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学科下册期中试卷分析报告

八年级数学学科下册期中试卷分析报告

八年级数学学科下册期中试卷分析报告提要:依纲靠本,注重基础。学业考试试题,包括最后的综合题,都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在教学中

更多精品简历

八年级数学学科下册期中试卷分析报告

一总体成绩情况:

参考人数优秀人数及格人数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最高分最低分

73293%12%8825

二、试题总体评价:

(一)、试题基本情况:

1、试卷命题整体思路解析:

试卷在总体上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重视了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结果和过程的评价,也关注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能力、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突出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应用;注重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关注了对获取数学信息能力以及“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的考查。

2、题量分析:

全卷共28个小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从学生的答卷上看90%的同学时间不够用,题量较大。

3、试题结构分析:

本套试卷共四道大题其中一题为选择题1---10共10小题,二题为填空题11---20共10小题,三题为作图题,四题为解答题22---27共6小题,五题附加题28共1小题。试题结构接近中考试卷,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4、考查知识点及试题难度分析:

(1)、试题重视基础,知识覆盖面广,突出重点知识考查

整张试卷考查双基意图明显,选择题第1-10题,

填空题第11-20题,三题21题作图题,四题解答题22、23、24、25题等,属基础题,占总分的69%左右。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既注意全面性,又突出重点,对支撑数学学科的知识体系的主干知识,又是本年度的重点内容考查时保证较高的比例以及必要的深度,在试卷中,对实数的运算、不等式、概率、平面直角坐标系等主干知识进行了侧重考查。

(2)、试题重视动手实践

试卷重视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究能力,试卷第22、27、28题,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和探究创新能力。

(3)、试题设计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试卷第8题,15题,25题,27题,28题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试题评价:

1、优点:

、试题情景设计贴近时代、贴近现实生活,采用文字、图形、图表等多种方式呈现试题条件。尤其第22题、27题、28题以动手操作,实践探索为基点,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试题设计具有灵活性,科学性,有一定难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2、不足:本卷唯一的不足之处是题量较大,大部分同学不能完成答卷。

(三)制卷情况:本试卷制定合理,是一份人性化较强的试卷。

(四)答案情况:答案说明清晰明了,评分标准合理。

三、逐题分析:(根据试卷结构进行分析,下面给出样表)

题号题型赋分最高分最低分考查内容出错原因分析

1-10选择20200不等式、实数、平移旋转、三角形等基本知识点。对基础掌握不牢、审题出错。

四、教师问题分析:

1、教学过程中“三基”落实不到位,导致学生基础知识部分大量失分。

2、对于中下等生关注不到位。

3、讲究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兴趣

五、学生问题分析:

1、学习不认真,知识掌握上存在漏洞。

2、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六、教学改进措施及命题建议:

1、依纲靠本,注重基础。学业考试试题,包括最后的综合题,都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切实抓好基本概念及其性质、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并形成合理的网络结构。

2、加强数学思想方法(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转化化归、分类讨论、探索开放)的教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应渗透在教学全过程中,使学生不仅学好概念、定理、法则等内容,而且能领悟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并通过不断积累,逐渐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

3、转变观念,培养能力。学业考试试题对“双基”的考查,是将数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多方位的全面考查,要求学生能够灵活、准确地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能力培养应落实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另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和“猜想”能力,因为数学不仅是思维科学,也是实验科学。数学推理不仅包括演绎推理,还包括合情推理。

4、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坚持“启发式”和“讨论式”,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多设计、提出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具有一定探究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面对适度的困难,开展尝试和探究,让学生经历“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

5、强化过程意识,注意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重视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学习期间不是简单地背下一些公式、定理,而要展开思维,弄清楚其背景和,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同时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发展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教学中要加强过程教学,真正做到结论和过程并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