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互通式立交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互通式立交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互通式立交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一节工程说明 (1)一、工程位置及环境情况 (1)1、工程位置 (1)2、环境情况 (1)3、地下管线现状 (1)二、工程规模 (1)第二节施工条件 (2)一、本工程业主要求 (2)二、周边条件 (3)第二章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5)第一节施工管理目标 (5)第二节工期要求及工期安排 (5)第三节现场管理机构 (5)第四节项目管理人员的配备 (5)一、建立完整的管理组织机构 (6)二、公司以及项目部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7)三、项目部主要成员职责 (9)四、项目部管理要点 (12)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及资源配备计划 (15)第一节施工总体部署 (15)第二节劳动力组织与投入计划 (15)一、劳动力组织 (15)二、班组配备 (15)第三节施工机械配置 (16)一、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计划 (16)第四章测量控制方法 (17)第一节水准的控制方法 (18)第二节平面控制方法 (18)第五章道路工程施工方法 (19)第一节路基工程施工方法 (20)一、施工准备工作 (20)二、基本施工顺序 (20)三、主要施工方法 (20)四、施工过程须重点注意的问题 (24)第二节软基处理方法 (25)一、换填碾压施工方法 (25)二、软基施工时应着重注意的问题 (26)第三节现状路面处理方法 (27)一、现状水泥混凝土路面处理措施 (27)二、现状沥青混凝土路面处理措施 (28)第四节道路基层施工方法 (28)一、基本施工顺序 (28)二、主要施工方法 (28)三、施工过程须重点注意的问题 (32)第五节排水工程施工方法 (33)一、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的选择 (33)二、主要施工方法 (34)第六节电力工程施工方法 (43)一、施工顺序及工艺流程 (43)二、电力管线施工 (44)2、沟槽开挖 (44)第七节路基、路面工程施工方法 (45)一、路面基层验收及透封层油粘层施工 (45)二、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法 (45)第八节道路附属构筑物工程施工方法 (49)一、人行步道工程 (49)二、雨水口 (49)三、树池 (50)第六章桥梁工程施工方案 (50)第一节桥梁工程施工顺序 (50)一、桥梁工程总体施工顺序 (51)二、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顺序 (51)第二节桥梁基础工程施工 (52)一、基础施工总体规划 (52)二、冲抓成孔施工工艺 (53)五、钢筋笼制作及安装 (69)六、桩基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 (71)七、桩身质量检测 (76)八、承台施工 (76)第三节桥梁下部构造工程施工 (79)一、施工方案选择 (79)二、下部构造施工规划 (79)三、下部构造施工工艺 (79)四、墩柱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86)五、墩柱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87)第四节桥梁上部构造工程施工 (88)一、施工方案选择 (88)二、上部构造施工规划 (89)三、现浇连续箱梁施工工艺 (90)第五节桥梁桥面系工程施工 (102)一、施工方案选择 (102)二、桥面系施工工期安排 (102)三、桥面系施工 (102)第七章冬、雨季、夜间施工方案 (105)第一节冬季施工措施 (105)第二节雨季施工措施 (105)第三节夜间施工措施 (106)第八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08)第一节安全施工措施 (108)第二节文明施工措施 (111)一、文明施工目标 (112)第九章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115)第一节质量管理方针 (115)一、保质履约 (115)二、诚信服务 (115)三、持续改进 (115)四、创建精品 (116)第二节质量保证体系 (116)第三节质量管理制度 (116)一、技术质量交底制 (116)第十章环境保护措施 (118)第一节工程的环保目标 (118)第二节工程的环保责任体系 (118)第三节工程的具体环保措施 (118)一、施工期间噪声的防治措施 (118)二、施工期间粉尘(扬尘)的污染防治措施 (119)三、施工期间振动污染的防治措施 (119)四、施工期间水污染(废水)的防治措施 (120)五、施工期间固体废物的防治措施 (120)第十一章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 (122)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说明一、工程位置及环境情况1、工程位置本立交桥位于**市二环路与羊市街西沿线(蜀汉东路,父抚琴西路)交叉口,设计为全互通立交桥。

成渝铁路立交桥施工方案

成渝铁路立交桥施工方案

成渝铁路立交桥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成渝铁路立交桥是一座重要的交通枢纽,它将成渝铁路与周边道路网络连接,极大地方便了交通出行。

本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长XX米,宽XX米,设计为双向XX车道。

施工地点地形平坦,地质条件良好,适宜进行桥梁施工。

二、施工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需完成以下准备工作:场地清理: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移除障碍物,确保施工区域平整。

施工材料准备:采购优质的钢筋、水泥、砂石等施工材料,确保施工质量。

施工设备准备:准备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如挖掘机、吊车、搅拌机等,确保施工进度。

人员组织:组织专业的施工队伍,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确保施工安全。

三、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进度计划、人员配备、机械设备安排等,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四、上部结构施工上部结构施工主要包括桥面板、梁体等部分。

采用预制梁板进行现场拼装,确保梁体安装精度。

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梁体线形、标高等指标的控制,确保上部结构施工质量。

五、下部结构施工下部结构施工主要包括桥墩、桥台等部分。

桥墩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确保桥墩的承载能力。

桥台施工需注意与既有道路的衔接,确保行车安全。

六、桥面及附属设施施工桥面施工包括桥面铺装、排水设施等。

采用防水耐磨材料进行桥面铺装,确保桥面使用寿命。

附属设施施工包括护栏、路灯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确保行车安全。

七、质量安全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安全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具体措施如下: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相关质量标准和规范,确保施工质量。

定期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测,确保材料质量合格。

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无安全事故发生。

八、环境保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积极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具体措施如下:控制施工现场噪音、扬尘污染,确保周边环境质量。

合理利用施工废水,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济南经十路燕山互通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济南经十路燕山互通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济南经十路燕山立交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概论一、工程概况1、燕山互通立交位于济南市东部经十路与二环东路交叉处,为城市快速路与主干道之间的枢纽立交工程。

本工程为半苜蓿叶半定向型5层互通立交,东西方向长1850米,南北方向长1580米,匝道桥总长6241米,地面辅道长3338米。

共设经十路跨线桥、二环东路跨线桥、A、B、C、D、E、F、G、H匝道桥,地面辅道桥二座,共12座桥梁,总长6166米。

本合同段为济南东二环至邢村立交道路拓宽改造工程二B合同段(燕山互通立交),含经十路、二环东路跨线桥共长831.73米,六座匝道桥(C、D、E、F、G、H匝道)全部或部分长2212.68米,2座20米辅道桥;桥头引道1582米,地面辅道4853米(双侧长度)。

上部结构除经十路跨线桥JSL4、JSR5联,二环东路跨线桥DHL4、DHR1、DHR4联,F4联为普通砼箱梁外,其余为预应力砼箱梁;辅道桥采用预应力空心板。

2、水文及地质概况本工程位于济南市区东部,属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

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旱涝不均,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属大陆性气候特性。

该区年平均温度为13.52℃,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6.78℃,最低月平均气温-1.9℃,冻结深度0.5m。

年平均降雨量1144.7mm,雨量不均,多集中在7~9月。

本合同段位于鲁中山地边缘之丘陵地貌中,地形稍有起伏,南高北低,地形受人工影响较大。

地表主要为第四纪松散覆盖层,下伏基岩主要为全风化至微风化的闪长岩、辉长岩、泥灰岩、石灰岩。

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3、设计标准与技术指标设计车速:经十路、二环东路60公里/小时;匝道40公里/小时桥梁设计荷载:汽车-超20、挂车-120、城-A级抗震设防标准:Ⅶ度路面设计荷载:BZZ-100标准车主线宽度:经十路、二环东路高架桥为双向六车道,总宽26m 立交匝道宽度:单车道宽7.5m,单向双车道宽10m该合同段由山东省交通厅公路局建设,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设计,山东省交通工程总公司施工,淄博东泰交通工程监理公司监理。

上海-五角场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总则

上海-五角场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总则

编制说明编制依据:五角场立交工程投标技术标书文件,目前工程的现场实际情况。

本设计中,工程范围和工程内容,范围主要依据投标技术文件中得来,由于没有正式施工图,故无法详细准确得论证。

本设计中,施工组织及施工程序,基本上改变了投标时得技术方案,在投标技术文件中环岛部分首先进行的是环岛中央部分施工内容,但是由于目前前期动拆迁未能正常展开,原计划中的保护壳方案未能按时实现,各类管线的搬迁工作无法按原计划进行,因此,现在采取了新的交通组织方案,首先进行环岛外围人行通道等设施的实施,以满足工程连续施工的需要。

本设计中,未对交通组织方案进行论述,它基本上跟随施工程序安排分为二个阶段,目前正审批过程中,该内容将在第一阶段施工组织中详细论述。

在本设计中的施工进度计划是在有关方面的“将工程提前至2004年年底的指令”前提下,采用倒排方式进行编制的;由于竣工期限提前,而前期工作大幅度的拖后,这就造成主体结构施工工期仅有10个月的时间,工期相当紧张。

由于目前没有正式施工图纸,而根据有关方面的信息,本工程的方案与初步设计相比较将做较大范围的调整,因而,在本设计中未对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以及工料、机计划进行叙述待正式施工图纸拿到后,在阶段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各专项施工组织设计中进行编写。

管线保护方案,临时排水方案目前尚在与有关方面洽谈过程中,将在第一阶段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写。

在本设计中,基本上明确了项目经理部各职能部门的人员安排,但未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明确,将在各项施工组织设计中进行明确。

本设计中,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仅作了较笼统的叙述,其针对各专业内容的专项质量、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将在个专项施工组织设计中详细叙述。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仅为五角场立交工程施工的大致思路,具体而有操作性的施工组织将根据前期准备工程的实际进展和正式施工图纸的出图情况,编制阶段性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论述,计划将分为如下几个分册:⑴第一阶段施工组织设计(5·1~2003·11·13)⑵第二阶段施工组织设计(2003·12·1~2004·12·30)⑶雨水泵站施工组织设计⑷黄兴路~淞沪路地道施工组织设计⑸翔殷路~邯郸路跨线桥(含国和路上匝道)施工组织设计⑹下沉式广场施工组织设计⑺五角场立交工程下水道施工组织设计⑻五角场立交工程道路施工组织设计⑼人行通道施工组织设计(10)五角场立交工程电器、设备、装饰等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编制说明工程概况---------------------------------------------------------------------------------------(1)施工组织及程序------------------------------------------------------------------------------(8)施工进度计划---------------------------------------------------------------------------------(10)工程工、料、分析及工、料、机计划---------------------------------------------------(10)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10)施工组织管理及工程建设目标------------------------------------------------------------(10)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17)保证工程质量措施---------------------------------------------------------------------------(19)保证文明施工措施---------------------------------------------------------------------------(26)保证工程安全生产措施--------------------------------------------------------------------(27)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证措施--------------------------------------------------------------(31)附图表五角场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总则)一、工程概况我公司中标承建的五角场立交工程是上海市重点实施工程——中环线高架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工建设标志着中环线工程的正式启动。

G107—金水东路互通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

G107—金水东路互通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

G107—金水东路互通立交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部分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本项目位于郑州市金水路与107国道交叉口,与规划的金水东路、庐山路形成五路交叉。

根据郑州市的规划,国道107是一条兼城市快速路和过境交通干道双重标准的景观大道,金水路和金水东路为城市畅通工程主干道和城市快速放射路,远期与京珠国道主干线新乡至郑州段连接。

庐山路是一条带动郑东新区开发的重要城市主干道。

现在金水路和107国道改造工程相继启动,107国道四车道分离式立交桥已经建成通车,在交叉口位于700米半径的曲线上。

由于107国道西侧建筑物林立,而且处于三环以内,商业价值较高,所以立交线位主要布设在107国道东侧,采用组合式蝶型互通立交桥型以节省占地面积。

针对五路交叉的现状,在蝶型立交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条单向行驶的107国道和一条左转定向匝道以及一条右转匝道,形成了组合式蝶形立交。

二、地形与地质简况桥址位于嵩山隆起构造剥蚀区,属黄河冲积平原,地面平坦开阔,局部低洼,地势自南向北略有倾斜降低,海拔在90M左右。

沿线土质以粉质低液限粘土为主,地质情况良好。

三、水文与气象简况桥址区地表有熊耳河流过,河水由市内生活和生产用水组成,径流量不大,水质较差。

地下水位埋深4—6米,无良好含水层,第四系仅在沟谷地带有砂砾石含水层,厚度不大,基岩裂隙水量小。

地下水受季节影响,夏丰冬缺。

桥址区属温暖大陆性半干燥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年平均气温14.5℃,两极值-17.9℃—+43℃,年平均最低气温-0.3℃。

多年降水量在400-909.2mm,平均641mm。

一般6-8月份降水占全年的50%左右,最大月降水量达219mm(7月),最大日降水量142mm。

年蒸发量1582-1853mm,平均1668mm。

相对湿度为65%,最高79%,最低55%。

路区冻霜期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历年最大冻霜期162天,最大积雪为21cm,最大冻土深度为27cm。

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表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一、前言(一)、编制说明:我单位在接到山东省济南至馆陶高速公路茌平西互通立交及连接线工程招标文件后,进行了认真阅读和分析。

针对本合同段路线长、结构物较多、质量要求严格等特点,为确保本工程在合同工期内优质全面完成,调集具有丰富公路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组建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并对本工程进行科学管理、精心施工,同时投入我单位先进配套的施工机械设备,确保本工程在合同要求的工期内竣工并交付使用。

(二)、编制依据:1、《山东省济南至馆陶高速公路茌平西互通立交及连接线工程招标文件》及施工图纸;2、《国家标准规范》及公路工程施工设计等相关技术资料;3、当地气候、环境条件、人文背景等相关参考资料及现场考察情况;4、我单位施工经验、施工能力、人员及机械设备状况等内在条件;5、《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年版);6、相关《法律》、《法规》、《地方规定及相关条款》等参考资料。

(三)、工程概况:济南至馆陶高速公路于1996年建成通车,在茌平县城留了一处出口,即现有茌平互通立交,接G105。

G105在茌平拓宽改造后,进一步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而现有的茌平互通立交设计标准低,与G105的平交改立交难度大,导致现有茌平互通立交及G105茌平县城区段交通压力较大。

为了缓解现有济馆高速茌平互通立交目前交通压力,新建茌平西互通立交。

路线起点桩号LK0+000,位于王桥村西南现国道G105茌平县西环段,沿茌新河东侧向南,经刁家洼西侧,在吴小庄西北侧跨济馆高速,设茌平西互通与济馆高速相联接,跨济馆高速后,经泥匠王东向东南,在牛庄、于庄之间穿过,在李寺南侧转向东,经姜庄北、洼李南,在贾庄东接现有G105国道,终点桩号LK9+700。

第二合同段包括LK0+000~LK2+050路段和Lk3+050~LK9+700路段,全长共计8.700km。

1、地形、地貌该路线所在区域属黄河冲积平原,为微度起伏的岗、坡、洼相间地貌,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坡度较小,地面高程在海拔28.1m~32.2m之间。

五一路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1

五一路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1

一、五一路立交桥工程工程概况五一路立交桥工程是鞍山市建国路交通走廊系统改造项目的一部分。

鞍山市建国路交通走廊系统改造项目是鞍山市市政府根据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的要求,为适应经济迅速发展对交通的要求,缓解城市交通问题而提出的,本项目已列入世界银行对辽宁省交通运输项目的第三期贷款项目。

建国路为鞍山市南北向主干路,环钢路、永昌街是鞍山市东西向唯一通畅的主干道,环钢路位于铁西区,永昌街位于铁东区,环钢路、永昌街与南北建国路交通走廊形成鞍山市十字主干骨架路网结构,在其交汇处为五一路立交桥。

五一路立交桥东西范围为:西起铁西六道街,东至铁东五道街,跨线桥及引道总长度约为1.5km。

南北范围为:南起虹桥路口,北至正义街,总长度约为1.15km。

本立交桥为全互通式立体交叉组合,其主要考虑将过境交通系统与区域交通系统分离。

建国路与环钢路—永昌街及其它之间用于解决转向交通的定向匝道,共同构成过境交通服务体系。

五一路与建国路及永昌街,环钢路辅路相接形成区域交通服务体系,解决进出鞍钢正门等方向的区域交通。

本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及道路附属工程等几项工程。

(一)桥梁工程五一路立交桥是一座二层兼有三层的互通式立交桥,包括东西方向主桥一座,南北方向主桥一座,八座定向匝道桥,一座铁东二道街跨线桥,一座匝4通道桥,共计由十二座桥构成。

(1)东西向主桥:上跨南北主路及铁路编组站。

共计26孔。

全桥基础灌注桩165根,Y-0至Y-16为预应力简支“T”梁,长417米,宽为24.7米,面积为10300平方米。

Y-16至Y-19段为3孔钢砼联合梁,长211.45米,跨径为60+90+61.45米,面积4483平方米,Y-19至Y-26段为预应力砼连续箱梁,长233.29米,面积4833平方米。

东西主桥全长861.7米,总面积19616平方米。

(2)南北向主桥:共计11孔,桥梁基础为灌注桩,共计84根,J-0至J-4为4孔预应力简支“T”梁,长为108米,宽为17.7米,面积为1911.6平方米。

互通式立交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互通式立交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互通式立交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目录一、前言 (2)1.1 编制依据 (2)1.2 工程概况 (3)二、施工准备 (4)2.1 施工材料准备 (5)2.2 施工设备准备 (7)2.3 施工队伍组织 (7)三、施工方案 (8)3.1 工程测量与放样 (10)3.2 基础工程施工 (10)3.3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 (11)3.4 模板工程施工 (13)3.5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14)3.6 铺设道路面层 (15)四、施工进度计划 (17)4.1 施工阶段划分 (18)4.2 施工时间安排 (20)4.3 进度控制措施 (21)五、施工现场管理 (22)5.1 施工现场布置与管理 (23)5.2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24)5.3 环境保护措施 (26)六、施工质量管理与验收 (27)6.1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28)6.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29)6.3 工程验收程序与标准 (30)七、施工风险管理与应急预案 (31)7.1 施工风险评估 (32)7.2 应急预案制定 (33)7.3 应急演练与实施 (35)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许多大中型城市的挑战之一。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互通式立交桥工程旨在提高道路交通的流通性和效率,减少交通堵塞,提高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

在此背景下,我们编制了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旨在为本次互通式立交桥工程提供明确、科学的施工组织和设计方案。

本方案旨在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保障施工质量与安全,同时兼顾经济效益与环境影响。

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这座互通式立交桥将成为连接城市各部分的重要纽带,为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在接下来的文档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本次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包括工程概况、设计原则、施工目标、方法和技术路线等内容。

我们将特别强调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本次工程的圆满完成。

1.1 编制依据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及相关的公路工程设计规范,保证了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技术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宁波某立交桥技术标 (5)第一节前言51.1.1编制说明 (5)1.2.1编制依据 (5)1.3.1编制原则 (6)第一节工程概况71.1.1工程简介 (7)1.2.1工程施工条件 (17)第一节施工总体部署181.1.1工程特点 (18)1.2.1工程目标设计 (19)1.3.1总体施工部署 (20)第一节施工管理组织及人员安排241.1.1施工指导思想及组织原则 (24)1.2.1施工管理组织 (25)1.3.1施工人员组织及安排 (30)第一节施工机械设备等资源配备及布置361.1.1施工机械配备计划及保证措施 (36)1.2.1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配备计划 (46)1.3.1人员及设备进场时间和方法 (51)1.4.1材料供应计划及保证措施 (52)第一节施工总平面布置531.3.1施工场地布置说明 (54)第一节施工进度计划和保证措施571.1.1施工进度计划安排的原则和依据 (57)1.2.1工程总工期目标控制 (58)1.3.1阶段性工期安排和节点控制 (58)1.4.1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及衔接 (63)1.5.1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63)第一节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671.1.1工程概况 (67)1.2.1施工测量方案 (72)1.3.1钻孔灌注桩施工 (75)1.4.1承台(桥台)施工 (82)1.5.1墩柱、盖梁施工 (88)1.6.1支座安装施工 (98)1.7.1主线桥连续箱梁的施工 (100)1.8.1主线桥及匝道桥现浇板梁的施工 (117)1.9.1预制架设板梁的施工 (121)1.10.1桥面系及附属工程施工1231.11.1辅道桥的施工 (127)第一节给排水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1271.1.1排水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 (127)1.2.1给水工程项目施工方案 (149)第一节道路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1571.3.1路基填方施工 (162)1.4.1碎石底基层和钢塑格栅施工 (165)1.5.1塘渣垫层施工 (167)1.6.1水泥稳定层施工 (169)1.7.1沥青砼面层施工方案 (172)1.8.1世纪大道老路改造施工 (180)1.9.1地道的施工 (184)1.10.1侧平石的施工1851.11.1人行道系施工 (186)1.12.1附属项目施工 (187)第一节软基处理、冬雨季施工等措施1891.1.1软基处理方案 (189)1.2.1冬、雨季施工措施方案 (198)第一节工程质量保证措施2041.1.1质量目标及质量承诺 (204)1.2.1质量保证体系及管理机构 (204)1.3.1质量控制程序 (209)1.4.1质量保证措施 (209)第一节创杯规划220第一节公用管线的保护方案2241.1.1公用管线的保护措施 (224)1.2.1管线保护方案 (224)1.3.1公用管线保护措施 (226)第一节交通组织方案2271.1.1概况 (228)1.2.1交通组织方案 (228)第一节安全生产保证措施2321.1.1安全生产目标 (232)1.2.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232)1.3.1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240)第一节标准化工地建设及环保措施2461.1.1标准化建设 (246)1.2.1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247)1.3.1环境保护措施 (251)其他附图(箱梁支架图等) (254)宁波某立交桥技术标第一节前言1.1.1编制说明我方经过认真研究招标文件,仔细考察宁波市**立交工程现场,对工程所处位置的交通、沿线构筑物和地上地下管线进行调查,结合我公司多年的施工经验和目前的施工技术,组织了拟任项目经理及主要项目管理人员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

在本工程组织设计编制中,充分考虑了各关键工序和重点工序及相互间的衔接与协调的可行性,及其实现的施工技术方案和工艺操作方法,对工程现场的地质条件、地上地下构筑物和交通情况可能对本工程产生的影响,作了充分的估计和准备。

我方确保在业主要求的总工期内完成本工程的施工,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施工验收规范一次性合格标准。

一旦中标,我方将在本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对现场各种情况作出充分的调查研究,进一步细化和优化,并编制各重要部位的施工作业指导书和计算书、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构筑物和地下管线保护方案,经业主和有关部门批准后严格执行。

1.2.1编制依据1、宁波市**立交工程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宁波市**立交工程施工设计图》等相关图纸。

3、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4、标前会议精神及招标答疑文件。

5、现场踏勘所获得的有关地形、水文、地质、交通、电力等资料。

6、我方实际施工经验能力,机械设备装备能力,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来工程实践中积累的施工及管理经验。

7、国家、浙江省以及宁波市发布实施的相关法令、法规及行政命令。

8、招标文件图纸中明文要求的技术规范、规定和标准,以及国家现行技术规范、标准及有关市政工程的技术资料。

1.3.1编制原则(一)确保满足及响应招标文件的原则遵循招标文件中的各项条款,响应招标文件要求,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质量、安全、文明、工期、环境保护和工程造价等各方面的工程目标。

(二)确保工期的原则严格按业主对本工程的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制定适度缩短工期的进度计划,实施网络控制,确保工程总工期330 日历天完成。

(三)合理优化、优质高效的原则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以“施工技术先进,施工方案可行,施工方法可靠,施工组织科学,重信誉守合同,优质安全高效,不留后患”为指导思想。

合理安排各项工程项目的施工,加强领导、科学组织、优化管理,确保优质高效施工。

严格贯彻ISO-9000 标准,依据ISO-9001:2000、ISO-14001:1996、OHSAS-18001:1999 编制的三位一体管理文件和程序文件汇编。

确保工程质量合格,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争创“甬江杯”优质工程。

(四)安全第一原则严格遵照、遵守国家、浙江省、宁波市政府关于施工安全、工地治安、人员安全、劳动保护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和技术标准。

安全工作是搞好生产的重要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和防止各类伤亡事故发生,确保施工安全。

(五)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相结合及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我项目部的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地履行合同,不留后患。

(六)一切忠实于业主、听众服务于业主的原则。

(七)坚持项目法管理原则通过对劳动力、设备、材料、资金、技术信息的优化配置,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和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效果。

(八)坚持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在各项工序中,对于能提高或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工艺积极采用,发挥科技在施工中的先导作用。

(九)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在施工组织方面,以专业化作业队为基本作业形式,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的优势,同时取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第一节工程概况1.1.1工程简介宁波市**立交工程位于宁波市**、**高速公路出口处,为**大道与**环路立交,立交形式为匝道线形基本平行于南外环路的扁苜蓿型互通式立交。

本次招标范围为世纪大道与南外环路立交范围内的跨线桥梁、匝道桥梁、给排水工程、世纪大道南段扩建工程、匝道、辅道及地面辅道桥梁工程、交通设施工程等部分。

(一)、桥梁工程1、招标内容(1 )南外环主线跨世纪大道跨线桥梁,标准宽度2 ×17.0m。

里程桩号K9+047.805~K9+628.691,全长635.1m。

(2)立交匝道桥梁,共计8 条匝道,分别为EN、SW、WN、SE、WS、NE、ES、NW匝道桥,桥梁宽度10.4m~10.75m,匝道桥梁总长度1126m。

(3)南外环地面辅道桥梁(非机动车及人行桥梁)共6 座。

桥梁宽度6.0m和10.0m。

2、设计标准(1)设计荷载主线桥梁、匝道桥梁:城-A 级;地面非机动道和人行道桥梁:城-B 级。

(2)抗震要求:7 度设防,动峰值加速度0.1g,结构重要性系数1.3。

(3)道路净空机动车道:≥5.0m;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2.5m。

(4)河道净空要求立交东侧规划排水河道,无通航要求,中孔跨径≥16.0m,梁底标高≥3.43m(黄海标高),河道底中心标高-1.87m。

立交西侧排水河,无通航要求,梁底标高≥2.93m。

(5)桥梁横坡主线桥梁:1.5%;匝道桥梁:按平曲线要求布置超高横坡;地面辅道桥梁:1.5%。

3、桥梁结构(1)桥梁结构类型(2)主跨段结构南外环跨越世纪大道主跨段,桥梁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弧形断面连续箱梁。

跨径30m-35m,6 跨一联,跨越世纪大道2×35m,世纪大道中央分隔带中布置桥墩。

梁高1.80m,梁底采用椭圆弧形双立柱,与上部结构的建筑造型协调。

承台厚度1.80m。

桩基础采用直径800 ㎜钻孔灌注桩。

(2)主线其余段(预制空心板梁)桥跨结构采用简支空心板梁,桥梁连续。

跨径布置≤22m,桥面连续长度100m 左右。

双孔断面。

变宽度桥跨中采用部分形板,宽度1000 ㎜-1300 ㎜,采用单孔断面。

除了K1、K2 跨板梁梁高采用900 ㎜外,余均采用1000 ㎜梁高。

下部结构盖梁采用弧形底面,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立柱采用弧形立柱。

承台厚度1.80m。

桩基础采用直径800 ㎜钻孔灌注桩。

(3)主线其余段(现浇空心板)桥跨匝道并入主线桥跨,采用现浇空心板,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现浇板梁高1000 ㎜,多孔断面。

顶板120 ㎜,底板120 ㎜,腹板200 ㎜。

预应力布置在腹板中,锚固在梁板顶面。

下部结构盖梁采用弧形底面,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立柱采用弧形立柱。

承台厚度1.80m。

桩基础采用直径800 ㎜钻孔灌注桩。

(4)匝道桥跨匝道桥跨,采用简支整体现浇空心板。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

顶板120 ㎜,底板120 ㎜,腹板200 ㎜。

预应力钢束布置在腹板中,锚固在梁顶面。

下部结构盖梁采用弧形底面,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立柱采用变截面独柱。

桩基础采用直径800 ㎜钻孔灌注桩。

(5)地面辅道桥梁南外环路两侧的非机动车及人行辅道桥梁共计6 座。

立交西侧辅道桥跨径布置与主线桥梁一致,为单跨简支梁,采用先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梁,梁高900 ㎜。

立交东辅道桥北桥为3 跨简支梁桥面连续,立交东辅道桥南桥为4 跨简支梁桥面连续,采用先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梁,梁高900mm。

立交东侧现有河道南桥为4 跨简支梁桥面连续,现有河道北桥为2 跨简支架梁桥面连续,采用钢筋砼空心板梁,梁高500 ㎜。

立交西侧辅道桥位置为原“南外环路(东段)III 标段工程9 号桥”位置,原设计基础及桥台盖梁已经完成,原设计板梁已预制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