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命题说话的基本要求

合集下载

浅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命题说话的应试技巧

浅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命题说话的应试技巧

浅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命题说话的应试技巧普通话水平测试,作为中国国家的一门重要考试科目,对考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要求较高。

而命题说话是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因此考生在进行口语水平测试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应试技巧。

下面就浅论一下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命题说话的应试技巧。

要注意清晰流畅。

在命题说话时,考生要注意自己的发音和语速。

发音清晰是基本要求,要避免粗口音和舌尖音,尽量使每个音节都清晰明了。

语速也要适中,不要过快或者过慢,要让考官能够听懂自己说的内容,并且表达流畅,不断顿。

这需要考生平时多加练习,尤其是跟着标准的普通话读物进行大量模仿和朗读。

要重视语调准确。

在命题说话中,语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考生要注意在语调上的把握,尤其是疑问句、感叹句、陈述句等不同句型的语调变化。

要尽量做到准确地模仿标准的语调,而不是生硬地背诵。

这需要考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学习伙伴或者老师进行口语练习,并且不断调整自己的语调,以达到贴近标准的目标。

要注重语言表达。

在命题说话中,语言表达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考生要注意自己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在表达内容时,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尽量用恰当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使用生僻词或者口语化词汇。

也要注意语言的丰富性,可以适当地使用修辞手法、比喻、对比等方法来丰富语言表达,使自己的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这需要考生在平时多读书,多积累词汇和语言表达的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要注重表情和语气。

在命题说话中,考生要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气。

表情要配合说话内容,做到表情自然、真诚,不要显得呆板或者夸张。

语气也要把握得当,要根据内容的需要,适时调整语气的轻重缓急,使对话更加生动、鲜活。

这也需要考生在平时多进行表演、演讲练习,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和语音表情能力。

要注重细节处理。

在命题说话中,考生要注意一些细节的处理,比如语言的逻辑性、条理性、表达的连贯性等方面。

语言的逻辑性要求考生在表达时要有头绪,不能东一个概念西一个概念,要注意整体思路的清晰性。

最新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命题说话的应试技巧

最新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命题说话的应试技巧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命题说话的应试技巧1命题说话的测试要求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细则》规定, 命题说话部分对应试者有如下要求:(1) 语音要标准。

应试者应试时, 普通话的声、韵、调要正确;变调、儿化、轻声以及语气词“啊”音变要恰当;语调平稳自然;能够按照普通话的口语语调来说话, 不带有朗读和背诵的腔调。

(2) 语法词汇要规范。

命题说话虽然预先有一定的时间准备, 但仍属于即兴说话。

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 应试者一方面要注意语音是否标准, 另一方面又要注意词汇语法的规范, 的确有些难度。

由于受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的影响, 一些应试者在平时说话时很少注意到自己的语言在上述方面是否规范, 习惯成自然, 在应试时, 由于测试环境和心理紧张因素的影响, 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

而普通话水平测试命题说话中必须要测查应试者的语法、词汇是否符合普通话的规范, 应试者只能根据要求来准备说话的内容, 使用普通话的词汇和语法格式, 不使用典型的方言词汇和方言语法格式。

(3) 无文字凭借。

普通话水平测试时, 不允许应试者将与命题说话的话题有关的资料带进考场。

有文字凭借时, 应试者可以先看到要读的字, 对其发音会提前有所准备。

而命题说话时应试者对即将发出的音节无法充分准备, 一边说话, 一边斟酌发音, 一边搜肠刮肚考虑说话的内容, 组织恰当的语句, 这样更容易导致语音错误和语音缺陷。

比如平、翘舌问题, 有的应试者看着文字能够分辨出来是平舌还是翘舌, 但没有了文字凭借, 应试者更接近平时的语言状态, 语音错误和缺陷也更容易暴露出来。

(4) 表达要流畅。

有的应试者说话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 话语不清晰, 不流畅, 结结巴巴, 断断续续。

主要原因是应试者平时普通话说得太少, 一旦开口说话, 就不知道如何表达了。

如有应试者就《我的朋友》说话: “嗯, 嗯, 我的朋友是一个, 嗯, 一个噢, 我的朋友是一个很, 嗯, 很很有意思的人”这就是表达不流畅的表现。

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技巧

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技巧

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技巧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技巧一、要语音自然按日常口语的语音、语调来说话,不要带着朗诵或背诵的腔调二、要用词恰当1.多用口语,少用书面语在说话时,应尽可能多用口语词,少用“之乎者也”之类的古词语或书面语、公文用语。

例如“诸如”常用在公文里,口头上不妨改成“比方说”更好。

2.用词规范,不用网络流行语,方言词语网络上常常有一些流行语。

例如“扎心了,老铁”、“皮皮虾我们走”、“打call”等等。

应试时满口网络流行语会被认为用词不当、不规范。

3.避免同音词在口语中没有文字材料做依托,如果遇到同音现象,就容易造成误解。

例如“向钱看”容易被误听为“向前看”,因此在说话时,应尽可能避免使用同音词。

三、语句流畅1.多用短句,多用单句在口语中,人们接收信息不像看书时,句子长一点也可以一眼扫到,如果句子长了或者结构复杂了,当听到句子末尾时,句子的开头或许已经印象不深了。

所以,口语中的句子千万不要太长,能够拆分为单句的,千万不要合成复句,就连长修辞语也要尽可能避免。

2.冗余适当,避免口头禅有些人说话时会机械地出现无意义的重复词语,比如在句子末尾音节加上“嗯”“啊”“真的”等,在考试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这种冗余的词语。

3.思路清晰,符合逻辑语句的流畅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路是否清晰。

说不清楚常常是因为想不清楚,因此要先理清思路。

四、谋篇得法1.审题准确该“话题”主要内容是什么,从哪个角度说,用什么方式说最能体现该话题的中心。

是根据自己亲身的经历,真实的想法来组织语言。

2.布局合理围绕说话中心进行有条理的布局,分几个部分来阐述;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各部分之间怎样连接。

可以通过记住一些主题词、关键词来提示自己对说话框架的把握。

普通话命题说话的几个雷区:1.不要背诵文章、古诗、歌词,否则按朗读文本、离题、无效话语扣分2.不要说无意义的内容,比如读准考证内容,重复说一句话等3.不要背范文,可以提前构思说话内容,但不可背稿4.合理安排内容,说满3分钟,缺时扣分注意好这些,普通话命题说话题目不难。

普通话考试的命题说话要求与技巧

普通话考试的命题说话要求与技巧

命题说话要求与技巧(一)要求和目的命题说话,限时3分钟,共40分。

应试人从试卷给定的两个话题中选定一个,围绕命题中心,连续说一段话。

目的是测查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水平,重点测查语音标准程度、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和自然流畅程度。

(二)评分1.语音标准程度,共25分。

分六档:一档:语音标准,或极少有失误[1](无方音,语音失误在3次以下)。

扣0分、1分、2分。

二档:语音错误在10次以下[2],有方音但不明显(有1-2类涵盖量少的语音缺陷,略有语调偏误)。

扣3分、4分。

三档:语音错误在10次以下,但方音比较明显(有1-3类语音缺陷,语调偏误比较明显);或语音错误在11-15次,有方音但不明显。

扣5分、6分。

四档:语音错误在11-20次,方音比较明显。

扣7分、8分。

五档:语音错误超过20次,方音明显。

扣9分、10分、11分。

六档:语音错误很多,方音重。

扣12分、13分、14分。

2.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共10分。

分三档:一档:词汇、语法规范。

扣0分。

二档:词汇、语法出现1-3次不规范[3]情况。

扣0.5分、1分、2分。

三档:词汇、语法出现4次以上不规范情况。

扣3分,4分。

3.自然流畅程度[4],共5分。

分三档:一档:语言自然流畅。

扣0分。

二档:语言基本流畅,口语化较差,有背文本的语调。

扣0.5分、1分。

三档:语言不连贯,语调生硬,或全程背文本式说话。

扣2分、3分。

4.加扣部分[5]。

(1)缺时。

说话不足3分钟,酌情扣分。

录音开头空白10秒不扣分,以后出现空白每持续10秒扣0.5分,1分钟扣3分。

说话不满30秒,本测试项扣40分。

(2)无效话语。

累计占时扣分,每10秒加扣0.5分,1分钟加扣3分。

有效话语不满30秒,本测试项扣40分。

无效话语包括:与测试话题毫不相关的话语,多次简单重复相同的语句,以背诵他人文本代替说话。

(3)离题。

说话内容与话题多少有些联系的,一般不扣离题分。

离题持续1分钟起扣,加扣2分,以后每30秒加扣1分,全程离题加扣6分。

命题说话注意事项

命题说话注意事项

命题说话普通话水平主要体现在口语的语音规范程度上。

“命题说话”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第四项,但却是最重要的一项。

它所占的分值为40%,不仅是对应试者普通话水平的测试,也是对心理素质、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一项测试。

所以我们也不能忽视对“命题说话”这一项内容的准备。

因为我们在朗读时会非常注意这个字的读音、轻重,而在说话时则随意性较强,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方言的声调和语调,特别是对儿化、轻声、变调方面的要求会不自觉地忽略掉。

所以我们要想达到一乙的标准,非得过了“命题说话”关才行。

一、基本要求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命题说话”一项共有30个题目。

一般一份测试卷都是给你2个命题,然后要求你从中选择1个,在3分钟之内说一段连续的话。

在测试之前整份卷子会给你10分钟准备时间,其实准备“命题说话”的时间充其量不过3、4分钟。

这就是说,我们只能列出说话内容的提纲,而不可能全部把要说的内容写下来。

不过就是提纲也不能带入考场的。

说话测试的基本要求是,应试人在没有文字依据的情况下,围绕一个特定的话题,在规定的时限内,能够用普通话自然顺畅地表情达意,同时要做到发音准确(包括能熟练运用普通话音变规律)、语汇语法运用准确规范、语气语调柔和自然。

测试中,这些基本要求集中地落实在“语音标准程度”,“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和“自然流畅程度”三个方面。

下面,我们就对说话的基本要求做简要分析。

1.不凭借文字材料,表达口语化这里所要说的“不凭借文字材料”,既指的是不能将写好的材料带进考场读,也包括不能背诵你事先准备好的稿子。

因为准备的材料一般都是较书面语化的,会失去口语表达的特点。

而且,死记硬背也容易因遗忘造成思维混乱,不能自然流畅地表达,同时增加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失误。

2. 语音标准规范在40分中,语音标准规范这一项要求占到25分。

它指的是整段话所表现出来的语音系统要正确规范。

这里包括有正确掌握轻声、儿化、变调,双音词的轻重音格式,句子的停顿、重音、句调等。

普通话三分钟命题说话技巧

普通话三分钟命题说话技巧

普通话三分钟命题说话技巧
主题:普通话三分钟命题说话技巧
1. 开场白
在开场白部分,可以简单介绍自己并对命题进行概括,引起听众的兴趣。

注意语速适中,语言流畅,发音清晰。

2. 分析命题
在分析命题时,可以先说明对该话题的理解和看法,指出命题的重点和要求。

接下来,可以给出自己的观点,并提供一些有力的证据或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3. 结构清晰
在说话过程中,需要保持逻辑清晰,让听众能够很好地理解你的观点。

可以使用一些过渡词汇或短语,如“首先”、“另外”、“其次”、“最后”等,来引导听众进入不同的观点。

4. 语言表达
在语言表达方面,要尽量使用丰富多样的词汇和句式,避免过于简单和重复。

同时,注意语法结构的准确性和使用恰当的时态和语态。

5. 总结
在最后,要对之前的观点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结论。

可以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并给出一些建议或启示。

同时,可以感谢听众的聆听。

6. 练习与反馈
在准备演讲时,可以进行多次练习,并请别人听后给予反馈。

这样可以改进自己的口语表达和说话技巧,提高演讲的质量。

以上是普通话三分钟命题说话技巧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命题说话的测试要求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命题说话的测试要求

【导语】越来越多的朋友都想参加普通话等级证书的考试,⽆忧考为⼤家准备了普通话⽔平测试中命题说话的测试要求,希望对⼤家的考试有帮助! ⼀、语⾳要标准。

应试时,普通话的声、韵、调要正确;轻声、⼉化、变调以及语⽓词“啊”的⾳变要恰当;语调要平稳⾃然,按照普通话的⼝语语调来说话,不带有朗读和背诵的腔调。

⼆、词汇、语法要规范。

命题说话虽然预先有⼀定的时间准备,但仍属于即兴说话。

在没有⽂字凭借的情况下,应试者⼀⽅⾯要注意语⾳是否标准,另⼀⽅⾯⼜要注意词汇语法的规范。

由于受⽅⾔的语⾳、词汇、语法的影响,⼀些应试者在平时说话时很少注意到⾃⼰的语⾔在上述⽅⾯是否规范,应试时由于测试环境和⼼理紧张因素的影响,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

⽽普通话⽔平测试命题说话中必须要测查应试者的词汇、语法是否符合普通话的规范,应试者只能根据要求来准备说话的内容,使⽤普通话的词汇和语法格式。

三、⽆⽂字凭借。

普通话⽔平测试时,不允许应试者将与考试相关的资料带进考场。

有⽂字凭借时,应试者可以先看到要读的字,对其发⾳会提前有所准备。

⽽命题说话时应试者对即将发出的⾳节⽆法充分准备,⼀边说话,⼀边斟酌发⾳,⼀边考虑说话的内容,组织恰当的语句,这样更容易导致语⾳错误和语⾳缺陷。

四、表达要流畅。

有的应试者说话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话语不清晰,不流畅,结结巴巴,断断续续。

主要原因是应试者平时普通话说得太少,⼀旦开⼝说话,就不知道如何表达了。

五、说满3分钟,并且要有⼀定信息量。

有些应试者由于准备不充分,命题说话时没有具体内容,或者只开了个头就⽆话可说了,只好东拉西扯或简单重复相同的内容。

还有些应试者实在说不下去,⼲脆放弃了应试。

这些情况都会被扣掉⼤量分数。

命题说话 注意事项

命题说话  注意事项

命题说话普通话水平主要体现在口语的语音规范程度上。

“命题说话”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第四项,但却是最重要的一项。

它所占的分值为40%,不仅是对应试者普通话水平的测试,也是对心理素质、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一项测试。

所以我们也不能忽视对“命题说话”这一项内容的准备。

因为我们在朗读时会非常注意这个字的读音、轻重,而在说话时则随意性较强,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方言的声调和语调,特别是对儿化、轻声、变调方面的要求会不自觉地忽略掉。

所以我们要想达到一乙的标准,非得过了“命题说话”关才行。

一、基本要求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命题说话”一项共有30个题目。

一般一份测试卷都是给你2个命题,然后要求你从中选择1个,在3分钟之内说一段连续的话。

在测试之前整份卷子会给你10分钟准备时间,其实准备“命题说话”的时间充其量不过3、4分钟。

这就是说,我们只能列出说话内容的提纲,而不可能全部把要说的内容写下来。

不过就是提纲也不能带入考场的。

说话测试的基本要求是,应试人在没有文字依据的情况下,围绕一个特定的话题,在规定的时限内,能够用普通话自然顺畅地表情达意,同时要做到发音准确(包括能熟练运用普通话音变规律)、语汇语法运用准确规范、语气语调柔和自然。

测试中,这些基本要求集中地落实在“语音标准程度”,“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和“自然流畅程度”三个方面。

下面,我们就对说话的基本要求做简要分析。

1.不凭借文字材料,表达口语化这里所要说的“不凭借文字材料”,既指的是不能将写好的材料带进考场读,也包括不能背诵你事先准备好的稿子。

因为准备的材料一般都是较书面语化的,会失去口语表达的特点。

而且,死记硬背也容易因遗忘造成思维混乱,不能自然流畅地表达,同时增加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失误。

2. 语音标准规范在40分中,语音标准规范这一项要求占到25分。

它指的是整段话所表现出来的语音系统要正确规范。

这里包括有正确掌握轻声、儿化、变调,双音词的轻重音格式,句子的停顿、重音、句调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话命题说话的基本
要求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命题说话
(一)围绕命题进行说话
国家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制定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用话题》共30个。

命题说话的话题从《普通话水平测试用话题》中抽取。

应试人在考前十分钟先从30个话题中抽出两个,然后再从这两个话题中选定一个,围绕这个话题连续说一段话。

应试人要围绕选定的话题说话,不能脱离该话题而自己找一个话题来说。

这些话题是对说话范围的规定,并不规定说话的具体内容。

这些话题内容宽泛,贴近生活,是应试者比较熟悉、感受较多、有话可说的。

命题说话要求内容充实,不要求结构完整,层次清楚,也不要求非常生动、精彩。

如果测试规定的时间到了而未能将话题完整地讲完,不会被扣分。

(二)无文字凭借
命题说话时完全没有文字凭借,不能照着预先准备好的文字稿件或文字提纲来读或讲,也不能变相地依赖现成的文字,例如背事先准备好的稿子,大段背诵现成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或自己熟悉的规章、制度、条例,讲述现成的故事等。

按照《江苏省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细则》规定,应试人如果出现类似背稿的现象,要被扣分。

有所表现的,扣分;比较明显的,扣1分;较为严重的,测试员有权干预,要求应试人讲述其他内容,如多次干预无效,测试员可终止测试,判命题说话项的成绩为0分。

(三)语音标准
命题说话的测试目的是考查应试人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能力和所达到的规范程度。

普通话语音标准程度是最重要的考查内容。

语音标准指应试人说话发音时声母、韵母、声调要正确;变调、轻声、儿化和“啊”的音变正确恰当;语调平稳自然,能够按照普通话口语的语调来说话,接近自然生活中的口语,不带有朗读和背诵的腔调。

命题说话时要尽可能减少语音错误和语音缺陷。

应试人在命题说话规定的3分钟时间内所出现的语音错误累计的次数是重要的扣分依据。

语音缺陷也是语音标准程度评分的重要依据。

语音缺陷的数量和程度直接反映出应试人含有方言语音的程度,在语音错误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含有方音或方音明显都会增加扣分。

按照《江苏省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细则》规定,没有语音错误,扣0分;失误1—2次,扣1分;失误3—4次,扣2分;语音错误在5—7次之间,扣3分;语音错误在8—10次之间,扣4分,如方音明显,则要分别扣5分、6分;语音错误在11—15次之间,无明显方音,扣5分、6分;语音错误在11—15次之间,有明显方音,扣7分、8分;语音错误在16—30次之间,视方音程度扣9分、10分、11分;语音错误超过30次,视方音程度扣12分、13分、14分。

(四)词汇语法规范
命题说话虽然预先有一定时间的准备,但是仍属于即兴说话,没有文字凭借,应试人要注意词汇语法的规范。

要使用普通话词汇,不使用典型的方言词汇。

要使用普通话的语法格式,不使用典型的方言语法格式。

要使用规范的普通话句式,避免句法失误,避免出现明显的病句。

按照《江苏省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细则》规定,应试人在命题说话中如果出现词汇、语法不规范的情况,会被酌情扣1—4分。

(五)自然流畅
命题说话要求语句通顺流畅,不间断地,一句一句往下说,缓而不急,不能断断续续,结结巴巴。

要求语流自然通畅,前后连贯,完整传达语意,便于听众的理解。

按照《江苏省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细则》规定,应试人如果出现语言不连贯、语调生硬、结结巴巴及类似现象,要被扣分。

程度一般的,扣2分;程度严重的,扣3分。

(六)口语化
命题说话是即兴口头表达,要求使用灵活的口头语言。

主要表现在多用常用的口语词汇,可以适当使用语气词如“吧”“吗”之类,慎用文言词和书面色彩浓厚的词语,避免使用同音词,这样可以使话语表意清晰、便于理解。

可以有目的地、适当地重复部分语句,要避免无意义的机械重复。

避免使用过多的口头禅,如“这个这个”“那个”“嗯……嗯……”等。

避免过多使用外语词、字母词等,尽量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词汇。

多使用简单句和短句子,句式灵活多变,避免使用结构复杂、成分繁多的长句。

按照《江苏省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细则》规定,应试人如果口语化较差,会被酌情扣分。

当然,口语化是相对而言,不同的人因为语言习惯和文化程度的不同,所表现出的口语化特征不尽相同,但都应该力求使用通俗浅显、灵活流畅的口头语言。

(七)时间饱满充足,语速适中
按照《江苏省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细则》规定,命题说话的时间不少于3分钟,如不足3分钟,要酌情扣分。

说话时间少于或等于30秒钟,扣40分。

说话时间超过30秒钟而未满3分钟的,每缺30秒钟,扣7分。

应试人要努力说满3分钟,如果准备的内容说完了,时间还没有到,可以联系相关的内容继续往下说,直到现场工作人员示意时间到后再停止。

为顺利说足规定时间,又减少不必要的错误,应试人要注意语速适中,以每分钟200—220字为宜。

语速适中,发音从容,可以提高发音的准确程度。

如果语速过快,会影响发音的准确程度,错误率会上升;同时在规定时间里说话的音节数会增加,语速过快与语速适中之间发音音节数会相差几百字之多,这也增加了语音错误出现的几率,将直接影响本项得分。

也不能语速过慢,因为语速过慢会影响语句的完整,使人听起来感觉别扭,不像是日常说话了。

因此必须注意把握说话的语速。

【附】30个命题说话话题1.我的愿望(或理想)
2.我的学习生活
3.我尊敬的人
4.我喜欢的动物(或植物)
5.童年的记忆
6.我喜爱的职业
7.难忘的旅行
8.我的朋友
9.我喜爱的文学(或其他)艺术形式
10.谈谈卫生与健康
11.我的业余生活
12.我喜爱的季节(或天气)
13.学习普通话的体会
14.谈谈服饰
15.我的假日生活
16.我的成长之路
17.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18.我知道的风俗
19.我和体育
20.我的家乡(或熟悉的地方)
21.谈谈美食
22.我喜欢的节日
23.我所在的集体(学校、机关、公司等)
24.谈谈社会公德(或职业道德)
25.谈谈个人修养
26.我喜欢的明星(或其他知名人士)
27.我喜爱的书刊
28.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29.我向往的地方
30.购物(消费)的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