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组块演绎》实验内容技术方法原则1

合集下载

组块法记忆

组块法记忆

组块法记忆
组块法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技巧,其核心思想是将多个单独的物品或概念组合成一个较大的“块”,从而减少需要记忆的数量。

以下是组块法的具体步骤:
1.准备要记忆的内容:将需要记忆的信息准备好,确定要学习的内容范围。

2.分段切块:将信息分成若干段,每一段包含的内容相对独立,可以自成一个组块。

每个组块中最好有3-4个内容,不宜过多。

3.理解并记忆每个组块:逐个理解和记忆每个组块的内容。

将每个组块中的信息清晰地储存在脑海中,掌握其基本特征和规律。

4.组块间联系:建立组块与组块间的联系。

将不同的组块联系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加强记忆。

5.反复巩固:反复巩固练习记忆内容,进行反复地复习和回顾。

组块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学习和记忆需求,比如学习新词汇、记忆历史事件、安排复杂的日程安排等。

通过将信息细分成每个组块,可以更方便地掌握和记忆。

同时,组块法还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节约学习时间,并且可以避免遗漏和混乱的状况发生。

规则演绎系统

规则演绎系统

每个否定符号~最多只用到一个谓词符号上,并反复应用狄摩根律。

如以~A∨~B 代替~(A∧B)以~A∧~B 代替~(A∨B)以A代替~(~A)以(∃x){~A}代替~(∀x)A以(∀x){~A}代替~(∃x)A3.对变量标准化4.在任一量词辖域内,受该量词约束的变量为一哑元(虚构变量),它可以在该辖域内处处统一的被另一个没有出现过的任意变量所代替,而不改变公式的真值。

没有出现过的任意变量所代替,而不改变公式的真值。

合适公式中变量的标准化意味着对哑元改名以保证每个量词有其自己唯一的哑元。

如,把5.(∀x){p(x)=>(∃x)Q(x)}6.标准化而得到7.(∀x){p(x)=>(∃y)Q(y)}8.消去存在量词9.在公式(∀y)[(∃x)P(x,y)]中,存在量词是在全称量词的辖域内,我们允许所存在的x可能依赖于y值。

令这种依赖关系明显地由函数g(y)所定义,它把每个y值映射到存在的那个x。

这种函数就是Skolem函数。

如y值映射到存在的那个x。

这种函数就是Skolem函数。

如果用Skolem 函数代替存在的x,我们就可以消去全部存10.在量词(∀y)P[g(y),y]11.Skolem函数的变量是由那些全称量词所约束的全称量词量化变量,这些全称量词的辖域包括要被消去的存在量词的辖域在内。

Skolem函数所使用的函数符号必须是新的,即不允许是公式中已经出现过的函数符号。

如果要消去的存在量词不在任何一个全称量词的辖域内,那么我们就用不含变量的Skolem函数即常量。

例如,(∃x)P(x)化为P(A),其中常量符号A用来表示我们知道的存在实体。

A必须是个新的常量符号,它未曾在公式其他地方使用过。

12.化为前束形13.现在已不存在任何存在量词,而且每个全称量词都有自己的变量,把所有全称量词移到公式的左边,并使每个量词的辖域包括这个量词后面公式的整个部分。

所得公式称前束形。

前束形公式由全称量词串组成的前缀和不含量词的母式组成。

组块演绎实验内容技术方法原则

组块演绎实验内容技术方法原则

《组块演绎》P241
八.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1.增加水中氧气 2.减少水中氧气
泵入空气、吹气、放入绿色植物 容器密封、油膜覆盖、用凉开水
3.除去容器中的CO2 4.除去叶片中原有淀粉
NaOH溶液 置于黑暗环境饥饿处理
5.除去叶片中叶绿素
酒精加热
6.除去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
给植株遮光
7.如何得到单色光 三棱镜色散、彩色薄膜、彩色滤光片
等量均匀混合后加入
10.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
脂肪的鉴定
11.双缩脲试剂
蛋白质的鉴定
双缩脲试剂: A液: 1mL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 B液; 4滴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
先后加入
12.亚甲基蓝 用于活体染色或检测污水的细菌含量(细菌可使之褪色)
13.0.01%g/mL或0.02%g/mL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碱性染液,用于染色体染色
7.染色体(染色质)
碱性染料:0.01%g/mL或0.02% g/mL龙胆紫溶液 紫色
8.染色体(染色质) 或醋酸洋红液
红色
9.线粒体 1%健那绿染液(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蓝绿色
10.细胞核 11.CO2
12.O2 无O2
13.酒精 14.乳酸
0.01%g/mL0.02% g/mL龙胆紫溶液 紫色
去除发育中的种子
12.杂交实验 13.化学分析法
14.理论分析法
15.模拟分 析法
孟德尔的杂交、测交实验
如水稻和番茄对Si和Ca的选择性 吸收实验 植物完全培养液法 大小草履虫竞争实验
向光性、向地性实验
DNA制作、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
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

《演绎推理》 讲义

《演绎推理》 讲义

《演绎推理》讲义一、什么是演绎推理在我们探索知识的海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推理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思维工具。

而演绎推理,作为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功能。

简单来说,演绎推理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

它是一种必然性的推理,只要前提是真实的,推理形式是正确的,那么得出的结论就一定是可靠的。

举个例子,“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铁是金属,所以铁能导电。

”在这个推理中,“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是一般性的前提,“铁是金属”是一个具体的陈述,通过这两个前提,我们得出了“铁能导电”这个必然的结论。

二、演绎推理的基本形式演绎推理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直言推理、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

1、直言推理直言推理也叫三段论,是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前提,得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为结论的演绎推理。

例如,“凡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

”在这个例子中,“人”就是共同项。

2、假言推理假言推理是以假言判断为前提的推理。

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存在条件关系的判断。

根据条件关系的不同,假言推理又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比如,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如果天下雨,那么地面会湿。

天下雨了,所以地面湿了。

”3、选言推理选言推理是以选言判断为前提的推理。

选言判断是断定在几种可能的情况中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判断。

选言推理分为相容选言推理和不相容选言推理。

例如,不相容选言推理:“要么是 A,要么是 B。

不是 A,所以是B。

”三、演绎推理的规则为了保证演绎推理的正确性,我们需要遵循一些规则。

1、在直言推理中,中项在两个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

周延是指判断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对其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作了断定。

2、在假言推理中,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3、在选言推理中,相容选言推理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培训资料整理

培训资料整理

10月27日下午《培训团队建设的策略与技巧》雷斌1、破冰活动:分四组,然后互相问好,互相握手,互相微笑。

10秒钟能握多少人的手,第一次7人,第二个10秒10人。

总结:量力而行,全力已付。

2、团队建设:分四组,分别命队命,设LOGO,口号,队歌,团队造型。

3、加强团队意识:将四组,合并成2队,玩“共同进退”游戏。

每队有五次机会,看哪一队又快且不违规。

反思:违规的原因是队团没有听清规则或队员对规则解释不清,有队友用手指指了或身体倾斜进去了。

不快的原因是没有观察数字摆放的规律。

总结:一节课就是要注意以下问题方法---流程---工具思考:区别好培训、教育、演讲的关系与区别。

在培训时,内容重要还是形式重要,内容重要,在课堂中形式只占30%--40%。

越不专业越专业。

10月27日下午《培训师呈现》曾灵芝开场:(培训师)教师上场做什么?1、环视四周2、说了一下话3、再次环视了四周登场步骤:准备—发射—确认控场(培训师)何为控场?课程节奏,时间节点、现场气氛、突发事件(如,安全,学生问题,教师会不会来不了上课啊)。

如何控场?三先:事先到场,事先协调,事先沟通三看:看教室,看教材,看教具要课堂约定:一心上课,不干其他,手机只许跳舞不许唱歌。

对纪律要求要宛转一点,让别人能更好的接受。

暖场:方法可以是音乐、故事、口号等。

暖场四步问好:建立亲和、空台登场、启动注意自我介绍:自我托起(要自信,介绍高级别点),建立学员学习信心。

主题导入:引起注意,激发学习动机、切题分组破冰:打破彼此隔阂,调整自身状态。

暖场的方法还有:视频、演示、游戏、问题、数据、现场等四种摒弃的开头(不可取):自夸式、自杀式、幼稚式(如,你们认为我给你们上课怎样啊?)开课:课堂约定(前面已说)、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加上暖场四步,称开场7件事。

潇洒中场:备好课了,就可以按自己的思路潇洒讲课。

中场对教学过程的参加有不同的意见,呈橄榄球状:1、解决问题:三点法2、掌握五张牌:救台:错误,口误,忘词等情况时要救台。

演绎方法课件

演绎方法课件
假言选言推理 假言联言推理 反三段论 归谬推理
演绎方法课件
熊掌风波
如果熊掌真,那么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处罚, 如果熊掌假,那么工商局处罚, 熊掌或者真,或者假; 所以,或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处罚,或者工商局 处罚。
演绎方法课件
第一节 假言选言推理
一、假言选言推理
所谓假言选言推理是依据假言命题和选言命题 的逻辑性质进行的复合命题推理。它通常是由两个 假言命题和一个选言命题作为前提推出结论的。 如: 如果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则将是撒达姆难堪; 如果伊拉克不从科威特撤军,则将使伊拉克蒙难; 或者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或者不从科威特撤军; 或者使撒达姆难堪,或者使伊拉克蒙受灾难。
二难推理的破坏式实际上是由两个假言推理否定后 件式合成的。当前提都真时,由假言前提的两个后件 的否定所构成的选言前提(非r或者非s),其选言支 至少有一个是真的。无论非r和非s哪一个为真,都可 以根据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得出否定假言前提件的 结论。由于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是有效的,因而二 难推理的破坏式也是有效演的绎方法。课件
演绎方法课件
分析:
它违反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不能 否定后件”的规则,犯了否定前件进而否定后件 的逻辑错误。遭憾的是,在当时短兵相接,你来 我往的浓烈论辩氛围中,反方的4位辩手均未发现 正方二辩在推理形式方面存在的这一逻辑错误, 白白丧夹了从逻辑规则的角度,稳准狠地反击正 方二辩的良机。
演绎方法课件
胜,
或者从两翼攻击敌人,或者从正面攻击敌人;
总之都不能取胜。
演绎方法课件
C、指出p或者r进行选择的一个无法满足的先决条件, 由于这个先决条件的无法满足而瓦解了小前提的限制。 例如:
伊索的主人酒醉狂言,发誓要喝干大海,并以 他的全部财产和管辖的奴隶作赌注。次日醒来,发 觉失言,但全城的人都早已得知此事。这时主人陷 入以下的二难困境:

发言中的演绎与归纳的运用技巧

发言中的演绎与归纳的运用技巧

发言中的演绎与归纳的运用技巧尊敬的评委、亲爱的观众们:大家好!我今天想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发言中运用演绎与归纳的技巧。

首先,让我们来理解一下“演绎”和“归纳”的概念。

演绎是从一般原则到具体情况的推理过程,即通过已知的前提来得出结论;而归纳则是从具体情况到一般原则的推理过程,即根据一系列具体的观察或实例得出总结或规律。

在发言中灵活运用这两种推理方式,能够让我们的观点更加有说服力并且能够让人深思。

首先,演绎推理的使用可以让我们在发言中建立起清晰的逻辑框架。

我们可以通过提供一些普遍接受的原则或事实作为基础,然后通过演绎推理来展示我们的观点和论证。

比如,当我们提出一个观点时,我们可以先引用一些权威机构的调查数据来支持我们的论点。

随后,我们可以进一步通过演绎推理,从已知的事实和数据中推断出一个结论。

这样的推理过程能够让我们的观点更加有力和可信。

另外,在发言中运用归纳的技巧能够增加我们的论证的说服力。

归纳推理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观察或实例来得出总结或规律。

在发言中,我们可以引用真实的案例、个人经验或者历史事件等来支持我们的观点。

例如,如果我们要探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提到一些真实的环境污染事件,如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或者中国雾霾问题。

通过这些具体的案例,我们可以向大家展示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但是,我们在使用演绎和归纳的技巧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我们要确保所提供的事实和数据是真实可信的,避免使用未经证实的信息。

其次,我们要在确保逻辑合理的同时,避免过度一概化。

例如,通过一两个具体的例子得出一个过于绝对的结论,会削弱我们的观点的可信度。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清晰度和简洁度。

对于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使用更为简单明了的语言,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我们可以通过提供易于理解的实例和比喻来增强演绎和归纳的效果,从而使观众更加容易跟随我们的推理过程。

总而言之,发言中运用演绎和归纳的技巧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清晰的逻辑框架,增强我们的论证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组块的形成

组块的形成

组块的形成
组块是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一种基本单位,用于表示具有内在联系的词语或短语组合。

组块的形成是指通过语法或语义关系将相关词语或短语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意义且具有完整意义的单位。

组块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上下文的语言信息,而不是简单地依赖于词语的线性排列。

在中文中,组块的形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一种常见的方式是通过动宾关系将动词和宾语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动宾短语作为一个整体的组块。

另外,通过主谓关系将主语和谓语动词组合起来,也可以形成一个组块。

此外,中文中还存在一些特殊的组块形式,如习语、慣用語和固定詞組等。

这些组块形式由多个词语组成,具有固定的语法结构和特定的语义意义,整体作为一个独立的意义单位存在。

总的来说,组块的形成在中文中是通过语法和语义关系将相关词语或短语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意义且完整的单位。

组块的形成可以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并且在理解和翻译文本时起到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斐林试剂
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1mL斐林试剂: 甲液: 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 乙液: 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 等量均匀混合后加入 10.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 11.双缩脲试剂 脂肪的鉴定 蛋白质的鉴定
双缩脲试剂: A液: 1mL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 B液; 4滴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 先后加入
《组块演绎》
实验与探究
生命科学实验专题复习
实验内容、技术、方法 原则
一.高考实验题命题倾向
1.命题: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
“既遵循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
2.能力方面命题特点是: ①继续注重考查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包括实验原理、过程、现象、结果,能恰当地运用生 物学术语阐述生物学现象、原理和方法. ②创设新情景,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利用图表、曲 线和数据等表达形式,考查学生掌握生物实验的情况
《组块演绎》P241
八.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泵入空气、吹气、放入绿色植物 2.减少水中氧气 容器密封、油膜覆盖、用凉开水 3.除去容器中的CO2 NaOH溶液 4.除去叶片中原有淀粉 置于黑暗环境饥饿处理 5.除去叶片中叶绿素 酒精加热 6.除去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 给植株遮光 7.如何得到单色光 三棱镜色散、彩色薄膜、彩色滤光片 8.如何得到不同的光照强度, 灯泡放置的距离不同 9.血液抗凝 加入柠檬酸钠 10.线粒体提取 细胞匀浆离心 11.各种细胞器的分离 差速离心法 12.骨的脱钙 盐酸溶液
3.原子途径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
4.细胞液浓度大小
七.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
5.细胞是否死亡 6.甲状腺激素作用 7.生长激素作用 8.胰岛素作用
质壁分离复原
动物耗氧量,发育速率等 生长速度(体重变化、身高变化) 动物活动状态
9.细菌量
10.大肠杆菌
菌落数或亚甲基蓝溶液裉色程度 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
作溶剂从刀豆种子提取液中取出尿酶结晶
17.层析液
分离叶绿体色素的溶液
18.CaCl2
提高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
固定细胞的形态
19.卡诺氏液
20.柠檬酸钠
21.滤纸
血液抗凝剂 过滤或纸层析 过滤
22.纱布、尼龙布
七.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
1.光合速率 O2释放量或CO2吸收量或淀粉产生量 ◆水生植物可依气泡的产生量或产生速率; ◆离体叶片若事先沉入水底可依单位时间内上 浮的叶片数目; ◆植物体上的叶片可依指示剂(如碘液)处 理后叶片颜色深浅 2.呼吸速率 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或淀粉减少量
生物实验加温都是水浴加热
探究二.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1、试管编号 2、各注入2ml淀粉溶液 1 √ 2 √ 冰块 √ √ 3 √ 沸水 √ √
3、放入不同温度环境中5min 60℃ 4.注入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振 √ 荡 √ 5.滴1滴碘液 6.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结论
不变色 变蓝色 变蓝色 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组块演绎》P73
7.染色体(染色质) 碱性染料:0.01%g/mL或0.02% g/mL龙胆紫溶液 紫色 红色 8.染色体(染色质) 或醋酸洋红液 9.线粒体 1%健那绿染液(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蓝绿色 10.细胞核 11.CO2 12.O2 无O2 13.酒精 0.01%g/mL0.02% g/mL龙胆紫溶液 紫色 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Ca(OH)2溶液] 或酸碱指示剂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由蓝变绿再变黄 有火星的卫生香 余烬复燃 有火星的卫生香 火焰熄灭 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 灰绿色
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确保单一变量
6.简便可行性原则
简便性原则:步骤简单易行、材料易得、条件 易控制,具有实施和完成任务的可能 可行性原则:
例:用饲喂法证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 小动物的发育,宜选用蝌蚪,因为蝌蚪 是变态发育,由幼体到成体发育性状变 化明显,可行。
6.简便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 例:若题目要求只能用切除 法,证明激素 的作用,则不 能用蝌蚪,不可行;用小狗 可行。 例: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中,用唾液淀粉 酶或商店销售的-淀粉酶可行,而用胰淀粉 酶或肠淀粉酶,不易获得。
12.亚甲基蓝
用于活体染色或检测污水的细菌含量(细菌可使之褪色) 13.0.01%g/mL或0.02%g/mL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碱性染液,用于染色体染色
14.SiO2 15.CaCO3
研磨时有助于研磨得更充分 防止研磨中叶绿体色素被破坏 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 可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
16.丙酮或无水乙醇
⑧荧光标记法:荧光标记蛋白质,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必修1P67)
11.加法 创意
饲喂法 注射法
移植法
甲状腺激素、性激素、 生长激素、胰岛素平
阉割法 12.减法 摘除法
动物要较大体型才可行,如 蝌蚪就不能进行阉割和摘除
创意
去除发育中的种子
12.杂交实验 13.化学分析法
孟德尔的杂交、测交实验
如水稻和番茄对Si和Ca的选择性 吸收实验
35
14C 32
标记CO2(P102)
S、 P ④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 , 分别标记蛋白质和DNA(P44) ⑤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用15N标记的 NH4Cl 大肠杆菌,再可标记噬菌体的DNA(P53) 培养液培养
⑥DNA分子杂交技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DNA 作探针P14 ⑦单克隆抗体作为诊断试剂: 把单克隆抗体与放射性同位素 结合P54
正 常 形 态 细 胞
不同盐浓度对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影响研究 (相互对照)
不单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
4.对照原则 ④自身对照:是也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实验与对 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
例: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就是通过自身对
照来证明书植物渗透作用失水和吸水原理 的
例:表现缺乏症的水稻在水稻培养液中分别加入所缺乏 的元素,观察其缺乏症是否会消失或得到改善
14.乳酸
pH试纸
六.实验中常用的药品和器材的使用
1.NaOH溶液 2.Ca(OH)2溶液 3.HCl
用于吸收CO2或改变溶液的pH值 鉴定CO2
解离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 有丝分裂中或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
改变溶液的pH值 提供CO2 4.NaHCO3溶液 NaCl 配制0.9%的生理盐水等渗溶液,使细胞保持正常形态;
“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 制样、制备滤纸条、点样、层析
6.纸层析技术(法)
7.比色法
四种有机物的鉴定
8.离心技术(法)
9.分子杂交技术
10.同位素标记法(示踪原子法) 3H ① 氨基酸标记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形成P48 18 ②鲁宾和卡门同位素标记法用 O 分别标记H2O和CO2(P102)
③卡尔文同位素标记法用放射性同位素
对照实验:除了一个因素 以外,其余因素 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4.对照原则(教材P79) ①空白对照:是指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因素
如:在研究植物向光性运动的实 验中经过特殊处理的玉米胚芽鞘
和自然生长的玉米胚芽鞘作对照 如:对活狗作切除垂体实验,以证 明生长激素的分泌器官和作用 时 和用不做任何处理的小狗作对照
②条件对照:是指给对象施于部分处理因素,
但不是所研究的因素,只是作对照用的
如:验证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的实验中的00C和600C的对照
4.对照原则
③相互对照:是指不另设对照组, 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比较
例: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例: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 式实验
细 胞 吸 水 即 将 破 裂
细 胞 失 水 皱 缩
对照组实验法
空白对照
自身对照
相互对照
条件对照
任不 何给 处对 理照 因组 素
蝌蚪饲喂
为对 同照 一和 对实 象验 组
质壁分离 和复原
相几 互个 对实 照验 组
照理给 用因对 的素象 ,施 只于 是部 作分 对处
验证唾液淀粉
盐浓度对动物 酶发挥作用的 细胞影响 最适温度的实验
5.等量(条件一致性)原则
1.增加水中氧气
《组块演绎》P241
九.实验中控制温度的方法
1.还原糖的鉴定 2.酶促反应
50-600C水浴煮沸加热 水浴保温 酒精要隔水加热 恒温培养
3.用酒精溶解叶中的叶绿素
4.细胞和组织培养以及微生物培养
十.生物实验设计原则 1.科学性原则 ①实验原理 的科学性 ②实验材料选择的科学性 ③实验方法的科学性 ④实验结果处理的科学性
③培养创新能力 。考查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可能涉及 到实验思路和实验设计等到内容的开放性题
3.实验类型命题特点是: ①以验证性实验题为主。 探索性、调查性、研究性其次。 ②以简单性实验为主。
复杂性实验很少。
③以植物生理实验和环保类实验为主。 动物生理类、微生物类、实验难做,命题会有所顾忌
二.实验类型
材料不重叠展平、盖玻片从一侧慢慢盖 上,加溶液或加水用引流法
“在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制 作花生种子的切片 制作血涂片,观察血细胞
3.研磨过滤技术(法)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 DNA的粗提取要研磨
4.解离技术(法)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5.恒温技术(法) 水浴法、恒温箱《组》P257
要制作植物根尖装片时先要解 离
1.验证类实验 2.探索类实验
3.模拟类实验 4.调查类实验 5.设计类实验
三.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步骤
发现并提出问题
提出假设 设计完成实验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组块演绎》P72
生物实验设计 1.生物实验设计概念:一般指实验操作之前,实验者根据 实验课题(目的要求),依据有关的实验原理(生物学、化 学、物理学、数学原理),选用合适的实验材料和适当 的实验手段 2.实验设计目的 不是为了获得前人未知的某一结论; 而是使学生学会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