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陌上桑

合集下载

2015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9课《陌上桑》课件 语文版

2015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9课《陌上桑》课件 语文版

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6 分) (1)日出东南隅 ( 方位,角落 ) . (2)脱帽着 帩头( 戴 ) . (3)但坐 观罗敷( 因为 . (4)使君谢 罗敷( 请问 . (5)宁可 共载不( 愿意 .. ) ) ) )
(6)皆言夫婿殊 ( 出色,与众不同 .
5.这首汉乐府诗从哪两个方面写出了罗敷的形象?(4分) 其一:运用外貌描写,写出了罗敷的容貌之美 其二:运用语言描写,写出了罗敷的人格之美。 6.两首诗都运用了侧面描写,说说这样写的作用。(3分) 侧面烘托,借助他人的反应,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使人物形象更 加鲜明。
以……为祸患 赵人患 鼠:_______________ . 担忧 之:_________ (2)患其子患 . 在鼠:_________ 祸害 吾之患 . 9.翻译文中画线句子。(3分)
这就不是你所能知道的了。
10.赵父认为“吾之患在鼠”的理由是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
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鬑鬑⑤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 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选自《陌上桑》)
【注释】①倭堕髻:发髻名。其髻像云堆叠,歪在头部的一侧。②
襦:短袄。③髭须:嘴上边的胡子。④踟蹰:徘徊,停滞不进的样子 。⑤鬑鬑:须发疏薄的样子。
徘徊不前
) )
(6)问是谁家姝 ( 美丽的女子 .
(7)十五颇 有余( 略,稍 . (8)使君谢 罗敷( 请问,问 . (9)使君一何 愚( 多么 .. (11)何用 识夫婿( 凭 ) .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陌上桑》课件语文版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陌上桑》课件语文版
有两个成语——“沉鱼落雁”和“闭月羞花”,都是形容 女子的美丽无比的。那女子是如何的美丽,没有明说,只 是说她的美使得那水里的鱼儿看见了,也惭愧得沉入水底; 那高飞的大雁看呆了,以致忘形,而从天上摔下来;那明 月儿看见了,也不好意思得躲到了云层后面;那美丽的花 儿看见了,也不禁为自己的不如而感到羞惭。
赏析
罗敷:
美丽非凡 机智善变 不慕权贵
使君:
荒淫无耻 巧取豪夺 自取其辱
关于烘云托月法写人的的例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这样描写杨贵妃的美: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 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这是用“六宫粉黛”、“三千佳 丽”作陪衬,烘托出杨玉环超凡脱俗、不同凡响的美。
句不但揭露了使君的可耻行为,也表明了罗敷的坚贞不阿,
不屈服于使君的权势。进而盛夸丈夫,压到使君,对使君
的侮辱性要求给予无情的嘲讽。“东方千余骑”,“白马
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
万余”。这些夸张描写,生动形象地表明了罗敷的丈夫声
势显赫、威风凛凛,和使君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
如:行者、少年、耕者、 锄者为罗敷的美貌所倾倒, 乃至“来归相怨怒”,其 动作神态刻画的淋漓尽致, 而且夸张得合情合理 ,真 实可信。
罗敷是怎样对待使君的? 她为什么要夸耀她的丈夫?
罗敷的对话有理有节,含蓄而有针对性,先是用“使
君一何愚”严词拒绝,正面斥责,接着从当时社会公认的
伦理道德展开说理:“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这两
诗歌的第二部分:写“使君”仗着权势强要罗敷与他 一起坐车回去,遭到罗敷的断然拒绝。
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 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 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陌上桑(语文版七年级上)

陌上桑(语文版七年级上)

二十还不足,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十五却有余。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太守请问罗敷,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能和我同生一车走吗? “罗敷年几何?” 太守从南方过来,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五匹马都停下了脚步。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太守派个小吏前往, 秦家有位姣好的女郎, 请问是谁家的女子? 本名叫罗敷。 请问罗敷今年几岁?
问题
诗的后半部分写罗敷的人格之美。作 者只是从正面把罗敷的语言行为摆在 读者面前,让读者自己去认识、判断 罗敷的人格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一是文字简约,显得干脆利落, 二是表现有力,形象鲜明。 因为前半部分对罗敷已作了多方面描写, 如果这里再作细致描写,就会显得累赘、 拖沓。
赏析
罗敷:
美丽非凡 机智善变
不慕权贵
使君:
荒淫无耻 巧取豪夺
自取其辱
赏析 1.美貌罗敷 光艳照人 2.权贵使君 无理利诱; 3.盛夸夫婿 严辞拒Leabharlann 。陌 上 桑汉乐府
罗敷
太守
依仗权势
严拒太守
器物、服饰
外表与内心兼美
正面描写
旁人怨怒
勇敢与智慧并具
对比
荒淫无耻
小结
罗敷是一个年轻貌美、忠于 爱情、敢于反抗、善于斗争的采 桑女子。这首民歌通过叙述罗敷 严词拒绝使君无理要求的故事, 歌颂了劳动妇女坚贞不阿的品质 和勇敢机智的性格,揭露了封建 统治者腐朽的丑恶灵魂。
没有直接写罗敷的 容貌,你能感受到她的 美吗?
以虚寓实,给读 者留下想象空间, 从而去展开联想和 想象。
问题
本诗的夸张与细节描写相 结合,使人觉得夸张得真 实可信。试举例说明。 如:行者、少年、耕者、 锄者为罗敷的美貌所倾倒, 乃至“来归相怨怒”,其 动作神态刻画的淋漓尽致, 而且夸张得合情合理 , 真实可信。

语文版七上《陌上桑》课件之一

语文版七上《陌上桑》课件之一

《陌上桑》的文学特点
1 写实主义风格
小说采用写实主义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的风土人情。
2 细腻的情感描写
作者巧妙地通过描写人物之间的情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
3 社会意义
小说通过展现社会问题,引起了读者对农村发展和教育的思考。
《陌上桑》的年。”
《陌上桑》概述
介绍《陌上桑》的作者、题材和背景。该作品以古代中国的农村生活为背景, 描述了一个年轻女孩的成长故事。
《陌上桑》的故事情节
1
与青梅竹马
2
陌上桑与青梅竹马的男孩王天云相识,他们
共同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
3
家庭困境
女主角陌上桑生活在贫困的农村家庭,面临 着艰苦的生活条件和缺乏教育的挑战。
这句诗句揭示了主人公在追逐 理想的过程中的困惑和无奈。
“谁作桓伊三两事,将军 清夜梦兵卒。”
这句名句通过描写将军梦见兵 卒,反映了主题中一些社会问 题。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 三月下扬州。”
这句诗句描绘了陌上桑离开家 乡,追求梦想的场景。
《陌上桑》的教育意义
通过阅读《陌上桑》,读者可以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和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故事中的主人公通过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
《陌上桑》的影视改编
电影版
《陌上桑》曾被改编为电影,在大 银幕上展现了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 形象。
电视剧版
这部小说也被改编为电视剧,使更 多的观众了解到这个感人的故事。
舞台剧版
《陌上桑》还被改编为舞台剧,通 过演员们的精彩演绎,将故事呈现 在观众面前。
追求梦想
陌上桑努力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 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并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陌上桑》的主题和意义

《陌上桑》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陌上桑》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陌上桑》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一、《陌上桑》原文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

五马如飞龙,青丝结金络。

不知谁家子,调笑来相谑。

妾本秦罗敷,玉颜艳名都。

绿条映素手,采桑向城隅。

使君且不顾,况复论秋胡。

寒螀爱碧草,鸣凤栖青梧。

托心自有处,但怪傍人愚。

徒令白日暮,高驾空踟蹰。

二、《陌上桑》原文翻译美女在渭桥东采桑,春天正是事蚕作的时候。

这时,突然有个乘坐五马之车的太守疾驰经过此地,他的马装饰华美,还饰有金络。

不知是哪家公子,前来调笑采桑女。

采桑的人本是秦罗敷,她的美貌在整个都城里都是有名的。

嫩绿的桑条映着她那洁白的纤纤细手,她正在都城的一角采桑。

像使君那样的高官都调戏不动她,何况是秋胡那样的人呢。

寒蝉喜爱碧草,鸣凤栖息在青翠的梧桐树上。

她自己心中已经有中意之人,只怪旁人愚钝,不知道她已托心于人。

只让他们从白天空等到日暮,停下车来空自踟蹰。

三、《陌上桑》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莫辜负新时代:“四个正确认识”大学生读本》学习心得十九大以后,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总书记指出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

四个正确认识即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学院组织全院学生以宿舍为单位开展四个正确认识读本学习,下面找总结网摘选了一些优秀的学习心得作品以供分享学习。

语文七上:第29课《陌上桑》(1)

语文七上:第29课《陌上桑》(1)

③脱帽着帩.头.(束发的纱巾)
④但.坐观罗敷(因为)
⑤五马立踟.蹰.(徘徊不前)
⑥问是谁家姝.(美丽的女子) ⑦十五颇.有余(略,稍) ⑧使君谢.罗敷(请问,问) ⑨使君一.何.愚(多么) ⑩东方千.余.骑(形容随从众多) ⑪何用.识夫婿(凭) ⑫盈.盈.公府步(形容举止从容舒缓的样子) ⑬皆言夫婿殊.(不一般,文中是人才出众的意思) ❸通假字。 ①宁可共载不.(“不”通“否”,在句末表询问语气) ②腰中鹿.卢.剑(“鹿卢”通“辘轳”,文中指用辘轳形的玉作装饰)
29.陌上桑
❶生难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倭.堕髻(wǒ)
捋.髭须(lǚ)
帩.头(qiào)
踟.蹰.(chíchú) 谁家姝.(shū) 骊.驹.(lí jū)
朝大.夫(dà) 洁白晰.(xī) 鬑.鬑(lián)
冉.冉(rǎn) 东南隅.(yú) 罗敷.(fū)
❷重点词语解释。
①日出东南隅.(角落)
②青丝为笼.系(篮子)
❺古今异义。 ①但坐.观罗敷
古义:因为 坐今义:坐下
古义:请问,问 ②使君谢.罗敷 谢今义:感谢
❻词类活用。 ①自名.为罗敷(名词作动词,取名) ②罗敷善蚕.桑.(名词作动词,养蚕采桑) ③下.担捋髭须(名词作动词,放下) ④罗敷前.致词(名词作状语,上前) ⑤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名词作动词,做小吏;做大夫)
❹一词多义。 ①下缃 下.绮 担为 捋下 髭.须裙((下 放面 下, ,名 动词 词) ) ②系青青丝丝系为.马笼尾系.((读读jxìì,,““打络结绳””,,动名词词)) ③坐但 坐.坐 中.观 数罗 千敷 人( (因 通为 “座,连”词 ,名)词) ④从白 择马 其善 从.骊 者驹 而(从.跟 之着 (采,动 纳词 ,听)从,动词) ⑤言日皆数言.千夫言婿.不殊肯(休说(,字动词 ,名)词)

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29《陌上桑》课件语文版

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29《陌上桑》课件语文版
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
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 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前: 方位词作状语(zhuàngyǔ),走上趋前: 快步地走,疾走
一何:多么(duō me)
坐: 通“座”,座位
居: 动词,处于,位列 何用(hé凭y什ò么nɡ):
隅: 角落(jiǎoluò)
蚕桑(cán名s词ān作ɡ动):词,养蚕采桑
系: 名词,络绳
着: 穿,戴
但: 只,仅仅
坐: 因为
第二十四页,共47页。
第二十五页,共47页。
第二十六页,共47页。
“束发(shù fā)右祍”“为华披发(pī fā)左祍”
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zhūhóu),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 吾其被发左祍矣!”
3.形式多样。有四言、五言、杂言。 五言是乐府民歌的创新。
4.有丰富奇特的幻想,具有浪漫色彩。 最突出的特点:清新、质朴(zhìpǔ)、 简练,
文辞自然。
第三页,共47页。
朗读
陌(上lǎng桑 dú) ——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
第四页,共47页。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qín shì)楼。秦氏(qín shì)有好女, 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 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bái mǎ)从骊驹,青丝系马 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 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 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29课《陌上桑》精品课件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29课《陌上桑》精品课件
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明确:罗敷的机智主要表现在她拒 绝使君方法的巧妙上。她极尽夸张 之能事,极力夸张丈夫豪华的打扮、 高贵的身份、英俊的容貌和翩翩的 风度,可以想象:使君有多狼狈。
3、你认为罗敷、使君分别是怎样一个人?
这首民歌通过叙述罗敷 严词拒绝使君无理要求的故 事,歌颂了劳动妇女坚贞不 阿的品质和勇敢机智的性格, 揭露了封建统治者腐朽的丑 恶灵魂。
乐府是汉朝设立的音乐机关, 职责是搜集、整理民间诗歌。后来, 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 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府。 汉乐府,指汉朝的乐府诗。 宋代时,郭茂倩将所有乐府诗 歌汇集到一起,编成《乐府诗集》。
这首诗是汉乐府中的名篇,原 题为《日出东南隅》。宋人郭茂倩 《乐府诗集》中称之为《陌上桑》。 以后便成为习惯。“陌上桑”,意 即大路边的桑林,这是故事发生的 场所。因为女主人公是在路边采桑, 才引起一连串的戏剧性情节。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系:动词,结。 络:动词,兜住。 鹿卢:通“辘轳”。
译:用青丝系着马尾,那马头上戴着金黄色 的笼头;腰中佩着鹿卢剑,宝剑可以值上千 上万钱,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大夫:指高级文官。
译:十五岁就做太守府的小官,二十岁做朝 廷中的大夫,三十做皇上的侍卫官,四十岁 做管理一城的长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陌上桑
教学设想
这是一首汉代的乐府诗,诗中歌吟了一个美丽的女子罗敷坚拒太守调戏的故事。

学习这首年代久远的古代民歌,要注意把握句子的层次和节奏,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不但文人写诗,就连民间也创作了许多诗歌。

汉朝的时候,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叫“乐府”的机构到民间去收集诗歌呢!这个机构收集了许多民歌精晶。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陌上桑》就是其中的一首。

二、解题
1.汉乐府: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提示”。

2.本诗出处:《宋书·乐志》收载本诗,题为《艳歌罗敷行》;徐陵《玉台新咏》收载本诗,题作《日出东南隅行》;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属《相如歌辞·相和曲》,题为《陌上桑》。

三、听录音,或听教师范读全诗
要求:(1)标画生字词。

(2)诗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形象?其中主要刻画了哪些人物形象?
讨论,交流后明确。

1.注意以下生字词:
隅敷襦捋髭峭姝骊踟蹰
2.诗中出现的人物形象较多,其中主要刻画了罗敷的形象,使君的形象也着墨较多。

四、学生品读课文
要求: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2.思考以下问题。

(1)诗歌中,罗敷的身份是什么?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2)诗歌围绕罗敷写了几件事?
(3)诗歌中出现的“使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诗歌中,罗敷是怎样拒绝使君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罗敷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5)诗歌是怎样刻画罗敷的形象的?
五、交流、讨论,明确
1.罗敷的身份:
罗敷是一个善劳动、爱劳动的青年劳动女性。

从以下诗句可以看出: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2.诗篇叙述的事件:
(罗敷)采桑。

(罗敷)拒诱。

3.“使君”的形象:
一个荒淫无耻的封建官僚。

从以下诗句可以看出: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4.罗敷拒绝使君:
罗敷面对使君,痛斥其无耻要求:“罗敷前置词:‘使君一何愚!”’罗敷通过夸说自己的“夫婿”压倒使君。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罗敷不慕权势、无畏威逼、善于斗争的高尚精神。

5.罗敷形象的刻画方法: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突出语言描写。

六、学生诵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七、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