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第九课第二框
高中政治第1单元 第1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第2框积极维护人身权利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知识点 三 名誉隐私不可侵
1.名誉权 (1)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_社__会__评__价_。 (2)法律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__侮__辱___、诽谤等方式侵害 他人的名誉权,也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__荣__誉__称__号___,不得诋毁、贬损 他人的__荣__誉___。
式对乙实施了名誉侵权。
2.简述人身权的内容。 提示:依据民法典,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 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以及因婚姻家庭关系等 产生的身份权,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核心素养•提能力
议题㊀
维护公民的生命健康
议题导引
杨某今年14周岁。现在,她是某城市职业中专的一名学生,而在8 个月前她却是一家农药厂的童工。由于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刚刚“上 班”才一个月的她,就因为有机磷中毒而住进医院。
(4)依法保护 ①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由__父__母___决定其姓名,成年后有权自己决 定继续使用或者改变姓名,但是应当遵守相关__法__律__、__法__规___的规定。 ②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笔名、艺 名、网名、译名、姓名的简称等,参照__姓__名__权___加以保护。
3.个人信息 (1)必要性:个人信息与__隐__私__权___密切相关,受到法律保护。 (2)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 个人信息的,应当_依__法____取得并确保__信__息__安__全___,不得非法以收集、 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方式处理他人个人信息。 (3)保护的意义:法律明确保护个人信息,对于保护自然人的人身与 ___财__产__权__利__、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必修二政治知识点(框架整理) (1)

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公共基础、文化、卫生设施的建设,就业、医疗、社保、计生,自然环境保护等)
2、政府责任:对人民负责
政府的工作宗旨——为人民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对人民负责的要求:(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也有利于协调各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也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框题一:(123)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民族平等的含义。(4)处
第5 / 7页
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民族团结的含义。(5)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坚持民族共同繁荣的含义(6)处理民族关系三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共同繁荣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框题二:(1
2)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咱治洲、咱治县。(3)民族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5)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它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A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B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C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D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框题三:(1)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2)宗教信仰自由的准确内涵。(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内涵。(4)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内涵。(5)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内涵。(6)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二单元 家庭与婚姻 第六课 珍惜婚姻关系 第二框 夫妻地位平等

平等的财产关系
1.夫妻共同财产:除夫妻双方另有约定之外,双方在婚姻关系③ 存续 期间所得 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1)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④ 继承 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除外。 (2)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孳息和自然增值除外。 (3)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破 产安置补偿费。 (4)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际取得或者已经明确取得的知识产权上的财产性收益,如婚 前投稿婚后发表、婚前发表婚后获得的稿酬、婚姻存续期间发表离婚后取得稿酬。 (5)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的房屋且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 房屋的出资视为对双方赠与的;婚后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
方子女名下的,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当事人另有约定的 除外。 (6)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知识拓展 婚前个人财产于婚后取得的收益属于个人财产的,一般包括孳息、自然增值。 (1)孳息,是由原物所产生的额外收益,分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天然孳息是依物 的自然属性而产生的物,如:果树、动物的出产物,及其他依原物的使用方法所收获 的物。法定孳息是因法律关系由原物所生的物,如: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依股本金 所得的股息。 (2)自然增值,是指因所有人以外的因素而出现的价值增长状态,所有人未投入时 间、精力、智力和额外金钱,通常是由于通货膨胀或市场行情变化而产生的。
第二框 夫妻地位平等
学习目标 1.明确“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是夫妻关系的核心,知道夫妻间人身关系与 财产关系的内容,区别夫妻个人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及共同财产的分割。 2.增强对亲情与爱情的理解,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培养婚姻平等公平的意识,保 护夫妻双方及各自的合法权益。
高中政治统编版 法律与生活 思维导图

2.心中有数上职场
(1)明明白白工作
(2)清清楚楚维权
第八课:自主创业与诚信经营
1.自主创业公平竞争
(1)迈出创业第一步
(2)市场竞争讲公平
2.诚信经营依法纳税
(1)诚信经营保护消费者
(2)依法纳税是义务
综合探究
企业创办之旅
单元
课题
框题
目题
知识点整理
第四单元:
社会
争议解决
第九课: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第六课:珍惜婚姻关系
1.法律保护下的婚姻
(1)定分止争——所有权
(2)物尽其用——他物权
2.尊重知识产权
(1)保护创作——著作权
(2)激励创新——专利权
(3)点石成金——商标权
综合探究
财产制度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单元
课题
框题
目题
知识点整理
第三单元:
就业与创业
第七课:做个明白的劳动者
1.立足职场有法宝
(1)法律守护劳动者
1.认识调解与仲裁
(1)育小职责大
(2)敬老是义务
2.解析三大诉讼
(1)法定继承有顺序
(2)遗嘱继承重意愿
第十课: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1.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1)定分止争——所有权
(2)物尽其用——他物权
2.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1)保护创作——著作权
(2)激励创新——专利权
(3)点石成金——商标权
3.依法收集运用证据
1.权利保障于法有据
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侵权责任中的情理法
2.权利行使注意界限
民事权利有限制
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综合探究
高中政治 第1单元 第3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第2框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课件 部编版必修3

知识点 二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科学执政,就是坚持以_马__克__思__主__义___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
__共__产__党__执__政__规__律__、社会主义建设规律、__人__类__社__会__发__展__规__律__,全面增 强执政本领、提高__长__期__执__政__能力,并按照客观规律执好政、掌好权。
2.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了__人__民__执__政___、依靠人民执政。民主执 政强调_人__民__群__众____的历史主体地位。这就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保证在国家政治生
活的各个方面坚持和实现 __人__民__当__家__作__主___,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 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_最__广__大__人__民____的根 本利益,从而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_群__众__基__础____。
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 内涵
害在治
2.党的建设总要求
目的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方针Leabharlann 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主线
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总体 布局
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 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突出了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思想 建设的基础性地位和纪律建设这个管党治党的治本之策
变式训练
1.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
出,“要保持反腐败政治定力,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
推进的战略目标”。这是因为
(A )
①全面从严治党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②正风肃纪反腐败永远在
解析三大诉讼-高二政治《法律与生活》(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 选择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新教材 性必修二
对点训练
3.中央政法委机关报《法制日报》刊发长篇通讯《“云司法”助力企业打 赢防疫战》报道,福州市长乐法院疫情期间推出的多种涉企云端诉讼服务。 文章指出,长乐法院在狠抓疫情防控的同时,充分利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 启动云服务、云调解、云执行在内的“云司法”模式,有力推动疫情防控 期ABCD不【【正BCD..:.::.间受答详确诉诉诉诉诉刑诉区刑案解。讼讼讼讼讼事讼域事】】与又又分分诉旨营追DA调称:称为为讼在商究解诉““刑刑旨准环讼打、打事事在确境与官仲官诉诉准的、调司裁司讼讼确保及解”、”、、、障时、,行,民民及和地仲是政是事事时优查裁解复解诉诉地化明、决议决讼讼查。案行各一各和和明下件政种样种行行案列事复冲冲,政政件关实议突突都诉诉事于,一和和是讼讼实诉惩样纠纠解三三,讼罚,纷纷决种种惩的犯都的的纠,罚叙罪是最最纷C犯述正分解后后的罪不确子决途途方分正。,纠径径式子确保纷,,的证的B保是正无方证(确罪式无。)的,罪人A 的人不受刑事追究,D错误。 设问中要求回答“叙述不正确的”,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由于这种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是在刑事诉讼中提出并附带解决 的,因此称作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法律与生活 选择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新教材 性必修二
巩固训练
判断1:某县环保局办公室在一家超市购买了几台净水器,因质量问题 与该超市产生纠纷,该超市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是行政相对人对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发起的诉讼。本案中,超市与 国家行政机关的纠纷不是因其实施的行政行为引发的纠纷,而是环保局与超市之间的 买卖关系引发的纠纷,在这个纠纷中,环保局与超市的地位是平等的,因此,是民事 而不是行政纠纷。超市可以发起民事诉讼,而非行政诉讼。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融入社会 肩负使命 第六课 参与政治生活 第2框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课件

2019/12/3
3
一、我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一次会议在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图为大会主席台。左起:陈叔通、黄炎培、李济 深、宋庆龄、周恩来、毛泽东、刘少奇、郭沫若、张澜。
2019/12/3
7
1999年,前年女工小齐偶然 发现,9 年前在中考落榜的一名 同学冒用自己的名字上了自己报 考的学校,自己却因此与升学失 之交臂。小齐以自己的姓名权和 受教育权被侵犯为由,将当事人 告上了法庭。2001年,省高级人 民法院首次依据有关公民受教育 权的规定,对这起冒用他人姓名 上学的案件作出判决。小齐依据 宪法和法律维护了自己的权利。
《教育法》等
公民有劳动的权利
《劳动法》
公民有保卫祖国抵抗 侵略的义务
《兵役法》
2019/12/3
17
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3、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 律效力
所谓“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强 制性和约束力。
宪法中规定:一切法律、行 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 法相抵触,否则,就会因违宪而 无效。
诉讼法: ——主要是管诉讼的程序问题(打官司)
未成年人保护法: ——主要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环境保护法: ——主要是管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
2019/12/3
12
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请问:
普通法律是根据什么建立起来的呢?
2019/12/3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 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 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 经验,制定本法。
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九课 第1课时 生活需要法律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课时 生活需要法律目录导航01目 标 导 航02思 维 导 图03课 前 预 习04课 堂 练 习05课 后 训 练道德与法治目标导航课标要求学习目标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1.了解法律的产生和法治化的进程2.初步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3.通过了解法治的发展进程,增强自身法治观念道德与法治思 维 导 图道德与法治 1.法律是治理国家的 ,为我们的成长提供 、 的空间。
生活离不开法律的 和 。
2.每一部法律都是应 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 和 。
3.法律通过调整 ,不仅服务于人们 ,而且指导着人们 。
未来的生活 当下的生活 社会关系 调整 规范 生活 保障 规范 和谐自由 文明有序 课 前 预 习 重器 4.法律与我们 如影随形, 。
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 ,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 。
5.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6.法律是 意志的体现,是用来 、 的工具,也是调整 、判断 、处理 的标尺。
矛盾和纠纷 是非曲直 社会关系 管理社会 统治国家 统治阶级 国家 各项义务 各项权利 相伴一生 每个人 7.法治是依法对 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 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 , ,依法办事。
8.坚持 依法治国,建设 法治国家,切实 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 之一。
9. 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 。
必由之路 法治 优势 保障 社会主义 全面 遵守法律 服从法律 法律 国家和社会事务 道德与法治◎单项选择题1.父母随意打骂儿女,在法律上讲是家庭暴力;父母不可以随便看儿女的日记,这是尊重他人隐私权的要求;学生犯错误了,教师不可以变相体罚,侮辱学生;买到假冒商品,可以拨打投诉电话12315……这一切都说明( )①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②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③法律与我们相伴一生 ④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课 堂 练 习C2.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直接以“民”命名的法典,它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C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