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钛及钛合金行业分析报告
钛合金可行性研究报告

钛合金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钛合金作为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金属材料,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其拥有优秀的强度、耐热性、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生产成本较高,导致钛合金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为了更好地推动钛合金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本研究旨在对钛合金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二、研究目的1. 分析钛合金的性能特点,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
2. 研究钛合金的生产工艺和成本结构,分析其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3. 探讨钛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4. 提出提高钛合金应用可行性的建议和措施,推动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钛合金的性能特点、生产工艺和应用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四、研究内容1. 钛合金的性能特点钛合金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金属材料,其具有高强度、耐热性、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
这使得钛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2. 钛合金的生产工艺和成本结构钛合金的生产工艺复杂,主要包括原料选取、熔炼、铸造、热处理等环节。
其中,原料选取和熔炼是影响钛合金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而热处理则直接影响到钛合金的性能和质量。
3. 钛合金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钛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生产成本高、加工难度大等。
4. 钛合金应用可行性的建议和措施为了提高钛合金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可行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工艺。
(2)加强技术研发,推动钛合金材料的创新应用。
(3)加强行业间合作,促进钛合金在不同领域的推广应用。
五、结论与展望钛合金作为一种优异性能的金属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中国钛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钛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一、钛行业发展现状钛在地壳中主要存在形态为钛铁矿(FeTiO3)及金红石(TiO2)。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包括锐钛矿、钛铁矿和金红石在内的全球钛资源量超过20亿吨,全球钛储量约为9.34亿吨,其中钛铁矿资源消费量约占89%。
目前,钛资源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南非和肯尼亚等国。
我国钛铁矿储量全球领先,但贫矿多、富矿少,无单一钛矿,采选冶炼难度大,整体品质不高。
优质钛矿资源金红石资源仅占查明资源储量的2%,其中低品位的原生矿占比较高,为86%。
我国中小型钛矿原材料生产企业众多,但尚无全球领先企业,产量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下游企业对钛原材料的需求,每年仍需进口大量的高品质钛原材料。
2013年前后,由于宏观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增加,下游需求产品结构升级转化,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作用下,我国海绵钛市场出现显著的下滑,产能利用率逐渐走低,大量产能停产,2015年我国海绵钛产能迅速下降至8.80万吨,之后在不断回升的需求下缓慢增长,2018年我国海绵钛产能达到了10.70万吨,但产能利用率依然保持在70%左右,是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
二、加工难度大,板材为主要产品钛加工材是指海绵钛(或者海绵钛加合金元素)经熔炼形成钛铸锭,再经锻造、轧制、挤压等塑性加工方法将铸锭加工成材。
从产品形态来看,我国钛加工材产品可分为板材、棒材、管材、锻件、丝材和铸件等。
2018年,我国钛加工材产量达到6.34万吨,同比增长14.42%。
其中,板材产量为3.57万吨,占比56.35%,同比增长17.01%;棒材产量为1.03万吨,占比16.28%,同比增长4.92%;管材产量为7483吨,占比11.80%,同比下降13.03%;锻件产量为4477吨,占比7.06%,同比增长9.65%,丝材产量为863吨,占比1.36%,同比增长18.86%;铸件产量为708吨,占比1.12%,同比增长69.78%。
三、高附加值产品需求逐年上涨,我国钛工业产能结构性过剩钛属于稀有轻金属,纯钛呈银白色,硬度大,熔点1668摄氏度。
中国2012-2016年钛加工行业发展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中国2012-2016年钛加工行业发展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在地壳中,钛的储量仅次于铁、铝、镁,居第四。
由于钛具有熔点高、比重小、比强度高、韧性好抗疲劳、耐腐蚀、导热系数低、高低温度耐受性能好、在急冷急热条件下应力小等特点,其商业价值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被人们认识,被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
随着不断向化工、石油、电力、海水淡化、建筑、日常生活用品等行业推广,钛金属日益被人们重视,被誉为“现代金属”和“战略金属”,是提高国防装备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物资。
衡量一个国家钛工业规模有两个重要指标:海绵钛产量和钛材产量,其中海绵钛产量反映原料生产能力,钛材产量反映的是深加工能力。
目前钛工业已形成中国、美国、独联体、日本和欧洲五大生产和消费主体。
中国钛工业从1954年开始起步,经过55年的发展,已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已成为世界钛工业大国。
在2001年前,中国海绵钛产量为2500吨/年,仅占世界钛总产量的3%。
然而,到了2008年,中国海绵钛产量为49632吨/年,已占世界钛总产量的30%,一举跃居世界第一位。
在2001年前,中国钛加工材产量为2500吨/年,仅占世界钛总产量的5%,到2008年,中国钵加工材产量为27737吨/年,已占世界钛材总产量的20%,超过了欧洲钛加工材的产量。
2009年,中国钛工业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需求萎缩,特别是国际市场大幅萎缩,另一方面在国家4万亿投资的拉动下,国内需求逐步回升。
但总的来说,2009年是中国钛工业的一个调整年,中国海绵钛的产量为40785t,钛加工材的产量为24965t。
长期看,钛的需求前景依然光明。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逐渐推进,钛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从最初的航空航天扩散到化工冶金和体育休闲行业,未来十几年内钛材需求仍能保持快速增长。
本研究报告主要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中国化工协会、国民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涂料协会、国内外上百种相关报纸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化工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立足于全球及各国钛行业整体发展大势,对中国钛行业的运行现状、供给与需求状况、进出口数据以及海绵钛、钛白粉、四氯化钛、高钛等细分行业进行了分析及预测,并对钛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进行探讨和研判。
国内外钛合金研究及应用现状

国内外钛合金研究及应用现状作者:江洪张晓丹来源:《新材料产业》2017年第03期一、国内外钛合金发展概况钛合金是以钛为基础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
在近代工业中,钛合金以其优良的高强度、耐蚀性及耐热性等特点已成为高性能结构件的首选材料。
此外,钛具备生物相容性、超导、储氢、形状记忆等独特功能,而被广泛应用在医疗器械、化工、航天航空、舰船等领域。
目前,已有上百种钛合金问世,其中最著名的合金有20~30种。
钛合金可以分为α合金、(α+β)合金、β合金及金属间化物钛合金。
近年来,新型钛合金主要有4种类型:高温钛合金、高强高韧β型钛合金、钛铝基合金及其复合材料与阻燃钛合金。
我国于1956年开始钛及其合金的研究,60年代中期开始钛材的工业化生产。
常见的钛合金为铸造钛合金及变形钛合金。
二、钛合金生产技术的发展现状钛合金生产技术关系着钛合金的质量。
钛合金熔炼、铸造、成型等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1.钛和钛合金的熔炼技术钛及钛合金的熔炼主要分为2类:真空自耗和真空非自耗熔炼,见表1。
在钛和钛合金的工业化生产中,最常用的技术是真空自耗电弧熔炼(Vacuum arc remelting,VAR)和冷床炉熔炼。
VAR技术在钛合金熔炼中可以细化铸锭组织,提高产品的纯净度。
该技术在近年来的主要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全自动VAR重溶工艺。
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应用到VAR工艺中,自动电控盒数据收集系统可以为特定的铸锭和合金建立优良的熔炼模式。
除此之外,还可以分析熔炼过程出现的问题,提高金属成品率。
②铸锭尺寸大型化。
大型VAR炉可熔炼质量达30t的钛铸锭,国外熔钛用真空自耗电弧炉吨位大多为8~15t,我国近年来也实现了8~15t熔钛吨位。
③供电方式采用了同轴型供电方式,可以抵消磁场,防止产生偏析。
④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
国内外学者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VAR工艺取得一定的进展[1]。
国内学者探索了铸锭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并建立了预测凝固组织形貌、铸锭成分及缺陷分布的模型。
钛行业调研报告最新

钛行业调研报告最新钛行业调研报告一、概述钛是一种高强度、轻量、抗腐蚀、生物相容性极好的金属,自二十世纪初期以来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了21世纪最具挑战与广阔市场前景的特种金属之一。
从20世纪60年代起,国际上在航空航天、船舶、化工、医疗器械、人工器官、高档运动器材及装饰等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钛大国,但由于中国钛开采技术仍落后于国际水平,故我国尚未能够实现钛的整体自给自足,钛行业的发展有待突破。
二、现状(一)全球钛行业现状目前,全球钛行业年产值超过300亿美元,其中对航空航天行业的应用需求占到了总量的70%以上。
根据IHS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未来五年全球钛产量将呈现出可持续增长的态势,年均增长率将达到3%左右。
同时,随着钛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全球对钛合金生产技术和应用的需求也将逐步增加。
就全球范围而言,钛在飞机、航天器、汽车等轻质高强度领域的应用量最大。
而钛作为医用材料更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此外,钛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定向功能材料、超导材料、光学材料、电子材料、耐火材料、润滑材料等的研究和开发领域。
(二)中国钛行业现状中国是世界上钛产量最大的国家,但与全球其他主要钛生产国相比,中国钛能去产能不足,且研发能力弱,自主研发产品和技术少,缺乏以消费者为导向的研发和市场开发。
目前,国内钛生产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百家以上,其中主要以江苏、山东、辽宁、广东等地为主要产钛基地,但产能水平较为跨越,高端产能不足。
在消费市场方面,中国钛行业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包括航空、航天、国防、医疗器材、船舶、化工、电力等重点行业,钛行业展翅高飞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开拓新的市场。
三、市场前景(一)全球市场前景全球钛合金产量的不断扩大、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高、钛材料的不断更新换代,以及对其物理和化学性能的不断改进,都为钛材料在未来市场的稳步增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可能。
尤其是随着航空航天领域的不断发展,钛合金材料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这对钛行业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国内外钛合金研究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钛合金研究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钛合金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强度、良好的耐腐蚀性和优异的高温性能等特点,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医疗器械和能源领域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增加,钛合金研究正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呈现出以下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国内外钛合金研究的发展现状1.1 国内发展现状我国钛合金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钛合金研发和生产基地,如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等。
同时,我国还建立了完善的钛合金材料标准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提高了钛合金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
1.2 国外发展现状国外钛合金研究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
美国、俄罗斯、日本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在钛合金研究和应用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
这些国家和地区在钛合金材料制备、加工和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
二、国内外钛合金研究的发展趋势2.1 新材料的研发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材料被应用于钛合金领域。
例如,纳米材料、复合材料和多功能材料等,这些材料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未来的钛合金研究将更加注重新材料的研发,以提高钛合金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2.2 制备技术的创新钛合金的制备技术是钛合金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当前,粉末冶金、熔体冶金和快速凝固等制备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未来,钛合金研究将更加注重制备技术的创新,以提高钛合金的制备效率和质量。
2.3 加工技术的改进钛合金的加工技术对于提高钛合金的应用性能至关重要。
目前,锻造、轧制、拉伸和挤压等加工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未来,钛合金研究将更加注重加工技术的改进,以提高钛合金的加工性能和产品质量。
2.4 应用领域的拓展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钛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钛和钛合金研究

钛及钛合金的研究1.引言钛是 20 世纪 5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结构金属,因其具有质轻、高强、耐蚀、耐热、无磁等一系列优良性能,以及形状记忆、超导、储氢、生物相容性四大独特功能,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舰船、军工、冶金、化工、海水淡化、轻工、环境保护、医疗器械等领域,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钛是金属材料王国中“全能的金属”、“海洋金属”、“太空的金属”,从工业价值、资源寿命和发展前景来看,钛被视为继铁、铝之后处于发展中的“第三金属”和“战略金属”。
根据在钛中加入β稳定元素的多少及退火后的组织,钛合金可分为α、近α、α+β、近β和β钛合金。
美、日、俄罗斯以及中国等许多国家都高度重视钛合金的发展,各国根据不同国情和需求进行了各自的研发,现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3]。
2.钛及钛合金的特点钛及钛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特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比强度高。
钛合金具有很高的强度,其抗拉强度为686~1 176 MPa,而密度仅为钢的60%左右,所以比强度很高。
(2)硬度较高。
钛合金(退火态)的硬度HRC为32~38。
(3)弹性模量低。
钛合金(退火态)的弹性模量为1.078@105~1.176@105MPa,约为钢和不锈钢的一半。
(4)高温和低温性能优良。
在高温下,钛合金仍能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其耐热性远高于铝合金,且工作温度范围较宽,目前新型耐热钛合金的工作温度可达550~600e;在低温下,钛合金的强度反而比在常温时增加,且具有良好的韧性,低温钛合金在-253e时还能保持良好的韧性。
(5)钛的抗腐蚀性强。
钛在550e以下的空气中,表面会迅速形成薄而致密的氧化钛膜,故在大气、海水、硝酸和硫酸等氧化性介质及强碱中,其耐蚀性优于大多数不锈钢。
此外,钛还具有形状记忆、吸氢、超导、无磁、低阻尼等优良特性。
纯钛及钛合金与其他材料有关性能的对比见表1。
3.钛及钛合金的研究进展1954 年美国成功研制出第一个实用钛合金Ti-6Al-4V,由于其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成为钛合金中的王牌合金[1]。
钛合金增材制造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钛合金增材制造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钛合金增材制造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1. 引言钛合金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汽车制造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传统的钛合金制造方法存在制造周期长、浪费材料多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增材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钛合金增材制造技术正成为一种高效、低成本的选项。
本文将从现状和展望两个方面,对钛合金增材制造技术进行全面评估。
2. 钛合金增材制造技术的现状钛合金增材制造技术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有激光熔化成型(LBM)、电子束熔化成型(EBM)和电弧增材制造(WAAM)等。
这些技术都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制造效率和形状复杂性等优点。
然而,仍然存在制造质量不稳定、残余应力、组织缺陷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很多改进措施,例如优化工艺参数、改善熔化池形态等。
还有一些新兴的增材制造技术,如超声增材制造、磁力增材制造等,正在逐渐发展壮大。
3. 钛合金增材制造技术的展望钛合金增材制造技术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材料粉末的研发和制备技术的进步,钛合金粉末的质量和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这将有助于提高增材制造件的成型质量和力学性能。
随着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钛合金增材制造技术也将受益于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
这将使制造过程更加稳定、高效。
另外,在材料科学领域,还有一些新的合金体系和复合材料正在研究中。
这些新材料的引入将进一步丰富钛合金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领域。
4. 个人观点和理解钛合金增材制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制造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我个人认为,随着技术和材料的进步,钛合金增材制造技术将成为现代制造业的主要趋势之一。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继续加强研究和创新,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还需要强化产学研的合作,共同推动钛合金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
钛合金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将不仅推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传统领域的发展,还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钛及钛合金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10月
目录
一、行业管理体制和行业政策 (4)
1、行业管理体制 (4)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4)
二、钛金属概况 (5)
三、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系 (6)
四、行业壁垒 (7)
1、技术壁垒 (7)
2、政策壁垒 (8)
3、资金壁垒 (9)
4、客户信任度壁垒 (9)
五、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和规模 (10)
1、世界钛行业发展现状 (10)
(1)优质钛矿 (10)
(2)海绵钛 (11)
(3)钛废料 (11)
(4)中间合金 (12)
2、我国钛行业发展现状 (12)
3、我国钛及钛合金市场规模及市场供需 (14)
(1)市场规模 (14)
(2)进口情况 (15)
(3)市场需求 (15)
4、我国钛行业发展趋势 (17)
(1)钛产品技术创新 (17)
(2)产品向高端领域转移 (17)
(3)钛工业逐渐趋于国际化、规模化 (18)
六、行业风险特征 (18)
1、宏观经济影响引起的行业风险 (18)
2、高端钛的供应风险 (19)
3、中低端钛制品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19)
4、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19)
5、环境保护的风险 (20)
七、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20)
1、有利因素 (20)
(1)完整的钛产业链体系已经形成 (20)
(2)国家不断推动技术创新 (21)
(3)政策扶持 (21)
2、不利因素 (22)
(1)高品位钛矿资源缺乏,同质化、中低端钛产品产能过剩 (22)
(2)钛及钛合金产品的稳定性与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 (22)
八、行业竞争状况 (23)
一、行业管理体制和行业政策
1、行业管理体制
钛及钛合金生产加工,属于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目前,行业行政管理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其针对有色金属行业的主要职能是承担有色金属的行业管理工作、研究国内外原材料市场情况并提出建议等。
行业自律性组织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和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其主要管理职能如下:根据国家政策法规,制定并监督执行行规行约,协调同行价格争议,维护公平竞争;通过调查研究为政府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有关法律法规,提出意见和建议;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制定、修订本行业国家标准,负责本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实施监督;根据政府主管部门的授权和委托,开展行业统计调查工作并分析、发布行业信息;以及根据政府有关部门的授权和委托,对基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投资与开发项目进行前期论证等。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钛及钛合金以其密度小、强度大、耐腐蚀等特点,广泛运用于军工、航空航天、核工业、汽车航海工业、化工石油等高科技及重点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我国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推出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对钛及钛合金行业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