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
自考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_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导论1、对外贸易: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这种交换活动被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就被称为国际贸易.:P412、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它是指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进口额与出口额的总和,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以国际上通行的货币表示。
3、对外贸易量是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或出口额,得到相当于,进口.旅游.娱6、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不同,分为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7、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服务在一国进出口或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狭义的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又称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货物结构;对外贸易货物结构是指某大类或某种货物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是什么?P501、不同阶段,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呈现出重大差异。
2、制成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
3、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4、发达国家仍然是国际贸易的主体,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流向。
5、区域性贸易迅速发展。
(1)2002年,某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0.8,而该国当年的服务贸易总额为1000亿美元,货物贸易总额为800亿美元,出口总额为1200亿美元,计算该国当年GDP 以及贸易差额.GDP 的进出口总额/0.8=(1000+800)÷0.8=2250(亿美元)(亿美元)600为3600%8、世界封闭市场价格包括:调拨价格、垄断价格、区域性贸易集团内的价格、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
1、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是什么?P59• (一)多边贸易多边支付体系的形成• (二)国际金本位制度建立与世界货币形成• (三)形成较完备的世界市场运作机制• (四)商品各类的多样化和大宗贸易的增长第三章:对外贸易政策与理论1、对外贸易政策是对各国在一定时期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的原则.方针和措施手段的总和.包含的基本因素有: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或对象.政策目标.政策内容及政策手段(多选,2010.1)P70.1、对外贸易政策包括:总贸易政策;商品和服务贸易政策;国别.地区贸易政策.2、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①.自由贸易政策,即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以或少加以干预,任凭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在国内外市场公平.自由地竞争..。
第七章 国际贸易政策

生产
波 音 生产 不生产 -5,-5 0,100 空 生产 波 音 生产 不生产 -5,20 0,125
国政 企府 业可 获以 得采 战取 略措 性施 优帮 势助 本
总结
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依 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据 –绝对成本说 –重商主义 –比较成本说 –保护贸易学说 –生产要素禀赋学说 –超保护贸易学说 –新要素贸易学说 –新保护贸易学说 –产业内贸易学说 –战略贸易理论
作为被收购方,汇源老总朱新礼曾表示,自 己并不是葬送民族品牌,“品牌没有国界, 没必要打上民族的烙印”,而卖掉汇源也不 是不负责的行为,只是市场的价值规律使然, “企业当猪卖100年都没错”。
那么,要不要保护幼稚的民族企 业 ???
“名牌”背后的外资身影
外资在中国的食用油产业中已占优势地位,众多消费者所 熟知的品牌都有外资背景。 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市场上流行的“金龙鱼”、“胡 姬花”、“鲤鱼”等食用油品牌同属一个公司———新加 坡益海嘉里集团。益海嘉里集团是由国内最大的大豆压榨 企业集团———益海粮油公司与最大的精炼和小包装油生 产销售集团———嘉里粮油公司合并而成,而益海粮油和 嘉里粮油同属同属新加坡丰益国际控制,丰益国际则受新 加坡郭氏(郭鹤年)家族控制。 而除了“金龙鱼”、“胡姬花”等品牌之外,“福临门” 虽为中粮集团控股,但其背后有美国ADM的影子,“鲁 花”的股权结构中亦有25%为益海嘉里集团所持有。
引 致 消 费
Y=bY+(X-M)
边际消费倾向 × 收入
Y-bY=(X-M)
1 1-b (X-M)
令
1
Y= =k,有Y=k(X-M)
1-b
要增加Y,就要扩大(X-M),即增加出口,减少进 口。通过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措施使Y成k倍增加
国际贸易专业试题三

国际贸易专业试题三1、汇总世界各国的进出口统计数据后,世界出口总额与世界进口总额相比()。
[单选题] *A、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B、有的年份出口总额大,有的年份出口总额小C、二者总是和等D、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正确答案)2、对外贸易量是指()。
[单选题] *A、以美吨计量的对外贸易数量B、以公吨计量的对外贸易数量C、以不变价格计量的对外贸易额(正确答案)D、以当前美元计量的对外贸易额3、货物消费国、生产国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是() [单选题] *A、转口贸易B、直接贸易(正确答案)C、间接贸易D、过境贸易4、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单纯反映对外贸易数量规模的指标是()。
[单选题] *A、对外贸易量(正确答案)B、对外贸易额C、贸易差额D、对外贸易依存度5、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单选题] *A、资本流动B、上层建筑C、社会生产力(正确答案)D、自然条件6、总贸易体系是指进出口的统计标准为货物通过()。
[单选题] *A、国境(正确答案)B、关境C、质量检验D、检疫7、各国在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时,计算进口额的依据一般都是()。
[单选题] *A、CFR金额B、FOB金额C、CIF金额(正确答案)D、CPT金额8、某年,中国的出口额为1.89万亿美元,平均汇率是1美元=6.5人民币,中国当年的GDP为53. 20万亿人民币,中国的出口系数约为()。
[单选题] *A、20%(正确答案)B、30%C、10%D、50%9、国际贸易的基础是()。
[单选题] *A、世界市场B、国际分工(正确答案)C、社会主义生产关系D、社会分工10、我国内地某公司出口一批货物给香港某公司,该香港公司又将这批货物卖给美国某公司,这个贸易现象可称为中国对美国的()。
[单选题] *A、间接出口(正确答案)B、直接出口C、间接进口D、转口贸易11、某年,我国的对外贸易总额约为1.4万亿美元,我国当年的GDP约为18万亿人民币,当年的平均汇率是1美元=8.2人民币,则当年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约为()。
我国对外贸易政策(新中国成立至今)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经历了两段截然不同的发展过程。
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206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2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不到1%;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贸易发生巨大变化,2008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25617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上升到近9%,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贸易大国。
对外贸易的发展与贸易政策的制定息息相关。
探析6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迁及其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政策措施,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外贸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政策的巨大变化(一)改革开放初期有管制的开放式贸易保护政策这一时期大致在1978年至1992年。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指导思想。
由于经济体制从严格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商品经济体制,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开始变化。
该阶段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标志有两个,一是1982年1月党中央书记处会议为对外经济工作确定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二是1986年“七五”计划的公开发表为对外贸易战略设计了明确的蓝图。
此外,我国在1986年7月正式向关贸总协定(GATT)递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制度备忘录》,提请恢复中国在GATT的创始缔约国地位。
该阶段,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主要有:(1)采取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和扶持出口型产业,并进口相应技术设备,实施物资分配、税收和利率等优惠,组建出口生产体系;实行外汇留成和复汇率制度;限制外资企业商品的内销;实行出口退税制度;建立进出口协调服务机制等一系列措施。
(2)实施较严格的传统进口限制措施,通过关税、进口许可证、外汇管制、进口商品分类经营管理、国营贸易等措施实施进口限制。
(3)鼓励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鼓励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和引进先进技术。
与改革开放前相比,这一时期对外贸易政策是在对外开放前提下,更注重奖出与限入的结合,实行有条件的、动态的贸易保护手段,因此称之为有管制的开放型贸易保护政策。
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按章节分类真题2012-2019第三章

第三章对外贸易政策及理论依据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2012.01单1)一国有丰裕的资本,故它应专门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持这种观点的理论是()A.要素禀赋说 B.比较成本说 C.绝对成本说 D.产品生命周期说2、(2012.10单5)下列观点不符合绝对优势论的是()A.国际分工的基础是各国存在的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B.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别国低的劳动生产率,那么该国在该种产品生产上就具有绝对劣势C.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是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D.各国应进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3、(2013.01单5)下列观点不符合比较优势论的是()A.国际分工的基础是各国存在的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B.一国应集中生产优势最大的产品C.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是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D.各国应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4、(2013.10单5)保护幼稚工业理论认为保护对象应为()A.农业 B.所有幼稚工业C.所有制造业 D.刚开始发展且遭遇国外强有力竞争对手的工业5、(2014.04单3)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实施政策内容所采用的对外贸易措施是A.政策主体B.政策客体C.政策手段D.政策对象6、(2014.10单3)下列关于晚起重商主义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禁止货币出口B.一国对每一个贸易伙伴的贸易都应顺差C.任何商品输入都会使货币流出D.发展加工业和转口贸易7、(2014.10单4)下列关于要素禀赋理论的结论,错误的是()A.每个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应该生产丰裕要素密集的产品B.每个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应该进口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C.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D.商品贸易趋向于消除工资的国际差异8、(2015.04单3)下列关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贸易和分工的基础是各国存在的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B.各国应集中生产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产品C.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是一种多要素理论D. 李嘉图比较优势论假定各国生产商品时劳动生产率是一样的9、(2015.10单3)下列关于对外贸易乘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凯恩斯提出B.贸易乘数和投资增加额一定时,贸易顺差越大,国民收入的增加额越小C.边际消费倾向越高,对外贸易乘数越大D.一国越是扩大出口,限制进口,越不利于本国经济增长10、(2016.04单6)下列属于保护贸易政策的是()A.降低进口货物关税 B.取消进口货物配额C.设立自由贸易区 D.进行外汇管制11、(2016.10单5)早期重商主义认为财富就是()A.货币 B.生产力 C.生产资料 D.自然资源12、(2016.10单6)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是()A.农业是一国财富的基础B.不同国家生产某种产品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C.不同国家生产某种产品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D.要素价格均等化13、(2017.04单6)在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C.法国重农学派 D.里昂惕夫14、(2017.10单6)下列关于绝对优势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大卫·李嘉图提出B.属于新古典贸易理论C.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那么该国在该种产品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D.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别国低的劳动生产率,那么该国在该种产品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15、(2018.04单5)下列关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由亚当·斯密提出B.属于新古典贸易理论C.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别国更高的劳动生产率,那么该国在该种产品生产上就具有比较优势D.只要各国存在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就会出现产品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16、(2018.04单6)下列关于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汉密尔顿提出B.处于农业阶段的国家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C.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D.不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17、(2018.10单5)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是()A. 农业是一国财富的基础,交换不能产生财富B.各国存在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C.贸易的基础是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D.贸易利益实现的前提是贸易政策18、(2018.10单6)中心一外围论的提出者是()A.小岛清 B.李斯特 C. 汉密尔顿 D.普雷维仟19、(2019.04单4)李嘉图认为,贸易的原因或基础是劳动生产辜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不同。
第3章-对外贸易政策及理论依据(答案)(DOC)

第3章对外贸易政策及理论依据第一节对外贸易政策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2014.04)3.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实施政策内容所采用的对外贸易措施是( C ) P70A.政策主体 B.政策客体 C.政策手段 D.政策对象二、多项选择题1.(2010.01)31.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因素包括( ABCDE )A.政策主体B.政策客体C.政策目标D.政策内容E.政策手段第二节重商主义一、单项选择题1. (2009.10)5.早期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就是( A )A.货币B.生产力C.消费的商品D.对外贸易2.(2008.01)5.主张"尽可能地多输出少输入,禁止货币出口"的理论是( B )A.贸易差额论B.货币差额论C.幼稚产业保护论D.对外贸易乘数论3.(2014.10) 3. 下列关于晚期重商主义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A.禁止货币出口B.一国对每一个贸易伙伴的贸易都应顺差C.任何商品输入都会使货币流出D.发展加工业和转口贸易4.(2008.10)5.认为对外贸易应该遵循“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大于购买他们的商品总值”的理论是( B )A.货币差额论B.贸易差额论C.幼稚产业保护论D.对外贸易乘数论5. (2008.01)5.主张"尽可能地多输出少输入,禁止货币出口"的理论是( B )A.贸易差额论B.货币差额论C.幼稚产业保护论D.对外贸易乘数论四、简答题1.(2007.10)36.简述重商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1)重商主义把货币和财富混为一谈,认为一国拥有的黄金和白银越多,就有越有富有。
(2)重商主义认为,除了开掘金银矿藏外,只有贸易顺差才能增加一国的货币和财富。
因此该理论强调国内的商品生产和消费应服从于对外贸易的需要,国家应通过鼓励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品的出口,以增加黄金、白银的流入。
(3)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为货币差额论,晚期为贸易差额论。
中国对外贸易名词解释+考试要点

进出口商品结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各类进出口商品在其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资源状况等,由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情况、对外贸易政策所决定。
一般贸易:利用中国资源和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产品,再进行出口。
加工贸易:企业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在国内进行加工装配,再出口制成品的一种“两头在外”的贸易方式。
来料加工:是指由国外厂商提供一定的原材料、辅助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材料(简称料件),必要时提供机器设备及生产技术,国内企业按国外厂商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由国外厂商负责销售,国内企业按合同规定收取工缴费的一种贸易方式进料加工是指我国有关经营单位进口部分或全部原料、材料、辅料、元器件、另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简称进口料件),由国内生产者加工成品或半成品后再销往国外市场的贸易方式。
贸易差值: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总值和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有三种情况:贸易平衡、顺差和逆差,是影响一个国家国际收支的重要因素。
贸易平衡:指一国在特定年度进出口总额基本上趋于平衡。
贸易失衡:指贸易逆差或顺差过大的情况。
生产要素: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入的主要手段。
要素价格:指的则是为了使用生产要素而支付的费用要素密集度:是指产品生产中某种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如果某要素投入的比例大,称为该要素密集度程度高;反之,则该要亲密集程度低。
要素密集度产品:根据产品生产所投入的生产要素中所占比例不同,可把产品划分为不同种类的要素密集度产品。
要素禀赋: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这是一个绝对量。
要素丰裕:指一国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比例产业内贸易:某一时期内,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属于同一产业的产品,它是相对与产业间贸易而言的。
Chapter 1一、中国对外贸易现状1.从规模和走势上来看,201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排名世界第一,出口总额排名世界第一,进口总额排名世界第二,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居高不下,今天的中国已是一个名符其实的贸易大国。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自考题-42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自考题-42(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定时期内,当一国的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时称为______SSS_SINGLE_SELA 贸易顺差B 贸易平衡C 贸易逆差D 贸易入超分值: 1答案:A[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贸易差额相关概念的掌握。
本考点属于大纲中要求识记的内容,考生应理解并记忆贸易差额、贸易顺差、贸易逆差、贸易平衡的概念。
答案为A。
2.重商主义理论的发展经历了______SSS_SINGLE_SELA 两个阶段B 三个阶段C 四个阶段D 五个阶段分值: 1答案:A[解析] 重商主义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为重金主义,或称货币差额论;晚期为贸易差额论。
答案为A。
3.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是______的贸易保护论。
SSS_SINGLE_SELA 高德莱B 李斯特C 凯恩斯D 普雷维什分值: 1答案:D[解析] 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普雷维什的贸易保护论。
普雷维什认为,发展中国家应执行贸易保护政策。
该结论的提出基于两个理论依据,即中心外围论以及贸易条件恶化论。
答案为D。
4.一国征收的进口附加税通常是一种______SSS_SINGLE_SELA 普遍采用的措施B 经常性措施C 特定的临时性措施D 正常措施分值: 1答案:C[解析] 进口附加税是对进口商品除征收一般关税以外再加征的额外关税。
进口附加税通常是一种特定的临时性措施。
答案为C。
5.一国政府规定某种进口商品的最低价格,凡进口货物价格低于规定的最低价格则征收进口附加税或禁止进口的政策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禁止进口B 进口最低限价C 国内税D 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分值: 1答案:B[解析] 进口最低限价就是一国政府规定某种进口商品的最低价格,若进口货价低于规定的最低价格则征收进口附加税或禁止进口,以达到限制低价商品进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