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量计算
污泥量计算

污泥量计算(1)污泥量计算1初次沉淀污泥量和二次沉淀污泥量的计算公式:V=100C0ηQ/1000(100-p)ρ式中:V——初次沉淀污泥量,m3/d;Q——污水流量,m3/d;η——去除率,%;(二次沉淀池η以80%计)C0——进水悬浮物浓度,mg/L;P——污泥含水率,%;ρ——沉淀污泥密度,以1000kg/m3计。
2剩余活性污泥量的计算公式:Qs=ΔX/fXr式中:Qs——每日从系统中排除的剩余污泥量,m3/d;ΔX——挥发性剩余污泥量(干重),kg/d;f=MLVSS/MLSS,生活污水约为0.75,城市污水也可同此;Xr——回流污泥浓度,g/L。
3消化污泥量的计算公式:见公式(8-3)。
(2)污水处理厂干固体物质平衡:污水处理厂内部存在着固体物质的平衡问题,通过固体物质的平衡计算,有助于污泥处理系统的设计与管理。
污水处理厂固体物质平衡的典型计算,可根据图8-1进行。
设原污水悬浮物X0为100,初次沉淀池悬浮物去除率以50%计,二次沉淀池去除率以80%计,悬浮物总去除率总去除率为90%。
各处理构筑物固体回收率为:浓缩池为r1=90%;消化池为r2=80%;悬浮物减量为rg=30%;机械脱水为r3=95%(预处理所加混凝剂的固体量略去不计)。
因此其平衡式为:进入污泥浓缩池的悬浮物量:X1=ΔX+XR (8-10)XR=Xˊ2+ Xˊ3+ Xˊ4 (8-11)式中:X1——进入浓缩池的固体物量;ΔX——初次沉淀池排泥的悬浮物量加二次沉淀池剩余污泥中的悬浮物量;XR——等于浓缩池上清液含有的悬浮物量Xˊ2,消化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3,机械脱水上清液悬浮物量Xˊ4的总和。
进入消化池的悬浮物量:X2= X1 r1 (8-12)浓缩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2= X1(1- r1)(8-13)消化池悬浮物减量:G= X2rg= X1 r1rg (8-14)进入机械脱水设备的悬浮物量:X3=(X2-G)r2 (8-15)消化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3=(X2-G)(1- r2)(8-16)脱水泥饼固体物量:X4= X3 r3机械脱水上清液含有的悬浮物量:Xˊ4= X3(1- r3)(8-17)回流至沉砂池前的上清液中所含悬浮物总量:XR=Xˊ2+ Xˊ3+ Xˊ4 = X1(1- r1rg-r1r2r3+r1r2r3rg)(X1- XR)/ X1= r1rg+r1r2r3-r1r2r3rg=ΔX/ X1X1=ΔX/ r1[rg+r2r3(1-rg)] (8-18)污泥含水率(1)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
污泥量计算

污泥量计算
污泥量计算:
进水悬浮物: C1=0.121kg/m3 出水悬浮物: C2=0.045kg/m3 BOD容积负荷:
3kg/(m3•d)
污泥产量: 0.58kg/kgBOD 污泥容重: γ=1000kg/m3
污泥含水率: 99%
滤池去除BOD: ΔS=Sa,Se=135,35=100mg/l=0.100kg/m3
滤池每天去除的BOD量: ΔBOD=ΔS•Q=0.10*3600=360kg 滤池每天由BOD产泥量: M1=360*0.58=208.8kg 滤池去除悬浮物: ΔC=C1,C2=0.121,0.045=0.076kg/m3 滤池每天去除的悬浮物量:M2=ΔSS=ΔC•Q=0.076*3600=273.6kg 每天产干泥重量: M=M1,M2=208.8,273.6=482.4kg 每天产干泥体积: W’=M/γ=482.4/1000?0.5m3 每天污泥产量: W=W’/(1,99%)=50m3
凯氏氮是指以基耶达(Kjeldahl)法测得的含氮量。
它包括氨氮和在此条件下能转化为铵盐而被测定的有机氮化合物。
此类有机氮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质、氨基酸、肽、胨、核酸、尿素以及合成的氮为负三价形态的有机氮化合物,但不包括叠氮化合物,硝基化合物等。
在水处理领域,一般认为总氮=总凯氏氮+硝氮+亚硝氮。
凯氏氮=有机氮+氨氮。
污水剩余污泥计算公式

污水剩余污泥计算公式
1.污泥的干度计算公式:
污泥的干度表示了污泥中含有的水分的比例。
通常用干燥后的污泥质量与湿重污泥质量之比来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干度(%)=(污泥干重-污泥湿重)/污泥湿重*100%
其中,污泥干重是指经过干燥后去除水分的污泥的质量,污泥湿重是指污泥在含有水分的情况下的质量。
2.污泥浓度计算公式:
污泥浓度是指污泥中固体物质与液体物质的比例。
通常以固体物质的质量与总体积之比来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污泥浓度(%)=污泥固体物质质量/污泥总体积*100%
其中,污泥固体物质质量是指污泥中的固体成分的质量,污泥总体积是指污泥的总体积,包括固体部分和液体部分。
3.污泥总量计算公式:
污泥总量是指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的总质量。
污泥总量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两个公式来进行:
a. 污泥总量(kg)= 污泥总体积 * 污泥浓度 / (1+污泥干重/100)
其中,污泥总体积是指污泥的总体积,污泥浓度是指污泥中固体物质的质量与总体积之比,污泥干重是指去除水分后的污泥的质量。
b. 污泥总量(kg)= 污泥湿重 * (1 - 污泥干重/100)
其中,污泥湿重是指污泥在含有水分的情况下的质量,污泥干重是指去除水分后的污泥的质量。
这两个公式都是根据污泥的干度和浓度来计算污泥的总质量的。
通过以上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污泥的干度和浓度来计算污泥的总质量。
这些公式能够帮助污水处理厂合理计算污泥的产生量,并根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处理。
污泥量计算

污泥量计算1污泥量计算1初次沉淀污泥量和二次沉淀污泥量的计算公式:V=100C0ηQ/1000100-pρ式中:V——初次沉淀污泥量,m3/d;Q——污水流量,m3/d;η——去除率,%;二次沉淀池η以80%计C0——进水悬浮物浓度,mg/L;P——污泥含水率,%;ρ——沉淀污泥密度,以1000kg/m3计;2剩余活性污泥量的计算公式:Qs=ΔX/fXr式中:Qs——每日从系统中排除的剩余污泥量,m3/d;ΔX——挥发性剩余污泥量干重,kg/d;f=MLVSS/MLSS,生活污水约为0.75,城市污水也可同此;Xr——回流污泥浓度,g/L;3消化污泥量的计算公式:见公式8-3;2污水处理厂干固体物质平衡:污水处理厂内部存在着固体物质的平衡问题,通过固体物质的平衡计算,有助于污泥处理系统的设计与管理;污水处理厂固体物质平衡的典型计算,可根据图8-1进行;设原污水悬浮物X0为100,初次沉淀池悬浮物去除率以50%计,二次沉淀池去除率以80%计,悬浮物总去除率总去除率为90%;各处理构筑物固体回收率为:浓缩池为r1=90%;消化池为r2=80%;悬浮物减量为rg=30%;机械脱水为r3=95%预处理所加混凝剂的固体量略去不计;因此其平衡式为:进入污泥浓缩池的悬浮物量:X1=ΔX+XR 8-10XR=Xˊ2+ Xˊ3+ Xˊ4 8-11式中:X1——进入浓缩池的固体物量;ΔX——初次沉淀池排泥的悬浮物量加二次沉淀池剩余污泥中的悬浮物量;XR——等于浓缩池上清液含有的悬浮物量Xˊ2,消化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3,机械脱水上清液悬浮物量Xˊ4的总和;进入消化池的悬浮物量:X2= X1 r1 8-12浓缩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2= X11- r1 8-13消化池悬浮物减量:G= X2rg= X1 r1rg 8-14进入机械脱水设备的悬浮物量:X3=X2-Gr2 8-15消化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3=X2-G1- r2 8-16脱水泥饼固体物量:X4= X3 r3机械脱水上清液含有的悬浮物量:Xˊ4= X31- r3 8-17回流至沉砂池前的上清液中所含悬浮物总量:XR=Xˊ2+ Xˊ3+ Xˊ4 = X11- r1rg-r1r2r3+r1r2r3rgX1- XR/ X1= r1rg+r1r2r3-r1r2r3rg=ΔX/ X1X1=ΔX/ r1rg+r2r31-rg 8-18污泥含水率1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1污泥中水的存在形式有:空隙水,颗粒间隙中的游离水,约70%,可通过重力沉淀浓缩压密而分离;毛细水,是在高度密集的细小污泥颗粒周围的水,由毛细管现象而形成的,约20%,可通过施加离心力、负压力等外力,破坏毛细管表面张力和凝聚力的作用力而分离;颗粒表面吸附水和内部结合水,约10%;表面吸附水是在污泥颗粒表面附着的水分,起附着力较强,常在胶体状颗粒,生物污泥等固体表面上出现,采用混凝方法,通过胶体颗粒相互絮凝,排除附着表面的水分;内部结合水,是污泥颗粒内部结合的水分,如生物污泥中细胞内部水分,无机污泥中金属化合物所带的结晶水等,可通过生物分离或热力方法去除;通常含水率在85%以上时,污泥呈流态;65%~85%时呈塑态;低于60%时则呈固态;2污泥体积、重量及所含固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V1/V2=W1/W2=100-p2/100-p1=C2/C1 8-1式中:p1、V1、W1、C1——污泥含水率为p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p2、V2、W2、C2——污泥含水率为p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说明:式8-1适用于含水率大于65%的污泥;因含水率低于65%以后,体积内出现很多气泡,体积与重量不在符合式8-1的关系;例题8-1:污泥含水率从97.5%降低至95%时,求污泥体积;解:由式8-1V2= V1100-p1/100-p2= V1100-97.5/100-95=1/2V1可见污泥含水率从97.5%降低至95%时,污泥体积减少一半;2挥发性固体或称灼烧减重和灰分或称灼烧残渣:挥发性固体近似地等于有机物含量;灰分表示无机物含量;3可消化程度:表示污泥中可被消化降解的有机物数量;消化对象:污泥中的有机物;一部分是可被消化降解的或称可被气化,无机化;另一部分是不易或不能被消化降解的,如脂肪、合成有机物等;消化程度的计算公式:R d=1-p V2p S1/p V1p S2 ×100 8-2式中:R d——可消化程度,%;p S1、p S2——分别表示生污泥及消化污泥的无机物含量,%;p V1、p V1——分别表示生污泥及消化污泥的有机物含量,%;消化污泥量的计算公式:V d= V1100-p1/100-p d1- p V1/100+ p V1/1001- R d/100 8-3式中:V d——消化污泥量,m3/d;p d——消化污泥含水率,%,取周平均值;V1——生污泥量,m3/d;p1——生污泥含水率,%,取周平均值;p V1——生污泥有机物含量,%;R d——可消化程度,%,取周平均值;4湿污泥比重与干污泥比重:湿污泥重量等于污泥所含水分重量与干固体重量之和;湿污泥比重等于湿污泥重量与同体积的水重量之比值;干固体物质包括有机物即挥发性固体和无机物即灰分;确定湿污泥比重和干污泥比重,对于浓缩池的设计、污泥运输及后续处理,都有实用价值;经综合简化后,湿污泥比重γ和干污泥比重γs的计算公式分别为:γ=100γs/γs p+100-p 8-4γs=250/100+1.5p V 8-7式中:γ——湿污泥比重;γs——污泥中干固体物质平均比重,即干污泥比重;p——湿污泥含水率,%;p V——污泥中有机物含量,%;5污泥肥分:污泥中含有大量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肥分N、P、K、微量元素及土壤改良剂有机腐殖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各种污泥所含肥分见表8-2;表8-2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肥分表经二级处理后,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约有50%以上转移到污泥中;若污泥作为肥料使用时,要注意重金属是否超过我国农林业部规定的农用污泥标准GB4284-84;表8-3列举我国北京、上海、天津、西安、兰州、沈阳、黄石等几个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含量的范围;表8-3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成分及含量。
污泥量计算

污泥量计算污泥量计算(1)污泥量计算1初次沉淀污泥量和二次沉淀污泥量的计算公式:V=100C0ηQ/1000(100-p)ρ式中:V——初次沉淀污泥量,m3/d;Q——污水流量,m3/d;η——去除率,%;(二次沉淀池η以80%计)消化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3=(X2-G)(1- r2)(8-16)脱水泥饼固体物量:X4= X3 r3机械脱水上清液含有的悬浮物量:Xˊ4= X3(1- r3)(8-17)回流至沉砂池前的上清液中所含悬浮物总量:XR=Xˊ2+ Xˊ3+ Xˊ4 = X1(1- r1rg-r1r2r3+r1r2r3rg)(X1- XR)/ X1= r1rg+r1r2r3-r1r2r3rg=ΔX/ X1X1=ΔX/ r1[rg+r2r3(1-rg)] (8-18)污泥含水率污泥含水率(1)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
1污泥中水的存在形式有:空隙水,颗粒间隙中的游离水,约70%,可通过重力沉淀(浓缩压密)而分离;毛细水,是在高度密集的细小污泥颗粒周围的水,由毛细管现象而形成的,约20%,可通过施加离心力、负压力等外力,破坏毛细管表面张力和凝聚力的作用力而分离;颗粒表面吸附水和内部结合水,约10%。
表面吸附水是在污泥颗粒表面附着的水分,起附着力较强,常在胶体状颗粒,生物污泥等固体表面上出现,采用混凝方法,通过胶体颗粒相互絮凝,排除附着表面的水分;内部结合水,是污泥颗粒内部结合的水分,如生物污泥中细胞内部水分,无机污泥中金属化合物所带的结晶水等,可通过生物分离或热力方法去除。
通常含水率在85%以上时,污泥呈流态;65%~85%时呈塑态;低于60%时则呈固态。
2污泥体积、重量及所含固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R d——可消化程度,%,取周平均值;(4)湿污泥比重与干污泥比重:湿污泥重量等于污泥所含水分重量与干固体重量之和。
湿污泥比重等于湿污泥重量与同体积的水重量之比值。
计算剩余污泥量的四种公式

计算剩余污泥量的四种公式
剩余污泥量是指在处理废水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去除后,剩余的固体废物量。
计算剩余污泥量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介绍四种常用的计算公式。
公式一:根据废水处理系统的SVI计算剩余污泥量
SVI(Sludge Volume Index)是一种衡量污泥浓缩能力的指标,常用于污泥的去除特性评价。
剩余污泥量=SVI×污泥产生的废水体积
SVI的计算公式为:
SVI=1000×(污泥沉降后上清液体积)÷(固体污泥体积)
公式二:依据污泥浓度及体积计算剩余污泥量
剩余污泥量=污泥浓度×污泥产生的废水体积
此公式中,污泥浓度的单位可以是mg/L或g/L,污泥产生的废水体积为L。
公式三:使用废水处理单位的收集装置进行剩余污泥量测量
对于较大型的废水处理系统,通常会配备收集装置以收集剩余污泥,然后进行重量或密度的测量。
剩余污泥量=收集装置内污泥重量÷污泥的密度
公式四:利用压滤机或离心机的污泥处理效率计算剩余污泥量
压滤机和离心机是常用于处理污泥的设备,通过测量处理前后的污泥重量和体积,可以计算污泥处理的效率。
剩余污泥量=污泥处理前的重量-污泥处理后的重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四种公式仅为常用的计算方法之一,具体的计算公式还会因废水处理系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此外,剩余污泥量的计算还应考虑其他因素,如污泥的干燥程度、含水量等。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计算公式,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每日排泥量的计算公式

每日排泥量的计算公式
1. 公式一:根据污泥浓度和排泥体积计算。
- 设每日排泥量为Q_s(m^3/d),污泥浓度为C(kg/m^3),每日排出的干污泥量为Δ X(kg/d)。
- 则Q_s=(Δ X)/(C)
- 例如,如果每日要排出的干污泥量为100kg/d,污泥浓度为5kg/m^3,那么Q_s=(100)/(5) = 20m^3/d。
2. 公式二:根据污泥龄和反应池有效容积计算(活性污泥法相关)
- 设污泥龄为θ_c(d),反应池有效容积为V(m^3),则每日排泥量
Q_s=(V)/(θ_c)
- 例如,反应池有效容积为500m^3,污泥龄为25d,则
Q_s=(500)/(25)=20m^3/d。
3. 公式三:基于进水和出水的悬浮物含量计算(适用于某些沉淀工艺)
- 设进水流量为Q(m^3/d),进水悬浮物浓度为SS_in(mg/L),出水悬浮物浓度为SS_out(mg/L),污泥含水率为P(通常以百分数表示,如99%),则每日排泥量Q_s=frac{Q×(SS_in-SS_out)}{(1 - P)×1000}
- 例如,进水流量Q = 1000m^3/d,进水悬浮物浓度SS_in=300mg/L,出水悬浮物浓度SS_out=50mg/L,污泥含水率P = 99%。
- 首先计算Q×(SS_in-SS_out)=1000×(300 - 50)=1000×250 = 250000g/d =
250kg/d。
- 然后(1 - P)=1-0.99 = 0.01。
- 最后Q_s=(250)/(0.01×1000)=25m^3/d。
污泥计算公式

一般情况下,二级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为处理每万立方米污水5~10 t脱水污泥一般取7~8,处理每千克COD 1~5 kg脱水污泥80%含水率一般取2~3,处理每千克5d生化需氧量~10 kg脱水污泥一般取5~8
1、A2O工艺剩余污泥产泥量
•△X——剩余污泥量,kgSS/d;
•V——生物反应池的容积,m3;
•Y——污泥产率系数,kgVSS/kgBOD5,20℃时取~;
•Q——设计平均日污水量,m3/d;
•So——生物反应池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kg/m3;
•Se——生物反应池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kg/m3;
•Kd——衰减系数,d-1;
•Xv——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平均浓度,gMLVSS/L;
•f—— SS 的污泥转换率,gMLSS/gSS,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无试验资料时可取~;
•SSo——生物反应池进水悬浮物浓度,kg/m3;
•SSe——生物反应池出水悬浮物浓度,kg/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泥量计算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污泥量计算????????????????????????????污泥量计算
(1)污泥量计算
1初次沉淀污泥量和二次沉淀污泥量的计算公式:
V=100C0ηQ/1000(100-p)ρ
式中:V——初次沉淀污泥量,m3/d;
Q——污水流量,m3/d;
η——去除率,%;(二次沉淀池η以80%计)
C0——进水悬浮物浓度,mg/L;
P——污泥含水率,%;
ρ——沉淀污泥密度,以1000kg/m3计。
2剩余活性污泥量的计算公式:
Qs=ΔX/fXr式中:Qs——每日从系统中排除的剩余污泥量,m3/d;
ΔX——挥发性剩余污泥量(干重),kg/d;
f=MLVSS/MLSS,生活污水约为0.75,城市污水也可同此;
Xr——回流污泥浓度,g/L。
3消化污泥量的计算公式:见公式(8-3)。
(2)污水处理厂干固体物质平衡:
污水处理厂内部存在着固体物质的平衡问题,通过固体物质的平衡计算,有助于污泥处理系统的设计与管理。
污水处理厂固体物质平衡的典型计算,可根据图8-1进行。
设原污水悬浮物X0为100,初次沉淀池悬浮物去除率以50%计,二次沉淀池去除率以80%计,悬浮物总去除率总去除率为90%。
各处理构筑物固体回收率为:浓缩池为r1=90%;消化池为r2=80%;悬浮物减量为rg=30%;机械脱水为r3=95%(预处理所加混凝剂的固体量略去不计)。
因此其平衡式为:
进入污泥浓缩池的悬浮物量:X1=ΔX+XR (8-10)
XR=Xˊ2+ Xˊ3+ Xˊ4 (8-11)
式中:X1——进入浓缩池的固体物量;
ΔX——初次沉淀池排泥的悬浮物量加二次沉淀池剩余污泥中的悬浮物量;XR——等于浓缩池上清液含有的悬浮物量Xˊ2,消化池上清液悬浮物量
Xˊ3,机械脱水上清液悬浮物量Xˊ4的总和。
进入消化池的悬浮物量:X2= X1 r1 (8-12)
浓缩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2= X1(1- r1)(8-13)
消化池悬浮物减量:G= X2rg= X1 r1rg (8-14)
进入机械脱水设备的悬浮物量:X3=(X2-G)r2 (8-15)
消化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3=(X2-G)(1- r2)(8-16)
脱水泥饼固体物量:X4= X3 r3
机械脱水上清液含有的悬浮物量:Xˊ4= X3(1- r3)(8-17)
回流至沉砂池前的上清液中所含悬浮物总量:
XR=Xˊ2+ Xˊ3+ Xˊ4 = X1(1- r1rg-r1r2r3+r1r2r3rg)
(X1- XR)/ X1= r1rg+r1r2r3-r1r2r3rg=ΔX/ X1
X1=ΔX/ r1[rg+r2r3(1-rg)] (8-18)
污泥含水率??????????????????????????污泥含水率
(1)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
1污泥中水的存在形式有:
空隙水,颗粒间隙中的游离水,约70%,可通过重力沉淀(浓缩压密)而分离;
毛细水,是在高度密集的细小污泥颗粒周围的水,由毛细管现象而形成的,约20%,可通过施加离心力、负压力等外力,破坏毛细管表面张力和凝聚力的作用力而分离;
颗粒表面吸附水和内部结合水,约10%。
表面吸附水是在污泥颗粒表面附着的水分,起附着力较强,常在胶体状颗粒,生物污泥等固体表面上出现,采用混凝方法,通过胶体颗粒相互絮凝,排除附着表面的水分;内部结合水,是污泥颗粒内部结合的水分,如生物污泥中细胞内部水分,无机污泥中金属化合物所带的结晶水等,可通过生物分离或热力方法去除。
通常含水率在85%以上时,污泥呈流态;65%~85%时呈塑态;低于60%时则呈固态。
2污泥体积、重量及所含固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V 1/V
2
=W
1
/W
2
=(100-p
2
)/(100-p
1
)=C
2
/C
1
?(8-1)
式中: p
1、V
1
、W
1
、C
1
——污泥含水率为p
1
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
度;
p 2、V
2
、W
2
、C
2
——污泥含水率为p
1
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说明:式(8-1)适用于含水率大于65%的污泥。
因含水率低于65%以
后,体积内出现很多气泡,体积与重量不在符合式(8-1)的关系。
例题8-1:污泥含水率从97.5%降低至95%时,求污泥体积。
解:由式(8-1)
V 2= V
1
(100-p
1
)/(100-p
2
)= V
1
(100-97.5)/(100-95)=(1/2)V
1
可见污泥含水率从97.5%降低至95%时,污泥体积减少一半。
(2)挥发性固体(或称灼烧减重)和灰分(或称灼烧残渣):挥发性固体近似地等于有机物含量;灰分表示无机物含量。
(3)可消化程度:表示污泥中可被消化降解的有机物数量。
消化对象:污泥中的有机物。
一部分是可被消化降解的(或称可被气化,无机化);另一部分是不易或不能被消化降解的,如脂肪、合成有机物等。
消化程度的计算公式:R
d =[1-(p
V2
p
S1
)/(p
V1
p
S2
)] ×100 (8-2)
式中:R
d
——可消化程度,%;
p S1?、p
S2
——分别表示生污泥及消化污泥的无机物含量,%;
p V1?、p
V1
——分别表示生污泥及消化污泥的有机物含量,%。
消化污泥量的计算公式:V d = V 1(100-p 1)/(100-p d )[(1- p V1/100)+ p V1/100(1- R d /100)] (8-3)
式中:V d ——消化污泥量,m 3/
d ;
p d ——消化污泥含水率,%,取周平均值;
V 1——生污泥量,m 3/
d ;
p 1——生污泥含水率,%,取周平均值; p V1——生污泥有机物含量,%;
R d ——可消化程度,%,取周平均值; (4)湿污泥比重与干污泥比重:
湿污泥重量等于污泥所含水分重量与干固体重量之和。
湿污泥比重等于湿污泥重量与同体积的水重量之比值。
干固体物质包括有机物(即挥发性固体)和无机物(即灰分)。
确定湿污泥比重和干污泥比重,对于浓缩池的设计、污泥运输及后续处理,都有实用价值。
经综合简化后,湿污泥比重(γ)和干污泥比重(γs )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γ=(100γs ?)/[γs ?p+(100-p )] (8-4)
或γ=25000/[250p+(100-p )(100+1.5p V )] (8-8) γs =250/(100+1.5p V ) (8-7) 式中:γ——湿污泥比重;
γs ——污泥中干固体物质平均比重,即干污泥比重; p ——湿污泥含水率,%;
p V ——污泥中有机物含量,%;
(5)污泥肥分:污泥中含有大量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肥分(N 、P 、K )、微量元素及土壤改良剂(有机腐殖质)。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各种污泥所含肥分见表8-2。
业废水所占比例及工业性质。
污水经二级处理后,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约有50%以上转移到污泥中。
若污泥作为肥料使用时,要注意重金属是否超过我国农林业部规定的《农用污泥标准》(GB4284-84)。
表8-3列举我国北京、上海、天津、西安、兰州、沈阳、黄石等几个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含量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