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历史初二期末试题及答案

历史初二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统一货币是:A. 刀币B. 布币C. 半两钱D. 铜钱答案:C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考试是:A. 乡试B. 会试C. 殿试D. 府试答案:C3. 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是:A. 广州B. 上海C. 天津D. 厦门答案:A4. 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朱熹,他的主要贡献是:A. 创立了儒家学说B. 创立了道家学说C. 创立了法家学说D. 创立了理学答案:D5.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东厂,其主要职能是:A. 监察百官B. 管理财政C. 管理军事D. 管理教育答案:A6. 清朝康熙年间,对西藏地区实行了什么政策?A. 册封制度B. 世袭制度C. 土司制度D. 郡县制度答案:A7.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明朝的皇帝?A. 朱元璋B. 朱棣C. 朱由检D. 朱厚照答案:D8. 元朝时期,实行的民族政策是:A. 民族平等B. 民族歧视C. 民族融合D. 民族隔离答案:B9.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杜甫,他的诗作主要反映了:A. 宫廷生活B. 农民生活C. 边塞生活D. 商业生活答案:B10. 清朝乾隆年间,著名的小说《红楼梦》的作者是:A. 曹雪芹B. 罗贯中C. 施耐庵D. 吴承恩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答案:李渊2. 明朝的都城最初设在______。
答案:南京3. 元朝时期,著名的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______。
答案:《窦娥冤》4. 清朝康熙皇帝的年号是______。
答案:康熙5. 唐朝的盛世被称为______。
答案:开元盛世6.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他率领的船队最远到达了______。
答案:非洲东海岸7. 元朝时期,著名的科学家郭守敬的主要贡献是______。
答案:编制《授时历》8. 清朝乾隆年间,著名的小说《儒林外史》的作者是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学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学科期末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本试卷分卷I和卷II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卷II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卷I(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开始于()A.中华民国成立 B.中国共产党成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改革开放2.彭德怀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A.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B.三大改造的完成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3.毛毛的爷爷给他讲英雄故事:“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正在发射的射孔…”,请猜这位英雄人物是谁?()A 黄继光 B.雷锋 C.邱少云 D.王崇伦4.我国是农业大国,政府历来都把“三农”问题列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
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26.9%,达到14000万吨,这其中根本原因是() A.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B.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提高与改进C.工业极大发展,辅助了农业 D.土地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5.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西藏解放的历史意义包括()①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②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③挫败了藏独反动阴谋④西藏跨入了社会主义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6.在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最主要的创举是()A.进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D.实行农业合作化7.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茅于轼先生在北大讲学时说:“不能借口少数服从多数而剥夺少数人的基本权利,因为少数人的基本权利若得不到保障,最终可能连国家主席的基本权利也得不到保障。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东亚的国家?A. 中国B. 日本C. 韩国D. 印度答案:D2. 欧洲最长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比萨河C. 内尔河D. 伏尔加河答案:D3. 中国的四大发明不包括: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电池答案:D...第二部分:填空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 "思想者"是古希腊的一种:答案:职业2. 《论语》中的作者是:答案:孔子...第三部分: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指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一般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乡试是在县级进行的考试,通过者可以参加会试;会试是在省级进行的考试,通过者可以进入殿试;殿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通过者可以成为官员。
科举制度的实行有效地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为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四部分:论述题(共2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请论述一下近代中国的百年变革和现代化建设。
答案:近代中国的百年变革和现代化建设是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一系列重要变革和建设。
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百年的苦难和动乱,包括晚清末年的列强入侵、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在等领导下,中国成功地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包括土地改革、农业集体化、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推进了经济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在近代的百年变革和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寻求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
...完整的试卷及答案请参考附件。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1.下列关于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事件,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南北朝时期,南方先后出现了刘宋、南齐等国家。
B. 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的国家主要有北魏、东魏等。
C. 南北朝时期,南方国家的政权相对较为稳定。
D. 南北朝时期,南北方国家长时间战乱不断。
答案:C2.福建历史上最早的一个多民族国家是() A. 高宗国B. 闽国C. 南诏D. 吴越国答案:B3.下列关于唐朝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封建王朝之一。
B. 唐朝时期,中国的疆土不断扩大。
C. 唐朝的科举制度很荣昌,造就了许多才德兼备的官员。
D. 唐朝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
答案:D4.下列关于宋朝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从北方迁徙到南方的第一个王朝。
B. 宋朝时期,农业发展迅速,许多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C. 宋朝的科技发达,然而在军事方面较为薄弱。
D.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发达的一个朝代。
答案:B5.下列关于元朝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B. 元朝首都定在了北京。
C. 元朝的统治者是皇帝,其统治方式与前代相同。
D.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
答案:C二、判断题(共20分,每题2分)1.英国工业革命是18世纪发生在英国的一次重要的社会变革。
(√)2.欧洲文艺复兴是指14世纪到16世纪期间,欧洲各国发生的一次文化变革。
(√)3.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之一,其艺术家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为世人所知。
(√)4.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一直领先于欧洲,欧洲在科技领域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5.欧洲的文艺复兴使欧洲列强开始了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割据。
(√)三、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1.南北朝时期,南北方国家的政体和社会状况有何不同?答案:南北朝时期,南方国家的政体多为帝国政体,例如刘宋、南齐等。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年级历史试题卷⼀、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计40分。
)1、1949年10⽉1⽇的开国⼤典标志着中华⼈民共和国的成⽴,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主要是指( )A .国家的名称变了B .国家独⽴富强了C .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了D .⼈民的⽣活改善了2、历史兴趣⼩组开设了⼀个有关抗美援朝时期⼈物的专题⽹站,收录的历史⼈物不应包括()A .彭德怀B .黄继光C .邱少云D .邓稼先 3、某同学利⽤下⾯的三幅历史图⽚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内容应围绕()A .⼟地改⾰B .农业合作化C .⼈民公社化D .“⼤跃进”运动4、新中国成⽴以来,党和政府的下列举措中,推动了西藏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措施是()①和平解放西藏②修建了青藏铁路③建⽴了经济特区④实施西部⼤开发展战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个五年计划(1953—1957)⾥,我国没有完成的任务是A .实现⼯业化,把我国从农业国变成了⼯业国()B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 .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开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青藏公路上”,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在() A .抗美援朝时期 B .“⼀五”计划时期 C .“⼤跃进” 时期 D .“⽂⾰”时期7、如图是1949~1989年我国粮⾷产量变化折线图。
下列选项中,哪⼀个不是引起A 点到B 点粮⾷产量变化的原因?()A .农业合作化运动B .“⽂⾰”的破坏C .⽣产⼒⽔平低下D .急于求成,缺乏经验8、⼈民公社体制下的农民和家庭联产承包⽣产责任制下的农民在下⾯哪⼀⽅⾯是相同的?()A.⽣产的积极性⽅⾯B.⼟地的所有制⽅⾯C.家庭的收⼊⽅⾯D.⽣产的⾃主性⽅⾯9、1976年《天安门诗抄》:“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
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是拆还是烧?”这⾸诗反应的政治要求是()A .黄浦江上建新桥B .粉碎“四⼈帮”C .粉碎林彪集团D .炮打资产阶级司令部10、历史⽼师布置⼀道作⽂题:中共⼗⼀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平拟⼀份发⾔提纲。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试题考点一物质日子和社会习俗的变化1.(2012年浙江文综,17)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
这反映出(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进展C.物质日子时尚的变化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准确明白广告信息是关键。
经过材料中广告内容,能够分析出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市场,但商品只涉及物质日子的变化,没有体现衣、住、行等方面,结合广告具有时尚性,从这两个方面推断C项是最佳答案。
2.(2012年江苏历史,6)1912年3月,南京暂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
……光复往后,闻中央地点各官厅,漫别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
”有研究者发觉,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别辞。
”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别知民国政体之变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故意玷污平等制度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解析:D 本题要紧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辨析历史咨询题的能力。
题干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官员及百姓日常礼仪和社会习俗的事情,由材料别能得出A项结论;B项内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题干材料反映出“受之者”和“施之者”等级观念还是浓厚,但“受之者”故意玷污平等制度在材料中体现别出,故排除C,D项符合题意。
【名师点评】结论型挑选题的解题技巧结论型挑选题也称论证分析型挑选题,普通有两种考查形式:一是题干普通为教材中未浮现的历史结论,选项为所学史实,需要推断选项中的史实是否符合题干中的结论;二是题干为简略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备选项是依据这些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得出的结论,需要分析推断选项的结论是否符合题干反映的信息(上题算是属于该类型的结论型挑选题)。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李白B. 李世民C. 赵匡胤D. 武则天答案:C2. 北宋时期,下列哪项科技发明对世界航海有重大影响?A. 指南针B. 火药C. 印刷术D. 造纸术答案:A3. 元朝时期,哪位意大利人来到中国,并记录下了他的旅行经历?A. 马可·波罗B. 但丁C. 达·芬奇D. 哥伦布答案:A4. 明朝初期,下列哪位航海家进行了七次远洋航行,到达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A. 郑和B. 张骞C. 玄奘D. 岳飞答案:A5. 清朝时期,下列哪位皇帝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A. 康熙B. 乾隆C. 雍正D. 嘉庆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的朝代。
(×)2. 宋朝时期,中国开始使用纸币。
(√)3. 元朝时期,中国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4. 明朝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5. 清朝时期,中国成功地抵御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的都城是______。
(长安)2. 宋朝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______。
(南方)3. 元朝时期,中国的首都是______。
(大都)4. 明朝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达到了顶峰,其中最著名的航海家是______。
(郑和)5. 清朝时期,中国的疆域达到了______。
(最大化)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唐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答案:唐朝实行的是封建制度,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下设三省六部制,分别是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和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2. 请简述宋朝时期的经济发展。
答案:宋朝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使得海外贸易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请简述元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答案:元朝实行的是行省制度,国家划分为行省、路、府、州、县五级行政区划,行省是最高行政单位,由行省都元帅管理。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人教版)(含答案)(超经典)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人教版)(含答案)(超经典)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九一八事变D. 中共二大的召开答案:B2. 以下哪个国家没有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A. 德国B. 日本C. 英国D. 美国答案:C3. 哪一次战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A. 抗日战争的胜利B. 鸦片战争的结束C. 解放战争的胜利D. 第一次国共内战的结束答案:C第二部分:填空题4.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哪里宣告成立?答案:天安门广场5. 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地是__北京__。
第三部分:简答题6. 请简单描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
答案: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包括反帝反封建和反对蒋介石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被动地位到主动地位的转变。
第四部分:论述题7. 请论述中国抗日战争的意义。
答案: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保卫国家独立、民族尊严和人民幸福而进行的正义战争。
这场战争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企图,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同时,抗战也成为中国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基础,促进了国共两党的统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第五部分:解答题8. 请解答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答案: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包括经济发展的滞后、改革的阻力以及对外交往的限制等。
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国防和外交政策的调整等。
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选项中,属于人类最早工具的是:
A. 石器
B. 陶器
C. 金器
D. 玉
2. 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时期,最著名的君主是:
A. 伏羲
B. 黄帝
C. 炎帝
D. 帝喾
3. 中国古代的两个伟大文明是:
A. 红河文明和长江文明
B. 商和周
C. 秦和汉
D. 隋和唐
4. 著名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是:
A. 唐朝
B. 宋朝
C. 隋朝
D. 汉朝
5.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结束?
A. 青铜器的大量制造
B. 长城的修建
C. 《礼记》的创作
D. 燧人氏用火的发明
6. 著名的汉制丝绸之路起点是:
A. 汉高祖刘邦
B. 汉武帝
C. 汉高祖刘邦
D. 汉惠帝刘盈
7. 古代官府中,主持军事和外交事务的是:
A. 铁帮
B. 兵法
C. 将军
D. 祭司
8. 古代中国的提款方式主要是:
A. 货币交换
B. 秤交换
C. 物物交换
D. 等价交换
9. 中国古代工商业比重最大的民族是:
A. 汉族
B. 蒙古族
C. 朝鲜族
D. 回族
10. 古代礼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
A. 弘扬爱国精神
B. 培养贵族子弟
C. 军事训练
D. 全面发展个人能力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2分)
1. “先秦”历史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221
年这段季节,其中包括了夏、商、周三个古代的_________。
2.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学术思想经过了“百家争鸣”时期,名家引领着中国思想的思潮,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________学派。
3. 中国古代的“农业科技”相对先进,那么这主要是得益于继续发酵_____和扩展流水作业的使用。
4. 秦时的统一战争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历史上首度制出了
_______,为中国的统一进程提供了极大的硬件保证。
5. 在唐宋两个朝代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大规模的南下民族迁徙现象被称作_____。
6. 唐宋时期,“节度使”是对中央政权实际掌握权的地方军事首领,其中最着名的一个是________。
7. 明代在丝绸交流上进一步的扩展和促进,做出的最重要的开创性贡献就是_____。
8. 吴承恩的“西游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长篇神魔小说,其中唐僧取的正式哪个名字?
9.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四个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
_______。
10. 中国古代战争之中的一种延伸形式就是海上丝绸之路,起
点是_______江口。
三、简答题(共30分,每小题10分)
1.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四大文明。
2. 请简要描述古代中国的两大海上丝绸之路分别是什么。
3. 请简要解释古代中国的“礼乐教育”。
四、论述题(共10分)
请你用几句话来概括中国古代五千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