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初二下期期末历史在线考试题带答案和解析(2022-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

初二下期期末历史在线考试题带答案和解析(2022-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

选择题下图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面作。

画面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生动地表达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A. 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B. 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C.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D. 中国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小康社会【答案】C【解析】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和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故选C。

选择题如下图拍摄于1951年,结合图片内容给它起一个符合实际的名称()A. 人民解放军攻占布达拉宫B. 西藏和平解放办法签订仪式C. 人民解放军和平进驻拉萨D. 西藏僧、民欢迎解放军进驻【答案】C【解析】试题本题主要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有关知识。

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图片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和平进驻拉萨。

ABD不能正确解读图片信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选择题“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此话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是()A. 促进朝鲜统一B. 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C. 为了保家卫国D. 防止朝鲜战争的爆发【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内容“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对东北不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侵略者打到鸭绿江边,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所以,中国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

AD项表述错误;B项是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对我国产生的影响;C项符合题意,故选C。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说法正确的是()A. 夏朝实行世袭制,商朝实行禅让制B. 商朝实行世袭制,西周实行分封制C. 夏朝实行分封制,商朝实行世袭制D. 西周实行禅让制,商朝实行分封制2. 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说法正确的是()A. 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使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B. 吴起在楚国进行变法,使楚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C. 李悝在魏国进行变法,使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D. 商鞅在齐国进行变法,使齐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3. 下列关于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说法正确的是()A.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分封制,使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巩固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使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巩固C.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世袭制,使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巩固D.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禅让制,使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巩固4. 下列关于汉朝的建立和“文景之治”,说法正确的是()A.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实行分封制,使国家走向繁荣B. 汉文帝、汉景帝在位期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使国家走向繁荣C. 汉武帝在位期间,实行推恩令,使国家走向繁荣D. 汉武帝在位期间,实行削藩政策,使国家走向繁荣5. 下列关于三国鼎立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A.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B. 赤壁之战中,孙权和刘备联合击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C.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击败孙权和刘备,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D. 赤壁之战中,曹操击败孙权和刘备,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6. 下列关于西晋的建立和“八王之乱”,说法正确的是()A. 司马炎建立西晋,统一全国,实行分封制,使国家走向繁荣B. 司马炎建立西晋,统一全国,实行郡县制,使国家走向繁荣C. 司马炎建立西晋,统一全国,实行世袭制,使国家走向繁荣D. 司马炎建立西晋,统一全国,实行禅让制,使国家走向繁荣7. 下列关于东晋南朝的经济发展,说法正确的是()A. 北方战乱,大量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B. 南方战乱,大量南方人口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 北方战乱,大量北方人口南迁,阻碍了江南地区的开发D. 南方战乱,大量南方人口北迁,阻碍了江南地区的开发8. 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说法正确的是()A. 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使农民负担减轻,促进了北方经济发展B. 孝文帝推行府兵制,使农民负担加重,阻碍了北方经济发展C. 孝文帝推行九品中正制,使农民负担减轻,促进了北方经济发展D. 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使农民负担加重,阻碍了北方经济发展9. 下列关于隋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说法正确的是()A. 隋文帝统一全国后,实行分封制,使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巩固B. 隋文帝统一全国后,实行郡县制,使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巩固C. 隋文帝统一全国后,实行世袭制,使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巩固D. 隋文帝统一全国后,实行禅让制,使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巩固10. 下列关于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说法正确的是()A. 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实行分封制,使国家走向繁荣B. 唐太宗在位期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使国家走向繁荣C. 唐玄宗在位期间,实行推恩令,使国家走向繁荣D. 唐玄宗在位期间,实行削藩政策,使国家走向繁荣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商汤灭夏,建立____,定都____;公元前1600年,商汤战胜____,夏朝灭亡。

部编本人教版2023---2023学年度八年级历史(下)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本人教版2023---2023学年度八年级历史(下)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本人教版2023—2023学年度八年级历史(下)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包括建筑、绘画、书法、音乐等方面 B. 古代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要保护现有遗产,还要传承发展古代文化 C. 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D. 古代文化遗产的保护只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保护2.从地理位置上看,扬州位于()。

A. 黄河流域 B. 长江中下游 C. 黄土高原 D. 青藏高原3.下列哪个事件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A. 丝绸之路的开辟 B. 秦始皇统一六国 C. 郑和下西洋D. 元朝统治全国4.隋唐时期,西安是()。

A. 中国的首都 B. 中国最大的城市 C. 丝绸之路的起点 D. 长安城的省会5.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各地分裂成许多小国,主要是因为()。

A. 文化水平较低 B. 地理环境不利于统一 C. 战争频繁 D. 军事力量弱小…二、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方法。

答: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非常重大。

一方面,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代表了中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保护古代文化遗产是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

另一方面,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好古代文化遗产,不仅可以展示中国的伟大历史和文化,也可以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

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有几个方法。

首先是加强立法保护,通过法律的手段规范保护工作,确保文化遗产的安全和完整。

其次是抓好认定和登记工作,对古代文化遗产进行科学、准确的鉴定和登记,建立健全文化遗产的档案资料。

同时,还需要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研究和修复工作,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濒危的文化遗产进行修缮和保护。

此外,还需要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古代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重视,树立全社会共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东亚的国家?A. 中国B. 日本C. 韩国D. 印度答案:D2. 欧洲最长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比萨河C. 内尔河D. 伏尔加河答案:D3. 中国的四大发明不包括: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电池答案:D...第二部分:填空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 "思想者"是古希腊的一种:答案:职业2. 《论语》中的作者是:答案:孔子...第三部分: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指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一般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乡试是在县级进行的考试,通过者可以参加会试;会试是在省级进行的考试,通过者可以进入殿试;殿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通过者可以成为官员。

科举制度的实行有效地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为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四部分:论述题(共2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请论述一下近代中国的百年变革和现代化建设。

答案:近代中国的百年变革和现代化建设是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一系列重要变革和建设。

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百年的苦难和动乱,包括晚清末年的列强入侵、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在等领导下,中国成功地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包括土地改革、农业集体化、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推进了经济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在近代的百年变革和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寻求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

...完整的试卷及答案请参考附件。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校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建设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西藏和平解放②“一五计划”开始实施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A.③①④②B.③④①②C.④①②③D.④③②①2.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

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

从“人民解放军”“人民银行”,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表明我国()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4.右图是长津湖战役中“冰雕连”一位战士写下的绝命诗。

据此可知,“冰雕连”肩负的神圣使命是()A.解放全中国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C.向工业化进军D.建设现代化钢铁长城5.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6.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

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B.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完成统一C.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D.抗美援朝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百年屈辱7.建国初期,毛泽东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二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二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二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A. 康有为B. 梁启超C. 张之洞D. 袁世凯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A. 五四运动B. 南昌起义C. 秋收起义D. 古田会议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百团大战D. 淞沪会战A. 《共同纲领》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A. “五一六”通知B. “批林批孔”运动C. “四五”事件D. “八八”事件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8.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郡县制。

()9.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10. 宋朝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非常发达。

()11.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达到了七次。

()12. 清朝末年,戊戌变法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

()13.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4.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始终处于劣势。

()15. 解放战争时期,辽沈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的第一场战役。

()16.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17. “大跃进”运动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严重失误。

()18.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0.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明朝时期,______下西洋,展示了我国的海上实力。

23. 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______,推翻了清朝统治。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李白B. 李世民C. 赵匡胤D. 武则天答案:C2. 北宋时期,下列哪项科技发明对世界航海有重大影响?A. 指南针B. 火药C. 印刷术D. 造纸术答案:A3. 元朝时期,哪位意大利人来到中国,并记录下了他的旅行经历?A. 马可·波罗B. 但丁C. 达·芬奇D. 哥伦布答案:A4. 明朝初期,下列哪位航海家进行了七次远洋航行,到达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A. 郑和B. 张骞C. 玄奘D. 岳飞答案:A5. 清朝时期,下列哪位皇帝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A. 康熙B. 乾隆C. 雍正D. 嘉庆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的朝代。

(×)2. 宋朝时期,中国开始使用纸币。

(√)3. 元朝时期,中国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4. 明朝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5. 清朝时期,中国成功地抵御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的都城是______。

(长安)2. 宋朝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______。

(南方)3. 元朝时期,中国的首都是______。

(大都)4. 明朝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达到了顶峰,其中最著名的航海家是______。

(郑和)5. 清朝时期,中国的疆域达到了______。

(最大化)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唐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答案:唐朝实行的是封建制度,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下设三省六部制,分别是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和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2. 请简述宋朝时期的经济发展。

答案:宋朝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使得海外贸易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请简述元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答案:元朝实行的是行省制度,国家划分为行省、路、府、州、县五级行政区划,行省是最高行政单位,由行省都元帅管理。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试题一: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1. 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包括哪些主要类型?- 市民制:雅典民主制- 君主制:斯巴达王国- 贵族制:科林斯制、爱奥尼亚制等2. 古代雅典的民主制特点是什么?- 平民市民有民主参政权利,可以参与决策和选举- 直接民主制,市民自己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 市民会议和陪审员法庭是民主政治的两大机构3. 古代斯巴达的君主制特点是什么?- 君主统治,国王是最高权力者- 武力和军事实力的重要性- 严格的军事化教育和军人统治试题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1.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包括哪些主要类型?- 共和制:贵族共和制、民主共和制- :君主制2. 古罗马贵族共和制的特点是什么?- 贵族阶级掌握政治权力- 选举的官员和议会- 由贵族组成的参议院3. 古罗马民主共和制的特点是什么?- 平民市民也有参政权利- 民众大会和平民官员参与决策- 保障市民的政治权益试题三:古印度的政治制度1. 古印度的政治制度包括哪些主要类型?- 吠陀制:吠陀教祭司统治- 王国制:王为最高统治者2. 古印度吠陀制的特点是什么?- 吠陀教祭司拥有政治和宗教权力- 对宗教仪式和法律制定有关键作用- 社会等级制度固化3. 古印度王国制的特点是什么?- 国王是最高统治者- 好战和封建制度的存在- 贵族阶级和农民的不平等地位试题四: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包括哪些主要类型?- 封建制:封建王朝的统治- 中央集权制:秦汉时期的统治2. 古代中国封建制的特点是什么?- 君主为最高统治者,实行制- 重视礼仪和祭祀制度- 封建等级制度严格3. 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的特点是什么?- 中央政府集中权力,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命- 形成完备的官僚体系- 实行统一的法律制度答案:试题一:1. 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主要类型有市民制、君主制和贵族制。

2. 古代雅典的民主制特点是平民市民有民主参政权利,直接民主制和市民会议、陪审员法庭是民主政治的两大机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学期期
末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1. 中国四大古代文明是指:
A. 夏商周古文明、松花江文明、黄河文明、黄海文明
B. 黄河文明、长江文明、珠江文明、松花江文明
C. 考古学家发掘出的四大封建社会文明
D. 夏商周古文明、商周时期以来的封建社会文明
答案:D
2. 第一个使用文字的朝代是:
A. 东周
B. 战国时期
C. 殷商
D. 夏朝
答案:C
3. 中国封建制度的特征之一是:
A. 以奴隶制为基础
B. 社会等级森严
C. 实行中央集权制
D. 承认私人财产制
答案:B
第二部分简答题
1. 请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答: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都向更为成熟的状态转变,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多个比较强大的国家。

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斗争、思想文化的创新等都为后来的中国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

2. 请简述“五经”。

答:五经指《易经》、《诗经》、《书经》、《礼经》、《春秋》。

这五本经书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讲述的
内容涉及到中国古代的历史、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

其中,
《易经》讲述的是自然哲学,是智慧之书;《诗经》是古代诗歌的
集合;《书经》是古代名人的文集;《礼经》是古代礼仪制度的规
定和说明;《春秋》则是古代历史文章的集合,留下了很多珍贵的
历史信息。

第三部分论述题
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请阐述这句话的含义。

答:这句话指的是中国文化源源不断自古至今地传承发展,虽
然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时代变革中仍然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历史中,从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五经,到现代的
财经知识,都是中国文化在漫长的时间中不断地发展与创新。

即使
现在,中国文化仍在不断发展与创新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