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T-中国电信集团2016年智能机顶盒产品测试规范
中国铁塔2016年基站智能动环监控单元(FSU)产品(一体式)入网检测(201603)实施细则概要

中国铁塔2016年基站智能动环监控单元(FSU)产品
(一体式)入网检测(201603)实施细则
一、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中国铁塔2016年基站智能动环监控单元(FSU)产品(一体式)的入网检测(201603),本次检测的为一体式FSU产品(含扩展板)。
本细则规定了产品质量检验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定标准,明确了测试不通过的相关依据。
二、检验依据
1.《关于印发《运营物资入网检测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中国铁塔〔2015〕83号);
2.《基站智能动环监控单元(FSU)技术要求第1部分:一体式(V2.0)》(Q/ZTT 2301.1-2015);
3.《基站智能动环监控单元(FSU)检测规范(V1.0)》(Q/ZTT 2302-2015)。
三、检测流程
本检测属于公司运营物资采购全流程的总部集中认证环节。
中国铁塔负责组织送检产品的质量检测工作,具体内容包括:联系具备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组织产品送检和入网检测结果的判定。
四、送样要求
本次入网检测送检样品清单如下:
表1 送检样品送样清单
序号类型样品规
格型号
数量
(套)
备注
1 FSU
主机
(一体式,
2
1.主机按要求写入铁塔公司提供的设备编码,联网后可以自动拨号
注册;
1。
OTT与IPTV的对比说明文档资料

PC视频内容
土豆/酷6/56/ 搜狐/奇艺/迅雷
独立App
在线应用
应用商店
持续更新Store
定制应用
多种类型
小型游戏为主
本地播放
媒体播放
全格式音视频 1080P输出
多屏互动
手机遥控器
常规按键功能、输入、体感能力
节目信息/推送
查看在线内容并收藏/推送到电视
可同时支持运营商CDN和商用CDN,结合P2P以及未来的P4P技术,优化路由效率,节省带宽,运营商后期只需要后续投入内容存储空间
运营维护
受制于终端的投入,运营商需要有庞大的客服团队和维护团队来支撑后续的运营保障。
在双方合作模式中,电信运营商负责用户的订购、渠道推广和用户代收费,电信现有体系完全能够保障。
服务器硬件
CDN带宽投入
IDC机房、CDN带宽等多为运营商基础性自有资源,属于隐性投入。
合作伙伴投入多为持续性投入,属于显性投入。
内容版权
运营
营销
OTT效益高于IPTV
1、绑定IPTV可有效降低宽带离网率已被事实验证。 2、OTT全面超越IPTV,对于用户吸引力更强,可更好地帮助运营商留住宽带用户。 3、长期来看,OTT的投入更低,后期只需CDN、机房等基础资源的投入,即可获得稳定分成。
南方传媒
2011年3月
互联八方
云视听
广东南广影视 互动技术有限公司
湖南电视台
2011年5月
和丰互联网电视
芒果TV
快乐阳光互动 娱乐传媒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 广播电台
2011年6月
环球网视
CIBN互联网电视
国广东方网络(北京)公司
中央人民 广播电台
EOC产品测试规范-新1

EOC宽带接入产品测试规范目录1引言 (5)1.1背景 (5)1.2目的 (6)1.3定义 (6)1.4参考资料 (6)2 测试说明 (8)2.1 EOC产品说明 (8)2.1.1 局端设备 (9)2.1.2 终端设备 (9)2.2 产品基本要求 (10)2.2.1 传输性能参数要求 (10)2.2.2 数据性能参数要求 (10)2.3测量设备 (11)3 测试主要内容及方法 (12)3.1 测试内容 (12)3.1.1 外观测试内容 (12)3.1.2 功能测试内容 (12)3.1.3 性能测试内容 (12)3.1.3.1 EOC系统对RF的影响 (12)3.1.3.2 RF性能测试: (13)3.1.3.3 数据网络性能测试: (13)3.1.3.3.1 RFC2544数据网络性能测试: (13)3.1.3.3.2 应用数据网络性能测试: (15)在应用环境中,测量IP实际应用的性能。
(15)3.1.3.3.3 压力测试: (15)3.1.3.3.4 衰减测试: (15)3.1.3.3.5 噪音测试: (15)3.1.3.3.6 广播风暴的抑制测试: (15)3.1.3.3.7 安规及EMC特性测试: (15)3.1.4 稳定性、可靠性测试内容 (16)3.1.5 系统高低温环境测试内容 (16)3.2 测试方法 (16)3.2.1 外观测试方法 (16)3.2.2 功能测试方法 (17)3.2.2.1 WEB或Console口管理功能测试 (17)3.2.2.2 基于端口VLAN功能测试 (18)3.2.3 性能测试方法 (19)3.2.3.1 基本功能测试 (19)3.2.3.2 最大连接能力测试 (20)3.2.3.3 插入损耗、系统输出口相互隔离度 (21)3.2.3.4 反射损耗 (22)3.2.3.5 带内平坦度 (23)3.2.3.6 数据网络性能指标测试 (24)3.2.3.6.1 EOC最大吞吐率 (25)3.2.3.6.2 EOC时延 (26)3.2.3.6.3 EOC丢包率 (27)3.2.3.6.4 EOC背靠背帧数 (28)3.2.3.6.5 数据信号抗衰减能力 (29)3.2.3.6.6 数据信号抗干扰能力 (30)3.2.3.6.7 压力测试 (31)3.2.3.6.8 广播风暴的抑制测试 (32)3.2.3.6.9 应用数据网络性能测试 (33)3.2.3.7 绝缘电阻测试 (34)3.2.4 稳定性、可靠性测试方法 (35)3.2.4.1 长时间运行测试 (35)3.2.4.2 意外情况测试 (36)4 测试设计说明 (37)4.1 性能测试报告格式说明 (37)4.1.1 吞吐率(Throughput)报告格式 (37)4.1.2 延时(Latency) 报告格式 (37)4.1.3 帧丢失(Frame Loss) 报告格式 (37)4.1.4 背靠背帧数(Back-to-back frame)报告格式 (38)附录A:测试设计 (39)A1:实验连接图 (39)A2:实验设备情况 (40)A2.1 设备的型号: (40)A2.2 配置信息: (41)附录B:测试步骤 (42)B1 外观测试: (42)B2 RF性能测试: (42)B3 功能测试: (42)B4 EOC系统对RF的影响测试: (42)B5 数据传输性能测试: (43)B6 压力测试: (43)B7 衰减测试: (43)B8 抗干扰测试: (43)B9 广播风暴的抑制测试: (44)B10 烤机(连续工作时间)测试: (44)B11 意外情况测试: (44)附录C:测试表格 (45)C1 外观测试表 (45)C2 RF性能测试表 (46)C3 功能测试表 (47)C4 数据传输性能测试表 (48)C5 EOC系统对RF的影响测试表 (49)C6 衰减对EOC系统影响测试表 (50)C7 噪音对EOC系统影响测试表 (51)C8 EOC系统压力测试表 (52)C9 广播风暴的抑制测试表 (53)C10 连续工作测试表 (54)C11 意外情况测试表 (55)1引言1.1背景EoC原是源于欧洲一些厂家,原文是“Ethernet over Coax”,也就是以太网信号在同轴电缆上的一种传输技术,原有以太网络信号的帧格式没有改变。
【独家】OTT规范:《互联网电视集成服务平台服务能力与业务规范》全文

【独家】OTT规范:《互联网电视集成服务平台服务能力与业
务规范》全文
9月21日,为推动互联网电视产业规范与发展,促进行业内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互联网电视工作委员会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的指导下,在北京广电国际酒店举办2018年互联网电视行业合作发展恳谈会,共同探讨互联网电视产业规范与发展的重要机遇及挑战,推动互联网电视产业各方的交流与协作。
在本次会议上,由7大牌照商组成的互联网电视工作委员会推出了《互联网电视集成服务平台服务能力与业务规范》、《互联网电视应用商店(应用)管理规范》、《互联网电视数据通用处理规范》三大规范草案,并在会议中进行了分组讨论。
从会议的结果来看,该三大规范草案引起了诸多终端厂家的讨论,会场上反响激烈。
其中《互联网电视集成服务平台服务能力与业务规范》是牌照商与终端厂家探讨最为集中的。
流媒体网第一时间获悉了规范内容,下面就是全文:
流媒体网认为:从规范的出发点来看,本次规范是基于181号文和6号令的基础上,对于互联网电视的政策进行了强化和重申,同时又基于当下市场发展的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管理要求。
要求更细化,更具有针对性。
对于目前的互联网电视市场来说,虽然一直处于相关制度管理下的有序发展,但还保有较大的市场灵活性,此次规范草案如能顺利执行,虽然将使OTT产业更加的合规合法,但是也势必会压缩相关产业
链厂家的自有空间,相应的阵痛势必难免。
IPTV机顶盒技术规范V2.2_修订版_090622

文件编号:SHDX/ZS/CZ/JG/005/B/2009中国电信上海公司IPTV机顶盒技术规范V2.2(修订版)1目的本规范是在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发布的《IPTV机顶盒技术规范V2.0》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电信上海公司IPTV业务发展的需求以及IPTV运营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修订而成的。
本技术规范的增补、修订和解释权归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所有。
如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在此之前的文件与本技术规范有矛盾,按此技术规范执行。
本技术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适用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IPTV终端的应用功能、操作要求、终端管理和接口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本规范供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引入机顶盒终端设备时参照执行。
同时,本规范也为终端厂商进行机顶盒终端设备开发制造提供依据。
3引用文件/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技术要求的引用而构成本技术要求的条文。
在本技术要求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可能推出更新版本,使用本技术要求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3837-2003: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干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8898-2001: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RFC1889: A Transport Protocol for Real-Time ApplicationsSJ/T10730: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TR069:CPE WAN Management ProtocolYD/T 965-1998:电信终端设备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YD/T 993-1998: 电信终端设备防雷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4定义/术语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NS Domain Name System 域名系统DRM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数字版权管理EPG Electronic Programmer Guide 电子节目单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文件传输协议HTML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超文本标记语言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S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 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IGMP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互连网组管理协议IP Internet Protocol 网络协议MAC Media Access Control 媒体访问控制层MPEG-4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移动图像专家组定义NTP Network Time Protocol 网络时间协议OSD On-screen Display 屏幕视控系统OSS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 运营支撑系统PPPoE PPP over Ethernet 基于以太网点对点协议RTCP Real-time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P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实时传输协议RTSP Real-time Transport Streaming Protocol 实时传输流媒体协议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起始会话协议S/N Signal/Noise 信噪比SOAP 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 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SL Secure Socket Layer安全套接字层STB Set Top Box 机顶盒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TFTP 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TS Transport Stream 传输流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UPnP Universal Plug and Play 通用即插即用USB Universal Serial Bu 通用串行总线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可扩展标记语言5机顶盒定义IPTV机顶盒终端是指具备网络接入和页面信息浏览、视音频播放等交互式应用功能,可直接连接电视机音响等播放设备的多媒体终端。
中国电信终端技术规范书

中国电信终端技术规范书引言本文档是为中国电信电信终端厂商编写的技术规范书。
本规范旨在为中国电信终端产品的开发、生产和使用提供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终端产品在中国电信网络中的良好使用体验和互操作性。
1. 产品概述1.1 产品定义本章节定义了中国电信终端产品的基本概念以及技术规范的适用范围。
1.2 产品分类本章节介绍了中国电信终端产品的分类,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调制解调器等。
1.3 产品功能要求本章节详细描述了中国电信终端产品的功能要求,包括通信功能、应用支持、接口要求等。
2. 技术要求2.1 网络接入本章节规定了终端产品与中国电信网络的接入要求,包括网络制式、频段支持、接入认证等。
2.2 通信能力本章节详细描述了终端产品的通信能力要求,包括通话质量、短信功能、数据传输速率等。
2.3 安全性能本章节规定了终端产品的安全性能要求,包括通信安全、数据加密、终端身份认证等。
2.4 软件要求本章节详细描述了终端产品的软件要求,包括操作系统版本、应用软件支持、软件更新机制等。
2.5 人机交互本章节规定了终端产品的人机交互要求,包括界面设计、按键布局、触摸屏操作等。
3. 验证与认证3.1 验证方法本章节介绍了中国电信终端产品的验证方法和测试流程,包括测试环境搭建、测试用例制定、测试结果评估等。
3.2 认证标准本章节列举了中国电信终端产品的认证标准,包括中国电信认证、国际认证等。
4. 技术支持4.1 技术支持渠道本章节介绍了中国电信终端厂商可以获取技术支持的渠道,包括技术支持热线、在线支持等。
4.2 技术支持内容本章节详细描述了中国电信终端厂商可以获得的技术支持内容,包括技术指导、故障解决、软件升级等。
结论本文档详细介绍了中国电信终端产品的技术规范和要求,涵盖了产品概述、技术要求、验证与认证以及技术支持等内容。
通过严格遵守本规范,中国电信终端厂商能够生产出符合标准的终端产品,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和互操作性,满足用户需求和行业要求。
PDA技术规范PON模块20160405

中国电信PDA终端设备技术文件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二〇一六年二月目录1.总则 (2)2.引用标准 (2)3.技术规范 (3)3.1总体要求 (3)3.1.1性能要求 (3)3.1.2功能要求 (3)3.2详细功能要求 (4)3.2.1具备手机功能 (4)3.2.2无线工单管理功能 (4)3.2.3专业条码扫描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4 光功率测试功能 (4)3.2.5红光功能 (5)3.2.6 ※ONU(含E8-C)测试和ONU(含E8-C)仿真功能 (5)3.2.7线缆循迹功能 (5)3.2.8具备LAN口接入,可仿真用户PC,支持SN/LOID写入 (6)3.2.9网线对线功能 (6)3.2.10 iTV测试功能 (6)3.2.11※身份证实名认证功能 (6)3.2.12 PDA装维综合管理系统功能 (6)3.2.13 PPPoE拨号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4※千兆网络测速 (6)3.2.15 网络层测试 (7)3.2.16 FTP客户端 (7)3.2.17天翼Qchat对讲功能 (7)3.2.19存储及文件管理功能 (7)3.2.20 支持基于操作系统软件的自我安装 (7)3.3其他功能或要求 (7)3.3.1 操作方便性 (7)3.3.2系统升级及对接 (8)3.3.3防护性能 (8)3.3.4 PDA终端尺寸、重量要求 (8)3.3.5PDA终端外观要求 (8)3.3.6背光功能 (8)3.3.7接口 (9)3.3.8其他扩充功能 (9)3.4测试PDA终端通用要求 (9)3.4.1工作环境应满足以下要求 (9)3.4.2外观及工作正常性 (9)3.4.3安全要求 (9)3.4.4电磁兼容性要求 (9)3.4.5可靠性指标 (10)3.4.6标志、包装、运输要求 (10)4.交付要求 (10)5.售后要求 (10)6.其它说明 (11)1.总则1.1本规范规定了社区经理维护用PDA终端的通用技术要求;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PDA终端选型。
2016年中国电信固网宽带深度包检测系统技术要求—骨干网DPI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信集团 智能机顶盒产品 测试项目手册 (2016年)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采购事业部 2016年3月 目 录 序 ......................................................................................................................................................... 1 1. 检验依据标准/规范 ....................................................................................................................... 2 2. 检验项目及指标要求 ..................................................................................................................... 2
附录A TR069接口说明 .................................................................................................................... 69 A.1 INFORM........................................................................................................................................ 69 A.2 SETPARAMETERVALUES ................................................................................................................... 70 A.3 GETPARAMETERVALUES .................................................................................................................. 71 A.4 GETPARAMETERNAMES .................................................................................................................. 72 A.5 DOWNLOAD .................................................................................................................................. 73 A.6 TRANSFERCOMPLETE ...................................................................................................................... 74 A.7 REBOOT ....................................................................................................................................... 75 A.8 UPLOAD ....................................................................................................................................... 76 A.9 接口参数类型 ........................................................................................................................... 77
附录B 错误代码说明....................................................................................................................... 79 B.1 终端错误代码 ........................................................................................................................... 79 B.2 平台错误代码 ........................................................................................................................... 80
附录C 机顶盒STBID说明 ............................................................................................................... 81 C.1 机顶盒类型说明 ....................................................................................................................... 81 1
序 为了规范统一中国电信集团智能机顶盒设备质量检验的流程、依据和指标要求,为了加强采购产品的质量管理,保证集采顺利完成,特制定智能机顶盒设备测试项目。 智能机顶盒是家庭网络中的一个应用设备,可以通过城市光网新型网关,即可访问专用网络,也可访问互联网络,并仅通过直接连接电视机和音响等播放设备向用户提供页面信息浏览、高清视音频播放、家庭媒体共享、游戏、本地媒体等交互式应用功能的多媒体终端。 按中国电信集团要求,智能机顶盒需满足《QCT --2470-2015 中国电信智能机顶盒技术要求》、《Q-CT 2529-2013__IPTV业务系统__终端与业务运营平台接口技术规范》、 《Q-CT 2471-2012 IPTV业务系统 支持IPTV业务的Android智能终端软件开发技术要求(V3 0)》、《Q——CT 2373——2011 IPTV业务系统 终端与终端管理平台接口技术规范(V3.0)》和《Q——CT 2370——2011 IPTV业务系统 EPG页面制作及显示技术规范(V3.0)》指标要求。。 本规范仅用于中国电信对智能机顶盒设备检测。 2
1. 检验依据标准/规范 (1)《QCT --2470-2015 中国电信智能机顶盒技术要求》 (2)《Q-CT 2529-2013__IPTV业务系统__终端与业务运营平台接口技术规范》 (3)《Q——CT 2373——2011 IPTV业务系统 终端与终端管理平台接口技术规范(V3.0)》 (4)《Q——CT 2370——2011 IPTV业务系统 EPG页面制作及显示技术规范(V3.0)》 (5)《Q-CT 2471-2012 IPTV业务系统 支持IPTV业务的Android智能终端软件开发技术要求(V3 0)》
2. 检验项目及指标要求 表1——1 检验项目及指标要求 序号 项目 测试项目 指标要求
1. 基本硬件要求测试 机顶盒相似度测试 对终端的外观(形状、大小、接口大小、接口位置等)、硬件PCB设计(大小、线路、接口等)、器件(型号、布局、数量等)等进行检测。 2. CPU主频 终端的CPU达到四核1.5GHZ以上
3. GPU能力 1. 终端的GPU达到四核 2. 支持2D、3D图形加速功能 3. 要求达到OpenGL_ES_2.0、OpenVG 1.1以上标准
4. 机顶盒存储 终端提供1G Ram; 终端提供8G Flash;
5. 视频解码能力测试 3D视频解码能力
1. 机顶盒可支持3D直播节目播放; 2. 机顶盒可支持3D点播节目播放; 3. 机顶盒播放3D直播节目时无马赛克,明显跳动、停滞感,无唇音不同步现象 4. 机顶盒播放3D点播节目时无马赛克,明显跳动、停滞感,无唇音不同步现象 3
序号 项目 测试项目 指标要求
6.
音频解码能力
立体声音频解码
1. HDMI为解码输出口(默认),可解码上述各种音频 2. SPDIF(如有)为解码输出口 (可配置),可解码上述各种音频
7. 环绕声解码(DD+)
1. 机顶盒连接本地存储设备播放DD+音频的视频 a) 机顶盒的HDMI接口为解码输出,能正确解码DD+。 b) 机顶盒的HDMI接口为透传方式,能正确透传DD+。 c) 机顶盒的HDMI接口为透传(自适应)方式,能正确透传DD+。 2. 机顶盒连接测试平台播放DD+音频的视频,如上3种情况,能正常解码和透传。
8. 多音轨切换 1. 机顶盒选择默认音轨,进行播放输出,并可对文件中的多个音轨进行切换和输出。播放过程中,视音频内容唇音同步 2. 机顶盒选择默认音轨,进行播放输出,并可对文件中的多个音轨进行切换和输出。播放过程中,视音频内容唇音同步 9. 声道切换 机顶盒能够支持声道切换 10.
系统基本性能测试
BenchmarkPi测试 BenchmarkPi显示运行所用时间
11. Benchmark测试
Benchmark显示CPU、图形系统、文件系统与内存相
关性能
12. 3D图形能力( Benchmark) 显示不同场景下以FPS表示的3 D性能
13. OSD验证 OSD分辨率为1920*1080
14. 机顶盒面面板按键 机顶盒具有以上按键并可有效操作 15. 面板指示灯 1. 机顶盒具有电源和红外指示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