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运行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回转窑常见故障及其处理办法

弹簧板焊缝开裂
重新找正、补焊
传动小齿轮磨损严重,产生台阶。 更换小齿轮
基础地脚螺栓松动
紧固地脚螺栓
窑筒体振动引起
见前述,对症处理
窑筒体 开裂
表面温度太高或红窑烧损窑筒体, 窑筒体焊补,加固烧焊 强度和刚度削弱。
某档托轮顶力过大
正确调整托轮,减轻负荷。
窑筒体钢板材质有缺陷或接口焊缝 用金属探伤器检查内部缺
漏风严重 4)大小齿轮、托轮与轮带接触不良 5)主传动电机故障 6)托轮移位或托轮轴线与窑中心线不平行,造成内力过大。
7)在联锁的情况下,系统自动按照程序控制要求,进行跳 停保护,在此情况下,应做相应的处理: 首先立即停停止喂料,停止分解炉喂煤及窑头喂煤, 减风、减少冷却机冷却风量,防止太多的冷风入窑,造成 窑皮垮落,使窑内处于保温状态; 用辅助传动慢转窑,注意窑尾积料; 如果停窑时间较长,不能排出故障,应考虑全系统停车。
常见 故障
掉 砖 红 窑
产生原因
处理方法
窑衬及其镶砌质量不良或腐蚀后过 薄没有按期更换、导致掉砖红窑。
窑皮挂得不好
选用质量高的耐火砖,停窑 补换新砖,提高镶砌质量,
严禁压补。
加强配料工作,提高锻烧操 作水平。
轮带与垫板磨损严重,间隙过大, 严格控制烧成带附近的轮带
窑筒体径向变形增大。
与垫板间隙,间隙增大时要
3. 每班检查一次油位,如果低于油位下限时,必须立 即加油至其上限。
4. 发现漏油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止漏,若油漏到基础 上应及时清理,以免侵蚀基础,酿成隐患。
5. 窑经过长期停转后,若再启动,不宜直接使用主传 动,而应先用辅助传动转动1~2圈,然后再用主传动转动, 这时必须注意托轮轴承应预先润滑。
影响回转窑运转率的常见故障及对策

影响回转窑运转率的常见故障及对策当前我国大型干法回转窑生产线完好运转率有好大一部分在90%以下,究其根源,主要是在运行中突发故障多,常常被迫停窑处理.,现就5000t∕d回转窑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进行介绍。
1工艺故障1.1预热器结皮堵塞预热器结皮堵塞,大多发生在烟室缩口处,其成因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原燃材料中有害元素超标、配料成分不恰当,二是窑尾密封湘风大,三是操作不当造成碱、氯、硫等有害成分循环富集。
其较为有效的办法是:(I)优化配料方案,尽可能减少碱、氯、硫等有害成分的带入,对结皮较严重的可适当提高硅酸率;同时,要控制操作,避免还原气氛的出现:(2)根据结皮的情况采取人工定时给予清理,同时要避免窑内不完全燃烧的现象;(3)在停宿检修时必须处理好窑尾密封装置。
1.2窑皮不稳定反复脱落窑皮不稳定反复脱落造成窑内耐火碗快速变薄甚至抽签、脱落,现有的长形预均化设施,堆头、堆尾的原料成份波动可高达20%左右,因此,极其容易导致窑内热工制度的波动,从而会造成上过渡带、烧成带窑皮的反复脱落,出现窑筒体温度过高甚至局部“红窑”而被迫停窑的情况,这类事故引起的停窑少则3、4天,长的可达一个星期以上,对窑的运转率影响非常大。
为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我们一是对预均化堆场堆尾的物料留下10米左右不取,二是尽量保持生料库的缸满在50%以上,三是一旦发觉热工波动便马上通过适当减少喂料量,以稳定热工制度。
2设备故障2.1轮带滑移量过大轮带滑移量过大,正常情况下轮带滑移量应保持在5〜25mm之间较为合适,但有的企业对此没有足够的认识,在轮带垫板磨损后没有及时调整,使轮带滑移量较长时间在40mm以上,这样轻则引起窑砖扭曲、错位而垮塌,严重的还会导致窑筒体的变形,出现这些情况,停窑的时间通常都在7天以上。
为避免出现这一事故,我们一是要注意观测轮带滑移量,二是每次停窑时都必须检查轮带与垫板的间隙,5000t∕dS?(Φ4.8m×72m)冷态间隙应保持在17〜19mm为宜。
链篦机-回转窑的常见故障和解决方法(精华总结)

链篦机-回转窑的常见故障和解决方法一、堵塞现象回转窑生产工艺存在一个“通病”——预热系统堵塞。
堵塞的发生不仅扰乱了窑的热工制度,降低了窑产量和熟料质量,而巨处理起来费时费力,甚至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大事故。
预热系统堵塞时,一般有以下几种“症兆”;1、排灰阀静止不动。
2、堵料部位以上各处负压剧烈上升;堵塞部位以下部位则出现了正压,捅料孔、排风阀等处向外冒灰;窑头通风不好,严重时往外冒火。
3、排风机入口、一级筒出口、分解炉出口、窑尾等处温度异常升高,甚至达到或超过危险温度范围。
4、预热器锥体负压急剧减小或下料温度减小。
如果发现不及时,旋风筒内几分钟就积满了料粉,但往窑内下料却很少。
当堵窑料量过大时,就会出现突然塌料,料粉冲出窑外,酿出事故。
对于五级旋风预热器或预分解密来说,预热系统内容易堵塞的部位主要有以下几处:①四级旋风筒C4垂直烟道、C4锥体;两者堵塞物相似,主要是高温未燃尽的煤粒和生料沉积物。
②窑尾烟室缩口和窑尾斜坡;堵塞物主要是结皮物料,冷却后很硬,碱含量(R2O)高。
③五级旋风筒C4锥体及下料管;堵塞物主要是结皮物料。
①分解炉及其连接管道。
C4筒及分解炉连接管道堵塞物中有大量结皮,有的质地很硬,结皮物上有大量未燃尽的煤粒子,用高压风吹时,会出现明火。
二、原因分析预热系统堵塞的主要原因是在预热器和窑之间的“内部循环”。
当窑尾废气温度达到一定值时,粉尘就粘附在废气管道壁上,而这种粉尘由于吸附了碱、氯、硫,故粘性很大。
随着温度的上升,粉尘粘附的数量和硬度也增加了,这便形成结皮。
管道实际通风截面就要减少,有时旋风筒顶部的粘灰脱落排在旋风筒内,就使旋风筒下部堵塞。
当预热器内生料和燃料含硫、碱较高时,温度达到400~600℃时SO2就会转化为SO3。
SO3被生料粉吸收以后生成CaSO4,在860℃下CaSO4熔融并容易与料粉在预热器底部和窑尾内部结成碱圈。
预热系统的结皮和堵塞最容易在最低级的两个预热器内产生,特别是最下一级旋风筒是最容易发生结皮的地方。
回转窑常见故障及方案

回转窑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一.掉转红窑:1.窑衬及其镶砌质量不良或腐蚀后过薄没有按时更换,导致掉转红窑?方法:选用质量高的耐火砖,停窑补换新砖,提高镶砌质量,严禁补压。
2.窑皮挂的不好?方法:加强配料工作,提高煅烧操作水平。
3.轮带与垫板磨损严重,间隙过大,窑筒体径向变形增大?方法:严格控制烧成带附近的轮带与垫板间隙,间隙增大时要及时更换垫板或加垫调整。
4.窑体中心线不直?方法:定期校正窑体中心线。
5.窑筒体局部过热变形,内壁凹凸不平?方法:红窑必停,对变形过大的窑筒体及时整修或更换。
二.窑筒体振动:1.窑筒体受热不匀,弯曲变形过大,托轮脱空?方法:正确调整托轮。
2.大小齿轮齿合间隙过大或过小?方法:调整大小齿轮的齿合间隙。
3.大齿圈接口螺栓松动或断落?方法:紧固或更换螺栓。
4.弹簧板焊缝开裂?方法:重新找正焊补。
5.传动小齿轮磨损严重,产生台阶?方法:更换小齿轮。
6.基础地脚螺栓松动?方法:紧固地脚螺栓。
三.窑筒体开裂:1.表面温度太高或红窑烧损窑筒体,强度和刚度削弱? 方法:窑筒体补焊,加固烧焊。
2.某档托轮顶力太大?方法:正确调整托轮,减轻负荷。
3.窑筒体钢板材质有缺陷或接口焊缝质量差?方法:探伤检查内部缺陷四.窑筒体弯曲偏斜:1.突然停窑,长时间没有转动?方法:将窑弯出做一记号,等窑转到上面停窑数分钟使其复原。
2.窑墩基础下沉,托轮位置发生移动?方法:根据测量数据调整托轮位置五.托瓦衬瓦过热:1.窑中心线不直,衬瓦受力过大?方法:校正中心线,调整托轮受力情况。
2.托轮不正确歪斜,轴承推力过大?方法:调整托轮位置。
3.轴承内冷却水管漏水,用油不当或润滑油变质,以及油内混有其他杂物?方法:换油,修理水管,清洗衬瓦。
4.带油勺发生故障或油盘油沟堵塞?方法:清理油勺,修复带油勺。
六.电动机振动:1.地脚螺栓松动?方法:紧固地脚螺栓。
2.电动机与联轴器中心线不同心? 方法:校正中心线。
3.轴承损坏?方法:更换轴承,检查,调整间隙。
回转窑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回转窑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一、温度指示误差大故障原因:1.热电偶被物料糊住;2.热电偶被烧断。
处理措施:1.清理积料;2.更换热电偶。
二、压力指示偏低故障原因:1.测压管被粉尘堵塞;2.旋风筒积料。
处理措施:1.用压缩空气吹扫测压管;2.用压缩空气吹扫旋风筒锥部。
三、跑生料故障原因:1.窑尾温度下降过大,喂煤量过少;2.预热器塌料,生料涌入烧成带,窜出窑头;3.火头被生料压缩,窑头温度下降,窑头负压波动,窑电流下降,窑内发浑,篦下温度高,窑头、冷却机冒灰。
处理措施:1.减喂料,减窑速;2.当出现跑生料预兆时或跑生料前期,可适当加煤。
当跑生料已成事实,窑头温度下降较大,宜适当减少喂料喂煤。
待电流及烧成带温度呈上升趋势时,即可加料,提高窑速,加料幅度不宜过大。
四、清理结皮故障原因:1.窑头正压太大;2.跑生料;3.冷却机堆雪人。
处理措施:1.放慢篦床速度,加大窑头抽风;2.减料、减煤、减风,大慢车;3.见冷却机“堆雪人”故障处理。
五、预热器塌料故障原因:1.总排风量突然下降;2.锥体负压突然降低;3.窑尾温度下降幅度很大;4.窑头负压减小,呈正压。
处理措施:大塌料按跑生料故障处理,小塌料可适当增加窑头喂煤,或不作处理。
六、窑筒体温度低故障原因:窑皮太厚。
处理措施:1.窑打快车;2.改变入窑生料率值,提高硅值,降低铝率。
七、窑体温度高故障原因:1.掉窑皮;2.耐火砖薄;3.烧成带温度高;4.入窑生料率值不当,窑皮难挂;5.烧成带掉砖引起红窑。
处理措施:1.移动冷却风机,冷却高温区;2.调节喷煤管内外风改变火点,如筒体温度高于400℃还有上升趋势,停窑换砖;3.保证生料分解率,减轻窑头压力;4.提高铝率,提高烧成带温度,窑速、喂料量低一些;5.停窑补砖。
八、预热器锥体堵塞故障原因:1.下料翻板阀长期窜风,下锥体结皮;2.分解炉煤粉未充分燃烧,物料粘性增大,逐步积于锥体,未及时清堵;3.锥体负压急剧减少,下料温度下降,出口温度上升。
如何解决回转窑运行常见问题

如何解决回转窑运行常见问题在水泥的生产过程中,回转窑作为生产的核心,其运行质量直接关系到出产的水泥质量,同时会对水泥厂的产品产量造成影响,因此如何对回转窑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如何正确合理的维护回转窑设备保证其运行的高效性以及安全性是水泥厂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文章通过对实际工作中生产经验的总结,着重论述了现实中回转窑运行的常见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标签:回转窑;问题;运行;水泥生产1 轮带复位1.1 位移形成因素由于垫板同回转窑之间存在缝隙,轮带由于缝隙的存在会产生相对滑动,因而会对垫板端部的挡圈或者是挡块造成磨损。
而磨损最严重的部位则是垫板同轮带之间,当间隙较大时,轮带同挡圈以及挡块之间会产生强烈的相对滑动,加剧了磨损程度。
另外由于托轮位置调整不恰当也会造成挡圈同轮带或者是挡块同轮带之间磨损夹具,使得轮带产生位移,从正确的位置偏离出来。
若是轮带出现位移,那么就会使得托轮同轮带之间的接触宽度降低,相对的会加大接触应力,使得磨损现象加剧。
相对于上述问题,挡轮轮带的位移还会造成齿轮位移,即大齿轮、小齿轮从正确位置偏离,如此,齿轮同齿轮罩之间会产生碰撞摩擦,对回转窑的密封装置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所以,若是挡圈、挡轮同轮带之间作用产生了较大的磨损从而引发了轮带位移过大时,应当对轮带进行复位处理。
1.2 复位措施1.2.1 措施一:在需要进行复位的支承部位放置一个千斤顶,通过千斤顶支撑起窑筒体,保证在轮带上没有筒体的作用力,继而在筒体上部和下部每隔一段位置就焊接一个支座,用来放置千斤顶,每个千斤顶的规格在20T至50T,安装好后同时摇动千斤顶,推动轮带,将其进行复位。
1.2.2 措施二:在需要进行复位的支承部位,在筒体周围等距均匀的焊接三个钢体支座,然后再支座上设置安放一个规格为20T至50T的千斤顶,慢慢转动回转窑,在转动窑体的过程中摇动千斤顶推动轮带,使得轮带复位。
1.2.3 措施三:在需要进行轮带复位的部位支承处,其轮带垫板周向分别焊接四个螺母,且螺母上带有螺栓,为了防止螺母出现歪斜,则在螺母两边焊接用以支承的钢板,然后慢慢转动窑体,在转动的过程中,在托轮一侧将转出的筒体螺栓依次进行旋紧,通过螺栓推动轮带,并且需要根据轮带发生位移的方向调整复位的方向,保证窑体的窜动方向在控制中,保证轮带复位快速高效。
回转窑常见故障及处理

回转窑常见故障及处理1.故障:红窑掉砖。
原因:(1).窑皮挂得不好;(2).窑衬镶砌质量不高或磨薄后未按期更换;(3).轮带与垫板磨损严重,间隙过大,使筒体径向变形增大;(4).简体中心线不直;(5).简体部过热变形,内壁凹凸不平。
处理:(1).加强配料工作及煅烧操作;(2).选用高质量窑衬,提高镶砌质量,严格掌握窑衬使用周期,及时检查砖厚,及时更换磨坏的窑衬;(3).严格控制烧成带附近轮带与垫板的间隙;间隙过大时要及时更换垫板或加垫调整,为防止和减少垫板间长期相对运动所产生的密损;在轮带与垫板间加润滑剂;(4).定期校正简体中心线,调整托轮位置;(5).必须做到红窑必停;对变形过大的简体及时修理或更换。
2.故障:托轮断轴。
原因:(1).简体中心线不直,使托轮受力过大,超负荷;(2).托轮轴材质不佳,有内部缺陷;强度不够,耐疲劳差;(3).轴颈过渡处应力集中。
处理:(1).定期校正筒体中心线;(2).对新轴进行内部探伤,检查有无内部缺陷;(3).选用合适的过渡半径(圆角),提高表面光洁度。
3.故障:轮带出现裂纹或断裂。
原因:(1).筒体中心线不直,轮带受力过大、超负荷;(2).托轮调整不正确,歪斜过大,造成轮带局部过载;(3).材质不佳,强度不够,耐疲劳性能差;(4).断面复杂,不易铸造,有气孔、夹渣;(5).结构不合理,散热条件差,热应力大。
处理:(1).定期校正筒体中心线;(2).正确调整托轮,使轮带受力均匀;(3).选用优质钢铸造;(4).选用简单断面,提高铸造质量;(5).选用合理的结构。
4.故障:托轮表面出现裂纹,轮幅断裂。
原因:(1).同2(1);(2).托轮凋整得不正确,歪斜过大;使托轮受力不均,局部过载;(3).材质不佳,强度不够,耐疲劳差;(4).铸造质量不良,有砂眼、夹渣;(5).托轮与轴组装后不同心;(6).托轮组装时,过盈量过大。
处理:(1).同2(1);(2).正确调整托轮;(3).选用优质材料铸造;(4).提高铸造质量;(5).组装后再次车削;(6).选取合理的过盈量。
如何应对回转窑的故障

河南荥阳矿山机械厂/
如何应对回转窑的故障
选矿设备回转窑是对各种熟料进行煅烧的建材设备,如水泥、铁矿、活性石灰和轻烧白云石等。
回转窑按不同的分类分为水泥窑。
石灰窑、陶粒砂回转窑等。
在冶金厂、水泥厂、钢铁厂中比较常用。
在水泥厂里被称为“心脏”。
因此它的正常运转和生产就非常重要。
但是我们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故障,那么面对这些故障,我们要如何去处理呢?以下是荥阳矿山机械厂的几点建议:
1. 回转窑轮带移量过大由于企业对此种情况不加重视,就会引起窑砖扭曲坍塌,严重的时候会导致筒体变形,所以操作员要注意仔细观察侧轮带的滑移量,要定期对轮带与垫板进行维护和检查,避免对设备造成大的影响。
2. 窑体发生震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几点:筒体受热不均匀;大小齿轮间隙过大或过小、接口松动;轴承螺栓松动等。
解决方法是及时调整托轮,补挂窑皮,调整或更换齿轮,紧固螺栓。
3.回转窑停窑如果是短期的,必须要开启喷煤管冷却风机,避免烧坏喷煤嘴。
检查辅助设施是否损坏,安全防护是否可靠,发现窑体变形的时候要进行大修。
长期停窑的话,要检查窑头窑尾各个部件的磨损情况,对拖轮轴承或轴瓦进行清洗、加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转窑运行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回转窑的处理能力异常丰富,这一特点已将其推向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
虽然回转窑是可靠的机器,但它们可能会遇到问题,尤其是在设计,监控或维护不当的情况下。
知道为什么会发生此类问题,以及如何识别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回转窑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尽管问题通常是特定于手头操作的独特参数,但这里重点介绍了回转窑操作员面临的一些最常见挑战,以及其原因,如何发现它们以及解决问题的潜在途径。
这些问题中的许多问题也可以通过过程或设备审核来确定。
环(渣)形成窑炉中的炉渣或坝环形成是指在窑炉内部周围形成的堆积物,其作用是防止材料通过或受到显着抑制。
在窑炉中形成物料环具有多种含义,包括影响停留时间和引起产品质量问题,在进料端密封件中积聚物料,降低产量以及促进窑炉中的物料备份等问题。
它还会大大降低吞吐量。
此外,如果环(或环的一部分)断裂,则有可能完全堵塞窑炉出口,从而导致更严重的问题。
形成环经常需要经常停机以清除材料,废品以及对后处理的更高需求。
简而言之,它降低了整个过程的效率。
是什么原因导致窑炉成环?成环非常普遍,大约占85%的商业窑炉中。
通常是结渣温度变化的结果。
结渣温度是材料融合在一起并使其固化的温度。
如果允许进料成分发生变化以降低排渣温度,则会形成环。
同样,如果窑温度没有正确测量和控制,则温度可能会超过结渣的温度,从而导致成环。
成环的迹象窑中形成环的潜在迹象包括从窑中排出的物料显着减少或完全停止。
您如何解决成环问题?炉渣环可以手动移除,也可以通过提高系统的工作温度使其溶解。
如果采用温度调节方法,一旦环破裂,温度可再次降低至可能形成炉渣的温度以下。
为了防止将来产生额外的结渣,应检查燃烧室热电偶和监控系统,以确保它们正常运行以进行足够的温度监控。
进料的规格也应与原始工艺参数进行比较,以确保不对原料的变化负责。
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提高窑的转速来消除炉渣的形成,从而使物料更快地通过窑。
黏着由于多种原因,物料在窑中的粘连是一个问题。
与成环一样,它限制了物料通过窑的流动,最终破坏了装载量和生产能力。
它也有可能破裂并阻塞窑出料,并对耐火材料造成损害。
在间接窑炉中,当物料粘附到窑炉内部时,会形成热量必须通过的附加屏障,从而进一步降低了传热效率。
是什么原因导致窑炉卡死?不幸的是,粘连可能是由几乎无数个问题引起的,因此很难找出问题的根源。
它通常特定于材料独特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与热量相互作用的方式。
当物料通过窑炉引起的化学或物理变化时,物料也可能变得更粘。
由于这些原因,回转窑测试是工艺开发的关键部分。
测试有助于在生产之前识别此类问题,从而使窑炉能够针对材料特性进行设计。
与成环一样,粘连问题通常通过减少从窑中出来的物料来表明。
您如何解决卡在窑中的问题?虽然粘贴是有问题的,但是有几种方法可以解决。
最常见的方法包括:提高窑速根据物料的特性,提高窑速会降低物料的粘附机会,因为它与壳体的接触时间更少。
窑温升高某些材料可能仅在给定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粘住。
这样,通过提高窑炉温度,材料的粘性可能降低,或者水分含量降低到足以移出其可能粘附的范围之外。
添加外部敲击装置震击器是一种用于“敲打”壳体外部以驱除任何潜在堆积物的设备。
根据项目的需求,它们有不同的设计。
窑炉外部的耐磨板为外壳提供了保护,同时仍然允许爆震产生的能量清除任何堆积物。
促进更多的激动有时,只需进行一些额外的物料搅拌即可防止粘连。
可以通过使用各种内部设备(例如,链条或抄板)来诱发搅动。
测试,测试,测试如前所述,对物料进行的批量和中试测试对于开发高效,可靠的高温热处理至关重要。
在使用现有的窑炉系统时,可以使用测试来解决和解决窑炉中的粘滞或其他性能问题。
机械磨损的耐火材料/短耐火材料寿命回转窑耐火材料是系统中最昂贵的组件之一,因此频繁更换通常并不划算。
耐火材料可保护窑炉外壳免受穿过装置的高温的影响。
当耐火材料失效时,窑壳可能会损坏,甚至在极端情况下也需要完全更换。
此外,频繁的故障会显着增加停机时间,对处理能力产生不利影响;至少要进行三到五天的耐火修复才能解决一个小问题。
在大多数应用中,由于正常的磨损,工厂经理应该计划每年更换多达5%的耐火系统。
尽管在间接窑炉(分解炉)中不常用耐火材料,但在这些应用中使用耐火材料时,发生故障有可能减小窑炉壳的厚度,从而导致挠曲,椭圆度甚至破裂。
耐火材料磨损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产品污染。
通过降解,少量耐火材料可能会由于腐蚀或磨损而沉积到产品中。
是什么导致耐火材料磨损?耐火材料的寿命取决于操作条件和所处理的材料。
关于耐火材料失效,有两个总体主题:循环耐火材料磨损的最常见原因是窑炉经历的循环次数。
循环是窑的关闭和启动。
这种加热和冷却会在耐火材料上施加压力,如果经常进行,则会大大增加磨损并缩短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
不兼容的材料选择不正确的循环选择材料是不正确的。
耐火材料的化学和物理组成必须考虑到要处理的材料以及应用的特定操作参数。
必须考虑温度,保留时间,以及潜在的腐蚀和磨损以及高温。
耐火材料磨损的迹象几个迹象可能表明耐火材料已经磨损。
最引人注目的是排放物料中存在耐火材料,以及窑壳中的裂纹。
离开窑炉的物料减少或停止也可能表明存在耐火问题,因为松散的耐火材料可能会堵塞排放物。
窑壳上的热点不太明显。
应使用温度枪常规测量外壳温度,以检查外壳温度是否异常。
如有可能,应检查回转窑的内部,以评估耐火材料的健康状况。
耐火材料的剥落或机械降解通常表明材料不相容。
如何解决耐火材料磨损不幸的是,没有简单的方法可以解决耐火材料的磨损。
可以修补或修复耐火材料,但潜在原因将继续加剧磨损。
因此,至关重要的是确保材料和工艺参数与耐火材料的化学和物理相容性,同时还要尽可能减少循环次数。
错位错位是使用窑炉时另一个常见的问题。
窑炉的正确对齐会影响设备的每个机械组件;当窑炉失准时,通常会导致滚圈,托轮和挡轮过早磨损,并给其他机械部件造成额外的应变。
另外,未对准有可能影响密封的有效性。
由于回转窑是经过严格控制的加工气氛,因此密封效果的降低会改变加工条件,从而导致加工不正常或加工不足。
回转窑错位的原因是什么?由于正常运行,所有回转窑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得不对中,这意味着作为预防性维护计划的一部分,应定期对窑进行重新对准。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任何重大的维护或修理也会影响窑的对准,因此,在进行任何重大的修理工作后,都应始终对窑进行重新对准。
有几个因素可以加快未对准的过程。
这可能包括下沉的基础或系统结构完整性的变化,允许在组件上堆积的逃逸材料,甚至是湿度等。
回转窑错位的识别/迹象错位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但这是其他问题中常见的潜在问题。
窑炉未对准的迹象通常包括重铺后的承重表面磨损,可听见的振动或“震颤”或以下任何一项的损坏:滚圈,托轮,挡轮,小齿轮/大齿轮,传动联轴器。
如何解决错位?解决回转窑错位是一个相当简单的重新对准过程。
这可以通过手动重新对准或通过使用激光对准系统来执行。
虽然容易解决不对中问题,但必须认识到,如果不解决不对中问题的根本原因,窑炉将立即再次开始脱离不对中状态。
应进行全面的回转窑检查,以确定问题的原因并评估造成的任何损坏。
解决方法可能涉及修理基础,调整托轮,或重新打磨(有时更换)磨损的滚圈,托轮或挡轮。
尾气跑料量过多残留物是废气系统中夹带的材料。
尽管大多数窑炉都有一定程度的残留物,但是过量的残留物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残留物对诸如空气污染控制设备之类的下游组件施加了更大的压力,并经常导致处理能力的下降。
除了增加下游设备的负担外,残留物还会增加作为废物或需要后处理的产品损失量,从而降低整体系统效率。
是什么原因导致尾气跑料量过多?由于残留物是废气流中物料的吸收,因此过量残留物的原因相当有限。
残留量的变化通常是被处理材料的堆积密度或粒度变化的结果,从而使其更容易在气流中吸收。
同样,气体速度的增加可能会使气体吸收以前太重而无法吸收的颗粒。
过度残留的迹象可以通过多种指标发现过量结转。
窑炉中较低的产品输出量可能表明有更多的材料与废气一起排出。
同样,空气污染控制设备中材料的增加也意味着夹带的增加。
压力下降还经常表示过多的残留物。
物料堆积在窑出口管道,空气污染控制系统和引风机中,导致系统压力下降。
其他潜在的迹象包括降低空气污染控制设备的去除效率,以及增加系统排放烟囱的排放。
如何解决尾气跑料量过多解决窑炉中过量残留的问题通常围绕调整进料参数(堆积密度或粒度)或更改气体速度以防止夹带。
或者,也可以降低窑炉的装载量,但这通常不理想,因为它会降低生产能力。
结论回转窑为各种热处理应用提供了一种有效而可靠的方法。
认识到存在潜在问题的方式,以及如何识别和纠正这些问题,对于最大化设备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工艺和设备审核以及年度检查是预防性维护计划中的有力工具,还可以帮助提高窑炉工艺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