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产品板型控制技术浅析
浅谈冷轧带钢板型自动控制技术

高。因而影 响轧机 的生产能力 。此外 ,板形 不 良也使轧
机所 能轧 出的最薄规格受到限制 。
2 . 冷轧带钢板型的测量方法 :1 1 目测板形 。 在冷轧
机上 采用大张力轧制时 ,借助 于木棍打击低 速轧制 的带
钢 。根据木棍 打击带 钢 的声 音 和回弹检测 张应力 的分
布 。2 ) 用磁 力板形仪 进行测量 。 在带 张力冷轧 的情况 下 ,由于导致产生板形缺陷的不均匀延伸将使轧制张力 沿板 宽方 向的分布发生改变。非接触式的磁 力板形仪是 利用 带钢张力分布不均而引起导磁率变化的原理而制作 的仪器。仪器 的测定部分 由编成一组 的多对 探测头所组 成 ,探测头 的数 目根据板宽不 同可分为5 ~ 1 1 对。上探测
斜 调节量 ,由轧辊 压下位置进行调整 。( 2 ) 弯辊 和C VC 调节 :弯辊调节具有动作快 、简单 ,没有滞后 的特点 ,
所 以首先进行弯辊调节 。当二次板形缺陷分量在弯辊调 节能力4 0 ~ 8 0 %范围以 内时 ,单独进行弯 曲调节 。当超
出这个范围时 ,则要投入C V C 系统 ,共 同对二次板形缺
右 。同时也发现该 系统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如系统对板
均 ,每一段测量 出与其相接触的- -4 , 段带材( 2 5 ~ 5 0 毫米
宽) 中的张应力 ,据此反推板形并 实行控制。
二 、板 形 自动控 制 技术
板形 自动控制系统是 由板形检测装置 、控制器和板
板形控制的详细解析

板形控制的详细解析文章来源:钢铁E站通/dict/detail.php?id=388板形控制是冷轧板带加工的核心控制技术之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先进的板形控制技术不断涌现,并日臻完善,板形控制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冷轧板带工业的装备进步和产业升级,生产效率和效益大幅提升。
板形的概念:板形的基本概念板形直观来说是指板带材的翘曲度,其实质是板带材内部残余应力的分布。
只要板带材内部存在残余应力,即为板形不良。
如残余应力不足以引起板带翘曲,称为“潜在”的板形不良;如残余应力引起板带失稳,产生翘曲,则称为“表观”的板形不良。
板形的表示方法板形的表示方法有相对长度差表示法、波形表示法、张力差表示法和厚度相对变化量表示法等多种方式。
其中前两种方法在生产控制过程中较为常用。
常见的板形缺陷及分析常见的板形缺陷有边部波浪、中间波浪、单边波浪、二肋波浪和复合波浪等多种形式,主要是由于轧制过程中带材各部分延伸不均,产生了内部的应力所引起的。
为了得到高质量的轧制带材,必须随时调整轧辊的辊缝去适合来料的板凸度,并补偿各种因素对辊缝的影响。
对于不同宽度、厚度、合金的带材只有一种最佳的凸度,轧辊才能产生理想的目标板形。
因此,板形控制的实质就是对承载辊缝的控制,与厚度控制只需控制辊缝中点处的开口精度不同,板形控制必须对轧件宽度跨距内的全辊缝形状进行控制。
影响板形的主要因素:影响板形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轧制力的变化;(2)来料板凸度的变化;(3)原始轧辊的凸度;(4)板宽度;(5)张力;(6)轧辊接触状态;(7)轧辊热凸度的变化。
板形控制先进技术:改善和提高板形控制水平,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设备配置方面,如采用先进的板形控制手段,增加轧机刚度等;二是从工艺配置方面,包括轧辊原始凸度的给定、变形量与道次分配等。
常规的板形控制手段主要有弯辊控制技术、倾辊控制技术和分段冷却控制技术等。
近年来,一些特殊的控制技术,如抽辊技术(HC轧机和UC系列轧机)、涨辊技术(VC轧机和IC轧机)、轧制力分布控制技术(DSR动态板形辊)和轧辊边部热喷淋技术等先进的板形控制技术,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冷轧机常见板型控制问题分析与处理

图1
同样我们也通过修改Lubrication level参数来改变冷却控制的效果。
当然也可以通过增加固定部分流量来增加总的流量,从而将高热合金轧制时产生的高热量带走。
0~20%是ABB工程师在现场调试时设定的值,此参数经过现场验证可以给到30%甚至40%,不过问题也是一样,将参数设定大了以后会降低冷却控制的效果,这也是一对矛盾。
我们现场观察流量设定不宜超过75%,如果轧制热量太高,需要从轧制工艺去考虑,比如减小压下量或降低速度。
因为冷却的能力或者冷却对板形调整的能力满足不了原来的轧制工艺。
在实际生产中发现润滑等级的值调到40%以上B列就处于全喷的状态,这样的情况对于轧制热凸度的控制较好,但是对板型的控制能力又会不足。
因此这个一般不进行设定。
这个设定是指从冷却中拿出一部分出来当润滑用,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冷却一般都能力不足,本来的冷却量就不大,不需要再从冷却当中分出来给润滑。
因此此参数一般设定为零。
2.在线和离线板型不一致的问题
带材轧制过程中的实时板型通过板型仪的操作画面可以直观的进行观察,但是往往会出现我们在轧制过程中板型仪画面显示的带材实时板型很好,轧制完毕在下游工序进行生产时却会发现带材的实际板型和实时的在线显示的
YAN JIU。
冷轧带钢板形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7I ndustry development行业发展冷轧带钢板形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秦 伟(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河北 唐山 063016)摘 要:板形是带钢的平直(翘曲)度,表现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
,板带内部存在残余的应力便是板形不良。
而板带的板形良好的主要表现是板带材特出“平”与“直”这两个主要特征。
相对应的,板带的板形质量不高的特征则是板带钢出现浪型、瓢曲以及旁弯结构。
如今人们在商品选购的时候对冷轧带钢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而板形的质量则是检测冷轧带钢的重要指标之一。
所以在板类工艺品的生产过程中,做好板形的检测和控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板形在轧制过程中的板形控制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要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控制。
操作人员务必要熟练运用好AGC.AFC 等系统,还要理解掌握其背后的理论技术,才能很好地保证冷轧带钢的板形形状和质量。
关键词:冷轧带钢;板形;控制技术;研究;应用中图分类号:TG33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2-0007-2收稿日期:2020-06作者简介:秦伟,男,生于199年,山东莱西人,汉,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提高冷轧带钢厚度精度、产品性能及改善板形。
1 冷轧带钢板形控制技术的研究背景板形是带钢的平直(翘曲)度,表现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
板带内部存在残余的应力便是板形不良。
而板带的板形良好的主要表现是板带材特出“平”与“直”这两个主要特征。
相对应的,板带的板形质量不高的特征则是板带钢出现浪型、瓢曲以及旁弯结构。
如今人们在商品选购的时候对冷轧带钢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尤其是越来越受到消费者追捧的汽车板以及空调、冰箱和洗衣机等家电板,这些冷轧带钢的产品表面质量相当高,而板形的质量则是检测冷轧带钢的重要指标之一[1]。
除此之外,所以在板类工艺品的生产过程中,做好板形的检测和控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然而。
轧制过程中的板形控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对整个系统做出全面的控制。
冷轧钢板形自动控制技术

冷轧钢板形自动控制技术
冷轧钢板形自动控制技术是指采用冷轧钢板的控制和参数调整,以实现自动化生产的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自动化设备来节省时间和精力。
冷轧钢板的自动控制是一种有效的工业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冷轧钢板的自动控制技术主要依靠控制器和传感器,实现对冷轧钢板的自动控制和参数调整。
通过控制参数,可以调整冷轧钢板的厚度,宽度和长度等参数,以满足不同需求。
同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特性,调整钢板的结构,从而获得更好的产品性能。
冷轧钢板的自动控制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而且可以大大减少生产成本,改善生产效率。
此外,还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可靠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
冷轧钢板的自动控制技术为当代生产和制造提供了一种可靠、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它可以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
浅析HC轧机板形控制

浅析HC轧机板形控制摘要:文章结合HC轧机的特点,分析了某钢企HC轧机生产过程中板形缺陷类型,并针对板形缺陷产生机理,总结了HC轧机板形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HC轧机;板形;ABB;板形控制系统一、前言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质量在竞争中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为提高冷轧带钢质量,获得优良的带钢平直度;同时降低HC轧机浪形的废次品率,文章结合HC轧机的特点,分析了某钢企HC轧机生产过程中板形缺陷类型,并针对板形缺陷产生机理,总结了HC轧机板形控制的措施。
二、HC轧机的特点与普通四辊轧机相比,HC轧机在结构具有如下特点:辊系采用六辊结构,且工作辊径相对较小;采用了工作辊弯辊装置;采用了中间辊弯辊装置;采用了中间辊轴向移动装置。
(1)板型控制能力。
板型的控制功能主要表现在控制板型和板凸度的稳定性。
板型和板凸度的控制功能可调整中间辊轴向位移量以及扩大了液压反弯的效果两点来体现。
由于HC轧机去除了工作辊与中间辊的有害接触,使弯辊力控制板型的能力增强,这样也增大了HC轧机控制板型的能力。
板型的稳定性是指轧制压力波动时板型变化大小,一般四辊轧机轧制压力波动,带钢板型也波动,HC轧机当中间辊抽动量在最佳位置时,轧机横刚度系数大,轧制压力波动时,板型设有变化。
(2)控制带钢边部减薄的能力。
在带钢边部,由于工作辊弯曲、轧辊压扁和金属的宽展等,使边部产生减薄现象,HC轧机可以通过中间辊轴向移动减少工作辊弯曲和改变轧辊压扁状态,同时采用小工作辊径可以减少宽展,这些都可减少带钢边部减薄。
(3)增大压下量和减少轧制道次的功能。
一般来说,减小工作辊径,可以降低轧制压力和轧制力矩、增大道次压下量。
一般二辊轧机小工作辊径会使板型不易控制,故通常工作辊径为辊宽的35%~5O%。
HC轧机由于有优良的板型控制能力和良好的板型稳定性,故工作辊径可为辊宽的20%~25%,这样可增大压下量和减少轧制道次。
(4)可以使用平辊轧制。
HC轧机的轧辊全部采用平辊,这样不需要磨各种原始辊凸度,轧辊备品数量可以减少,重磨的损耗也减少,使总辊耗不增加反而还有降低(5)节能效果显著。
冷轧带钢产品板形质量缺陷的分析与控制

130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冷轧带钢产品板形质量缺陷的分析与控制刘 涛(邯钢品质部用户服务中心,河北 邯郸 056000)摘 要:在冷轧产品中,板形质量缺陷是比较显著,也是客户反映比较多的质量问题。
冷轧带钢常见的板形缺陷有褶皱、浪行、瓢曲等,其缺陷问题的产生与加工原料、轧制过程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通过对缺陷产生原因的分析和对生产工艺的调整可以有效消除上述质量缺陷问题,提高客户对产品质量的满意度。
关键词:冷轧带钢;板形质量;缺陷问题;控制中图分类号:TG33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12-0130-2收稿日期:2021-06作者简介:刘涛,男,生于1980年,宁夏中宁人,本科,研究方向:于冷轧产品的研发及售后。
随着我国加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市场上对于各种规格高品质带钢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冷轧板带及汽车板、家电板等深加工产品已成为钢铁企业当前主要的利润增长点,各钢铁企业围绕提高冷轧产品质量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研发和质量改进,以满足市场客户不断提高的要求。
冷轧带钢产品生产工序较多、工艺控制复杂、质量影响因素较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产品的质量缺陷。
在冷轧产品中,板形质量缺陷是比较显著,也是客户反映比较多的质量问题。
冷轧带钢常见的板形缺陷有褶皱、浪行、瓢曲等,其缺陷问题的产生与加工原料、轧制过程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通过对缺陷产生原因的分析和对生产工艺的调整可以有效消除上述质量缺陷问题,提高客户对产品质量的满意度。
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1 冷轧带钢的板形控制冷轧是常温条件下,利用冷轧机按照一定的规格尺寸对钢板、热轧带钢等进行的轧制加工。
因此,作为一种物理式的加工方式,带钢的板形质量缺陷主要来自于轧件的机械性能,以及轧制加工的各项参数。
冷轧生产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板带横断面形状和平直度不良问题,均可归结为带钢的板形缺陷。
板带横断面形状是指宽度方向上板带厚度的分布规律,由于冷轧时压扁变形远小于轧辊弯曲挠度,因此对于带钢横断面形状通常以凸度作为其描述特征和控制对象;平直度主要是指带钢翘曲,包括板带各种浪形,在轧制时应尽量排除。
冷轧钢板形自动控制技术

冷轧钢板形自动控制技术
冷轧钢板形自动控制技术:
1、自动控制系统:冷轧钢板形自动控制系统是一种采用计算机系统和通信技术进行数据采集、信号处理及控制的技术,它能够实现冷轧钢板形的自动控制。
2、智能化控制技术:该技术通过计算机系统来进行钢板的实时数据采集、计算、处理以及控制等,可以自动检测钢板的形状以及加工效果,从而实现智能化控制。
3、成型优化方法:冷轧钢板形成型优化技术可以根据需要对成型工艺进行优化规划,采用亮度变换、灰度处理、边缘检测以及图像融合等方法,将形状特征信息量化并实现最佳化解决方案。
4、在线监测技术:冷轧钢板形自动控制系统的在线监测技术,采用智能调节及传感器技术,使钢板加工过程具有高精度及佳的均匀度,实现钢板成型过程中的实时监管以及数据采集,从而提高加工效率及品质保证。
5、预测分析技术:冷轧钢板形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采用定性及定量的数据分析,对钢板的生产情况及加工质量进行预测分析,帮助企业进行及时的决策及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轧产品板型控制技术浅析
文中就冷轧产品板型控制技术,分析了影响带钢板型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冷轧板型控制的主要方法,并对轧制过程中板型控制进行了讨论。
关健词:冷轧;板型控制
板型是冷轧产品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
近年来,用户对产品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饱和的钢材市场更加促使了各大钢厂对产品质量的重视。
在冷轧板生产过程中,板型控制是提高和稳定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带钢平直度、凸度等指标的决定性因素。
1 影响板型的主要因素
1.1 原材料
来料为热轧卷,其主要缺陷多为带钢边部波浪和镰刀弯。
无论是边浪还是镰刀弯,经过冷轧工艺成型后,均会影响后续产品质量。
1.2 轧制壓下量
压下量的均匀程度直接影响到带钢经轧制后沿纵向延伸量的均匀程度,若带钢中部压下量高于两边部,就会在产品中部生成鼓浪,当两边部压下量高于中部时,又会在带钢两边部产生边浪。
1.3 轧辊变形量
在较高的轧制力作用下,轧辊会产生径向弹性变形,同时由于轧制过程产生的摩擦热和变形热,使得轧辊产生热变形,这两种变形量均会使得辊缝不匀,造成产品横向厚度分成不匀。
此外,轧辊本身质量问题(如辊面压痕、软点等)、轧辊磨损不匀等也会影响产品板型。
1.4 压扁量与金属横流动因素
在轧制过程中,带钢两边部金属比中部更容易产生横向流动,使轧辊与边部带钢压扁量及带钢边部轧制力明显减小,增加了两边部的减薄量。
因此,部分带钢的边部厚度会实然变薄,即边部减薄现象。
为保产品质量,这种现象会使得切边量增加,成才率降低。
2 板型控制的主要方法
之前,人们只重视冷轧产品板型在冷轧过程中的控制,主要包括轧制过程中轧辊磨损、设备的弹性变形、轧辊的轴向位移、乳化液辅助轧制效果、热凸度等
方面。
其实除此之外,原材料质量、酸洗及轧制后的工序处理均与产品板型具有很大关系。
2.1 提高来料板型质量
热轧时要合理控制钢坯来料温度及目标轧制温度,以有效控制终轧后钢带边部温度,从而确保边部组织晶粒成长均匀,改善热轧板的机械性能和板型。
充分利用热轧出口平整设备,通过拉矫,改善板型,为冷轧工序奠定基础。
2.2 轧制过程板型控制
在轧制过程中,通过板型测量辊组件、平直度测量系统、TCP/IP通讯系统及板型控制执行机构等来实现对带钢板型的闭环控制。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影响板型的因素众多,且比较复杂,主要因素有:负荷分配、预设定计算、辊形、轧辊弹性变形、板形测量精度、执行机构精度、乳化液控制参数等。
2.3 冷轧产品下游工序处理
罩式退火:通过对冷轧卷进行加热升温至一定温度,改善冷轧板机械性能的同时消除板带内应力,消除内部缺陷;平整机组:经过罩式退火后的冷轧板,由于内应力的释放,板面浪形明显,通过平整,在较高的张力和拉矫作用下得到优质的板型;退火连镀:经卧式退火后,带钢内部组织晶体结构得到改善,经张力辊、拉矫机后提高板型质量,并完成镀锌工艺。
3 冷轧过程中的板型控制
3.1 AGC系统
为确保带钢纵向厚度及板型的统一,装有厚度自动测量与控制系统,即AGC 系统,其控制与执行系统通常由液压系统来实现。
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①厚度测量系统,将带钢的实际厚度检测并反馈给控制系统;②厚度比较及响应系统,对比给定厚度与带钢的实际厚度,计算厚度差并作出响应;③辊缝调节系统,在给定的原始辊缝基础上,结合得到的辊缝调节量信息,通过液压控制系统对辊缝进行时时调整,从而消除带钢的厚度差缺陷,确保带钢纵向厚度及板型一致。
3.2 轧辊的有载辊缝板型控制
轧辊的磨损及各方向不稳定性因素的变化均会对板型控制造成很大影响,这就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随时检测并补偿有载辊缝,当检测到某些因素使得辊缝产生变化后,系统要迅速做出响应,及时补偿辊缝凸度。
目前,辊缝凸度补偿的方法有液压弯辊法和辊温控制法两种。
液压弯辊法:液压弯辊法是在轧辊的辊颈处由弯辊液压缸作用一个使轧辊径向弯曲的力,当轧辊有载辊缝发生改变后,弯辊力则做相应的变化,以补偿有载
辊缝,从而有效控制带钢板型。
这种方法能够对辊缝变化做出快速响应,板型控制能力强,被广泛应用在冷轧轧机设计中。
3.3 板形控制新技术
3.3.1 提高有载辊缝刚度
提高有载辊缝刚度是指提高有载辊缝形状受轧制力波动影响的稳定性,从而降低有载辊缝变化对带钢板型的影响。
轧制过程中,用辊缝刚度系数表示有载辊缝稳定性:
Ks=Δq/ΔCR
其中Δq为单位带钢宽度内轧制力波动量;ΔCR为辊缝凸度CR对应于q的波动量。
3.3.2 提高有载辊缝的控制范围
即柔性辊缝型轧辊,通常应用在四辊轧机。
在四辊轧机中,轧辊初始辊型确定后,是无法满足各种轧制需要的,对工作辊原始辊缝加大后,使其能够满足各种轧制变化的需要。
4 结语
冷轧产品板型控制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课题,有效控制冷轧板板型,提高冷轧产品质量,要从原料、轧制及下游工序统一抓起,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