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污泥计算公式及取值
污泥量计算

污泥量计算(1)污泥量计算1初次沉淀污泥量和二次沉淀污泥量的计算公式:V=100C0ηQ/1000(100-p)ρ式中:V——初次沉淀污泥量,m3/d;Q——污水流量,m3/d;η——去除率,%;(二次沉淀池η以80%计)C0——进水悬浮物浓度,mg/L;P——污泥含水率,%;ρ——沉淀污泥密度,以1000kg/m3计。
2剩余活性污泥量的计算公式:Qs=ΔX/fXr式中:Qs——每日从系统中排除的剩余污泥量,m3/d;ΔX——挥发性剩余污泥量(干重),kg/d;f=MLVSS/MLSS,生活污水约为0.75,城市污水也可同此;Xr——回流污泥浓度,g/L。
3消化污泥量的计算公式:见公式(8-3)。
(2)污水处理厂干固体物质平衡:污水处理厂内部存在着固体物质的平衡问题,通过固体物质的平衡计算,有助于污泥处理系统的设计与管理。
污水处理厂固体物质平衡的典型计算,可根据图8-1进行。
设原污水悬浮物X0为100,初次沉淀池悬浮物去除率以50%计,二次沉淀池去除率以80%计,悬浮物总去除率总去除率为90%。
各处理构筑物固体回收率为:浓缩池为r1=90%;消化池为r2=80%;悬浮物减量为rg=30%;机械脱水为r3=95%(预处理所加混凝剂的固体量略去不计)。
因此其平衡式为:进入污泥浓缩池的悬浮物量:X1=ΔX+XR (8-10)XR=Xˊ2+ Xˊ3+ Xˊ4 (8-11)式中:X1——进入浓缩池的固体物量;ΔX——初次沉淀池排泥的悬浮物量加二次沉淀池剩余污泥中的悬浮物量;XR——等于浓缩池上清液含有的悬浮物量Xˊ2,消化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3,机械脱水上清液悬浮物量Xˊ4的总和。
进入消化池的悬浮物量:X2= X1 r1 (8-12)浓缩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2= X1(1- r1)(8-13)消化池悬浮物减量:G= X2rg= X1 r1rg (8-14)进入机械脱水设备的悬浮物量:X3=(X2-G)r2 (8-15)消化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3=(X2-G)(1- r2)(8-16)脱水泥饼固体物量:X4= X3 r3机械脱水上清液含有的悬浮物量:Xˊ4= X3(1- r3)(8-17)回流至沉砂池前的上清液中所含悬浮物总量:XR=Xˊ2+ Xˊ3+ Xˊ4 = X1(1- r1rg-r1r2r3+r1r2r3rg)(X1- XR)/ X1= r1rg+r1r2r3-r1r2r3rg=ΔX/ X1X1=ΔX/ r1[rg+r2r3(1-rg)] (8-18)污泥含水率(1)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
剩余污泥排放量的计算技巧!

剩余污泥排放量的计算技巧!剩余污泥的排放是活性污泥工艺掌握中很重要的一项操作,通常有MLSS、F/M、SRT、SV等方法掌握排泥量。
1、污泥浓度(MLSS)法用MLSS掌握排泥是指在维持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恒定的状况下,确定排泥量。
首先依据实际工艺状况确定一个合适的MLSS浓度值。
常规活性污泥工艺的MLSS一般在1500~3000mg/L之间。
当实际MLSS 比要掌握的MLSS值高时,应通过排解剩余污泥降低MLSS值。
排泥量可用下式计算:式中VW——此时应排污泥量;MLSS——实测值,mg/L;MLSSo——依据实际工艺确定的浓度值,mg/L;V——曝气池容积,m³(立方米,下同);RSS——回流污泥浓度,mg/L。
【例题】某厂依据阅历将污泥浓度MLSS掌握在2000mg/L。
曝气池容积为5000m³。
某日实测曝气池污泥浓度MLSS为3000mg/L,回流污泥浓度RSS为4000mg/L,试计算此时应排放的污泥量。
解:将上述数据代入公式上例仅是说明计算过程,实际上不行能一次排放1250m3污泥。
一般来说,活性污泥工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掌握总排泥量的前提下,应连续多排几次。
用MLSS法掌握排泥量尽量连续排放,或平均排放,该法适合进水水质变化不大的状况。
2、食微比(F/M)法F/M中的F是进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负荷,无法人为掌握进水中有机污染物负荷波动,而只能掌握M,即曝气池中的微生物量。
假如不转变曝气池投运数量,则问题就变成掌握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但这种方法不是单纯将污泥浓度保持恒定,而是通过转变污泥浓度,使F/M基本保持恒定。
排泥量可由下式计算:式中VW——要排放的剩余污泥体积,m³;MLVSS——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mg/L;Va——曝气池容积,m³;BODi——进曝气池污水的BOD5,mg/L;Q——进水污水量,m³/d;F/M——要掌握的有机负荷,kgBOD/(kgMLVSS·d);RSS——回流污泥浓度,mg/L。
剩余污泥计算公式及取值

剩余污泥计算公式及取值剩余污泥计算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经过沉淀池、厌氧池或活性污泥池处理后产生的剩余污泥的数量的计算。
剩余污泥的计算公式及取值可以根据不同的处理工艺和系统来确定,在以下部分中将对常用的计算公式及取值方法进行介绍。
1.剩余污泥产率计算公式及取值方法:剩余污泥产率是指单位进水量产生的剩余污泥的重量或体积,通常以kg MLSS/kg BOD5或kg MLSS/m3 BOD5来表示。
其中,MLSS指的是活性污泥的混凝土悬浮物浓度,BOD5指的是进水的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
a.常规活性污泥工艺:剩余污泥产率=混凝土悬浮物浓度/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通常,混凝土悬浮物浓度可以通过实时监测系统或定期取样测试来确定,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可以通过进水水质测试来确定。
b.空气提供式悬浮式生物膜(MBBR)工艺:剩余污泥产率=悬浮床悬浮物浓度/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悬浮床悬浮物浓度可以通过实时监测系统或定期取样测试来确定,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可以通过进水水质测试来确定。
2.污泥产量计算公式及取值方法:污泥产量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系统中产生的污泥的重量或体积,通常以kg或m3为单位。
a.常规活性污泥工艺:污泥产量=混凝土悬浮物浓度×污水流量×时间其中,混凝土悬浮物浓度可以通过实时监测系统或定期取样测试来确定,污水流量可以通过流量计来测量,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设定。
b.空气提供式悬浮式生物膜(MBBR)工艺:污泥产量=悬浮床悬浮物浓度×污水流量×时间悬浮床悬浮物浓度可以通过实时监测系统或定期取样测试来确定,污水流量可以通过流量计来测量,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设定。
3.污泥干固物含量计算公式及取值方法:污泥干固物含量是指污泥中固体物质的含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污泥干固物含量=(干泥重量/总污泥体积)×100%其中,干泥重量可以通过干燥法或烘箱法来确定,总污泥体积可以通过实际测量或计算来确定。
剩余污泥量计算范文

剩余污泥量计算范文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其含有有机物、无机物和水分。
污泥处理是城市污水处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剩余污泥量的计算是为了了解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以便做出合理的处理安排。
污泥的产生量可通过计算生物池进水和出水中悬浮物浓度差来估算。
这一方法适用于生物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假设处理系统的进水中的悬浮物质量浓度为C1,出水中的悬浮物质量浓度为C2,进水量为Q,则污泥产生量计算公式如下:污泥产生量=(C1-C2)*Q这一方法适用于生物处理工艺,但对于化学沉淀法、气浮法等物理化学处理工艺的污泥产生量计算较为复杂。
这些工艺中,污泥产生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处理工艺、进水水质、处理剂用量等。
化学沉淀法中,污泥产生量主要与沉淀剂用量和进水中悬浮物质量浓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沉淀剂用量与进水中悬浮物质量浓度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监测沉淀剂用量和进水中悬浮物质量浓度来估算污泥产生量。
气浮法中,污泥产生量主要与气浮池中气泡的大小和数量有关。
气泡越小,数量越多,吸附悬浮物的能力越强,因此污泥产生量越大。
气泡的大小和数量可以通过控制气浮设备的气泡产生机制来调节,从而控制污泥产生量。
除了产生量的计算,剩余污泥量的计算也是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剩余污泥量的计算可以通过对污泥浓度的监测来完成。
假设剩余污泥量为X,进水量为Q,进水中污泥的质量浓度为C1,剩余污泥的质量浓度为C2,则剩余污泥量计算公式如下:总而言之,污泥产生量和剩余污泥量的计算是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计算方法和监测手段,能够准确估算和控制污泥的产生和剩余量,从而做出合适的处理安排,保障环境的清洁和生态的平衡。
污水剩余污泥计算公式

污水剩余污泥计算公式
1.污泥的干度计算公式:
污泥的干度表示了污泥中含有的水分的比例。
通常用干燥后的污泥质量与湿重污泥质量之比来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干度(%)=(污泥干重-污泥湿重)/污泥湿重*100%
其中,污泥干重是指经过干燥后去除水分的污泥的质量,污泥湿重是指污泥在含有水分的情况下的质量。
2.污泥浓度计算公式:
污泥浓度是指污泥中固体物质与液体物质的比例。
通常以固体物质的质量与总体积之比来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污泥浓度(%)=污泥固体物质质量/污泥总体积*100%
其中,污泥固体物质质量是指污泥中的固体成分的质量,污泥总体积是指污泥的总体积,包括固体部分和液体部分。
3.污泥总量计算公式:
污泥总量是指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的总质量。
污泥总量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两个公式来进行:
a. 污泥总量(kg)= 污泥总体积 * 污泥浓度 / (1+污泥干重/100)
其中,污泥总体积是指污泥的总体积,污泥浓度是指污泥中固体物质的质量与总体积之比,污泥干重是指去除水分后的污泥的质量。
b. 污泥总量(kg)= 污泥湿重 * (1 - 污泥干重/100)
其中,污泥湿重是指污泥在含有水分的情况下的质量,污泥干重是指去除水分后的污泥的质量。
这两个公式都是根据污泥的干度和浓度来计算污泥的总质量的。
通过以上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污泥的干度和浓度来计算污泥的总质量。
这些公式能够帮助污水处理厂合理计算污泥的产生量,并根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处理。
生物池剩余污泥量计算公式

生物池剩余污泥量计算公式生物池是水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生物作用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机物质,从而净化水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池中会积累大量的污泥,这些污泥会影响生物池的正常运行,甚至会导致水质恶化。
因此,及时清除生物池中的污泥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有效地清除生物池中的污泥,首先需要准确地计算生物池中的污泥量。
污泥量的计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物池的清理周期,并且可以为后续的清理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下面我们将介绍生物池剩余污泥量的计算公式,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生物池的清理工作。
生物池剩余污泥量计算公式如下:污泥量 = (生物池底面积污泥厚度污泥密度) / 1000。
其中,污泥量表示生物池中的剩余污泥量,单位为立方米;生物池底面积表示生物池的底部面积,单位为平方米;污泥厚度表示生物池底部的污泥厚度,单位为米;污泥密度表示污泥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出生物池中的剩余污泥量。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生物池的底面积和污泥厚度,然后根据污泥的密度来计算出生物池中的污泥量。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及时地安排清理工作,确保生物池的正常运行。
除了计算生物池中的污泥量,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定期对生物池进行检查,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其次,我们需要注意生物池中的水质,及时调整生物池的运行参数,以保证水质的稳定。
最后,我们需要合理地安排生物池的清理工作,以避免对生物池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总之,生物池是水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生物作用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机物质,从而净化水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池中会积累大量的污泥,这些污泥会影响生物池的正常运行。
因此,及时清除生物池中的污泥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生物池剩余污泥量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出生物池中的剩余污泥量,从而及时地安排清理工作,确保生物池的正常运行。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污泥量计算

污泥量计算污泥量计算(1)污泥量计算1初次沉淀污泥量和二次沉淀污泥量的计算公式:V=100C0ηQ/1000(100-p)ρ式中:V——初次沉淀污泥量,m3/d;Q——污水流量,m3/d;η——去除率,%;(二次沉淀池η以80%计)消化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3=(X2-G)(1- r2)(8-16)脱水泥饼固体物量:X4= X3 r3机械脱水上清液含有的悬浮物量:Xˊ4= X3(1- r3)(8-17)回流至沉砂池前的上清液中所含悬浮物总量:XR=Xˊ2+ Xˊ3+ Xˊ4 = X1(1- r1rg-r1r2r3+r1r2r3rg)(X1- XR)/ X1= r1rg+r1r2r3-r1r2r3rg=ΔX/ X1X1=ΔX/ r1[rg+r2r3(1-rg)] (8-18)污泥含水率污泥含水率(1)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
1污泥中水的存在形式有:空隙水,颗粒间隙中的游离水,约70%,可通过重力沉淀(浓缩压密)而分离;毛细水,是在高度密集的细小污泥颗粒周围的水,由毛细管现象而形成的,约20%,可通过施加离心力、负压力等外力,破坏毛细管表面张力和凝聚力的作用力而分离;颗粒表面吸附水和内部结合水,约10%。
表面吸附水是在污泥颗粒表面附着的水分,起附着力较强,常在胶体状颗粒,生物污泥等固体表面上出现,采用混凝方法,通过胶体颗粒相互絮凝,排除附着表面的水分;内部结合水,是污泥颗粒内部结合的水分,如生物污泥中细胞内部水分,无机污泥中金属化合物所带的结晶水等,可通过生物分离或热力方法去除。
通常含水率在85%以上时,污泥呈流态;65%~85%时呈塑态;低于60%时则呈固态。
2污泥体积、重量及所含固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R d——可消化程度,%,取周平均值;(4)湿污泥比重与干污泥比重:湿污泥重量等于污泥所含水分重量与干固体重量之和。
湿污泥比重等于湿污泥重量与同体积的水重量之比值。
环保设计那些事系列(3)剩余污泥量计算方法

剩余污泥量计算方法一、剩余污泥量计算(设计规范)二、剩余污泥量计算(经验算法)设计水质:水量2000t/d,进水COD1200mg/L,SS350mg/L 1、初沉污泥:主要来自于SS、沉淀的部分胶体和所投加药剂,FeSO4投加量80mg/L。
胶体沉淀部分忽略不计。
SS去除量:0.35kg/m3×2000m3/d=700kg/dFeSO4投加量:0.08 kg/m3×2000m3/d=160kg/d初沉污泥:0.86t/d脱水污泥含水率80%计,脱水污泥为0.86/(1-80%)=4.3(t/d)排放污泥含水率99%计,每天排放:0.86/(1-99%)= 86(m3/d)浓缩污泥含水率98%计,浓缩污泥:0.86/(1-98%)= 43(m3/d)脱水机每天工作4次,每次产生脱水污泥4.3/4=1.075(m3/次)滤饼厚度30mm,脱水机面积:1.075/0.03=36(m2)2、生化污泥:主要来自于好氧池产生的剩余污泥,初沉COD去除率以20%计,酸化水解COD去除率以25%计,则好氧池进水COD:1200×80%×75%=720(mg/L),好氧出水COD80mg/L计,好氧去除COD:(720-80)/1000×2000=1280(kg/d),好氧产泥率0.7kg污泥/kgCOD计,生化剩余污泥:1280×0.7=896(kg/d),约0.9t/d脱水污泥含水率83%计:脱水污泥为0.896/(1-83%)=5.3(t/d)排放污泥含水率99.3%计,每天排放:0.896/(1-99.2%)=110(m3/d)浓缩污泥含水率98%计,浓缩污泥:0.896/(1-98%)= 45(m3/d)脱水机每天工作4次,每次产生脱水污泥5.3/4=1.325(m3/次)滤饼厚度30mm,脱水机面积:1.325/0.03=45(m2)3、结论:每天产生绝干污泥:0.86+0.896=1.1756(t/d)每天产生脱水污泥:4.3+5.3=9.6(t/d)每天产生浓缩污泥:43+45=98(m3/d)脱水机所需面积:81m2脱水机每天压4框泥4、建议设备选型:XAYJ80/1000-UB,90m2,6220×1460×1520mm,5.9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