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防洪堤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堤防可行性研究报告

堤防可行性研究报告堤防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本次研究旨在评估堤防建设的可行性,包括对工程投资、环境影响、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1. 堤防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对当前区域的洪涝灾害情况进行研究,评估堤防建设对防洪救灾的贡献。
2. 工程投资分析:评估堤防建设所需的投资成本,包括土地征用、工程施工、设备采购等方面,并比较与其他防洪措施的经济效益。
3. 风险评估:对堤防工程可能面临的自然灾害、地质灾害等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和风险管理建议。
4. 环境影响评估:评估堤防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对水质、水生态系统、湿地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修复和保护建议。
5. 社会经济效益评估:评估堤防建设对当地经济、居民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包括对农田灌溉、交通运输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三、研究方法:1. 数据收集与整理:收集相关的区域气象数据、洪水历史资料、土地利用情况等,并整理为可用的数据。
2. 模型建立与分析:基于收集到的数据,建立评估模型,对各项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估。
3. 综合评估:将各项指标的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得出最终的可行性评估结论。
4. 风险评估:基于风险理论和风险管理方法,对堤防工程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
5. 环境影响评估:采用环境评估方法,对堤防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
6. 社会经济效益评估:采用经济评估方法,对堤防建设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行评估。
四、预期结果:1. 确认堤防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供防洪救灾的有效措施。
2. 评估堤防建设的投资成本,并与其他防洪措施进行对比,提供投资决策依据。
3. 确定堤防工程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和风险管理建议。
4. 评估堤防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修复和保护建议。
5. 评估堤防建设对当地经济、居民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并提供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结果。
五、研究重点和难点:1. 数据收集的困难:需要获取大量的相关数据,涵盖气象、地质、生态等多个方面。
防洪堤可行性研究报告

防洪堤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防洪堤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通过对洪水防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以及对现有防洪措施的评估和对比,得出防洪堤的建设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洪灾的发生和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同时,本报告还分析了防洪堤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建议。
1. 引言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洪灾频发的风险日益增加。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防洪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报告旨在研究防洪堤建设的可行性,通过对现有防洪措施的评估和对比,提出防洪堤建设的优势和必要性。
2. 洪水防灾的必要性分析洪灾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洪水不仅对人民的生命造成威胁,还会导致农田和城市基础设施的破坏,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严重损失。
因此,洪灾防治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 现有防洪措施的评估和对比在洪灾防治方面,目前有多种不同的措施方法可供选择。
在本节中,我们将对现有的防洪措施进行评估和对比。
根据对比结果,防洪堤建设相较于其他措施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可行性。
4. 防洪堤的建设优势防洪堤作为一种主要的防洪措施,具有以下几个优势:4.1 高效降低洪水威胁。
防洪堤能够有效地抵挡洪水的侵袭,保护背后城市和农田的安全。
4.2 节约土地资源。
相比其他措施,防洪堤占用的土地资源相对较小,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
4.3 提高城市形象。
防洪堤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安全性,还能够增加城市的景观,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
5. 防洪堤建设的经济效益防洪堤建设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通过减少洪灾对农田和城市基础设施的破坏,防洪堤能够节约巨额修复和恢复费用。
同时,防洪堤的建设还可以提高城市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潜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6. 防洪堤建设的社会效益防洪堤建设对社会也带来了显著的效益。
首先,防洪堤的建设可以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减少洪灾带来的伤亡。
其次,防洪堤作为一项公共设施,可以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堤防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堤防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前言二、研究背景三、堤防建设的必要性四、堤防建设的影响及风险分析五、堤防建设的技术可行性六、堤防建设的经济可行性七、堤防建设的社会可行性八、结论与建议一、前言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尤其对于水资源不足的地区来说,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而为了有效地控制洪水、保护农田和城市等重要区域,堤防的建设显得尤为必要。
本报告旨在对堤防建设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背景堤防是一种用于防洪、河道整治、水库险工及保护海堤等工程的重要设施。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增多等因素的影响,洪灾频发,建设堤防成为了一种应对洪水灾害的有效手段。
但在堤防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问题,确保建设可行性和效果。
三、堤防建设的必要性1.防洪抗洪:建设堤防能有效地控制洪水,减轻洪灾对农田、居民、城市等区域的影响,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河道整治:堤防建设能够对河道进行规范整治,保持河道通畅,减轻河道淤积和污染问题,改善河道生态环境。
3.水资源利用:通过建设堤防,可以有效调节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的持续供应。
四、堤防建设的影响及风险分析1.环境影响:堤防建设可能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如水质变化、水生态系统破坏等。
2.工程风险:堤防建设需要对地质、水文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确保堤防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社会影响:堤防建设可能对周边居民和农田等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充分考虑相关的社会影响和风险。
五、堤防建设的技术可行性1.地质勘测:堤防建设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地质勘测,确保建设地点合适,避免地质灾害风险。
2.工程设计:堤防建设需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监测系统:堤防建设后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堤防的变化和安全情况。
六、堤防建设的经济可行性1.投资回报:堤防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但通过减少洪灾损失、提高农田产量等方式,可以实现投资回报。
防洪堤可行性研究报告

防洪堤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自古以来,洪水灾害一直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
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防洪工作变得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防洪堤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背景介绍1. 洪水灾害的危害性洪水灾害不仅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直接威胁,还会引发社会不稳定、产业受损等一系列负面影响。
因此,构建可靠的防洪系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2. 防洪堤的作用防洪堤作为防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拦截洪水,防止其泛滥。
它承载着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福祉的使命。
三、可行性研究方法1. 数据收集通过收集历史洪水数据、地形地貌信息、水文气象数据等,对研究区域的洪水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2. 风险评估利用水利工程学和地质学等学科知识,对防洪堤在洪水频发区域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抗洪能力、潜在缺陷等方面的考虑。
3. 成本效益分析在确定防洪堤建设方案后,对其成本及预期效益进行详细分析,以评估其可行性和经济性。
四、可行性研究结果1. 抗洪能力评估根据历史洪水数据和地形地貌信息,防洪堤的设计高度和长度得以确定,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洪水情况。
经过计算和模拟,防洪堤在最严重的洪水情景下也能有效抵御洪水侵袭。
2. 风险评估结果根据风险评估模型,对防洪堤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安全控制、环境保护以及维护管理等方面。
研究结果表明,在维护得当的情况下,防洪堤能够长期稳定工作,减少洪水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3. 成本效益分析结果通过对防洪堤建设和维护成本以及灾害损失预测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发现防洪堤的建设是一项具有长期可持续性的投资。
在预防洪水灾害、保护人民安全和减少经济损失等方面,防洪堤的效益显著。
五、结论与建议1. 结论本次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合理的设计和管理下,防洪堤具备良好的抗洪能力,能有效减轻洪灾对人民的威胁。
2. 建议(1)建议政府将防洪堤建设纳入国家规划,加大对防洪工程的投入和支持。
(2)建议加强防洪堤维护管理,定期检查维修,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防洪堤可行性研究报告

防洪堤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洪水是自然界在特定时段里发生的一种灾害。
洪水的泛滥经常造成重大的人员伤害、企业财产损失、城市基础设施毁坏等问题。
为了解决洪水灾害,防洪堤这种可以使得河堤更加牢固,避免水流溢出,减缓洪水造成的灾害的手段应运而生。
二、防洪堤的发展历程防洪堤的起初的形式就是在河堤的表面覆盖一层厚重的石头,这样可以使得水流在流过这些石头时就会产生阻碍,这样的方式可能阻止洪水造成的灾害。
但是这种方式的缺点仍然显而易见:一是石头比较重,所以不利于施工,二是如果没有好的设计,石头上会堆满了泥土,导致不合理。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尝试更好的方式来应对洪水的威胁,因此,底部被浸泡在水中的桩子(常见于低洼地区或相对收缩的河流中),正在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防洪方法。
三、可行性研究如何判断一个防洪方案的可行性?要合理评估防洪堤所需的用地、物资和时间的量。
因为防洪堤的厚度、高度和长度都直接影响它的效果,因此在设计方案时需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以充分考虑洪水来袭时的水位变化和防洪堤的承受能力,防止防洪堤在洪水到达时失效。
四、应对阳光照射和风吹过阳光和风等大气条件的因素也不可忽视,尤其是在建造高温的防洪堤时更应注意到这个问题。
在选择一种适合的防河堤的材料时,同样考虑到材料必须能够抵抗风雨和阳光等自然因素的威胁,保证长期使用的耐用性。
五、避免侵蚀流动的水容易滋生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等),木材也因受到水流冲击及外部环境(如风、雨、阳光)的侵蚀容易受损。
因此,在选择合适的防洪堤材料时必须考虑它的耐腐朽和防侵蚀能力,以增加它的使用寿命。
六、结论综上所述,防洪堤是防止洪水造成灾害的有效手段之一,合理施工并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防洪堤的影响,是保证防洪墙的效果的先决条件。
因此,在防洪堤的可行性研究中必须充分考虑防洪堤的经济、效能和安全等多方面的因素,以使施工工程能发挥最大的效应。
防洪堤可行性研究报告

防洪堤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防洪堤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评估,以确定其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通过对现有洪水情况和防洪措施的分析,探讨防洪堤的潜在效果和可能的局限性,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二、研究方法1.调查数据在研究中,我们收集了历年来的洪水数据,包括洪水频率、洪水峰值流量、洪水过程等信息。
同时,我们还分析了现有的防洪措施和设施,以了解其对洪水抵御能力和效果。
2.现场考察我们对涉及的河流、河道、湖泊等地理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其地理环境和自然特征。
同时,我们还考察了周边的城市建设和人口分布情况,以获得全面的背景信息。
3.模拟仿真基于已有的数据和现场考察所得信息,我们利用水文模型和数值仿真工具对防洪堤的效果进行模拟。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洪水的波动情况和防洪堤的抵御效果,为可行性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三、现状分析1.洪水频发情况通过对历年来的洪水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该地区洪水频发,尤其在雨季时更为明显。
每年都有大量的涝灾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2.现有防洪措施目前,该地区已经采取了一些防洪措施,如水库建设、河道疏浚等。
虽然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洪水带来的影响,但仍然难以完全解决洪水问题,并且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3.人口安全问题随着城市的扩展和人口的增加,该地区的人口密集度越来越高,人口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洪水的突发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洪措施来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四、防洪堤的可行性评估1.效果评估通过水文模型和仿真工具的计算和模拟,我们预测了防洪堤建设后可能的抵御效果。
结果显示,防洪堤可以显著减少洪水的波动幅度,降低洪水峰值流量,提高防洪水平,保护周边城市和农田的安全。
2.成本效益分析在评估防洪堤的可行性时,我们还考虑了其建设成本和维护费用。
综合考虑现有资源和经济情况,我们认为防洪堤的建设是经济可行的,其长期效益将远远超过投入成本。
堤防可行性研究报告

堤防可行性研究报告堤防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堤防建设是防洪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减少洪灾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选择建设堤防之前,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以确定建设堤防是否可行,是否能够带来预期的效益。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建设堤防的可行性,并据此提出建设堤防的建议。
具体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评估建设堤防对防洪效果的影响;2.评估建设堤防的投资成本;3.评估建设堤防的环境影响。
三、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堤防建设的技术要求和防洪效果,以及已有堤防项目的实施情况。
同时,对研究区域进行实地调研,了解该地区的洪灾情况、地形地貌等,为建设堤防提供数据支持。
四、研究结果根据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建设堤防可以有效减少洪灾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提高防洪能力;2.建设堤防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包括工程设计、施工和维护等方面的费用;3.建设堤防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改变水文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等。
五、建议根据研究结果,对于建设堤防的可行性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在选择建设堤防的区域时,应考虑洪灾的频率和影响范围,以确保堤防的防洪效果能够达到预期目标;2.在工程设计和施工阶段,应采用合理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以降低建设堤防的成本并确保工程质量;3.在建设堤防的同时,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六、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得出了建设堤防的可行性结论:建设堤防是可行的,可以减少洪灾的影响,提高防洪能力。
然而,应结合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建设堤防的区域,并注意在建设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七、参考文献1.某某某. 堤防工程设计与施工[M].某某出版社,2000.2.某某某. 洪水频率分析及其在堤防设计中的应用[J]. 水利学报,2010,41(5):573-578.。
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洪水是自然界的一种常见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降低洪水灾害的风险,防洪工程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篇报告将对防洪工程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分析。
二、防洪工程的必要性1.安全性洪水可能导致道路、建筑物等公共设施的损坏,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
通过建设防洪工程,可以降低洪水灾害的风险,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
2.经济效益洪水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巨大,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通过投资兴建防洪工程,可以减少洪水灾害对经济的冲击,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三、防洪工程方案的选择1.堤坝建设堤坝是一种常见的防洪设施,可以阻止洪水的扩散,保护沿岸地区的安全。
但是,堤坝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并且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2.水库建设水库可以调节河流水位,减少洪峰流量,从而降低洪水灾害的风险。
然而,水库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并且可能对周边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3.河道疏浚河道疏浚是通过清理河道的杂草、淤泥等物质,增加河道的通水能力,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
河道疏浚成本相对较低,对环境影响较小,但无法完全解决洪水灾害。
四、可行性研究方法1.社会调研通过对当地居民、农民和相关部门的调研,了解他们对防洪工程的需求和看法,从而确定防洪工程方案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2.环境评估进行环境评估,评估防洪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情况,制定相应的保护方案。
3.经济评估通过经济评估,分析防洪工程的投资收益比、成本效益等指标,确定防洪工程的可行性。
五、防洪工程的可行性分析1.社会需求通过社会调研,了解到当地居民对防洪工程的迫切需求,防洪工程的建设可满足居民对安全的追求,具有良好的社会支持。
2.环境影响经过环境评估,发现防洪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且可以通过合理的保护措施来降低环境影响,具备可行性。
3.经济效益经过经济评估,发现防洪工程的投资回报期相对较短,经济效益明显,具备可行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某市政防洪堤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总论1.1项目名称:某市政防洪堤建设项目1.2 拟建地:某县城1.3承办单位负责人承办单位:某农业产业化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李青某农业产业化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8年,属国有独资公司,实行法人代表负责制,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求发展,自我约束,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
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董事会由梁元和任董事长,董事会成员由徐显前、刘国云、杨通虎、陆奇先同志担任,衡湘琴、伍国怀、尹仕奇、龙光雄为监事会成员,根据董事长提名,任命李青为公司总经理,张和国、杨翠微为公司副总经理。
公司的经营范围为:1、农产品流通:经营茶油、野生蕨类产品加工产品、腌制畜禽产品等全县各类民族名、特、优农产品。
2、农业基地开发:重点开发经营中药材种植、优质果树、林木、畜禽养殖基地。
3、经营农业水利设施:投资建设农田水利设施,采取企业化管理,有偿服务。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农村信息化及旅游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对外招商引资、融资、有偿服务。
1.4编制单位: 湖南省湘潭工程咨询公司负责人:马成钢为了搞好本项目的前期工作,某农业产业化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湖南省湘潭工程咨询公司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我咨询公司立即组织技术人员(专家),到现场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广泛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对项目进行认真论证、分析评价,于2008年1月完成本报告的编制,供审批部门决策参考。
1.5编制的依据和范围依据:(1)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3)《某城市总体规划报告》;(4)《渠水流域规划报告》;(5)《某县城防洪规划报告》。
(6)国家其他各有关专业设计规范及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供水、供电、环保、资金筹措意向等基础资料。
范围:主要针对拟建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客观分析城镇防洪,确定市政防洪堤工程建设规模、工程技术方案、投资估算等,并论述本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6研究结论(1)工程概况某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怀化市南部,距怀化市230km,是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向西南幅射的一个窗口,处于我省西线开发的有利位置。
县城位于渠水三级支流坪坦河、马龙河交汇处,沿双江河成带状分布。
县城城区属山坡起伏、冲垅交错的低山丘陵区,城区建设用地约3.0km2。
某城座落在渠水二级支流双江河中游,坪坦河、马龙河在县城汇合。
双江河、马龙河、坪坦河将县城分为三个大的区间,即河西防护片、河东防护片、大路防护片区,总人口3.0万人。
在这里集中了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100多个,城区商业网点密布,是该县政治、经济、文化及商业中心。
双江河流经城区长度3.0km,坪坦河、马龙河流经城区1.0km,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形所限,大部分建筑物傍水而建,挤占河床。
城区修建的七座桥梁,都没有通过水政部门的防洪评估且严重阻水。
此外,流域上游森林过量砍伐和植被的破坏,以及人为向河道倾倒石渣等建筑废弃物,加剧了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造成河床抬高,洪水位也相应抬高。
据有关资料记载,近几年几乎年年有洪水进城,特别是1996年特大洪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0.85亿元。
某城防洪根据《某县城市政防洪堤工程规划报告》及其批文分为河西、河东、大路三区,防洪大堤总长6710m,其中,防洪堤3490m,护岸3220m。
(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某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209国道即湘桂公路沿东南横穿而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有“西南隅要腹之地”之称,是东引西联、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内陆西南地区辐射的重要窗口。
主城防洪区为河西防护区独立的防护圈,城东防洪区为河东防护区独立的防护圈,两区占县城市人口的80%。
主城、城东两区域沿双江河两岸而建。
河岸多为I级阶地,地势较低,洪涝灾害频繁。
城区原有堤段短,未形成完整的防洪保护圈。
每临汛期,人心惶惶,当地政府均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筑临时土堤、沙袋堤等才能勉强抵御洪水危害,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根据水文提供的水位,某城当遇到20年一遇的洪水时,最大淹没水深3.24m,受淹面积1.23km2,淹没耕地5200亩,受灾人口1.01万人,被淹厂矿企业160家,直接经济损失0.85亿元;主城和城东两区损失占80%以上。
随着某城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区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快速增加,财富不断增加,发生同样量级的洪水,洪灾损失将成倍增加。
由于城东、主城地势较低,受灾频率高、洪灾损失大,因此,优先进行主城、城东保护圈的堤防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3)工程任务和规模根据某城目前市政防洪堤工程的现状和近几年来的洪灾损失情况,本次堤防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建设和完善必要的防洪设施,使主城、城东两区形成封闭的防洪保护圈,提高某城城区整体防洪的能力,减轻洪水对城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威胁,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根据《某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和《某县城防洪规划报告》,依照区内的水系分布和自然地形,结合城区发展和沿江路的建设,将城区划分为三个保护区进行设防,即:河东保护区,河西保护区,大路保护区。
主城防洪护区为河西保护区的独立防护圈,城东防洪区为河东保护区的独立防护圈,某城总保护面积为1.52km2。
本次设计的保护范围为主城防洪区,城东防洪区保护面积为1.08km2,占防护总面积的71%。
工程规模本次设计在规划的基础上,经论证比较,城东防洪区,新建堤防2890m(从城东大桥沿双江河东岸经小学、饲料厂、杆子村、大寨至双江变电站)以及建设防汛指挥系统及配置需要的设施。
(4)工程等级和设计标准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及《城市市政防洪堤工程设计规范》GJJ50-92要求,防洪标准为二十年一遇;治涝标准为十年一遇。
堤防及穿堤建筑物、治涝工程是县城市政防洪堤工程的主要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
(5)水文气象双江河为渠水二级支流,某城位于双江河中游,坪坦河、马龙河交汇处。
双江河全流域面积为379km2,县城控制流域面积234km2。
渠水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无霜期长。
流域内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
通道气象站拥有较长的气象观测资料,据该站1951~1999年实测资料的统计分析:多年平均降雨量1448.8mm,多年平均气温16.3℃,多年平均风速1.6m/s,历年最大风速19.0m/s,主导风向为WNW。
某24小时降水设计暴雨值、双江河县城站、马龙河河口设计洪水成果见表1.7.1~1.7.3。
表1.7.2 双江河县城站设计洪水成果表单位:m3/s表1.7.3 马龙河河口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表单位:m3/s(6)工程地质防洪区地处江南地轴两南段的新华夏系雪峰地背斜的团河—县溪复式背斜南部,区内无活动性断裂通过。
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确定,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小于Ⅵ度区,属相对稳定地块。
堤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受大气降水补给,并排泄于河流。
季节变化明显,一般埋深较浅,与河水位持平。
堤段内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杂填土,成份为粉质粘土,黄色亚粘土夹碎石、块石、卵石等;第四系重砂壤土:褐色,稍湿~湿,中密;第四系砂砾石层:砂为中粗砂,砾石粒径不等,磨圆度差,中密;第四系残坡积层:为黄色亚粘土夹少量砂岩碎块石;白垩系砂砾岩层。
各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如下:砂壤土:内摩擦角13.5°,凝聚力19KPa,允许承载力135KPa,砼与壤土摩擦系数0.25。
砂卵石:内摩擦角25°~30°,地基允许承载力290KPa,砼与砂砾石摩擦系数为0.40。
砂砾岩:地基允许承载力450KPa,砼与砂砾岩摩擦系数0.5,容重2.2g/cm3。
(7)工程设计某城市政防洪堤工程依地形分片为坪坦河、马龙河和双江河三个独立防护圈,即河西片、河东片、大路片,本次设计项目包括河东片吉利防护区的防洪堤。
本次设计堤线在规划报告基础上,经洪水论证并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对各段防洪堤堤线作了较为安全可靠的布置。
堤型结合该地区实际情况予以确定,河中砂卵石料丰富,可就近取料,对防洪堤典型断面作了较为详细的综合经济技术比较,选定衡重式防洪堤与扶壁式防洪堤。
此次设计堤防工程长2890m。
考虑双江河美化,堤内埋设总排污水管。
(8)施工组织设计本次设计的防洪堤的施工区水陆交通便利。
为保证本工程块石砼挡土墙及浆砌石等在干地施工,防洪堤建设需修筑临时挡水围堰,根据实际情况,临时围堰采用粘土麻袋填筑。
工程施工采用0.4m3移动式拌和机拌制砼,沿大堤布置在施工区附近。
浆砌石施工采用人工抬入施工场地,并相应设置砂石堆料场及水泥仓库,水泥仓库建筑面积200m2,沿堤搭设其它临时工棚。
机械修理、汽车修理利用县城现有设施,施工道路利用县城现有公路。
本工程主体工程施工计划与施工进度的安排主要以国家投资和地方自筹情况为主要控制,计划2009年~2011年完成全部工程,总施工期为2年(跨3个年度)。
(9)环境评价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过程中,导致一部分挖压占地和居民拆迁。
施工过程中无法避免产生“三废”和噪音污染,土壤的扰动、多余土料及废渣的堆放可能导致新的水土流失。
“三废”和噪音会给施工区附近的施工人员及居民的健康带来不利,但可以会同环保部门采取环保措施、水保措施加以减免。
(10)工程占地及移民安置规划工程占地涉及城区双江河边部分居民区,需搬迁30户108人,拆迁房屋10240m2,均为砖混结构,永久占地69.0亩,其中公共用地21.0亩,城市宅基地26.0亩,荒地23.0亩。
(11)工程估算本估算依据湘水电水建字[1998]5号文《湖南省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概算编制办法及费用标准》的通知。
工程投资主要指标:工程总投资4750万元,其中:堤防工程投资4023.04万元;河道扩宽工程投资97.65万元;淹没处理补偿投资629.31万元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4750万元,其中:申请银行贷款3800万元,自筹950万元。
(12)项目效益县城市政防洪堤工程主城防护区、城东防护区全部完工后,某城防洪排涝工程将以崭新的姿态为城区人民防洪保安发挥积极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被动局面。
工程实施后,其效益主要体现在: (a)县城的防洪排涝能力明显提高,防洪标准由现在的基本不设防提高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通过采取一些应急措施后还可达到远景的50年一遇防洪标准。
排涝标准可达到10年一遇。
(b)由于防洪堤的建设与城市道路、给水、排水、治污的建设以及河岸的整治相结合,可美化、净化环境。
堤防绿化场地按园林化标准建设,场地可美化城市,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息观赏场所。
工程建成后,由于防洪排涝标准的提高,大大减轻了洪涝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