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学类阅读散文阅读 作业 (1)
2020-2021学年高考总复习语文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散文阅读专项训练(1)

最新一轮复习人教版散文阅读专项训练(1)(9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凤凰的翅膀林清玄我时常想,创作的生命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像恒星或行星一样,散发出永久而稳定的光芒,这类创作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巨大而深刻的作品;另一类是像彗星或流星一样,在黑夜的星空一闪,留下了短暂而眩目的光辉,这类作品特别需要灵感,也让我们在一时之间洗涤了心灵。
两种创作的价值无分高下,只是前者较需要深沉的心灵,后者则较需要飞扬的才气。
最近在台北看了意大利电影大师费里尼的作品《女人城》,颇为费里尼彗星似的才华所震慑。
那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说的是一位中年男子在火车上邂逅年轻貌美的女郎而下车跟踪,误入了全是女人的城市,那里有妇女解放运动的成员,有歌舞女郎、荡妇、泼妇、应召女郎、“第三性”女郎等等,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里,费里尼像在写一本灵感的记事簿,每一段落都表现出光辉耀眼的才华。
这些灵感的笔记,像是一场又一场的梦,粗看每一场均是超现实而没有任何意义,细细地思考则仿佛每一场梦我们都经历过,任何的梦境到最后都是空的,但却为我们写下了人世里不可能实现的想象。
诚如费里尼说的:“这部影片有如茶余饭后的闲谈,是由男人来讲述女人过去和现在的故事;但是男人并不了解女人,于是就像童话中的小红帽在森林里迷失了方向一般。
既然这部影片是一个梦,就用的是象征性的语言;我希望你们不要努力去解释它的涵意;因为没有什么好解释的。
”有时候灵感是无法解释的,尤其对创作者而言,有许多灵光一闪的理念,对自己很重要,可是对于一般人可能毫无意义,而对某些闪过同样理念的人,则是一种共鸣,像在黑夜的海上行舟,遇到相同明亮的一盏灯。
在我们这个多变的时代里,艺术创作者真是如凤凰一般,在多彩的身躯上还拖着一条斑灿的尾羽;它从空中飞过,还唱出美妙的歌声。
记得读过火凤凰的故事,火凤凰是世界最美的鸟,当它自觉到自己处在美丽的巅峰,无法再向前飞的时候,就火焚自己,然后在灰烬中重生。
2020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人教版现代文阅读之散文阅读 作业Word版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现代文阅读之散文阅读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片阳光林徽因放了假,春初的日子松弛下来。
将午未午时候的阳光,澄黄的一片,由窗棂横浸到室内,晶莹地四处射。
我有点发怔,习惯地在沉寂中惊讶我的周围。
我望着太阳那湛明的体质,像要辨别它那交织绚烂的色泽,追逐它那不着痕迹的流动。
房间内有两种豪侈的光常叫我的心绪紧张如同花开,趁着感觉的微风,深浅零乱于冷智的枝叶中间。
一种是烛光,高高的台座,长垂的烛泪,熊熊红焰当帘幕四下时各处光影掩映。
那种闪烁明艳,雅有古意,明明是画中景象,却含有更多诗的成分。
另一种便是这初春晌午的阳光,到时候有意无意地大片子洒落满室,那些窗棂栏板几案笔砚浴在光霭中,一时全成了静物图案;再有红蕊细枝点缀几处,室内更是轻香浮溢,叫人俯仰全触到一种灵性。
这种说法怕有点会发生误会,我并不说这片阳光射入室内,需要笔砚花香那些儒雅的托衬才能动人,我的意思倒是:室内预寻常的一些供设,只要一片阳光这样又幽娴又洒脱地落在上面,一切都会带上另一种动人的气息。
这里要说到我最初认识的一片阳光。
那年我六岁,记得是刚刚出了水珠以后——水珠即寻常水痘,不过我家乡的话叫它做水珠。
当时我很喜欢那美丽的名字,忘却它是一种病,因而也觉到一种神秘的骄傲。
只要人过我窗口问问出“水珠”么,我就感到一种荣耀。
那个感觉至今还印在脑子里。
也是这个缘故,我还记得病中奢侈的愉悦心境。
虽然同其他多次的害病一样,那次我仍然是孤独地被囚禁在一间房屋里休养的。
那是我们老宅子里最后的一进房子:白粉墙围着小小院子,北面一排三间,当中夹着一个开敞的厅堂。
我病在东头娘的卧室里。
西头是婶婶的住房。
娘同婶永远要在祖母的前院里行使她们女人们的职务的,于是我常是这三间房屋唯一留守的主人。
在那三间屋子里病着,那经验是难堪的。
时间过得特别慢,尤其是在日中毫无睡意的时候。
起初,我仅集注我的听觉在各种似脚步,又不似脚步的上面。
猜想着,等候着,希望着人来。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作业 (1)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柴达木的诗意(节选)徐迅在柴达木,最具大气磅礴诗意的,当是昆仑山。
驱车去昆仑山口,从车窗向外瞭望昆仑山,昆仑山在我们面前逶迤而来,又逶迤而去。
仿佛天边,又恍惚眼前,显得神圣而高邈。
时近时远,雪之皑皑,或冰之消融,昆仑山幽峭的峰影,就这样总在我的眼里叠印着。
诗人们坐在车上,一路看,一路兴奋不已。
昆仑山有着无数的经典神话和故事。
在我接受的教育里,《女娲炼石补天》《精卫填海》《白娘子盗仙草》等等,都是在这里产生的。
这些神话和故事,不仅赋予我童年和少年岁月一种浪漫、丰富的遐想,还使我成年后的记忆常常发生错觉。
比如,因为白娘子为许仙盗仙草,我以为昆仑山是一座灵山……在我开始有“山”的印象后,昆仑山似乎就是一座遥不可及的山,一个斑驳陆离的梦。
洋溢无限诗意的昆仑山,首先是一座诗歌的高峰。
从屈原的“登昆仑今四望,心飞扬兮浩荡”(《九歌•河伯》),到岑参的“扬旗拂昆仑,伐鼓震蒲昌”(《武威送刘单》)……古代的诗人从没上过昆仑山,奇怪的是,他们却一直把昆仑山当成他们歌之咏之的对象。
走在昆仑山,车上的诗人七嘴八舌,各自搜索各自的记忆,或摇头晃脑,吟诵出古人写昆仑的一首首诗;或故作惊叹,诧异古代诗人未到昆仑,竟给昆仑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说着说着,他们便有些自豪,觉得古人还没有他们幸运,不像他们双脚能踩上昆仑坚实的土地。
在他们的心里,昆仑山是诗歌的山,是中国诗歌的圣地,是他们要崇拜的圣山。
仿佛是一种印证与神示,海拔的高度让诗人们就有异样的感觉,心里很快也有了朝圣者不敢怠慢与轻侮的一种意识——觉得朝拜昆仑,一定得有某种庄严的仪式。
从柴达木到昆仑山口海拔3700米的昆仑河的北岸,就有一座名叫纳赤台的神泉。
这里,“纳赤台”系藏语译名,有“沼泽中的平台”的意思,当地人称“佛台”。
这里的泉水即便在隆冬时节也奔涌若流,从不封冻。
这里也是昆仑山的一大奇观。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文学类文本阅读 作业 (1)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学类文本阅读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请说普通话尚春江老同志,请你说普通话。
山水老汉从儿子居住的小区出来溜达了一会儿,就记不住回家的路了。
去问交警,儿子的家在哪?路咋走?可是,他费了老鼻子劲说出来的话,人家一句也没听懂。
交警说,老同志,请你说普通话。
可他哪里会说普通话啊。
他又去问路边下棋的几个老头,几个老头听了他说的话,一个劲地摇头,说,听不懂,请你说普通话。
可是,他真的不会说普通话。
前天,儿子把他从老家里接过来。
一来让他享受一下城里的生活,二来他老了,就他一人在家,儿子不放心。
三番几次去接,他都不应。
这不,儿子费了好些口舌才把他接到市里。
然而,山水老汉在儿子鸽笼般的楼房里待不住,只在屋里呆上一天就觉得闷得慌,浑身没劲,烦躁。
第二天一大早,儿子说,在屋里呆久了,出去走走,散散心。
说完,儿子就去上班了。
儿子原先在这个城市打工,后来出息了,现在当了经理,忙得脚不着地,连陪他说话的工夫都没有。
儿媳妇倒是下班就回家,但她是温州人,说话叽里呱啦的,他一句也听不懂。
儿媳妇就给他说普通话。
可是,他听得懂她说的话,她却听不懂他说的话。
走走就走走。
山水下了楼,出了小区的门,到街上逛。
逛着逛着,在大街上七拐八抹的,一会儿就迷了路。
按说,他当过兵,出过远门,说啥也不会迷路。
可是,现在的城市,街道好像都差不多:都是高高的楼房,都是宽宽的街道,到处车挨车人挤人。
一会儿,车开得呼呼的,好像赛跑;一会儿,都停在那里等红灯,好一阵子不动步。
山水悠悠逛逛,像到集上赶集,走着走着就迷了路。
哪像在家里,哪里有棵草,哪里有道坎,他心里一清二楚,挤着眼也能摸回家。
迷了路?问啊。
鼻子下边有张嘴,山水就去问路。
可是,他讲的是家乡掉了渣的土话,人家一句也听不懂。
这时他才明白,村中那些打工的年轻人为啥都讲普通话了。
那时,他还跟人家讲,当初自己因为说普通话,害得被退了亲,被退了伍,现在还是光棍一条。
可现在,人家硬要自己说普通话,自己却把普通话忘得一干二净。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作业 (1)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夜观流星林清玄近读宋朝沈括著的《梦溪笔谈》,有一段谈到他夜见流星的事,非常有趣:治平元年,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
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
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
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
是时火息,视地中有一窍如杯大,极深。
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
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
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
沈括学识的渊博早为后世所推崇,但我对这一段描述特别感兴趣,并不是像有的学者说他对流星的判断正确早于西方天文学家九百年,而是我小时候也有一段看流星陨落的相似经验。
我幼年居住的乡里,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冷气,没有电扇,一到夏天夜晚,就没有人留在屋内,家人全跑到三合院中间的庭院里纳凉:大人坐在藤椅上聊天,或谈着农事,或谈着东邻西里的闲话;小孩子就围坐在地板上倾听,或到处追逐萤火虫。
小时候,家里有一位帮忙农事的老长工,我们都叫他“玉豹伯”,他的脑子里装满了民间戏曲里的戏文故事,口才好,姿势优美,颇像妈祖庙前的说书先生。
他没有儿女,因此特别疼爱我们,每个夏天夜里,我们都围着听他说故事,一直到夜幕低垂才肯散去。
他的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魅力,听到精彩的地方,我们甚至舍不得离开去捉跳到身边的大蟋蟀。
有一天玉豹伯为我们讲《西游记》,谈到孙悟空如何在天空腾云驾雾飞来飞去,我们都不禁抬头望向万里的长空,就在那个时候,一颗天边的星星划出一条优美的长线,明亮的星一直往我们头上坠落,我们都尖声大叫,玉豹伯说:“流星!流星!”然后我们听到轰然一声巨响,流星就落在我们庭院前不远处蕉园旁的河床。
一群孩子全像约好了似的,完全顾不得孙悟空,呼啸着站起往河床奔去,等我们跑到的时候却完全不见流星的影子,在河床搜寻一个晚上毫无所获,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
第二天还特别起早,继续到河床去找,后来找到一颗巨大的黑褐色石头,因为我们日日在河床游戏,几乎可以确定那颗新石头就是昨夜的流星,但是天上的明星落到地上怎么会变成石头呢?这是我们不敢肯定的谜题。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作业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天湖海桀走进西部,你不可以不去看湖,看那高天大地上独有的液态的翡翠,看那独属于世界第三极的纯粹的原始,看那浑古苍茫中的生命的鲜活。
那是可以触摸到的真实的梦啊!视觉里,湖天一色,长云横空。
倒映在湖中的雪山冰肌玉骨,水面莹波荡漾。
满眼都是湿漉漉的清逸,一如天然的水墨。
你向她走去。
天地安详,净若装饰,却又毫不虚玄,那实实在在的鲜美质感,那青春弥漫的天灵之光,使人在茫茫然然,浩渺无涯的醺然里,充满生命的自豪。
心灵里清辉熠熠,通明如澈。
恍恍惚惚之间,似有一条曲曲弯弯的小路,在洒满光斑的湖面上诱惑着、浮迤着——它伸向太阳,伸向尽头,伸向谜一般的深处,却又分分明明铺展在脚下……地球上的喜马拉雅海消失了。
而这片湖水却更加年轻,更加美丽,更加温情,像一位默默无语的仙女,静静偎依在雪山的怀抱;又像是一轮永远皎洁、永远安宁的满月,在那幽远而又孤独的清澈里,在那只会消失不会变老的诗意中,守望着那个终极的谶语……天湖的独异举世无双。
她的周围没有亭台,没有飞檐,没有园艺,没有楼阁;不见帆影,不见闹嚷,不见气象万千的云雾缠绵,连最最普通的一棵小树都不长……所有的只是云,只是雪,只是湖,只是草显示出的坦然。
所有的只是自然叠积出的圣洁的山,仙灵的水。
无限静卧于斯。
面对这样的境域,你生命的孤独,本能的渴望,会就此蜕变。
距离消失了,坦途历历。
你只想再看一眼真切的雪山、冰川、草原;你只想再领略一次三伏的清凉,超凡的意味,归宿的自然;你只想在荒野的深处,看着瀚海落日的苍凉,走向真朴,走向纯粹……既而,在突如其来的孤寂中,在恍如隔世的空落里,在幽梦般的清逸和爱悦般的境界中,忘记尘世的喧嚣和魅惑,忘记所有的烦闷和苦恼。
心啊,如汪洋中的船,高扬着鼓胀的帆,全部的目的和向往都只会是那可以真正落脚的坚实的彼岸——火热,温情,弥漫着人烟和爱的祥祺的所在。
然而,像日落后星辰的闪耀一样,当你回到都市,回到那个被欲念之力旋转不已的尘世的轨道上,你会在楼群的挤压中、酸雨的雾霭中、烦嚣的昏冥中、应酬的喟叹和无常之苦的缘分中想起这片美如理想的蓝色,想起她乳汁般的纯净;想起她超拔的仙姿,恍然间,别梦依稀心里充满空寥的忧伤。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散文阅读 作业.doc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散文阅读作业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个小题。
在河之洲陈忠实①东过渭河,田堰层叠的渭北高原,被青葱葱的麦子覆盖着,如此博大深沉,又如此舒展柔缦,让人顿然发生对黄土高原深蕴不露的神奇伟力的感动。
②我的心绪早已舒展欢愉起来,却不完全因为满川满原的绿色的浸染和撩拨,更有潜藏心底的一个极富诱惑的企盼,即将踏访2000多年前那位“窈窕淑女”曾经生活和恋爱的“在河之洲”了。
③在河之洲,在哪条河边的哪一块芳草地上,曾经出现过一位窈窕淑女,而且演绎出千古诵唱不衰的美丽的爱情诗篇?神秘而又圣洁的“在河之洲”,就在我的心底潜存下来。
我现在就奔着那方神秘而又圣洁的芳草地来了。
④远远便瞅见了黄河。
它冲出禹门,又冲出晋陕大峡谷,到这里才放松了,温柔了,也需要抒情低吟了,抖落下沉重的泥沙,孕育出渭北高原这方秀美的河洲。
这里坦坦荡荡铺展开的绿莹莹的芦苇,在人初见的一瞬便感到巨大的摇撼和震颤。
那潜存心底的“在河之洲”,完全不及现实的洽川之壮美。
⑤芦苇正长到和我一般高,齐刷刷,绿莹莹,宽宽的叶子上绣积着一层茸茸白毛,纯净到纤尘不染,我漫步在芦苇荡里青草铺垫的小道上,似可感到正值青春期的芦苇的呼吸,我自然想到那位身姿窈窕的淑女,也许在麦田里锄草,在桑树上采摘桑叶,在芦苇丛里聆听鸟鸣。
高原的地脉和洽川芦荡的气颤,孕育出窈窕壮健的身姿和洒脱清爽的质地,才会让那个万众景仰的周文王一见钟情,倾心求爱。
就在这莽莽苍苍郁郁葱葱的芦苇荡里,留下《诗经》开篇的爱情诗篇,萦绕在这个民族每一个子孙的情感之湖里,滋润了2000余年,依然在诵着吟着品着咂着,成了一种永恒。
⑥雨下起来了。
芦苇荡里白茫茫一片铺天盖地的雨雾,腾起排山倒海般雨打苇叶的啸声,一波一波撞击人的胸膛。
走到芦苇荡里一处开阔地时,看到一幅奇景,好大的一个水塘里,竟然有几十个人在戏水。
这个时月里的渭北高原,又下着大雨,气温不过十度,那些人只穿泳衣在水塘里戏闹着,似乎不可思议。
2020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作业Word版含答案(1)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学类文本阅读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我叫田栀毓庄学夹河滩田村的田医生爹妈给的名字叫田栀毓,写着复杂,叫着也别扭,不够铿锵,不知是祖上哪一位有点墨水的祖爷爷给起的,改不了了。
可是村里人都喜欢叫他田医生。
有一年,在西藏当兵十几年的村民田崇义带回了一种怪病,浑身酸痛,需要喝藏酒泡雪莲才能消除病症。
可是内地哪有藏酒雪莲随时供他喝呢?就寻偏方,求到了本村田医生的名下。
田医生与田崇义聊天过后,给他一瓶泡了切片茎块的酒。
泡的是何物?田医生笑笑,小人参呗。
田崇义严格按要求日酌二两,不出旬日,酸痛减轻并消失了。
田崇义请田医生吃了喝了,田医生才把话挑明,啥小人参?萝卜片,做幌子的。
田医生凑近了小声说,主要是信石①,大热剧毒,一点点而已!田崇义听了,酒杯颤颤巍巍半天送不到嘴里。
后来,田医生凭着自己的大胆,出奇招,从阎王爷那儿拽回来几个乡亲,名声大噪。
就凭这,田医生泰然自若地领受着村人们的目光仰慕和话语问候。
田医生富态,领袖样的背梳头,身材高高大大,走在村街上不疾不徐,自然是昂首挺胸,有时目光也平视了,对迎面走来的人很随意地回应:嗯,嗯,都吃过了?田医生好医,“文革”中参加过县里赤脚医生培训,也读过几本《开宝本草》《嘉祐补注本草》《本草纲目》的,回到村里开办了大队的医务室。
田医生看病有趣,前堂坐诊,问问患者病情,然后踱到一块床单遮掩后的卧室翻看医书,照本宣科,对症下药,在方子上增增减减,病症重的,剂量就略大些,从未出过医疗事故。
日月如驹,大队医务室也从从容容地变成了“栀毓诊所”。
那年仲夏,村民豆娃家的小儿子腹胀如鼓,送县医院花钱若干也没查出病因,豆娃凄惶惶地把孩子抬回村里。
有人建议叫田医生看看,豆娃有些不屑,讥诮地说,人家县医院都看不好,他田栀毓中球!说罢,豆娃稍一愣怔:田栀毓,天治愈?莫非真中?豆娃就把儿子送到了田医生处。
田医生尽管询问着病情,心里却打鼓,说还是到省城的大医院看看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学类阅读散文阅读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我不是个好儿子
贾平凹
①母亲一生都在乡下,没有文化,不善说会道。
前些年,母亲每次到城里小住,总过不惯城里的生活,最不能忍受我打骂孩子,孩子不哭,她却哭,和我闹一场后就生气回乡下去。
母亲每一次都高高兴兴来,每一次都生了气回去,回去了,我并未思念过她,甚至一年一年的夜里不曾梦着过她。
②七年前,父亲做了胃癌手术,我全部的心思都在父亲身上,父亲去世后,我仍是常常梦到父亲,父亲依然还是有病痛的样子,醒来就伤心落泪,要买了阴纸来烧。
在纸灰飞扬的
时候,突然间我会想起乡下的母亲,又是数日不安
..,也就必会寄一笔钱到乡下去。
寄走了钱,心安理得地又投入到我的工作中了。
听妹妹说,她把钱没处放,一卷一卷塞在床下的破棉鞋里,几乎让老鼠做了窝去。
我埋怨过母亲,母亲说:“我要那么多钱干啥?零着攒下了将来整着给你。
你们都精精神神了,我喝凉水都高兴的,我现在又不至于就喝着凉水!”
③我成不成为什么专家名人,母亲一向是不大理会的。
一部《废都》,国之内外怎样风雨不止,我受怎样的赞誉和攻击,母亲未说过一句话。
当知道我已孤单一人,又病得入了院,她悲伤得落泪。
她要到城里来看我,弟妹不让她来,她气得在家里骂这个骂那个。
后来冒着风雪来了,她的眼睛已患了严重的疾病,却哭着说:“我娃这是什么命啊?!”
④我告诉母亲,我的命并不苦的,什么委屈和劫难我都可以受得,而现在最苦的是我不能亲自伺候母亲!父亲去世了,作为长子,我是应该为这个家操心,使母亲在晚年活得幸福,但现在既不能照料母亲,反倒让母亲还为儿子牵肠挂肚,我这做的是什么儿子呢?把母亲送出医院,看着她上车要回去了,我还是掏出身上仅有的钱给她,我说,钱是不能代替孝顺的,但我如今只能这样啊!母亲懂得了我的心,她把钱收了,紧紧地握在手里,再一次整整我的衣领,摸摸我的脸,说我的胡子长了,用热毛巾捂捂,好好刮刮,才上了车。
眼看着车越走越远,最后看不见了,我回到病房,眼泪默默地流下来。
(选自《贾平凹散文自选集》,有删改) 1.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②段中“不安”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因梦到亡故的父亲,引发自己对身在乡下的母亲的近况的担忧;(2)为自己一直忙于照顾生病的父亲而忽略了关心母亲而自责;(3)为母亲的物质生活而忧虑,觉得自己应该给予母亲经济上的帮助。
2.请分析第④段中画线句的意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母亲已是人生晚年,却还要为“我”牵肠挂肚,“我”为此充满愧疚;(2)母亲理解
“我”的处境,终于收下了钱,这使“我”激动,也感到欣慰;(3)母亲给“我”的温暖使“我”获得了更大的精神动力去面对人生风雨,“我”为之深深感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老了的房子,老了的父亲
李天斌
①房子老了,父亲也老了。
老了的父亲坐在老了的房子里,衰老的气息一起涌上来,就像石阶上的那一层青苔,迅速地爬上来的样子。
②父亲一次次抬起浑浊的眼睛,一次次看着老去的房子。
房子是真的老了,有几根柱子还是后来增补上去的,在某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原来的柱头突然就坏了。
增补上去的柱头就像手术留下的疤痕,碍眼,不好看。
父亲坐在那里,目光始终落在那疤痕上,我懂得父亲的心思。
父亲爱美,也惧怕衰老,眼里容不下那疤痕。
要不是他也衰老了,动不了了,他一定会亲手换掉那个疤痕。
可是父亲老了,严重的颈椎骨质增生让他终日头昏,世界在他面前恍惚起来,他只能选择坐在那里。
③房子前面有堵老墙。
老墙就更老了,是在父亲之前的某姓人家修建的。
据说该姓人家在村里至少也生活了五代之久,后来却不知所终了。
没有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也没有人知道他们还会不会回来。
他们就只留下一间破败的房子,后来房子就归村里了。
父亲买下来将其拆了,就只剩下这堵老墙。
老墙上不知何时长出了一簇茅草,也没有谁去惊动它,一年又一年,一簇茅草就独自在那里枯了又绿,绿了又枯。
只是偶尔才会有一两只鸟雀落在那里,但也仅仅在那里留下几声啼鸣之后,便又飞走了。
父亲浑浊的目光偶尔也会落在那里,但也仅仅是落在上面,父亲其实也并没有想着要在意它们。
④父亲并不知道,当他看着一堵老墙时,老墙其实也在看着他。
两个老去的身子,在彼此的凝视里,也在彼此模糊和漠然里,把一份孤独,扯棉线一般,一丝丝一缕缕地拉长,一丝丝一缕缕地丈量着一颗心与时间的关系,丈量着一颗心在时间里的不断沦落,直至彻底消失。
⑤老墙的旁边是牛厩,只是现在却空着了,随着征地拆迁,牛厩里的牛早已经退役;随着土地的消失,一头牛的命运也被彻底改变。
父亲从来没有想到一头牛的命运还会被改变,相对于他自己而言,他一直以为一头牛贴身于土地之上,便可以是时间与岁月的久远。
只是他不知道,时间与岁月的本质就是在不断地改变事物,一直要把所有的事物改变得面目全非。
⑥当年父亲把一幢房子和一间牛厩稳稳地立在土地上,父亲一定看到了在一个屋檐下瓜瓞绵延的生命场景。
只是让父亲预料不到的是,如今房子老了,牛厩也老了,子女们也都离开老屋而去,并在属于各自的房子里离散而居。
所谓瓜瓞绵延的生命场景,到头来就只剩下他一个人,孤独如斯。
⑦院子也老了,甚至老去的速度比之于房子还要快。
几经风霜雨雪之后,地上的水泥开始脱落,野草则第一时间就从那里疯长了起来。
野草蓄谋已久,就像隐藏着的时间与岁月的
帮凶。
父亲偶尔也强迫
..着自己站起来,尽管在站起来的时候感到了剧烈的摇晃。
他还是要在一簇簇的野草之间站一站,他始终想要掩饰自己脆弱的真相,想要在那摇晃的野草之间保持
自己最后的一点尊严。
⑧父亲搬来一盆盆的植物,有夜来香、万年青,还有牡丹和月季之类的,约莫十余种,红红白白青青绿绿地挤满了整个院子。
父亲显然想用它们跟一簇簇野草抗衡,想借助它们留住一个院子的生机与活力。
只是父亲并不知道,无论是盆栽的植物,还是自己生长的野草,从本质上都是时间与岁月的另一只手,越是茂密之时,也越是内心的荒芜之时;尤其是当风吹过,院子里一片狼藉,那荒芜便愈加猛烈,也愈加让父亲的世界摇晃不已——“人终究敌不过一根草”——在摇晃的同时,父亲终于不得不承认院子老了,自己也老了,一切真的都老了。
⑨“那时候这房子里真热闹啊——”一个人坐在那里的父亲一不小心
....就会这样自言自语。
父亲一个人坐在那里,目光越来越浑浊,老去的房子、老去的墙壁、老去的牛厩,还有越来越茂盛越来越荒芜的花草……时间和世事在父亲的身上,越来越斑驳模糊,甚至是迷离起来。
就连我也跟着老去了,父亲衰老的气息分明正源源不断地传递给我,父亲浑浊的目光和落寞的心事,一次又一次将我击中;而衰老,也就在一瞬之间降临到我的身心之上了——衰老的过程,总是这样不分时间地点、不论年龄大小,说来就来了。
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父亲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那些隔年的时间与岁月里,除了衰老的气息不断地弥漫,那些隔年的话语,似乎已经无从说起;那些所有能让我们寻觅到从前时光的话语,似乎都被这衰老的气息彻底淹没。
⑩我懂得父亲,却又似乎并不懂得。
只是在父亲始终不动的身影里,我仿佛看到了一缕人世的寒凉,就像风吹幡动,风过处,人世的一些隐喻便在那里开始呈现,——但父亲于我,终究是无法言说的,在无法言说的同时,就只感觉到一种沉沉的孤独,在我显然已经跟着衰老了的身体里如风肆虐。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3.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内涵。
(1)父亲偶尔也强迫
..着自己站起来,尽管在站起来的时候感到了剧烈的摇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时候这房子里真热闹啊——”一个人坐在那里的父亲一不小心
....就会这样自言自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父亲强撑着站起来希望保持自己的尊严,表现出父亲的倔强。
(2)父亲无时无刻不在回忆当年的热闹,衬托出父亲如今的孤独。
4.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第⑩段中“我懂得父亲,却又似乎并不懂得”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懂得父亲”,因为“我”理解他深深的孤独和对衰老的无奈,以及在衰老面前的倔强与抗争。
(对父亲心理的概括,包括“孤独”“无奈”“倔强与抗争”等)
(2)“却又似乎并不懂得”,一方面是因为“我”长期不在父亲膝下,对父亲产生了一种“无从说起”的陌生感;另一方面,“我”虽然也开始体会衰老的感觉,但是毕竟没有像父亲那样衰老,“我”还无法全部理解父亲内心的寒凉、生命的况味以及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