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环保教育校本课程教材(五年级用)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山东科学技术版

教案: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2.了解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影响;3.了解环保行动的具体内容和方法;4.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和意识。
二、教学内容:《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第一单元至第四单元。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山东科学技术版;2.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片、实物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观看图片,学生描述图片中的环境污染情况,引发学生思考;(2)教师简要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学习:(1)学习《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第一单元,了解环保意识的培养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学习《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第二单元,了解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影响;(3)学习《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第三单元,了解环保行动的具体内容和方法;(4)学习《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第四单元,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和意识。
3.展示与讨论:(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环境问题和环保行动的成果,引起学生的讨论和思考;(2)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有关环保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实践与体验:(1)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清理校园垃圾等;(2)带领学生参观环保设施,如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
5.反思与总结:(1)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主题班会,分享自己的环保经验和体会;(2)教师组织学生总结本次环境教育内容,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宣传活动,如在校园或社区里张贴环保宣传海报;2.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如清理城市垃圾等;3.鼓励学生制作环保实用工具,如环保购物袋、环保文具盒等。
七、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程度;2.通过学生的学习反馈、作品展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3.学生之间的互评与自评。
八、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培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和意识。
同时,注重情感体验和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小学《环境保护》校本课程教材(五年级用)

让学生了解资源能源的概况和重要性,如水资源 、能源等,倡导节约用水、用电等。
参与环保公益活动
引导学生参加环保公益活动,如义务植树、环保 宣传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倡导环保理念
树立环保意识
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倡导绿色生活
让学生了解绿色生活的概念和作用,如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等, 倡导学生将绿色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环保产业发展
环保产游等多 个领域,为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个人行动与生活方式转变
个人行动
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如减少用塑料袋、随手关灯、参加环保志愿活动等,集 聚众力,共同保护环境。
生活方式转变
人们更加注重环保,选择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推崇勤俭节约的消费观,促进可 持续生活方式的发展。
变化、水资源短缺等。
生态平衡的破坏与恢复
03
介绍生态平衡破坏的原因和后果,如过度开发、污染和气候变
化等,以及恢复生态平衡的措施和方法。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的概念
解释环境污染的含义、来源和危害,包括空气、 水质、土壤和噪音等污染。
环境污染的影响
阐述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 产生活等方面的危害。
环境保护的范围包括大气、水、土壤、噪声、放射性物质等 各种污染的防治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是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的必要措施。
环境污染会对人体健康、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等方面产生严重的影响,而环境 保护可以减少这些危害,保护地球家园。
环境保护的历史与现状
1
环境保护思想起源于20世纪初,国际上最早的 环境保护法规和组织出现于19世纪中叶。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

教案一:《环境保护是我们的责任》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2.了解不同环境保护方法。
3.培养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意愿。
教学重点:1.学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1.学会环境保护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环保活动的意识。
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环保相关图片和资料。
2.小组活动材料:包含环保方法的图片和文字说明。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讨论:你们知道环境保护的意义吗?为什么要保护环境?2.结合图片和实例向学生说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学习(25分钟)1.学习环保的方法:a.展示环保方法的图片,并向学生解释每种方法的含义。
b.以小组为单位分发环保方法的图片和文字说明,要求学生自行分类整理。
c.小组展示自己整理的环保方法。
2.学习环保的意义和好处:a.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好处,并向学生提出问题:环境污染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危害?环境污染会对我们生活带来哪些困扰?b.学生交流讨论,并与老师一起总结环境保护的意义和好处。
三、拓展(10分钟)1.观看环保宣传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视频中传达的环保信息。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张宣传海报,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和好处。
四、总结(5分钟)1.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教案二:《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教学目标:1.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2.树立垃圾分类的意识,养成正确的分类习惯。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活动的意愿。
教学重点:1.学习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2.养成正确的垃圾分类习惯。
教学难点:1.学习垃圾分类的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活动的意愿。
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垃圾分类方法的图片和资料。
2.实物垃圾:可准备一些实际垃圾让学生分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讨论:你们知道什么是垃圾分类?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2.结合图片和实例向学生说明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好处。
五年级校本课程环保教案

五年级校本教材《环保校本课程教材》教案汪集孔埠小学第一课教学内容:绿色环保从身边做起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污染给人类造成的危害。
2、知道小学生应该怎样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3、增强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了解环境污染给人类造成的危害。
2、知道小学生应该怎样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1、出示环境污染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2、出示课文,让学生详细阅读。
3、讨论: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是什么?4、讨论:环境污染给地球、为人类带来什么危害?5、课堂小结。
6、完成作业.作业设计:一、说一说,环境污染给人类和地球造成了什么危害?答:环境污染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放辐性污染,光污染等等。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
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
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
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
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
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
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二、想一想,我们能为环境保护做什么?答:1、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环境保护的知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一个自觉保护环境的人。
2、我们还要在社区、家庭中积极向老人、父母和小朋友作宣传,让大家一起来保护我们的环境,创建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和谐向上的大凯里。
5年级环保校本教材

认识我们身边的水导语:奔腾的江河,平静的湖泊,涓涓的溪流,皑皑的白雪、晶莹的清泉,浩瀚的海洋,漂浮的彩云。
是因为你的存在,你无私奉献,哺育地球万物、世界因你才精彩。
你就是生命之源——一切生物都不开的水。
常言道:鱼儿离不开水。
实际上,人更离不水,地球的所有生命都离不开水。
人如果不喝水,一个星期就会死亡。
动物没有水喝,不能生存,植物没有水,就会枯死。
地球的表面有70%以上被水覆盖着,称得上是个“水球”。
可是我们面临着严重的水荒。
这是因为,地球上的水97.5%是咸水,难以被人类饮用,只有0.26%的水是可供人饮用的淡水。
其余的淡水则冰冻于南极和北极,或深藏于地下。
)水的组成是氢和氧。
水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物质。
我们平时所指的水是指液体的流动的水,它是无色透明的,没有任何气味,能够溶解某些物质,如盐、糖等。
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在物体的原生物质中,水的含量占60—90%,在成人的身体中水的含量占65%。
水除了有液体状态外,还有气体和固体状态。
在一个大气压的情况下,水的沸点是100℃,达到沸点水就变成蒸气。
水的冰点是0℃,在0℃以下水就结冰,成为固体。
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1克/毫升)。
水在结冰时密度减小,体积增大,所以冰总是浮在水面上层。
在地球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
一切生命活动都是起源于水的。
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65%。
其中,脑髓含水75%,血液含水83%,肌肉含水76%,连坚硬的骨胳里也含水22%哩!没有水,食物中的养料不能被吸收,废物不能排出体外,药物不能到达起作用的部位。
人体一旦缺水,后果是很严重的。
缺水1%-2%,感到渴;缺水5%,口干舌燥,皮肤起皱,意识不清,甚至幻视;缺水15%,往往甚于饥饿。
没有食物,人可以活较长时间(有人估计为两个月),如果连水也没有,顶多能活一周左右。
用手抓一把植物,你会感到湿漉漉的,凉丝丝的,这是水的缘故。
植物含有大量的水,约占体重的80%,蔬菜含水90%-95%,水生植物竟含水98%以上。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介绍垃圾资源化的方法和意义,以及废弃塑料的回收再利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垃圾资源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废弃塑料的回收再利用。
教学计划:五年级下学期地方课程(环境教育)学校:___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总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基础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
让学生掌握山东省的历史和文化,了解环境、文化、农业和工业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认识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2.教学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古迹,阅读相关材料,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山东矿藏知多少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图文资料,让学生了解山东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2.让学生熟悉山东主要的煤矿、油田、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的分布地。
3.让学生了解山东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2.广袤大地物产丰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知道家乡有哪些物产,了解家乡的经济特征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3.《听爷爷讲家乡的变化》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访问、观察等形式收集资料,了解家乡的过去,认识家乡的今昔变化。
2.通过调查、访问、对比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
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
3.在合作、自主、探究的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查找资料、访谈、资料研究、合作交往的能力。
4.进一步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小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教学重点:通过收集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故事,了解家乡的变迁。
教学难点:4.垃圾资源化教学目的:1.了解垃圾处理常用的方法。
2.了解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意义。
3.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以及废弃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
教学重点:介绍垃圾资源化的方法和意义,以及废弃塑料的回收再利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垃圾资源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废弃塑料的回收再利用。
绿色生活是指通过环保和节约能源来减少对环境的负担,让地球更加美好。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减少浪费和污染,选择环保产品和生活方式,让绿色生活成为我们的责任和行动。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案全册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案全册第一章:认识环境1. 教学目标了解环境的定义和分类,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a. 环境的定义和分类b.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讨论日常生活中对环境的影响b. 讲解环境的定义和分类c. 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第二章:水资源保护1. 教学目标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认识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a. 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b. 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3.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讨论水资源的利用和浪费现象b. 讲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c. 讨论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第三章:空气质量保护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认识空气质量保护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a. 空气污染的来源b. 空气质量保护的重要性3.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讨论空气污染的例子b. 讲解空气污染的来源c. 讨论空气质量保护的重要性第四章:生物多样性保护1.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认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a.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b.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3.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讨论生物多样性的例子b. 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c. 讨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第五章:环保行动1. 教学目标了解环保行动的种类,学会参与环保行动的方法。
a. 环保行动的种类b. 参与环保行动的方法3.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讨论环保行动的例子b. 讲解环保行动的种类c. 讲解参与环保行动的方法第六章:节约能源1. 教学目标了解能源的分类和消耗,认识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a. 能源的分类和消耗b. 节约能源的重要性3.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讨论家庭能源消耗的例子b. 讲解能源的分类和消耗c. 讨论节约能源的重要性第七章:垃圾处理与分类1. 教学目标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认识垃圾处理与分类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a. 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b. 垃圾处理与分类的重要性3.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讨论垃圾处理的问题b. 讲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c. 讨论垃圾处理与分类的重要性第八章:保护森林1. 教学目标了解森林的重要性和破坏原因,认识保护森林的意义。
小学五年级环境教育教案全册

1绿色野营招标会【教课课题】 : 绿色野营招标会【教课内容】 : 五年级《环境教育》第一课绿色野营招标会【教课目的】 :1、以亲密自然,保护自然为主题,睁开丰富的联想,充足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设计绿色野营活动方案。
2、培育学生主人翁精神,为学校踊跃献计献策。
【教课要点】 : 充足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
【教课难点】: 充足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课时数】 : 一课时【教课准备】 : 一份已经准备好了的活动设计方案【教课过程】 :一、讲话导入师 : 同学们,今年国庆节放假时期,我校将举办一次绿色野营活动,此刻,学校领导向学生们搜集活动的金点子,希望同学们英勇表现,争取能成为学校领导的小顾问,这节课就让我们大显神通吧。
二、新课学习1、教师讲话 : 为了使我们的活动能获得领导的喜爱,我们要从哪些方面注意呢, ( 活动的形式要利于操作、要有创新、要使大部分同学都能参加、要存心义,使同学们都能遇到教育 ,,)2、分组议论,确立本组的活动和主题3、学习活动方案的拟订(1)、教师出示一份制作好的方案野营活动计划地址 : 离学校比较近的树林时间 :4 天左右需要的东西 : 路线图、队旗、照相机、记录本、创可贴、消毒酒精、绷带、红药水等1主要活动内容 : 观察当地的物种资源,检查人们的旅行习惯(2)谈谈活动中有些什么内容。
4、小构成员共同设计活动的方案(1)议论 : 在设计活动方案的时候能够设定些什么内容 :( 时间、地址、活动的形式、活动所需要准备的东西、活动中需要注意的安全、注意事项等 )(2)各小构成员拟订活动的方案。
5、评比最正确活动方案(1)、学生小组互评(2)、教师总结性评论三、小结1、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在什么地方。
2、教师小结讲堂 : 同学们,地球是我们赖以生计的环境,让我们从身旁的一言一行做起,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能环保做一份力所能及的事情吧。
【板书设计】 :野营活动计划地址 : 离学校比较近的树林时间 :4 天左右需要的东西 : 路线图、队旗、照相机、记录本、创可贴、消毒酒精、绷带、红药水等主要活动内容 : 观察当地的物种资源,检查人们的旅行习惯【教课反省】 :22、走进丛林【教课课题】 : 走进丛林【教课内容】 : 五年级《环境教育》第二课走进丛林【教课目的】 :1、以走进丛林,认识丛林为主题,让学生认识丛林里的动物和植物,认识森林在生活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校本教材《环保校本课程教材》教案第一课教学内容:绿色环保从身边做起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污染给人类造成的危害。
2、知道小学生应该怎样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3、增强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了解环境污染给人类造成的危害。
2、知道小学生应该怎样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1、出示环境污染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2、出示课文,让学生详细阅读。
3、讨论: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是什么?4、讨论:环境污染给地球、为人类带来什么危害?5、课堂小结。
6、完成作业.作业设计:一、说一说,环境污染给人类和地球造成了什么危害?答:环境污染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放辐性污染,光污染等等。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
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
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
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
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
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
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二、想一想,我们能为环境保护做什么?答:1、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环境保护的知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一个自觉保护环境的人。
2、我们还要在社区、家庭中积极向老人、父母和小朋友作宣传,让大家一起来保护我们的环境,创建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和谐向上的大凯里。
第二课教学内容: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教学目标:1、认识防止环境污染是人类共同的行为。
2、能够在生活中自觉认识并向别人宣传环保。
3、增强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认识防止环境污染是人类共同的行为。
2、能够在生活中自觉认识并向别人宣传环保。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1、出示“各种环保标志”,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激发兴趣。
讨论:你知道哪些标志?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4、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做?5、课堂小结。
6、完成作业.作业设计:1、想一想,这节课里的标志是哪些?2、保护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做?答:首先认真按照保护环境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其次还要向其他的同伴宣传保护环境的意义,告诉大家要自觉爱护环境。
第三课教学内容:美丽富饶的家园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的生存环境。
2、知道地球为人类提供舒适的生存环境。
3、知道人类要自觉保护环境,增强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了解人类的生存环境。
2、知道地球为人类提供舒适的生存环境。
3、知道人类要自觉保护环境,增强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1、出示“地球图片”,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你所了解的地球是什么样的,激发兴趣。
2、详细阅读课文内空。
3、讨论:什么是再生资源?怎样更好地利用再生资源?4、讨论:什么是非再生资源?怎样更好地利用和保护非再生资源?5、课堂小结。
6、完成作业.作业设计:一、什么是再生资源?怎样更好地利用再生资源?答: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又称为更新自然资源,如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生物等。
再生资源虽然可以再生,但我们不应该随便破坏,而是应该养成节约能源的意识,从小做一个环保卫生,为保住我们的地球而努力。
二、什么是非再生资源?怎样更好地利用和保护非再生资源?答:非再生资源又称不可更新资源,主要指矿产资源。
它生成于漫长的地质年代和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可能再生,所以被认为是不可再生资源。
例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我们小学生应该有保护资源的意识,从节约每一张纸、每一粒粮食做起,让自己成为环保小卫士,另外,我们还要向大人们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让大家一起来节约能源,保护地球。
第四课教学内容:地球妈妈地哭泣?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被污染的严重程度,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2、能够在生活中自觉向别人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学习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教学重、难点:1、了解地球被污染的严重程度,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2、学习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1、出示“地球被污染”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
2、讨论:为什么我们生活区周围的环境被污染的?3、出示课文内容,让学生详细阅读。
4、讨论:我们在家中应该怎样做?5、了解如何书表格式的调查表。
6、分小组进行调查,填一填书中的调查表。
(1)分小组,小组讨论:我们应该去哪些地方调查?(2)小组同学分工,了解自己的职责。
(3)课后调查,填写表格。
7、第二节课,展示学生的调查表格,说一说小组的结论。
作业设计:分组过盛调查表。
第五课教学内容:让白色污染远离我们的生活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白色污染。
2、能够在生活中自觉宣传和不用塑料袋。
3、增强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了解什么是白色污染。
2、能够在生活中自觉宣传和不用塑料袋。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1、出示“白色污染”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
2、出示课文内容,让学生详细阅读。
4、讨论:塑料袋有什么危害?5、讨论:面对白色污染我们应该怎样做?6、完成作业.作业设计:1、什么是白色污染?答:人们把塑料给环境带来的灾难称为“白色污染”2、塑料袋有什么危害?答:它的危害是巨大的。
其一,废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不断累积,会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其二,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体中的废塑料制品,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
去年青海湖畔有20户牧民共有近千只羊因此致死,经济损失约30多万元。
羊喜欢吃塑料袋中夹裹着的油性残留物,却常常连塑料袋一起吃下去了,由于吃下的塑料长时间滞留胃中难以消化,这些羊的胃被挤满了,再也不能吃东西,最后只能被活活饿死。
这样的事在动物园、牧区、农村、海洋中屡见不鲜。
其三,废塑料随垃圾填埋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被占用的土地长期得不到恢复,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制品如果将其填埋,200年的时间不降解。
而且,塑料袋以石油为原料,不仅消耗了大量资源,还不能被分解,埋在地下会污染土地、河流。
另外,塑料袋本身会释放有害气体。
特别是熟食,用塑料袋包装后,常常会变质。
变质的食品对儿童健康发育的影响尤为突出。
3、面对白色污染我们应该怎样做?1、提倡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重复使用耐用型购物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2、多选用绿色、环保的包装袋。
3、各大商场将实行有偿使用塑料袋,顾客要塑料袋必须付钱购买,从而制止塑料袋的泛滥问题。
4、请你写个倡议书,让我们来共同爱护我们的地球。
第六课教学内容:放错了地方的财富教学目标:1、知道垃圾回收利用的意义,自觉做到日常垃圾的分类。
2、增强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知道垃圾回收利用的意义,自觉做到日常垃圾的分类。
2、增强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1、出示二次利用的生活用品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
2、出示课文内容,让学生阅读。
3、讨论: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怎样给垃圾分类。
4、完成课堂练习5、完成作业.作业设计:1、什么是可回收物?答:可回收物指宜于资源利用的垃圾,包括纸类、塑料、橡胶、玻璃、金属和织物等。
纸类: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纸盒等等,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塑料: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矿泉水瓶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片、镜子、灯泡、暖瓶等。
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牙膏皮等。
织物: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2、垃圾回收利用的方法有哪些?答:1、垃圾再生法:垃圾经分类后,对其中可直接利用的物质进行再回用。
如:废弃的玻璃、塑料、金属、纸张书报、木材废布、废油等。
2、垃圾焚烧发电法:这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既能彻底消毒除害,又使垃圾变成了能源。
3、垃圾堆肥法:依据传统的农业积肥原理,利用有机垃圾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将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改良土壤。
4、垃圾生物降解法:运用具有多功能高降解能力的多种菌群,对垃圾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加快分解,使其变费为宝、物尽其用。
按菌种不同,又分为厌氧降解和氧化降解两种。
3、有害垃圾是哪些?有害垃圾包括日光灯管、电池、喷雾罐、油漆罐、废润滑剂罐、药品、药瓶、涂改液瓶、过期化妆品、一次性注射器等,需要特别处理。
第七课教学内容:电池的发展与危害教学目标:1、了解电池的发展史。
2、知道乱丢电池的危害,知道如何处理废电池。
3、增强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了解电池的发展史。
2、知道乱丢电池的危害,知道如何处理废电池。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1、了解电池的发展史。
在古代,人类有可能已经不断地在研究和测试“电”这种东西了。
一个被认为有数千年历史的粘土瓶在1932年于伊拉克的巴格达附近被发现。
它有一根插在铜制圆筒里的铁条-可能是用来储存静电用的,然而瓶子的秘密可能永远无法被揭晓。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
其种类繁多:有锌锰干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铅酸蓄电池、可充电镉镍电池、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空气电池、微生物电池等。
2、了解电池的危害废旧电池中含有汞、铅、镍、锰等多种重金属,若不经过回收和妥善处理,而将其随意丢弃于自然环境之中,有毒物质便会慢慢从电池中溢出进入土壤或水体之中,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的身体内。
这些有毒物质在人体内长期积聚难以排除,会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功能,肾脏和骨胳,甚至还能致癌。
据统计,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
一粒钮扣电池可污染60万升水,等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3、讨论:家中的废电池,我们应该怎么处理?4、课堂小结。
5、完成作业.作业设计:一、废旧电池的危害是什么?废旧电池中含有汞、铅、镍、锰等多种重金属,若不经过回收和妥善处理,而将其随意丢弃于自然环境之中,有毒物质便会慢慢从电池中溢出进入土壤或水体之中,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的身体内。
这些有毒物质在人体内长期积聚难以排除,会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功能,肾脏和骨胳,甚至还能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