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下册 公民义务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 公民义务第一课时《公民基本义务》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公民义务第一课时《公民基本义务》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公民基本义务》是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的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如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尊重社会公德等。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履行公民义务的意识和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公民义务的概念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如何履行公民义务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公民基本义务,提高履行义务的意识和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履行公民义务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尊重他人的品质,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
2.难点: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如何履行公民义务。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具体内容。
2.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对公民基本义务的理解。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履行公民义务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2.案例材料:与公民基本义务相关的案例。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相关条款,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民基本义务?为什么我们要履行公民基本义务?2.呈现(10分钟)呈现与公民基本义务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讨论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履行公民基本义务?每组提出几点建议,分享给全班同学。
八年级政治下册 公民的义务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公民的义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我们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道德义务的含义,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的关系。
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
觉悟目标: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增强对社会、国家、集体、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教学重点难点: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教学设计思路:当前的学生对公民义务了解很少,公民意识淡薄,缺乏主人翁精神。
因此,加强学生对公民义务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成为当前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
本课通过创设情境和设疑比较,使学生明白公民应该履行哪些义务和履行义务的意义等内容,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公民意识。
教学方法
情感激励法。
创设特定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设疑讨论法。
组织学生对教师提出的观点进行讨论,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政治下册《我们应尽的义务》教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政治下册《我们应尽的义务》教案新人教版【课标内容】本课所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之“权利与义务”.该部分的课程目标是“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教学理念】本课的主题是公民的义务.对此,初中生面临三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对履行义务的意义知之不多;二是缺少主人翁的责任感,总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三是对履行义务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履行义务是大人的事,与己无关.这些问题有必要通过学习及时予以解决.【知识结构】【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2)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饯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
(3)知识目标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道德义务的含义,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教学重点】1.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2.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区别和联系3.忠实履行义务【教学难点】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教学方法】案例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1.教师: 布置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有哪些义务?这些义务的分类是怎样的?法律是怎样保证这些义务的履行的?2.学生: 找找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义务.思考公民应该怎样履行这些义务。
义有哪些义务附录(一)刘晓庆实例:深圳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税务的处理决定书中这样写道:刘晓庆,经过对你个人1997年至2002年出租深圳东门南路华都园21号B座和蛇口碧榆路26号别墅等两处房产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查实有如下税务问题。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3.第四课 公民义务

公民义务设计说明本课通过情境探究、阅读时政新闻等方式,引导学生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了解公民有哪些基本义务及其对应的具体内容,知道法定义务须承担、违反义务要担责,树立正确的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学习目标1.通过搜集资料、创设情境、分析生活案例,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及其对应的具体内容,树立正确的义务观念,培养法治观念和责任意识。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科思维能力。
3.通过构建联系,形成知识体系,知道权利与义务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增强法治观念。
重点难点1.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义务,懂得履行这些义务的意义。
2.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理解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资源与工具1.资源:通过多媒体分享时政新闻和相关教学素材。
2.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和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公民基本义务一、学习情境一名新兵入伍后,拒绝服兵役,武警部队对其作出除名处分,并作出一系列处罚措施。
这一政治生活现象说明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法定义务,必须依法履行,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那么,公民都有哪些基本义务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公民基本义务的相关内容。
二、预习检查1.公民的基本义务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3.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4.任何逃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学习任务一七、过程性评价《作业》课堂练习。
八、课堂小结通过对本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有哪些基本义务,明白了基本义务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
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要自觉履行义务。
九、布置作业1.基础型作业:梳理本课时知识。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1框 公民的义务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点拨:基本道德规X
结合道德义务,说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做法。
板书设计
来源、分类
基本义务含义、内容、意义
公民的义务道德义务的含义、意义、怎么做
教学反思
4、公民的基本义务内容、意义。
5、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任务一:小明的一天
1、结合教材小明事迹,回答教材中问题。
2、结合自身实际说说你都履行了哪些义务,这些义务的来源是什么?你能把他们分类吗?
3、结合杨老的事迹,你能说出什么是道德义务吗?他履行了这项义务带来了哪些好处?
任务二:小小辩论家
结合教材小珊应该纳税吗?请说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公民的义务
导学目标
1、引导学生明确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2、帮助学生找到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的含义及其关系。
2、引领学生明白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意义。
重 点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难 点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履行公民的道德义务
课 型
综合型新授课
课 时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任务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见性问题及对策
1、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小明的一天生活,通过情景分析,让学生完成教材表格。
2、提出问题,小明履行的义务哪项是法定义务?你能说出这些义务的来源吗?
3、点拨:公民的法定义务。
1、把学生分成两个大组进行辩论。
2、点拨:公利与义务的关系。
1、阅读田甜的故事,完成教材填空部分。
2、联系自身思考并解答田甜在今后生活中还应该有的权利。
复习
设疑导入,引导学生认识公民的义务。
教师播放感动中国人物X盛光的事迹并提出问题,你最想说什么?引出新课,出示课题及目标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下学期全集教案(2)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下学期全集教案(2)人教新课标版第一单元:义务权利伴我行一、单元地位本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统领八年级下的全册教材,它宏观上介绍了有关权利义务的基本知识和二者的关系,后面的几个单元的都是以本单元的阐述的基本观点为指导的,所以,本单元在全册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教材分析:1、结构:本单元设立“探究权利义务展示学习成果”主题探究活动和《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我们应尽的义务》两课。
每课又分为两个框题,即:“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公民的义务”、“忠实履行义务”。
“探究权利义务展示学习成果”主题探究活动设计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的搜集、整理活动,使学生了解有关权利和义务的知识。
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权利,怎样正确行使权利,使学生明确在享有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履行义务,最终使学生的权利观念得到增强,义务观念得以提升。
2、重点难点:人民是国家主人的地位;公民的权利是怎样得到保障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以及公民享有权利的广泛性特点;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是本的课的重点。
人民和公民的关系:怎样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合法权利: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自觉自愿履行道德义务:这是本课的难点。
三、课时安排本单元安排五课时,四个框题为四节新授课,一节单元复习课。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人民的权利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教学目标1、感受和体会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我们是中国公民的自豪感。
2、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分辨公民和人民的区别,理解公民可以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3、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知识人民和公民的区别,理解公民权利的含义,了解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
二、重难点分析人民是国家主人的地位;公民的权利是怎样得到保障的,是本框的教学重点;人民和公民的关系是本框的难点。
三、学生分析在学生中有着许多的错误认识,认为中学生除了学习以外没有多少权利,这一模糊认识需要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不断澄清,由于人民和公民这两个概念是抽象的,而且在当今时代对于人民这个概念更是难以理解。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第1课时《公民基本义务》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第1课时《公民基本义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基本义务》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的内容。
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使学生认识到履行公民义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治观念和公民意识,但对公民基本义务的认识尚不全面。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为本课时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一些公民义务的实践,但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和思考。
因此,本课时需要引导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深入认识公民基本义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
2.培养学生履行公民义务的意识,提高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公民基本义务的概念和内容。
2.公民如何履行基本义务。
3.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民基本义务。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图片,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准备课件,展示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
3.准备实践活动材料,让学生参与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宪法的封面,引导学生回顾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然后提出问题:“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哪些基本义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关于公民基本义务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履行公民义务的。
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一框公民的义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一框公民的义务一、请你判断1.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益,同时一定执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未成年人能够不向国家纳税。
()3.我们每一个人既是享授权益的主体,又是执行义务的主体。
()4.在我国,公民的权益和义务有时是不一致的。
()5.没有无义务的权益,也没有无权益的义务。
6.道德义务、责任不是什么外面力量强加给人的尔西,而是一种要这样行动而不要那样行动的内在需要。
()7.我国公民在某种状况下能够不依法纳税。
() 8.爱惜公共财物,恪守劳动纪律.恪守公共次序,尊敬社会公德,不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意务。
()9.公民执行纳税义务,享有国家把税款用之于民的福利。
()10.父亲母亲执行抚育教育儿女的义务,儿女执行奉养帮助父亲母亲的义务。
()二、最正确选择题1.在我国,公民的权益和义务拥有()A .相悖性B .一致性C .差别性D .同向性2.以下说法止确的是()A.我们被同意只享授权益而不执行义务B.关于法定义务,我们有权不执行C.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一定执行的D.我对他人不需要执行相应的义务3.我们每一个人是享授权益,执行义务的()A .基础B .个体c .根本D.主体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没有无义务的权益,有无权益的义务B.有无义务的权益,也有无权益的义务C.有无义务的权益,没有无权益的义务D.没有无义务的权益,也没有无权益的义务5.我国宪法例定的公民义务包含()①保护国家一致和全国各民族团结②守旧国家奥密③爱惜公共财物④依法纳税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D.②③④6.所谓道德义务是指()A.社会成员自觉担当道德责任B.社会成员执行法律规范c.社会成员恪守公共次序、社会公德D.社会成员依照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觉地担当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关于法定义务,我们一定执行B.法定义务与道德义务是同样的,无区其他C.一个人的一世要尽各样法定义务D.执行道德义务,每一个人责尢旁贷8.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广义的义务,既包含法定义务,又包含道德等义务B.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一定执行的0 .没有无义务的权益,有无权益的义务D.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执行应尽的义务9.对社会执行的义务包含()①亲情②道德③家庭④纪律⑤法律A .①②④⑤R .⑧④⑤C .①②③④D .④⑤10.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我们只获取而不付出B.我们所拥有的权益不是以自己执行义务而得C.自觉执行义务并不是是我们的天职D.法定义务由国家法律规定三、简答题1.我国宪法例定的公民的基本意务详细包含什么? 2.法定义务与道德义务的差别是什么?3.未成年人能否应当向国家纳税?四、资料说明题1.小张从小就发奋做一名解放军战士,执行抵挡侵略、捍卫祖国的义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下册公民义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含义和内容,懂得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知道公民履行义务的积极意义。
2.能力目标:
增强对公民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育学生自觉履行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提升学生的义务观念。
教学重点:公民的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
教学难点: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自觉履行公民的道德义务
教学方法:情感激励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设置:
一、导入新课
导入语: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一份权利,也有他应尽的义务。
如果每个人不仅知道自己的权利,而且知道自己的义务,这将有利于全人类的幸福。
”法律的“大厦”是由权利、义务共同构筑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履行义务是享受权利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需要,所以我们要忠实地履行义务。
二、讲授新课:
1.我们的法定义务
教师讲述:
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不仅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基本权利,还要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相应
的义务。
请同学们看下边的情景材料。
情景材料一:(见教材P14页材料)
说一说填一填
教师讲述:这些义务来自亲情、道德、纪律、法律等各个方面。
(1)法定义务的含义
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在社会生活中,我么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
案例分析:(见教材P15页材料)
议一议:
小珊是未成年人,到底该不该纳税?(指导学生分析讨论)
相关链接:(见教材P15页)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学生阅读教材后,教师讲述)
教师讲述: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公民所拥有的权利,有的以自己履行义务而获得。
例如,公民履行纳税义务,享有国家把税款用之于民的福利。
有的以他人履行义务而获得。
例如,父母履行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子女才能享有受抚养教育的权利。
这种情形要求我们成年后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3)什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学生阅读教材)
自觉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我们的“天职”,也是爱国的重要表现。
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以履行法定义务的实际行动,表达我们的爱国之情
议一议:
※“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的认识正确吗?为什么?
( 不正确。
因为,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我们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因此,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
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也是爱国的重要体现。
)
2.我们的道德义务
(1)什么是道德义务
情景活动二:(详见教材P16页材料)
议一议说一说:
①小龚尽心照顾双目失明的孤身老人,体现了什么美德?
②为什么社会对小龚的行为给予高度赞扬?
(①小龚尽心照顾双目失明的孤身老人的行为体现了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②社会对小龚的行为给予高度赞扬,是因为小龚用自己的行动自觉履行了敬老养老的传统道德义务。
)
什么是道德义务呢?
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想一想:为什么要自觉履行道的义务?
相关链接:(见教材P17页链接材料)
情景活动三:(详见教材P17页材料)
议一议:单先生的行为为什么能感动失主、受到人们的称赞?
(单先生拾金不昧的行为,是在自觉履行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生动体现,因此,深深地感动了失主,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
(2)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
道德义务的范围十分广泛,履行道德义务,每个公民责无旁贷。
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二十个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这一基本道德规范的形成,是我们党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的最新认识成果,标志着我国公民的道德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板书: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三、课堂小结
公民不仅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基本权利,还要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相应的义务。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的特点。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同时,我们还要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