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相关知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急诊危重症患者转运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要的关心和支持。
加强与接收科室的沟通与协作 ,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和康复计 划,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
质量。
定期对交接和随访工作进行总 结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和
不足进行改进和优化。
05
急诊危重症患者转运团 队建设与培训
团队组建与职责划分
转运团队基本构成
01
包括急诊医生、护士、司机等,必要时需配备担架员或安保人
转运过程中存在风险
由于患者病情复杂、多变,转运过程 中存在诸多风险,如病情恶化、意外 事件等。
专家共识的重要性
统一思想认识
通过专家共识的制定,可以统 一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 急诊危重症患者转运方面的思
想认识。
规范操作流程
专家共识可以规范急诊危重症 患者转运的操作流程,提高转 运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制定紧急情况下的沟通预案,确保在突发状况时团队成员能够迅速 响应并有效协作。
06
急诊危重症患者转运质 量与安全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制定急诊危重症患者转运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
明确转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质量控制点,建立科学、客观、可操作的评估体系。
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
组建由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护理部、院感科等多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的转运团队,明确各 自职责,加强沟通与协作。
交接流程
转运人员与接收科室医护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接,双方核对患者身份和交接内容 ,确保信息准确无误。交接完成后,双方签署交接单,并将交接单纳入病历管 理。
随访制度与执行
随访制度
建立急诊危重症患者转运后随访制度,明确随访时间、随访 方式、随访内容和责任人。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要,制定 个性化的随访计划。
管道护理
保持各种管道通畅,妥善固定,防止脱落、 扭曲、受压等。
加强与接收科室的沟通与协作 ,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和康复计 划,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
质量。
定期对交接和随访工作进行总 结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和
不足进行改进和优化。
05
急诊危重症患者转运团 队建设与培训
团队组建与职责划分
转运团队基本构成
01
包括急诊医生、护士、司机等,必要时需配备担架员或安保人
转运过程中存在风险
由于患者病情复杂、多变,转运过程 中存在诸多风险,如病情恶化、意外 事件等。
专家共识的重要性
统一思想认识
通过专家共识的制定,可以统 一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 急诊危重症患者转运方面的思
想认识。
规范操作流程
专家共识可以规范急诊危重症 患者转运的操作流程,提高转 运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制定紧急情况下的沟通预案,确保在突发状况时团队成员能够迅速 响应并有效协作。
06
急诊危重症患者转运质 量与安全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制定急诊危重症患者转运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
明确转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质量控制点,建立科学、客观、可操作的评估体系。
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
组建由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护理部、院感科等多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的转运团队,明确各 自职责,加强沟通与协作。
交接流程
转运人员与接收科室医护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接,双方核对患者身份和交接内容 ,确保信息准确无误。交接完成后,双方签署交接单,并将交接单纳入病历管 理。
随访制度与执行
随访制度
建立急诊危重症患者转运后随访制度,明确随访时间、随访 方式、随访内容和责任人。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要,制定 个性化的随访计划。
管道护理
保持各种管道通畅,妥善固定,防止脱落、 扭曲、受压等。
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3、广义的ABCD“万用〞急救流程: 适用于任何急危重症——
A.判断+气道:快速判断, 确定病人昏迷后开放气
道 B.呼吸:给氧 + 人工呼吸 C.循环:心脏 + 血管 + 血液 D.评估:抢救过程中不断检查和
床旁持续监测生命八征
31
万用的急诊施救措施与流程
A
B
C
D
第一步 • 判断(贯穿)
Assessment 是否昏迷? • 开放气道
判断、但暂不诊断 对症、但暂不对因 救命、但暂不治病
所谓先“救人〞、然后再“治病〞 ,而不遵循“治病→救人〞的常规 !
22
患者病情按轻重缓急分为五类
刻不容缓地立即抢救,心肺复苏
5~10分钟内接受病情评估和急救措施 30分钟内急诊检查及急诊处理
生命垂危患者
( fatal patient )
有生命危险急症者
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
急诊科
邸艳芝
1
学习内容
1 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 2 常见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 3 急危重症的处理技巧 4 常见危重症的护理措施
一、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
3
急危重症通常指病人的脏器功能衰 竭。包括“六衰〞:脑衰、心衰、 呼衰、肝衰、肾衰、各种休克。
衰竭的脏器数目越多,说明病情越 危重〔两个以上称“多脏器功能衰 竭〞〕,而最危重的情况莫过于心 跳骤停。
皮肤黏膜广泛出血说明凝血机能障碍提示发生了dic全身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9皮肤粘膜skinmembrane生命八征2238神志cconsciousness尿量uurine瞳孔aappleofoneseye20三急危重症的处理技巧21急危重症的医学专业特点突发性不可预测病情难辨多变救命第一先稳定病情再弄清病因时限紧迫病情进展快预后差应争分夺秒强化时间观念赶在时间窗内尽快实施目标治疗注重器官功能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必须全身综合分析和支持治疗221最重要的专业思路与对策
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护理ppt

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可以 显著降低急危重症患者的 死亡率,为后续治疗争取 宝贵时间。
提高生存质量
正确的急救护理可以减轻 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 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 质量。
促进康复
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护 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 面的评估和监测,为后续 治疗和康复提供基础。
02
急救护理流程
急救前准备
心理护理案例分享
案例一
一位中年女性因车祸导致多发性骨折 ,心理状态极差。通过心理护理,她 逐渐克服恐惧和焦虑,积极配合治疗 ,最终康复出院。
案例二
一位老年患者因心肌梗死入院,表现 出明显的焦虑和恐惧。通过心理护理 ,患者逐渐放松心情,积极配合治疗 ,康复后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05
急救护理的未来发展
常见急危重症疾病类型
01
02
03
0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心脑血管疾病
如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高 血压危象等。
呼吸系统疾病
如重症肺炎、哮喘急性发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等
。
创伤
如车祸伤、坠落伤、刀伤等导 致的多发伤、休克等。
急性中毒
如药物中毒、食物中毒、农药 中毒等。
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护理的重要性
01
02
03
挽救生命
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 护理
汇报人:XXX
xx年xx月xx日
• 急危重症患者的概述 • 急救护理流程 • 急救护理技术 • 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 急救护理的未来发展
目录
01
急危重症患者的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急危重症患者是指病情紧急、可 能危及生命的重症患者,需要立 即进行急救和护理。
提高生存质量
正确的急救护理可以减轻 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 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 质量。
促进康复
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护 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 面的评估和监测,为后续 治疗和康复提供基础。
02
急救护理流程
急救前准备
心理护理案例分享
案例一
一位中年女性因车祸导致多发性骨折 ,心理状态极差。通过心理护理,她 逐渐克服恐惧和焦虑,积极配合治疗 ,最终康复出院。
案例二
一位老年患者因心肌梗死入院,表现 出明显的焦虑和恐惧。通过心理护理 ,患者逐渐放松心情,积极配合治疗 ,康复后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05
急救护理的未来发展
常见急危重症疾病类型
01
02
03
0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心脑血管疾病
如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高 血压危象等。
呼吸系统疾病
如重症肺炎、哮喘急性发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等
。
创伤
如车祸伤、坠落伤、刀伤等导 致的多发伤、休克等。
急性中毒
如药物中毒、食物中毒、农药 中毒等。
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护理的重要性
01
02
03
挽救生命
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 护理
汇报人:XXX
xx年xx月xx日
• 急危重症患者的概述 • 急救护理流程 • 急救护理技术 • 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 急救护理的未来发展
目录
01
急危重症患者的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急危重症患者是指病情紧急、可 能危及生命的重症患者,需要立 即进行急救和护理。
急危重症护理学(ICU) ppt课件

1. 综合性ICU (general ICU)、 2 . 专科ICU :
CCU 冠心病 ICU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are unit) RCU 呼吸系统疾病 ICU (respiratory disease care unit) CPICU 心肺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CSICU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NSICU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UICU 危重肾病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IICU 婴幼儿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3 .部分综合性ICU ECU 急诊ICU (emergency care unit) PICU 儿科ICU (pediatric ICU) SICU 外科ICU (surgical ICU)
• 呼吸机、除颤器、输液泵、注射泵、起搏器、主动 脉内球囊反搏器、血液净化仪、麻醉机、中心供氧、 中心吸引装置、体外膜式肺氧合(ECMO)装 。
ppt课件
14
监护仪
• 心功能监测系统
ppt课件
15
心电图机
ppt课件
16
便携式血气电解质肾功检验仪
ppt课件
17
呼吸机
ppt课件
18
除颤器
ppt课件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ICU概述
• 1970年,美国危重病医学学会(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美国1961年麻省总医院RICU一年就治疗400例 病人。
50年代,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成功为现 代ICU的建立提供了客观需要。
CCU 冠心病 ICU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are unit) RCU 呼吸系统疾病 ICU (respiratory disease care unit) CPICU 心肺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CSICU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NSICU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UICU 危重肾病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IICU 婴幼儿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3 .部分综合性ICU ECU 急诊ICU (emergency care unit) PICU 儿科ICU (pediatric ICU) SICU 外科ICU (surgical ICU)
• 呼吸机、除颤器、输液泵、注射泵、起搏器、主动 脉内球囊反搏器、血液净化仪、麻醉机、中心供氧、 中心吸引装置、体外膜式肺氧合(ECMO)装 。
ppt课件
14
监护仪
• 心功能监测系统
ppt课件
15
心电图机
ppt课件
16
便携式血气电解质肾功检验仪
ppt课件
17
呼吸机
ppt课件
18
除颤器
ppt课件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ICU概述
• 1970年,美国危重病医学学会(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美国1961年麻省总医院RICU一年就治疗400例 病人。
50年代,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成功为现 代ICU的建立提供了客观需要。
急危重症护理学_PPT课件

• 我国院前急救主要模式
独立型
院前型
依托型
指挥型
二、医医院院急诊急科诊(科h救osp治ital emergency
department) 医院急诊科是EMSS中最重要的
中间环节,是院前急救医疗的继续,又是医院内 急救的第一线,24小时不间断地对来自院前的各 类伤、病员按照病情的轻重缓急实施急诊或急救。 此外,还经常承担各种类型灾害事故的紧急救护 任务。
20世纪50年代 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铁肺”----最早的“监
护病房”
20世纪60年代后期 真正的ICU,现代仪器集中
二、我国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早期急诊只是医院门诊的 一个部门,直到上世纪80年代 卫生颁发“加强城市急救工 作”、“城市医院急诊室建立” 的文件后,北京、上海等地才 相继成立了急诊室、急诊科和 急救中心,开创了我国急危重 症护理学的初级阶段。
第一章 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
一、国1际854急-1危856重年的症克护里理米学亚战的争起期源间,与前发线展的英国
伤病员死亡率高达42%以上,南丁格尔(F. Nightingale)率领38名护士前往战地救护,使死亡率 下降到2%,这充分说明了护理工作在抢救危重伤病员 的重要作用。在救护伤员的过程工作中,南丁格尔首 次阐述了在医院手术室旁设立术后患者恢复病房的优 点。此后随着急诊和危重症医学实践日益受到重视, 急救护理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了危重症护理的 雏形。
5.普及急救知识
院前急救的转运模式
通讯、运输和医疗(急救技术)被认为是院前急救 的三大要素。
国际院前急救主要有美-英模式和法-德模式,我国 主要借鉴法-德模式,即院前急救包括急救小组现场 治疗、送院继续治疗,医疗小组由专业的急救医生、 护士、驾驶员等人组成,急救内容不仅仅限于对症 治疗,还包括药物治疗等。
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配合PPT课件

时间窗口
急危重症抢救的时间窗口因疾病不同而异,但通常都非常短暂。医护人员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 迅速做出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预后。
02
抢救团队建设与协作
抢救团队成员职责划分
抢救医生
负责全面评估患者病 情,制定抢救方案, 实施抢救措施,并对 抢救效果进行续监 测和调整。
护士
药物治疗选择原则及注意事
04
项
药物种类介绍及适应症分析
镇静止痛药
用于缓解疼痛、焦虑等症状,需根据 病人疼痛程度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
心血管活性药物
用于调节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需 根据病人具体病情和血流动力学监测
结果选用适当的药物。
抗生素
用于控制感染,需根据细菌培养和药 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
分类
急危重症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发病原因、累及器官系 统等进行分类,如心血管急症、呼吸系统急症、神经系 统急症、消化系统急症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01
发病原因
急危重症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感染、创伤 、中毒、过敏反应、代谢异常、器官功能衰竭等
。 02
危险因素
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生活习惯、环境因素、 基础疾病等均可成为急危重症发病的危险因素。
良好状态。
操作步骤
熟悉除颤仪操作流程,正确放置 电极板,选择合适的能量进行除
颤。
注意事项
除颤前确保病人无人接触,避免 造成意外伤害;除颤后密切观察 病人心律变化,及时采取必要措
施。
其他相关器械设备简介
输液泵
用于精确控制输液速度和 输液量,确保病人获得稳 定、合适的药物治疗。
注射泵
用于精确控制药物注射速 度和剂量,适用于需要严 格控制药物使用的病人。
急危重症抢救的时间窗口因疾病不同而异,但通常都非常短暂。医护人员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 迅速做出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预后。
02
抢救团队建设与协作
抢救团队成员职责划分
抢救医生
负责全面评估患者病 情,制定抢救方案, 实施抢救措施,并对 抢救效果进行续监 测和调整。
护士
药物治疗选择原则及注意事
04
项
药物种类介绍及适应症分析
镇静止痛药
用于缓解疼痛、焦虑等症状,需根据 病人疼痛程度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
心血管活性药物
用于调节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需 根据病人具体病情和血流动力学监测
结果选用适当的药物。
抗生素
用于控制感染,需根据细菌培养和药 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
分类
急危重症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发病原因、累及器官系 统等进行分类,如心血管急症、呼吸系统急症、神经系 统急症、消化系统急症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01
发病原因
急危重症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感染、创伤 、中毒、过敏反应、代谢异常、器官功能衰竭等
。 02
危险因素
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生活习惯、环境因素、 基础疾病等均可成为急危重症发病的危险因素。
良好状态。
操作步骤
熟悉除颤仪操作流程,正确放置 电极板,选择合适的能量进行除
颤。
注意事项
除颤前确保病人无人接触,避免 造成意外伤害;除颤后密切观察 病人心律变化,及时采取必要措
施。
其他相关器械设备简介
输液泵
用于精确控制输液速度和 输液量,确保病人获得稳 定、合适的药物治疗。
注射泵
用于精确控制药物注射速 度和剂量,适用于需要严 格控制药物使用的病人。
创伤急救基本技能与急危重症的认识 ppt课件

创伤急救基本技能与急危重症的认识
创伤急救基本技能与急危重症的认识
外科主任医师干尧蟹
创 伤 急救基本波能 急危重症的认识
创伤急救基本 波能
创伤急救基本技能
一、急救止血技术操作流程 二、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 三、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 (BLS) 操作流程 四、 成人气管插管(经口)操作流程
胸带的使用
腹带的使用
创伤急改基本技能
二、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
(一)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原则
急救员正面走向伤者,表明身份;告知伤者不要做任何动作,初步判断伤情 简要说明急救目的;先稳定自己,再固定伤者,避免加重颈椎损伤,用“五形拳
的方法徒手固定后再用颈托固定;统一协调,整体搬运,在移动过程中保持脊 柱维持成一条直线.
(十三)按压除颤器充电按钮,使除颤器充电。 (十四)除颤电极板紧贴胸壁,适当加以压力,确定周围无人员直接或间接与 患者接触。 (十五)除颤仪显示可以除颤信号时,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手控电极板上的两个 放电按钮进行电击。 (十六)放电结束,移开电极板,关机。 (十七)擦干胸壁皮肤,继续按压、人工呼吸2分钟后复检呼吸、脉搏出现, 心肺复东成功。
创伤急激基本技能
一、急救止血技术操作流程
(五)有异物的伤口:不能拔除异物,先固定异物,再进行包扎。
头部有异物的伤口包扎操作要点:先检查伤口及异物情况,用适当的敷料覆盖 异物周围,用三角巾制作固定圈固定异物,再进行三角巾帽式包扎。
三角巾帽式包扎操作要点:伤口覆盖敷料,除去眼镜及头饰,将三角巾底边向 内摺起数厘米,置于眉弓上方和头顶,将三角巾两端经耳上方往后收,在枕下交 叉,再绕回前额中央打结,将结尾摺入带边内,将三角巾顶角轻轻拉紧固定后摺 入带内。
创伤急救基本技能与急危重症的认识
外科主任医师干尧蟹
创 伤 急救基本波能 急危重症的认识
创伤急救基本 波能
创伤急救基本技能
一、急救止血技术操作流程 二、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 三、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 (BLS) 操作流程 四、 成人气管插管(经口)操作流程
胸带的使用
腹带的使用
创伤急改基本技能
二、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
(一)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原则
急救员正面走向伤者,表明身份;告知伤者不要做任何动作,初步判断伤情 简要说明急救目的;先稳定自己,再固定伤者,避免加重颈椎损伤,用“五形拳
的方法徒手固定后再用颈托固定;统一协调,整体搬运,在移动过程中保持脊 柱维持成一条直线.
(十三)按压除颤器充电按钮,使除颤器充电。 (十四)除颤电极板紧贴胸壁,适当加以压力,确定周围无人员直接或间接与 患者接触。 (十五)除颤仪显示可以除颤信号时,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手控电极板上的两个 放电按钮进行电击。 (十六)放电结束,移开电极板,关机。 (十七)擦干胸壁皮肤,继续按压、人工呼吸2分钟后复检呼吸、脉搏出现, 心肺复东成功。
创伤急激基本技能
一、急救止血技术操作流程
(五)有异物的伤口:不能拔除异物,先固定异物,再进行包扎。
头部有异物的伤口包扎操作要点:先检查伤口及异物情况,用适当的敷料覆盖 异物周围,用三角巾制作固定圈固定异物,再进行三角巾帽式包扎。
三角巾帽式包扎操作要点:伤口覆盖敷料,除去眼镜及头饰,将三角巾底边向 内摺起数厘米,置于眉弓上方和头顶,将三角巾两端经耳上方往后收,在枕下交 叉,再绕回前额中央打结,将结尾摺入带边内,将三角巾顶角轻轻拉紧固定后摺 入带内。
急危重症的护理ppt

在职培训
定期组织在职护理人员进行专 业技能和知识的培训和考核。
进修与学术交流
鼓励护理人员参加进修课程和Fra bibliotek学术交流活动,了解最新的急 危重症护理技术和理念。
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培养其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服
务意识。
06
急危重症护理案例分享
案例一:心梗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总结词
及时、专业、细致
止血
对出血部位进行压迫止血,必 要时使用止血带。
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理呼吸道异物,确保患者能 够正常呼吸。
病情监测
01
02
03
生命体征监测
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 率、呼吸频率、体温等指 标。
意识状态评估
观察患者意识是否清醒, 是否有昏迷或意识障碍。
症状观察
密切关注患者症状变化, 如疼痛、呼吸困难、出血 等。
急救器械是提高急救效率和准确 性的重要工具,需要熟练掌握。
详细描述
急救器械包括止血带、氧气面罩、 吸引器等,使用时需根据患者情况 和器械说明进行,确保操作准确有 效。
注意事项
急救器械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 其正常运转,同时应遵循医疗机构 的规范和标准。
特殊护理技术
总结词
特殊护理技术是针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特殊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技术, 需要专业培训和实践经验。
2 护理效果
评估护理过程中患者安全保障措施的执行情况,如防止 意外事故、感染控制等。
3 护理流程
评估护理过程中患者安全保障措施的执行情况,如防止 意外事故、感染控制等。
4 护理人员素质
评估护理过程中患者安全保障措施的执行情况,如防止 意外事故、感染控制等。
护理质量改进措施
定期组织在职护理人员进行专 业技能和知识的培训和考核。
进修与学术交流
鼓励护理人员参加进修课程和Fra bibliotek学术交流活动,了解最新的急 危重症护理技术和理念。
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培养其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服
务意识。
06
急危重症护理案例分享
案例一:心梗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总结词
及时、专业、细致
止血
对出血部位进行压迫止血,必 要时使用止血带。
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理呼吸道异物,确保患者能 够正常呼吸。
病情监测
01
02
03
生命体征监测
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 率、呼吸频率、体温等指 标。
意识状态评估
观察患者意识是否清醒, 是否有昏迷或意识障碍。
症状观察
密切关注患者症状变化, 如疼痛、呼吸困难、出血 等。
急救器械是提高急救效率和准确 性的重要工具,需要熟练掌握。
详细描述
急救器械包括止血带、氧气面罩、 吸引器等,使用时需根据患者情况 和器械说明进行,确保操作准确有 效。
注意事项
急救器械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 其正常运转,同时应遵循医疗机构 的规范和标准。
特殊护理技术
总结词
特殊护理技术是针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特殊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技术, 需要专业培训和实践经验。
2 护理效果
评估护理过程中患者安全保障措施的执行情况,如防止 意外事故、感染控制等。
3 护理流程
评估护理过程中患者安全保障措施的执行情况,如防止 意外事故、感染控制等。
4 护理人员素质
评估护理过程中患者安全保障措施的执行情况,如防止 意外事故、感染控制等。
护理质量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