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孩子罗伯特教学设计
黑孩子罗伯特教案设计

黑孩子罗伯特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了解黑孩子罗伯特的故事背景和主题意义。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提升学生对多元文化和种族歧视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1.2 教学内容介绍黑孩子罗伯特的故事背景和作者简介。
分析故事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探讨种族歧视对社会和个人造成的影响。
第二章:教学方法2.1 教学策略使用故事梗概和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分角色朗读和讨论,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培养批判性思维。
2.2 教学资源提供黑孩子罗伯特的故事文本和相关图片。
使用多媒体教学材料,如视频或音频片段。
提供相关讨论问题和思考题。
第三章:课程安排3.1 课时安排本章节共需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第一课时:介绍故事背景和作者,朗读故事,讨论故事主题。
第二课时:分析故事情感表达,探讨种族歧视问题,总结课程意义。
第四章:评估方式4.1 学生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思考问题时的积极参与程度。
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贡献。
4.2 学生理解度评估通过回答问题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主题的理解。
评估学生在思考题中的回答和观点表达。
第五章:教学延伸活动5.1 延伸阅读推荐与黑孩子罗伯特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如《杀死一只知更鸟》。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并进行讨论分享。
5.2 艺术创作邀请学生以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再现故事情节,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第六章:教学实践与反思6.1 教学实践实施教案中的教学步骤和活动。
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参与程度。
记录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学生的表现。
分析教学实践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
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第七章:学生反馈与评价7.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评价。
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满意程度。
探讨学生对课程目标和教学效果的认同度。
7.2 学生评价评估学生在课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根据学生的参与度、理解度和创造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黑孩子罗伯特教案

<<黑孩子罗伯特>>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七单元的第二课。
本单元的主题是“地球家庭”,主要反映“和平”、“民族”、“种族”、“责任”、“给予”等容。
《黑孩子罗伯特》叙述了黑孩子罗伯特为了救治得病的白人同学,毅然捐出了苦心积攒打算购买心爱玩具的钱,刻画了一个天真、善良、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的黑孩子形象,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不同种族的人应如何相处。
重点训练考察项目:通过人物的举止,言行表现人物的美好心灵。
二、学情分析种族歧视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对其知之甚少,应先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进行交流,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种族歧视问题。
大部分学生通过充分地准备、预习,能够很好地感知课文,形成较强的迁移能力,对文章理解分析较深刻具体,部分学生会因程度较差在文章学习中出现障碍,但应该能完成正常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悟学习罗伯特面对残酷生活时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宽容、善良、坚强的美好品质。
消除种族歧视、呼唤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爱。
此外我班的孩子进入高段后在理解句子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很多孩子并不知道理解一个句子该从何下手!因此教给孩子们正确的理解语句的方法也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
<<黑孩子罗伯特>>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个性品读让学生感悟罗伯特对残酷生活的积极、豁达的正确的人生态度。
消除种族歧视、呼唤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爱。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动作、心理描写。
3.培养学生针对重点语句质疑并积极解疑的方法和形成这一意识,更有助于今后语文文本的个性学习。
二、教学难点:1.人物形象的刻画及生活在种族歧视阴影下儿童心灵的创伤。
2.引导学生学会理解重点语句的方法,并升华朗读的层次,加深对文章涵的个性化理解与感悟。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师: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学生读课题《黑孩子罗伯特》。
【直接入课,不绕弯子。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觉得罗伯特是个怎样的孩子?【“纲举目”,抓住关键性话题,是引导学习的好方法。
黑孩子罗伯特优秀教案

黑孩子罗伯特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黑孩子罗伯特在种族歧视阴影下面对残酷生活时积极、豁达的正确人生态度。
3、通过朗读体味字里行间罗伯特的经历、心理感受和文章主题。
4、读写结合,体会用真感情可以写出好文章。
教学重点:感受罗伯特美好的心灵。
教学难点:了解黑孩子罗伯特在种族歧视阴影下产生的众多复杂感受并感悟他面对残酷生活时积极、豁达的正确人生态度。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堂见面,情感铺垫。
同学们,我们又见面了,感觉如何。
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不外乎一个情字。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祖国,您五千年的岁月就是一曲荡气回肠的歌啊!”这是人民对祖国的情感;“小时候,乡愁是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这是游子对家乡的情感;“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这是丈夫对妻子的情感;“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这是母亲对孩子的情感。
今天,我们去感受的内容是另一种情感。
二、复习课文导入,进一步认识种族歧视1、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课,齐读课题:孩子罗伯特。
通过昨天的学习,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指名答1人2、2、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了罗伯特因为是一名黑人男孩饱受种族歧视之苦,让我们再次读读下面的句子。
(师生共读)(ppt)(1)、老师一不在跟前丽莎就不停地叫他“小黑鬼”,还带头奚落他和别的黑人男孩。
(2)、他不止一次想跟丽莎拉手做朋友,但是都被她拒绝了,她说:“哼,谁跟你做朋友!我爸爸最讨厌黑人,他说你们黑人又蠢又脏。
”(3)、他本来想去送报挣点儿钱,或是挨家挨户去找点儿小工做,无奈总遭人白眼。
3、3、其实这种歧视也表现在黑人自己的心理上。
(ppt)当罗伯特去参加丽莎葬礼时,他担心去白人教堂会被人撵出来;当丽莎爸爸过来时,他的心怦怦跳得厉害;当那双大手放到他肩上时,吓得他全身发起抖来;当他抬头说话时,满怀惊恐。
黑孩子罗伯特教案设计

黑孩子罗伯特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孩子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包容心提高学生对种族歧视问题的认识学会欣赏和肯定自己的独特性1.2 教学内容《黑孩子罗伯特》故事梗概种族歧视现象及其影响跨文化交流的意义第二章:故事梗概及主题分析2.1 故事梗概罗伯特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罗伯特在学校和社区的经历罗伯特如何面对种族歧视,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2.2 主题分析友谊与支持的重要性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种族歧视的普遍性和危害性第三章: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3.1 角色分配学生分组,每组扮演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角色包括罗伯特、同学、老师、家人等3.2 情景模拟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和心理第四章:小组讨论与分享4.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种族歧视现象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4.2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第五章:课程总结与反思5.1 课程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强调尊重多元文化和消除种族歧视的重要性5.2 学生反思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于日常生活,成为包容和尊重他人的个体第六章:亲子共读与家庭作业6.1 亲子共读建议学生与家长一起阅读《黑孩子罗伯特》引导家长参与讨论故事中的种族歧视现象6.2 家庭作业学生完成一篇关于尊重多元文化的短文家长签名确认孩子完成作业第七章:guest speaker 讲座7.1 邀请专家讲座邀请有关种族歧视问题的专家或活动家来校讲座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种族歧视现象及其解决办法7.2 学生互动学生向专家提问,与专家互动专家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源和建议第八章:创意表达与展示8.1 创意表达学生选择一种艺术形式(如绘画、舞蹈、音乐等)让学生通过艺术创作表达对尊重多元文化的看法8.2 作品展示学生将作品公开展示,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思考鼓励同学之间相互欣赏和交流第九章:课程评价与反馈9.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自我评价评估自己在课程中的参与程度和成长变化9.2 同伴评价同学之间互相评价,给出建设性意见促进班级团结和共同进步第十章:课程总结与展望10.1 课程总结回顾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强调尊重多元文化和消除种族歧视的重要性10.2 展望未来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于日常生活,成为包容和尊重他人的个体提醒学生持续关注种族歧视问题,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课程目标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孩子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包容心提高学生对种族歧视问题的认识学会欣赏和肯定自己的独特性补充和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强调课程目标,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并内化这些价值观。
《黑孩子罗伯特》教案3篇

《黑孩子罗伯特》教案优秀3篇《黑孩子罗伯特》教案篇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写的是黑孩子罗伯特将自己积攒的买飞机模型的钱捐给白人女孩丽莎治病,从而表现了罗伯特纯真、善良、宽容、富有同情心、诚恳面对生活的美德。
教学目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收集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感悟罗伯特纯真、善良、宽容、富有同情心、诚恳面对生活的美德以及对残酷生活的积极、豁达的正确的人生态度。
学会正确、积极地实现自己的梦想,造福他人。
学会生字新词,积累美词佳句。
体会课文通过人物的举止、言行、神态表现人物的美好的心灵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罗伯特的美好品德。
教学难点:了解在种族歧视阴影下儿童心灵的创伤以及罗伯特捐钱后的哭泣。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资料,按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罗伯特的美好心灵。
学生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黑孩子罗伯特从小生活在贫民窟,因为肤色问题常常受到同学丽莎的奚落,但后来他为了救治得病的丽莎,却毅然捐出了自己苦心积攒打算购买心爱玩具的钱,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黑孩子罗伯特》,去了解事件的缘由。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指读课文,正音。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2.学习生字新词。
交流生字新词,认读。
3.思考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精读课文,了解罗伯特的品质。
1.罗伯特捐给丽莎的钱,是怎么来的?这些钱罗伯特本来想干什么?从哪看出罗伯特喜欢飞机模型?结合学生的朗读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罗伯特对飞机模型的喜爱以及他挣钱的不容易。
为学习捐钱做铺垫。
2.读读罗伯特捐钱的部分,在旁边写一写批注。
3.引导学生体会:丽莎是罗伯特的好朋友吗?她对待罗伯特的态度怎样?你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结合收集到的资料,了解种族歧视。
即使丽莎这样对待他,可是罗伯特心里是怎样想的?你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到:罗伯特渴望平等,心地善良。
罗伯特捐了钱,可是为什么却一路伤心地哭着回了家?从中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体会罗卜特既不能买飞机模型、又担心丽莎因没钱治病而死去的复杂心理。
王宝选《黑孩子罗伯特》教案

王宝选-《黑孩子罗伯特》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通过阅读《黑孩子罗伯特》,让学生了解并尊重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下的成长经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观念。
1.2 适用范围本教案适用于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学生。
1.3 教学准备《黑孩子罗伯特》书籍、PPT、黑板、教学卡片等。
第二章:故事梗概2.1 故事背景《黑孩子罗伯特》讲述了一个美国黑人孩子罗伯特在20世纪初期美国南方种族歧视严重的背景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气,赢得尊重和友谊的故事。
2.2 故事情节罗伯特是一个善良、聪明、勇敢的黑人孩子。
他在学校里因为肤色受到歧视和欺负,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在一次火车事故中,罗伯特勇敢地救了一个白人孩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
罗伯特成为了一名成功的黑人医生,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社会对黑人的偏见。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主人公罗伯特的品质和成长过程,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识。
3.2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并接纳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步骤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2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关注种族歧视现象,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阅读故事:学生自主阅读《黑孩子罗伯特》,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主人公的品质。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故事中的种族歧视现象,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正能量。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主题,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识。
第五章:作业设计与评价5.1 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罗伯特品质的作文。
(2) 绘制一幅罗伯特成长过程中的插图。
(3) 家庭作业:向家长介绍故事内容,与家长一起探讨如何尊重和接纳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
黑孩子罗伯特教案

黑孩子罗伯特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成长环境。
培养学生对种族平等和包容性的认识。
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1.2 教学资源罗伯特的故事书籍《黑孩子罗伯特》。
多媒体教学设备。
1.3 教学内容罗伯特的故事背景和情节简介。
种族平等和包容性的主题讨论。
第二章:罗伯特的故事背景2.1 罗伯特的家庭环境介绍罗伯特的家庭背景,包括他的父母、兄弟姐妹。
引导学生理解罗伯特在家庭中的角色和他与家人的关系。
2.2 罗伯特的朋友和学校生活描述罗伯特的朋友和他与朋友之间的互动。
分析罗伯特在学校中的经历和他与同学们的相处。
第三章:种族歧视的体现3.1 罗伯特面临的种族歧视引导学生了解罗伯特在日常生活中所遭受的种族歧视行为。
讨论种族歧视对罗伯特心理和情绪的影响。
3.2 种族歧视的社会背景分析当时社会对种族歧视的态度和政策。
引导学生思考种族歧视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第四章:罗伯特的成长与改变4.1 罗伯特的内心挣扎引导学生理解罗伯特在面对种族歧视时的内心矛盾和困惑。
探讨罗伯特如何处理这些情感和压力。
4.2 罗伯特的成长与改变分析罗伯特在故事中的成长过程和他如何应对挑战。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应对方式。
第五章:课程总结与反思5.1 课程回顾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讨论点。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课程中的学习和思考过程。
5.2 反思与思考引导学生思考种族歧视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鼓励学生表达对种族平等和包容性的看法。
第六章:文学作品分析6.1 《黑孩子罗伯特》的故事情节详细解读《黑孩子罗伯特》的故事情节,重点分析关键事件和情节发展。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冲突的方式。
6.2 文学元素分析分析故事中的主要角色、Setting、冲突和主题等文学元素。
引导学生探索作者如何通过文学元素表达种族平等和包容性的主题。
第七章:讨论与思考7.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来深入理解角色的情感和动机。
《黑孩子罗伯特》教案

《黑孩子罗伯特》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黑孩子罗伯特》教学设计《黑孩子罗伯特》获嘉县第三完全小学徐丽一.教材分析《黑孩子罗伯特》是北师大版小语教材六年级下册《地球家庭》主题单元的课文,记叙了黑孩子罗伯特为了实现与白人孩子丽莎友好相处的梦想而忍痛放弃梦寐以求的战斗机的事情,刻画了一个天真、善良、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的黑孩子形象。
二.学情分析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出现很多个性化的理解,有一定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一)了解黑孩子罗伯特在种族歧视阴影下产生的众多复杂感受并感悟他面对残酷生活时积极、豁达的正确人生态度。
(二)通过分析黑孩子罗伯特的言行,体会他宽容、善良的美好品德。
树立种族平等的意识,呼唤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爱。
(重点)(三)体会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正确读出这些字词的读音。
救济出殡橱窗奚落无奈撵出肺炎喉头哽住玫瑰花禁不住冲鼻霉臭2.看着大屏简单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的是生活在()国一个贫穷、遭受歧视的黑人小孩(),为了挽救一个经常羞辱他的白人小女孩()的生命,不惜把自己准备买()的钱全部捐了出来,虽然丽莎死了,可是他却得到了()的拥抱。
过渡: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罗伯特是一个黑皮肤的孩子,他生活在种族歧视的阴影下,生活中收到了许多不平等的待遇.(二)学习3-6段,感知种族歧视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3--6自然段,看看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罗伯特备受歧视?做好标记并批注自己的理解。
过渡:从大家的汇报里老师听出来了。
小罗伯特不仅生活环境恶劣,而且社会地位低下,但即使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小罗伯特依然阳光、健康的生活着,他是五年级学生中成绩最好的,心中还有两个美好的愿望,这两个美好的愿望是什么?(战斗机模型、和白人丽莎做朋友)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罗伯特非常喜欢那架战斗机模型?4、为了得到这个战斗机,罗伯特做了哪些努力?过渡:多么勤奋自立的罗伯特呀,经过半年多的时间,他终于攒够了钱,可是他用这些钱买了战斗机么?(没有)为什么?(三)精读重点,走进罗伯特1.课文7—15自然段写了罗伯特捐钱的事?默读此部分,思考;当听到丽莎生病后,罗伯特心里怎么想的?怎么做?又是怎么说的?请你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孩子罗伯特》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黑孩子罗伯特》一文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作者写出了主人公为了实现与白人孩子丽莎友好相处的梦想而忍痛放弃梦寐以求的战斗机的那份坚强与宽容。
文章没有直接赞美黑孩子罗伯特的话语,然而罗伯特美好的心灵却荡涤着读者的灵魂。
作者在叙述故事时,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拔高,而是植根于现实的土壤,真实地刻画了人物美好的心灵。
学习目标:
1、学会抓描写人物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的句子,感受罗伯特善良、仁爱、宽容的美好心灵。
2、运用把自己融进去的方法感受人物内心,揣摩人物情感。
3、感情朗读体会罗伯特的善良与宽容。
4、能够运用“抓重点词句,把自己融进去”的方法自主阅读拓展阅读《瑞恩的井》,感受瑞恩的善良、有爱心、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回顾课文内容。
2、回顾问题: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上节课大家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
罗伯特是怎样的孩子?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罗伯特,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去感受在这个恶劣条件下成长的罗伯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怎样感受人物形象呢?
师相机板书:抓重点词、句。
把自己融进去。
3、明确本节课任务。
师:同学们的方法真不错。
这节课我们就运用抓重点词句,把自己融进去的方法去探究罗伯特是个怎样的孩子。
4、本文最能体现罗伯特美好心灵的什么事?
(罗伯特为生病的丽莎捐钱。
)
师:哪些段讲了这个内容?
(11---15段。
)
师:请大家先看阅读导航。
(课件)
阅读导航:
默读11---15段,勾画小罗伯特在捐钱的时候动作、心理、语言、神态的句子,把自己融进去,并从中感受到小罗伯特是个怎样的孩子,在旁边作批注。
二、深入文本,走进罗伯特。
学生默读批注,教师巡视。
三、分享收获,感受人物。
预设一:丽莎可能会死?罗伯特听了禁不住打了个寒战。
要是丽莎死了,岂不是永远见不到她了吗?呃,天哪?丽莎,你不能死,不能死,绝不能死!
(感受罗伯特的善良,宽容。
)
师:多么善良的罗伯特呀!孩子,如果你是罗伯特,听说丽莎会死,你会想什么呢?
师:想到丽莎会死,想到永远也不能和丽莎做朋友了,再也看不到丽莎那像玫瑰花般得红红的脸蛋,罗伯特心情怎样?
(着急,伤心,难过。
)
师:如果你是罗伯特,此时你在心里怎么喊呀?
生感情朗读:要是丽莎死了,岂不是永远见不到她了吗?呃,天哪!丽莎,你不能死,不能死,绝不能死!
师:他真的很想挽救丽莎的生命呀!要是丽莎死了,岂不是永远见不到她了吗?
(呃,天哪!丽莎,你不能死,不能死,绝不能死!)
师:想到这儿,罗伯特再也坐不住了,他采取了行动。
预设二:罗伯特摸了摸口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三步两步冲到讲台前,把钱全部掏了出来。
他把钱交给尤金太太,说:“给丽莎治病。
”
师:孩子们,读到这,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罗伯特呢?
(引导学生抓住动词体会罗伯特心里活动。
)
师:尽管罗伯特有太多不舍,他为了丽莎,还是毫不犹豫地掏了出来,他掏出的仅仅是钱吗?
(是战斗机,是自己20个月的努力,是自己的梦想,一颗善良、宽容、乐于助人的心。
)
师:就是这个生活杂黑人区的罗伯特,就是这个被丽莎叫做小黑鬼的罗伯特,就是这个被丽莎爸爸成为又蠢又脏的罗伯特,他掏出了自己辛辛苦苦攒来的钱给丽莎治病。
让我们一起读这一段动人的话。
生读。
师:此时此刻还有什么能比这简单的五个字更能表达罗伯特此时的全部感情。
师:你还勾画了哪些词、句呢?
预设三:“我妈妈不知道我有这么多钱。
这些钱......都是......都是......我存着要买战斗机用的。
”罗伯特一想到战斗机就想哭。
(他很舍不得这些钱。
)
师:是呀,这42元钱来得太不容易了,罗伯特受了多少白眼呀!这42元钱就是罗伯特的希望呀!此时的罗伯特心情怎样?
(难过,伤心,无助。
)
师:读出这种感受。
生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有感情,尤其读出了省略号,你觉得省略号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文中的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因为罗伯特很伤心。
他一方面想到梦寐以求的战斗机,伤心、失落。
一方面想到生病的丽莎,伤心,难过。
说话抽抽嗒嗒。
)
师;读出标点,读出罗伯特的伤心。
生读。
预设四:罗伯特点了点头就赶紧转身跑出了教室。
一出教室,他的泪水就大颗大颗地涌了出来。
他怕老师再多问两句自己就会改变主意。
他是多么喜欢那架战斗机呀!可是他也很怕丽莎因为没钱治病而死去。
想到战斗机,想到丽莎,他一路伤心地哭着回了家。
(生体会罗伯特一方面想到梦寐以求的战斗机,伤心、失落。
一方面想到生病的丽莎,伤心,难过,此时他非常无助。
)
师小结:一个人的善良可以照亮别人,也可以照亮自己。
罗伯特用自己的善良宽容最终赢得了丽莎爸爸的尊重。
刚才我们抓住重点词句,把自己融进去,感受到罗伯特那颗善良、仁爱、宽容的心。
接下来我们还运用这种方法学习《瑞恩的井》,一起去感受瑞恩的美好心灵。
四、拓展阅读。
1、看题目提问。
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孩子们你们先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吧。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课文1----7段,先勾画重点词句,然后把自己融进去,感受瑞恩是怎样的孩子。
3、学生读文。
4、交流。
(1)第6自然段: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板吸尘,瑞恩干了两个小时。
当朋友们在外边玩的时候,他得到了第一个两美元。
接下来,他牺牲了看电影去擦窗子,又得到了两美元。
(感受瑞恩的善良与坚持不懈)
(2)瑞恩眼睛里充满了泪水,他又一次提出请求:“非洲的孩子就要死了,他们没有干净的水喝!”(感受瑞恩的善良,有爱心。
同事读出自己的感受。
)
(3)小结:孩子们,这节课我们运用抓重点词、句,把自己融进去感受到罗伯特、瑞恩的美好心灵。
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我想每个人只要怀着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地球就会成为一个大家庭,成为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精神家园,让爱永驻地球家庭吧!
板书设计:
地球家庭黑孩子罗伯特
抓重点词句攒钱捐钱拥抱
把自己融进去善良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