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2)
九上历史第22课思想启蒙运动

第22课 科学 和思想的力量
启蒙运动
17——18世纪发源于英国,然后扩展 1、时间 到欧洲,中心是在法国
2、代表人物
伏尔泰 卢梭 孟德斯鸠
3、核心思想: 理性主义(即科学)
4、性质
5、影响
我不同意你说 的每一个字, 但我誓死捍卫 你说话的权 利。 ——伏尔泰
体现了人的言论自 由的权利
卢梭的代表作: 《论人类不平等 的起源》 《社会契约论》
《爱弥儿》
提倡“人民 主权论”
“权力产生腐 败,绝对的 权利产生绝 对的腐败。”
提出三权 分立原则
4、性质
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资产阶级发 动第二次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指美国独立战争、法 5、影响(作用)国资产阶级革命等国 的资产阶级革命
启蒙思想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 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 的社会进步;同时促进了中国、日本 等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联系:
①文艺复兴是启蒙运动的基础;
②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与发展。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 一.相同点 1.都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在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 2.都 属于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不同点 1.背景不同: 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简单协作时 期),资产阶级力量较弱。 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手工工场 时期),资产阶级力量较强。 2.批判对象不同: 文艺复兴:天主教神学 世界观,不反对封建专制。 启蒙运动: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等级制度, 反对封建专制。 3.内容不同: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重视人的价值,崇 尚人性) 启蒙运动:理性主义(提倡用思考和批判观察问题,解决问题) 4.运动范围不同: 文艺复兴:源于意大利,盛行于欧洲,不是世界范围。 启蒙运动:源于英国,盛行于欧洲,以法国为中心,世界范围。 5.形式 不同: 文艺复兴:以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外衣。 启蒙运动:提出无 神论思想,公开向天主教神学挑战。 6.与近代科学关系不同: 文艺复兴: 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近代科学是文艺复兴的最大后果。 启蒙运动:在近代科学迅猛发展的前提下产生,近代科学是启蒙运动的前 提。 7.特点不同: 文艺复兴:没有描绘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 启 蒙运动: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最大的区别) 8.直接后果不 同: 文艺复兴:没有为资本主义取得统治地位提供思想理论基础。 启蒙 运动; 为资本主义取得统治地位提供思想理论基础。
历史人教版九上《第22课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微考点:牛顿简介及其成就

考点:牛顿简介及其成就牛顿简介:英国科学家牛顿,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牛顿的成就:天文学方面:17世纪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苹果落地);数学方面:创建微积分;力学方面:建立了完整力学理论体系,其中力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牛顿的名言:“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易错微析牛顿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的贡献易错:力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例题1 有人说:上帝有三个苹果,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被乔布斯咬了一口。
被苹果“砸醒”后,牛顿发现了()A.地圆说B.万有引力定律C.相对论D.生物进化论答案:B解析:依据已有知识可知,一次偶然的机会,牛顿在苹果树下睡觉,一个熟透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砸醒了牛顿。
牛顿思考这一现象,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选B。
例题2 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解说词:“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牛顿和瓦特的历史贡献是()A.发明火车、发明电灯B.发明飞机、提出相对论C.发明汽车、研制内燃机D.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研制改良蒸汽机答案:D解析: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的贡献是成功改良蒸汽机,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故选D。
1.17世纪晚期,一位英国科学家解释自己的天文学理论时说:“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
”他解释的这一理论应是()A.微积分B.万有引力定律C.相对论D.进化论2.“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大的肩膀上。
”说这句话的科学家是()A.爱因斯坦B.达尔文C.牛顿D.法拉第3.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中评述: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厦门。
牛顿和瓦特的贡献分别是()A.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研制改良内燃机B.发明电灯、制造汽车C.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研制改良蒸汽机D.发明电子计算机、发明电话4.《大国崛起》解说词:“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22课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课堂练习】:1.“他(伏尔泰)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的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
”他主张()A.三权分立 B.开明君主执政 C.君主专制 D.神权凌驾一切2.小明同学搜集到四个人物图片,欲将他们的活动归纳到一个专题中,这个专题应是但丁伏尔泰陈独秀马克思A.资产阶级革命 B.国际工人运动 C.近代文学艺术D.思想解放运动3.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倡的“自由、平等”,从根本上说反映了()A、广大人民的善良愿望B、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要求C、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D、广大人民反对等级制度的要求4.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句解说词:“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牛顿和瓦特的历史贡献分别是()A. 发明火车、发明电灯B. 发明飞机、提出相对论C. 发明汽车、研制内燃机D.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研制改良蒸汽机5.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流言,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权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
该理论是()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相对论 D.日心说6.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发展。
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正确对应的是()①牛顿——电磁感应现象②达尔文——进化论③爱因斯坦——相对论④爱迪生——万有引力定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4—16世纪的欧洲,充满了新时代到来前夜思想文化变革的蓬勃朝气和人类反封建神学、向自然挑战的无畏精神。
材料二启蒙运动的倡导者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请回答:(1)材料一中“思想文化革命”指的是_________。
材料二油画中人物应该有_______。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单元 第22课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教案3 新人教版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和在近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树立并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思想观在未来建设、改造社会的能力。
分析认识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观察、动手和勤奋等进行科学研究所必备的初步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出示材料分析启蒙运动的背景和影响,使学生掌握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应这一唯物主义史学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人物插图和名言,体验从历史人物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考辨其倾向性的辨析过程,初步学习从作者身份、写作缘由等角度辨析历史文献倾向性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上述思想家和科学家取得成就的过程,使学生树立不畏权贵、敢于捍卫真理和为了科学事业不计个人得失、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重难点】重点:科学的革命。
难点:是如何理解:“思想启蒙的火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近代欧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与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是分不开的,其中发生在14—16世纪的一次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是哪一次?(学生回答)。
如果说文艺复兴运动使欧美出现了资本主义的曙光,那么发生在18世纪的启蒙运动则把资产阶级推上了政治舞台,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自学质疑:一、思想启蒙的火种:(大屏幕出示本课课标)学生自读课标,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并在教材上标注知识点。
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并思考下列问题:14世纪,意大利一些城市出现了手工工场,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
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一股资产阶级文化的新潮流在意大利兴起,这次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在历史上称为文艺复兴。
15世纪后半期扩大到欧洲其他国家。
18世纪,法国旧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社会矛盾激化,出现了一批以伏尔泰为代表启蒙思想家。
1. 启蒙运动是怎样产生的呢?2.由上所述,启蒙运动出现的原因是什么?3.启蒙运动中出现了哪些有影响的人物?4.伏尔泰的主要主张有哪些?5.启蒙思想有什么作用?合作释疑:自学讨论:(以上五个问题第一、二题学生可适当进行小组讨论,第三题和第四题可直接在教材上找到。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22课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备课资料

第22课资料科学和思想的力量伏尔泰:1694年,出生在巴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里,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剧作家,诗人、哲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宣传家。
他的作品和演说以尖刻和激昂地反对封建制度和教会而著称。
坚持不懈的揭露和嘲讽教会的贪婪,和教权主义的罪恶,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
他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的恶棍”,说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
他号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骇人听闻的宗教狂热作斗争,一些人咬住他的耳朵;另一些人踩住他的肚子,还有一些人从远处痛骂他。
”因而触犯了教会和贵族,曾经两次被关进巴士底狱,后被驱逐出国。
后来他写了大量的著作。
伏尔泰一向是宗教信仰自由的坚信者,但是当他接近古稀之年时,法国发生几起惊人听闻的迫害新教徒事件。
在激怒之下,他致力于对宗教狂热主义进行的一场智识讨伐。
他写了许多本政治小册子,抨击宗教上不容异说的言行。
他还喜欢在他的每封亲笔信上用“Erasez I'infame”作为结束语,意思是消灭臭名昭著的东西。
“对伏尔泰来说,这个臭名昭著的东西就是宗教的偏执和狂热。
1778年,八十三岁高龄的伏尔泰返回巴黎,在那里参加了他的新剧《和平女神》的首次公演。
许多观众为他喝彩,呼之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伟大老人”。
数以百计的敬慕者其中包括本杰明•富兰克林都曾登门拜访。
但是伏尔泰的生命不久就完结了,他于1778年5月30日在巴黎逝世。
由于他直言不讳地反对教权主义,因而不能在巴黎举行基督教葬礼。
但是十三年后,胜利的法国革命者挖掘出他的遗体,重新安葬在巴黎伟人祠。
伏尔泰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如此之多,以致用一篇短文都很难列出他的主要著作。
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在一生中所提出的基本思想。
他的最坚定的信念之一就是必须得实行言论和出版自由。
有一句话常被人们认为是他说的:“我不赞成你的话,但是我要誓死捍卫你说它的权力”。
虽然伏尔泰实际上从未有过这样的明确声言,但是这肯定反映了他的态度。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思想启蒙的相关人物介绍素材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相关人物介绍伏尔泰1694—1778,原名佛兰苏阿—玛利·阿鲁埃,伏尔泰是其笔名。
他出生于巴黎。
自幼受过良好教育,表现了聪明才智。
他从小就喜爱文学,立志当文学家,中学毕业后就成为一名无职业的文人。
18世纪,伏尔泰成了启蒙运动的旗手。
1717年,伏尔泰因为写讽刺作品攻击宫廷的淫乱生活,被投进巴士底狱,关了11个月。
1718年,他发表了悲剧《奥狄浦斯王》,并在巴黎上演,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他一举成名,从此用伏尔泰笔名。
后来,伏尔泰因得罪一个贵族而被驱逐出法国,动身去英国。
在英国期间,他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成就和洛克的哲学著作。
1729年,他回到法国,创作了历史剧《布鲁杜斯》和悲剧《采儿》,获得成功;同时,经营商业,获利不小,使他可以过上优裕的生活。
1734年,伏尔泰出版了《英国通讯集》,以书信体裁介绍了英国的政治、宗教、科学和哲学,对法国的宗教教派斗争进行了抨击,并表达了自己的哲学和宗教观点。
这本书遭到当局的禁止,被当众焚毁。
此后,伏尔泰在洛兰省边境一个幽静的城堡中住了14年,在此期间,他写了大量著作,用不同的笔名发表,从各个方面攻击教会和封建制度的反动统治。
伏尔泰的名气越来越大,许多达官贵人为了沽名钓誉,纷纷同他交往,如普鲁士王储腓特烈(即后来的腓特烈二世);法国还于1746年让他进入法兰西科学院。
但是,后来他发现包括腓特烈二世在内的封建统治者并不是真正赞同他的观点,他决心不再与任何君主往来。
1755年,他在法国和瑞士边境的佛尔纳定居下来。
此后,他继续写作,发表了哲学小说《老实人》、《天真汉》等不朽名著。
他还为一位被法国法院残害致死的新教徒卡拉鸣不平,并最终迫使法国政府为卡拉平反。
伏尔泰的坚决斗争唤醒了越来越多的法国民众,摧毁了教会的威信,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铺平了道路。
由于伏尔泰的威信越来越高,封建统治者为了迎合民众的需要,不得不作出一些让步。
1778年,伏尔泰被巴黎人民作为伟人迎进了巴黎。
历史人教九年级上册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教案

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
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课型新授课
知识目标:需要学生了解法国启蒙思想家以伏尔泰为代表的主张及其影响;英国科学家牛顿和达尔文取得的突出成就,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伟大贡献。
能力目标:一是通过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在近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让学生感受到意识形态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以培养学生树立并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史观在未来建设、改造社会的能力;二是引导学生分析认识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科学家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观察、动手和勤奋等进行科学研究所必备的初步能力。
3)为什么说牛顿提出的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
4)达尔文是怎样完成生物进化论研究的?生物进化论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5)爱因斯坦对物理学做出的卓越贡献是什么?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1、牛顿:天文学,17世纪下半期发现万有引力;数学,微积分的创建;力学,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牛顿三定律。
2、达尔文:1859年,生物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物种起源》。
3、爱因斯坦:20世纪初提出相对论。
教师要求学生制表:近代科学技术成就简表
国家
科学家
主要贡献
个性化设计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图表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伏尔泰》及课本插图
织评议,可以分组互评、班级评委评议、教师点评
板书设计
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抨击君主专制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以法的精神去限制法国君主的权力
卢梭——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论
牛顿——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自然科学的成就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人类何时进入蒸汽时代?(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并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以后)教师指出:今天这节课要了解的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又一次重大飞跃,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的情况。
请大家打开课本124页,根据屏幕上的导读提纲阅读全文,作好读书标记。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电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运用于人们实际生产生活中去的?爱迪生等科学家为什么能够在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除了科技成果之外,他们还为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具有哪些优越性和破坏性?怎样对待汽车工业才算明智?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累累硕果,说说这些历史事实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电气时代”的到来电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运用于人们实际生产生活中去的?(课件展示,分层提取信息)谁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法拉弟)谁研制出发电机?(西门子)电力在什么时候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19世纪70年代)随后发明了哪些电器和电力交通工具?(电话、电报、电灯、电车等)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使用更加方便和广泛,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并且有利于环境保护)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哪些国家走在前面?(美国、德国)“发明大王”爱迪生爱迪生为什么被称作“发明大王”?(他发明了电灯等许多电器产品,其中正式注册的就有1300种之多)爱迪生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请你根据这句话和书本、网络上的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A.你怎样理解这句话?(所谓“天才”,虽然比常人聪明,但是更比常人勤奋。
青年学生要想成才,首先必须具备勤奋的品格。
)B.爱迪生等科学家为什么能够在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除了科技成果之外,他们还为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爱迪生等科学家志存高远,年轻时就很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启蒙运动的影响:
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 击和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启蒙思想促进了人
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
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同时促进了 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运动。
5.较接近伏尔泰主张政体的国家:英国。 符合孟德斯鸠主张政体的国家:美国。
知识拓展
文艺复兴
时间 范围 核心 批判 14—16世纪(萌芽期) 意大利—欧洲 人文主义 天主教神学 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运动
17、18世纪(成长期) 欧洲—世界 理性主义 封建专制,天主教会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2.批判天主教会。
孟德斯鸠
地位: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主张:三权分立学说 主要观点: 1.他认为立法权应由人民集体享有,
司法独立,君主享有行政权。
2.三种权力相互独立而又相互监督。 其核心是:制约和平衡。
卢 梭
地位:法国著名的启蒙思 想家 主要观点:否定封建王权, 主权在民,“社会契约论”。
一、启蒙运动 1.时间:18世纪 2.中心:法国 (正当法国旧制度衰败的时候) 3.代表人物:① 伏尔泰:反对封建制度,主 张由开明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与平 等,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与腐朽,但他不反对 宗教(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 比作“文名恶棍”,说天主教是“一群狡猾的 人不知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 ②卢梭:否定封建王权。 ③孟德斯鸠:三权分立说;天赋人权说。
3.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 ①.主要贡献: 20世纪初提出的相对论 ②.意义:相对论的创立推动了整个物 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
子弹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打开
了原子时代的大门。相对论还揭示了空 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 质和运动的认识,无论在科学上,还是 哲学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5.(2010·鄂州中考)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 论基础的是( C ) A.进化论 C.相对论 B.运动三大定律 D.万有引力定律
6、启蒙运动没有影响的是 ( A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明治维新。
1.(2010·南京学业考试)初三某班的黑板报以名人格言的 形式介绍历史人物及成就,其中对应错误的是( C ) A.“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国画《愚公移山》 的作者徐悲鸿 B.“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电灯的发明者爱 迪生 C.“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相对论的提出 者爱因斯坦 D.“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 上”—―微积分的创建者牛顿
代表
作用 性质
自主学习(二)
2.科学的革命 (1)当时科学得以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2)在此过程中,杰出的科学家是谁? 他们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材料一: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人们的思想逐渐 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然科学获得了极大的
发展。
材料二:牛顿一生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与他的勤奋精 神分不开,他经常通宵达旦地做实验,有时一连几个 星期都在实验室工作。
2.(2010·株洲学业考试)张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讲到: “子代和亲代间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是进化的基
础。„这一教学内容是下列哪一观点的体现( A )
A.生物进化论 C.天体运行论 B.广义相对论 D.女娲造人论
3.(2010·汕头中考)1878年,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纪念
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讲中说:“伏尔泰战胜了敌人。
不要希望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是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4.从科学家身上,你受到什么启示? 答:我们要学习科学家不为名利,刻苦勤奋,谦虚好 学,善于思考的优秀品质,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不怕 困难,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伏尔泰
思想启蒙 的火种
科学和 思想的 力量
孟德斯鸠
卢梭 牛顿 科学的 革命
达尔文
爱因斯坦
(3)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是什么?
伏尔泰
地位: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 主要观点:1.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 平等,主张由开明君主执政。 2.极力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 朽,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
兽”,把教士比作“文明恶棍”。 主要主张:1.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 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 3.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 利”。
第八单元 璀璨的近代文化
第22课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1.了解伏尔泰等人的基本主张,初步认识思想解 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2.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等人的主要成就, 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主学习(一)
1.思想启蒙的火种 (1)启蒙运动的时间?发源地? (2)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是谁? 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次伟大的战 争。” 材料中的“敌人”是指( A ) A.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 B.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
C.盘剥工人的资本家
D.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同盟国
4.(2010·福州学业考试)下面是一位男士的简历, 他的中文译名是( D )
A.牛顿 C.爱因斯坦
B.达·芬奇 D.达尔文
二、科学的革命
1、科学得以发展,其最主要的条件是: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英国科学家牛顿
①.地位: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②.主要贡献: 天文学: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数学:创建微积分
力学: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牛顿三定律”) 名言:“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 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2.英国科学家达尔文
①.主要贡献: 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 提出“进化论”思想。 ②.意义:《物种起源》第一次把 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
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在
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了轰动, 陈总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来自人们为什么讽刺达尔文?
说明了什么问题?如果你生
活在达尔文的那个时代,你 对达尔文的学说持何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