举步维艰,一旦没有达到预期的销量,就会导致企业出现严重的财务困难,甚至因此走上破产的道路。

尽管一些大型企业可能有能力承受这种压力,但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一旦陷入财务困境就很难扭转局面。

这就会造成市场经济中企业生存环境的恶化,使得市场资源无法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影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烧钱式营销还会对消费者造成不良影响。

一方面,烧钱式营销会使得消费者形成“趁热打铁”的消费观念,即一些产品一旦开始热卖,就会有很多消费者会盲目跟风购买,而忽视了产品本身的质量和性价比。

从而使得一些企业通过大肆宣传、煽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就很容易吸引一大批忠实消费者。

这种做法会降低消费者的消费理性,使得只有通过烧钱式营销手段的产品能够获得成功,而不是靠产品自身的实力。

烧钱式营销也容易导致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受到误导,因为烧钱式营销往往会夸大产品的优点和功效,或者不惜成本地进行促销,从而使得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很难真正了解产品的实际价值,产生质量与价格不匹配的情况,从而造成消费者权益的受损。

参观中山陵的观后感

参观中山陵的观后感

参观中山陵的观后感参观中山陵的观后感(精选11篇)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

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参观中山陵的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参观中山陵的观后感篇1中山陵坐落于钟山脚下,钟山位于南京城东,古称金陵山,汉代始称钟山,自古被称为“江南四大名山之一”因山脊有紫色页岩,每当旭日东升,或残阳斜照,紫气升腾,变幻莫测,故又称为紫金山。

中山陵始建于一九二三年,当我们沿着一条古树参天的林荫大道来到广场时,首先看到的是高大的三门石牌坊,上面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两字,这两个字点出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

导游说,牌坊这类建筑在功能上主要是用来歌-功-颂-德的。

石坊前广场上孙中山先生的立像英姿勃勃,摆动的手势好像正在发表关系国家命运的演说。

蹬至台阶再到陵门,经过三百多余级台阶,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山陵的最高处。

陵门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是孙中山先生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

祭堂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分别刻着“民族”、“民权”、“民生”的横批,往里走便看到大祭堂的两壁刻有关于孙中山先生的简介,黑壁金字,十分醒目。

从侧门跨入墓室,只见中央砌有圆形的墓穴,雕有中山先生的卧像,据说当年孙先生在北京逝世后,由专车将灵柩运往到南京,于一九二九年六月一日在紫金山陵园举行大典。

直至今日来瞻仰先生的人群还是络绎不绝。

抬头望去,上面是绘有国民党党徽的陵顶,在灯光的照射下此地更加的庄严肃穆。

站在陵前高台上,就能看出整座中山陵在青山绿树的环抱之中。

居高临下,把整个南京城尽收眼底,有这么开阔的视野,让人的心胸也宽阔了许多。

我想,孙中山先生生前所创下的功绩是无与伦比的,所以后人才会建造规模如此宏大的陵墓来纪念他。

不由想起刚才在陵门处看到的无字碑,那是孙中山先生不想把自己的伟绩刻在石碑上,后人自由评说。

就更加深了对先生的敬佩。

心中翻涌着中国近代史上那段风云变换的岁月,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参观中山陵心得体会

参观中山陵心得体会

参观中山陵心得体会中山陵,一座承载着历史厚重与伟人精神的圣地,一直以来都令我心驰神往。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踏上了这片神圣的土地,亲身感受它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当我来到中山陵的入口处,眼前的景象已经让我心生敬畏。

长长的墓道,两旁种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沿着墓道缓缓前行,脚步不自觉地变得庄重起来,心中的敬仰之情也愈发浓烈。

中山陵依山而建,气势恢宏。

那层层叠叠的台阶,犹如历史的阶梯,引领着我们去追寻孙中山先生的伟大足迹。

攀登台阶的过程并不轻松,但每一步都让我更加坚定了对先生的敬意。

周围的游客们虽然都略显疲惫,但大家的眼神中都透露出一种专注和虔诚。

终于登上了中山陵的顶端,俯瞰着四周的景色,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

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脚下的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此时此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孙中山先生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和巨大牺牲。

走进祭堂,庄严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

孙中山先生的坐像安放在中央,他的目光坚定而又慈祥,仿佛在注视着我们,又仿佛在审视着这个时代。

看着先生的坐像,我不禁回想起他一生的奋斗历程。

他为了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奔走呼号,历经无数艰难险阻。

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为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崛起指明了方向。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仔细观察着中山陵的每一个细节。

从建筑的风格到雕刻的图案,无不体现着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和纪念。

那些精美的浮雕和石刻,生动地展现了先生的革命事迹和伟大精神。

它们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向我们诉说着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中山陵不仅仅是一座陵墓,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

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他的爱国情怀、民主思想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回顾历史,我们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正是因为有了像孙中山先生这样的先驱者们的英勇奋斗和无私奉献,才有了我们如今的和平与繁荣。

参观中山陵心得体会(通用5篇)

参观中山陵心得体会(通用5篇)

参观中山陵心得体会(通用5篇)参观中山陵心得体会篇1中山陵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也是他生前领导辛亥革命的重要历史遗迹。

我有幸参观了中山陵,下面是我的心得体会。

中山陵的建筑宏伟壮观,从陵园的大门开始,依次是大孙山广场、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

每一座建筑都蕴含着深意和历史背景。

中山陵的氛围庄严肃穆,前来参观的人们都怀着崇敬的心情,默默地感受着历史的沉淀和伟人的威严。

参观中山陵,我深深感受到了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和深远影响。

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更是一位胸怀天下的文化人和教育家。

他提出的“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和民生,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

此外,他还倡导了“五权宪法”,即考试权、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和监察权,这些理念都为中国现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观中山陵,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孙中山先生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貌。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领袖,更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卓越教育才能的人。

他的思想和理念不仅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

我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之情,在此刻更加深刻和真挚。

参观中山陵,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的重要性和价值。

中山陵不仅是一座宏伟的建筑,更是一座历史的丰碑,它见证了中国现代史的发展和演变。

参观中山陵,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和安宁,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追求真理和进步的信念。

总之,参观中山陵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孙中山先生的重要历史地位和卓越贡献,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追求真理和进步的信念。

参观中山陵心得体会篇2中山陵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景点,也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我有幸参观了中山陵,下面是我的心得体会。

在参观中山陵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陵墓也是为了纪念他的一生,表达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大学生游中山陵观后感

大学生游中山陵观后感

大学生游中山陵观后感大学生游中山陵观后感范文中山陵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他的陵墓是依山而建的,坐北朝南,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游中山陵观后感,仅供参考。

大学生游中山陵观后感篇一8月4日早上我们来到了中山陵的大门。

最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重30多吨的大鼎,在大鼎的后面是一个大牌坊,牌坊上面刻着由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博”两个大字,所以又称作博爱坊。

走过博爱坊,就是长达800米,宽30米的墓道,墓道两旁植满了高大挺拔的松树。

我们走了好半天,花了好多力气才走完了墓道,来到了后面的山门。

穿过山门到达碑亭,中间是中国国民党给总理孙中山先生立的一块碑,碑亭的顶上是国民党的党旗“青天白日旗”。

我在这休息了一下,看到了长达800米的墓道十分平坦,而到了山门这里变得非常陡直,以及中山陵后面的山峰,终于知道了中山陵为修建在这里的原因,那就是因为这里的地形如同一把椅子,中山陵就修在椅子之上,表明孙中山先生希望国民党要稳坐江山。

碑亭的后方就是陡直的台阶了,妈妈叫我数一数有多少级台阶,于是我一边上台阶一边数,由于我上得太快,数掉了许多级台阶,所以直到后来才知道一共有392级台阶。

爬完了392级台阶,我们又来到了灵堂。

灵堂的三个门上面刻着“民生”、“民权”、“民主”,妈妈告诉我这是孙中山倡导的“三民主义”。

灵堂里面立着12根大理石的柱子,正中是一位意大利雕刻家用汉白玉雕的孙中山先生的坐像,此时的孙中山先生手中正拿着民国政府的建国大纲,目视着前方,好像正在想着什么。

这尊雕像,雕的栩栩如生,甚至衣服上的花纹的清晰可变真像电视里看的孙中山先生。

灵堂两边是总理孙中山先生与民国十三年四月二十四日题写民国政府建国大纲,抬头向上望去,灵堂顶上也是“青天白日旗”。

接着我们有走进了灵堂后面的圆球形的墓室。

墓室的顶上贴着蓝色的琉璃瓦,琉璃瓦上面照样映着“青天白日旗”。

墓室正中间的地下是一副铜棺,里面躺的就是孙中山先生的遗体,铜棺上面有一个大理石雕的孙中山先生的卧像,雕的也十分精制,丝毫不亚于灵堂里摆放的那尊坐像。

作文南京中山林

作文南京中山林

作文南京中山林《游南京中山陵》篇一:初到中山陵南京的中山陵那可是个大名鼎鼎的地方。

我刚到中山陵的时候,心里那股子兴奋劲儿啊,就像是小孩子看到一大盒糖果似的。

四周的树那是又高又密,就像一个个站岗的士兵。

沿着长长的墓道往上走,脚下的石板路看起来很有年代感,每一块石板都像是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一边走一边数着台阶,哎呀,这个数字还真不是个小数目。

感觉越往上走越吃力,就像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我腿上挂了两个秤砣。

不过路边的风景倒是好看得很,那些花草树木在微风里轻轻晃悠,好像在对我说,加油啊,前面还有更好玩的呢。

这时候我就看到一个小屁孩,在他爸妈前面蹦蹦跳跳的,一点都不知道累,还老是催着他爸妈走快点。

我顿时觉得自己还不如个小孩子有活力呢,这腿软得只想找个地方躺一会儿。

篇二:中山陵的风景与建筑到了中山陵的主体建筑那儿,那壮观的景象真把我给镇住了。

房子又高大又威严,就像一个巨人一样矗立在那里。

从这里往外看风景可美了。

远处的山峰连绵起伏,像波浪似的。

山上的树大片大片的,绿油油的好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我仔细观察着建筑上的雕刻,那些雕刻精致得不像话。

每一道线条都很清晰,刻画的人物、动物什么的都栩栩如生。

有个雕刻是一匹马,那马像要奔腾而出似的,马的肌肉看起来都很有力量,眼睛也好像透着一股神气。

我在这儿还看到一个老伯伯,戴着个老花镜,拿着个小本子在那里临摹建筑上的图案呢。

他那认真的样子真的很有趣,嘴里还念念有词,时不时地在本子上涂改着什么。

我好奇地凑过去看,他画得还真不错呢。

他看到我凑过来,就笑着和我聊起了这个建筑的艺术。

老伯伯可真是个行家,听他说话就像听老师讲课一样。

篇三:中山陵的回忆离开中山陵的时候,心里还真是有点舍不得呢。

在这儿的一天,我看了很多,经历了很多。

我又沿着那条长长的墓道走下去,这次感觉和上来的时候不一样了。

上来的时候满是好奇和兴奋,现在多了一些感慨。

我想起了那个蹦蹦跳跳的小孩子,还有那个认真临摹的老伯伯。

他们和中山陵的风景建筑就像是一幅独特的画刻在了我的记忆里。

有关游览中山陵观后感

有关游览中山陵观后感

有关游览中山陵观后感来到南京,第一站当然是中山陵了。

中山陵是为了纪念孙中山而建的。

为了更了解孙中山,在来之前我买了本关于孙中山的书,读了后知道,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为了民族的兴盛,他奉献了一生。

以下是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有关游览中山陵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有关游览中山陵观后感1“啊!今天又是一个天气晴朗的好日子!”早上一起来,我就望着宾馆窗外的阳光感叹到。

今天,我们全家将去南京的中山陵公园。

驱车直达中山陵,只见那儿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好不容易挤了进去,里面给我的第一印象就一个字——大!也不知走了多少米,我们来到了三座大门前,那可真雄伟呀!但是,为什么中间那扇门紧闭不开呢?在询问了工作人员后,我知道了答案:当年孙中山先生的灵柩是从中间大门进入灵堂的,只有在孙中山先生的生日和忌日或者有国家领导干部来参观的时候,中间的大门才会打开。

哦,原来如此呀!我们从左边大门进入,看到了一座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几个金色大字。

咦?这石碑顶端怎么刻着一缕缕波纹?石碑的底端怎么刻着弯弯的波浪?因为……因为这象征着孙中山先生为人民做的事顶天立地。

再往里走,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很长的台阶,台阶的`另一头就是孙中山先生的灵堂了。

可以看出来,台阶越来越陡,象征着孙中山先生说过的一句话“革命还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经过我们的努力,终于爬完了陡峭的台阶,来到了孙中山先生的肖像前。

只见那孙中山先生坐在一张高高的椅子上,膝盖上放着一卷书,一脸严肃,两眼凝视前方,似乎在期盼着将士们凯旋归来。

在肖像的后面,有一扇门,门里面有什么?可惜里面不能参观。

不过,我还是从导游的嘴里知道了答案:里面就是孙中山先生遗体的所在处了。

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埋在了5米深的地底下,上面压着白色大理石,许多人想带走孙先生的尸体,但都因无法完整取出,而放弃了。

我们边走边看,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我们要和中山陵说再见了。

离开中山陵,我情不自禁地回了头,看见中午的阳光正照射着四个由孙中山先生书写得金灿灿的大字——天下为公!有关游览中山陵观后感2在今天我们去看望了孙中山先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中山陵有感
中山陵坐落于钟山脚下,钟山位于南京城东,古称金陵山,汉代始称钟山,自古被称为“江南四大名山之一”因山脊有紫色页岩,每当旭日东升,或残阳斜照,紫气升腾,变幻莫测,故又称为紫金山。

中山陵始建于一九二三年,当我们沿着一条古树参天的林荫大道来到广场时,首先看到的是高大的三门石牌坊,上面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两字,这两个字点出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

导游说,牌坊这类建筑在功能上主要是用来歌功颂德的。

石坊前广场上孙中山先生的立像英姿勃勃,摆动的手势好像正在发表关系国家命运的演说。

蹬至台阶再到陵门,经过三百多余级台阶,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山陵的最高处陵门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是孙中山先生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

祭堂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分别刻着“民族”、“民权”、“民生”的横批,往里走便看到大祭堂的两壁刻有关于孙中山先生的简介,黑壁金字,十分醒目。

从侧门跨入墓室,只见中央砌有圆形的墓穴,雕有中山先生的卧像,据说当年孙先生在北京逝世后,由专车将灵柩运往到南京,于一九二九年六月一日在紫金山陵园举行大典。

直至今日来瞻仰先生的人群还是络绎不绝。

抬头望去,上面是绘有国民党党徽的陵顶,在灯光的照射下此地更加的庄严肃穆。

站在陵前高台上,
就能看出整座中山陵在青山绿树的环抱之中。

居高临下,把整个南京城尽收眼底,有这么开阔的视野,让人的心胸也宽阔了许多。

我想,孙中山先生生前所创下的功绩是无与伦比的,所以后人才会建造规模如此宏大的陵
墓来纪念他。

不由想起刚才在陵门处看到的无字碑,那是孙中山先生不想把自己的伟绩刻碑上,后人自由评说。

就更加深了对先生的敬佩。

心中翻涌着中国近代史上那段风云变换的岁月,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理想之钟”应长鸣———游南京中山陵有感在通往中山陵园附近的路途中,公路两旁矗立着整整齐齐的参天古树,名曰“法国梧桐”。

凉风徐徐吹来,哗哗作响的梧桐树叶似乎在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着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游客。

这时王导给我们解说到,这些树是当年宋庆龄女士为了迎接孙中山先生的灵柩,特意从法租界买的树苗栽种下来的。

民国时期的小树,如今长得如此粗壮而又枝繁叶茂,给人一种“大树脚下好乘凉”的
感觉。

其实它有着自己深刻的寓意:一方面古树的健在见证着孙中山先生与宋庆龄女士深沉持久的爱情故事,启示后代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珍惜爱情;另一方面也告诫我们年青一代不要忘掉历史,不要忘掉曾为中华民国之崛起而呕心沥血的革命先辈们。

揭开了法国梧桐的神秘面纱,带着更多的思考和敬仰之情,我们走进了中山陵园。

一座被严密茂盛的树丛层层覆盖的山城呈现在我的眼前,没有喧闹,没有繁华,一切树木与建筑都是那么的静谧与和谐。

园内游客众多,老老少少,白皮肤黑皮肤的,三人一群,两人一伙的也有。

然而,我却没有看到在陵园中嬉笑打闹的面孔,可见世人对孙中山先生的尊重和爱戴之情是多么地深切。

陵园的主路是一直向上延伸的,途中我们经过“博爱”坊,“天下为公”雕像大厅,每到一处,导游详细周到的解说更是增强了我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之情。

孙中山先生生平的事迹一点点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一代伟人的不凡与崇高是如何做到的?联想到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身处一个和平安祥的年代,在追求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激情和斗志被现实生活日益消磨殆尽,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当我们走到离墓室长达840多米的阶梯墓道之下时,从下向上放眼望去,一步一步地台阶笔直般通往中山陵墓,又直又高,听说是由392个石阶和10个平台构建而成。

我准备利用体内蓄积的所有能量,一鼓作气攀登到墓室,然而每当我攀完几十个台阶,就得在一个平台上缓口气。

最后当我们终于到达海拔高度为185米的中山陵墓时,回头望去,居然看不到一个墓道石阶,只剩下一块块平台,设计者的聪明智慧真是难以言表啊!攀登石阶的过程确实有些耗能,但这不是更能体现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吗?每到一个平台,我都会想起孙中山先生的那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同时也让我深深领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人生目标的实现是充满艰难和挫折的,只有当我们按着坚定的步伐坚持不懈走下去的时候,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最后我们参观了孙中山先生的墓室,中央是一个圆形的大理石圹,墓圹正中是一具用汉白玉雕刻的孙中山先生平躺像,他的遗体就安放在这圆石圹里,并用钢筋水泥密封。

整个陵像就像一口警钟,提醒后人不要忘记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要把革命先辈们那种忧国忧民、为国奉献的精神发扬光大。

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是英雄把自己变成了英雄,是懦
夫把自己变成了懦夫。

”中山陵之行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孙中山先生是伟人,更是一名挽救中华民族命运的民族英雄,他的心路历程给了我深深的启示:只有把个人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理想追求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通过努力学习、创造和奉献,我们才能创造出绚丽的青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