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版数控加工基础教案第二章第二节
《数控加工工艺及设备》教学教案

《数控加工工艺及设备》教案内容欢迎阅读备注欢迎阅读 《数控加工工艺及设备》教案内容第一章数控加工工艺及设备基础备注第一节机床数控技术与数控加工设备概述一、机床中有关数控的基本概念1.数字控制(数控)及数控技术 一般意义的数字控制是指用数字化信息对过程进行的控制,是相对模拟控制 而言的。
机床中的数字控制是专指用数字化信号对机床的工作过程进行的可编程 自动控制,简称为数控(NC)。
这种用数字化信息进行自动控制的技术就叫数控 技术。
2.数控系统 是实现数控技术相关功能的软硬件模块的有机集成系统,是数控技术的载 体,它能自动阅读输入载体上事先给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从而使机床运动并 加工零件。
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硬件数控系统和计算机数控系统两类。
早期的数控系统主要由数控装置、主轴驱动及进给驱动装置等部分组成,数 字信息由数字逻辑电路来处理,数控系统的所有功能都由硬件实现,故又称为硬 件数控系统(NC 系统)。
3.计算机数控系统 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控系统,由装有数控系统程序的专用计算机、输入输 出设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存储器、主轴驱动及进给驱动装置等部分 组成,习惯上又称为 CNC 系统。
CNC 系统已基本取代硬件数控系统(NC 系统)。
4.开放式 CNC 系统 国际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提出的开放式 CNC 系统的定义是:一个开放式 CNC 系统应保证使开发的应用软件能在不同厂商提供的不同的软硬件平台上运 行,且能与其它应用软件系统协调工作。
根据这一定义,开放式 CNC 系统至少包括以下五个特征: (1)对使用者是开放的:应可以采用先进的图形交互方式支持下的简易编 程方法,使得数控机床的操作更加容易; (2)对机床制造商是开放的:应允许机床制造商在开放式 CNC 系统软件的 基础上开发专用的功能模块及用户操作界面; (3)对硬件的选择是开放的:即一个开放式 CNC 系统应能在不同的硬件平 台上运行; (4)对主轴及进给驱动系统是开放的:即能控制不同厂商提供的主轴及进 给驱动系统;欢迎阅读 《数控加工工艺及设备》教案内容(5)对数据传输及交换等是开放的。
最新数控车削编程教案——第2章 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

数控车削编程教案第2章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项目1 轮廓线加工(G00、G01、G02、G03)任务1 任务分析1.知识和目标『项目知识』基本指令(G00、G01、G02、G03)的应用;『技能目标』轴的轮廓线车削2.任务提出车削如图1所示的轴,毛坯为¢52×100,材料为45#钢。
3.任务分析这是一个加工轴轮廓的任务,有直线和圆弧,用基本编程指令G00、G01、G02、G03可完成。
图1任务2 指令讲解一、快速定位指令(G00)该指令命令刀具以点定位控制方式从当前所在点快速运动到指令给出的目标位置;它只是快速定位,而无运动轨迹要求。
1.指令格式:G00 X(U)_ Z(W)_ ;其中X、Z为目标点坐标,U、W为增量坐标编程方式。
2.编程并运行。
二、直线插补指令(G01)该指令命令刀具在两坐标点间以插补联动方式按指令的F进给速度作任意斜率的直线运动。
1.指令格式:G01 X(U)_ Z(W)_ F_ ;其中X、Z为目标点坐标,U、W为增量坐标编程方式;F为切削进给速度,单位为mm∕r。
2.编程并运行。
三、圆弧插补指令(G02、G03)该指令命令刀具在X Z坐标平面内,按指定的F进给速度进行圆弧插补运动,切削出圆弧轮廓。
G02为顺时针圆弧插补指令,G03为逆时针圆弧插补指令。
1.指令格式: G02 X(U)_ Z(W)_ I_ K_ F_ ;或 G02 X(U)_ Z(W)_ R_ F_ ;G03 X(U)_ Z(W)_ I_ K_ F_ ;或 G03 X(U)_ Z(W)_ R_ F_ ;其中X、Z为圆弧终点坐标;I、K为圆弧中心的坐标,R为圆弧半径2.顺时针圆弧与逆时针圆弧的判别方法在使用G02或G03指令之前,要正确判别刀具在加工零件时是按顺时针路径作圆弧插补运动,还是按逆时针路径作圆弧插补运动。
在X—Z平面内向Y轴的负方向看去,刀具相对工件进给的方向顺时针为G02,逆时针为G03。
b为前置刀架的情况;加工同一段圆弧时,前置刀架的数控车床所使用的圆弧插补指令G02 (G03)与后置刀架的数控车床恰好相反。
《数控加工技能实训》教学教案(全)

《数控加工技能实训》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 学会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4. 能够熟练操作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实训二、教学内容1. 数控加工概述1.1 数控加工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数控加工的特点和应用范围2. 数控机床结构及功能2.1 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2.2 数控机床的主要功能3. 数控编程基础3.1 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3.2 数控编程的方法和步骤3.3 数控编程的常用指令和功能代码4. 数控机床操作实训4.1 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4.2 数控机床的加工实训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数控机床的结构及功能、数控编程的方法和技巧等知识点。
2. 演示法:通过操作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实训,展示数控加工的过程和技巧。
3. 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实训,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1. 数控机床:用于学生实践操作的数控机床。
2. 数控编程软件:用于编写数控加工程序的软件。
3. 教学PPT:用于讲解知识点和展示实例的PPT。
4. 实训指导书:用于指导学生进行加工实训的教材。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和数控机床的结构及功能的掌握情况。
2. 编程练习:布置编程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数控编程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加工实训:评估学生在加工实训中的操作技能和加工质量,检查学生对数控机床操作的熟练程度。
《数控加工技能实训》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章节1. 数控系统的硬件组成2. 数控系统的软件组成3. 数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护七、教学内容1. 数控系统的硬件组成7.1 控制器硬件组成7.2 驱动器的硬件组成7.3 反馈装置的硬件组成2. 数控系统的软件组成7.4 数控系统的软件结构7.5 数控系统的软件功能3. 数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护7.6 数控系统的故障类型7.7 数控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7.8 数控系统的维护与保养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控系统的硬件组成、软件组成以及故障诊断与维护的方法和技巧。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第一章:数控技术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3. 了解数控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数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数控装置、伺服系统、编程装置等。
3. 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开环控制、闭环控制等。
4. 数控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机械加工、模具制造、航空航天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数控技术的应用场景。
2.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数控系统的组成。
3. 利用仿真软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数控系统的组成结构图。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数控系统实物展示。
3. 数控系统仿真软件。
第二章:数控编程基础一、教学目标:1. 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熟悉数控编程的常用指令。
3. 了解数控编程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 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步骤:程序结构、编程方法等。
2. 数控编程的常用指令:G代码、M代码、参数编程等。
3. 数控编程的规则和注意事项:程序编制的基本规则、安全操作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数控编程的实际应用。
2. 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熟悉数控编程的常用指令。
3. 利用仿真软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数控编程的操作过程。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数控编程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让学生编写简单的数控程序。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数控编程仿真软件。
3. 数控编程实例教材。
第三章:数控加工工艺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控加工的基本工艺特点。
2. 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参数的选取方法。
3. 熟悉数控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 数控加工的基本工艺特点: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等。
《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教案

《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教案第一章:数控加工概述1.1 数控加工的定义与发展1.2 数控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1.3 数控加工的应用范围与优势1.4 数控加工的基本术语与分类第二章:数控编程基础2.1 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与流程2.2 数控编程的常用指令与功能2.3 数控编程的坐标系与参考点2.4 数控编程的刀具补偿与夹具设置第三章: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3.1 数控车床的结构与功能3.2 数控车床编程实例与操作步骤3.3 数控车床的刀具选择与参数设置3.4 数控车床的加工仿真与运行调试第四章: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4.1 数控铣床的结构与功能4.2 数控铣床编程实例与操作步骤4.3 数控铣床的刀具选择与参数设置4.4 数控铣床的加工仿真与运行调试第五章:数控加工工艺与参数设置5.1 数控加工工艺的基本原则与步骤5.2 数控加工的切削参数设置5.3 数控加工的刀具路径与走刀策略5.4 数控加工的工艺优化与质量控制第六章:数控编程的高级指令与应用6.1 数控编程的高级指令功能介绍6.2 用户宏程序的编写与调用6.3 子程序的调用与参数传递6.4 固定循环指令的应用与编程第七章:数控加工仿真与调试7.1 数控加工仿真的原理与作用7.2 数控加工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7.3 数控加工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7.4 数控加工调试技巧与注意事项第八章:数控机床的维护与故障诊断8.1 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与保养8.2 数控机床常见故障的类型与原因8.3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的方法与步骤8.4 数控机床故障排除案例分析第九章: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的安全技术9.1 数控加工安全操作规程9.2 数控机床的安全防护装置9.3 数控加工过程中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理9.4 数控加工安全文化的建设与培训第十章:综合实例分析与操作训练10.1 数控加工综合实例的选择与分析10.2 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的步骤与技巧10.3 数控加工操作训练的组织与实施10.4 数控加工操作技能的评估与提高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数控加工概述难点解析:数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较为复杂,需要理解CNC控制器、伺服系统、编程装置等关键组件的作用;数控加工的应用范围与优势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数控加工的基本术语与分类需要掌握并能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数控加工)数控铣床教案

(数控加工)数控铣床教案第一章:数控铣床概述1.1 课程目标:了解数控铣床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应用范围,掌握数控铣床的基本组成和操作方法。
1.2 教学内容:1.2.1 数控铣床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2 数控铣床的分类与特点1.2.3 数控铣床的应用范围1.2.4 数控铣床的基本组成1.2.5 数控铣床的操作方法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演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资源:教材、PPT、数控铣床实物或模型、操作演示视频。
1.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实操考核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数控铣床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数控铣床编程基础2.1 课程目标:掌握数控铣床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数控铣床编程的常用指令和功能代码。
2.2 教学内容:2.2.1 数控铣床编程的基本原理2.2.2 数控铣床编程的方法与步骤2.2.3 数控铣床编程的常用指令2.2.4 数控铣床编程的功能代码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实操、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资源:教材、PPT、数控铣床编程软件、实操案例。
2.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编程实操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数控铣床编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数控铣床操作3.1 课程目标:掌握数控铣床的操作步骤和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简单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
3.2 教学内容:3.2.1 数控铣床操作的基本步骤3.2.2 数控铣床操作的注意事项3.2.3 数控铣床加工参数的选择与调整3.2.4 数控铣床刀具选择与更换3.2.5 数控铣床加工过程中的故障处理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演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资源:教材、PPT、数控铣床实物或模型、操作演示视频、实操案例。
3.5 教学评价:通过实操考核、故障处理案例分析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数控铣床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
第四章:数控铣床加工工艺4.1 课程目标:掌握数控铣床加工工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根据零件特点和加工要求制定合理的数控铣削工艺。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教案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教案全套第一章:数控加工概述1.1 课程目标了解数控加工的定义、特点和分类掌握数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理解数控加工的基本过程1.2 教学内容数控加工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数控加工的特点和应用领域数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数控加工的基本过程和操作步骤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数控加工的定义、特点和分类,数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演示法:展示数控加工过程和操作步骤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数控机床1.4 教学资源数控机床:用于展示数控加工过程和操作步骤PPT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和实例1.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数控加工概念的理解操作演练:评估学生对数控机床操作的熟练程度第二章:数控加工工艺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数控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和优化理解数控加工刀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2.2 教学内容数控加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数控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和优化数控加工刀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数控加工工艺实例分析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数控加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数控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和优化,数控加工刀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数控加工工艺实例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数控机床,实践数控加工工艺的应用2.4 教学资源数控机床:用于实践数控加工工艺的应用PPT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和实例数控加工工艺案例:用于案例分析2.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数控加工工艺概念和方法的理解操作演练:评估学生对数控加工工艺应用的熟练程度第三章:数控编程基础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数控编程的指令系统和编程规则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语句和功能指令3.2 教学内容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数控编程的指令系统和编程规则数控编程的基本语句和功能指令数控编程实例分析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数控编程的指令系统和编程规则,数控编程的基本语句和功能指令案例分析法:分析数控编程实例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数控机床,实践数控编程的应用3.4 教学资源数控机床:用于实践数控编程的应用PPT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和实例数控编程案例:用于案例分析3.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数控编程概念和方法的理解操作演练:评估学生对数控编程应用的熟练程度第四章:数控编程实例分析掌握数控编程实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了解数控编程实例的类型和特点掌握数控编程实例的分析和优化方法4.2 教学内容数控编程实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数控编程实例的类型和特点数控编程实例的分析和优化方法数控编程实例分析实例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数控编程实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数控编程实例的类型和特点,数控编程实例的分析和优化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数控编程实例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数控机床,实践数控编程实例的应用4.4 教学资源数控机床:用于实践数控编程实例的应用PPT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和实例数控编程实例案例:用于案例分析4.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数控编程实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的理解操作演练:评估学生对数控编程实例应用的熟练程度第五章:数控加工仿真与操作掌握数控加工仿真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了解数控加工仿真的作用和意义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和技巧5.2 教学内容数控加工仿真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数控加工仿真的作用和意义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和技巧数控加工仿真实例分析第六章:数控编程软件的使用6.1 课程目标掌握数控编程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了解数控编程软件的类型和特点掌握数控编程软件的操作步骤和技巧6.2 教学内容数控编程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数控编程软件的类型和特点数控编程软件的操作步骤和技巧数控编程软件实例操作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数控编程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数控编程软件的类型和特点,数控编程软件的操作步骤和技巧演示法:展示数控编程软件的操作步骤和实例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数控编程软件6.4 教学资源数控编程软件:用于实践数控编程软件的操作PPT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和实例数控编程软件操作实例:用于实践操作6.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数控编程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的理解操作演练:评估学生对数控编程软件操作的熟练程度第七章:数控加工质量控制7.1 课程目标掌握数控加工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数控加工质量的影响因素掌握数控加工质量的检测和优化方法7.2 教学内容数控加工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数控加工质量的影响因素数控加工质量的检测和优化方法数控加工质量控制实例分析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数控加工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数控加工质量的影响因素,数控加工质量的检测和优化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数控加工质量控制实例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数控机床,实践数控加工质量控制的应用7.4 教学资源数控机床:用于实践数控加工质量控制的应用PPT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和实例数控加工质量控制案例:用于案例分析7.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数控加工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操作演练:评估学生对数控加工质量控制应用的熟练程度第八章:数控加工故障分析与维护8.1 课程目标掌握数控加工故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了解数控加工故障的原因和影响掌握数控加工故障的分析方法和维护技巧8.2 教学内容数控加工故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数控加工故障的原因和影响数控加工故障的分析方法和维护技巧数控加工故障实例分析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数控加工故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数控加工故障的原因和影响,数控加工故障的分析方法和维护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数控加工故障实例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数控机床,实践数控加工故障分析与维护的应用8.4 教学资源数控机床:用于实践数控加工故障分析与维护的应用PPT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和实例数控加工故障分析与维护案例:用于案例分析8.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数控加工故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的理解操作演练:评估学生对数控加工故障分析与维护应用的熟练程度第九章: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9.1 课程目标掌握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了解数控加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掌握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对行业的影响9.2 教学内容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数控加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对行业的影响数控加工技术发展实例分析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数控加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对行业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数控加工技术发展实例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数控机床,实践数控加工技术应用9.4 教学资源数控机床:用于实践数控加工技术应用PPT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和实例数控加工技术发展案例:用于案例分析9.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数控加工技术发展历程和现状的理解操作演练:评估学生对数控加工技术应用的熟练程度第十章:综合练习与实训10.1 课程目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的实践操作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至第五章: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工艺、编程和仿真操作是基础知识点,需要重点关注。
数控加工技术基础教案

广东省高新技术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授课专业班级09数控班课程名称数控加工技术基础任课教师唐美春授课时间2011年2月20日课程表理论课教案技术复杂,对工艺和程序编制要求较高,加工中难以调整,维修困难。
数控机床一般由控制介质、数控装置、伺服系统、测量反馈装置和机床主机组成。
四)课堂小结:本次课讲解了数控加工技术的基本知识,讲解了数控加工产生的背景以及其发展史。
希望同学们在课后找寻相关资料,深入了解。
理论课教案理论课教案理论课教案审阅签名:理论课教案审阅签名:理论课教案Δ B =A max-A min =S max-S min= δ SS 是定位基准E 与设计基准F 间的距离尺寸。
当设计基准的变动方向与加工尺寸的方向相同时,基准不重合误差就等于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间尺寸的公差,如图3-61 ,当S 的公差为δ S ,即Δ B = δ S (3-2 )当设计基准的变动方向与加工尺寸方向有一夹角(其夹角为β)时,基准不重合误差等于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间距离尺寸公差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投影,即Δ B = δ S × cos β (3-3)当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之间有几个相关尺寸的组合,应将各相关连的尺寸公差在加工尺寸方向上投影取和,即式中δ i ——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之间各相关连尺寸的公差(mm );β i ——δ i 的方向与加工尺寸方向之间的夹角(0 )。
式(3-4 )是基准不重合误差Δ B 的一般计算式 .2、工序基准与设计基准的关系四、课堂小结:总结本堂课的内容、提醒注意课堂纪律。
理论课教案教学过程2、工艺尺寸链的组成我们把组成工艺尺寸链的各个尺寸称为尺寸链的环。
这些环可分为封闭环和组成环。
(1)封闭环:尺寸链中最终间接获得或间接保证精度的那个环。
每个尺寸链中必有一个,且只有一个封闭环。
(2)组成环:除封闭环以外的其他环都称为组成环。
组成环又分为增环和减环。
(i)增环(A i):若其他组成环不变,某组成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随之同向变动,则该环为增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控刀具(分两大系统:车削系统和铣镗削系统)的特点与要求
数控刀具要求精度高、刚性好、装夹调整方便,切削性能强、耐用度高。合理选用既能提高加工效率又能提高产品质量。
刀具选择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1、被加工工件的材料、性能:金属、非金属,其硬度、刚度、塑
教案纸
第3页
性、韧性及耐磨性等。
2、加工工艺类别:车削、钻削、铣削、镗削或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和超精加工等。
模块式刀具克服了整体式刀具功能单一,加工尺寸不易变动的不足,显示出经济灵活、快速可靠的特点。
§2-4工件的安装与夹具的选择
一、工件定位
1、基准的概念与分类
教案纸
第4页
基准:零件上用以确定其它点、线、面位置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设计基准:零件图上用以确定其它点、线、面位置的基准。
工艺基准:零件加工、测量和装配过程中使用的基准。分为定位基准、工序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3、数控“刀具”的发展趋势
二、数控刀具的材料
1、高速钢
2、硬质合金
3、陶瓷
4、立方碳化硼
5、聚晶金刚石
三、数控刀具的选择
1、被加工工件的材料、性能
2、加工工艺类别
3、工件的几何形状、加工余量、零件的技术经济指标
4、刀具能承受的切削用量
5、辅助因数
四、数控车削刀具
五、数控镗铣刀具
§2-4工件的安装与夹具的选择
4、立方碳化硼(Cubic boron nitride ,CBN),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人工合成的新型刀具材料,其性能与金刚石相似,能高速切削淬火钢和耐热钢,是高速切削的首选 刀具材料。
5、聚晶金刚石(Polymerize crystal diamond,PCD)即人工合成的金刚石,是在高温、高压下合成的新型刀具材料,硬度极高,但是,与铁系材料有很强的亲和力,易使碳元素扩散而磨损,只适用于加工有色金属、非金属如陶瓷等极硬的材料。
(2)工件以圆柱孔定位
定位元件为圆柱销和各种心轴。
(3)工件以外圆柱面定位
定位元件常用有V型块、定位套。
二、工件安装的基本原则
1、定位基准力求与设计基准一致
教案纸
第5页
2、减少装夹次数
3、防止夹紧力产生的变形
4、避免采用占机人工调整时间长的方案,发挥数控机床效能。
三、机床夹具种类
可按应用范围、使用机床、夹紧动力源来分类。
若要求保证某重要表面加工余量均匀,选该表面为粗基准。
若要求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间的位置,选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上只能使用一次。
粗基准表面,应平整光洁。
4、辅助基准的选择原则
为装夹方便或实现基准统一,人为制造的一种定位基准。
5、常用定位元件及定位方式
(1)工件以平面定位
定位元件常用支承钉和支承板。辅助支承和浮动支承的应用。
2、机夹可转位车刀
为适应自动化加工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节省刀具费用等,出现了可转位车刀等高效车刀和标准化车刀。
五、数控镗铣刀具
1、整体式数控刀具系统
主要特点:刀体采用整体式结构与机床连接定位,采用7:24锥柄,该系统的整体刚性较强,结构稳定,
2、模块式数控刀具系统
所谓模块式是将整体刀杆分解成刀柄模式,中间连接模块、刀头模块,三个主要部分,然后通过各种连接结构,保证刀杆连接精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将这三部分连接成一整体,可根据加工需要,通过中间模块的连接调整刀具长度,中间模块可进行多节连接。
(1)要有很高的切削效率。提高切削速度致关重要,硬质合金刀具切削速度可达500—600m/min,陶瓷刀具可达800—1000m/min。
(2)要有很高的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一般3—5µ或者更高。
(3)要有很高的可靠性和耐用度,是选择刀具的关键指标。
(4)实现刀具尺寸的预调和快速换刀,缩短辅助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四、选择夹具原则
1、尽量采用标准夹具,组合夹具,必要时设计专用夹具。
2、装卸方便,灵活可靠。
3、夹具要敞开,不能影响加工。
4、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
教案纸
第6页
5、有条件采用气动液压夹具,多工位夹具。
小结:
1、了解数控刀具的种类、要求与特点。
2、掌握依据加工环境正确选择和使用加工刀具的方法。
3、掌握工件安装的基本原则,了解各典型夹具的结构和功能。
新课讲授:
§2-3数控加工刀具系统
一、数控刀具的种类
1、从结构上可分为:整体式,镶嵌式,内冷式,减振式,机夹可转位刀具等。
2、从加工工艺上可分为:车刀,钻刀(钻头),镗刀,铣刀。
3、数控“刀具”的发展趋势:由整体式工具系统向模块式工具系统发展。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加工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数控刀具的要求与特点:
(5)具有完善的模块式工具系统,储存必要的刀具以适应多品种零件的生产。
(6)建立完备的刀具管理系统,以便可靠、高效、有序的管理刀具系统。
(7)要有在线监控及尺寸补偿系统,监控加工过程中刀具的状态,提高加工可靠度。
补充
让学生懂得数控刀具为什么要具备下述条件和特点,这是选择和评价刀具的依据。
教案纸
第2页
二、数控刀具的材料
1、高速钢(High speed steel),分W系和Mo系两大类,具有回火二次硬化功能高于淬火硬度又具有较好的韧度,比普通工具钢耐磨、比硬质合金韧性高。
2、硬质合金(Cemented carbide),分钨钴类(WC)、钨钛钴类(WC—TiC)、钨钛钽(铌)钴类(WC-TiC-TaC),按ISO标准分为
一、工件定位
1、基准的概念与分类
2、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3、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4、辅助基准的选择原则
5、常用定位元件及定位方式
二、工件安装的基本原则
1、定位基准力求与设计基准一致
2、减少装夹次数
3、防止夹紧力产生的变形
4、避免采用占机人工调整时间长的方案,发挥数控机床效能
三、机床夹具种类
1、按工艺过程的不同
作业:
教材P25第6、8题
难点:如何正确使用刀具。
Hale Waihona Puke 授课方法讲授、举例、提问、引导、演示、分析
挂图模型教具
名称
数量
名称
数量
备课参考资料
编印
理论课教案首页
教学进程设想
时间预分
(分钟)
实施记录
(分钟)
复习提问
新课引入
新课内容
小结
作业
10’
5’
50’
10’
5’
板书板画内容
§2-3数控加工刀具系统
一、数控刀具的种类
1、从结构上分
2、从加工工艺上分
1、按工艺过程的不同,夹具可分为机床夹具、检验夹具、装配夹具、焊接夹具等;
2、按机床种类的不同,机床夹具又可分为车床夹具、铣床夹具、钻床夹具等;
3、按所采用的夹紧动力源的不同又可分为手动夹具、气动夹具等;
4、根据使用范围分为通用夹具、专用夹具、组合夹具、通用可调夹具和成组夹具等类型。
各类夹具的定义及特点如下表所示。
(5)成组夹具:专为某一组零件的成组加工而设计,加工对象明确,针对性强。通过调整可适应多种工艺及加工形状、尺寸。
5、随行夹具,随行夹具是自动或半自动生产线上使用的夹具,虽然它只适用于某一种工件,但毛坯装上随行夹具后,可从生产线开始一直到生产线终端在各位置上进行各种不同工序的加工。根据这一点,随行夹具的结构也具有适用于各种不同工序加工的通用性。
理论课教案首页
章节标题
第二章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课题
内容
§2-3数控加工刀具系统§2-4工件的安装与夹具的选择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数控刀具的种类、要求与特点。
掌握依据加工环境正确选择和使用加工刀具的方法。
掌握工件安装的基本原则,了解各典型夹具的结构和功能。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选择和使用刀具,工件安装的基本原则。
(1)K类,即国标YG,适合加工短切屑黑色金属(铸铁)和有色金属及非金属。
(2)P类,即国标YT,适合加工长切屑黑色金属(塑性好的材料低碳钢)
(3)M类,即国标YW,综合性能好,既可加工铸铁又可加工钢材及有色金属
3、陶瓷(Ceramics),分为两大类,纯氧化铝类(白色陶瓷)和TiC添加类(黑色陶瓷),陶瓷特耐高温,在2000度条件下,仍具有高的硬度,非常耐磨,但是,韧性很低,不能承受冲击,适用于精加工和高速切削
2、按机床种类的不同
3、按所采用的夹紧动力源的不同
4、根据使用范围分
5、随行夹具
四、选择夹具原则
教案纸
第1页
复习提问:
1、如何确定数控加工的内容?
2、分析零件图样主要包含哪几项内容?
3、如何安排加工顺序?
4、如何选择切削用量?
新课引入:我们对数控加工的工序划分原则以及切削用量有了认识,俗话说“七分刀具三分工”这是对普通车床来说的,那么数控加工刀具系统又是什么样的呢?
(1)通用夹具:通用性强,被广泛应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2)专用夹具:专为某一工序设计,结构紧凑、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加工精度容易保证,适用于定型产品的成批和大量生产。
(3)组合夹具:由一套预先制造好的标准元件和合件组装而成的专用夹具。
(4)通用可调夹具:不对应特定的加工对象,适用范围宽,通过适当的调整或更换夹具上的个别元件,即可用于加工形状、尺寸和加工工艺相似的多种工件。
3、工件的几何形状、加工余量、零件的技术经济指标。
4、刀具能承受的切削用量。
5、辅助因数:操作间断时间、振动、电力波动或突然中断等。
四、数控车削刀具
1、常规车削刀具
A、尖形车刀:以直线型切削刃为特征的车刀称为尖形车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