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章节练习试题-百家争鸣-初二历史试卷与试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试卷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试卷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火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纸币2. 以下哪位是中国十大元帅之一?A. 岳飞B. 赵云C. 关羽D. 张飞3. 中国古代最有名的长城是哪一条?A. 万里长城B. 河北长城C. 陕西长城D. 贵州长城4. 春秋时期的字体是?A. 陶文B. 金文C. 车帖D. 小篆5. 《论语》是哪个思想家的著作?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二、判断题6.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郡县制度。

A. 对B. 错7.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

A. 对B. 错8. 中国第一个皇帝的名字是秦始皇。

A. 对B. 错9. 陶文是秦代的一种文字。

A. 对B. 错10.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A. 对B. 错三、简答题11.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12. 简述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包括封建等级制度和官员制度。

13. 请描述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和他的改革措施。

14.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诗经》和《论语》的意义及作者。

15.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和手工业经济的发展情况。

四、综合题16.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与现代社会的一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17. 请以中国古代的一位历史人物为中心,描述其生平和成就。

18. 以《封神演义》为背景,描述其中的一个故事情节。

19. 请结合中国古代历史,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20. 你认为中国古代历史对当代社会有何启示?请谈谈你的看法。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历史试卷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复习,取得好成绩!。

初二历史试题真题及答案

初二历史试题真题及答案

初二历史试题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实行郡县制B. 推行分封制C. 建立世袭制D. 推广科举制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唐朝时期对外交流的成果?A. 鉴真东渡日本B. 玄奘西行取经C. 郑和下西洋D. 遣唐使来华学习答案:C3.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海防,采取了什么措施?A. 建立长城B. 建立海军C. 建立驿站D. 实行海禁答案:D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对西藏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A. 册封达赖喇嘛B. 实行郡县制C. 建立海军D. 推广科举制答案:A5. 下列哪一项是明朝时期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A. 泉州B. 广州C. 宁波D. 上海答案:B6. 唐朝时期,哪个地方是丝绸之路的起点?A. 长安B. 洛阳C. 成都D. 敦煌答案:A7. 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对新疆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A. 实行郡县制B. 册封达赖喇嘛C. 建立驿站D. 建立海军答案:A8.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寻求新大陆B. 宣扬国威C. 寻找长生不老药D. 贸易往来答案:B9. 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期间,对西藏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A. 册封达赖喇嘛B. 实行郡县制C. 建立驿站D. 推广科举制答案:A10. 明朝时期,哪个地方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A. 泉州B. 广州C. 宁波D. 上海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全国划分为______个郡。

答案:362. 唐朝时期,鉴真东渡日本,是为了传播______。

答案:佛教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__。

答案:非洲东海岸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对西藏地区实行了______制度。

答案:金瓶掣签5.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海防,实行了______政策。

答案:海禁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唐朝时期对外交流的主要方式有哪些?答案:唐朝时期对外交流的主要方式包括:派遣使节、留学生到外国学习,如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外国使节、商人、留学生来华,如遣唐使来华学习;通过丝绸之路进行贸易往来;以及宗教文化的传播,如佛教的传播。

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初二

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初二

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初二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一项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A. 焚书坑儒B. 推广铁器C. 修建长城D. 创立科举制度答案:A2. 唐朝的盛世时期是?A. 贞观之治B. 开元盛世C. 永徽之治D. 洪武之治答案:B3. 以下哪位不是宋朝的著名词人?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李白答案:D4.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A. 朱元璋B. 朱棣C. 朱由检D. 朱允炆答案:A5. 清朝的康熙皇帝在位期间,以下哪一项不是他的主要成就?A. 收复台湾B. 编纂《康熙字典》C. 修建故宫D. 建立清朝答案:D6.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北京条约》答案:D7.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A. 孙中山B. 毛泽东C. 邓小平D. 蒋介石答案:A8.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A. 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决定B. 辛亥革命的失败C. 八国联军侵华D. 鸦片战争答案:A9.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年份是?A. 1919年B. 1921年C. 1927年D. 1949年答案:B10. 新中国成立的时间是?A. 1945年B. 1949年C. 1950年D. 1951年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____。

答案:文字2. 唐朝的盛世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这一时期是由皇帝____统治的。

答案:李隆基3.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最初是____起义军的一员。

答案:红巾军4. 清朝在康熙皇帝的统治下,收复了台湾,并在台湾设立了____。

答案:府5.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____。

答案:民生主义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历史初二试卷

历史初二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A. 夏朝B. 商朝C. 秦朝D. 汉朝2. 被誉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的是:A. 张骞B. 玄奘C. 鉴真D. 郑和3. 下列哪项不是唐朝时期的对外文化交流事件?A. 鉴真东渡B. 玄奘西行C. 马可·波罗来华D. 遣唐使来访4.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是:A. 法国B. 意大利C. 德国D. 英国5.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 光荣革命B. 圈地运动C. 议会重新召开D. 《权利法案》颁布6.下列哪项不是元朝时期的科技成就?A. 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战争B. 郭守敬编制《授时历》C. 活字印刷术得到广泛传播D. 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注: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是在北宋时期)7.下列关于美国独立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战争的主要目的是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B. 《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C. 华盛顿是这场战争的主要领导人D. 战争以英国的失败告终,但英国仍然保留了十三个殖民地的全部领土(注:英国仅保留了部分领土,如加拿大)第二部分: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8. 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9. 明成祖时期,______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10. 1492年,______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美洲。

1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通过______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第三部分: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2.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义。

13.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哪些行业出现?这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影响?14. 法国大革命中,《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法国乃至世界有何影响?15. 简述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及主要目的。

第四部分:论述题(共20分)16. 结合史实,分析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并讨论其对唐朝及后世的影响。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A. 屈原B. 李白C. 杜甫D. 白居易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A. 文化大革命B. 四个现代化C. 十一届三中全会D. 南方谈话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天津条约D. 马关条约A. 戊戌变法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北伐战争A. 焚书坑儒B. 兴修长城C. 推行县制D. 制定《汉律》A. 设立三司B. 设立布政司C. 设立按察司D. 设立行省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阔的朝代。

()2.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4.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5. 戊戌变法发生在1900年。

()6. 《马关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7.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春秋时期,我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影响较大的学派有儒、道、墨、法等。

()2. 唐朝时期,我国古代科技达到了高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成就是()。

3. 明朝时期,我国古代小说创作达到了高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

()4. 近代史上,我国在科技、教育和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5.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改革措施是()。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重要举措。

五、综合题(1和2两题7分,3和4两题8分,共30分)1.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时期我国古代科技达到高峰的原因。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8.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9. 隋朝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人工运河。

()10. 宋朝实行了重文轻武的政策。

初二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大全

初二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大全

初二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大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朝代是:A. 秦朝B. 汉朝C. 商朝D. 周朝答案:A解析: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由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

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哪位皇帝的政策?A. 汉武帝B. 汉文帝C. 汉景帝D. 汉高祖答案:A解析: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将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

3. 唐朝时期,被称为“诗圣”的是: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B解析:杜甫被誉为“诗圣”,其诗作深刻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

4. 明朝时期,中国与欧洲的交流主要通过哪个国家?A. 葡萄牙B. 西班牙C. 荷兰D. 意大利答案:A解析:明朝时期,葡萄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国家,与中国的交流十分频繁。

5.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D. 辛亥革命答案:A解析: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以_________为中心的郡县制。

答案:中央集权7. 唐朝时期,著名的“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政治局面。

答案:贞观8.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共进行了_________次。

答案:七9.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_________”政策,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

答案:改土归流10.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被推选为_________。

答案:临时大总统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清朝康乾盛世的主要表现。

答案:康乾盛世是清朝的鼎盛时期,主要表现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和边疆稳定等方面。

康熙和乾隆两代皇帝在位期间,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持续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练习题(含答案)

2019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他曾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属于他思想的是( )A.“仁政”B.“无为”C.“兼爱”D.“法治2.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

其中不少弟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这说明( )A.动摇了周王朝的统治基础B.瓦解了西周的分封制C.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3.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斗星),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的思想家是( ) 4.儒家学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包括( )①孔子②孟子③墨子④荀子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5.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

他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于( )A.老子B.孔子C.韩非D.墨子6.战国时期,有一学派认为:明主像天,因为他依法行事,公正无私。

明主有权威、权力以加强其命令的力量。

这一学派是( )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7.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的《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把春秋战国称为“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是因为当时出现了(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B.诸侯争霸的局面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D.商业繁荣的局面8.春秋战国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思想流派纷呈的时期。

下列春秋战国时期提出的思想,至今对构建和谐社会仍产生着积极影响的是( )①“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人贵贱有“序”④“兼相爱,交相利”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材料二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八年级人教版历史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人教版历史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人教版历史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朝代不属于中国古代历史的“五代十国”时期?()A. 后梁B. 后唐C. 后晋D. 隋朝2. 在我国历史上,被誉为“文景之治”的是哪两位皇帝?()A. 汉高祖、汉惠帝B. 汉文帝、汉景帝C. 汉武帝、汉昭帝D. 汉宣帝、汉元帝3. 下列哪位不是唐朝的开国皇帝?()A. 唐高祖李渊B. 唐太宗李世民C. 唐玄宗李隆基D. 唐高宗李治4. 北宋时期的“靖康之变”发生在哪一年?()A. 1125年B. 1127年C. 1130年D. 1132年5.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中日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二、判断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是分封制。

()2. 唐朝的都城是长安。

()3. 宋朝时期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4. 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导致明朝由盛转衰。

()5.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

()三、填空题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______。

2.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发生在唐玄宗时期,起义军领袖分别是安禄山和______。

3. 宋朝时期的“澶渊之盟”是在宋真宗时期与______签订的。

4. 明朝的“一条鞭法”是______时期实施的一项重要改革。

5. 1911年爆发的______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四、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

2. 请简述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

3. 请简述宋朝时期的“靖康之变”。

4. 请简述明朝时期的“土木堡之变”。

5. 请简述清朝时期的“洋务运动”。

五、应用题1. 请分析“文景之治”时期的经济政策及其对汉朝的影响。

2. 请分析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3. 请分析宋朝时期的“重文轻武”政策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章节练习试题-百家争鸣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2分)
孔子创立了( )[2分]-----正确答案(C)1.
道家学派A
法家学派B
儒家学派C
墨家学派D

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的“智慧”是指( )[2分]-----正确答案(C)2.

“无为而治”A
“兼爱”和“非攻”B
“仁”和“德治”C
实行“法治”D

有学者认为:“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外国朋友要了解“孔子之道”可以参阅( )[2分]-----正确答案(C)3.

《韩非子》A
《道德经》B
《论语》C
《墨子》D

山东省的曲阜每年都要迎接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因为这里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大思想家的故里,这位思想家就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分]-----正确答案(C)4.

老子A
孟子B
孔子C
墨子D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他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是( )[2分]-----正确答案(A)5.
兴办私学A
创立儒学B
开办太学C
创设科举制度D

下列对先秦(秦朝以前)时期历史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2分]-----正确答案(C)6.
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并开始使用彩陶A
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提高了生产效率B
孔子的思想主要是“礼”和“法”两部分C
西周实行分封制,在当时起着拱卫周王室的作用D

右图(图暂缺,参考答案D)为某中学“魅力历史”社团在研究性学习中制作的两张学习卡片。据图,你认为其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2分]-----正确答案(D)7.

墨家思想A
韩非学说B
老子论道C
先师孔子D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在当代中国,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2分]-----正确答案(C)8.

因材施教A
温故知新B
有教无类C
当仁不让于师D

《论语》记载的是我国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言论( )[2分]-----正确答案(B)9.
老子A
孔子B
韩非子C
董仲舒D
右图是位于文登市圣经山上的《太上老子道德经》摩崖石刻,据记载为金元时期的道家弟子所刻。下列属于老子思想的( ) [2分]-----正确答案(B)10.

“仁”A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B
主张改革,实行法治C
“兼爱”“非攻”D

某电视台要聘请法制栏目主持人,如果时光穿梭回到战国时期,你认为哪一思想学派的代表最适合担任该栏目主持人( )[2分]-----正确答案(B)11.

儒家A
法家B
墨家C
兵家D

下列人物中,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思想的是( )[2分]-----正确答案(A)12.
孟子A
墨子B
韩非C
庄子D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春秋战国时期的孟子也曾提出类似主张,即( )[2分]-----正确答案(D)13.

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A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D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同的派别针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主张“爱一切人,视人如己,互助友爱”的是( )[2分]-----正确答案(C)14.

儒家A
法家B
墨家C
兵家D

在美国西点军校,一个2000多年前的中国人提出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受到了学员的追捧。这个人是( )[2分]-----正确答案(D)15.

孙膑A
孔子B
韩非子C
孙武D

最早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道德准则的思想家是( )[2分]-----正确答案(C)16.
孔子A
老子B
孟子C
韩非子D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向身边有长处的人学习。它出自( )[2分]-----正确答案(A)17.
《论语》A
《道德经》B
《孙子兵法》C
《金刚经》D

《论语》记录的是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宋代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2分]-----正确答案(A)18.

“仁”A
“因材施教”B
“为政以德”C
“有教无娄”D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包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19.
二、非选择题(每题16分,共48分)
参考答案:

合。这位思想家是( )[2分]-----正确答案(A)
老子A
墨子B
韩非子C
孙膑D

下列学说中,在后世被统治者奉为治国之道的有( )①儒家 ②阴阳家 ③法家 ④兵家 ⑤墨家[2分]-----正确答案(B)20.

①②④A
①③B
①C
①④D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2分]-----正确答案(D)21.
孔子A
墨子B
老子C
韩非子D

孟子的“仁政”是对孔子“仁”的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其主要表现在( )①把孔子的“仁”具体化 ②进一步明确了君与民的关系③指出了得民心的重要性 ④主张“无为”[2分]-----正确答案(A)22.

①②③A
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历史学习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足“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2分]-----正确答案(D)23.

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A
暴致使人民怨声四起B
西周实行分封制C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D

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 )[2分]-----正确答案(C)24.

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A
诸侯争霸局面B
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C
商业繁荣局面D

在一次记者会上,温家宝同志回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家宝同志所引句子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哪一派别的思想主张 ( )[2分]-----正确答案(B)25.

法家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2分]-----正确答案(C)26.

儒家A
法家B
道家C
墨家D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教育的兴起,造就了大批具有丰富知识和阅历的文士,稷下学官就是当时的学术交流中心。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动乱频繁,各国纷纷变革,许多人对变革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出现了诸子百家。材料三: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三说明百家争鸣的产生还有一个什么样的物质基础?(3)百家争鸣产生了什么影响?[16分]27.
(1)材料一说明了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是当时形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文士阶层;材料二说明了百家争鸣产生的原
因是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带来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2)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3)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答案:
(1)①孔子强调“仁”,即“爱人”和“克己复礼”。②孔子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要求统
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反矣残暴统治和任意形式刑杀。
(2)示例: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等。(本题是开放性题目,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
(1)孔子:提出“仁”的思想,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
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减轻对人民的剥削,轻徭薄赋。
老子:崇尚“自然”,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
墨子:主张爱一切人,视人如己,互助友爱,反对战争,提倡人们互助互爱。
(2)示例:处理好与人民的关系,减轻人们的负担;加强法制建设,建设法治社会。

2011年12月3日至4日,第八届“国际儒学论坛·2011”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儒家的修身处世之道”。来自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名学者齐聚一堂,体会古人智慧,探寻儒家思想的修身处世之道。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1)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思想主张是什么?(2)你认为以“儒家的修身处世之道”为主题的国际儒学论坛的召开有什么现实意义?[16分]28.
和谐,承继着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思想家都留下了关于和谐社会的哲理名言,这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深刻启示。(1)列举两例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或言论。(2)上述思想家的思想或言论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16分]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