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计划习题
《管理学》习题第五章 战略性计划(参考答案)

第五章战略性计划(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战略性计划的首要内容是( )。
A. 战略选择B. 战略环境分析C. 远景和使命陈述D. 确定问题2. 汽车制造商生产冰箱属于( )战略。
A. 混合多元化B. 中心多元化C. 一体化D. 产品开发3. 现在都因农民自己进城卖粮或小贩转卖粮食,使得粮站门可罗雀,于是粮站采取了深加工对策,制作馒头、油饼、麻花等方便食品,既利民又获利,可谓“双赢”。
这一对策属于( )。
A. 后向一体化B. 前向一体化C. 多元化D. 横向一体化4. 海尔集团为了扩大其彩电生产规模,整体收购了合肥黄山电子集团,这种企业并购被称为( )。
A. 纵向一体化B. 横向一体化C. 相关多元化D. 无关一体化5. 为了获取垄断,企业可能采取( )。
A. 前向一体化战略B. 后向一体化战略C. 横向一体化战略D. 纵向一体化战略参考答案:1.C; 2.A; 3.A; 4.B;5.C;二、多项选择题1. 防御型战略属于一种弱战略,包括以下类型( )。
A. 合作经营B. 收缩C. 市场渗透D. 剥离E. 清算2. 核心价值观( )。
A. 是组织持久的本质的原则B. 是一般性的指导原则C. 可以为了经济利益和短期好处暂时放弃D. 不需要理性的和外在的理由E. 强调企业是一种赢利性组织3. 一个有效的BHAG ( )。
A. 具有强大的吸引力B. 促使人们为之奋斗C. 非常明确,使人受到鼓舞D. 一目了然,几乎无需任何解释E. 具有大胆冒险的含义4. 行业内现有竞争对手分析,包括( )。
A. 竞争对手基本情况研究B. 主要竞争对手研究C. 主要竞争对手的发展动向研究D. 次要竞争对手研究E. 次要竞争对手的发展动向研究5. 以下属于消费品市场细分变量的有( )。
A. 生产运作变量B. 行为因素C. 状态因素D. 人口统计因素E. 地理因素中的城市规模参考答案:1.BDE; 2.ABD; 3.ABCDE; 4.ABCE;5.BDE;三、判断题1. 企业战略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否则会影响企业发展的稳定性。
第五章 练习题

第五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就是()A、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C、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2、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结底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A、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的关系B、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关系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计划与市场的关系3、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一个标志性的重要理论成果是()A、《论人民民主专政》B、《论十大关系》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关于目前的形势与任务》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深化改革,扩大开放B、发展科技和教育C、发展生产力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5、江泽民提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GDP总量B、科学技术C、生产关系D、科学知识6、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提出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的是()A、刘少奇B、周恩来C、邓小平D、陈云7、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提出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观点的是()A、刘少奇B、周恩来C、邓小平D、陈云8、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概念的是()A、刘少奇B、周恩来C、邓小平D、陈云9、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认为它对我们最重要的教益是()A、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B、只有按照苏联的模式才能建设社会主义C、要独立思考,“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D、要全盘否定苏联的经验,走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10、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A、高速发展生产力B、共同富裕C、各尽所能,按需分配D、让一部分人富起来11、社会主义本质论把我们对()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第5章 制定计划习题及答案

第5章制定计划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管理的计划职能的主要任务是要确定( C )A. 组织结构的蓝图B. 组织的领导方式C. 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D. 组织中的工作设计2. 企业计划从上到下可分成多个层次,通常越低层次目标就越具有以下特点( D )A. 定性和定量结合B. 趋向与定性C. 模糊而不可控D. 具体而可控3. 下述关于计划工作的认识中,哪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C )A.计划是预测与构想,即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B.计划的实质是对要达到的目标及途径进行预先规定C.计划职能是参谋部门的特有使命D.计划职能是各级、各部门管理人员的一个共同职能4. 计划制订中的滚动计划法是动态的和灵活的,它的主要特点是( D )A.按前期计划执行情况和内外环境变化,定期修订已有计划B.不断逐期向前推移,使短、中期计划有机结合C.按近细远粗的原则来制定,避免对不确定的远期计划作过早过死的安排D.以上三方面都是5. 计划是一动态过程,其步骤包括( B )A.预测、决策、制定方案B.确定目标、预测、拟定可行方案、决策、制定计划、预算C.预测、决策、制定方案、预算D.确定目标、拟定可行方案、决策、执行可行方案二、多项选择题1.计划工作的性质(ABCDEF)。
A.目的性B.首位性C.普遍性D.效率性E.权变性F.创造性2.按计划的时期界限分为(ABC)。
A.长期计划B.中期计划C.短期计划D.不定期计划3.战略规划的特征(ABCDEF)。
A.指导性B.全局性C.长远性D.竞争性E.系统性F.风险性4.SWOT分析法,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BD)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从而选择最佳战略的常用方法。
A.人员优势B.内部条件C.社会因素D.外部环境5.波士顿矩阵的基本原理是将企业所有产品从(AB)角度进行再组合。
A.销售增长率B.市场占有率C.合理性D.合法性6、关于关键路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D )。
A.一个网络图中只有一条关键路线B.关键路线的路长决定了整个计划任务所需的时间C.关键路线上各工序完工时间提前或推迟都直接影响着整个活动能否按时完工D.确定关键路线,据此合理地安排各种资源,对各工序活动进行进度控制,是利用网络计划技术的主要目的。
第五章习题(组织市场)

第五章习题(组织市场)第五章组织市场及其购买行为分析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合适的答案)1.组织市场包括()A.生产者市场C.非营利组织市场B.中间商市场D. AB和C2.组织市场需求的波动幅度()消费者市场需求的波动幅度。
A.小于C.等于B.大于D.都不是3.生产者用户初次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称为()A.直接重购C.重购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政府市场一般以竞价投标为主B.组织市场产品推广主要采取广告形式C.多采取互惠购买形式D.组织市场的购买决策过程从提出需要开始5.有权决定产品需求和供应商的人是()A.决策者C.购买者B.影响者B.修正重购D.新购6.组织市场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你买我的产品,那么我也就买你的产品。
”这种现象叫作()A.关系购买C.条件购买B.互惠购买D.连锁购买7.组织市场购买决策过程从()开始。
A.认识需要C.说明需要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少选、多选、错选均无分)B.确定需要D.物色供应商1.组织市场有以下主要特点()A.购买者较少C.供需双方密切E.情感型购买2.生产者购买行为的主要类型有()A.直接重购C.新购3.中间商的购买多属()A.冲动购买C.专业购买E.非专业购买4.“采购中心”成员包括()A.使用者C.决策者E.守门者5.影响组织购买者的因素有()A.环境因素C.人际因素E.文化因素三、判断题1.组织市场的购买者往往经过中间商进行采购。
2.组织也常常通过租赁方式取得所需的产品。
3.组织市场的购买行为比消费者购买行为更为理性。
4.生产者用户大多愿意采取有效长期合同形式。
5.组织市场的购买行为一般不受个人因素的影响。
6.如果所采购的商品效用和价格差异较大,经济因素就会成为采购人员所考虑的主要因素;而如果效用和价格差异很小,个人因素的影响就可能增大。
7.组织市场需求弹性大。
B.组织因素D.个人因素B.影响者D.购买者B.习惯购买D.理性购买B.修正重购D.间接重购B.购买量大D.采购者地理位置较分散8.组织市场影响购买决策的人相对较少。
基础会计学第二版第五章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答案】(一)单选题1、A2、C3、C、4、B5、C6、C7、A8、D9、A 10、B 11、D 12、A 13、A 14、C 15、B 16、D 17、B 18、C (完工产品成本=月初+本月增加-月末=1 000+20 000+4 000+2000+2 000-2 200,厂部报刊费不是生产成本是管理费用)19、B 20、与1同A 21、C 22、B 23、C 24、B 25、C 26、D 27、C 28、A 29、C 30、D(二)多项选择题1、ABDE 2、BDE 3、ABCD 4、AB 5、CD 6、BCE 7、AD 8、ABCE 9、BCD 10、ABC(D不是,因为材料采购账户贷方结转的是计划成本)11、ABD(采购人员的差旅费是管理费用)12、ACD 13、BC 14、ABCD 15、ACD 16、BCD 17、ABCD 18、ABCD 19、BD 20、ABC(D应计入制造费用)(三)判断题1、×(不直接冲减,计入“累计折旧”)2、×(制造费用不转入“本年利润”)3、×(增值税不是营业税金及附加)4、×(间接)5、×6、√7、×(纯收入与纯支出,不存在配比关系)8、√9、×(商品流通业才是这样,制造业要生产)10、(题号错误,没有这道题)11、×12、×13、√14、√16、√17、×18、√19、×20、×(四)业务题习题一收付实现制:收入=50 000+8 000+80 000=138 000(元)费用=900+4 800+960=6 660(元)利润=收入-费用=138 000-7 360=131 340(元)权责发生制:收入=80 000+800+18 000=98 800(元)费用=900+700=1 600(元)利润=收入-费用=97 200(元)习题二1、借:其他应收款——小李 1 500贷:库存现金 1 5002、购入时借:在途物资——甲材料16 000——乙材料12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 760贷:应付票据32 7603、运输费及装卸搬运费分配率=(780+220)÷(1600+800)=0.42甲材料应承担=0.42×1600=672(元)乙材料应承担=0.42×800=336(元)借:在途物资——甲材料672——乙材料336贷:银行存款 1 0084、入库借:原材料——甲材料16 672——乙材料12 336贷:在途物资——甲材料16 672——乙材料12 3365、借:应付票据32 760贷:银行存款32 7606、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5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850贷:银行存款 5 8507、借:在途物资——甲材料720贷:库存现金7208、借:原材料——甲材料 5 720贷:在途物资——甲材料 5 720习题三1、借:生产成本——A产品 3 225——B产品 2 580贷:原材料——甲材料 2 835——乙材料 2 9702、借:生产成本——A产品 5 000——B产品 4 000制造费用 2 000管理费用 3 00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14 0003、借:生产成本——A产品700——B产品560制造费用280管理费用420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1 9604、借:制造费用600管理费用300贷:累计折旧9005、借:制造费用750贷:库存现金7506、借:制造费用237库存现金63贷:其他应收款——小李3007、制造费用总额=2 000+280+600+750+237=3 630(元)分配率=3 630÷(5 000+4 000)=0.40A产品应承担制造费用=0.40×5 000=2 000(元)B产品应承担制造费用=0.40×4 000=1 630(元)【注意余额的处理】借:生产成本——A产品 2 000——B产品 1 630贷:制造费用 3 630习题四1、借:银行存款35 100贷:主营业务收入3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 1002、借:应收账款52 650贷:主营业务收入45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7 6503、借:主营业务成本——A产品20 000——B产品33 000贷:库存商品53 0004、借:销售费用 1 000贷:银行存款 1 0005、借:销售费用 1 000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 1 0006、借:营业税金及附加7 500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7 5007、借:银行存款 1 755贷:主营业务收入 1 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558、借:主营业务成本 1 000贷:库存商品 1 000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30 000+45 000+1 500)-(20 000+33 000+1000)-(1 000+1 000)-7 500 =4000(元)习题五1、不含税价=1 170 000÷(1+17%)=1 000 000(元)增值税=1 170 000-1 000 000=170 000(元)借:银行存款 1 170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 0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 0002、不含税价=234 000÷(1+17%)=200 000(元)买价增值税=234 000-200 000=34 000(元)运费增值税=1 000×7%=70(元)借:在途物资200 93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 070贷:银行存款235 000入库借:原材料200 930贷:在途物资200 9303、借:银行存款80 000贷:应收账款80 0004、借:应付票据20 000贷:银行存款20 0005、借:银行存款100 000贷:短期借款100 0006、借:管理费用25 500销售费用 3 700贷:银行存款29 2007、借:其他应收款——职工 5 000贷:库存现金 5 0008、借:管理费用300贷:待摊费用3009、借:财务费用 1 500贷:预提费用 1 50010、借:主营业务成本859 640贷:库存现金859 64011、借:营业税金及附加9 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9 00012、转入收入借:主营业务收入 1 000 000贷:本年利润 1 000 000转入费用借:本年利润899 740贷:主营业务成本859 640管理费用25 900销售费用 3 700财务费用 1 500营业税金及附加9 000习题六【注】首先应根据经济业务写出分录1、不含税价=58500÷(1+17%)=50 000借:银行存款58 500贷:主营业务收入5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 5002、借:主营业务成本32 000贷:库存商品32 0003、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2 500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 500结转借:本年利润 2 500贷:营业税金及附加 2 5004、借:销售费用500贷:库存现金5005、借:管理费用 1 540贷:银行存款 1 5406、借:财务费用 1 700预提费用 1 000贷:银行存款 2 7007、借:营业外支出500贷:银行存款500借:本年利润38 740贷:主营业务成本32 000营业税金及附加 2 500销售费用500管理费用 1 540财务费用 1 700营业外支出500借:主营业务成本50 000贷:本年利润50 000本年利润贷方增加额=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50 000-32 000-2 500-500-1 540-1 700-500=11 260(元)计算所得税:(389 000+11 260)×25%=100 065(元)借:所得税费用100 06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00 065结转所得税借:本年利润100 065贷:所得税费用100 065税后利润=389 000+11 260-100 065=300 195借:本年利润300 195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00 195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3001.95贷:盈余公积3001.95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3001.95 贷:应付股利3001.95 习题七1、借:生产成本——A产品22 000——B产品18 000贷:原材料40 0002、借:制造费用 2 000贷:原材料 2 0003、借:库存现金27 388贷:银行存款27 3884、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27 388贷:库存现金27 3885、不含税价=16 380÷(1+17%)=14 000(元)借:在途物资——甲材料14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 380贷:银行存款16 380借:原材料——甲材料14 000贷:在途物资——甲材料14 0006、不含税价=46 800÷(1+17%)=40 000(元)借:在途物资——已材料4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 800贷:应付票据——高顺厂46 800借:原材料——乙材料40 000贷:在途物资——乙材料40 0007、借:在途物资——乙材料600贷:库存现金6008、借:银行存款 3 000贷:应收账款 3 0009、借:应交税费 1 000贷:银行存款 1 00010、借:生产成本——A产品13 680——B产品9 120制造费用 2 052管理费用 2 736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27 38811、借:制造费用 2 380管理费用780贷:累计折旧 3 160 12、借:制造费用 1 400贷:库存现金 1 400 13、制造费用总额=2 000+2 052+2 380+1 400=7 832(元)分配率= 7 832÷(13 680+9 120)=0.34A产品应承担制造费用=13 680×0.34=4 651.2(元)B产品应承担制造费用=9 120×0.34=3180.8(元)借:生产成本——A产品 4 651.2——B产品 3 180.8 贷:制造费用7 832 14、借:库存商品——A产品40 331.2贷:生产成本——A产品40 331.2 15、借:应收账款131 040贷:主营业务收入112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9 040 16、借:主营业务成本80 000贷:库存商品——A产品36 000——B产品44 000 17、借:销售费用 1 000贷:库存现金 1 000 18、借:财务费用 5 000贷:银行存款 5 000 19、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5 600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5 600 20、借:银行存款 2 340贷:其他业务收入 2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 借:其他业务成本 1 500 贷:原材料 1 500 21、借:主营业务收入112 000其他业务收入 2 000贷:本年利润114 000 借:本年利润98 632 贷:主营业务成本80 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5 600管理费用 3 516销售费用 1 000财务费用 5 000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费用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A提取的车间管理人员福利费B医务和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C劳动保险费D广告费2、下列费用中,不应记入产品成本的有()A直接材料费B直接人工费C期间费用D制造费用3、“材料采购”账户的余额表示()。
第五章练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第五章练习题参考答案1、下面表是一张关于短期生产函数),(K L f Q 的产量表:(1) 在表1中填空(2) 根据(1)。
在一张坐标图上作出TPL 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APL 曲线和MPL 曲线。
(3) 根据(1),并假定劳动的价格ω=200,完成下面的相应的短期成本表2。
(4) 根据表2,在一张坐标图上作出TVC 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AVC 曲线和MC 曲线。
(5) 根据(2)和(4),说明短期生产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解:(1)短期生产的产量表(表1)(2)(3)短期生产的成本表(表2)(4)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的关系,边际MC和边际产量MPL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
总产量和总成本之间也存在着对应关系:当总产量TPL下凸时,总成本TC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是下凹的;当总产量曲线存在一个拐点时, 总成本TC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也各存在一个拐点。
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产量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
MC曲线和AVC曲线的交点与MPL曲线和APL曲线的交点是对应的。
2、下图是一张某厂商的LAC曲线和LMC曲线图。
请分别在Q1和Q2的产量上画出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
解:在产量Q1和Q2上,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是SAC1和SAC2以及SMC1和SMC2。
SAC1和SAC2分别相切于LAC的A和B,SMC1和SMC2则分别相交于LMC的A1和B 1。
3、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TC(Q)=Q 3-5Q 2+15Q+66: (1) 指出该短期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和不变成本部分;(2) 写出下列相应的函数:TVC(Q) AC(Q) AVC(Q) AFC(Q)和MC(Q)。
解(1)可变成本部分: Q 3-5Q 2+15Q 不可变成本部分:66 (2)TVC(Q)= Q 3-5Q 2+15Q AC(Q)=Q 2-5Q+15+66/Q AVC(Q)= Q 2-5Q+15 AFC(Q)=66/Q MC(Q)= 3Q 2-10Q+154、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STC(Q)=0.04 Q 3-0.8Q 2+10Q+5,求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值。
第五章 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中学生的情绪管理一、理论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是人各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
A.情绪B.情感C.心情D.态度2.()是指人或动物面对现实的或想象中的危险、自己厌恶的事物等产生的处于惊慌与紧急的状态。
A.快乐B.愤怒C.恐惧D.悲哀3.小华即将上考场,感觉心跳加速,有点微微出汗,这属于情绪的()。
A.外部表现B.主观体验C.生理唤醒D.认知活动4.下列不属于基本情绪的是()。
A.快乐B.焦虑C.恐惧D.悲哀5.王悦接到高考录取通知书已经十多天了,仍心情愉悦,往常觉得平淡的事也能让她很高兴,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A.激情B.心境C.应激6.“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
A.心境B.理智C.应激D.激情7.“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影响所致。
A.激情B.心境C.应激D.热情8.()是一种猛烈、迅疾和短暂的情绪,类似于平时说的激动。
A.快乐B.应激C.心境D.激情9.狂喜、恐惧的情绪状态属于()。
A.激情B.热情C.应激D.心境10.学生临考的怯场属于()。
A.应激B.心境C.激情D.热情11.车祸、地震、水灾等突如其来的灾难引起的情绪体验是()。
A.心境B.激情C.应激12.晓东在解决了困扰他许久的数学难题后出现的喜悦感属于()。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效能感13.求知欲属于()。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应激1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热情15.当同学们获悉本班取得学校合唱比赛第一名的成绩时欣喜若狂。
他们的情绪状态属于()。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16.当人们遇到突然出现的事件或意外发生危险时,为了应付这类瞬息万变的紧急情境,就得果断地采取决定。
这种情况属于()。
A.激情B.应激C.快乐D.心境17.()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人类具有8~11种基本情绪,它们是兴趣、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恐惧、悲伤、害羞、轻蔑、自罪感。
第5章 综合生产计划练习题

-1-
生产与运作管理
第5章 综合生产计划思考题
6、下面是某公司的过去一年的实际销售量统计值,请依据这些数据, 建立一次指数平滑、二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
月份 1 2 3 4 5 6
销售量 100 123 135 145 156 180
月份 7 8 9 10 11 12
销售量 187 190 210 223 231 238
甲车间 A产品 12 B产品 25 生产能力 800
乙车间 32 16
1500
丙车间 12 23
900
丁车间 25 28
1200
单位利润 10 15
-4-
生产与运作管理
第5章 综合生产计划思考题
9、已知某公司未来一年的预测需求量如下表,有关费用情况如下试 根据有关数据,采取追赶策略、均衡策略,分别进行生产计划决策,
并比较各方案的成本 .
正常生产成本15元/单位;
加班生产成本18元/单位
正常的生产能力是900单位;
转包的成本20元/单位
延迟交货成本100元/(月·单位);
聘用成本300元/人
解聘成本500元/人;
期初库存为0
库存成本为5元/(件·月)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需求量 532 650 760 870 890 920 800 780 800 850 760 690
(1)取α=0.4,进行一次指数平滑(采用Excel计算)。
(2)取α=0.4,β=0.5,S0=100,T0=5,运作管理
第5章 综合生产计划思考题
7、某公司过去三年来的实际销售业绩如下表所示,试根据 这些数据选择恰当的预测方法预测未来一年各季度的需 求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计划
一.名词解释题
1、计划
计划就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客观目标的途径。
2、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是指对战略目标形成、战略对策的制定和战略方案实施的整个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活动。
3、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应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的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将组织的整体转换为组织单位和成员的目标,通过层层落实和采取保证措施,有效的和高效的实现它们。
二、单项选择题
1、“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
现目标的途径”这句话描述的管理职能是( B )。
A. 预测
B. 计划
C. 决策
D. 目标管理
3、( B )是计划工作的最全面的分析方法之一,是一种分析的,实验的和定量的科学方法。
A. 网络计划技术
B. 运筹学方法
C. 投入产出法
D. 滚动计划法
4、提出目标管理有八个步骤的管理学家是( B )。
A. 孔茨
B. 斯蒂芬·罗宾斯
C. 韦伯
D. 德鲁克
7、80年代以后,西方企业管理重心转移到( C )。
A. 生产管理
B. 财务管理
C. 战略管理
D. 市场管理
8、战略计划的着眼点是( A )。
A. 外部环境
B. 企业本身
C. 外部环境和企业本身
D. 其它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一般环境因素( D )。
A. 人口
B. 国民收入
C. 社会制度
D. 行业性质
12、目标管理的特点主要有参与决策、规定时限、评价绩效和( A )。
A. 明确目标
B. 明确责任
C. 明确分工
D. 明确结果
三、多项选择题
1、计划的特征有( ABD )。
A. 目的性
B. 预见性
C. 统一性
D. 普遍性
2、按照计划范围的广度来划分,可将计划划分为( AC )。
A. 战略计划
B. 战术计划
C. 作业计划
D. 一般计划
3、目标的性质有( BDE )。
A. 统一性
B. 多样性
C. 复杂性
D. 层次性
E. 网络性
4、计划工作的核心是( BC )。
A. 制定目标
B. 制定方案
C. 做出决策
D. 选择方案
5、现代广泛使用的计划技术和方法,主要有( ABCD )。
A. 滚动计划法
B. 预算法
C. 投入产出法
D. 网络计划技术
6、企业可采用的战略或战略态势一般分为三类( ABC )。
A. 稳定战略
B. 成长战略
C. 撤退战略
D. 迂回战略
7、目标管理的目标转化过程,是一个( AD )的过程。
A. 自上而下
B. 从高到低
C. 从低到高
D. 从下而上
8、目标的性质主要有( ACD )。
A. 目标的层次性
B. 目标的明确性
C. 目标的多样化
D. 目标的网络化
四、简答题
1、简述计划工作的主要内容。
计划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研究活动条件. 确定组织目标。
第二,制定保证目标实现的全局战略。
第三,编制行动计划。
2、目标管理计划的典型步骤有哪几些?
(1) 制定组织的整体目标和战略。
(2) 对下层单位和部门分配主要目标。
(3) 下级部门管理人员与上级一起议定本部门的具体目标
(4) 部门的所有成员设定自己的具体目标。
(5) 上级和下级共同商议目标实现的行动方案。
(6) 组织行动方案。
(7) 定期检查目标完成情况,并向有关部门和个人反馈。
(8) 基于绩效的奖励将促进目标的成功实现。
3、影响目标管理实施的因素有哪些?
(1) 组织状况。
(2) 目标议定和分解
(3) 考核评价的公正。
(4) 组织领导层的正确理解和协作。
五、论述题
1、试论述影响计划有效性的因素有哪些?
1)组织的层次2)组织的生命周期3)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4)未来许诺的期限
2、目标管理的特点有哪些?
要点:
1)强调以目标为中心的管理2)强调以目标网络为基础的系统管理3)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参与管理4)强调规定目标时间期限5)强调绩效的反馈和评价
3、试举例分析计划的步骤(计划的编制过程)。
要点:
(1)描述宗旨;(2)评估状况;(3)确定目标;(4)确定前提条件;(5)制定计划方案;(6)评估备选方案;(7)确定可行方案;(8)制定辅助计划;(9)编制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