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学复习题()
地形学复习题()

地形学复习题()《军事地形学》复习题一、理论复习题1、什么是军事地形学?军事地形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地形对军队战斗行动的影响,以及如何驾驭这些影响的军事课程。
2、军事地形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1)各种地形对军事行动的影响。
(2)在准备和实施战斗时,研究和评价地形战术性能的方法。
(3)根据地形图、特种地图和航空卫星相片在实地判定方位和实地测量的方法。
3、为什么要学习军事地形学?(1)熟知地图的特性,并能在战斗情况下,毫无差错地阅读及正确使用地图、航空相片和卫星相片。
(2)根据地图和相片快速地研究和评价地形的战术性能。
(3)能在生疏地形上,特别是在夜间通视条件受限并在急行军的条件下,有把握地判定方位。
(4)用地图指挥所属分队行动,并指示目标。
(5)根据地图和相片准确算出被发现目标和其它地物的坐标。
(6)迅速准确地把战斗队形和侦察结果标绘在地图上。
(7)以必需的精度完成野外测量工作。
(8)在不同的地形上,组织和实施战术训练。
4、什么是地形?地貌?地物?·地形是地貌和地物的总称。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状态。
·地物是指分布在地球表面上,人工或自然形成的固定物体。
5、人们通常怎样划分地形的类别?由于不同地貌与地物的错综结合,人们按照不同的需要将地形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别。
(1)按地貌分为平原(高原)、丘陵地、山地、水域。
(2)按地物的分布和土壤的性质,又可将平原(高原)分为水网稻田、麦田、高梁地、黄土地形、沙漠、戈壁、沼泽等等;将丘陵地分为高丘陵、低丘陵;将山地分为土山、石山、森林、荒山、梯田;将水域分为岛屿、海岸、礁石等等。
(3)按军事价值又可将以上地形分为开阔地、荫蔽地、断绝地。
6、地形在军事上有哪些作用?地形对军事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隐蔽军队的行动2、制约军队作用的发挥(1)制约高技术武器作用的发挥(2)、制约军队的机动3、影响战术手段的运用(1)地幅的大小,决定了战斗规模的不同(2)地形的不同,决定了战斗样式的不同(3)地形的复杂,决定了协同方式的多样性7、什么叫山地?山地在全国总面积和福建省总面积中占的比例各是多少?定义:地面起伏显着,高差一般在200米以上的高地叫山。
初二地理地貌练习题(带答案)难题

初二地理地貌练习题(带答案)难题
问题一
什么是地貌?
答案: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形状、地势和地表特征,如山脉、河流、平原等。
问题二
列举一些地貌类型,并简要描述每种地貌的特征。
答案:
1. 山地:由山脉组成的地形,具有较高的海拔和陡峭的斜坡。
2. 平原:相对平坦的地形,通常位于河流或海洋边缘,适合农业和居住。
3. 河流:由水流侵蚀形成的地表特征,有些河流形成了峡谷或三角洲。
4. 湖泊:由水流阻塞形成的水体,通常位于山谷或洼地中,具有一定的生态系统。
5. 海洋:广阔的水域,包括各种海岸线、海底山脉和海洋生态系统。
问题三
请解释以下地貌术语:
1. 冲刷:水流或冰川作用下,将土壤和岩石颗粒搬运、侵蚀或破碎的过程。
2. 沉积:水流或风力减缓,使携带的颗粒物沉淀下来的过程。
问题四
简要解释地壳运动对地貌形成的影响。
答案:
地壳运动是指地球地壳的变动过程,如地震、火山喷发等。
地壳运动会使地表发生抬升、下沉,形成山脉、盆地等地貌。
此外,地壳运动还会改变河流路径,导致河流侵蚀或沉积加剧。
问题五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如何对地貌产生影响。
答案:
1. 城市建设:人类建设城市会改变地表形态,如填土造地、开发山地等。
2. 水利工程:修建水坝、引导水流等工程改变了河流的走向和地表特征。
3. 矿山开采:矿山开采会破坏地表,改变地貌。
4. 农业活动:农业活动包括灌溉、开垦新田等,会导致土壤侵蚀和地表沉积。
以上是初二地理地貌练题的难题部分,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地形的特征练习题及答案(1)

高一地理地形的特征练习题及答案(1)练题
1. 请列举地球表面上的四大洲。
答案: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
2. 什么是地球的第三极?
答案:地球的第三极是指南极,也称为南极,是地球上最南端
的洲际陆地。
3. 解释大陆漂移理论。
答案:大陆漂移理论是一种科学理论,认为地球上的大陆会随
时间的推移而移动,这是由于地球外层岩石层在地幔上运动导致的。
4. 请解释地壳的特征。
答案:地壳是地球上最外层的岩石层,具有以下特征:第一,
地壳非常薄,相对于地球来说只占很小的比例;第二,地壳由岩石
和土壤组成;第三,地壳的厚度在大陆和海洋地壳之间存在差异。
5. 请解释地球的脊线系统。
答案:地球的脊线系统是指地壳中的脊线,也称为脊梁,它们
是地球表面上的长而窄的地形隆起。
脊线系统通常位于海洋地壳中,是地球的地壳构造之一。
答案
1.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
2. 地球的第三极是指南极,也称为南极。
3. 大陆漂移理论是一种科学理论,认为地球上的大陆会随时间
的推移而移动。
4. 地壳是地球上最外层的岩石层,具有地壳非常薄、地壳由岩
石和土壤组成、地壳的厚度在大陆和海洋地壳之间存在差异等特征。
5. 地球的脊线系统是指地壳中的脊线,它们是地球表面上的长
而窄的地形隆起,通常位于海洋地壳中。
数字地形测量学考试题

数字地形测量学考试题1. 选择题:(每题4分,共50题)1) 数字地形测量学是地形测量学的一种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
A. 采用电子设备进行测量B. 计算精度高C. 数据处理简便D. 手工作业2)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数字地形测量学的重要成果之一,它是()的空间数据模型。
A. 表面B. 形状C. 高程D. 三维3) GNSS技术在数字地形测量学中的应用主要是()。
A. 获取地面坐标信息B. 进行地形变形监测C. 实现数字测量与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D. 辅助地形建模4) 数字地形测量学的测量误差主要包括()。
A. 仪器误差B. 环境误差C. 人为误差D. 基线长度误差5) 数字地形测量学中数据质量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指标?()。
A. 精度B. 空间分辨率C. 时间分辨率D. 纹理......50) 以下哪个软件可以用于数字地形测量学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A. AutoCADB. ArcGISC. MATLABD. Photoshop2. 简答题:(每题10分,共5题)1) 请简要描述数字地形模型(DTM)的概念和构建方法。
2) 什么是数字地形测量学中的地形特征提取?请列举几种常用的地形特征。
3) 请简要介绍数字地形测量学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
4) 简述三角网地形模型(TIN)的原理及其在数字地形测量学中的应用。
5) 什么是地形变形监测?简要说明数字地形测量学在地形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3. 计算题:(每题20分,共2题)1) 以某地区的DEM数据为基准,测得某地区的一系列样点的坐标与高程数据如下:点名 X坐标(m) Y坐标(m) Z坐标(m)P1 100 100 50P2 200 200 100P3 300 300 80请根据这些样点数据计算出地形曲率值。
2) 某区域的DEM数据中,有一个沟谷区域的高程数据如下:X坐标(m) Y坐标(m) Z坐标(m)100 100 50200 200 100300 300 80100 300 60200 400 40请绘制该沟谷区域的等高线图,并确定其中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地貌学试题及答案

地貌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和地表过程的科学,它主要关注于以下哪个方面?A. 地震活动B. 矿产资源C. 地表形态D. 大气环境答案:C2. 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地表的地貌形态?A. 构造活动B. 风化和侵蚀C. 人类活动D. 大气压力答案:D3. 下列哪个现象属于风化作用?A. 洪水侵蚀河岸B. 降雨侵蚀山坡C. 风吹沙土堆积D. 冰川融化形成湖泊答案:C4. 下列哪个地貌类型是由河流侵蚀形成的?A. 冰川谷B. 风沙地貌C. 岛屿地貌D. 耕地地貌答案:A5. 下列哪个地貌类型是由火山活动形成的?A. 冲积平原B. 石灰岩溶洞C. 玛瑙峡谷D. 火山口和火山锥体答案:D第二部分:填空题1. 地表形态受到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答案:构造活动、风化和侵蚀、地表沉积2. 冰川是由积雪经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作用形成的。
答案:堆积、压实、冰融3. 扬子地台是中国的一块古老的_________地块,主要由_________构成。
答案:陆地、沉积岩4. _________是地壳内部的板块相互碰撞和相互拆离形成的断裂带。
答案:地震带5. 河流发育的基本阶段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娑罗纪、成熟期、老年期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火山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征。
答案:火山地貌是由火山活动形成的,火山活动通常发生在地壳板块碰撞的地区。
当地下岩浆迅速冷却凝固后,形成了火山锥体和火山口。
火山喷发时会喷出熔岩和火山灰等物质,这些物质在喷发口周围堆积形成了火山喷发物。
火山地貌的特征包括陡峭的火山锥体、广阔的火山口、喷发物堆积和熔岩流等。
2. 解释地表侵蚀的原因及对地貌的影响。
答案:地表侵蚀是指水流、风力等力量对地表岩石和土壤的破坏和剥蚀作用。
地表侵蚀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如降雨、风化作用)和人为因素(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初一地理地貌学基础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地理地貌学基础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地貌是指()的总和。
A. 地球表面特征B. 气候条件C. 岩石成分D. 动植物生态答案:A2. 下列哪种地貌是侵蚀地貌的典型类型?A. 冰川地貌B. 河谷地貌C. 平原地貌D. 高山地貌答案:B3. 大气中的水汽在山顶遇冷却凝结为水滴,经常悬浮于山顶上方形成白色云雾的地貌是()。
A. 冰川地貌B. 高山地貌C. 风蚀地貌D. 河谷地貌答案:B4. 下列哪种地貌是由冰川运动形成的?A. 峡谷地貌B. 悬崖地貌C. 沙漠地貌D. 洞穴地貌答案:A5. 黄土高原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地貌?A. 河谷地貌B. 高山地貌C. 古岸地貌D. 风蚀地貌答案:D二、填空题1. 风蚀地貌主要通过()和()两种力量形成。
答案:风力、砂粒碰撞力2. 河谷地貌的形成与()有着密切的关系。
答案:水的侵蚀作用3. 冰川地貌的典型地貌特征有()和()。
答案:U型谷、冰碛石4. 平原地貌是由于长时间的()和()沉积形成的。
答案:河水冲刷、沉积5. 东北地区的长白山是一个典型的()类型地貌。
答案:高山地貌三、解答题1. 请简要描述风蚀地貌的形成过程。
答案:风蚀地貌主要是由于风力和砂粒碰撞力的作用,经过长时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风力会将地表的细小颗粒物质带走,并撞击岩石表面造成砂粒碰撞力,导致岩石表面的磨蚀。
同时,被风力携带的沙粒在运动中也会互相碰撞,使得颗粒表面产生磨损,形成风蚀凹地和风蚀丘等地貌特征。
2. 请简述冰川地貌的形成机制。
答案:冰川地貌主要是由冰川运动的作用形成的。
冰川是由大量积雪逐渐被压实而形成的,当积雪堆积到一定程度时会形成巨大的冰川体。
冰川运动包括冰川的滑移和内部的塑性变形。
在滑移过程中,冰川会对地表进行磨蚀和挖掘,形成峡谷地貌、山地地貌等特征。
此外,冰川运动还会造成冰碛石的堆积,形成冰碛谷等地貌特征。
3. 平原地貌与河流有着密切的关系,请简要阐述河流对平原地貌的形成作用。
地形测量学试题

一、单选题1、距离测设时要求测设的距离是指()。
A.水平距离B.垂直距离C.倾斜距离D.投影距离正确答案:A2、将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和高程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工程施工依据的工作称为( )。
A.测定B.定线C.测绘D.测设正确答案:D3、已知A点实地高程为53.985m,B点的设计高程为53.611m。
当在A、B中间安置水准仪,读得A尺上读数为0.766m,B尺上读数为0.935m,则N点处填挖高度为( )。
A.填0.205mB.挖0.205mC.不填不挖D.填0.374m正确答案:B4、施工坐标系的原点一般设置在设计总平面图的()角。
A.西北B.东北C.东南D.西南正确答案:D)位置进行测设。
5、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角时,通常用(A.盘左位置B.盘右位置C.盘左或盘右位置D.盘左和盘右两个位置正确答案:D二、多选题1、点的高程测设方法有()。
A.水准测量B.三角高程测量C.悬挂钢尺D.GNSS测量正确答案:A、B、C、D2、点的平面位置测设方法有()。
A.极坐标法B.距离交会法C.激光测量法D.角度交会法正确答案:A、B、D3、测设前的准备工作有()。
A.平整土地B.绘制测设略图C.熟悉工程图纸D.计算放样数据正确答案:B、C、D4、建筑物放样的依据包含其中的()。
A.总平面图B.建筑平面图C.建筑区域地形图D.结构施工图正确答案:A、B5、施工控制网包含()。
A.平面控制网B.高程控制网C.导线网D.矩形控制网正确答案:A、B三、填空题1、测设的基本工作有距离、()和高程测设。
正确答案:角度2、将全站仪置于A,盘左瞄准B时水平度盘度数为10o,欲测设40 o 的水平角位于AB直线的右侧,则水平度盘度数为50 o,盘左瞄准B时水平度盘度数为()o,测设40 o的水平角水平度盘度数为230 o。
正确答案:1903、极坐标放样测设平面点位时要计算的数据为水平角和()。
正确答案:水平距离4、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为38.985m,要测设高程为39.211m的B点,若在A、B两点间,架设仪器后视A点的读数为1.050m,则视线高为40.035m和前视B点的读数应为()m。
地貌学试题及答案

地貌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地貌学的研究内容?A. 地貌形态B. 地貌成因C. 地貌演变D. 地貌分类答案:D2. 地壳运动引起的地貌变化属于哪种地貌类型?A. 构造地貌B. 河流地貌C. 冰川地貌D. 风成地貌答案:A3. 以下哪种地貌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A. 河谷B. 峡谷C. 沙丘D. 溶洞答案:C4. 地貌学中,下列哪项不是外力作用?A. 风化作用B. 侵蚀作用C. 搬运作用D. 沉积作用答案:A5. 地貌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野外调查B. 室内实验C. 计算机模拟D. 遥感技术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地貌学研究的地貌类型包括以下哪些?A. 河流地貌B. 冰川地貌C. 火山地貌D. 人工地貌答案:ABCD2. 地貌学研究的外力作用包括以下哪些?A. 风化作用B. 侵蚀作用C. 搬运作用D. 沉积作用答案:BCD3. 地貌学研究的地貌形态包括以下哪些?A. 平原B. 山脉C. 盆地D. 峡谷答案:ABCD4. 地貌学研究的地貌成因包括以下哪些?A. 构造运动B. 气候变化C. 人类活动D. 河流作用答案:ABCD5. 地貌学研究的地貌演变包括以下哪些?A. 地貌形成B. 地貌稳定C. 地貌破坏D. 地貌重建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及其形成、演变规律的科学。
(对)2. 地貌学只研究自然地貌,不涉及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错)3. 地貌学中的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
(错)4. 地貌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室内实验、计算机模拟和遥感技术。
(对)5. 地貌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地貌分类。
(对)6. 地貌学研究的地貌类型包括河流地貌、冰川地貌、火山地貌和人工地貌。
(对)7. 地貌学研究的地貌形态包括平原、山脉、盆地和峡谷。
(对)8. 地貌学研究的地貌成因包括构造运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河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事地形学》复习题一、理论复习题1、什么是军事地形学?军事地形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地形对军队战斗行动的影响,以及如何驾驭这些影响的军事课程。
2、军事地形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1)各种地形对军事行动的影响。
(2)在准备和实施战斗时,研究和评价地形战术性能的方法。
(3)根据地形图、特种地图和航空卫星相片在实地判定方位和实地测量的方法。
3、为什么要学习军事地形学?(1)熟知地图的特性,并能在战斗情况下,毫无差错地阅读及正确使用地图、航空相片和卫星相片。
(2)根据地图和相片快速地研究和评价地形的战术性能。
(3)能在生疏地形上,特别是在夜间通视条件受限并在急行军的条件下,有把握地判定方位。
(4)用地图指挥所属分队行动,并指示目标。
(5)根据地图和相片准确算出被发现目标和其它地物的坐标。
(6)迅速准确地把战斗队形和侦察结果标绘在地图上。
(7)以必需的精度完成野外测量工作。
(8)在不同的地形上,组织和实施战术训练。
4、什么是地形?地貌?地物?·地形是地貌和地物的总称。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状态。
·地物是指分布在地球表面上,人工或自然形成的固定物体。
5、人们通常怎样划分地形的类别?由于不同地貌与地物的错综结合,人们按照不同的需要将地形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别。
(1)按地貌分为平原(高原)、丘陵地、山地、水域。
(2)按地物的分布和土壤的性质,又可将平原(高原)分为水网稻田、麦田、高梁地、黄土地形、沙漠、戈壁、沼泽等等;将丘陵地分为高丘陵、低丘陵;将山地分为土山、石山、森林、荒山、梯田;将水域分为岛屿、海岸、礁石等等。
(3)按军事价值又可将以上地形分为开阔地、荫蔽地、断绝地。
6、地形在军事上有哪些作用?地形对军事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隐蔽军队的行动2、制约军队作用的发挥(1)制约高技术武器作用的发挥(2)、制约军队的机动3、影响战术手段的运用(1)地幅的大小,决定了战斗规模的不同(2)地形的不同,决定了战斗样式的不同(3)地形的复杂,决定了协同方式的多样性7、什么叫山地?山地在全国总面积和福建省总面积中占的比例各是多少?定义:地面起伏显着,高差一般在200米以上的高地叫山。
群山连绵交错的地区叫山地。
我国山地面积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3%。
福建省山地面积占全省面积的75%。
8、我省的主要山脉有哪些?我省山区有什么特点?我省主要山脉有武夷山、杉岭、鹫峰山、戴云山、玳瑁山、博平岭、太姥山。
福建山区特点(1)海拔不高,高差显着,坡度较陡。
(2)人烟较密,道路较多,气候温和。
(3)谷狭岭窄,山形零乱,丛林密布。
(4)山谷多河流,岸陡水急,夏季易爆发山洪。
(5)山间水源充足,山坡多梯田。
(6)多断层结构,多串珠状河谷盆地。
9、山区对军队战斗行动有什么影响?对战斗行动的影响(1)部队行军困难,大兵团行动受限。
(2)判定方位困难,容易迷失方向。
(3)观察、射击死角多,技术兵器难以发挥作用。
(4)通信联络、指挥协同困难。
(5)便于选择制高点,便于控制要塞,便于隐蔽伪装。
10、山地作战有什么特点?山地作战的特点(1)制高点、山垭口、隘路是控制山地行动的要点,是攻防双方争夺的核心。
(2)山地进攻,关键是利用山谷、丛林,隐蔽接敌,穿插迂回,出其不意发起攻击。
(3)山地防御,关键是凭险扼守要点,利用复杂地形设置多重火力配置,构成坚固环形阵地。
11、什么是山林地?福建山林地的特点是什么?许多树木聚生的山地叫山林地。
福建山林地与中原地区、湘赣鄂及江南数省的情况相似。
但也有自己的特点。
①海拔不高,山势险峻,地形崎岖复杂②森林茂密,物种丰富,是国家自然保护区之一③人稀路少,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较慢12、山林对战斗行动的影响有哪些?对战斗行动的影响(1)山林地利于隐蔽集结和接敌,易达成战斗的突然性。
(2)大兵团行军、作战都比较困难。
(3)观察、指挥、协同不便。
(4)防御效果相对较好。
13、什么是平原?福建的平原主要有哪些?面积多少?有哪些特点?地面平坦宽广,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的地区叫平原。
在我省,着名的平原有福州平原、莆田平原、泉州平原、漳州平原。
四地总面积约总面积1865平方公里。
福建平原特点(1)都是冲积原,面积不大。
(2)平原周围山势险峻。
(3)与丘陵相错而生,高差100米以下的山丘星罗棋布。
(4)多有大江、大河分割。
(5)海拔低且多临海。
14、什么是居民地?居民地对战斗行动有何影响?人们按照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的地区叫居民地。
根据人口多少和经济发展的性质又可区分为城市、集镇、村庄。
地形对战斗行动的影响1、居民地房屋多、复杂坚固,便于构成坚固防御陆地,利用近战、巷战削弱进攻方的攻击力。
2、居民地有丰富的物资,利于长期坚守。
3、居民地作战,观察、指挥、协同不便。
战斗队形易被分割,分队独立作战能力要求高。
15、什么是水网稻田地?该地形的特点是什么?江河沟渠纵横交错,湖泊池塘众多,水稻田遍布的地区叫水网稻田地。
地形特点1、江河沟渠纵横交错,湖泊池塘星罗棋布。
2、江河湖泊是沟通村镇的主要通道,水上运输量较大。
3、公路少但品质高,路基坚固,路上多桥梁。
4、居民地多位于河川两岸,地势较高。
除少量集镇外,村庄小而稠密。
16、水网稻田地对战斗有何影响?水网稻田地对战斗行动的影响1、不易选择良好的观察所、指挥所和火炮发射阵地。
2、河渠形成的开阔断绝地形,严重影响技术兵种的机动。
3、战斗队形易被分割,不便于指挥、联络和协同。
4、部队体力消耗大,运动速度减慢。
17、我省主要河流有哪些?江河湖泊对战斗行动有何影响?我省的主要河流有闽江、九龙江、汀江、晋江、木兰溪、交溪、霍童溪。
江河湖泊的地形特点及其对战斗行动的影响1、江河水面宽,水流急,河岸复杂,是进攻的天然障碍,也是防御的天然屏障。
2、湖泊水面开阔,也是进攻的天然障碍,防御的天然屏障。
3、我省水库多在高山峻岭之中。
湖岸陡峭,是进攻者难以逾越的障碍。
水库大坝则是防御者重点防御的目标。
18、地形的战术特性包括哪些内容?地形影响军队组织、实施战斗和应用技术兵器的特性,叫地形的战术特性。
属于地形基本战术特性的有:地形的通行程度方位判定条件伪装和防护性能观察和射击实施条件19、研究判断地形的内容有哪些?研究判断地形的内容(1)地形特点(2)地形对战斗行动的影响(3)战斗双方可能采取的部署和行动20、军事上研究地形的着重点是什么?地形对战斗行动的影响是军事上研究地形的重点,它包括:1、地形对部队机动的影响2、地形对观察射击的影响3、地形对隐蔽配置的影响4、地形对工程设施的影响5、地形对防核生化武器的影响21、研究地形要做到哪些要求?在研究地形时要做到:有重点的研究有联系的研究辩证地研究发展地研究22、研究地形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研究判断地形的方法通常有下列六种:(一)利用地形图研究(二)现地研究(三)利用沙盘研究(四)利用航拍及卫星图片研究(五)利用电视显示系统研究(六)利用电子地图研究利用地图研究地形的优缺点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随时进行。
不受敌情的限制,可以通观战场全局。
不受天候的限制,容易达成战斗的突然性。
由于地图制作受时间影响,图上的地貌、地物会发生一些变化。
现地侦察地形的优缺点可以较真实地掌握实地情况,纠正地形图上的误差。
可以发现敌人对地形的改造,从而判断出敌军的兵力部署及火力配置情况。
使指挥员的决心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通常只能观察到目所能及的地方,需要有足够的时间。
利用沙盘研究地形的优缺点形象直观,立体感强。
制作简单,取材容易。
显示地形比较粗糙。
永久性沙盘携带不方便。
利用航片研究地形的优缺点清晰可见,分辨率高。
详细清楚,资料新颖。
真实难伪,明察秋毫。
不能直接显示地物的名称、地面的高程、河水的深浅及地理坐标。
利用电视系统研究地形的优缺点支持动态图像,形象逼真,有立体感。
能突破气候限制,获得实时图像。
模拟信号,易被截获。
图像面积小,清晰度不高。
电子地图优势主要表现在:1、图像清晰直观;2、数据丰富详实;3、查阅方便快捷;4、保密性强;5、时效性高。
23、什么是地图?按照一定数学法则,用特定的图式符号、颜色和文字注记,将地球表面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经过一定的制图综合测绘于平面图纸上的图,就称之为地图。
24、地图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有什么基本特征?地图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数学基础;(2)制图对象;(3)图面整饰。
地图有三个基本特征:(1)遵守一定的数学法则;(2)运用符号系统表示事物;(3)经过地图制图综合。
25、地图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地图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
1、原始地图2、古代地图3、近现代地图4、当代新地图26、地图一般分成哪两类?地形图有哪几种?地图一般被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中国地形图主要有七种比例尺的: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1:250000;1:500000;1:1000000。
27、地形图与地理图有什么区别?地形图有统一的大地控制基础、统一的地图投影和统一的分幅编号。
严格按照测图规范、编图规范和符号系统进行作业。
内容详细,精度很高。
地理图没有统一的地图投影和分幅编号系统。
没有严格的制图测图规范,是为某一地区的总体规划和参考使用而编制的。
概括表示地理现象,体现制图区域的总体特点和地理分布的规律性。
28、专题地图是指什么?举例说明。
专题地图是指专门突出反映某一种或某几种主题要素或现象的地图。
如:土壤分布图,人口分布图,珍稀物种分布图,水系图,矿产分布图等等。
29、什么是地图比例尺?怎样确定比例尺的大小?定义:图上某线段的长度与相应实地水平距离的比率就是地图比例尺比例尺是没有单位的。
地图比例尺的大小是按比值的大小来确定的。
30、地图比例尺在表现地形时有什么特点?地图比例尺的特点:当图幅一定时,比例尺越大,其图幅所包括的实地范围就越小,图上显示的内容就越详细。
地图比例尺越大,则误差越小,图上量测的精度就越高。
31、地图比例尺有几种表示方法?比例尺的表示形式1、数字式2、文字式3、图解式32、地物符号的特点是什么?怎样分类?举例说明。
(一)图形符号的图形特点1、与地物的平面形状相似这类符号的图形与地物正射投影后的平面形状相似,并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所以叫正形图形。
一般用以表示实地较大的地物,如居民地、森林、河流、湖泊等。
2、图形与地物的侧面形状相似这类符号的图形与地物的侧面相近,所以叫侧面图形。
一般用以表示实地较小的独立地物,如突出树、烟囱、水塔等。
3、图形与地物的有关意义相应这类符号的图形是按照会形、会意的方法构图的,所以叫象征图形。
具有形象和富有联想的特点,如变电站、矿井、气象站等。
按符号与实地物体的比例关系,可以将地物符号分为四类:依比例尺符号(如大居民地、森林、江河、湖泊等)、半依比例尺符号(如道路、垣栅、土堤、通信线、电线等)、不依比例尺符号(如突出树、亭、塔、油库等)、说明和配置符号(如表示街区性质的晕线,表示江河流向的箭头、草地、果园、疏林、道旁行树、石块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