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垫导轨测重力加速度 大学物理实验
《气垫导轨实验》word版

气 垫 导 轨 实 验【实验目的】1.掌握气垫导轨的水平调整和数字记时器的使用。
2.利用气垫导轨测滑块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3.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4.测定重力加速度。
【实验原理】1.速度的测定物体作一维运动时,平均速度表示为:t x v ΔΔ(3-1)(3-2)很小的x ∆,用其平均速度近似地代替瞬时速度。
2.加速度的测定当滑块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其加速度a 可用下式求得)(2122122x x vv a --=(3-3)3.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动力学方程:⎩⎨⎧==-Ma T ma T mg (3-4)解方程组(3-4),得系统所受合外力F 为:a m M mg F )(+==(3-5)不同外力F下滑块的加速度值a ,作F a -曲线,若所绘制的F a -图为过原点的m图-验证牛顿第二定律3 2直线,其平均斜率近似为)(1m M +,即可验证: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所受合外力的大小成正比。
改变滑块的质量,测量一组不同质量下的滑块的加速度值a ,作)(1m M a +-曲线,若所绘制的)(1m M a +-图为过原点的直线,即可验证:物体所获得的加速度的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实验内容】1.气垫导轨的水平调节静态调节法: 2.测定速度 3.测定加速度 4.验证牛顿第二定律5.在倾斜的气轨上测定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沿导轨方向的分量L h g g a x /sin ⋅≈⋅=θ(3-6)hLa g x ⋅=(3-7)【数据与结果】1.测滑块系统的加速度与验证牛顿第二定律2.在倾斜气垫导轨上测重力加速度。
在气垫导轨上测加速度的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在气垫导轨上测加速度的实验报告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气垫导轨实验报告气轨导轨上的实验——测量速度、加速度及验证牛顿第二运动定律一、实验目的1、学习气垫导轨和电脑计数器的使用方法。
2、在气垫导轨上测量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并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3、定性研究滑块在气轨上受到的粘滞阻力与滑块运动速度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气垫导轨(Qg-5-1.5m)、气源(Dc-2b型)、滑块、垫片、电脑计数器(muJ-6b型)、电子天平(Yp1201型)三、实验原理1、采用气垫技术,使被测物体“漂浮”在气垫导轨上,没有接触摩擦,只用气垫的粘滞阻力,从而使阻力大大减小,实验测量值接近于理论值,可以验证力学定律。
2、电脑计数器(数字毫秒计)与气垫导轨配合使用,使时间的测量精度大3v??x?t?x?t4过s1、s离?sa?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程序已编入到电脑计数器中,实验时也可通过按相应的功能和转换按钮,从电脑计数器上直接读出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5、牛顿第二定律得研究若不计阻力,则滑块所受的合外力就是下滑分力,F?mgsin??mg定牛顿第二定律成立,有mgh。
假Lhh?ma理论,a理论?g,将实验测得的a和a理论进LL行比较,计算相对误差。
如果误差实在可允许的范围内(<5%),即可认为(本地g取979.5cm/s2)a?a理论,则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
6、定性研究滑块所受的粘滞阻力与滑块速度的关系实验时,滑块实际上要受到气垫和空气的粘滞阻力。
考虑阻力,滑块的动力hh学方程为mg?f?ma,f?mg?ma?m(a理论-a),比较不同倾斜状态下的LL平均阻力f与滑块的平均速度,可以定性得出f与v 的关系。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将气垫导轨调成水平状态先“静态”调平(粗调),后“动态”调平(细调),“静态”调平应在工作区间范围内不同的位置上进行2~3次,“动态”调平时,当滑块被轻推以50cm/s左右的速度(挡光宽度1cm,挡光时间20ms左右)前进时,通过两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之差只能为零点几毫秒,不能超过1毫秒,且左右来回的情况应基本相同。
实验二气垫导轨实验

实验二气垫导轨的应用气垫导轨是为消除摩擦而设计的力学实验仪器,它利用从导轨表面小孔喷出的压缩空气,使导轨表面与滑行器之间形成一层很薄的“气垫”将滑行器浮起,使运动时的接触摩擦阻力大为减小,从而可以进行一些较为精确的定量研究。
工业上利用气垫技术,还可以减少机械或器件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提高速度和机械效率,所以,气垫技术在机械、纺织、运输等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气垫船、空气轴承、气垫输送线等。
一、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目的】1.了解气垫导轨的构造,掌握它的调平方法。
2.了解计数器的计时原理,掌握它的操作方法。
3.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仪器简介】1.气垫导轨气垫导轨是一种力学实验装置,它主要由空腔导轨、滑行器、气源和光电门装置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气垫导轨导轨是用一根平直、光滑的三角形铝合金制成,固定在一根刚性较强的钢梁上。
导轨长为1.5m,轨面上均匀分布着孔径为0.6mm的两排喷气小孔,导轨一端封死,另一端装有进气嘴。
当压缩空气经管道从进气嘴进入腔体后,就从小气孔喷出,托起滑行器,滑行器漂浮的高度,视气流大小及滑行器重量而定。
为了避免碰伤,导轨两端及滑轨上都装有弹射器。
在导轨上装有调节水平用的地脚螺钉。
双脚端的螺钉用来调节轨面两侧线高度,单脚端螺钉用来调节导轨水平。
或者将不同厚度的垫块放在导轨底脚螺钉下,以得到不同的斜度。
导轨一侧固定有毫米刻度的米尺,便于定位光电门位置。
滑轮和砝码用于对滑行器施加外力。
滑行器是导轨上的运动物体,长度为156mm,也是用铝合金制成,其下表面与导轨的两个侧面精密吻合,根据实验需要,滑行器上可以加装挡光片、加重块、尼龙扣、弹射器等附件。
气源为专用气泵,用气管与导轨连接。
光电计时装置由光电门毫秒计组成。
J0201-CHJ存储式数字毫秒计采用单片微处理器,程序化控制,可用于各种计时、计数、测速度等,并具备多组实验数据的记忆存储功能。
仪器面板如图2所示。
图2 存储式数字毫秒计的面板图1) 数据显示窗口:显示测量数据、光电门故障信息等。
气垫导轨测重力加速度实验报告

琼州学院学生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气垫导轨测重力加速度指导老师及职称何仲姓名叶佩玲学号********专业物理学班级12物理开课学期至学年学期上课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一、实验方案3、实验内容及注意事项:实验原理: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如果在△t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为△x,则物体在△t的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V为:(1)当△t趋近于零时,平均速度的极限值就是该时刻(或是该位置)的瞬时速度。
当滑块在气垫导轨上运动时,通过测量滑块上的档光板经过光电门的档光时间△t和测量档光板的宽度△x。
即可求出滑块在△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由于档光板宽度比较窄,可以把平均速度近似地看成滑块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档光板愈窄,相应的△t就愈小,平均速度就更为准确地反映滑块在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瞬时速度。
在水平的气轨上的滑块,如果受到水平方向的恒力作用,则滑块在气轨上作匀加速度运动,分别测量滑块通过两个光电门时的初速度V1和末速度V2,并测出两个光电门的间距S,则滑块的加速度a为:在水平的气轨的倾斜度调节螺丝下面,垫进垫块。
使导轨倾斜,滑块在斜面上所受的合力为mgSinα是一个常量,因此,滑块作加速度直线运动,即:(3)式中L为导轨地脚螺丝间的距离,h为垫块的厚度。
由(2)(3)两式可得:实验方法步骤:1,小心安装,使导轨与气源连接并通气,调节气垫导轨水平导轨水平状态调整是实验前的重要准备工作,可按下列方式调整导轨水平:1)粗调:将滑块放置于导轨上,调节支点螺旋,直至滑块在实验段内基本保持稳定即可。
2)细调:轻轻推动滑块,给它一个适当的初速,观察经过两光电门G1 G2的时间。
仔细调节单脚螺丝,使t1〈t2,且满足|t1-t2/t1|〈3%,就可认为导轨已基本调成水平3)调水平后,在导轨的一端垫上一块厚1.00cm的垫块,使导轨倾斜。
4)调整光电门的位置。
将光电门S1置于标尺100.00cm处,S2置于标尺的50.00cm处,使S1 S2=50cm。
实验4 用气垫导轨测量速度和加速度

实验4 用气垫导轨测量速度和加速度
本实验采用悬挂式气垫导轨,结合光电编码器和计时器来测量目标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了解悬挂式气垫导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用光电编码器和计时器来测量运动物体速度和加速度的方法,并了解在实际应用中如何使用气垫导轨来进行精确测量。
设备和器材:
1. 实验室专用悬挂式气垫导轨
2. 光电编码器及其驱动器
3. 计时器/定时器
4. 电源
5. PC机及软件
实验步骤:
1. 将气垫导轨架设在平整的桌子上,并接通电源。
2. 将光电编码器和计时器连接到PC机。
3. 将要测量的物体放在气垫导轨上,并按下启动按钮将其推动。
4. 实验开始后,计时器开始计时,光电编码器开始记录物体的运动轨迹。
5. 在物体运动时,将其运动轨迹的数据记录下来,包括物体在每个时间点的位置和运动速度。
6. 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数据,计算出其加速度。
实验结果:
在本实验中,通过使用气垫导轨、光电编码器和计时器等设备,测量了目标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并获得了如下数据:
物体运动时间:50s
物体运动距离:100m
平均速度:2m/s
实验误差:
在本实验中,误差来源主要包括人为误差和仪器误差。
人为误差主要包括操作不当、手动记录数据时的偏差等,而仪器误差主要由于物体轨迹的实际测量值与光电编码器所记录的轨迹值之间的偏差导致。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误差,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尽可能减小仪器的误差。
结论:。
大学物理实验气垫导轨实验报告精品版

大学物理实验气垫导轨实验报告精品版实验名称:气垫导轨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和掌握气垫导轨的原理、特点和应用,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报告写作能力。
实验原理:气垫导轨是利用气体分子的运动原理,将气体从一个或多个孔洞中排出,使气垫生成在工件底部和导轨之间,从而实现无接触摩擦、平稳运动的导轨。
气垫导轨由工件和导轨组成,导轨表面通常有一定的孔径,气体从孔洞中排出,形成气垫。
气垫的高度与气体流量、孔洞气压、孔洞大小、导轨表面粗糙度等因素有关。
当导轨与工件接触时,气垫承载工件重量,实现平稳运动。
实验器材:气垫导轨实验装置、计算机、数据采集卡、气缸控制箱等。
实验步骤:1. 检查气垫导轨实验装置是否正常。
2. 将实验样品放在导轨上,打开气体源并打开气缸控制箱。
3. 调节气缸控制箱的气缸活塞行程,调整气缸制动阀和气垫导轨之间的气压差,以控制气垫高度和工件负荷。
4. 通过计算机和数据采集卡,记录气垫导轨运动数据,包括运动距离、速度、加速度等。
5. 关闭气缸控制箱和气体源,取下实验样品。
6. 计算并分析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我们发现,气垫导轨具有以下特点:1. 无接触摩擦,使工件平稳运动。
2. 相对于其他导轨,气垫导轨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和稳定性。
3. 气垫导轨有很好的自适应性,可适应不同工况下的工件负荷。
实验结论:气垫导轨是一种先进的高精度导轨,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航空航天、精密机械等领域。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气垫导轨的原理和特点,对实现高精度运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实验报告写作要点:1. 实验目的和原理:阐述实验的基本目的和所用到的理论基础。
2. 实验步骤:描述实验步骤,包括器材使用、操作流程和数据采集等。
3. 实验结果和结论: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和结论。
4. 总结和展望: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提出今后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实验报告要求:1. 实验报告要求内容详实、结构合理、论证充分、语言简明。
实验2气垫导轨上测滑块的速度和加速度(可编辑)

实验2 气垫导轨上测滑块的速度和加速度气垫导轨是一种摩擦阻力极小的力学实验装置。
它是利用气源将压缩空气注入导轨型空腔,再由导轨表面上的小孔喷出气流,在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很薄的空气膜(或称气垫),将滑块浮起,使滑块能在导轨上作近似无阻力的直线运动,极大地减少了以往在力学实验中由于摩擦而出现的较大误差,使实验现象更加真实、直观,易为学生接受。
利用气垫导轨可以观察和研究在近似无阻力的情况下物体的各种直线运动规律。
它与各种型号的微电脑计时器及小型气源配套使用,可以测定滑行物体的速度、加速度,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验证完全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条件下动量守恒定律,还可以进行简谐振动的研究等。
【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气垫导轨和计时计数测速仪;2.观察匀速直线运动,测量滑块的运动速度;3.通过测量滑块的加速度,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原理】1.速度的测量一个在水平气轨上自由飘浮的滑块,它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因此,滑块在气轨上可以静止,或以一定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在滑块上装一窄的凹形挡光片,当滑块经过设在某位置上的光电门时,则挡光片将遮住照在光电元件上的光。
因为挡光片的宽度是一定的,遮光时间的长短与物体通过光电门的速度成反比。
测出挡光片的有效宽度(如图Ⅱ-2-1所示)和遮光时间,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就可算出滑块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即 (Ⅱ-2-1)图Ⅱ-2-1 挡光片示意图式中-滑块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挡光片的有效宽度;-遮光时间。
由于比较小,在范围内滑块的速度变化也较小,故可以把看成是滑块经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同样还可看出,如果愈小(相应的挡光片也愈窄),则平均速度愈准确地反映在该位置上滑块运动的瞬时速度。
2.加速度的测量图Ⅱ-2-2测气轨上滑块的加速度若滑块在水平方向上受一恒力作用,则它将作匀加速运动。
将系有重物(砝码盘、砝码)的细线经气轨一端的滑轮,与装有凹形挡光片的滑块相连,如图Ⅱ-2-2所示。
在气轨中间选一段距离,并在两端设置两个光电门,测出滑块通过两端的始末速度和,则滑块的加速度(Ⅱ-2-2)3.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气轨调平后,用一系有码盘的轻胶带跨过气垫轴承(或用细线跨过滑轮),如图Ⅱ-2-3所示。
气垫导轨测量加速度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本实验通过分析气垫导轨的运动学、动力学特性,通过测量气垫导轨上不同位置处的加速度数据,分析气垫导轨的加速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气垫导轨运动学、动力学提供数据参考。
实验设备:气垫导轨、加速度计、数据采集器等设备。
实验步骤:1. 将气垫导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并调节气垫导轨的气压,保证其浮起离地约2mm,初始位置达到静态平衡。
2. 将加速度计和数据采集器安装在气垫导轨上,并将加速度计放置在气垫导轨上不同位置处,采集不同位置处的加速度数据。
3. 对采集到的加速度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绘制出气垫导轨上不同位置处的加速度时间曲线,并得出相应的加速度数值。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曲线分析,得出气垫导轨上加速度变化的规律。
在气垫导轨的运动过程中,加速度随着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在不同时间段内加速度值也不同。
因此在气垫导轨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加速度特性进行充分的考虑。
结论:通过此次实验,我们了解到气垫导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以及在不同位置处的加速度变化规律。
这对气垫导轨的使用和改进提供了数据参考。
同时,也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气垫导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打下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垫导轨测重力加速度【试验目的】:1.研究测重力加速度的方法;2.测量本地区的重力加速度。
【实验原理】:当气轨水平放置时,自由漂浮的滑块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因此,滑块在气轨上可以静止,或以一定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在滑块上装一与滑块运动方向严格平行、宽度为的挡光板,当滑块经过设在某位置上的光电门时,挡光板将遮住照在光敏管上的光束,因为挡光板宽度一定,遮光时间的长短与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成反比,测出挡光板的宽度L和遮光时间t,则滑块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为:V=L/t (1-1) 若挡板很小,则在挡光范围内滑块的速度变化也很小,故可以把平均速度看成是滑块经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挡板越小,则平均速度越准确地反映该位置上滑块的瞬时速度,显然,如果滑块作匀速直线运动,则滑块通过设在气轨任何位置的光电门时瞬时速度都相等,毫秒计上显示的时间相同,在此情形下,滑块速度的测量值与挡板的大小无关。
若滑块在水平方向受一恒力作用,滑块将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分别测出滑块通过相距S的2个光电门的始末速度和V1和V2则滑块的加速度:2as=v12–v22 (1-2)将式(1-1)代入(1-2)中得:2as=L2(1/t22-1/t12) (1-3)其原理如图1.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则 a=g*ginα. (1-4) 【待测物理量】:V〈物体运动速度〉、a〈物体运动加速度〉、g〈本地区的加速度〉、α〈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Δt〈物体在两光电门之间的运动时间〉.【实验仪器及其使用介绍】:气垫导轨、数字毫秒计、滑块、游标卡尺、垫块。
一、气垫导轨气垫导轨是一种现代化的力学实验仪器。
实物如下图所示:它利用小型气源将压缩空气送入导轨内腔。
空气再由导轨表面上的小孔中喷出,在导轨表面与滑行器内表面之间形成很薄的气垫层。
滑行器就浮在气垫层上,与轨面脱离接触,因而能在轨面上做近似无阻力的直线运动,极大地减小了以往在力学实验中由于摩擦力引起的误差。
使实验结果接近理论值。
配用数字计时器或高压电火花计时器记录滑行器在气轨上运动的时间,可以对多种力学物理量进行测定,对力学定律进行验证。
1、导轨导轨是用三角形铝合金材料制成。
可以调整其平直度,常把它用螺丝固定在工字钢上,导轨长1.50~2.20 m,两侧面非常平整,并且均匀分布着许多很小的气孔。
导轨一端封闭,上面装有定滑轮,另一端有进气嘴,通过皮管与气源相连。
当压缩空气进入导轨后,从小气孔喷出,在导轨和滑块之间形成空气层,导轨和滑块两端都装有缓冲弹簧,使滑块可以往返运动。
工字钢底部装有3个底脚螺丝,用来调节导轨水平,或将垫块放在导轨底脚螺丝下,以得到不同的斜度。
2、滑块图2.12-5 滑块装置滑块是在导轨上运动的物体,一般用角铝制成,内表面经过细磨,能与导轨的两侧面很好的吻合。
当导轨中的压缩空气由小孔喷出时,垂直喷射到滑块表面,它们之间形成空气薄层,使滑块浮在导轨上(图2.12-5)。
根据实验要求,滑块上可以安装挡光板、重物或砝码。
滑块两端除可装缓冲弹簧外,也可装尼龙搭扣及轻弹簧。
3、光电转换装置图2.13-5 光电转换装置图2.13-5光电转换装置又称光电门,由聚光灯泡和光敏管组成(图2.13-5)。
聚光灯泡的电源由数字毫秒计供给,图2.13-5光电转换装置只要接通毫秒计电源开关,聚光灯泡即可点亮,发出的光束正好照在光敏管上,光敏管与数字毫秒计的控制电路连接。
当光照被罩住时,光敏管电阻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一个电信号,触发毫秒计开始计时;当光照恢复或光照又一次被遮住(视数字毫秒计的工作状态而定),又产生一个电信号,使毫秒计停止计时。
毫秒计显示出一次遮光或两次遮光之间的时间间隔。
4、注意事项气轨是一种高精度实验装置,导轨表面和滑块内表面有较高的光洁度,且配合良好。
因此,各组导轨和滑块只能配套使用,不得与其他组调换,实验中要严防敲碰、划伤导轨和滑块(特别是滑块不能掉在地上);不得在未通气时就将滑块在导轨上滑动,以免擦伤表面;使用完毕,先将滑块取下再关气源;导轨和滑块表面有污物或灰尘时,可用棉纱沾酒精擦拭干净;导轨表面气孔很小,易被堵塞,影响滑块运动,通入压缩空气后要仔细检查,发现气孔堵塞,可用小于气孔直径的细钢丝轻轻捅通;实验完毕,应将轨面擦净,用防尘罩盖好。
二、数字毫秒计数字毫秒计时器简称为数字毫秒计。
是一种能够准确测量横断时间间隔的及时毫秒计,测量的最短时间间隔可达到百万分之一秒(0.1ms)。
实验室通常配用的是JSJ_3A型的数字毫秒计,它采用cmos集成电路,利用石英晶体稳定的震荡特性产生10kz电脉冲,即每秒钟内产生一万个脉冲,两个脉冲之间的间隔是一万分之一秒。
我们把相邻脉冲的时间间隔称之为时基。
振荡经分频后,除保留10kz脉冲外,还得到1kz电脉冲。
由三者构成时基脉冲信号(即时基分别为0.1ms,1ms和10ms)。
用这些脉冲在开始计数和停计数的时间间隔内推动计数器计数,即一个脉冲一个数。
从停止到计这一段时间计数器的所记的数由显示窗口显示出来。
由此得时间为数字窗显示的数值乘以时基。
实物如下图所示:其各建名称及其功能如下:控制方式选择开关:该开关上标有“机控”·“光控”。
机控是指用机械接触来控制开关的通与开,从而控制毫秒机的及时与停机;光控是指用光信号控制计时与停计。
本实验用光控及时方法,即测量须将选择开关拔至光控一端。
计时方式选择开关:开关上标有“A”和“B”。
选择开关置于A时,毫秒计的计时时间显示的时光照被遮挡时开始计时,遮挡结束时计时停计。
当选择开关置于B时,毫秒级显示的是光敏管被两次遮挡的时间间隔,即迈着当任何一只光敏管时,计时开始,当任何一只光敏管被又一次遮挡时,及时停止。
清零方式选择开关:为了便于读出计时结果,根据测量的不同需要,毫秒计数字的时间可以长久保留,也可以短暂保留。
当清零方式选择开关置于“手动”位置时,数字窗中显示的时间数字,只有在按动手动复位按钮放可消除。
否则会长时间保留下去,并会累加到毫秒计以后的时间数字上。
当该选择开关置于“手动”位置时,数字窗中显示的时间数字经过一定时间间隔后会自动回零。
延时按钮:当清零方式选择开关置于“手动”位置时,数字窗中显示的时间数字保留的时间长短由此按钮控制。
旋转此钮时,显示时间的长短在0~3s间连续可调。
手动复位:当轻灵方式选择开关置于0.1s,1ms,10ms三种,由测量需要而选择适当档位。
时基补通,对应显示数字所代表的时间长短不同,其仪器的最大误差也不同。
例如,数字窗中显示数为2677,对于时基为0.1ms,时间为2677×0.1ms=267.7ms,为0.1ms;而对于时基为1ms,则时间为2667×1ms=2667ms,为1ms。
注意:在轨道没有充气的情况下,不要将滑块拿下或取下,更不要在导轨上滑动滑块!【实验内容与步骤】:一、气垫导轨的水平调节调节导轨水平的程度是做好实验的关键。
如导轨上装有水平仪,可调节螺母观察水平仪显示状态。
当导轨水平时,滑块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此时滑块静止,或者作匀速直线运动,但是,因为气轨的加工不可能绝对平直,滑块也难以完全静止,如轻轻推一下滑块,则滑块从一端向另一端运动,先后通过2个光电门的时间t1和t2应相等,由于空气阻力,滑块速度缓慢减小,经过后一个光电门的时间总比经过前一个光电门的时间长,经仔细调节,使滑块经过2个光电门的时间相差不超过1%,至少在朝滑轮方向运动时满足这一要求,这时可视为导轨已调水平。
二、加速度的测量启动气源向气轨送气,用清洁的棉纱沾酒精擦拭导轨表面及滑块内表面。
1、把2个相同的光电门放在导轨的不同位置,并按要求与数字毫秒计连接。
接通毫秒计电源,聚光灯泡发出的光束正好照在光敏管狭缝上,接通气源,使装有挡光板的滑块可以在导轨上自由运动。
调节导轨上的单脚螺丝,使滑块在导轨上小范围内缓慢地来回运动(不是总朝一个方向),这时导轨基本调平。
轻轻推动滑块,使之获得一定的速度,滑块从一端向另一端运动时,顺次通过2个光电门(返回时顺序相反),从毫秒计上先后读出滑块经过2个光电门的时间t1和t2。
2、将数字毫秒计的计时方式开关置于A档位置,在导轨一端地脚螺丝下面垫上厚度为h的垫块,将滑块置于导轨的最高点,并使其自由滑下,记录滑块经过两光电门的时间t1和t2。
重复上述侧五次并记录数据(加速度的测量要求保证初始条件不变)。
3、用游标卡尺测量档光片的宽度L并记录;4、测出两光电门之间距离S并记录;5、关闭毫秒计,取下滑块,关闭气泵,将一起整理复原。
注意事项:气轨是一种高精度实验装置,导轨表面和滑块内表面有较高的光洁度,且配合良好。
因此,各组导轨和滑块只能配套使用,不得与其他组调换,实验中要严防敲碰、划伤导轨和滑块(特别是滑块不能掉在地上);不得在未通气时就将滑块在导轨上滑动,以免擦伤表面;使用完毕,先将滑块取下再关气源;导轨和滑块表面有污物或灰尘时,可用棉纱沾酒精擦拭干净;导轨表面气孔很小,易被堵塞,影响滑块运动,通入压缩空气后要仔细检查,发现气孔堵塞,可用小于气孔直径的细钢丝轻轻捅通;实验完毕,应将轨面擦净,用防尘罩盖好。
【数据处理】: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设计性试验实验项目: 气垫导轨测重力加速度时间: 2010年11月22日实验地点: 大学物理实验室辅导教师: 刘莹专业班级: 给水0941姓名:学号:实验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