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

合集下载

中国古诗词鉴赏

中国古诗词鉴赏

评析: 这是一首极为豪放 的咏酒诗,诗人的狂 醉之态与句俱出,几 乎能让人闻见阵阵酒 香。而吟诵数度,倾 泻又会感到有悲壮之 气隐伏其中,狂放之 中并不缺乏深沉。
返回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下页
评析:诗人用潭水深千 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 情,运用了夸张的手 法(潭深千尺不是实 有其事)写深情厚谊, 十分动人。这首诗体 现了浪漫主义诗人李 白想落天外的诗歌特 色。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下页
这首诗是作者大历二年(公元767年) 秋在夔州(今四川奉节一带)时所写。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 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 慨激越,动人心弦。明代胡应麟推重此 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中国古诗词鉴赏诗词分类杜甫篇杜甫篇王维篇王维篇李清照篇李清照篇李白篇李白篇诗词分类杜甫篇杜甫篇王维篇王维篇李清照篇李清照篇李白篇李白篇将进酒李白简介诗词分类杜甫篇杜甫篇王维篇王维篇李清照篇李清照篇李白篇李白篇绝句登高杜甫简介诗词分类杜甫篇杜甫篇王维篇王维篇李清照篇李清照篇李白篇李白篇李清照简介一剪梅如梦令诗词分类杜甫篇杜甫篇王维篇王维篇李清照篇李清照篇李白篇李白篇归嵩山作鸟鸣涧王维简介李白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
中国古诗词鉴赏
诗词分类
李白篇
杜甫篇
李清照篇
王维篇
诗词分类
李白篇
李白简介 将进酒
杜甫篇
赠汪伦
李清照篇
王维篇
诗词分类
李白篇
杜甫篇
杜甫简介 登高

赏析古诗的好方法

赏析古诗的好方法

赏析古诗的好方法
1、典故引用
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古诗词常引用典故,化用诗句,以丰富的内涵,引人联想。

鉴赏古诗词,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诗句的来源和含义,发掘典故及诗句在古诗词中的妙用。

2、修辞手法
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古诗词中,因形象性与抒情性的需要,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起兴、拟人、夸张、对偶、反复,衬托等,把握了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地体会诗词的形象,领悟作者的感情。

3、深化理解
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意境是作品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

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是鉴赏的最高层级,可使鉴赏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从而主动自觉地去创造、拓宽古诗词的艺术境界。

领悟意境要注重比较、挖掘求新、联想创新。

第 1 页共1 页。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十篇】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十篇】

【导语】中国诗起源于先秦,⿍盛于唐代。

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于宋代。

在中华⽂明灿烂的长卷中,唐诗宋词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

诗词是阐述⼼灵的⽂学艺术,⽽且诗词在语⽂教材中也是很重要的⼀门课程。

下⾯®⽆忧考⽹就给⼤家分享下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欢迎阅读!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静夜思》 《静夜思》 唐代:李⽩ 床前明⽉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低头思故乡。

诗词鉴赏: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刹那间所产⽣的错觉。

⼀个独处他乡的⼈,⽩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到夜深⼈静的时候,⼼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何况是在⽉明之夜,更何况是⽉⾊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动地表达了诗⼈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光误作铺在地⾯的浓霜。

⽽“霜”字⽤得更妙,既形容了⽉光的皎洁,⼜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凝望着⽉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的照耀下。

于是⾃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低头”这⼀动作描画出诗⼈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思”字⼜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草⼀⽊,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不在思念之中。

⼀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华美的辞藻;它只是⽤叙述的语⽓,写远客思乡之情,然⽽它却意味深长,耐⼈寻味,千百年来,如此⼴泛地吸引着读者。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钱塘湖春⾏》 《钱塘湖春⾏》 唐代:⽩居易 孤⼭寺北贾亭西,⽔⾯初平云脚低。

⼏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不⾜,绿杨阴⾥⽩沙堤。

诗词鉴赏: 这是⼀⾸描绘西湖美景的名篇。

古诗文诗词鉴赏(全)

古诗文诗词鉴赏(全)

古诗文诗词鉴赏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水波多么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耸立在水中。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的很茂盛。

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雄伟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灿烂的银河,好像出自大海里。

(用了互文的手法)喜悦高兴到了极点,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

赏析: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互文的手法,虚景,诗人借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

最能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漫漫的旅途远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前行。

潮水涨满之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家信已传达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赏析:诗人即景抒情,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①“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最能表达思乡之情。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将“生”和“入”拟人化,“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

蕴含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表现时光匆匆身在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③“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对偶,是以小景来衬托大景的波平宽阔。

3《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春天来了,湖面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古代诗词经典名句赏析

古代诗词经典名句赏析

古代诗词经典名句赏析诗词名句鉴赏古诗词名句经典加赏析01.励学篇宋·赵恒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经典评析〗字里行间给我们的启示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

02.集杭州俗语诗清·黄增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

〖经典评析〗有缘千里来相会是经典名句,形容两个有缘分的人,不管相隔多远,都会相遇的。

最早出自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14出:“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03.题桃花扇传奇清·陈于王玉树歌残迹已陈,南朝宫殿柳条新。

福王少小风流惯,不爱江山爱美人。

〖经典评析〗诗人有感于短命昏君朱由崧重蹈南朝陈后主覆辙的历史,激愤难抑,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怀古名篇。

04.杂感清·黄景仁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经典评析〗“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是该诗的名句,道出了古往今来读书人的辛酸,此句在自嘲的同时,亦寄寓了极大的悲愤力量。

现在多用来形容虽有满腹学问,可惜有志难伸的困境。

05.夜坐·其二清·龚自珍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经典评析〗所谓“美人如玉”,即用秦女弄玉吹箫引凤的典故,象征着诗人为艺术锲而不舍的审美追求;所谓“剑如虹”,即用荆轲入秦的典故,象征着诗人为祖国不惜献身的伟大襟怀。

[注]砉然【xrán】:砉然是属于象声词,多形容破裂声、折断声、开启声、高呼声。

06.白鹿洞二首·其一唐·王贞白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中国古诗词鉴赏

中国古诗词鉴赏

中国古诗词鉴赏一、长歌行(节录)汉乐府青青园中葵,为丛藓科扭口藓等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喻云亮,焜徐华胡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允文允武不不懈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1.青青:植物生长得强劲时颜色。

2.晞(xī):晒干。

3.阳春:寒冷的春天。

4.德泽:恩惠。

5.秋节:秋季。

6.焜(kūn)黄:枯黄色。

7.华:同“花掉”。

8.老大:年老。

9.徒:徒然。

【今译】河水滔滔流向东海,怎么可能将再往回上涌呢?允文允武年华不不懈努力有所作为,等待至年纪旧时,就是羞愧哀伤也没用。

【赏析】乐府诗就是最能够代表汉代诗歌成就的一种体裁。

它常使用诗赋、比、启、互文、反反复复歌咏的润色手法及描摹、对照、衬托等技巧状物抒情,这首《长歌行》便代表了这种特色。

“青上园中葵”四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象。

清晨、朝露、青葵、阳光,这是一副多么生机盎然的图画。

春回大地,万物生长,大自然赐与人间春光和恩泽。

诗人的欣喜,感激之情力透纸背,随即又抒发了悲壮的情绪。

“哀”字既是对萧瑟景象的描述,又是对惋惜心情的表达。

接着联想到百川归海、一去不回,并以此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

最后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全诗从青葵起兴,联想到四季变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应当抓紧时间、奋发努力的结论,其比、兴手法是很明显的。

《长歌行》属于汉乐府《二者和歌、平调》两首中的第一首。

“长歌”适合抒发深邃的感情,这一首娓娓道来,存有叙述,存有抒情,存有孤寂,也存有教诲,并使整张诗含蕴柔和,余意无穷。

既承继了“讷西县咏志”的传统,又极具形式上的美感,易于反反复复吟唱。

二、七步诗曹植(三国·魏)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就是同根生,相煎何太着急?【注释】1.釜(fǔ):古代的'一种锅。

2.煎:煎熬,隐喻迫害。

【沃苏什卡】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

古诗词原文及鉴赏7篇

古诗词原文及鉴赏7篇

古诗词原文及鉴赏7篇经典的古诗词鉴赏篇一次北固山下王湾〔唐代〕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青山外一作:青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这是一首五律诗,颈联被明代胡应麟赞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时序匆匆交替,这怎不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诗中“生”“入”用了拟人手法。

虽是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驱尽黑暗,江上景物呈现“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潮平两岸阔”中“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采。

“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

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

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

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

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

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

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

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

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

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这首诗抒写诗人泛舟东行,停船北固山下,见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而引发的怀乡情思,熔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

《古诗词鉴赏》课件

《古诗词鉴赏》课件
总结词
古诗词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题材、风格、时代等,同时也有许多 不同的流派和派别。
详细描述
按照题材分类,古诗词可以分为山水诗、边塞诗、送别诗、田园诗等;按照风格 分类,则可以分为豪放派、婉约派、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这些分类和流派都 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和哲思。
04
古诗词的鉴赏方法
读懂诗意
理解字词含义
在鉴赏古诗词时,需要先理解每 个字词的含义,从而把握整首诗
的内容。
梳理诗句关系
读懂诗意还需要理解诗句之间的逻 辑关系,把握整首诗的脉络和结构 。
把握意象意境
通过理解意象和意境,深入感受古 诗词所营造的美妙氛围和情感。
分析手法
01
02
03
修辞手法
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比喻 、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理解其表达效果。
语言风格
豪放派
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语言气势磅 礴、情感奔放。例如,苏轼的《念奴 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 尽,千古风流人物。”
婉约派
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语言细腻柔 美、情感含蓄。例如,李清照的《如 梦令》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 知归路。”
03
古诗词的主题与思想
山水田园
总结词
描绘自然风光,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详细描述
爱情闺怨诗以爱情为主题,通过对爱情的描 绘,表达出诗人对爱情的渴望、追求和无奈 。这类诗歌多以婉约、柔美的语言风格,展
现出诗人内心的细腻和深情。
哲理感悟
总结词
通过描绘事物或人生经历,表达对生命、宇宙、人性的思考和感悟。
详细描述
哲理感悟诗以事物或人生经历为载体,通过对它们的描绘和思考,表达出诗人对生命、 宇宙、人性的深刻感悟。这类诗歌多以深邃、抽象的语言风格,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智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秋词》的作者刘禹锡是唐代人,《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元 代人。 B、“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大致意思是:“我认为秋天的景致胜过 明艳美丽万物更新的春景。” C、《秋词》中“排云上”的鹤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一形象冲 破了秋天的肃杀之气。 D、这两首诗同是咏秋之作,所写之景虽不同,但都没有摆脱“悲 秋”的情调。读完后,使人悲情顿生。
问题:这首诗描写 了什么景象?考点①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思想感情?考点④⑤ (6分)
一.鉴赏诗词的形象意境类题目类型:
这首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营造了一个怎 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变体: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 的思想? 或: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景物有什 么特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诗人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情。
(四)从表达技巧角度设问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该词表现了作者何种思想感情? 沉痛的亡国之思 2、划线句子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把离愁具体化、形象化。如 “剪不断,理还 乱”比喻愁思纷乱。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二)
4、生活杂感:
• • • • •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陆游《游山西村》 借古讽今的情怀:杜牧《赤壁》 仕途失意的苦闷:李白《行路难》 借慰平生的喜悦:陶渊明《饮酒》
• 5、长亭送别:
• 依依不舍的留念: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坦陈心志的告白:杜甫《望岳》 王安石《登飞来峰》 • 龚自珍《已亥杂诗》
(说明:从诗句的形象性或感情的含蓄性任一方面答均可。)
2007年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练习一
高大 1、“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____的特点。
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只 有战胜困难才会享受成功后的自豪与喜悦。
2007年沈阳市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练习四、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
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D )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 相答”的意思。 B诗人在首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 愤激的基调。 C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 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受害的朋友,回乡恍 如隔世的感慨。 D“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有些消极低沉,只有喝了 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
感时忧国,思家念国的情感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0.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2分) 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 叹。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 (说明:两种答案任答一种均给2分。) 21.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 好不好?为什么? (2分) 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 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
2007年梧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
练习五 饮 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 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 会远离喧闹的尘世。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 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D.“此中 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的情形。 6.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A.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 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 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 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 (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 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 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他们都 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诗歌的鉴赏
考试内容预测: (1)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理解诗句大意、表达的观点、 态度、主张、抒发的情感、诗眼。) (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主要是托物言志的咏物诗) (3)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包括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4)名句赏析,分析课文中学过的典故、常识(如“折 柳”) 考试范围: 必背篇目中的律诗和绝句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寓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3、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 “钟”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 得神奇秀丽,以表现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象。
练习二 对下列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1、全诗叙述了 ,描绘了边塞 的景象,表 现了边塞将士 的生活,歌颂了将士们 的战 斗精神。 诗人出使塞上的经历;边塞奇特壮美雄浑的大漠;艰苦持 久的戍边;舍身报国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 光,请展开想象,先描绘这“千古壮观”,再对这两句略 作赏评。 荒凉的沙漠中,烽火台燃起一股浓烟,在苍茫中见一轮落 日,在黄河的尽头,使人感到亲切而温暖。这句诗笔力苍 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 的特点。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_ ,实际上写的 是_。 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
草茂人稀,荒凉萧杀,物是人非的社会现象
2、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 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山东省枣庄市2007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练习六、 阅读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做11、12题。(每题2分, 共4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麓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 真意,欲辨已忘言。
11.下面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出了诗人的居住 环境和生话状况。 B.尽管没有车马的喧闹嘈杂,但仍有“采菊东篱下” 的劳作烦忧。 C.诗中四句写景句子传神的描绘了优美恬静的田园 风光。 D.全诗融说理、写景、抒情为一体,表现了诗人细 微的内心感受。
答案(D)
练习三、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 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 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 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 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 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 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 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一)从内容意境角度设问 •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 • •
• 1、诗人游山西村有哪些感受? 景色优美,风俗古朴,主人盛情。 • 2、诗的颔联写景中蕴涵哲理,是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名 句,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当人生陷入某种困境时,如能锲而不舍,继续前 进,往往会豁然开朗,发现一片新的天地。
诗歌的知识积累
1、诗歌的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物抒情、借 景抒情、情景交融) 2、诗歌的常见艺术手法:衬托、用典、虚实相生、动静结合、 点面结合、抑扬结合、修辞方法(比兴、拟人、夸张等) 3、诗歌的语言风格:清新自然、质朴淡雅、委婉华丽、 飘逸、雄奇、含蓄隽永。(如: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 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迈等。) 4、诗歌的形象(即传统含义):如:柳:惜别;月、霜: 思乡;松、竹、梅、莲:表人的品质;流水、落花、夕阳: 感时伤事;大漠、孤烟、羌笛:保家为国;红叶:相思等 等。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一)
• • • • • • • • • • • • 1、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杜牧《泊秦淮》 反映离乱的痛苦:杜甫《春望》 同情人民的疾苦:白居易《观刈麦》 2、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 曹操《观沧海》 保家卫国的决心:李贺《雁门太守行》 山河沦丧的痛苦 文天祥《过零丁洋》 3、思乡怀人:羁旅愁思:王湾《次北固山下》 思亲念友:李商隐《夜雨寄北》 边关思乡: 王维《使至塞上》 闺中怀人:李商隐《无题》
鉴赏诗词的形象意境类答题方法步骤:
形象类:(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明确诗中表 现的具体形象,如人物、事件、场景、景物等;(2)分析形 象的基本含义;(3)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 形象;(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分析判断作者由此 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意境类:(1)找出诗中的意象;(2)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 面:展开联想和想象,抓住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再现画面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3)用简练准 确的词汇概括出此客观景物的具体特点或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 围特点:一般用一两个双音节词即可,要能准确体现景物的特点 和氛围,如恬静优美、孤寂冷清、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等; (4)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 思考。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 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