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学第三章

合集下载

电机学第三章中国电力出版社

电机学第三章中国电力出版社

对三相变压器:三相的三次谐波电流在时间上同相 位,它能否流通与三相绕组的连接方法有关:
结论:1)当三相变压器原边是YN,D
i3有通路 i0尖顶波 Φm正弦波 相电势e2正弦波 无论副边是哪种接法,均可得到正弦电势
2)三相变压器的原边是Y接法
I3不能流通 i0为正弦波 Φm平顶波 Φm1 Φm3
e为尖顶波
(二)三相变压器的组别
用初级、 用初级、次级绕组的线电势相位差来表示 与绕组的接法和绕组的标志方法有关
Y,y连接
1、Y,y0 同极性端相同首端标 志 初级、次级相电势同 相位,次级侧线电势 Eab与初级侧线电势 EAB同相位。
Y,y连接
2、Y,y6 同极性端相异首端 标志 次级侧线电势Eab 与初级侧线电势 EAB相位差180°。
思考题
3-1 连接组的决定因素
与绕组的接法和绕组的标志方法有关
3-3 组式变压器不能使用Yy连接
三次谐波电势使相电势过高
3-4 大容量变压器不接成Yy
三次谐波磁通经过油箱壁产生漏磁损耗
3-6 组式变压器Yy连接,线电势中无三次谐波
第四节 变压器的并联运行
变压器的并联运行
变压器并联运行的意义并联 应具备的条件条件 并联运行负载分配的实用计算公式公式
(一)单相变压器的组别
同极性端相同首端标志:初级、次级电势相位 差为零度,用时钟表示法为I,10。 同极性端相异首端标志:初级、次级电势相位 差为180°,用时钟表示法为I,16。 I,1表示初级、次级都是单相绕组,0和6表示 组号。单相变压器的标准连接组 ,10。 单相变压器的标准连接组I, 单相变压器的标准连接组
第三章
三相变压器及运行
三相变压器及运行

电机学_(孙旭东_著)_科技出版社_课后答案_电机学习题与题解

电机学_(孙旭东_著)_科技出版社_课后答案_电机学习题与题解

第三章直流电机的稳态分析3-9一台四极82kW 、230V 、970r/min 的他励直流发电机,电枢上共有123个元件,每元件为一匝,支路数22==a 。

如果每极的合成磁通等于空载额定转速下具有额定电压时每极的磁通,试计算当电机输出额定电流时的电磁转矩。

解:由题意可知,空载时:NN e U n C E =Φ=0所以额定情况下:NNN e N T N N e N TaN T e U Pn C U C I n C U C I C T ==Φ=mN m N n P N ⋅=⋅××==3.807970108255.955.93,,kWW I E P N aN em 45.210245=×==3-13一台四极82kW 、230V 、970r/min 的并励直流发电机,Ω=0259.0)75(o a R ,励磁绕组总电阻Ω=8.22)75(o f R ,额定负载时并励回路中串入3.5Ω的调节电阻,电刷压降为2V ,铁耗和机械损耗共2.5kW ,杂散损耗为额定功率的0.5%,试求额定负载时发电机的输入功率、电磁功率和效率。

解:电磁功率:A A R R U I f f N fN 745.85.38.22230'=+=+=,A A U P I N N N52.35623082000===AA A I I I N fN aN 267.365745.852.256=+=+=()VV U R I U E aN N aN 46.24120259.052.3562302=+×+=∆++=∴kWW I E P aN aN em 198.8846.241267.365=×==输入功率:∆+++=p p p P P mec Fe em 10.2Ω,时电定输出转矩;(2)额定电流时的电磁转矩;(3)电动机的空载转速。

解:(1)电动机的额定输出转矩:m N m N P T N ⋅=⋅××=Ω=46.1833605002960002π(2)额定电流时的电磁转矩A I N 255=,A I fN 5=,所以A I I I fN N aN 250=−=VA V R I U E a aN N aN 5.420078.0250440=Ω×−=−=m N m N I E P T aN aN em e ⋅=⋅×××=Ω=Ω=74.20076050022505.420π(3)电动机的空载转速:NaNN e n E C =Φmin 19.523min 5005.4204400r r n E U C U n N aN N N e N =×==Φ=。

电机学第3章 三相变压器

电机学第3章 三相变压器

第3章 三相变压器
总之: 总之: 对于Y,y( D,d)连接,可得到0 对于Y,y(或D,d)连接,可得到0、2、4、6、8、10等六个偶数组别; Y,y 10等六个偶数组别; 等六个偶数组别 对于Y,d( D,y)连接,可得到1 对于Y,d(或D,y)连接,可得到1、3、5、7、9、11等六个奇数组别。 Y,d 11等六个奇数组别。 等六个奇数组别 标准连接组别有5种 标准连接组别有 种:
高、低压绕组的连接方式 高、低压线电动势相位关系
& E UV ⇒ 分针(长针),固定指向时钟的“0点” 分针(长针),固定指向时钟的“ ),固定指向时钟的 时钟表示法: 时钟表示法: & E uv ⇒ 时针(短针),它指向的时钟数字,就是联结组别号。 时针(短针),它指向的时钟数字,就是联结组别号。 ),它指向的时钟数字
第3章 三相变压器
二、三相心式变压器的磁路特点
三相心式变压器的铁心结构是从三相组式变压器铁心演变而来的。 三相心式变压器的铁心结构是从三相组式变压器铁心演变而来的。
Φu
U1
V1
Φv
W1
Φw
U2
V2
W2
u1 u2
v1 v2
w1 w2
磁路特点: 磁路特点: (1)各相磁路不独立,每相磁通都要借助其它两相磁路而闭合; )各相磁路不独立,每相磁通都要借助其它两相磁路而闭合; (2)各相磁路长度不等。中间相磁路长度略小于其它两相磁路长度,中间相磁 )各相磁路长度不等。中间相磁路长度略小于其它两相磁路长度, 阻 略小于其它两相的磁阻; 略小于其它两相的磁阻; (3)外加三相对称电压时,三相主磁通对称,三相空载电流近似对称。 )外加三相对称电压时,三相主磁通对称,三相空载电流近似对称。

电机学第3章 异步电动机

电机学第3章 异步电动机
转子绕组: 用作产生感应电动势、并产生电磁转矩,它分笼型和绕
线转子两种。 气 隙:
中、小容量的电动机气隙一般在0.2~1.5mm范围。
Page 8
3.1三相异步电动机
3.1.1基本结构和铭牌数据 1.基本结构
按转子结构分: 鼠笼型异步电动机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
A1 定子绕组
A2 转子绕组
电刷
图3-2 笼型转子示意图
Page 6
3.1三相异步电动机
3.1.1基本结构和铭牌数据 1.基本结构
图3-1所示为三相 笼型异步电动机结构示 意图。它主要由定子和 转子两部分组成,定、 转子之间是气隙。
图3-1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结构示意图
Page 7
3.1三相异步电动机
3.1.1基本结构和铭牌数据 1.基本结构
转子铁心: 一般用0.5mm的硅钢片叠压而成,它是磁路的一部分。
本课程的章节和内容
绪论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变压器 交流电机基础 异步电动机 同步电机 直流电机 风力发电机
Page 1
第3章 异步电动机
Page 2
本章内容
3.1 三相异步电动机 3.2 其他常用异步电动机
Page 3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1.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和额定值, 以及转差率s。 2.掌握综合表达三相异步电动机电磁关系的基本方程、等效 电路和时空图,学会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折算和频率 折算方法。 3.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 机械特性。 4.了解其他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适用场合。
输入功率为: P1 3U1N I1NcosjN
输出功率为:PN 3U1N I1NhNcosjN

电机学第3章

电机学第3章



Y,yn0用作配电变压器,其二次侧可以引出 中线昨晚三相四线制,可以供动力电和照 明电,(高压侧U1 <35KV,低压侧U2 < 400V,单相时为230V), Y,d11用于 110KV以上的高压输电线路,高压可以接地。 有x形的联结适用于防雷性能较高的变压器。

常用。对于单相变压器,标准连接组为Ⅰ, Ⅰ0。 3.3 三相变压器空载电动势波形
的相位; 2、强迫aA同相位,画出与A相同一铁心柱上的低压绕组 相量x-a(与一次侧的绕组的相电势相同或者相反); 3、按顺时针读取abc的次序确定b、c相的相量; 4、凡是三角形联接时必须标出绕组首末端和相值方向 (末—首)、比较两侧线电势的相位差,对照钟表盘确定 联接组盘
AB


(2)重心重合法 分别做出一、二次侧的相量图,三角形联接时要注意绕组 的首位端,并画成三角形相量图。 将一、二次侧相量图中心o和Q重合,比较OA和Qa的相对 方位,即可确定联接组别。
(3-14)

由于
,如果将Zk和Z2忽
图3.18 Y,yn连接单相运行时的等效电路
略,则
(3-15)

忽略Zk和Z2后,原、副方相电压相等
(3-16)
图3.19 Y,yn连接带单相负载
在实验时, 强迫Aa同相 位。 当同相时:
U Xx U Ax U ax
当反相时:
U Xx U Ax U ax
图3.3 绕组的标志、极性和电动势相量图
3.2.2 三相绕组的连接方式




三相变压器的联结组用高低压侧对应线电势之 间的相位关系来,描述。 如果一次侧为Y接法,AB相线电势EAB 的相位为 Eab 0度,二次侧也为Y接法,对应的ab相的线电势 之相位为0度,则该联接组为Y,y0。 实际变压器高低压侧对应的相位差一般为 。 。 。 。 0。 、 30。 、 60。 、 90。 、 120 .....150 、 300 、 330 。 正好对应与钟表盘上的12个位置。 1钟时序法 将一次侧的,某线电势固定在0点,二次侧对 应相的相线电势所指的位置(小数),可以用 来表征联结组。

电机学第三章

电机学第三章

120 dv f 120 j1 j 2 j 3 j1 j 2 j 3 af Df dt Df 120 0.1 3 3.5 4 267.4r/min s 3.14 0.6
电机与拖 动基础
电机与拖 动基础
解:(1)提升重物时作用在卷筒上的负 载转矩
电机与拖 动基础
Df 1 1 0.6 Tf m0 mf g 200 5000 9.81 7651.8N m 2 2 2 2
转筒转速 电机转速
602vf 60 2 0.3 nf 19.1r/min Df 0.6
电机与拖 动基础
m GD 123Nm GD 49N
2 a 2
GD 465Nm GD D 卷筒直径 m 重物质量mf=5000kg,忽略电动机的空 载转矩、钢丝绳重量和滑轮的传动损 耗。求:
2 c 2
2 2 , =0.6m,吊钩质量 =200kg, 40Nm f f 0
2 b
2
(1)提升重物时,提升速度vf=0.3m/s, 作用在卷筒上的负载转矩、卷筒转速、 电动机的转速、电动机的输出转矩及 功率。 (2)从负载折算到电动机转轴上的系统 总飞轮矩。 (3)下放重物时,下降速度为vf= 0.4m/s,电动机的输出转矩及功率。 (4)提升重物时,提升加速度为af= 0.1m/s,电动机的输出转矩。
电机与拖 动基础
在考虑传动损耗后,
Ff vf TF 9.55 n η (3-10) 式中,Ff的单位为N,vf的单位为m/s,TF的单位 为N· m。
电机与拖 2.平移运动中工件质量的折算 动基础 将平移运动工件的质量折算成电动机轴上的等 效飞轮矩。 工件运动部分的动能为 1 mf vf2 1 Gf vf2 2 2 g 因为折算前后能量守恒,有

电机学第3章

电机学第3章

TL= Tm Ωm/ Ω= Tm /j j= Ω/ Ωm=n/nm ,
j为电机轴与工作机构间的转速比,往哪个轴折 算,哪个轴的转速在上。如已知每级转速比j1、 j2…jn,则总的转速比为: j= j1j2…jn= n/nm = (n/n1)· (n1/n2) · · · nm-1/nm
实际上,在传递功率时,因传动机构中有摩擦,所以 要有损耗。可以用传动效率ηc来考虑。电动机拖动旋 转的,传动机构中的损耗功率应由电动机负担,故根据 功率不变的原则,负载转矩的折算值:
TL=a+bn2
n >0时,TL 与T反向,取 TL > 0(常数)。
PL=TLΩ=kTLn 图3-3恒转矩负载、鼓风 机负载和恒功率负载 图3-4 位能负载和 反抗负载
3.1.3 电力拖动系统的飞轮惯量 转动惯量是物体绕固定轴旋转时转动惯性的度量, 它等于物体的各质量微元Δmi和到某一固定轴的距离 ri的二次方的乘积之和,用公式表示为
2n TL TL FV 60
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转矩
FV TL 9.55 n
FV TL 9.55 nc
若考虑传动系统的传动损耗,则 (2)飞轮矩折算
作平移运动部分的物体总重,其动能为
1 1 Gf 2 2 mf v v 2 2 g
折算前后的动能不变
1 G f 2 1 GD 2 n v 2 g 2 4 g 60
J mi r
i 1
k
2 i
J r dm

2
3.2
多轴电力拖动系统运动方程式
3.2.1
多轴旋转系统折算成简单单轴旋转系统
实际的拖动系统,电动机的轴很少与工作机构的轴 直接相连,大多数是通过传动机构相连。系统中具 有两根或两根以上不同转速的轴,称为多轴系统。

电机学精品课件第3章

电机学精品课件第3章
作用:一是导磁,二是作机械支撑。 电刷装置 电刷装置是将直流电流引入或引出的装置,如图3.7所示。 电刷组的数目可以用电刷杆数表示,电刷杆数与电机的主 磁极数相等。
图3.7 电刷装置
直流电机的结构
电枢铁心 电枢铁心有两方面作用:一是作为主磁路的 一部分,二是用于嵌放电枢绕组。 电枢绕组 电枢绕组由许多线圈按一定规律排列和连接 而成,是产生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以实现机电能量转 换的关键部件。线圈用绝缘圆形线或扁铜线绕制而成, 也称为元件。电枢线圈嵌放在电枢铁心的槽中,每个元 件有两个出线端。所有元件按一定规律连接,就构成电 枢绕组。
第二步,放置主磁极。让每个磁极的宽度大约等于0.7 ,4
个磁极均匀放置在电枢槽之上,并标上N、S极性。假定N 极的磁力线进入纸面,S极的磁力线从纸面穿出。
绕组展开图
第三步,将1号元件的上层边放在1号槽(实线)并与1
号换向片相联,其下层边放在第5号槽( 1 y1 5 )的下
层(虚线);因 y yc 1 ,所以1号元件的末端应连接
图3.5 直流电机的主磁极 1—主极铁心 2—励磁绕组
直流电机的结构
换向极 功率在1kW以上的直流电机,通常要在相邻两主磁极之 间装设换向极,又称附加极或间极,其作用是改善换向。 换向极也由铁心和绕组构成,如图3.6所示。铁心一般 用整块钢或薄钢板加工而成,换向极绕组与电枢绕组串 联。
图3.6 直流电机的换向极
导体受力的方向用左手定则确定。在图3.3所示瞬间,导体 ab的受力方向是从右向左,导体cd的受力方向是从左向右, 都产生逆时针方向的转矩,使电枢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当电 枢转过180o后,导体cd在N极下,导体ab在S极下,直流电 源供给的电流方向不变,但线圈内电流方向发生了变化,导 体cd受力方向变为从右向左,导体ab受力方向变为从左向右, 产生的电磁转矩的方向仍为逆时针方向,使线圈继续沿逆时 针方向旋转。因此,由于换向器的作用,直流电流交替地由 导体ab和cd流入,使处于N极下的线圈边中电流的方向总是 由电刷A流入,而处于S极下的线圈边中电流的方向总是从电 刷B流出,从而产生方向不变的转矩,使电动机连续旋转, 这就是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加铜耗:导体在交变漏磁场作用下引起集肤效 应,有效电阻增大而增加的铜耗。
3.变压器的损耗
基本铁耗:铁心中的磁滞和涡流损耗。 附加铁耗:结构件中的涡流损耗
2 额定电压下, 磁密基本不变, pFe p0 pFe Bm
总损耗:
p p
Fe
pcu pFe I 2 rk
2
3.变压器的损耗
率,用表示△UN,约为5%左右,所以一般电力
变压器的高压绕组有±5% 的抽头,用改变高压 绕组匝数的方法来进行输出电压调节,称为分接 头调压。
分接头开关分为两类: 一类是在断电状态下操作的分接开关,称为无 励磁分接开关; 另一类是变压器带电可操作的,叫有载分接开 关。 由于有载调压变压器在调压过程中可以带电 操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电压变化率
电压变化率指的是外施电压为额定值、负 载功率因数一定时,二次侧额定电压与二次侧
带负载时的实际电压的电压算数差与二次侧额
定电压的比值,用△U 表示。
U 2N U 2 U 1 U 2* U 2N
r1 r2'

' I2
' x1 x 2
U1 N
I1
' U2
U 1 N * U 2* ' I 2* ( rk* jxk* )
ab rk* I 2* rk* bc I 2* xk* xk*
oc U 1 N * 1


j I1 xk

U1 N

c
n
o

作 oa 得延长线,并由c作 oa 垂线,交 oa 于d 令
ad m , cd n
n bc cos 2 ab sin 2 xk* cos 2 rk* sin 2
u ( rk* cos 2 xk sin 2 )
OR:
2
2
( xk* cos 2 rk* sin 2 ) 2
u ( rk* cos 2 xk* sin 2 )

5.变压器的效率特性 负载功率因数 cos2一定时,效率 与负载系数 的关系曲线=f() 称为效率特性曲线。 额定负载时的效率称为额定效率,用N 表示。
小 提 示 :
本章内容已结束, 及时复习才能巩 固学习效果。
第五节 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变压器负载运行时的运行特性主要有外特性和效 率特性。 外特性是指变压器二次侧电压随负载变化的关系 特性,又称为电压调整特性,常用电压变化率来表示 二次侧电压变化的程度,它反映变压器供电电压的质 量。 效率特性是用效率来反映变压器运行时的经济指 标。
第五节 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1.变压器的电压变化率和外特性
P2 U 2 I 2 cos 2 U 2 N I 2 N
I2 cos 2 S N cos 2 I2N
S N cos 2 100% 2 S N cos 2 p0 pkN
d 0 d
m
p0 p kN
5.变压器的最大效率
p0
2 m pkN
变压器的电压变化率有以下性质:
U (rk* cos2 xk* sin 2 )
(3) 电压变化率不仅与负载大小有关,还与负载性质有关。 实际变压器中,xk*﹥﹥rk* ,所以纯电阻负载时电压变 化率较小; 感性负载时,2为正,电流滞后电压,电压变化率也 为正,表明二次侧实际电压低于二次额定电压; 容性负载时,电流超前电压, 2 为负,sin2也为负, 当︱xk*sin2︱> rk*cos2 ,△U 为负值,表明二次侧实际 电压高于二次额定电压。
pcu pFe I 2 rk
2
4.变压器的最大效率 根据前面知识, pKN ——变压器短路电流为额定电流时的铜耗(短 路损耗)。 而变压器负载运行时的铜耗与负载电流的平方成 正比,则不同负载率下变压器的铜耗可表示为:
pCu pkN
2
式中,pKN为额定负载时变压器的铜耗。
4.变压器的最大效率 忽略负载二次电压变化时,有:
三、变压器的损耗与效率
1.变压器的功率流程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作用来传递交流电能的。 在电机学中,将这种能量传递过程用功率平衡关
系来表示。
通过功率流程可以了解功率传递过程和损耗。
1.变压器的功率流程
Pem P2
P1
pcu1
I 1 r1 U1

pFe
' x2
pcu2
r2'
x1
I0

rm xm
当变压器的铁耗与铜耗相等(即不变损耗与可 变损耗相等)时,有最大效率。
max
m S N cos 2 100% m S N cos 2 2 p0
5.变压器的效率特性
由于变压器实际运行时,其一次绕组常接在电源 电压上,所以其铁耗总是存在,而铜耗随负载大小而 改变。因为接在电网上的变压器不可能长期满载运行, 铁耗却常年存在,所以铁耗小一些对变压器全年运行 的平均效率有利。 一般变压器设计时,取空载损耗与短路损耗之比 p0/pKN 约为1/4~1/3,即铁耗为额定负载时铜耗的 1/4~1/3。因此,变压器最高效率发生在负载系数 =0.50.8 范围内。
二、外特性
当一次侧为额定电压,负载功率因数不变时,二次侧电 压U2与负载电流I2 的关系曲线,U2=f(I2) 称为变压器的外特 性。
二、外特性
阻性负载和 感性负载时,随 着负载系数的增 大,变压器输出 电压降低; 对于容性负载, 随着负载系数增 大,变压器输出 电压有可能增大, 高于额定电压。
2 '2 2 基本铜耗 I 2 R I R I R I 可变损耗 1 1 1 2 2 1R 0 0 铜耗 k 75 c k 75 c 附加损耗 损耗 2 基本铁耗(磁滞, 涡流) I 0 Rm 不变损耗 铁耗 附加铁耗
p p
Fe

I1
' U2

a b m

d
' I2
则 U 1 n2 m 2*
u 1 U 2* 1 1 n 2 m
I 1 rk
1 1 n2 1 n2 2 1 2 u n m 2 m ab cos 2 bc sin 2 rk* cos 2 xk* sin 2
可见:(1)越大,U越大 (2) 一定时, U受短路阻抗的影响
变压器的电压变化率有以下性质:
(1)电压变化率与变压器漏阻抗有关。负载一定时,
漏阻抗标幺值越大,电压变化率也越大; (2) 电压变化率与负载系数成正比关系。 当负载为额定负载、功率因数为指定值(通常 为0.8滞后)时的电压变化率称为额定电压变化

(2)负载系数:输出电流标么值。
额定负载时:
I2 I 2* I1* (简化电路) I2N
I 1 r1 U1

1
x1
I0

x
' 2
r2'
' I2
rm xm
' U2
(3) u 得计算公式 u f ( rk , x k )
设已知rk,xk,cos2,
T(型等效电路)
2.变压器的效率 变压器在进行能量传递过程中,内部有绕组 的铜耗和铁心的铁耗,使变压器输出功率小于输 入功率。 输出有功功率与输入有功功率之比称为变压 器的效率,用 表示。
P2 100% P 1
2.变压器的效率
P2 100% P 1
P 1
为变压器输入有功功率 为输出有功功率。 为变压器的总损耗。
P2
p
P 1 P 2 p
效率是变压器运行时的又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它反映了变压 器运行的经济性。中小型变压器的效率一般为(95-98)%, 大型变压器可达99%。
3.变压器的损耗 变压器在能量传递过程中, 将产生铜耗和铁耗, 它们又各自包含有基本损耗和附加损耗。
基本铜耗:原、副边绕组中电流引起的直流电阻 的损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