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基本义务 (教学设计)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一)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第4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1课时系统的公民权利知识。
环节二:听故事,探新知活动一:小故事,深分析评价标准说出为了什么事情烦恼说出事情对应的基本权利得星情况通过具体的事例现身说法,让学生在情景中习得新知。
评价标准理由陈述恰当说出公民的基本权利得星情况生14(预设):高叔叔确实有装修自家房子的权利,但如果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影响到社会或他人的合法权利,那就应该要以不影响别人为标准来调整自己安排。
生15(预设):如果我是林博远我会告诉我的爸爸妈妈,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他人的权利。
建议爸爸妈妈把这个规定告诉高叔叔,再建议高叔叔调整一下装修的时间,尽量不影响到邻居。
公民基本权利对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思考,并能进行有针对性地评价。
环节五:总结收获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宪)法规定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十分广泛,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多项领域。
同时,权利是有(界限)的。
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
通过谈收获和教师的总结,强化学生对基本权利的认知,进一步提升我们每个公民都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师:会学习的你,这节课又收获了什么呢?一起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吧。
合计个人及小组得星情况,评选合格小公民及优秀学习小组。
学生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意识,达到升华主题的目的。
环节六:课后拓展作业小小设计家请你制作一份手抄报,把你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认识、理解和感受,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感受到的公民基本权利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设计完成后还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们一起分享哦!评价维度评价标准行文创作语句通顺,用词准确,没有错别字,对公民基本权利叙述清楚语句基本通顺,用词比较准确,有少量错别字,对公民基本权利叙述较清楚小部分语句通顺,某些用词不准确,错别字较多视觉效果对读者有吸引力,色彩运用合理,图文搭配巧妙。
关于六年级上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精选范文2篇)

关于六年级上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精选范文2篇)六年级上册公民的根本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2篇第1篇:六年级上册公民的根本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4.公民的根本权利和义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身为中国公民,应该知道国家的建设成就。
②明白如果走出国门,我们就是中国的名片,要严于律己。
③知晓公民的根本权利和义务。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知道自己应该为祖国做什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爱国热情,能自觉维护祖国形象。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应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解读目标:这一节课,就让我们认识自己中国公民身份,并了解我们祖国的建设成就,而且一定要知道身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骄傲和自豪。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局部,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利用课件教学:1、了解祖国的建设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科技还是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经济方面,中国GDP超10万亿美元,是世界上10万亿俱乐部成员,是日本GDP的2倍。
高铁2万公里,占世界6成。
钢铁产量,世界16亿吨,中国占8亿吨;中国高速公路12万公里,占世界的52%,力压美国占世界第一;有六个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桥。
科技方面的成就:中国天眼,世界最大的望远镜;北斗卫星,世界排名第二位;神舟飞船,载人航天;我国是世界第三个把飞行员送入太空的国家;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太空进行试验;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计算能力世界第一。
体育方面的成就:成功举办北京奥运;男足曾实现历史性突破,闯入2002年韩/日世界杯赛;跳水从梦之队时代到里约奥运会中国队的金牌第一的超级梦之队;中国横扫世界乒坛;中国女排东山再起,两夺世界冠军,更夺得了里约奥运会金牌。
《公民基本义务》教学设计方案

观看视频《泄露国家机密被判刑》、图片《网络泄密》,他们都因未保守好国家秘密,没有履行好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现在,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要求我们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一)合作学习:义务知晓
展示学习任务,六组同学,分工合作,分别找出任务清单中的答案,并派出代表回答问题,看哪组同学阅读速度最快和提炼信息的能力最强。
任务清单:1、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2、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原因、具体表现?
3、公民应如何维护国家利益?(怎么做)
(三)教学难点:明确公民的基本义务,增强义务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本课的主题是公民的义务。对此,学生面临着三个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对履行义务的意义知之不多;二是缺少主人翁的责任感,总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这些问题有必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及时予以解决。由于本课始终设置了学生需要讨论的问题,因此讨论积极性比较高,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提问的互动氛围浓烈。
是否敢于否定
我能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赞赏。
是否欣赏自我
我能在不懂时向别人请教。
是否敢于请教
我完成了老师课堂布置的任务的。
是否完成课堂任务
我能展开丰富的想像理解教学内容。
是否富于想像
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快乐。
《公民基本义务 》教案设计-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公民基本义务(一)课标内容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
知道公民的基本义务,体会基本义务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义务观,在了解基本义务的基础上增进对宪法的认识,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教材分析体会基本义务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义务观,在了解基本义务的基础上增进对宪法的认识,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法律部分知识很感兴趣,但对许多专业术语不清楚,如公民和人民的区别,义务、基本义务,宪法,纳税等等。
课堂上教师一定得结合生活实例深入浅出消除这一壁垒。
对于基本义务,法条好记,关键是理解它的现实意义,教师通过专家讲解和生活实例做好教与学的转化。
1.知识目标:知道公民的基本义务。
2.能力目标:运用比较的学习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体会基本义务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义务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了解基本义务的基础上增进对宪法的认识,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教学重点:维护国家利益。
教学难点:遵守宪法和法律。
紧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从生活实例入手先解释概念,学生讨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必要性,理解义务的法律规定的现实意义,再从普通法律到根本大法宪法规定公民基本义务的重要意义就水到渠成了。
从生活中人们遵守宪法履行基本义务的实例感知法条,更具有教学价值。
用微课堂专1.……(检测目标1)2.……(检测目标2)3.……(检测目标3)导入新课:1.自制微视频:疫情之下流行碰脚礼(展示人们见面礼仪变化)2.提出议题:——当下,遵守社会公德已成为人人都应该做到的义务之一,必要意义何在?活动一:认知篇——探寻义务的现实意义(含情境、任务、评价量表等)1、义务:个体对他人或社会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布置任务一:(1)以小组为单位:①结合课本判断图中哪些是基本义务?②选择一条喜欢的义务宣传语,品味义务的公平、正义之美;(2)小组代表阐述见解;(3)活动时间:8分钟。
《公民的基本义务》教学设计

《公民的基本义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公民的基本义务的含义和内容。
2.过程与方法:知道义务包括积极作为和消极不作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理念,认识到公民既享有权利,也需要履行义务。
二、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法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树立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理念,认识到公民既享有权利,也需要履行义务。
教学难点:树立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理念。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时政素材五、教学过程公民的基本义务一、情境导入:前不久,老师看到了一段视频,有一位老人将自己的子女状告法庭。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课件出示视频。
2.思考:老人为什么要将子女状告法庭?不知大家有没有关注到老人讲了一句很心酸的话“我养他的小,他不养我的老”。
你是怎么看待这句话的呢?老人把子女抚养成人,他们的子女就有了——抚养权。
老人尽到了自己抚养子女的义务。
同样道理,老人年纪大了,他也有接受赡养扶助的权利,赡养老人是成年子女应该履行的义务。
你知道什么是义务吗?二、新授:1.了解公民的基本义务课件出示《宪法》第四十九条: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成宪法义务,是指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遵守和应尽的基本责任。
2.了解公民的基本义务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要赡养父母,这是我们对家庭的义务,那我们对社会和国家有哪些义务呢?(1)请同学们把书翻开到课本的35页,我们看到第一幅图,说一说,同学们在干什么?他们应履行什么基本任务?——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出示宪法五十三条)是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所以我们爱护社会公共财产、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劳动纪律等都是我们对社会应该履行的基本义务。
其实,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人都像图片里的同学们一样,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你们看,最近疫情又一次出现在我们身边,我们大元中心小学作为核酸检测点,榔梨街道的黄码师生、家长都到我们学校来进行核酸检测。
当天来的人特别多,但所有的师生、家长都自觉排队,保持安全距离,所以将近三千人的核算检测我们一天之内全部完成。
《公民基本义务》参考教案

八下4.1公民基本义务教学设计课题 4.1公民基本义务单元第二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八年级下册学习目标政治认同:知道公民要履行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懂得履行这些义务的意义;了解公民义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认同宪法对公民基本义务的规定。
道德修养:体会基本义务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义务观。
法治观念:要增强法治观念和义务意识,认真履行法定义务。
健全人格: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义务,懂得履行这些义务的意义;了解公民义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重点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难点遵守宪法和法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温故知新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宪法连线这说明了什么?作为公民,我们依法享有权利,也应依法履行义务导入新课。
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导入新课,能起到前后过度的极佳效果。
讲授新课什么是公民和公民基本义务义务的区分观看视频:宪法规定公民必须履行哪些基本义务?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有哪些?2021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当共产党的官,当人民的公仆,拿着国家资源去搞行贿受贿、去搞权钱交易,这个账总是要算的。
腐败分子的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义务?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哪些危害?2.为什么遵守宪法和法律义务呢?观看图片,猜测公民的几项义务思考每个公民应如何遵守宪法和法律。
先从总体上让学生试着猜想,从而引导学生往下的具体学习内容。
引导学生分析遵守宪法法律的义务的表现。
3、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教师总结:4.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要求(1)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2)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维护国家利益包括哪两个方面?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公民又应该怎样做?5.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原因和要求6.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具体表现:热闻点评:决不允许你分裂我的国家观看材料并思考:是什么促使王小姐单枪匹马硬钢“港独”分子?维护国家利益——我们在行动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在行动案例 一览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当兵不是儿戏,拒服兵役后果严重。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上6.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上6.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上第六单元第四课的内容。
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广泛性、平等性、现实性以及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法制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公民权利和义务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理解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明确。
此外,学生在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实际运用能力方面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
2.使学生掌握公民基本权利的广泛性、平等性、现实性。
3.培养学生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意识和能力。
4.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制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宪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掌握公民基本权利的广泛性、平等性、现实性,以及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意识和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实际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内容。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境模拟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和运用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制作课件,展示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3.准备情境模拟材料,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
4.准备时间:约1课时(40分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模拟公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
2.呈现(5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保障,让学生了解宪法在维护公民权利和义务方面的作用。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两课时全)-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两课时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一章节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部分。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这些权利和义务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能够尊重他人的权利和义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对于权利和义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去理解这些权利和义务,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这些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2.引导学生尊重和维护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和义务。
3.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内容。
2.引导学生理解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维护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这些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权利和义务的理解和经验,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3.实践法: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尊重和维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培养他们的法律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权利和义务的理解和经验。
3.准备实践任务,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尊重和维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权利?什么是义务?宪法对我们有什么规定?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5分钟)教师呈现相关的案例材料,让学生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理解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公民基本义务
第四课:公民基本义务教学设计
课题 第四课《公民义务》 ---公民基本义务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下册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增强义务意识,认真履行法定义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后,学生能自觉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
知识目标 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重点 了解公民的基本义务
难点 1.遵守宪法和法律。2.维护国家安全。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一个日本间谍通过旅行的方式在我国温州的一
个军事岛上偷偷拍摄了中国的武器设备,他还去了海
南岛,海南岛部署了我国的潜艇基地,如果顺利的话
他就可以搜集中国潜艇的情报。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用金钱贿赂军工业的职工,
拿到他们所需要的武器情报。现在最出名的一个日本
间谍叫阿尾博政,他可不得了,从业年龄达到30多
年,也就是说他从1982年开始就潜伏在中国,已经
写过了一百五十多篇报告!更可恶的是,这个家伙甚
至是通过扮演军事迷的方式去探索各种机型的情况,
在中国想尽办法获取机密!
请问:如果你发现自己身边有类似的日本间谍,
你会怎么办?为什么?
阅读材料并分析,最后回答问题。 激发兴趣,
引出主题
讲授新课 一、 经验之谈 1、阅读教材第45页“运用你的经验”,问题:图片中公民的行为体现了哪些公民义务? 2、【拓展阅读】什么是公民的义务?什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师小结:公民义务和公民基本义务的区别何联系。 观看图片, 回答问题。 阅读导学案中的【拓展阅读】的内容。 教师展示PPT,
评价学生回
答,并小结。
展示拓展阅读
的内容。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公民基本义务
案例探究一:遵守宪法法律。 材料一: 河南省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了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王某受贿、贪污、玩忽职守案,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材料二: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已成为中国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固定仪式。特别是在国庆节这天,更是具有特别神圣的意义。然而昨天,一些观看升旗仪式的人,却给天安门广场留下了5吨垃圾,这极不光彩的一幕,让人感觉大煞风景,更让不少人深感耻辱、蒙羞。 思考:1、综合两则材料,说说我国公民有什么义务? 2、我们为什么要履行这一义务? 3、我们该如何履行这一义务? 教师小结:建设法治社会,我们应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守法光荣,违法可耻,我们要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阅读导学案的材料并思考,回答问题。
帮助学生领悟
遵守宪法和法
律的重要性
评价学生回答
进一步落实知
识
案例探究二:维护国家利益 一、 展示视频:菲律宾提出中国南海仲裁事件的相关视频。 思考:你如何看待菲律宾和美国的行为? 对南海仲裁事件,我们该持什么态度? 二、课堂大比拼: 1、列举你所知道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例子。 2、我们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思考,小组讨论并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 通过视频观
看,激发学生
的爱国情感,
初步让学生明
白国家利益不
容侵犯。
进一步让学生
认识自己有维
护国家利益的
义务。
小结相关知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公民基本义务
明辨是非:三、依法服兵役 一、有人说,我国已经处于和平时期了,可以不用去当兵了。你怎么看待这一观点? 二、小组合作探究:阅读课本P49的《探究与分享》,结合课本几个同学的观点,说说政府的做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教师小结:1.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2.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现役军人必须遵守军队的条令和条例,忠于职守,随时为保卫祖国而战斗。预备役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随时准备参军参战,保卫祖国。 通过辨析,让
知识产生碰撞,最后得出结论。 阅读相关内容,小组合作探究,由组长展示答案。 通过辨析,激
发同学们的对
知识的讨论,
对知识的理解
更深刻。
小组合作加强
学生的协作精
神,展示锻炼
学生的表达能
力和组织能
力。
教师评价学生
回答,并小结
相关知识点。
出谋划策:
四、依法纳
税
材料:小秦喜欢搞一些小发明,而且有一次他在
参加省科技发明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得到5250元
奖金,但是却要求他交个人所得税588元。同学们说:
“我们都是未成年人,好不容易赚点钱,交什么税?
不交!”
如果你是小秦,你交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
一项基本义务。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
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
事责任。
学生阅读,讨论并给出自己的建议。 其他同学质疑。 通过出谋划
策,可以锻炼
学生解决问题
的能力。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公民基本义务
我来补充:五、公民的其他基本义务 除了以上的公民基本义务,我们还有哪些基本义务要履行的? 学生思考回答 对基本义务知
识的补充。
课堂小结
1、请你在白纸上用思维导图把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
行概括。
2、我的收获:
3、我的疑惑:
学生梳理知识 谈收获, 明疑惑 形成知识结构
听学生回答,
明确自己的教
学目标是否达
成。
课堂拓展 课本P51《拓展空间》“公民基本义务知多少”课堂知识竞赛。 阅读相关要求,整理资料,
准备迎接考
验。
拓展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