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消化杂志》稿约
关于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指南共识类文章撰写与发表的推荐规范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20 年丨2 月第 19 卷第 12 期 Chin J Dig Surg, Decemher 2020,V〇1.19,N〇.12•1285 •的影响[J].临床外科杂志,2019,27( 10) :901-903. DOI: 10.3969/j.issn. 1005-6483.2019.10.025.[12]蒋国庆,柏斗胜,钱建军,等.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临床疗效分析(附425例报 告)[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9,18( 12): 1136-1141.丨)01:10.3760/cma.j.issn. 1673-9752.2019.12.009.[13] Tomita R, Fujisaki S, Tanjoli K,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gastroduodenal interdigestive migrating motor complex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distal sul)total gastrectomy for early gastriccancer[J]. Int Surg,2000,85(2) : 118-123.[14] Tomita R, Tanjoh K, Fujisaki S. Novel operative technique forvagal ner\e and pyloric sphincier-preserving distal gastrectomy reconstructed by interposition of a 5 cm jejunal J pouch with a 3 cmjejunal conduit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 and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 5 years after operation[ J ]. World J Surg,2004,28 ( 8) : 766-774. DOI: 10.1007/s00268-004-6987-2.[15] Adams JF. The clinical and metabolic consequences of total gastrectomy. I . Morbidity, weight,and nutrition [ J ]. Scand JGastroenterol, 1967,2( 2) : 137-149. DOI: 10.3109/00365526709180059.[16] Datta J, Williams NN, Conway RG, et al. Rescue pyloroplasty forrefractory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following esophagectomy [ J ].Surgery,2014,156(2) :290-297. DOI:10.10I6/j.surg.2014.03.014.[17] Shimoda M, Kubota K, Katoh M, et al. Effect of Billroth II orRoux-en-Y reconstruction for the gastrojejunostomy on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after pancreaticoduodenectom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J]'. Ann Surg, 2013,257 ( 5 ): 938-942. DOI:10.1097/SLA.0b013e31826c3f90.[18] Hanna MM, Gaclde H, Allen CJ, et 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after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 J ]. J Surg Res, 2016,202 ( 2 ):380-388. D01:10.1016/j.jss.2015.12.053.[19] Kim HH, Park MI, Lee SH, et al. Effects of vagus nerve preservation and vagotomy on peptide YY and body weight after subtotalgastrectomy [ J ].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2,18(30) : 4044-4050.DOI: 10.3748/wjg.vl8.i30.4044.[20] Kim SM, Cho J, Kang I), et al.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vagus nerve-preserving distal gastrectomy versus conventional distalgastrectomy for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 in early stage gastriccancer patients[ J ]. Ann Surg, 2016,263 ( 6) : 1079-1084. DOI :10.1097/SLA .0000000000001565.[21]蒋国庆,柏斗胜,陈平,等.保留迷走神经的腹腔镜脾切除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IK症的疗效评价[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8,33(7) :548-551. DOI: 10.3760/cma.j.issn. 1007-631X.2018.07.005.[22] Bai DS, Jin SJ, Qian JJ, el al. Modified (Bai-Jiang style) vagusnerve-preserving versus conventional 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anilazygoportal disconnectio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 J ]. SurgEndosc,2020[ Online ahead of print]. DOI: 10.1007/s00464-020-07573-w.[23] Isozaki H, Okajima K, Momura E, et al. Postoperative evaluationof pylorus-preserving gastrectomy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 [ J ]. Br JSurg, 1996,83(2) :266-269.[24] Kojima K, Yamada H, Inokuchi M, et al. Functional evaluationafter vagusnerve-sparing 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distal gastrectomy[J]. Surg Endosc, 2008, 22 ( 9) :2003-2008. DOI:10. 1007/s00464-008-0016-8.(收稿日期:2020-11-26)本文引用格式蒋国庆,柏斗胜,金圣杰,等.改良保留迷走神经与传统腹腔镜脾切除 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前瞻性随机对 照研究[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0, 19( 12) : 1280-1285. DOI: 10. 3760/cma. j. cn 115610-20201126-00741.Jiang Guoqing, Bai Dousheng, Jin Shengjie, et al. Modified vagus nervepreserving versus conventional 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and azygoportal disconnection for 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Chin J Dig Surg,2020,19( 12) : 1280-1285. DOI: 10. 3760/cma. l 15610-20201126-00741.•读者•作者•编者•关于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指南共识类文章撰写与发表的推荐规范制定和推广临床指南是当前规范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举措,为保证临床指南制定的科学、公正和权威,以及使临床指南 适应于我国国情,从而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对指南共识类文章的撰写与发表推荐规范如下。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投稿指南

WCJD|https://
I
2021-07-08|Volume 29|Issue 13|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投稿指南
2 手稿要求 2.1 总体标准 手稿撰写应遵照国家标准GB7713科学技 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GB6447文 摘编写规则, GB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以及GB/T 3179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等要求, 同时遵照国际医 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制定的《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 要求(第5版)》(Uniform requirements for manuscripts submitted to biomedical journals), 具体见: Ann Intern Med 1997; 126: 36-47. 2.2 名词术语 手稿应标准化, 前后统一. 如原词过长 且多次出现者, 可于首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加括号内注 简称, 以后直接用简称. 医学名词以全国自然科学名 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生理学名词》、《生物化学
®
在线投稿: https:// www.wjgnet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om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1年7月8日; 29(13): I-V ISSN 1009-3079 (print) ISSN 2219-2859 (online)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投稿指南
1 投稿总则 1.1 性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 WCJD, print ISSN 1009-3079, online ISSN 2219-2859, DOI: 10.11569)是一份国际性同行评议和开放 获取(Open Access, OA)的学术出版物. 本刊创刊于1993 年1月15日, 半月刊, 每月8和28号在线出版. 《世界华人 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由719位专家组成, 来自中国31个 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 1.2 目的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的目的是发表高质量 的胃肠病学和肝病学领域多学科的前沿进展和原创性 文章, 促进胃肠病学和肝病学事业的发展, 提高消化系 统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 1.3 范围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的范围涵盖消化内科 学、消化外科学、消化感染病学、消化中医药学、消 化肿瘤学、消化影像学、消化内镜及介入治疗学、消 化中西医结合学、消化基础研究、消化病理学和消化 护理学. 1.4 栏目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的栏目包括述评、基 础研究、临床研究、文献综述、研究快报、临床实践 和病例报告. 手稿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 实用性, 重点突出, 文字简练, 数据可靠, 写作规范且表 达准确. 1.5 收录 本刊被国际检索系统《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 CA)》、《医学文摘库/医学文摘(EMBASE/ Excerpta Medica, EM)》、《文摘杂志(Abstract Journal, AJ)》、Scopus、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STJ)》和《超星 期刊域出版平台(Superstar Journals Database)》数据库收 录.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在Scopus数据库的2017年期 刊评价指标包括: CiteScore: 0.04; SJR: 0.109; SNIP: 0.020. 本刊是由美国百世登出版集团有限公司(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BPG)主办和出版的一份中文印刷版、 电子版和网络版的国际核心学术刊物. 1.6 出版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由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BPG)编辑和出版. BPG联系地址如下: 7041 Koll Center Parkway, Suite 160, Pleasanton, CA 94566, USA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稿约

载内容呈现的多样性 , 不仅可以传递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 , 还可以传递语音、 视频 , 使期刊传播信息的功能达 到新 的高度 。 本 刊编委会 阵 容强大 、 专家云 集 , 由樊代 明 、 李兆申、 滕皋军 、 杨云生 、 李延 青 、 吴 云林 、 赵景 民、 周 诚 等 国 内国际一 流 的知 名专 家院 士和各 大 医院的消化 科与 影像科 主任 、 中青 年骨干 医师组 成 。本刊 办刊宗 旨是 : 贯 彻 党和 国家 的卫 生 工作方 针政策 , 贯彻 理论 与实践 相结合 的办 刊方针 , 及 时反 映我 国医学界在 消化 与影像 临 床 和科研 工作 方面 的重大 进展 , 以学术 的原创 性 和专业 的指 导 性促 进 国 内外 消 化 与影 像 的学 术交 流 。本 刊 以广 大 消化与影 像及 消化 与影像 相关学 科 的临床 、 教学 和科 研人 员 为读 者对 象 , 读 者群 覆盖 全 国各 级 医 院 、 医学 院校 和科研 单位 以及 医疗管 理机关 , 杂 志将着 重报道 消化 与影像 的临床研究论 著 , 介绍新 理论 、 新业 务 、 新 技术 、 新进展 , 同时兼顾 消化 与影像科 基 础研究 , 报道 最新 的研究成 果 , 关 注 临床热点 、 难点 和疑 点问题 , 开 展学术讨论 , 力争成为广大消化与影像科临床医师及有关科研人员的良师益友 。 征稿 范 围 本 刊征 集消 化与影像 领域 的疾 病 防治 实践 经验 与科学研 究及 进展 的述 评 、 讲座 ( 视频) 、 临 床研 究 、 基础 研究 、 短篇论 著 、 经验交 流 、 病 例报告 、 疑难 病例 分析 、 视频 讲座 、 手 术演 示 、 综述 、 书评 、 快讯 、 会议 纪 要 、 学术 争鸣、 国内外学术 动态 等 。 二、 投稿 要求 1 . 文稿应 具 有先进性 、 科 学性 、 实用性 。文稿 应 资料真 实 、 数据 准确 、 论点 鲜 明 、 结 构严 谨 、 文 字精练 。论 著性 文章 4 0 0 0字 左右 ( 包 括摘 要 、 图表及参 考文献 ) , 短 篇论著 、 病例 报告 等不超 过 1 5 0 0字 。 2 . 稿件( 含 多媒体 稿件 , 下 同) 需 附作 者单 位 推荐 信 。注 明单 位对 稿 件 的审 评 意见 以及 无一 稿 两投 、 不 涉及 保密 、 署名 争议 等事项 , 并加 盖公章 。 3 . 来 稿要求 字迹 清楚 , 标点准 确 , 双 倍 行距 。特殊 文 种 、 上 下 角标 符 号 、 斜 体 字 等均 应 注 明 。清 白留底 稿, 不采 用 的稿 件不 予退还 。 4 . 来 稿 时务请 另页 附注题名 , 所有 作者 的姓名 、 作者 单位 、 第一作 者 和通信作 者 的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 月 、 单位 、 详 细通信 地址 、 邮政 编码 、 联系 电话 、 传 真号码 和 E ma i l 等信息 ; 标 明正 文字数 , 并请附 2 0 0字 以 内的第 作者 简要 文字介 绍和 1寸彩 色免冠 正面 照片 ( 电子版请 发 j p g 格式) 。
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共识意见(2022年,上海)

·共识与指南·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共识意见(2022年,上海)*#中华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摘要抗菌药物耐药逐渐增加导致的幽门螺杆菌根除困难,非甾体抗炎药的广泛使用,以及老龄化人口中常见的抗血栓治疗等,使消化性溃疡的诊治较以往更具挑战。
为进一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消化性溃疡诊断和治疗新模式,由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组织专家委员会,在《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规范(2016年,西安)》的基础上,经多次共同讨论制定了新版共识意见。
本共识共30条陈述,分为9个部分,涵盖消化性溃疡的定义、临床表现、药物治疗、并发症治疗、预防等内容。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共识意见;诊断;治疗Consensus on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Peptic Ulcer (2022,Shanghai)Editorial Board of Chinese Journal ofDigestionCorrespondence to:ZOU Duowu,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Ruijin Hospital,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of Medicine,Shanghai (200025),Email:******************.cn;XIE Weifen,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the Second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val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03),Email:*********************.cn;YUAN Yaozong,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Ruijin Hospital,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 (200025),Email:*****************.cnAbstractDue to the difficult erad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caused by gradual increase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the widespread use of nonsteroidal anti ‑inflammatory drugs,and the common use of antithrombotic therapy in the agingpopulation,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 are more challenging than ever.To further explore a new model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 in accordance with our national conditions,the Editorial Board of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on organized an expert committee to develop a new version of the consensus based on "Standardiz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 (2016,Xi′an)".The consensus has 30statements,divided into 9parts,covering the definition,clinical manifestations,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treatment of complications,and prevention of peptic ulcer.Key wordsPeptic Ulcer;Consensus;Diagnosis;TherapyDOI :10.3969/j.issn.1008‑7125.2023.04.003∗原文刊载于《中华消化杂志》,经中华医学会和《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授权转载#本文通信作者:邹多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内科(200025),Email:******************.cn ;谢渭芬,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00003),Email:weifenxie@ ;袁耀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内科(200025),Email:*****************.cn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 )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在普通人群中的终身患病率为5%~10%,年发病率为0.1%~0.3%[1]。
核心期刊《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核心期刊:《中华消化外科杂志》期刊简介: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原名《消化外科》,2007年正式加入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更名为《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该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国内惟一涵盖消化外科各领域的专业期刊。
栏目设置:专家论坛、述评、论著、短篇论著、今日外科、外科天地、影像集锦、病例报道、经验交流、大巡诊、会议纪要、综述、讲座、医学见闻、国外名家讲坛(译为中文)、读者来信等。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4)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5-2016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11年版,2014年版;基本信息外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Surgery曾用刊名:消化外科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出版周期:月刊ISSN:1673-9752CN:11-5610/R出版地:重庆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邮发代号:78-117出版信息专辑名称:医药卫生科技专题名称:外科学出版文献量:854 篇总下载次数:56629 次总被引次数:4859 次评价信息(2016版)复合影响因子:1.639(2016版)综合影响因子:1.507发表本期刊文章注意事项A.了解期刊的概况,了解期刊是综合期刊(例如Nature、Science等)还是专业期刊(例如PRL、Blood等),专业期刊相对更容易接受本领域的文章。
本专业有哪些期刊?如果有区分的话,各自又属于哪个区?本人系天天论文网就职11年的资深论文编辑;工作中与各大医学期刊杂志社进行学术交流过程中建立了稳定的编辑朋友圈,系多家医学杂志社的特约编辑,常年为医学期刊杂志供稿,负责天天论文网医学论文·分检·编校·推送·指导等工作!工作企鹅1:1550116010 工作企鹅2: 766085044期刊的刊载能力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影响因子处于连续上升的二级学科非主流期刊。
肠型贝赫切特综合征(肠白塞病)诊断和治疗共识意见

DOI: 10.3969/j.issn.1008⁃7125.2022.12.004*原文刊载于《中华消化杂志》,经中华医学会和《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授权转载#本文通信作者:钱家鸣,Email:***********************;吴开春,Email:***************.cn;陈旻湖,Email:*****************. com ·共识与指南·肠型贝赫切特综合征(肠白塞病)诊断和治疗共识意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杨 红1 何 瑶2 王玉芳3 梁 洁4 郑 青5 刘 炜1 周炜洵1 朱庆莉1陈旻湖2 吴开春4 钱家鸣1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1(10073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3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4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5摘要 贝赫切特综合征是一类可累及全身多脏器的慢性系统性血管炎症性疾病,累及肠道者被命名为肠型贝赫切特综合征(又称肠白塞病)。
除此之外,肠白塞病还存在第Ⅱ型表现,即仅有典型肠道溃疡。
肠白塞病与克罗恩病、肠结核、肠淋巴瘤、其他有肠道表现的免疫系统疾病等鉴别困难,且目前对肠白塞病的治疗认知有限。
因此,通过证据检索和循证判断提出肠白塞病诊断和治疗共识意见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贝赫切特综合征; 肠白塞病; 诊断; 诊断,鉴别; 治疗Chinese Consensus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testinal Behçet’s Syndrom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Group, Chinese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YANG Hong1, HE Yao2, WANG Yufang3, LIANG Jie4, ZHENG Qing5, LIU Wei1, ZHOU Weixun1, ZHU Qingli1, CHEN Minhu2, WU Kaichun4, QIAN Jiaming1. 1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730); 2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3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W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4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5Division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Renji Hospital,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Correspondence to:QIANJiaming,Email:***********************;WUKaichun,Email:***************.cn; CHENMinhu,Email:*****************.comAbstract Behçet’s syndrome is a kind of chronic systemic vasculitis with involvement of multiple organs. Intestinal involvement of Behçet’s syndrome is presently named as intestinal Behçet’s syndrome (disease). Recently, there is considering another kind of disease type with only typical intestinal ulcers. Since it is difficult to differentiate intestinal Behçet’s syndrome from Crohn’s disease,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intestinal lymphoma, as well as intestinal manifestations of many other autoimmune diseases, and there is limited evidence for the therapy of intestinal Behçet’s syndrome, propos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for intestinal Behçet’s syndrome through evidence⁃based judgment will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 Behcet Syndrome; Intestinal Behcet Disease; Diagnosis; Diagnosis, Differential; Therapy贝赫切特综合征(又称白塞病)是一类可累及全身多脏器的慢性系统性血管炎症性疾病。
2022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专家共识

· 共识与指南·2022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摘要 功能性消化不良(FD )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全球人口患病率>10%。
2016年罗马Ⅳ标准对FD 的定义、诊断标准和分型进行了更新,近几年我国FD 的基础、临床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为及时更新对FD 的认识,规范其临床诊疗,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在2015年我国FD 诊治共识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最新进展和我国研究证据,制定2022中国FD 诊治专家共识。
本专家共识涉及FD 的定义、发病机制、诊断和评估、药物和非药物治疗,以及难治性FD 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诊断; 治疗2022 Expert Consensus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in China Gastrointestinal Dynamics Group,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 Collaborative Group, Chinese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Correspondence to: XIAO Yinglian,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Guangzhou(510080),Email:****************;CHENMinhu,DepartmentofGastroenterology,theFirstAffiliated Hospital,SunYat‑senUniversity,Guangzhou(510080),Email:*******************Abstract Functional dyspepsia (FD) is a common digestive system disorder with a global prevalence of more than10%. The Rome Ⅳ criteria for the definition,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classification of FD were updated in 2016. In recent years, signific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basic and clinical research of FD in China. In order to timely update the understanding and standardiz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FD, Chinese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organized experts in related fields to develop 2022 expert consensus on FD based on the consensus in 2015, and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international progress and research evidence in China. This expert consensus involves thedefinition, 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 drug treatment, non‑drug treatment of FD, and refractory FD.Key words Functional Dyspepsia; Diagnosis; TherapyDOI : 10.3969/j.issn.1008‑7125.2023.08.004*原文刊载于《中华消化杂志》,经中华医学会和《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授权转载#本文通信作者:肖英莲,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510080),Email:**************** ;陈旻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510080),Email:*******************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 )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全球人口患病率>10%。
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

㊃指南与共识㊃通信作者:张晓岚,E m a i l :x i a o l a n z h @126.c o m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克罗恩病部分解读郭亚慧,牛巍巍,张晓岚(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东院消化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35) 摘 要:2018年5月,中华消化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制订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该共识意见在2012年共识意见的基础上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治进展进行了更新与完善,为医务人员规范诊治炎症性肠病提供了更新㊁更全面的依据㊂本文主要对共识意见中克罗恩病(C r o h n 'sd i se a s e ,C D )的诊断和治疗部分进行解读,以期加深临床医师对新共识的理解,提高C D 的诊治水平㊂关键词:C r o h n 病;诊断;共识意见中图分类号:R 5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18)12-1077-04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18.12.016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o f t h e c o n s e n s u s o nd i a g n o s i s a n dm a n a g e m e n t o f i n f l a m m a t o r yb o w e l d i s e a s e (B e i j i n g ,2018)f r o mt h e p e r s p ec t i v e o fd i a gn o s i s o fC r o h n 's d i s e a s e G u oY a h u i ,N i u W e i w e i ,Z h a n g Xi a o l a n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 ,t h eE a s tB r a n c ho f t h eS e c o n d H o s p i t a l o fH e b e i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050035,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Z h a n g Xi a o l a n ,E m a i l :x i a o l a n z h @126.c o m A B S T R A C T :I n M a y 2018,t h e c o n s e n s u s o nd i a g n o s i s a n dm a n a g e m e n t o f i n f l a mm a t o r y b o w e l d i s e a s e (B e i j i n g,2018)w a s p u b l i s h e d o n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D i g e s t i o n ,w h i c hw a s f o r m u l a t e db y t h e I n f l a mm a t o r y B o w e l D i s e a s eG r o u po f t h eC h i n e s e M e d i c a lA s s o c i a t i o n D i g e s t i v e D i s e a s e sB r a n c h .T h e p r o g r e s so ft h ed i a g n o s i sa n d m a n a ge m e n tof i n f l a mm a t o r y b o w e ld i s e a s e w a su p d a t e d o nt h eb a s i so ft h e2012c o n s e n s u s ,p r o v i d i ng c a n o n i c a ld i a g n o s i sa n d n o r m a t i v et r e a t m e n tf o rth e m e di c a l p e r s o n n e l .T h i s p a p e rf o c u s e so nt h ed i a g n o s i sa n d m a n a ge m e n to fC r o h n 's d i s e a s e ,a i m i n g C r o h n 's d i s e a s e t oh e l p c l i n i c i a n s i m p r o v e t h e i r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f t h en e wc o n s e n s u s ,t h e d i a g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C D.K E Y W O R D S :C r o h nd i s e a s e ;d i a g n o s i s ;c o n s e n s u s o pi n i o n 克罗恩病(C r o h n 'sd i s e a s e ,C D )是一种病变可累及全消化道,以末段回肠及其邻近结肠为主的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C D 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其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亦在不断更新㊂鉴于此,2018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I B D )学组汇总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指南㊁共识,特别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国临床研究㊁基础研究的新数据,遵照规范程序对2012年I B D 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1](以下简称2012年共识)进行了修订㊂由于该版共识[2]与2012年共识存在较大的变化[3],因此本文着重对共识意见中C D 的诊断和治疗部分的更新内容进行全面㊁具体的解读,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的诊疗依据,从而全方位的提高C D 诊治水平,最大程度使患者获益㊂1 克罗恩病的诊断1.1 临床表现 与旧共识一致,依然强调腹泻㊁腹痛㊁体重减轻是C D 的常见症状,其他症状取决于病变累及部位与严重程度,可伴发热㊁食欲不振㊁疲劳㊁贫血的全身表现,可有关节㊁皮肤㊁黏膜㊁眼㊁肝胆等器官受累的肠外表现,可伴有肛周病变(肛周脓肿㊁肛周瘘管㊁皮赘㊁肛裂等)㊁瘘管形成㊁腹腔脓肿㊁肠腔狭窄和肠梗阻㊁消化道出血㊁穿孔等并发症㊂由于肛周病变较其他表现发病率高,且少部分C D 患者以肛周脓肿和肛周瘘管为首诊表现,故新共识强调如伴有肛周病变应高度疑为本病㊂1.2 肠镜检查与黏膜活检 共识依然推荐结肠镜检查和黏膜组织活检是C D 诊断的主要依据,为易于临床医生掌握和指导临床实践,2018年共识细化了内镜在诊断中的作用㊂首先,细化了结肠镜表现,即动态描述了C D 疾病进展过程中的内镜表现,并提出相对特异的内镜下特征㊂C D 早期内镜下表现为阿弗他溃疡,病情进展后溃疡增大加深,相互融合形成㊃7701㊃‘临床荟萃“ 2018年12月5日第33卷第1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D e c e m b e r 5,2018,V o l 33,N o .12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纵行溃疡;相对特异的内镜下表现为鹅卵石样改变㊁肠壁增厚且伴不同程度狭窄㊁团簇样息肉增生等㊂其次,强调为明确C D胃肠道受累情况需采用有关内镜检查,以便为诊断提供更多有利证据并进行疾病评估㊂小肠胶囊内镜检查对发现异常小肠黏膜高度敏感,但特异性低,且发生滞留的风险大,故主要适用于结肠镜及小肠放射影像学检查阴性但临床上高度怀疑C D者㊂小肠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检查,可取活检和内镜下治疗,主要适用于对小肠病变进行确认及鉴别者,或C D已确诊需要其以指导或治疗者㊂胃镜检查可了解上消化道受累情况,有助于U C与C D鉴别,影响治疗策略,故被列为C D的常规检查㊂对于黏膜活检,仍然强调多段㊁多点取材㊂与2012年共识比较,新共识在C D病理组织检查方面做了两方面调整㊂一方面,共识将手术标本的光学显微镜下特点和内镜下黏膜活组织检查的特点相融合,借鉴国内病理共识[4],罗列了相应的特点㊂其中,局灶性的慢性炎性反应㊁局灶性隐窝结构异常和非干酪样肉芽肿是C D黏膜活检特征性表现㊂另一方面,为便于临床诊断,新共识提出C D的病理学诊断标准㊂即通常需要观察到3种以上特征性表现(无肉芽肿时)或观察到非干酪样肉芽肿和另一种特征性光学显微镜下表现,且需要同时排除肠结核等㊂1.3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新共识增加了实验室检查的详细描述,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炎症程度和营养状况等㊂炎症指标包括血常规㊁C反应蛋白(C R P)㊁血沉(E S R),营养指标如血清白蛋白等均是实验室的常规检查项目,有条件单位可将粪便钙卫蛋白列为常规检查㊂着重指出抗酿酒酵母菌抗体(a n t i s a c c h r o m y c e s c e r e v i s i aa n t i b o d y,A S C A)或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 n t i n e u t r o p h i lc y t o p l a s m i c a n t i b o d y,A N C 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中国疾病人群中显著低于欧美人群,故不作为C D的常规检查项目㊂依然强调评估小肠炎性病变的影像学检查首选C T小肠成像(C T E)或磁共振小肠造影(M R E),且推荐有条件的单位应将其列为诊断C D的常规检查㊂C T E检查可反映肠壁的炎症㊁病变部位及范围㊁有无狭窄及狭窄的性质(炎症活动性或纤维性狭窄)㊁肠腔外并发症如瘘管形成㊁肛周病变㊁腹腔脓肿或蜂窝织炎等㊂C T E不仅可辅助确诊C D,消除内镜下消化道的盲区,还可以评估疾病活动性㊂然而,C T E存在的不足之处是电离辐射大㊂M R E无电离辐射,但检查较费时㊁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㊂钡剂灌肠目前已被结肠镜检查所取代,仅适用于肠腔狭窄无法继续进镜者㊂小肠钡剂造影因其敏感性低,已被C T E或M R E取代,仅适用于基层单位无法行C T E检查者㊂对肠腔狭窄者,小肠钡剂造影可进行动态观察,与C T E/M R E形成互补,为明确诊断,必要时两种检查方法可同用㊂除此之外,与2012年共识比较,新共识的一个亮点是对超声在C D诊断中的作用有更加细致的描述,提出C D超声最主要的表现为肠壁增厚,ȡ4mm认为异常,黏膜下层增厚最明显,而在一些炎症加重或纤维化时可见回声减低,肠壁分层结构模糊或消失㊂肠壁增厚而临床显示疾病为非活动期提示黏膜纤维化可能,肠壁血流信号增多常提示病情活动㊂除此之外,超声对发现瘘管㊁窦道㊁脓肿及肠腔狭窄也具有一定价值㊂综上,肠道超声可以用于C D诊断的初筛,超声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增加其准确性㊂1.4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2012年共识强调C D 的诊断缺乏金标准,需结合临床表现㊁内镜检查㊁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综合分析㊂新共识在C D诊断标准部分做了结构性调整,在原有"临床表现㊁内镜检查㊁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基础上,增加了"实验室检查"内容,强调C D的诊断要结合上述各方面的指标综合判断,并且提出C D诊断要点㊂强调在排除其他疾病如感染性性肠炎㊁肠结核㊁缺血性肠病㊁恶性肿瘤㊁免疫系统疾病等的基础上,可按下列要点诊断:①具备上述临床表现者可临床疑诊,需进一步安排相关检查;②同时具备以上内镜以及影像学特征者,可临床拟诊;③如再加上活检病理提示C D的特征性表现且同时排除肠结核者,可临床诊断;④如有手术切除标本(包括切除肠段及病变附近淋巴结),可根据标准做出病理确诊;⑤对无病理确诊的初诊病例随访至少6~12个月,根据其疗效及病情演变分析,对于符合C D自然病程者可做出临床确诊㊂如与肠结核鉴别不清但倾向于肠结核时,可诊断性抗肠结核治疗8~12周,再行鉴别㊂1.5疾病评估与疗效评价新共识保留了蒙特利尔C D表型分类法分型,修正了评判疾病活动程度的简化C D疾病活动指数(C r o h n'sd i s e a s ea c t i v i t y i n d e x,C D A I)评分,比较H a r v e y-B r a d s h a w评分和经典C D A I评分的相关性,得出ɤ4分为缓解期,5~ 7分为轻度活动期,8~16分为中度活动期,>16分为重度活动期[5]㊂同时,新共识提出了形态学复发的概念,其主要用于评估手术相关的疗效㊂即在手术完全切除明显病变后且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通过内镜㊁影像学检查或者外科手段发现肠道的新病损,称为形态学复㊃8701㊃‘临床荟萃“2018年12月5日第33卷第1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D e c e m b e r5,2018,V o l33,N o.1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发㊂与2012年共识意见相比,增加了C D患者术后复发的评价手段,更有利于术后病变的评估㊂2克罗恩病的治疗2.1活动期治疗2.1.1一般治疗共识仍然强调了戒烟和营养支持对C D治疗的重要性㊂在营养支持部分,共识与‘炎症性肠病营养支持治疗专家共识(第2版)“[6]推荐意见相同,均推荐遵循"只要肠道有功能,就应该使用肠道,即使部分肠道有功能,也应该使用这部分肠道"的原则,首选肠内营养,不足时辅以肠外营养㊂2.1.2轻度C D的治疗与2012年共识相比,新共识明确提出结肠型㊁回肠型和回结肠型C D患者首选氨基水杨酸制剂㊂病变局限(回肠末端㊁回盲部或升结肠)者,首选布地奈德局部用药㊂若以上治疗均无效按中度活动期C D处理㊂2.1.3中度C D的治疗激素仍为首选药物㊂病变局限于回盲部者,可考虑应用布地奈德㊂激素抵抗或依赖时推荐加用硫嘌呤类药物或甲氨碟呤㊂鉴于硫唑嘌呤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与剂量相关,新共识特别提出建议行6-巯基嘌呤核苷酸(6-t h i o g u a n i n e n u c l e o t i d e s,6-T G N)药物浓度测定指导调整硫唑嘌呤剂量㊂此外,研究发现N U D T15基因多态性与亚洲人群骨髓抑制密切相关,且其敏感性㊁特异性高[7],建议有条件的单位在应用硫唑嘌呤前检测其N U D T15基因多态性㊂对激素抵抗/依赖㊁对硫唑嘌呤㊁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或对上述药物不能耐受者,推荐应用英夫利西单抗(I F X)治疗㊂此外,新共识提出沙利度胺对儿童及成人难治性C D有效,可用于无条件使用I F X者㊂其起始剂量建议75 m g/d或以上,特别注意该药存在量效关系,剂量不足影响疗效,剂量过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㊂2.1.4重度C D的治疗静脉用糖皮质激素为重度C D首选治疗,激素无效时,可应用I F X,亦可在一开始就应用㊂与2012共识相比,新共识特别提出对I F X失效原因分析可能与I F X药物浓度不足和抗药抗体的出现有关㊂2.1.5特殊部位C D的治疗新共识提出此类型C D预后不良,需早期积极治疗㊂着重强调中重度患者宜尽早应用硫唑嘌呤㊁6-巯基嘌呤㊁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剂和(或)I F X治疗㊂而对于轻度患者可首选全肠内营养治疗㊂食管㊁胃㊁十二指肠C D可单独存在或同时伴有其他部位C D存在,不同的是质子泵抑制剂(P P I)对其治疗有效㊂2.1.6 C D的早期积极治疗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早期积极治疗有助于提高缓解率,降低复发率㊂对哪些患者需要早期干预,进行积极治疗,取决于对患者预后的评估㊂新共识明确提出预测"病情难以控制"的高危因素,其主要包括病变范围广,累及的肠段>100c m,可合并肛周㊁食管㊁胃㊁十二指肠病变,起病年龄小㊁首次发病即需要激素治疗等㊂且强调具备上述2个或以上高危因素的患者宜给予早期积极治疗㊂可单独或联合用药,单独应用I F X,I F X 联合硫唑嘌呤或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硫嘌呤类药物或甲氨蝶呤)治疗㊂2.2缓解期治疗两版共识均提出应用激素或生物制剂诱导缓解的C D患者,激素撤离后易复发,需长期应用药物维持临床缓解㊂氨基水杨酸制剂是维持氨基水杨酸制剂诱导缓解药物,硫唑嘌呤是激素诱导缓解后用于维持缓解最常用的药物,若无效可用6-巯基嘌呤㊁甲氨蝶呤维持,I F X诱导缓解以I F X 维持治疗㊂与2012年共识相比,新共识增加停用I F X的部分指征:目前推荐维持无激素缓解伴黏膜愈合和C R P正常者,可考虑停用I F X继以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㊂2.3肛瘘的处理肛瘘是C D常见的并发症,新共识仍强调对于单纯性肛瘘,无症状者无需处理,有症状者需积极抗感染,首选环丙沙星和(或)甲硝唑,并以硫唑嘌呤或6-巯基嘌呤维持治疗㊂对于复杂性肛瘘,其处理原则与有症状单纯性肛瘘相似㊂此外,研究证实I F X与外科及抗感染药物联合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效果较好㊂最后,特别指出如有脓肿形成必须先充分引流,同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㊂2.4外科手术治疗和术后复发的预防在外科手术治疗方面,新共识与2012年共识意见观点一致,强调C D患者术后复发率高,因此C D患者治疗应以内科治疗为主㊂在手术适应证的掌握方面,共识与2012年共识并无差异,强调指征为:①C D并发症:包括肠梗阻㊁腹腔脓肿㊁瘘管形成㊁急性穿孔㊁大出血和癌变㊂②内科治疗无效:包括激素治疗无效或疗效欠佳和(或)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严重影响生存质量者㊂外科手术的时机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决定,避免因盲目的无效治疗而贻误手术治疗的时机㊁增加手术的风险㊂C D患者如何预防术后复发仍无共识可鉴㊂与2012年共识相比,新共识提出I F X对预防术后内镜复发有效㊂3癌变的监测小肠C D炎症部位有癌变的可能,故在随访过程中,其炎症部位是监测重点;结肠C D发生癌变的风(下转第1082页)㊃9701㊃‘临床荟萃“2018年12月5日第33卷第1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D e c e m b e r5,2018,V o l33,N o.1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位和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而误诊或漏诊;④局部病理检查和病原学检查是诊断肺外结核的关键㊂应对易感人群进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和抗酸杆菌检查,以利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㊂参考文献:[1] W o r l dH e a l t hO r g a n i z a t i o n .WHO g l o b a l T B r e p o r t 2016[E B /O L ].h t t p ://w w w.w h o .i n t /gh o /t b /e n ,[2017-09-07].[2] 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办公室.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 ].中国防痨杂志,2012,34(8):485-508.[3] P e n n e rC ,R o b e r t sD ,K u n i m o t oD ,e t a l .T u b e r c u l o s i sa sap r i m a r y c a u s e o f r e s p i r a t o r y f a i l u r e r e q u i r i n g me c h a n i c a l v e n t i l a t i o n [J ].A m JR e s pi rC r i tC a r e M e d ,1995,151(3):867-872.[4] U l a s l i S S ,U l u b a y G ,Ar s l a n N G ,e t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 o u t c o m e s o f e n d -s t a g e r e n a l d i s e a s e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c t i v e t u b e r c u l o s i sf o l l o w e di n i n t e n s i v e c a r e u n i t s [J ].S a u d iJ K i d n e y D i sT r a n s pl a n t ,2009,20(2):254-259.[5] P r a d h a n R P ,K a t z L A ,N i d u s B D ,e ta l .T u b e r c u l o s i si n d i a l y z e d p a t i e n t s [J ].J AMA ,1974,229(7):798-800.[6] M u n f o r d R S .S e p s i s ,s e v e r es e p s i s ,a n ds e pt i cs h o c k .I n :M a n d e l lG L ,D o u g l a s R G ,B e n n e tJ E ,e d s .P r i n c i p l e sa n d pr a c t i c e o fi n f e c t i o u s d i s e a s e s [M ].N e w Y o r k :C h u r c h i l l L i v i n gs t o n e ,1990,1:906-926.[7] C h a n T Y.V i t a m i n D d e f i c i e n c y a n d 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 t o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J ].C a l c i fT i s s u e I n t ,2000,66(6):476-478.[8] P a b l o s -M én d e z A ,S t e r l i n g T R ,F r i e d e n T R ,e t a l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d e l a y e do r i n c o m p l e t e t r e a t m e n t a n da l l -c a u s em o r t a l i t y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t u b e r c u l o s i s [J ].J A m M ed A s s o c ,1996,276(15):1223-1228.[9] O k o r o E O ,K o m o l a f e O F .G a s t r i c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u n u s u a lpr e s e n t a t i o n s i n t w o p a t i e n t s [J ].C l i nR a d i o l ,1999,54(4):257-259.[10] K i m S H ,P a r kJ H ,K a n g K H ,eta l .G a s t r i ct u b e r c u l o s i s p r e s e n t i n g asas u b m u c o s a l t u m o r [J ].G a s t r o i n t e s tE n d o s c ,2005,61(2):319-322.[11] 白延玲.胃结核1例报告[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33(s 1):186.[12] I s h i i N ,F u r u k a w a K ,I t o h T ,e t a l .P r i m a r y ga s t r i c t ub e rc u l o s i s p r e s e n t i n g a s n o n -h e a l i n g u l c e ra nd m i m i c k i n g C r o h n 's d i se a s e [J ].I n t e r n M e d ,2011,50(5):439-442.[13] 许秋泳,许向农,黄文宝,等.胃结核的诊断与治疗[J ].现代消化及介入治疗,2007,12(1):184-186.[14] B a n d y o p a d h y a y S K ,B a n d y o p a d h y a y R ,C h a t t e r je e U.I s o l a t e d g a s t r i c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p r e s e n t i n g a s h a e m a t e m e s i s [J ].J P o s t gr a d M e d ,2002,48(1):72-73.[15] G h a d i m i M o gh a d a m A ,A l b o r z i A ,P o u l a d f a r G ,e t a l .P r i m a r yg a s t r i c t u b e r c u l o s i sm i m i c k i n gga s t r i cc a n c e r :ac a s e r e po r t [J ].J I n f e c tD e vC t r i e s ,2013,7(4):355-357.[16] M e r a l iN ,C h a n d a k P ,D o d d iS ,e ta l .N o n -h e a l i n gg a s t r o -d u o d e n a lu l c e r :a r a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o f p r i m a r y ab d o m i n a l t u b e rc u l o s i s [J ].I n t J S u r g C a s eR e p,2015,6C :8-11.[17] P o f l e eS V ,B a s t e B D ,U m a p PS ,e t a l .I s o l a t e d g a s t r i c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m a s q u e r a d i n g a s c h r o n i c p e p t i c U l c e r :a c a s e r e po r t [J ].I n t JM e dR e sH e a l t hS c i ,2015,4(4):896-898.[18] B a n s o dA ,K u l k a r n iA ,L a n j e w a rS ,e ta l .P r i m a r yga s t r i c t ub e rc u l o s i s c a u s i n gg a s t r i co u t l e to b s t r u c t i o n :ac a s er e po r t [J ].P a n a c e a JM e dS c i ,2015,5(1):40-42.[19] K i m S E ,S h i m K N ,Y o o n S J ,e t a l .A c a s e o f g a s t r i ct u b e r c u l o s i sm i m i c k i n g a d v a n c e d g a s t r i cc a n c e r [J ].K o r e a nJ I n t e r n M e d ,2006,21(1):62-67.[20] 陈卫星,李雄,苏卫华.胃结核并上消化道大出血一例报告[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0,27(2):105.[21] 陈银,王海波,周本刚,等.胃结核误诊为胃黏膜下肿瘤1例[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23(26):4289-4292.收稿日期:2018-09-17 编辑:﹏﹏﹏﹏﹏﹏﹏﹏﹏﹏﹏﹏﹏﹏﹏﹏﹏﹏﹏﹏﹏﹏﹏﹏﹏﹏﹏﹏﹏﹏﹏﹏﹏﹏﹏﹏﹏﹏﹏﹏﹏﹏﹏﹏﹏﹏﹏﹏﹏﹏王秋红(上接第1079页)险与U C 相近,因其监测方法与U C 相同,故在此不再详述㊂总之,新共识在国内外最新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详细地介绍了C D 的诊断和治疗,为临床医生规范诊治C D 提供了科学指导㊂然而,新指南仍然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需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共识,紧密结合临床实践,提高I B D 诊治水平㊂参考文献[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年,广州)[J ].中华消化杂志,2012,32(12):796-813.[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J ].中华消化杂志,2018,38(5):292-311.[3] 梁笑楠,尹凤荣,张晓岚.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溃疡性结肠炎部分解读[J ].临床荟萃,2018,33(11):987-990.[4]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消化病理学组筹备组,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肠病学组.中国炎症性肠病组织病理诊断共识意见[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14,43(4):268-274.[5] B e s tWR.P r e d i c t i n g t h eC r o h n 's d i s e a s e a c t i v i t yi n d e x f r o mt h e H a r v e y -B r a d s h a wI n d e x [J ].I n f l a mmB o w e l D i s ,2006,12(4):304-310.[6]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中华医学会肠外与肠内营养学分会胃肠病与营养协作组.炎症性肠病营养支持治疗专家共识(第二版)[J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2018,2(3):154-172.[7] Y a n g S K ,H o n g M ,B a e k J ,e t a l .Ac o mm o nm i s s e n s e v a r i a n t i n N U D T 15c o n f e r s 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 t o t h i o p u r i n e -i n d u c e d l e u c o pe n i a [J ].N a tG e n e t ,2014,46(9):1017-1020.收稿日期:2018-11-21 编辑:张卫国㊃2801㊃‘临床荟萃“ 2018年12月5日第33卷第1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D e c e m b e r 5,2018,V o l 33,N o .12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 。采 用 第 三 人 称 撰 写 , 用 “ 文 ” 主 语 。 英 文 摘 要 尚 应 包 括 文 题 、 者 姓 名 ( 语 拼 音 , 每 个 字 母 均 大 写 , 首 字 母 不 本 等 作 汉 姓 名 大 写 , 字 名 中 间 加 连 字符 ) 单 位 名 称 、 在 城 市 名 、 政 编 码 及 国名 。 作 者 应 列 出 前 3位 , 双 、 所 邮 3位 以 上 加 “ t l ; 属 同 一 单 e ” 不 a 位 时 , 第 一 作 者 姓 名 右 上 角 加 … ” 同 时 在 单 位 名 称 首 位 字 母 左 上 角 加 … ” 如 : I a—a , u J np g QI i , 在 , 。 L N Xi yn w i —i , N Jn o a n g
e a D p r n fP dar s Z o g a s i l W u a i ri , u a 3 0 1 hn 。 有 通 信 作 者 时 , 标 出 t1 . e at to e i i , h n n n Ho p a , h n Unv s y W h n 4 0 7 ,C ia me tc t e t 应
维普资讯
中华 消化杂 志 2 0 年 7 07 月第 2 卷第 7 7 期 c i Dg !! i!
! !
: ! : ! 1
1 . g L’ 写 作 “ 7 . ± 1. )g I 。量 的 符 号 一 律 用 斜 体 字 , 吸 光 度 ( 称 光 密 度 ) 8 2n / ’ 应 ( 5 4 8 2 n / ” 如 旧 的符 号 为 A,A” 斜 体 字 。 “ 为 1.数 字 : 行 G / 5 3—9 5 关 于 出版 物 上 数 字 用 法 的 规 定 》 公 历 世 纪 、 代 、 、 、 刻 和 计 数 、 量 均 用 阿 拉 伯 0 执 B T18 51 9  ̄ 。 年 月 日 时 计
g v e te/ u r .c i d =me h 中选 取 。如 最 新 版 Me H 中 尚 无 相 应 的 词 , 理 办 法 有 : 1 可 选 用 直 接 相 关 的 几 个 主 题 o / n rz q ey fg? b s) S 处 () 词 进 行 组 配 ; 2 可 根 据 树 状 结 构 表 选 用 最 直接 的 上 位 主题 词 ; 3 必 要 时 , 采 用 惯 用 的 自 由词 并 排 列 于最 后 。关 键 词 中 的 () () 可 缩 写 词 应 按 Me H 还 原 为 全 称 , “ s ” 标 引 为“ 型 肝 炎 表 面抗 原 ” S 如 HB Ag 应 乙 。 7 .医学 名 词 : 学 名 词 应 使 用 全 国科 学 技 术 名 词 审 定 委 员 会 公 布 的 名 词 。 尚 未 通 过 审 定 的 学 科 名 词 , 选 用 最 新 版 《 医 可 医 学 主 题 词 表 ( S 》《 ME H) 、 医学 主 题 词 注释 字 顺 表 》 《 医药 主 题 词 表 》 、中 中的 主 题 词 。对 没 有 通 用译 名 的 名 词 术 语 于 文 内 第 一 次 出现 时应 注 明 原词 。 中 西药 名 以最 新 版 本 《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药 典 》 《 国 药 品 通 用 名 称 》 均 由 中 国 药 典 委 员 会 编 写 ) 准 。 和 中 ( 为 确需 使 用 商 品 名 时 应先 注 明 其 通 用 名 称 。 8 .图表 : 幅 图 表 单 占 1页 , 中 附 于 文 后 , 别 按 其 在 正 文 中 出 现 的 先 后 次 序 连 续 编 码 。全 文 只 有 1幅 图 ( ) 图 每 集 分 表 时 ( ) 写 作 图 ( ) 。每 幅 图 表 应 冠 有 图 ( ) 。说 明性 的资 料 应 置 于 图 ( ) 方 注 释 中 , 在 注 释 中 标 明 图表 中 使 用 的 全 表 序 表 1 表 题 表 下 并
者 。 以 上 3 均 需 具备 。对 文 章 中 的 各 主 要 结 论 , 必 须 至 少 有 1 作 者 负 责 。作 者 中 如 有 外 籍 作 者 , 附 外 籍 作 者 亲 笔 签 条 均 位 应
名 同 意在 本 刊 发 表 的 函 件 。 5 .摘 要 : 著 需 附 中 、 文 摘 要 , 要 必 须 包 括 目 的 、 法 、 果 ( 给 出 主 要 数 据 ) 结 论 四 部 分 , 部 分 冠 以 相 应 的 标 论 英 摘 方 结 应 、 各
部 非 公知 公 用 的缩 写 。本 刊 采用 三 横 线 表 ( 线 、 头 线 、 线 ) 如 遇 有 合 计 或 统 计 学 处 理 内容 ( t 、 值 等 ) 则 在 此 行 上 顶 表 底 , 如 值 P , 面加 一条 分界 横 线 ; 内 数 据 要 求 同一 指 标 有 效 位 数 一 致 , 表 一般 按 标 准 差 的 13确 定 有 效 位 数 。 以计 算 机 制 图 者 应 提 供 激 光 / 打 印 图样 。 照 片 图 要求 有 良好 的 清 晰 度 和 对 比度 。 图 中需 标 注 的符 号 ( 括 箭 头 ) 用 另 纸 标 上 , 要 直 接 写 在 照 片 上 , 幅 包 请 不 每 图 的 背 面应 贴 上标 签 , 明 图号 、 者 姓 名 及 图的 上 下 方 向 。 图 片不 可折 损 。若 刊 用 人 像 , 征 得 本 人 的 书 面 同意 , 遮 盖 其 注 作 应 或 能 被 辨认 出 系 何 人 的 部 分 。大 体 标 本 照 片 在 图 内应 有 尺 度 标 记 。病 理 照 片 要 求 注 明 染 色 方 法 和 放 大 倍 数 。 图 表 中如 有 引 自
脚 注 于 同 页左 下 方 , 最 好 注 明第 一 作 者 E i地 址 。 作 者 应 是 : 1 参 与 选 题 和 设 计 , 参 与 资 料 的分 析 和 解 释 者 ; 2 起 草 并 mal () 或 ()
或修 改论 文 中 关键 性 理 论 或 其 他 主 要 内容 者 ;3 能 对 编 辑 部 的修 改 意 见 进 行 核 修 , 学 术 界 进 行 答 辩 , 最 终 同 意 该 文 发 表 () 在 并
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刊 者 , 注 明 出处 。 应
9 .计量 单 位 : 行 GB 10 3 0 —9 3量 和 单 位 》 执 3 O" 1 21 9 {  ̄ 中有 关量 、 位 和 符 号 的 规 定 及 其 书 写 规 则 , 体 执 行 可 参 照 中 华 医 单 具 学 会 杂 志 社 编 写 的 《 定 计 量 单 位 在 医 学 上 的 应 用 》 3 ( 民军 医 出版 社 2 0 法 第 版 人 0 1年 出版 ) 。组 合 单 位 符 号 中表 示 相 除 的斜 线
维普资讯
中华消化 杂志 2 0 年 7 07 月第 2 卷 ! 7 塑
i g 』 !! 』 !
! ! ! ! : : ! !
5 O3
《 华 消 化 杂 志 约 中 稿
《 华 消 化 杂 志 》 中华 医学 会 主 办 的 消 化 专 业 学 术 期 刊 , 中 为 以广 大 消 化 科 医 师 为 主 要 读 者 对 象 , 道 消 化 科 领 域 领 先 的 科 报
“ r e p ndig a t or Co r s o n u h ”。
6 .关 键 词 : 著 需 标 引 3 5个 关 键 词 。请 尽 量 从 美 国 国 立 医 学 图 书 馆 的 Me H 数 据 库 ( t :/ w. c inm. i. 论 ~ S ht p ww n b. l nh
多 于 1条 时 应 采 用 负 数 幂 的 形 式 表 示 , n / g mi 采 用 n k ・ n 的 形 式 ; 合 单 位 中斜 线 和 负 数 幂 亦 不 可 混 用 , 如 g k / n应 g・ g mi 组
如前例不宜采用 n / g・ n 的形式 。在叙述 中, gk mi 应先列 出法定计量单 位数值 , 号内写 旧制单 位数 值 ; 如 同一计量 单位 括 但
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 , 以及 对 消化 科 临 床有 指 导 作 用 、 与 消 化 科 临 床 密 切 结 合 的 基 础 理 论 研 究 。 本 刊 的 办 刊 宗 旨是 : 且 贯
彻 党 和 国家 的卫 生 工 作 方针 政 策 , 彻 理 论 与 实 践 、 及 与提 高 相 结 合 的 方 针 , 映 我 国 消 化 科 临 床 科 研 工 作 的 重 大 进 展 , 贯 普 反 促 进 国 内 外 消 化科 学 术 交 流 。本 刊 实 行 同行 审 稿 制 。 1 .本 刊 欢 迎 论 著 、 例报 告 、 术 交 流 、 述 、 议 ( 谈 ) 要 、 床 病 例 ( 理 ) 论 、 内 外 学 术 动 态 、 学 见 闻 等 栏 目 病 技 综 会 座 纪 临 病 讨 国 医
反 复 出 现 , 在 首 次 出现 时 注 出法 定计 量单 位 与 旧制 单 位 的换 算 系 数 , 后 只 列 法 定 计 量 单 位 数 值 。 血 压 的 计 量 单 位 恢 复 使 可 然
用毫 米 汞 柱 ( m g , 首 次 使 用 时应 注 明 1I Hg与 k a 核算 系数 ( 1T H =0 13k a 。 参 量 及 其 公 差 均 需 附 单 位 。当 m H )但 TT I I P 的 1T I g . 3 P ) I I 参 量 与其 公 差 的单 位相 同时 , 位 可 只 写 1 , 单 次 即加 圆 括 号将 数 值 组 合 , 共 同 的单 位 符 号 于全 部 数 值 之 后 。例 如 :7 . g L 置 “5 4n/ ±
( 理 ) 论 类 文 稿 字 数 可 视 情 况 而定 。当 报 道 以 人 为 研 究 对 象 的 试 验 时 , 者 应 说 明其 遵 循 的 程 序 是 否 符 合 负 责 人 体 试 验 病 讨 作
的委 员 会 ( 位 性 的 、 区性 的或 国 家 性 的 ) 制 定 的伦 理 学标 准 并 得 到 该 委 员 会 的批 准 , 否 取 得 受 试 对 象 的 知 情 同意 。 单 地 所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