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力宝黯然重组“第一家”3.8亿清盘

合集下载

统一和健力宝的故事

统一和健力宝的故事

统一深陷健力宝独自承受销量下滑20年前,在北京亚运会现场风光无限的健力宝公司可能不会想到,如今在同样的场合,以同样的身份,它的处境变得无比尴尬—品牌实际运营权已掌握在另一家饮料公司统一集团的手中。

6年前,统一集团在想方设法并购健力宝公司时也不曾想到,在搭上了数亿元资金之后,如今自己会深陷其中—饮料市场的竞争今非昔比,这个老品牌事实上已难回一线。

这算是现实对历史的嘲讽吗?在广州亚运会现场,健力宝的广告完全被王老吉的强大攻势淹没了,到处是王老吉促销员的身影。

市场对健力宝新旧产品的反应远不及当初设想的乐观。

更不乐观的是,统一集团陷入了一个进退维谷的境地。

健力宝曾是它眼中的宝贝。

2004年10月,统一不顾健力宝复杂的身世,与之签下一份协议,它愿意以1亿美元全盘收购这个在1990年代辉煌一时的公司,并承担其当时约50亿元的债务。

当时的健力宝正陷于股权纷争的泥潭。

资方既有当地广东三水市政府、浙江国投,又有香港上市公司,公司权力几次更迭,经营状况却每况愈下,健力宝披上了沧桑的外衣。

但是,对于统一来说,健力宝的品牌、每年颇具规模的收入及现成的固定资产,可以弥补统一饮料产品线上只有茶饮料的不足。

当时,中国饮料行业的竞争并不那么激烈,只有康师傅、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和娃哈哈等几个大型对手。

但是,统一和健力宝的并购协议却没有执行。

一种未经官方证实的说法是并购遭到了债权人的阻挠。

2005 年10月,统一改变了行动路径,绕过直接并购一环,转而花费100万元人民币从三水市政府手中收购了健力宝商贸公司的全部股权,从全盘收购变为租用品牌。

健力宝公司也因此而分成了两个实体:集团公司和商贸公司。

集团公司更像一个壳,仅拥有品牌、固定资产及债务;而统一控制的商贸公司则负责实际运营,组建销售团队,实现产供销一体化。

双方以三年为期,约定品牌使用权。

看上去,统一像是以四两拨千斤的较少代价赢得了品牌运营权,并且还获得了一个自由身—可以根据健力宝经营状况随时选择续约与否。

健力宝的大事件

健力宝的大事件

健力宝的大事件健力宝,作为一个时代的见证,为许多人带来美好的回忆。

然而,却不是人人都知其跌宕起伏的历史。

现在,让我们看看健力宝的大事件,了解它的好与坏,从而加深对这个品牌的了解。

1984年,广东三水县三水酒厂厂长李经纬获得一种新型运动型饮料配方,推出“健力宝”饮料品牌。

健力宝成为中国奥运代表团的首选饮料,被日本媒体誉为“中国魔水”。

1987年,广东健力宝有限公司成立。

健力宝成为当年全运会的最大赞助商,声名大噪。

1991年,健力宝在美国成立分公司,在全美推广健力宝饮料,并动用巨资购进纽约帝国大厦其中整整一层。

1994年,健力宝隆重庆祝创业10周年,产品销售超过18亿元,名列全国饮料酿酒行业的首位。

1997年,38层高的广州健力宝大厦落成,健力宝总部迁到了广州。

产品销售额突破了50亿元大关。

4月,健力宝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评定为第一批“中国驰名商标”。

8月,中国饮料协会公布行业数据,健力宝在产量、总产值、销售收入和税利4项上均排名第一。

>>礼氏物语礼品网专卖:新疆昆仑雪菊罗布麻茶阳澄湖大闸蟹1997年秋天,健力宝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方案行将通过,三水市政府以“没有香港暂居证,因而不得购买H股原始股票”为理由,拒绝批准经营团队购买股票,李经纬一怒之下,放弃上市。

1999年,李经纬提出在公司内部实行员工股份合作制的方案,由管理层自筹资金4.5亿元买下政府所持有的股份,方案被政府否决。

2001年,健力宝经营业绩下跌到31亿元,上交政府的利税也从1亿元降到2000万元左右。

7月,三水市政府召开健力宝转制工作联席会议,九成与会官员主张卖掉健力宝,但是不能卖给李经纬团队。

2002年1月15日,三水市政府向浙江国投转让健力宝75%的股份,作价3.38亿元,28岁的张海出任集团董事长。

2002年5月,健力宝全新产品“第五季”正式推出。

2002年10月,广东省人大以涉嫌贪污犯罪为罪名罢免了李经纬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

健力宝被统一抛弃未来很难东山再起

健力宝被统一抛弃未来很难东山再起

健力宝被统一抛弃未来很难东山再起作者:暂无来源:《中国食品》 2016年第24期告别统一企业后的健力宝将何去何从?在业内专家看来,中信接盘后首先要解决体系、产品线、渠道伙伴和团队四大问题,若无颠覆性的动作,健力宝未来很难东山再起。

健力宝再度易主根据统一企业与广东健力宝集团签署的股权转让合同,统一拟以人民币9.5亿元,将其持有“佛山市三水健力宝贸易”100%股权出售健力宝集团,预估处分利益约人民币3.43亿元。

据了解,2004年,健力宝集团出现资金紧张的债务风波,在三水区政府的支持下成立贸易公司,实行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管理模式。

直至2005年,在原股东、三水区政府的共同认可下,与统一企业下属企业“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展开各项不同模式的业务合作。

合作之初,健力宝被拆分成健力宝集团和健力宝贸易公司两大块。

统一接手的是健力宝贸易公司,负责在国内分销健力宝品牌饮料,不从事生产业务。

“两年的磨合期后,统一企业最终于2007年取得各方的信任与支持入资健力宝贸易取得99.91%股权,随后再收购小股东股权后全资持有健力宝贸易的全部股权。

”统一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彼时,健力宝集团也同意将其全部品牌授予健力宝贸易在中国地区的专属销售权,由此,统一在中国地区也正式具备碳酸与非碳酸的全品类经营。

据了解,此次健力宝集团收购健力宝贸易的9.5亿元资金全部来自为“中信资产管理”旗下的“北京淳信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资料显示,中信资产管理成立于2002年,为中国中信集团旗下成员,而中国中信集团为国务院直属国家授权投资机构,2016年其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排名第156位,业务涵盖金融、资源能源、装备制造、工程承包、房地产等多个领域。

按照双方的规划,此次交易后,健力宝集团将会与中信集团旗下的专业投资平台公司合作,负责“健力宝”品牌及产品的生产推广,希望给健力宝品牌带来“第二次腾飞”。

健力宝为何被抛售至今健力宝已被统一揽入麾下达十年之久,如今为何被抛售?对此,统一方面给出的解释是:此次出售健力宝贸易股权主要是因为健力宝集团方面希望回收健力宝品牌经营权。

关于健力宝集团与裕兴科技公司、祝维沙等财产之争的法律思考讲解

关于健力宝集团与裕兴科技公司、祝维沙等财产之争的法律思考讲解

关于健力宝集团与裕兴科技公司、祝维沙等财产之争的法律思考关于健力宝集团与裕兴科技公司、祝维沙等财产之争的法律思考马绪良张海收购健力宝集团的刑事风波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有关健力宝集团的财产之争仍未结束,其中最重要的当属5100万股平安保险A股之争。

本文拟从此角度出发,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重新思考,期望对读者有所启示。

一、基本事实根据目前公开的资料,笔者还很难对“健力宝事件”进行全方位的细节疏理,现仅围绕健力宝集团与祝维沙及其裕兴科技公司等当事人之间包括5100万股中国平安A股在内的财产之争的事实展开叙述: 2002年初,张海以其控制的“三水正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之名,全资收购健力宝集团母公司三水健力宝健康产业公司(母公司持有健力宝集团75%的股权),张海也由此间接控制了健力宝集团。

后该75%的股权被过户到包括张海、祝维沙和叶红汉在内的3人名下(其中祝维沙持有28%的健力宝集团股权)。

在资本玩家的手里,健力宝集团注定会命运多桀、多灾多难,一场“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股权转让变更及收购兼并的闹剧即将开演。

在张海收购健力宝集团股权的过程中,张海曾向在香港上市的民营公司——裕兴科技公司董事长祝维沙融资2.38亿元。

根据现有公开资料显示,其中约有1.58亿元是祝维沙从金裕兴公司(裕兴科技的全资子公司)擅自挪用的资金。

但迫于上市公司监管机构及董事会的压力,2002年10月,金裕兴公司董事会专门就此通过了一份董事会决议,在董事祝维沙挪用1.58亿元收购健力宝股权成为既定事实的情况下,确认股权权利人为金裕兴公司,祝维沙仅代表金裕兴公司持股。

其实早于2002年10月,就该2.38亿元的融资还款问题,张海与祝维沙之间的矛盾就已经升级,2002年8月祝维沙与叶红汉二人联手召集健力宝集团董事会,免去张海集团董事长及总裁职务,仅留董事身份。

现在看来,祝维沙及金裕兴公司董事会2002年10月份做出的代为持股决议,也仅是为了给上市公司监管机构及其它小股东一个交代罢了。

健力宝的成功与失败

健力宝的成功与失败

国际竞争对手
百事可乐
百事可乐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与在国内市场类似, 是健力宝在国际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市场份额和品 牌影响力,是健力宝在国际市场的主要竞争者。
达能
达能作为欧洲著名的饮料生产企业,在某些国际 市场上与健力宝存在竞争关系。
行业趋势对健力宝的影响
健康消费观念的普及
动。
03
健力宝的竞争环境
国内竞争对手
百事可乐
作为碳酸饮料市场的领军企业,百事可乐在国内拥有广泛的品牌 认知度和市场份额,对健力宝构成了直接竞争。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与健力宝在市场定位、产品类型和市场份额方面存在竞 争,是健力宝的主要竞争对手。
娃哈哈
作为国内最大的饮料生产企业,娃哈哈在多个产品领域与健力宝存 在竞争关系。
品牌传承中断
健力宝在发展过程中,多 次更换品牌形象和口号, 使得消费者对品牌的连续 性认知受到影响。
品牌保护不足
健力宝的品牌名称和标志 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存 在被侵权的风险。
产品线过长
产品种类过多
健力宝的产品线过长,涉及的品类过多,导致无 法在某个领域形成专业优势。
产品质量不一
由于产品线过长,健力宝在产品质量上难以做到 全面把控,导致部分产品存在质量问题。
对其他企业的启示
品牌定位要明确
企业要找准市场定位,聚焦核心业务,提 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营销策略要创新
企业要不断探索新的营销手段和渠道,提 高市场竞争力。
产品质量要保障
企业要注重产品质量和口感,确保消费者 需求得到满足。
管理决策要科学
企业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决策机制,避免盲 目跟风和过度扩张。

二十年后再谋上市昔日魔水健力宝难回巅峰

二十年后再谋上市昔日魔水健力宝难回巅峰

二十年后再谋上市昔日魔水健力宝难回巅峰作者:暂无来源:《中国食品》 2018年第13期文紫林今年以来,饮料企业要上市的消息不断。

这一次被传出上市绯闻的是健力宝。

有报道称,搭上中信集团后的广东健力宝集团正在筹备国内上市。

作为曾经的“中国魔水”,广东健力宝集团在巅峰期错失过上市机遇,时隔二十多年后,如今再度上市的胜算能有多大?曾经的魔水如今黯然失色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健力宝曾是一款红遍大江南北的运动饮料。

1983年,时任广东三水酒厂(广东健力宝集团的前身)厂长的李经纬,无意中得知广东体育科学院研究所研发出一种能消除运动疲劳的饮品,但由于口味难以下咽,没有厂家愿意接洽,便主动找上门合作。

当年,在这款饮品的基础上,三水酒厂开发出了“健力宝”,这是中国首款含碱性电解质的运动饮料。

在李经纬的管理下,借助体育营销,健力宝成为了当时市场上最成功的饮料。

公开资料显示,1994年,广东健力宝集团销售额超过18亿元,到1997年,年销售额一举突破50亿元。

1997年,李经纬团队曾策划过健力宝赴港上市的方案,但遭到当地政府三水市政府的拒批,双方关系从此恶化。

之后历经改制、易主等一系列转变,该公司走得颇为坎坷。

2004年,陷入债务风波的健力宝集团在三水市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健力宝贸易公司,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健力宝集团授予健力宝贸易在中国地区全部品牌的专属经营授权。

2007年,统一集团取得健力宝贸易99.91%股权,随后通过收购小股东股权进而成功持有健力宝贸易全部股权。

在统一近十年时间的操盘下,健力宝饮料也没有重返辉煌。

2016年11月,广东健力宝集团以9.5亿元高价从统一手里收回了健力宝贸易公司100%股权,再度实现经营权和所有权的“二合一”。

这一次的收购,背后有中信集团在“撑腰”。

彼时,健力宝集团总裁办总经理卢海涛曾对媒体表示,中信集团下属淳信资本支持健力宝集团收购健力宝贸易100%股权。

未来健力宝集团会和淳信资本一起,借助专业的资本平台,做强健力宝品牌。

健力宝“第五季”突破5亿元

健力宝“第五季”突破5亿元

健力宝“第五季”突破5亿元最近健力宝和中国建设银行、法国兴业亚洲有限公司、福建兴业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的银团贷款签约仪式上,张海公开表示自己在健力宝已占50%以上的股份,若再加上另外3位董事会成员张金富、祝维沙和叶红汉可能掌握的股权,在“张海系”手上的健力宝股权已经达到了90%。

至此,健力宝的产权终告落幕。

从银行追着放贷到追着银行贷款,从前可以上市却不上,再到想上市又赶不上,旧健力宝在资本运营上不堪回首。

当以张海为代表的资本运营高手入主后,逐一解决了困扰了健力宝多年的产权、资金和营销网络建设等问题。

经过与多家银行签订的协议,包括兴建健力宝大厦时的4亿元短期贷款在内,7亿元的资金错配得以全部调整。

在目前健力宝10亿元左右的银行负债中,7亿元为中长期贷款,剩下的3亿元为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而“张海”系的现金流每年保持在30亿元以上,雄厚的资本为健力宝的发展解开了一个死结,也使健力宝焕发了第二春。

其实,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的张海早就为健力宝的出路在操心了。

张海浮出水面后,健力宝开始了改革之旅。

去年年初,营销公司宣告成立,在“张海系”的精心策划下,全新的营销策略也火速上马。

与此同时,健力宝重新构建了营销队伍,向社会上的营销精英发出了橄榄枝,并发动了浩浩荡荡的招聘运动。

为了使健力宝走向正轨,在整个销售网络几乎瘫痪的情况下,张海年底在新加坡的豪华邮轮上召开了全国经销商大会,开始了与经销商重修旧好的过程。

第五季是“张海”系入主健力宝的厚积薄发之作。

为了迎合“第五季”的新鲜出炉,健力宝去年世界杯的黄金广告位上,一掷3000万。

在“第五季”的广告中,人们再也看不到健力宝的影子。

一群酷酷的跳着街舞的各种肤色的动感青年,似乎在模糊健力宝的“体育饮料”的概念。

事实也证明了健力宝在体育诉求上的片面。

虽然健力宝的体育诉求在90年代的中国着实火了一把,但也潜伏了巨大的危机。

体育诉求的片面性,使健力宝丧失了一大部分的消费群体――女性消费者和非体育运动者。

健力宝沉浮

健力宝沉浮

• 张海也许是中国商界过去三年里风头最盛的年轻 人。从2000年起,张海和他的伙伴就先后染指了 “中国高科”、“方正科技”、“深大通”等各 家上市公司。2002年,他又收购中国最大的饮料 生产商之一健力宝集团50%以上的股份。据说张 海学过禅学,大学没毕业就开始创业,并通过在 香港的投资积累了第一桶金 • 去年底,“健力宝“入主甲A足球队“深圳平安” 并更名为“深圳健力宝队”。
张海成功入主健力宝后丌丽,便展开了大刀阔斧 的人事改革,包括李经纬在内的老健力宝高层基 本退出,取而代之的是从各行各业用重金挖来的 大将,张海称之为健力宝的“豪华阵容”。其中 包括大名鼎鼎的裕兴电脑董事长祝维沙、曾仸香 港和记黄埔公司顾问的叶红汉、泰康人寿广州分 公司经理汪达明、顶津广州公司总经理王友让等。 众多的业界精英,在董事长兼总裁张海的带领下, 又开始了健力宝新的航道。
昔日辉煌
作为拥有中国饮料第一民族品牌的健力宝,也曾有过辉煌的 岁月。 1984年,中国准备参加洛杉矾奥运会,中国政府决定为中 国运劢员生产一种运劢饮料,健力宝应运而生,并成功研制出 我国首创的含碱性电解质运劢饮料。当年,健力宝饮料随中国 体育代表团出征奥运会,并一丼成名。 在随后的一段日子里,健力宝一直处亍高速成长中,一直到 90年代初期,健力宝在市场上仍是供丌应求。即使是处在“两 乐”的剧烈冲击下,1996年,健力宝的销量仍达到了70万吨, 而同年百事可乐在中国的销量却只有50万吨。健力宝在其巅峰 时期,更创下年销售额超过40亿元的饮料业神话,被誉为“中 国魔水”而享誉全国。 纵观健力宝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健力宝之所以在当时能获 得成功,最要的原因在亍以下几点:
• 据健力宝高层介绍,为推介和打造 “第5季”这个新品牌,健力宝集 团预计全年投入1.5亿元人民币, 其中包括在各大传媒上刊登广告, 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建造“第5季” 劢感广场和“第5季”品牌标准店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尽管 当事人三水市政 府秘 书长周 永基 对记 者的 口吻一直是健力宝 的股 权 转让事 宜仍在谈 判之 中,但这 不过
还与 “ 三鹿” 国内知名企业建有台资 等 公司 为 了棱 查健力 宝的资 产状 况 , “ 第一 家 已经派 员进驻健力宝 。
带动经 济的成长 ,但 健力 宝的管理层
显然让它失望 从 1 9 9 7年开始 ,健力 宝在市 场上 出现萎靡 不振 的态势 ,持 续3 年下来 ,政府 已经开始失去信心 , 井开始筹划将股权 出卖 ,而 2 0 年健 01
力 宝业绩 的一 落千丈终于使政 府铁 下 心来 但 是 李 经纬为首 的健 力宝管
水政 府一直 引耻为豪的 一个 案例 。政 府 的 目的是要~ 个新的管理 者带动健
价格为 38 亿元人 民币,新加坡 “ 第一 面 对这样 的说法 ,作为 政府 代表 的周 家 ” 品公 司将成为第一大股东。 食 新加
坡 第 一家 食品 公司是一家私 人企 业 ,其执行 主席是 队生 产春卷皮著称 的“ 薄饼大王”魏成辉 , 他曾被新 加坡 总理 点名赞 扬为 “ 具有 事业进取精神 的新加坡 ^” 第 一家 于 1 8 。“ 9 6年开 始进 军中国 , 主要 投资的是酒业 , 另外 永基则相当 庙火 。 那么在健力宝 的经 营之 中,作 为
府 一直都在 插手健 力宝 的经 营 ,例如
健力 宝购回广信 1% 的股份就 是在政 节节败退 ,2 0 5 0 0年的销售量虽然有一
配台 重组。有媒 体甚至称 李经纬为组
织 资金 回购政 府 股权 而被 政府 拒绝 。 周永基 向媒体 宣称 :政府 并不在乎能
的责任都推到 了政府 的头上:“ 这完全 是政府 行为, 不是我 们的事情 。 他说 , ”
而 其他 的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员也都是相 同的口吻。
将健力 宝多 卖几 个钱 ,关键的是找个 好婆 家 ,当年 出卖强力绐青 啤就是 三
政府与管理层的分歧
在此 次股权转让 中,最为耐 人寻 味的是 , 健力宝的创始』 、 、 现在的掌 门 人李经纬 , 然不 出现在 中方的 6 、 居 』 谈
判小 组之 中。当健 力宝被 外资收购 的 消息 爆 出之后 .李经纬也 好象 完全失
这 自然使得 其在三水 经济 中有着 沉甸
力宝 起飞 ,从 而给当地带 来税 收和就
业 ,甚至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大股 东的三 水市政 府究竟 扮演的是什
么 角色?记 者听 到的是两 种截然不 同 的说法 , 自健力宝 内部 的说法是 , 来 政
长城毁于何处
记 者 从健 力 宝销售 公 司 了解到 , 从 19 97年始 ,健力 宝便 已经在市场上
府 的直接 授意之下进行 的 ,而 李经纬 更 是宣称健 力 宝最主要 的 问题 是 “ 体 制的 问题 。周 永基反驳 了这 种说法 ,
是公关措辞 记者 从健力宝 内部 人士
得到 的消 息是 , 在经过与包括达能 、 新 疆 德隆在 内的数 家企业的接治 后 ,作
38 .亿元 ,这一价格低得确实 出乎 他说健力宝 的经营一直是非常独 立的,
、 为健力宝第一 大股 东 的三水市政 府将 让那些 曾经看着健力 宝成长 的』 伤感 其持 有的7 %的股 权转让给新 加坡 “ 5 第

万分。
家 食 品公 司 已经是铁板 上钉钉 的
事情 。 甚至在几 无之 内, 股权转让协议
最 为心痛 的,当然 是李经纬 。
就 可能正式签订 。 面对蜂拥而 至的记者 ,作为 中方 谈 判小组重要成 员的周永基显 得非常 激 动 ,他一再指 责媒体 的过早 介八导 致谈判横生 波折 ,使他每 日疲 于奔命 似地要对付记者与闻风而至 的债权^。 三水市政 府专 门成立了 6 、 lj , 』 谈g / 组 l, 障周永基 外 , 其他3 谈判 成员分 别来 名 自国资办 体改 办、工业局 ,而健 力宝 的两位副 鲁裁也在谈判 小组成员之列 很 多人认 为健力宝 是一个 民族 品 牌, 但周永基却 并不 同意这样 的说挂 , 并称健 力宝早 已是 中外台资 企业 而
甸的份量 。在三水市 政府的一份 年度 工作报告中 , 甚至有 发挥健力宝名牌
带动作用. 加快经 济社 会发展步伐 ”的 字句。 对这样一个重中之重的企业 , 三 水市政 府一心想通过 它的高速 成长来
了踪 , 人们听 不到他 的任何声音 。自己
沤 心沥 血培 育起 来 的企业 易手他 人 , 对于 他来说 ,无疑是将亲儿子 出卖 。 在2 0 0 1年于郑 卅I 行的粮 酒 会 举 上, 健力 宝取 得了巨大 的成功之 时, 笺 逐 颜开 的李 经纬 曾声 称 :“ 我有 话要 说 。 然而 现在他为什么选择 了沉默? 在 采访过程 中 ,记者 听到 的说法 是, 作为健力宝的高层管理者 , 其与政 府 的裂痕早 已非 常明显 而健力宝副 总 裁黎庆元 则一听 到采访 ,就将所有
许多』 的意料之外 ,以健力 宝 6 亿的 、 0
政 府只是 作为大股东在 行使其 应有的
品牌 资产 , 却只卖得如此价钱 , 无疑会 职 权 。
其实 “ 业绩” 永远是股东意志与管 理 者之间斗争 的关键词。 多年来 , 健力 宝上缴 的税收 占了三水市财政 收八的 4 %左右 ,是三水市财政 的最大来 源, 5
理核心 却极力 反对股份 出售 ,始终不
据记者的了解 ,健力宝确是早 已台资 ,
但这所 谓的中外合资 只不过 是与实为 中资 的外资公司台资 而 已,只能算 是 “ 假洋鬼子” 。 对 于谈判的具体 事宜 ,周永基 是 三缄其 口。记者从健 力宝 内部人员 得 到 的可靠消息则 是,此次转让 的实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