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配送中心的现状和发展
仓储行业中的物流中转与配送中心

仓储行业中的物流中转与配送中心物流中转与配送中心在仓储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既是仓储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物流链条中的重要节点。
本文将分析仓储行业中物流中转与配送中心的作用和功能,并探讨其在提高仓储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方面的重要性。
一、物流中转与配送中心的定义和作用物流中转与配送中心是指物流流程中起到“中转”和“配送”作用的场所,是连接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关键节点。
它们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 中转功能:物流中转与配送中心作为物流运输方式中的纽带,能够将物流链上的货物从一个运输方式转移到另一个运输方式,实现货物的流动和转运。
通过中转中心,货物可以从集装箱、货车、船舶等不同的运输工具中进行转换,并且实现运输工具之间的衔接,从而提高仓储与运输之间的连接效率。
2. 配送功能:物流中转与配送中心可以根据订单需求和库存状况,将货物进行分拣、集中存储和再分配,以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客户的需求。
配送中心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供应链的要求,制定最佳的配送计划,并通过合理的配送路线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的及时、准确地送达目的地。
二、物流中转与配送中心的重要性物流中转与配送中心在仓储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减少仓储环节:物流中转与配送中心通过将货物从生产地直接转运到消费地,减少了中间环节的仓储时间和库存成本。
同时,配送中心可以将多个订单进行合并,实现批量发货,从而减少了仓储环节的操作和成本。
2. 提高运输效率:物流中转与配送中心通过合理的运输规划和调度,实现了货物的集中存储和再分配。
这样一来,运输工具可以减少空驶和往返次数,提高了运输效率和利用率,降低了运输成本。
3. 优化配送服务:物流中转与配送中心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情况,通过仓储配送和跨境配送等方式提供灵活多样的配送服务。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满足订单的及时送达,也能够提供个性化的配送方案,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4. 实现供应链协同:物流中转与配送中心作为供应链的关键节点,能够实现不同环节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卷烟物流配送中心仓储及分拣系统高质量发展分析

卷烟物流配送中心仓储及分拣系统高质量发展分析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卷烟物流配送物流中心仓储及分拣系统应该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提出从简化作业流程、缩短物流动线、发展智能化和高度信息化等方面着手,使系统向智能制造、精益化发展转变。
“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的新表述,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在此背景下,卷烟物流配送物流中心仓储及分拣系统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20世纪80年代我国自动化物流逐渐起步发展,90年代末期烟草等部分行业企业开始投入使用自动化物流系统。
进入21世纪,随着土地资源紧缺、世界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促使中国自动化物流市场的巨大潜力迅速释放,国内企业对自动化物流系统的需求激增。
以卷烟物流中心仓储及分拣系统为例,自2001年在深圳烟草公司实施之后,又相继在2003年和2004年分别在白沙物流中心和曲靖卷烟物流中心实施,其基本模式均为“自动仓储+半自动分拣”的模式。
2005年,降低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成为卷烟物流中心建设的主要关注点,同年分别在红河卷烟物流中心、北京卷烟物流中心实现了“自动仓储+全自动分拣”模式的应用。
一、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现状经过20多年发展,目前的卷烟物流配送中心已形成相对规范的建设模式。
根据卷烟配送的年销量规模不同,可将卷烟物流配送中心划分为三类:1类为年销量≥20万箱,2类为10万箱≤年销量<20万箱,3类为年销量<10万箱,并分别建设相应的仓储及分拣系统。
图1 1类和2类卷烟物流配送中心仓储及分拣系统全景图在1类和2类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目前基本实现了较高的自动化水平(见图1),其作业流程主要为:1.入库系统:件烟收货后采用机械手或自动/人工码垛,组盘成实托盘后,通过输送系统进行入库。
2.仓储系统:实托盘形式存储。
3.出库系统:通过输送系统出库的实托盘经机械手或自动/人工拆垛形成件烟,以件烟形式进入备货系统,再直供分拣系统。
现代物流中心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现代物流中心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现代物流中心指的是集货存、配送、加工、加值、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物流设施。
它是物流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并在近年来得到了极大发展。
作用:
1. 提高物流效率:物流中心的出现可以帮助企业集中货物,提高货物的集散能力和物流配送效率,实现货物的快速、精准配送。
2. 降低物流成本:物流中心可以为企业提供集中采购、集中存储等服务,从而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 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物流中心可以为企业提供一系列物流服务,如货物装卸、包装、分装、配送等,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发展趋势:
1. 信息化: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中心将逐步实现信息化,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2. 多元化:物流中心将逐渐向多元化发展,除了集中存储和配送,还可以提供其他增值服务,如加工、装配等。
3. 智能化:物流中心的设备和管理将逐渐实现智能化,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
4. 绿色化:在物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中加强环保意识,采用环保材料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现状及优化策略论文

电⼦商务物流配送的现状及优化策略论⽂电⼦商务物流配送的现状及优化策略论⽂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说到论⽂,⼤家肯定都不陌⽣吧,论⽂⼀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参考⽂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为了让您在写论⽂时更加简单⽅便,以下是⼩编帮⼤家整理的电⼦商务物流配送的现状及优化策略论⽂,欢迎⼤家分享。
摘要: 在电⼦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具有信息化、⽹络化、⾃动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等特点。
论⽂针对电⼦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体系问题和物流终端配送问题进⾏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第⼀,整理电⼦商务和物流配送的相关⽂献,分析物流配送体系、终端配送、配送中⼼设置和路径优化选择的现状。
第⼆,针对物流配送体系存在的问题,评估配送模式的效率,包括配送成本、信息化⽔平和配送中⼼设置等,进⽽剖析物流配送体系的问题。
第三,以物流配送体系和终端配送问题的产⽣、发展及深⼊为主线,针对问题从全流程提出解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电⼦商务;配送体系;配送模式; 1、引⾔ 电⼦商务的出现使⼈们在信息获取⼿段和⽅法上突破了时空限制,从多⽅⾯影响到传统企业的经营和营销理论,改变了企业外部经营和购销的操作模式,让传统仓储业、批发业⾯临挑战。
⽣产企业按照⽹上收到的订单组织⽣产,由第三⽅物流企业从⽣产线末端包装开始,终端延伸到消费者家中的售后服务。
物流成为电⼦商务活动的⼀个关键环节,物流也是电⼦商务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电⼦商务改变着传统产业结构的同时,物流业也受到深远影响,得到有益发展。
在⽹络环境和⼤数据环境中,电⼦商务基于⼀定技术基础推⾏B2B和B2C的运营模式,让消费者增加⼤量的购买⾏为,产⽣更多物流需求。
随着⽹站数量的增加和在线交易额的上升,电⼦商务更依靠物流配送。
物流配送的不⾜,则需要及时发现,准确了解,并加以改善。
利⽤科学合理的⽅式解决问题,提⾼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建⽴科学合理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加强对物流的现代化管理,适应和满⾜电⼦商务的需求,成为电⼦商务企业及机构的焦点问题。
零售业食品配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目录1 绪论 (2)1.1研究背景 (2)1.2研究意义 (2)2 食品配送概述 (3)2.1配送的概念 (3)2.2 零售业食品配送特点 (4)2.3 零售业食品配送的作用 (5)3 食品配送的现状分析 (6)3.1食品配送的模式 (6)3.2 食品配送的主要方式 (7)3.3 食品配送存在的问题 (7)3.3.1 企业对配送缺乏充分的认识和重视 (8)3.3.2 第三方物流服务不能到位,食品冷链的市场化程度低 (8)3.3.3 食品配送运输中的质量影响 (8)3.3.4 连锁食品配送业的配送中心建设滞后 (9)3.3.5 冷藏运输基础设施落后 (10)3.3.6 现代配送的不合理表现形式 (13)4我国食品配送未来发展趋势思考 (15)4.1食品安全配送标准化的建设 (15)4.2综合运用信息技术 (16)4.3加快加强建立完善配送中心 (16)4.4 利用第三方物流资源,优化配送策略 (17)4.5配送合理化的措施 (15)4.5.1 合理规划配送中心 (18)4.5.2 开展共同配送 (18)4.5.3 科学制订配送计划 (196)4.5.4 优化配送路线 (17)4.5.5 提高配送车辆车载率 (17)5结语 (18)6谢辞 (19)7参考文献 (20)8附录 (21)零售业食品配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食品流通业是食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以零售企业为核心的零售配送的形成和发展,使零售企业已经认识到企业物流发展的重要性,正逐步获得商品物流的主导权,通过建立自主经营的物流配送中心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花在厨房里的时间越来越少,对食品物流配送安全的认知度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大,这就迅速拉动了冷冻冷藏食品的消费。
现代配送已被我国政府企业所重视,出现了迅猛的发展势头。
政府从产业发展高度将发展现代物流作为支持经济持续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社会经济效益、降低社会成本、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重要策略。
我国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毕业论文(可编辑)

我国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毕业论文(可编辑)我国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毕业论文我国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引言..............................................................................1 1.物流的概述 (1)1.1物流的概念 (1)1.2我国物流发展的过程 (2)2.我国物流的发展现状 (2)2.1我国物流总体的发展现状 (3)2.2我国物流采购的发展现状 (4)2.3我国物流运输的发展现状 (5)2.4我国物流仓储的发展现状 (6)3.我国物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6)4.我国物流的发展趋势 (8)4.1绿色物流 (8)4.2物流信息化 (9)4.3物流全球化 (9)结束语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我国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众多企业逐渐将目光转向素有“第三利润源”之称的物流,纷纷投资兴建不同类型的流通中心、物流中心或者配送中心,形成了我国特色的物流发展现状。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技术,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利润源泉。
加快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大力推动企业营销方式创新,逐渐向绿色物流、全球化物流发展。
关键词: 物流产业;物流发展现状;现代物流;发展趋势;引言物流产业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分工不断加深的产物,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第三利润源泉”,其发展程度是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当前,伴随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范围内服务经济的发展,物流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跨国化、规模化和网络经济化等现象已经成为全球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1.物流的概述在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中指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果蔬配送解决方案(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健康、便捷的需求日益增长。
果蔬配送作为一项服务于消费者的新兴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然而,当前果蔬配送行业仍存在诸多问题,如配送效率低、冷链物流不完善、信息化程度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套果蔬配送解决方案,以期为果蔬配送行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问题分析1. 配送效率低传统果蔬配送模式中,信息传递、调度、配送等环节存在诸多瓶颈,导致配送效率低下。
一方面,信息传递不畅,导致配送过程中出现错误、延误等问题;另一方面,调度机制不完善,导致资源浪费、配送成本增加。
2. 冷链物流不完善果蔬产品具有易腐、易损的特性,对冷链物流的要求较高。
然而,我国冷链物流体系尚不完善,导致果蔬在运输过程中损耗较大,品质难以保证。
3. 信息化程度不足果蔬配送行业信息化程度较低,导致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作业。
此外,信息化手段的缺乏也使得配送过程中难以实现实时监控、数据分析等功能。
二、解决方案1. 构建高效配送网络(1)优化配送路线:通过运用GIS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方法,合理规划配送路线,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
(2)建立配送中心:在交通便利、物流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配送中心,实现货物集中存储、分拣、配送,提高配送效率。
(3)发展冷链物流:建设冷链物流体系,确保果蔬在运输过程中的品质和新鲜度。
2. 完善冷链物流体系(1)加强冷链设施建设:提高冷链物流设备的先进性,如采用先进的冷链运输车辆、冷库等。
(2)规范冷链物流标准:制定冷链物流操作规范,确保果蔬在运输、储存、配送等环节符合标准。
(3)提高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冷链物流的实时监控、数据分析等功能。
3. 提升信息化程度(1)建立信息平台:搭建果蔬配送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协同作业。
(2)开发智能调度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配送任务的智能调度,提高配送效率。
浅析我国物流配送发展现状

先进 的现代物流 的组织方式 和管理技 术引入 中国 . 这样可 以给中国的 随着 中国经济一体化 的进程在不断加快 . 物流在市场经 济发展扮 民众带来更加便捷 的服务 演 的角色也越 来越重要 . 所 以随着市 场经济的不 断发展 . 对于物 流服 1 . 我国物流配送的发展现状 务的需求也慢慢多元化和个性化 3 . 1 改善配送环境 扫除配送 障碍 为 了发展 . 我 国物 流费用就 占据 了货 品成本的百分 之三十 。 运 输 各级政府需要把物流配送的行业列到其 中. 尤其是重要 的行业 进 成本甚至 比西方发达 国家的成本还要高 出 3 倍. 所以从我 国产 品的供 我们要 明 白配送对 于加快经 济发 展速度 的作用 . 配送企业 可 应链结构 进行 分析 . 9 0 %的时间都是损耗 在流通过程 中.而生产环 节 行扶持 . 加 强中国配送中心联盟 的等协会组织 . 的时间却 只有 1 0 %。 在2 0 t 2年. 全 国社会物 流配送 额只有 6 0 亿, 同比 以通过成立协会或者是组织 . 国家在基 建原料和人工 方面 . 需要 加 增长 了 3 0 %.国内现代物流业实际增长只有 9 5 0 0亿 .同比增长 只有 从而协调全 国市场的详细划分 . 尤其是公路 、 铁路和高速公路 . 不断地扩大配送 中心 和企 9 %. 第三方物流在整个物流需求只 占份额 的 5 %, 远远低于发达 国家 。 大发展力度 , 根椐科学数据分析 , 我国的外包物流服务 中。 基础性服务 占了 8 6 %, 运 业服务范围的配送 能力 3 . 2培养专业 化物流人才 输管理 占了 5 3 %. 而仓储 管理 占了 3 0 %. 其增值 服务和物流 信息的收 国外物 流配送 教育培训相对 比较发达 . 而且形 成合理的物流和配 益却只 占了 2 0 %, 反之美国 . 其 增值 服务的 比例却 高达 4 0 %, 所 以我 国 社会物流需求 正在高速增 长 . 而且物 流业增加值 也在稳步 上升 . 将来 送人 才教育 的系统 而且大部 分的大学 和学 院都设置 了物 流管理专 业. 并且为工商管 理专业的学生 开放物流课程 和培训体系 . 在全 国物 物流的服务仍然 占主要的地位 流协会 的倡 导下. 我国全 面开展 了物流和配送 的教育 2 . 我 国物 流 配 送 发 展 过 程 中 的 问题 需要相应 一切办法 以顾 客为 出发点 .提高探 索物 流配送 人员 . 树 2 . 1我国物流基础设 施的配送发展到了瓶颈 进行全方位 的服务 . 便利店需要加 强服务 人员的培训 。 根椐 2 0 1 2 年物流的发展来 看 . 测算社会物流总额 的增长率 , 需要 立顾 客为中心 , 加强服务 人员的培训 . 树立 以人为本 的企业 运输的实物量猛增 了 2 0 %. 而在实际操 作过程 中 . 货 运总量却 只是增 树立 全方位的服务观 念 . 坚持创新观念 。 实施科 学化 的管理 , 使企业的管理层能够掌握现 长了 1 0 %. 所以其需求增 幅之前 还有 1 0 %的差距 . 我 国的铁路 总营业 文化 , 在激烈 的竞争 当中. 处于主动的地位。 同时要吸收 里程 占据 了世界 第三的位置 . 每公里完 成的货运量 是世界第一 , 但是 代化 的技能 和知识 , 重视员工 的素养和潜 能的开发 . 建 立人力资源梯 队的建 仍然无法满足社会物流的需求 . 全 国各地每年 向铁路部 门申请的车皮 创新 型人才 . 使员工参与管理 . 增加员工的归属感 。 大概有 1 5 — 1 6 万辆 . 但是实际操作却只满足 了 9 万辆 . 从 同年的煤炭 、 设, 3 - 3以高科技为主要依托 焦炭和钢铁等大宗基础原材料资源 占据了 5 2 亿 吨.而且增 幅甚至超 发达 国家 的配送一般是采用运输技术 、 装卸技术 、 包装技术 、 货物 过了 4 5 %. 但是真正通过铁路 的却 只有 l 6 亿。 其他的大部分是通过公 物流各环节相关信息的处理 . 都需要建立一个先进 的物流技 路、 水路运输去解 决 , 这样不仅加大了物流的费用 , 而且 还影 响了运输 检验技术 、 术基础 , 配送 中心采用计算机管理 . 仓库需要从货物入库 的分拣 , 刷码 的批量 和速度 . 加 剧了运 力紧张的情况。 到指定 的库房配送车辆 . 都需要采 用 自动化操作 . 所 以配送 中心需要采 2 . 2 物 流模式粗 放过 于粗放 企业 物流运 作模 式主 要是 受到 “ 小 而全 ” 、 “ 大而 全 ” 的思 想 , 习 用所有环节存 货、配送商品、处理订单都是以卫星通信和电脑跟踪服 比如公 司配有专业化的人员或者 自 动化程度比较高配送设备 。 惯 于 自我服务和习惯于 自成体 系的建立 .所以大量潜在 的物流需求并 务 , 我 国还处 于一个经济 发展的时期 . 在 关键的时刻 , 我们需要学 习 不 能够转 化为实质的市场需求 。 因此 。 物流 企业 规模太 小 , 实力差 , 功 尽 量避免走弯路 . 学习 国外物 流配送的先进 的 能相对 比较单一 .所 以服 务质量 和效率无 法满 足社会 发展 的需要 。 国外先进 的配送经验 . 以高科技为依托 . 引进先进的物流平台。 目前 , 我 国的经济 根 椐近几年来 . 我 国第 三方物流 的发 展非常快 , 能够提供一体 化服务 管理模式 , 的企业并 不是很多 。 所 以物 流社会 化、 组织 化程度 比较低 , 这样会造 成 领域正在与 国际市场接轨 .物流企业 正在 慢慢走 向残酷的竞争过程 . 来完善 我国物 流的配送业 。 物流效率 比较低 . 而且现有 资源利用也不是很 足 , 社 会物流过于粗放 。 我们需要根椐 自身的发展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配送中心的现状和发展策略 [摘要] 随着国名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十一五规划进程的深入,在现代物流行业建立一批社会化、专业化、信息自动化功能的配送中心已经成为深入发展物流业的瓶颈。但由于我国国名经济的发展模式的历史,我国目前拥有的配送中心的基础设施设备、经营理念和规模、发展效益上都存在着出多的问题。我国应该主动的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调整建设物流配送中心的整体理念,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的高效的配送中心。
[关键词] 配送中心 现状 问题 对策 发展趋势 The brief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ese distribution center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national name five-year planning process in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deeply, set up a number of socialization, specialization, information automation function distribution center has become the bott- leneck of in-depth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But because China's nationalist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of history, our country has distribution center infrastr- ucture equipment, management concept and scale, development benefits is presence w-ith a number of problems. Our country should be active learning referring to the experiences of developed countries, adjust construction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s overall concept,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fficient distribution center.
Key words: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 countermeasures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trend
目 录 一、物流配送中心的基本概况 (一)配送中心的由来 „„„„„„„„„„„„„„„„1 (二)配送中心的功能与作用 „„„„„„„„„„„„„2 (三)配送中心的类型 „„„„„„„„„„„„„„„„3 二、我国配送中心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配送中心的现状 „„„„„„„„„„„„„„5 (二)我国配送中心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7 三、我国配送中心发展的方向和基本对策 (一)我国配送中心发展的前景和方向 „„„„„„„„„9 (二)现阶段发展我国配送中心的基本对策 „„„„„„„11 四、意义总结 „„„„„„„„„„„„„„„„„„„„13 五、参考文献„„„„„„„„„„„„„„„„„„„„„15
一、配送中心的基本概况 (一)配送中心的由来: 配送中心作为流通企业进行供应链管理的重要设施,在物流网络环节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外众多研究者认为配送中心和传统仓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功能上来看仓库是存储大批货物或者其他物资的场所或建筑物,是从静态的角度上理解的。而专业词典的解释为除了一般的存储功能外,配送中心还是从事物资的收集、发放、活动的单位或企业。很显然,此时的仓库在功能上表现出了一定的动态功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危机过后,众多流通企业开始对物流过程进行了细化。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下买方市场在中国的形成, “营销重心下移”“顾客导向型”的营销战略逐渐深入人心,“末端物流”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在这种环境和需求影响下,配送中心开始从一般主要经营存储保管的仓库不断改善进化。 “配送中心是在物流发展到一定阶段,供应链要求成熟的基础上,社会分工、专业分工进一步细化之后产生的”在配送中心成立之前,配送中心承担的职能主要是在一些流通性的节点完成的,新的配送中心建立之后,这种配与送的功能便在这里结合起来了。现阶段国内外物流配送中心的说法众多,从诸多定义中可以概括为:“配送中心是从事配送(及货、加工、分拣、配货)和组织用户的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售和供应的现代流通设施。” 种类 存储周期 现代化程度 反应速度 功能 针对程度 仓库 长 低 慢 存储、保管 设施 配送中心 短 高 快 存储、保管、分拣、加工 功能 物流中心 短 高 快 存储、保管、分拣、加工 宏观 表1-1 仓配、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的区别
(二)配送中心的功能与作用 由图1-1可知配送中心和传统的仓库在功能上有诸多区别,配送中心的功能比仓库、更加全面、完整。下面从基础性和增值性两方面来介绍配送中心的功能。 1.基础性功能 (1)保管。 这也是仓库的最基本得功能。配送中心主要是负责配送客户需要的物品,将物品按照客户要求送到手中是配送中心的使命。但对那些交易完之后剩余的商品入库保管,等待第二次客户需求。在此期间配送中心履行了仓库的保管加工功能。 (2)运输。众所周知,在现代物流行业中,一个在行业中有较高竞争优势的配送中心不仅仅应该只是一个孤立的点,而应该是拥有一个能覆盖广大范围的网络集合。配送中心作为一个活动的货物集散中心拥有一定规模的运设备和工具,用它们来实现在城市范围内短距离的网络配送是配送中心的重要功能。 (3)信息处理。高效的配送中心离不开计算机的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的联通功能和迅速反应机能可以从配送中心的各个环节中读出批发商可供厂商对货物的多要要求,例如哪一个客户订多少商品?哪一种商品畅销?从ERP需求软件中能够十分清楚的反映出,这样配送中心便可以科学准确地把供应需求信息有效地传达给上下游企业,上下游的供需方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为作出科学的决策提供可靠地参考。 另外,配送中心除了以上基础功能外还有流通加工、装卸、分拣、集散的功能。为了实现物流网络环节协调上下游关系的重要作用,配送中心在对各个功能的要求上比传统仓库更加严格它集配送、分拣、运输、存储于一体。在各个功能的协调综合下,发挥着更高水平的配与送的功能。 2.增值性功能 由于我国物流业兴起的时候比美、日等发达国家晚上大约半个世纪。现阶段我国配送中心只是在基础性功能上发挥作用。而流通行业发达的国家的配送中心在物流作业中除了基本的功能外还表现除了一些增值性功能: (1)结算。配送中心的结算功能是配送中心对物流的一种延伸扩展,配送中心的结算不仅只是物流成本的结算,从事代理、配送的配送中心还需要向货主收贷人结算货款等[徐佳:《物流配送中心服务能力评价方法及实现》,《武汉理工大学》?2006](2)物流教育培训和咨询。配送中心在提供配送业务服务时,一些物流专业信息和配送中心的基本要求同时在完成业务的过程中传达给客户,既培养了客户的满意程度也方便了物流流标准的确立,另一方面,对业主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科学建议,提高了货主的物流业务水平的同时增加货主对配送中心的依赖度。 (3) 需求预测。众所周知,采购部门可以根据本部门的供求绩效和仓库订货量的变化及时作出采购预测。同样,配送中心也可以根据信息软件提示的历史货物流动量和时间关系的参数来预测现实市场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这样配送中心便可以更加有效地、第一时间作出供应和配送作业。 可以看出,配送中心在不同阶段表现出的两种功能中,基本功能的发挥需要一定的管理经验和设施设备的硬件实力,增值性服务功能则需要在一定的基础性功能成熟下表现出的灵敏和全面。鉴于我国目前物流配送发展滞后的现状,我国配送中心在设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在全面实现基础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配送中心的带来的增值性功能,实现高效发展。 3.配送中心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有着不同的类别,从理论创始和经营运用上来看,可将配送中心作如下分类: (1)根据配送中心供应网络范围 配送中心的服务辐射范围是有其服务的半径决定的,配送中心的服务半径是指配送中心所服务的需求点的地理覆盖范围。按照配送中心的服务辐射范围一般可将配搜中心分为城市配送中心和区域配送中心 城市配送中心。由于我国城公路设施比较发达,大多城市公路运输均可以触达,运输路途较短,反应能力较强,因此城市配送中心进行的运输配送一般有品种多、货物量少、用户广泛的特点,在现阶段的我国配送业务中,大多数的零售商和管理的配送中心一般都属于这种类型。 区域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主要是对某个区域的需求进行专门配送。他依靠的是较广的网络铺设范围和高效的机动库存。和城市型配送中心相比,这种类型一般在配送规模上较为宽广,总体用户的需求量也比城市需求大。这种类型的配送中心经常在发达的国家大规模的出现。 (2)根据配送中心的运营投建者 配送中心的运营主体在设置配送中心的主要类别上一般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的,不同的流通企业的主要业务要求决定了配送中心的类别 ①“制造商配送中心是制造类企业建设的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专门服务于制造类企业自身的生产、供应、销售依次降低企业产品咋流通中的费用,提高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协助开展产品出促销活动。可见这种企业主要服务于销售物流,有时候也作为原材料得及运点参与企业的物流供应,市公司获得运输上的规模效益[刘守臣:《供应链环境下烟草区域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武汉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 ②批发商型。批发商和代理商的主要业务均是配送或者是接应提运货物,所以在供应链管理中批发商型配送中心也开始作为一个较为重要的供应场所存在,并在供需方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承接作用。 ③零售商型。由于零售商面向的是最终目标顾客,期一般服务对象往往是日常中的超级市场、大众商店、百货商场等。零售商配送中心面对着消费流程的最终端的目标。“所以零售商型配送中心由零售商向上整合所成立的配送中心[刘守臣:《供应链环境下烟草区域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武汉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 ④ 专业型。专业性配送中心从事的是某项具有专业要求的配送业务,对物品的某类特点的运输配送能力要求较高。一般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凭借优越的地理分布,可迅速将到达的货物配送给用户。它为制造商或供应商提供具体的配送服务和管理事务。 二、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配送中心的现状 从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历史可知,我国正式研究物流发展问题是从上世纪8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