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科普知识

合集下载

献血知识小科普

献血知识小科普

献血知识小科普一、献血前准备在决定献血之前,你需要做好以下准备:1.了解献血流程和注意事项,以便在献血时能够更好地配合医生和护士。

2.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饮食,以保持身体状态最佳。

3.穿着舒适的衣服和鞋子,以便在献血过程中保持舒适。

4.携带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以便医生核实身份。

二、献血流程献血一般分为以下步骤:1.填写献血登记表,包括个人信息、健康状况、献血史等。

2.医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测量血压、脉搏、体温等。

3.化验检查,包括血型、乙肝表面抗原、转氨酶等。

4.开始献血,一般需要15-20分钟。

5.休息片刻,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

6.领取献血证明和营养品。

三、献血后的注意事项献血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劳累。

2.保持针眼清洁,避免感染。

3.适当补充营养,如喝牛奶或豆浆等。

4.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四、献血间隔时间献血间隔时间因个人身体状况而异,一般为6个月。

在献血间隔期内,应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饮食,以保持身体状态最佳。

五、献血的好处献血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包括:1.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毒素的排出。

2.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减少血管内的脂肪堆积。

3.有利于降低血压,减少血脂。

4.有益于肝功能,能够促进肝细胞的新陈代谢。

5.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6.有利于改善睡眠质量,增加食欲。

7.能够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抵抗力,有益于身体健康。

8.能够为患者提供帮助,拯救生命。

9.能够为临床医疗提供保障,为患者提供及时的血液供应。

10.能够促进社会的公益事业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11.能够为无偿献血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保障,提高他们的荣誉感和积极性。

12.能够为促进全球医疗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13.能够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献血的知识

献血的知识

献血的知识献血是一项伟大而有意义的行为,通过捐献自己的血液,可以帮助救治病患、救人于危难之中。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献血的相关知识,帮助大家了解献血的意义、条件、过程和注意事项。

一、献血的意义献血可以帮助救治病患,尤其是那些急需输血的病患,如大面积烧伤、手术后失血、严重贫血等。

血液是人体重要的生命物质,献血可以为那些生命垂危的人提供及时的救治机会,挽救生命。

同时,献血也是一种奉献精神的体现,是关爱他人、回馈社会的具体行动。

二、献血的条件献血者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能进行献血。

首先,年龄一般要求在18岁至55岁之间,身体健康,没有传染性疾病。

其次,献血者的体重要达到一定标准,男性一般要求超过50公斤,女性要求超过45公斤。

此外,献血者不能处于孕期、哺乳期或经期,以保证献血对个人身体的影响最小化。

三、献血的过程献血的过程通常分为登记、体检、献血和休息四个步骤。

首先,献血者需要前往指定的献血点进行登记,填写相关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等。

然后,进行体检,包括测量体温、血压等指标,以确保献血者身体状况符合献血标准。

接下来,进行献血,一般采用无菌技术,通过针管将血液取出,整个过程通常持续10-15分钟。

最后,献血者需要在休息区休息片刻,以确保身体恢复正常。

四、献血的注意事项在献血前,献血者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以保持身体健康状况。

其次,献血前要多喝水,保持水分充足,有助于血液的采集。

此外,献血者要避免剧烈运动和感冒等不适症状,以免影响献血的质量和效果。

献血后,献血者需要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以免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

献血是一项伟大的公益行动,但也需要注意一些风险和禁忌症。

一般来说,有以下情况的人不宜献血:患有传染性疾病、慢性疾病、癌症等严重疾病;有过敏史或药物过敏史;有皮肤病、血液病等禁止献血的疾病;有过去6个月内有过性行为,或有过多个性伴侣等禁止献血的行为。

此外,献血者在献血前后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风险。

无偿献血你应该了解的科普小知识

无偿献血你应该了解的科普小知识

无偿献血你应该了解的科普小知识无偿献血是安全的血液来源,也是救人献爱心的好事。

目前医学上还未研制出可以完全替代血液功能的人造血液,因此无偿献血是临床医疗与急救主要血液来源。

血液是生命之河,现在只能从健康适龄人群中获取。

无偿献血不仅是仁爱之举,救助病人,同时也可改善自身血液循环,提高造血功能。

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下无偿献血科普小知识。

一、无偿献血的条件生理条件:献血者必须年满18周岁以上,男生体重必须超过100斤,女性体重必须超过90斤,这样才可允许献血。

献血法中规定,献血者年龄在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若既往献血情况良好、健康检查符合要求的多次献血者,若再次要求献血,可延长年龄到60岁。

血站应对每位献血者进行免费的必要健康检查,严禁频繁采血或超量献血。

身体情况:患有传染性疾病或身体主要器官功能受损者不可以献血;若在献血前一个月内注射过疫苗的人不能献血;近期发生过感冒、身体出现炎症以及女性月经前后的三天,都应暂缓献血,过了这个时期再献血。

禁忌事项:最近没有得过感冒,也没有服用任何镇痛类药物等,且服用阿司匹林会影响血小板功能,用药五天内血小板功能较差,因此最好献血前一周不要用药。

献血者应保持足够的睡眠,充分的休息,不可以熬夜,也不可以做剧烈运动等。

饮食注意:献血前不可以空腹;献血前一天与献血那天都要保证按时按顿进餐,饮食要低脂,避免吃太油腻食物;献血前可以多喝水,或者适量喝点糖水,注意不可以喝淡盐水;献血前24小时都不要喝酒,尤其是烈性酒。

二、献血量科学的献血,可保护大家的健康。

通常,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量在200-400ml,不可超过身体血液总量的10%,这样不会损害身体健康。

而且献血后可刺激造血功能,促进血细胞生成,加快血液新陈代谢,适应身体的需要。

献血后也会促进骨髓新陈代谢,血管周围液体代偿进入血管中,60-120分钟便可补上失去的血容量;失去的血浆蛋白需要1-2天补足;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大概需要7-10天可恢复如初。

献血知识宣传

献血知识宣传

献血知识宣传一、献血的好处1. 献血有利于身体健康。

献血能帮助我们排除体内的废物,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

同时,适量献血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2. 献血有益于心理健康。

献血可以激发人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提升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帮助人们消除紧张情绪,促进心理健康。

3. 献血能帮助他人。

通过献血,我们可以帮助那些需要输血的患者。

在临床急救、治疗等方面,血液是必不可少的,每一份献血都可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

二、献血的注意事项1. 年龄和体重:通常要求献血者年龄在18-60周岁,体重超过50公斤(男生)或45公斤(女生)。

2. 健康状况:献血前需要经过严格的健康检查,确保没有传染病、血液疾病等。

3. 饮食和药物:献血前一天和当天应避免进食高脂、高糖、高蛋白食物和药物,以免影响血液检测结果。

4. 休息和运动:献血前应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剧烈运动。

5. 献血间隔时间:两次全血捐献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两次血小板捐献间隔期不少于2周。

三、献血的益处1. 无偿献血者自献血之日起5年内免费享受5倍无偿献血量的医疗用血,5年后免费享受与无偿献血量等量的医疗用血,或其配偶和直系亲属自献血30日起免费享受与无偿献血量等量的医疗用血。

2. 无偿献血累计2000毫升及Rh阴性血液1000毫升以上的公民,本人终身免费享受无限量的临床用血。

3. 无偿献血者获得由政府颁发的《无偿献血证》,该证是公民参与无偿献血的凭证和荣誉证明,也是医院用血的依据。

4. 无偿献血者还将获得由政府颁发的《无偿献血荣誉证》,该证是记录公民参与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时间的凭证和荣誉证明,也是申请积分入户时加分的依据。

四、如何参与献血1. 了解当地献血政策和相关规定,确保自己符合献血条件。

2. 前往当地的献血中心或采血车进行咨询和登记,了解献血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3. 在献血前接受健康检查,确保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合献血。

4. 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采血,完成献血后休息并领取《无偿献血证》和《无偿献血荣誉证》。

简述无偿献血的基本条件

简述无偿献血的基本条件

简述无偿献血的基本条件摘要:一、无偿献血的定义和意义二、无偿献血的基本条件1.年龄要求2.体重要求3.健康状况要求4.献血前注意事项5.献血后护理措施正文:无偿献血是指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不向采血机构和献血者谋求任何报酬的行为。

无偿献血在我国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拯救无数患者的生命,还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无偿献血的基本条件】1.年龄要求:我国鼓励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参加无偿献血。

具体年龄要求可能因地区和政策差异而有所不同,建议提前了解当地的规定。

2.体重要求:献血者的体重须达到男性和女性分别大于等于50公斤和45公斤的标准。

体重是评估献血者身体状况的重要指标,过轻的体重可能会影响献血的安全性。

3.健康状况要求:献血者需具备良好的健康状况。

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宜献血:患有传染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精神疾病等。

此外,近期内有感冒、腹泻、发热等症状者也应暂缓献血。

4.献血前注意事项:-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饮食要清淡,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献血前不要饮酒,以免影响血液质量;- 女性应避开月经期及其前后三天;- 手臂上不要有明显的纹身、疤痕等。

5.献血后护理措施:- 献血后24小时内,针眼处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沾水;- 献血侧手臂不要提重物,以防手臂酸痛;- 适当补充水分,保持充足休息;- 注意饮食,避免进食油腻、辛辣食物;- 献血后一周内,如出现发热、咳嗽、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之,无偿献血是一项充满爱心的公益事业,符合条件的朋友们应该积极参与。

在献血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和注意事项,既能确保献血的安全,又能为急需血液救治的患者带来希望。

无偿献血科普知识

无偿献血科普知识

无偿献血科普知识一、何为自愿无偿献血者出于自愿提供自身的血液或血液成分而不收任何报酬的人,称为自愿无偿献血者。

血液一直被视为活力与健康之源,输血更是现代医学治病救人的重要手段。

外伤性失血、产后大出血、严重烧伤、各种血液病和施行大型手术都离不开输血治疗。

在科学技术还不能制造出人造血液的今天,临床用血只能采自健康人体。

献血是以利他主义为基础,由健康人献出少量血液,去挽救他人生命的一种高尚行为,也是人与人之间爱心的交流、相互扶助的文明体现。

二、献血有什么好处对于献血,很多人存在错误观念,认为献血会伤元气,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医学研究发现,一个健康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

平时80%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流动着,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另外,20%的血液储存在肝、脾等脏器内,一旦失血或剧烈运动时,这些血液就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一个人1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献血后储存的血液马上会补充上来,不会减少循环血容量。

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到2个小时就会补上;血浆蛋白质,由肝脏合成,一两天内就能得到补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很快就恢复到原来水平。

人体的血液在不断新陈代谢,每时每刻都有许多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又有大量新生细胞生成,以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

献血后,由于造血功能加强,失去的血细胞很快得到补充。

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来说,定期适量献血对身体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而正是给了自己一个“除旧迎新”的机会。

三、什么人可以参加献血献血是有一定条件的,医生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来确定是否能献血。

主要条件是:(1)年龄在18-55周岁,男体重≥50公斤,女体重≥45公斤(2)血压;12~20/8-12kpa,脉压差:≥4kpa(千帕)血比重筛选;男≥1.052,女≥1.050(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5单位(4)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BbsAg):阴性(5)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阴性(6)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阴性(7)梅毒试验(抗-TP):阴性。

无偿献血—注意事项及存在的问题

无偿献血—注意事项及存在的问题

无偿献血—注意事项及存在的问题一、无偿献血—注意事项:1、年龄限制:无偿献血的最低年龄为18岁,最高年龄则因地区而异。

一般来说,不超过60岁的成年人都可以参与无偿献血。

2、身体条件:献血者需要身体健康,没有感染疾病,如感冒、流感等。

另外,献血者不能有贫血、心脏病、高血压、癫痫等疾病。

3、饮食要求:无偿献血前需要遵守一定的饮食要求。

应该在献血前6至8小时内正常进食,同时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

还应该多饮水,以保持身体水分。

4、献血后的护理:献血后需要注意休息和饮食。

献血后应该休息15分钟,以免晕厥。

接着,应该多喝水,多吃富含铁质和蛋白质的食物,以帮助身体恢复。

二、无偿献血—存在的问题:1、健康意识的提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也逐渐得到了提高。

人们开始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而献血对于身体健康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一些人会担心自己的健康问题,不愿意去献血。

2、医疗技术的发展: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医院可以通过其他手段解决血液短缺的问题,比如使用人工合成的血液等。

这也使得一些人认为献血已经不再是必要的行为,因此不再愿意去献血,但是这种认知是不对的。

3、献血制度的不完善:当前我国的献血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献血者的权益保护不够,一些献血站点的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这些问题会让一些人对献血的信心降低,不再去献血。

4、社会环境的变化: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在发生着改变。

一些人开始更加注重自我保护,认为献血是一种风险较大的行为,因此不再愿意去献血。

5、宣传不足:当前我国的无偿献血宣传工作还存在一定的欠缺。

一些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献血对于社会的重要性,或者并不知道如何去献血。

如果能够加强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去献血。

无偿献血知识科普宣传

无偿献血知识科普宣传

无偿献血知识科普宣传一、什么是无偿献血?无偿献血是指个人自愿无偿捐献自己的血液,用于治疗疾病或进行科学研究。

在我国,无偿献血是一项义务性公益活动,旨在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需求。

二、无偿献血的意义1.救助患者:许多患者需要输血治疗,如手术、创伤、贫血等。

而无偿献血可以为这些患者提供充足、安全的血液资源,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2.促进社会和谐:无偿献血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凝聚力。

3.提高公众卫生意识:通过宣传和推广无偿献血活动,可以增强公众对于卫生保健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提高卫生素质。

三、如何进行无偿献血?1.符合条件:年龄在18-55周岁之间,身体健康且无任何传染病史。

2.前期准备:献血前应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饮酒等行为。

3.献血现场:到指定的无偿献血点进行登记、体检、采血等程序,整个过程通常只需要30分钟左右。

4.注意事项:献血后应注意休息和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和高温环境等刺激性活动。

四、无偿献血的好处1.提高身体健康:适量的无偿献血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减少铁质沉积等,对身体有益处。

2.增强社会责任感:无偿献血可以让人们更加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

3.获得成就感:参与公益活动可以让人们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有利于提升自我价值和自信心。

五、如何保证无偿献血的安全性?1.严格筛查:在进行无偿献血之前,应进行严格的体检和血液检测,确保献血者的身体健康和血液安全。

2.保持卫生:无偿献血现场应保持干净、整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和污染。

3.规范操作:采用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标准化的器具设备,确保无偿献血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六、如何宣传无偿献血?1.倡导文化氛围:通过广泛开展宣传活动、组织义务讲座等方式,提高公众对于无偿献血的认识和理解。

2.建立宣传平台: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平台,积极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和活动信息。

3.加强合作交流:与相关机构或社会团体合作,共同推进无偿献血事业发展,并分享成功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偿献血科普知识
一、为什么要实行无偿献血
生命离不开血液,输血是抢救危重病人的一种特殊医疗措施。

在目前人造血液尚不能完全代替人体血液之时,临床用血只能靠健康人体捐献。

过去,临床用血来自个体卖血,他们为了卖更多钱,往往弄虚作假,隐瞒病史,甚至冒名顶替,重复多次卖血,严重影响了血液质量和供血者的自身健康,有的患者通过输血还染上了疾病,造成了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于1998年10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无偿献血工作进入法制化轨道,随着《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等采供血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相继实施,规范了采供血各项工作,采供血耗材全部为一次性使用,确保一人一具,血站对采集的每一份血液标本都要由两名检验工作人员分别用两种不同的试剂进行艾滋、乙肝、梅毒、丙肝、及转氨酶等国家规定项目检测,全部合格方可用于临床,因此只有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坚决制止买血卖血行为,才能保证医疗用血的质量,才能遏制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定的艾滋病、肝炎等经血液传播疾病的传播,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最大限度地保护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身体健康。

无偿献血是指公民向血站自愿、无报酬地提供自身血液的行为。

无偿献血是国际红十字会和世界卫生组织从本世纪30年代建议和提倡的。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从过去的有偿献血,逐步向无偿献血过渡,最终实现了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促进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友爱的坚强纽带,是现代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友爱的坚强纽带,是现代人生活的新时尚,是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精神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互救互助的方式,你今天献血救助他人,以后一旦自己或亲属得病之时,又会得到他人的帮助。

这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和人道友爱的精神。

二、为什么一次献血400毫升更有益?
对献血者来说,一次献血200ml不足体内血液总量的5%,由于量少,并未触及到体内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而每次献血400ml,能够触及到体内的调节系统,促使暂存于肝脾脏器内的血液参加到循环中去,刺激新鲜血液再生,有利于降低血液稠度,能有效地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对于用血的患者来说,血液来自同一个人比来自两个人的血液更安全,大大减少了感染机会,对于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意义更大。

一次献血400ml与献血200ml相比,可以成倍的节约血源,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机会,也有利于成分血的制备和推广。

三、献血前应做哪些准备?
1、了解献血知识,消除紧张心理;
2、献血前不要服药。

3、献血前应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睡眠,献血前一天和当天可按往常习惯进餐,不要空腹献血,应当食用低脂食物为宜。

4、献血前少饮酒,尤其是不饮烈性酒。

四、献血后注意事项
1、穿刺点上的敷料应保留至少4小时;
2、多补充水分,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和水果,避免饮酒,保证充足的睡眠;
3、献血后24小时内不剧烈运动、高空作业和过度疲劳;
4、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如果存在献血前没有如实告知的可能影响血液安全的高危行为,或者献血后感觉明显不适或异常,请及时联系工作人员。

五、我国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
为保证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健康及安全《献血法》规定血站免费对献血者进行下列体格检查和血液化验:
(1)献血者体格检查标准:1、年龄:18-55周岁。

2、体重:男性公民50公斤以上,女性公民45公斤以上。

3、血压、脉搏、心肺、体温正常。

4无其它重大疾病。

(2)献血者血液化验项目标准:1、血比重:男≥1.052,女
≥1.051;2、血型定型,ABO血型必须正反定型相符;3、谷丙转氨酶:≤40单位;4、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丙肝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试验等均为阴性。

六、既然是无偿献血,为什么用血要收费?
血液本身是无价的,《献血法》规定收取的血液价格,是血站用于血液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成本费用,具体收费标准由国家物价部门核定。

《献血法》及《重庆市献血条例》规定:没有履行无偿献血义务的用血患者临床需要用血时应交付用于血液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成本费用,并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献血办公室交纳用血费的3倍作为用血补偿金。

无偿献血者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父母、子女、配偶)需要临床用血时,在医院先交纳规定的费用,出院后凭原始发票及有关证件到当地县(区、市)献血办公室按规定退还应享受的用血优惠费用。

七、无偿献血者用血优惠政策有哪些?
《重庆市献血条例》规定:献血者本人
1、献血后五年内,可免费享用献血量三倍的血量;
2、献血五年后,可免费享用献血等量的血量;
3、献血量累计满六百毫升以上的,十年内免费享用所需血量;
4、献血量累计满八百毫升以上的,十五年内免费享用所需血量;
5、献血量累计满一千毫升以上的,终身免费享用所需血量。

6、本市献血者自献血之日起十年内,其家庭成员(父母、配偶、子女)按献血量等量免费医疗临床用血。

7、公民医疗临床用血时,应向用血医疗机构所在地献血办公室交纳用血费的三倍作为用血补偿金;其家庭成员有一人献血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献血办公室向公民退还补偿金。

八、什么是捐献机采成分血?
捐献机采成分血是健康公民通过血液分离机捐献血液中某一种成分的无偿志愿献血行为。

目前荣昌县中心血库主要开展了机采血小板项目。

捐献机采血小板对身体有不良影响吗?
健康人体内血小板数量充裕,捐献血小板后48小时后就可恢复到采前水平,因此,捐献者可以每间隔两周捐献一次,一年最多不超过24次。

在捐献血小板过程中,捐献者的血液都在密闭管道套材中循环和分离,使用的都是一次性耗材,绝对不会造成交叉感染,是非常安全的。

怎样捐献机采血小板?
1、机采血小板需要专门的仪器和房间进行采集,所以需在血库内进行。

一般是临床需要时才采集,故捐献血小板的志愿者事先在荣昌县中心血库各采血点报名登记,等候血库的预约通知。

2、血小板捐献者的健康标准与捐献全血者相同,捐献前需先做健康体检和化验,还需要检测血小板计数。

捐献者前一天应有较充足的睡眠,前一餐勿食用过分油腻的食物,勿饮酒,一周内没有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

3、捐献一次机采血小板按捐献200毫升全血计算献血量。

本人和直系亲属临床需要用血时,可享受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

捐献者累计到达一定捐血量,可获得国家颁发的金、银、铜牌的荣誉奖励。

九、献血者怎样参加献血?
如果您要参加无偿献血,只需抽出半小时,带上本人的身份证或驾驶证、社保卡、士兵证等有效证件到荣昌县中心血库及以下采血点登记,经体检检测合格后即可献血:
1、荣昌中心血库周一至周五上午 8:30——12点;下午14:30——17:30;
2、莲花广场献血屋:每周一至周六上午8:30——12点;下午14:30——17:30;
3、 西街采血点及各中心镇指定时间上午8:30——12点。

十、既然是无偿献血,为什么用血要收费?
血液本身是无价的,《献血法》规定收取的血液价格,是血站用于血液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成本费用,具体收费标准由国家物价部
门核定。

《献血法》及《重庆市献血条例》规定:没有履行无偿献血义务的用血患者临床需要用血时应交付用于血液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成本费用,并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献血办公室交纳用血费的3倍作为用血补偿金。

无偿献血者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父母、子女、配偶)需要临床用血时,在医院先交纳规定的费用,出院后凭原始发票及有关证件到当地县(区、市)献血办公室按规定退还应享受的用血优惠费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