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压氧气呼吸器参数
BG4正压氧气呼吸器解读

• 排气阀: • 当气囊内有多余的气体时,排气阀就开启将多余 的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去,以减少系统的呼气阻力。 • 排气阀的动作原理:排气阀通过排气导管与清净 罐进气端相连,它固定在弹簧定位板上,当气囊 内的气体大于500Pa时,气囊鼓起,排气阀被打 开,呼出的气体不经过清净罐排到大气中去,使 气囊始终处于规定压力。 • 排水阀: • 仪器直立位置时,排水阀与气囊下部相连。作用 是将积聚在气囊内的液体(冷凝水)排出。
• • • • • • • •
(9)吸气温度: <28℃; (10)呼吸系统正压(一般情况):350Pa; (11)报警压力(气瓶内压力): 5.5MPa; (12)排气压力: 400~700Pa; (13)气囊压力过低报警相应值:<125Pa; (14)手动补给供氧量:>50L/min。 5、BG4正压氧气呼吸器的使用、储藏方法: (1)装好清净罐中的CO2吸收剂(装药量不少于 2.5Kg); • (2)氧气瓶内的氧气充填到额定工作压力(20MPa); • (3)备好足够的冷却冰;如果工作 环境温度较低,可 以不用冷却冰,若工作环境温度很高,则必须在每次使 用前更换冷却冰。
• 7、BG4 的脱卸: • 脱下BG4之前,应先关闭氧气瓶开关,,按 动松驰键,用力将快速接头(呼吸接头)从面罩 上取下来。 • 松开面罩上套在头部的头带,将面罩从头上 取下。 • 松开腰带和肩带,将呼吸软管从头顶绕到后 方,把仪器从肩上卸下。 • 8、BG4的拆卸、清洗、消毒及凉干: • 打开肩带上的电缆固定带,将显示器和电缆 取下;从降温器和清净罐上拆下呼吸软管;
• 6、BG4的佩戴: • 面罩上所有头带的松紧都是可以调节的。佩 戴十分方便容易。佩戴时,先将呼吸器立放在地 上,让呼吸软管保持在自己的前方,双手将仪器 举过头顶,双手插入背带,并让仪器从背上慢慢 下滑,同时用力拉紧肩带,直到仪器完全落在肩 部和背部,再扣好腰带,使其固定在臀部上方。 • 戴面罩时,用双手拉开面罩的橡皮头带,使 其套住头部,将面部放入面罩中,将头带套在头 部的后方,然后,先拉紧下面的带子,其次是中 部,最后拉紧顶部的带子,面罩应当安全可靠地 套在头上,但不能拉得过紧。
HYZ4正压氧气呼吸器的使用操作方法

HYZ4正压氧气呼吸器一、呼吸器的技术参数:1、额定防护时间:≥4h2、最高工作压力:20Mpa3、气瓶容积:2.7升4、储氧量:在20Mpa压力时,储氧量为540L5、呼吸舱的有效容积:5L6、自动补给供氧量:>80L/min7、手动补给供氧量:>80L/min8、自动排气阀开启压力: 400~700pa9、自动补给阀开启压力: 50~200pa10、定量供氧量:1.6L/min±0.2 (1.4~1.8L/min)11、吸气温度:≤35℃12、二氧化碳吸收剂质量:1.8kg13、待机装备重量:10.5kg14、使用装备重量:13kg (氢氧化钙1.8kg+蓝冰0.7kg=2.5kg)15、温度范围:–20℃~60℃16、相对湿度:0~100%二、呼吸器的构造:根据呼吸器内各零部件的作用不同,呼吸器分为四大系统。
分别是:壳体背带系统、供氧系统、呼吸循环系统、冷却系统。
1、壳体背带系统:上、下壳体,背带及背带定位销。
主要作用:①、下壳体起到定位作用,呼吸器的各个零部件都是固定在下壳体上。
②、上下壳体合起来以后,对呼吸器内部零部件起到一定的保护和防尘的作用。
2、供氧系统:氧气瓶、减压器、安全阀、报警器、限流器、肩挂压力表、手动补给阀、自动补给阀、定量孔。
限流器:高压氧气通过限流器时,以1.2L/min的流量进入氧气压力表,氧气压力表大约在1min左右才能达到满压数值。
减压器:减压器的作用就是将氧气瓶内的高压氧气减为中压(1.9Mpa左右)并连续不断地供呼吸使用。
安全阀:安全阀的作用就是保护减压器,当减压器的膛室压力超出安全阀规定的压力值时(1.92Mpa),安全阀就会自动打开泄压,保护减压器不受损坏。
报警器:①、提示报警:在氧气瓶内气体压力大于6Mpa的情况下,每开、关一次氧气瓶,都会有一声短促的报警声,提醒使用者你的呼吸器已经开始工作或结束工作。
②、余压报警:在使用过程中,当氧气瓶的压力剩余在4~6Mpa 的时候,会出现一次长达30s时间报警,提醒使用者,现在氧气瓶内的氧气还能使用1h左右。
HYZ4(ZYHS240)正压氧气呼吸器课件解析

3.报警器 A.在氧气瓶开关开启时有短暂鸣叫声表明呼吸器开始正常工作。(开关提示报警) B.关闭氧气瓶开关,呼吸器结束工作也有短暂鸣叫声。(关机提示报警) C.当氧气瓶内气压降至6―4MPa时,有一次长达30-60s的余压报警,以提示佩戴者 做好结束工作的准备,以便在剩余的最多还有1小时的使用时间内撤离灾区。为节 约报警用气,可瞬间关闭气瓶阀,持续几秒后再次打开瓶阀,使报警停止。 注意:余压报警只报一次。 报警器的声强调节芯柱的正确调整方法: a>拧松顶紧螺钉 b>上下移动报警声强调节芯柱,使其产生清晰的声音。但要注意使芯柱上的开槽对 准进气流的小孔。 c>拧紧顶紧螺钉,固定调节芯柱的位置。 注意: a、调整时一定要将报警声强调节芯柱上的开槽对准进气流的小孔。并能产生清晰 声音时,再拧紧螺钉锁紧。 b、只报警一次,大约报警30-60s,作业人员听到报警声要做好结束工作的准备, 以便在剩余的1小时撤离灾区。
氧气循环路线图
使用前的检查
1.整机感官检查:检查背具、附件,维护、保养记录卡, 证明检修日期在三个月之内。 2.检查呼吸器面罩、接口及呼气阀和吸气阀的灵活性。 3.检查呼吸两阀的逆向气密性。 4.检查整机气密性。 5.检查胸前压力表及压力显示。 6.检查定量装置的流量和自补阀的动作情况。 7.检查手动补给阀的动作情况。 8.检查自动排气阀开启动作情况。
(四)、主要部件
1.氧气瓶组合:包括高压氧气瓶、气瓶阀、压 力表、安全膜片。 2.启动装置组件:包括减压阀、安全阀、报警 器、胸前压力表、高压限流阀、手动补给阀。 3.呼吸仓组件:包括呼吸舱、定量供养阀、快 速自动补给阀。4.稳压膜片与排气阀。 5.清净罐。6.冷却罐。7.呼吸软管、面罩、面 罩接口装置。8.上下壳体。9.背具。
正压氧呼吸器 使用说明

2021/9/9
4
正压氧呼吸器技术参数
• 1. 额定防护时间: ≥4h • 2. 最高工作压力:20Mpa • 3. 气瓶容积:2.7升 • 4. 额定贮氧量:540L • 5. 自动补给供氧量:>100L/min • 6. 手动补给供氧量:>80Lmin • 7. 自动排气阀开启压力: 400pa ~ 700pa • 8. 自动补给阀开启压力:50pa ~ 200pa
供氧系统:氧气瓶、减压器、安全阀、报警器、限流器、肩挂压力表、手动补给阀、自动补给阀、定量孔。
使用条件对正压氧呼吸器的影响
2.环境: 气体环境中存在无氧、缺氧、或有毒,有害的气体, 或是有毒气,烟雾,蒸汽污染的大气环境。
使用条件对正压氧呼吸器的影响
• 温度:在规定温度范围里使用,呼吸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能达到最佳状 态,而且不会对呼吸器本身造成任何影响。温度太低,容易造成呼吸器 内塑料橡胶制品的“硬化”,密封圈会失去弹性,影响呼吸器的气密性;温 度太高,会加速呼吸器内塑料橡胶制品的“老化”影响呼吸器的使用寿命。
1Mpa,那么呼吸器能承受的最大额外压力为25kpa,根据水中压强计算公式:p=ρg h 可以得出,呼吸器可浸没的最大水深为2.
消防指 战员在窒息性或有毒有害气体环境中进行抢险救灾 正压氧呼吸器使用前的检查
相对湿度:呼吸器在极其干燥的环境中可以正常使用,反之,如果需要,呼吸器可短时间浸没到水中使用。
仪器在背到背上以前应做的检查;
• 3.温度范围: –20℃ ~ 60℃。 壳体背带系统:上、下壳体,背带以及固定背带所用的定位销。
最终完成一次循环,又返回到面罩。
• 4.相对湿度: 0 ~ 100%。 (4)流量是否正常,
当我们从事重体力劳动时,呼吸量较大,流量不能满足呼吸要求,呼吸舱内气体压强不断降低,正压弹簧推动膜片,开启自动补给阀 补充氧气;
新PSS BG4正压氧气呼吸器分解

PSS BG4正压氧气呼吸器培训讲义一、PSS BG4正压氧气呼吸器的构造:根据呼吸器内各个零部件所起的不同作用,将呼吸器分为四大系统。
分别是:壳体背带系统、供氧系统、呼吸循环系统、冷却系统。
㈠、壳体背带系统:上、下壳体,背带以及固定背带所用的定位销。
主要作用:1、下壳体起到定位作用,呼吸器的各个零部件都是固定在下壳体上。
2、上下壳体合起来以后,对呼吸器内部各零部件起到一定的保护和防尘的作用。
㈡、供氧系统:氧气瓶、减压器、安全阀、手补阀、自补阀、定量供氧装置(内制于减压器)、Bodyguard电子报警系统(主机、传感器、显示屏)。
㈢、呼吸循环系统:1、呼吸循环系统图:2、呼吸循环系统的特点:①、置前排气:排出的是呼出的废气,节约了氧气,提高了氧气的利用率。
②、排水装置:BG4正压氧气呼吸器率先使用了排水系统,有效得防止积水、倒流,大大提高了呼吸器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能。
③、冷却系统独特:可在使用过程中更换冷却剂,不会影响到整机气密性。
④、拆装方便,不需要任何工具。
㈣、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由冷却罐和冷却芯组成,冷却剂可使用冰块,也可使用装有“兰冰”冷却剂的不锈钢冷却芯。
在使用过程中,随时更换冷却芯,不会影响到仪器的正常使用。
二、PSS BG4呼吸器各部件名称:1、Bodyguard 电子报警系统2、滤尘网3、CO2吸收罐4、呼吸气囊5、排气阀6、排水阀7、氧气瓶8、减压阀9、气瓶阀10、手动氧气补给阀11、传感器12、黄色中压管13、蓝色中压管14、智能控制器15、降温盒16、压力开关控制管(压力达到1.4百帕自动激活报警器)17、定量氧气补给阀18、自动氧气补给19、全面罩20、吸气软管21、呼气软管22、连接管三、Bodyguard 电子报警系统构造:1、数字显示气瓶压力,单位:兆帕2、距离报警的时间(分钟)3、分钟图标4、手动呼救按钮(橙色/黄色)5、右按纽(环境温度)6、绿色LED灯7、运动报警器8、红色LED灯9、左按钮(背光灯)10、氧气模拟显示四、Pss BG4 Bodyguard 电子报警系统的特点:1、双重显示(图形和数字显示)图形显示;通过扇形节段方式,显示出压力的大概值,比较直观。
正压式消防氧气呼吸器

正压式消防氧气呼吸器一、概述正压式消防氧气呼吸器是消防队员和抢险救护人员在有毒、缺氧、烟雾、悬浮于空气中的有害污染物等恶劣环境中,抢险救灾或处理灾情工作时使用的呼吸保护装置。
主要是通过将呼出的CO2吸收,补充氧气进入呼吸循环,气体经过降温后再次供人体呼吸。
呼吸回路始终保持略高于外界的正压,以确保阻挡有毒气体进入呼吸回路,保证呼吸的安全。
具有重量轻、耐高温、阻燃、防腐、防水、气密性好、内部冷却、使用时间长等性能。
要求符合GA632-2006《正压式消防氧气呼吸器》行业标准。
按额定防护时间分为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240分钟四种类型。
二、主要结构由面罩、呼吸软管、高压氧气瓶、减压装置、CO2吸收器、专用药剂、呼吸气囊、降温盒及电子监控装置组成。
三、使用方法(一)使用前的准备1、卸下上盖(下面的Y是为了更清楚显示每行内容,可忽略)Ÿ用大拇指将两个滑销向中间推。
Ÿ然后向上转动使其固定在槽内。
Ÿ打开上盖,使上盖底部边缘的两个固定栓脱离下盖。
Ÿ解开固定栓,卸下上盖。
2、安装CO2 吸收罐Ÿ检查并填装CO2 吸收罐。
Ÿ按压蓝色圆环同时拔出压力开关控制管的金属插头。
Ÿ将CO2 吸收罐插入并固定(序号5)。
Ÿ将气囊的接口连接到CO2 吸收罐上(序号6)。
Ÿ将有角度的排气阀接头连接至CO2 吸收罐并固定(序号8)。
Ÿ将压力开关控制管的金属插头分别插入树脂软管和智能控制器的插装接头。
Ÿ将呼气管连接到CO2 吸收罐的出口处,用锁定圈锁紧(序号9)。
Ÿ分别在外壳和CO2 吸收罐上清楚注明安装日期。
Ÿ安装密封盖(序号10)3、安装氧气瓶Ÿ将氧气瓶放在气瓶座上(序号1)。
Ÿ用旋转手轮将氧气瓶固定(序号2)。
(只能用手操作!确保连接处没有油或油脂。
)Ÿ将带子穿过带扣并固定于尼龙扣上(序号3)。
Ÿ将抗振带钩住锁定(序号4)。
4、安装蓝冰Ÿ旋转降温盒盖子上的灰色卡扣,取下盖子。
Ÿ放入蓝冰。
Ÿ盖上盖子,旋转灰色卡扣,直到“咔”一声后,盖子安装好。
HYZ4正压氧气呼吸器使用操作方法

HYZ4正压氧气呼吸器一、呼吸器的技术参数:1、额定防护时间:≥4h2、最高工作压力:20Mpa3、气瓶容积:2.7升4、储氧量:在20Mpa压力时,储氧量为540L5、呼吸舱的有效容积:5L6、自动补给供氧量:>80L/min7、手动补给供氧量:>80L/min8、自动排气阀开启压力: 400~700pa9、自动补给阀开启压力: 50~200pa10、定量供氧量:1.6L/min±0.2 (1.4~1.8L/min)11、吸气温度:≤35℃12、二氧化碳吸收剂质量:1.8kg13、待机装备重量:10.5kg14、使用装备重量:13kg (氢氧化钙 1.8kg+蓝冰0.7kg=2.5kg)15、温度范围:–20℃~60℃16、相对湿度:0~100%二、呼吸器的构造:根据呼吸器内各零部件的作用不同,呼吸器分为四大系统。
分别是:壳体背带系统、供氧系统、呼吸循环系统、冷却系统。
1、壳体背带系统:上、下壳体,背带及背带定位销。
主要作用:①、下壳体起到定位作用,呼吸器的各个零部件都是固定在下壳体上。
②、上下壳体合起来以后,对呼吸器内部零部件起到一定的保护和防尘的作用。
2、供氧系统:氧气瓶、减压器、安全阀、报警器、限流器、肩挂压力表、手动补给阀、自动补给阀、定量孔。
限流器:高压氧气通过限流器时,以1.2L/min的流量进入氧气压力表,氧气压力表大约在1min左右才能达到满压数值。
减压器:减压器的作用就是将氧气瓶内的高压氧气减为中压(1.9Mpa左右)并连续不断地供呼吸使用。
安全阀:安全阀的作用就是保护减压器,当减压器的膛室压力超出安全阀规定的压力值时(1.92Mpa),安全阀就会自动打开泄压,保护减压器不受损坏。
报警器:①、提示报警:在氧气瓶内气体压力大于6Mpa的情况下,每开、关一次氧气瓶,都会有一声短促的报警声,提醒使用者你的呼吸器已经开始工作或结束工作。
②、余压报警:在使用过程中,当氧气瓶的压力剩余在4~6Mpa的时候,会出现一次长达30s时间报警,提醒使用者,现在氧气瓶内的氧气还能使用1h左右。
BG4正压氧气呼吸器解析

• (2)先进技术及新型材料的应用,使整机重量 较轻(≤12.8㎏)。
• (3)按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的背壳以及新型舒 适的快速着装方式,使得整机重量合理分布在背 部,佩带更为舒适、方便。 • (4)气体降温器及低阻高效的二氧化碳清净罐, 使得呼吸相当舒适。 • (5)整机结构简单,不需任何工具就可以进行 各部件的拆装,便于维护。 • (6)采用了 世界上先进的“模拟窗”电子报警、 测试及压力显示系统,该系统具有如下功能: • ①数字显示及声光报警;②高压及膛压气密性测 试;③定量供氧量测试;④气瓶余压报警;⑤缺 氧报警。 • (7)与环境直接接触的材料均采用高效阻燃材 料,仪器能在火灾环境下使用。
• 降温器: • 降温器的作用是将吸气温度降低,减轻高温气体 对人体器官的危害和疲劳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 率。 • 呼吸接头(快速接头、三通接头)、呼吸软管: • 呼吸接头内安装有呼气阀、吸气阀,呼吸软管的 一端分别与呼吸接头相连接;吸气软管的另一端 与降温器相连;呼气软管的另一端与清净罐相连 接。 • 面罩: • 呼吸面罩是夹面式、大视野玻璃窗、双层密封, 带传声器的呼吸连接器件。它具有:气密性良好、 眼窗大、视野宽阔、透明度高、性能可靠、使用 方便等特点。
• (1)拆卸呼吸接头(快速接头): • 取下呼吸接头,再取出其中的呼吸阀及阀片和其 它部件,打开呼吸器的上盖; • (2)拆卸清净罐: • 脱开气囊,卸去角形连接器(连接排气阀),小 心将清净罐紧固套环松开,然后再搬出; • (3)取下排气阀: • 用手握住排气阀排气管连接件,然后向右旋 转45度,用力推压两个锁紧连接头,取下排气导 管和排气阀;
• 在工作期间,尽可能养成良好习惯:即每隔 15min观察一次显示器,并以氧气消耗的速度大 体推算出仪器的剩余工作时间。 • 低压报警:第一次低压报警压力值为5~ 5.5MPa,若此时的抢险救援工作尚未完成,也 应迅速撤离。报警声响持续时间为30S。 • 第二次低压报警压力值为1MPa,这时应立 即撤离工作地点到安全地点,此时显示器上的蜂 鸣器会一直鸣叫,直至氧气瓶被关闭或氧气用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参数:
有效防护时间:4h(中等劳动 强度) 氧瓶额定工作压力:20MPa 氧气瓶容积:2.4L 氧气量:500L 填装氢氧化钙量:2.1Kg 外形尺寸: 560mm×370mm×160mm 质量:10Kg(不含氢氧化钙, 氧气)
正压氧气呼吸器特点:
正压氧气呼吸器是用于个人呼吸防护的 新一代产品。在与外界隔绝的情况下, 可保证氧气的供给量与人的肺活量完全 匹配,具有循环气路通畅,供气稳定充 分,跟踪补给及时,使用佩戴舒适等特 点;其呼吸阻力小,重量体积小,防护 时间长的特点,稳定可靠性高,结构简 单,拆卸维修十分方便等优势,而得到 普遍认可。
正压氧气呼吸器性能及参数:
主要性能:
呼吸量:30L/min 呼气阻力:≤600Pa 吸气阻力:>0 定量供氧量:1.6±0.1L/min 自动补给供氧量:>100L/min 动补给供氧量:>100L/min 自动补给阀门启压力:50-245Pa 吸气中二氧化碳浓度:<1% 吸气中氧气浓度:>21% 报警器报警压力:4~6MPa 报警器报警时间:30~60S 声量级:≥80db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正压氧气呼吸器图片展示:
A B C
因产品生产批次、具体型号不同,以上图 片仅供参考,详情可联系我们的销售人员 进行具体核实。
壹伍叁柒陆伍零贰捌零壹
山东亿煤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目录
1 正压氧气呼吸器详细介绍 2 正压氧气呼吸器性能及参数
3 正压氧气呼吸器特点 4 正压氧气呼吸器图片展示
2
正压氧气呼吸器详细介绍:
正压氧气呼吸器结合了国内外同类产品的优点,还根据我国救 护环境的实际情况考虑做出了很好的改良。考虑到隧道、巷道、 矿井下比较狭窄拥挤的环境。产品的整体结构上做了改进,让 产品变的更小巧减轻重量,性价比更高,让救护人员使用起来 更加舒适方便快捷。 更是可以在恶劣的有毒有害气体或者是缺氧的危险的环境中使 用。 正压氧气呼吸器是利用化学药品反应产生氧气的隔绝闭路循环 式个人呼吸系统保护装置,主要用于煤矿或环境空气中发生有 毒有害气体污染及缺氧时,为佩戴者提供氧气。正压氧气呼吸 器(以下简称呼吸器)是矿山救护队员在救援工作时用于个人呼吸 保护的装置。具有安全可靠、舒适、操作使用方便等特点。正 压氧气呼吸器主要用于矿山救护队员在从事救护工作时对其呼 吸器官的保护,使之免受有毒有害气体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