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资料PPT课件

合集下载

《曹刿论战》ppt课件

《曹刿论战》ppt课件

敦煌的女儿
弹指一挥,樊锦诗与莫高窟相 伴相守了58年,莫高窟已经成了她 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樊锦诗 的满头青丝已成华发,她用自己的 青春和生命守护着莫高窟,眼看着 她一点一点重获新生。当年无人问 津的大漠荒滩,如今成了丝绸之路 文明交流与融合最负盛名的历史见 证地。
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春秋·庄公十年》 “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 “二月,公侵宋。” “三月,宋人迁宿。” “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 “公败宋师于乘丘。” 结合史料,请任选一个事件进行扩写。
读出节奏分明之美
(每句停顿1处即可)
肉食者/谋之。 可/以一战。 故/逐之。
例如:叶 / 徒相似,其 / 实味 / 不同。 《宴子使楚》
读出文章大意之美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结 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将不能理 解的字词勾画出来。
注意重点实词虚词、一词多 义、古今异义词等。
读出文章大意之美
何以战?(倒装句) 译文:(您)凭借什么跟齐国打仗?
红土高原一枝梅
63岁的张桂梅坚守滇西深 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12年 前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 子高中,迄今帮助1800多名贫 困女孩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 里的“教育奇迹”。
大山深处的一轮明月
张玉滚,坚守乡村教育事业, 21年来他往返于高丘镇和学校之 间的山路上,风里来雨里去。这么 多年来,在张玉滚的执着坚守下,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批学生走出大山,用知识改变 了命运。乡亲们都说:“张老师就 像大山深处的一轮明月,照亮了山 村孩子前行的路”。

谢 观看 谢
—九下语文优质课—

公与之乘 代词,指曹 刿
公将鼓之 助词,补充音节,不译

当余之从师也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曹刿论战》ppt优秀课件

《曹刿论战》ppt优秀课件
1、如果给课文的三段文字各拟一个小标题,你认为最恰 当、得体的是哪一组?为什么?
A、从人物曹刿身上看应为: 请见、从战、论战。
B、从人物庄公身上看应为: 将战、实战、问因。 C、从内容上看应为:战前准备、战争过程、取胜原因。
2、你欣赏曹刿还是欣赏鲁庄公,请畅谈自己的体会自己 的发现。
温馨提示: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品味课文,表达自己的 感受,畅谈自己的体会和自己的发现。
听 范 读 , 纠 字 音 ,
2021/6/20
9 17
美读
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画出曹刿“论战”的 句子,从课文中寻找、标注、整理自己喜欢
的语言材料,形成语言积累卡片。
温馨提示:你可以积累①重点词、句②写论战的美句 ③标记出自己感兴趣的语句并进行解析和赏析。
2021/6/20
10 17
美品和美悟:
(3)从《曹刿论战》谈鲁庄公鄙乎。
2021/6/20
25
讨论最能激发自己的思维
这次以少胜多的战役胜利的 条件和原因有哪些?
取信于民 彼竭我盈的战略战术 判断敌人动态掌握战机
2021/6/20
26
五赞鲁庄公
《曹刿论战》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曹刿, 这位公元前684年长勺战争舞台上的主角,他 的毛遂自荐的精神、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 把握战机的卓越才能、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2021/6/20
28
在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在人才层出不穷
的今天,鲁庄公的形象难道不使人倍觉亲切和 可爱吗? 愿为今朝众多的“曹刿”呼吁有更多 的“鲁庄公”!
2021/6/20
29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6 /28202 1/6/28 Monday , June 28, 2021

《曹刿论战》ppt课件

《曹刿论战》ppt课件



朗读欣赏,订正读音
曹刿请见
又何间焉 肉食者鄙 弗敢专也 小惠未徧 小信未孚 guì jiàn
忠之属也
公与之乘 齐师败绩 下视其辙 望其旗靡
shǔ chéng jì zhé mǐ
肉食者谋之 shí jiàn bǐ fú biàn fú
夫战,勇气也。 fú
属也。 (尽心尽力为人民办好事)的一类(事情),
课文全释
可以一战。 战则请 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打仗,请允许我
从。” 公与之乘。 战于 跟着去。”鲁庄公和他共乘一辆战车。齐鲁两国的军队在
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长勺开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还不行。”齐国军队击了三次鼓。曹刿说:“可以(击鼓
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朗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 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概括)
2. 按照什么顺序讲这个故事?
3. 故事里出现了几个人物?他们分别具有什么 样的性格特点?体现在哪里? 4. 这个故事给现在人什么启示?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课堂练习:
1、解释划横线的词:
弗敢专也( ) 又何间焉(
小信未孚( ) 忠之属也( 彼竭我盈( ) 神弗福也(

) )
齐人三鼓( ) 遂逐齐师(

2.解释下列词语,并说说与它 们现在的常用义有什么不同: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4)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1课.《曹刿论战》课件(共32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1课.《曹刿论战》课件(共32张PPT)

曹刿论战
《左传》
解题:《左传》: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 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说《春秋》的一部著作。其中记载着 春秋时代各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原书 名为《左氏春秋》,汉以后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 《左传》。这部书既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 一部相当精彩的散文著作。 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 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 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 的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 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做了 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派兵攻鲁。当时齐强鲁弱, 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 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 于长勺。
自由展
我的解释、翻译、质疑
(1)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齐师:齐国 的军队。齐,在今山东省中部。我,指鲁国。鲁,在今山东西南 部。《左传》传为鲁国史官而作,故称鲁国为“我”。 (3) 公:鲁庄公。 (4)曹刿(guì 贵):鲁国人。 (5)肉食 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得厚禄的人。间(jiàn件):参 与。 (6)何以战:即“以何战”,凭什么作战。 (7)衣食 所安: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 (8)专:独自亨有。 (9)人: 这里指一些臣子。 (10)徧:同“遍”,遍及,普遍。 (11) 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猪、牛、羊等。玉帛, 玉石、丝织品。加:虚夸,这里是说以少报多。 (12)孚(f ú浮):诚信感人。 (13)福:作动词,赐福,保佑。 (14) 狱:诉讼案件。 (15)长勺:鲁国地名,在今山东曲阜县北。 (16)鼓:作动词,击鼓进军。 (17)驰:驱车(追赶)。 (18)辙(zhé哲):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 (19)轼: 古代车厢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 (20)盈:充沛,旺 盛。

《曹刿论战》PPT课件

《曹刿论战》PPT课件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 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 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 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 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 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 齐师。
本文记叙了曹刿对战争的有 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 说明了取信于民和正确地把握战 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表 现了曹刿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 才能,赞美了曹刿的爱国之情.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 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 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 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十年春,
。公将战。曹刿 。其
乡人曰:“
,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
。”乃入见。问:“何
以战?”公曰:“
,弗敢专也,必以分
人。”对曰:“

。”
十年春,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 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 刿请求拜见庄公。他的同乡说: “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为何参 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 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 朝拜见庄公。
第一段:战前准备
凭借
问:“ 何以战?”公曰:“ 衣食
安身
独占
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
曰:“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 。曹刿 。其
乡人曰:“

?”刿曰:“肉食
者鄙,
。”
。问:“何以战?”
公曰:“

,必以分第一段:战前准备
军队
攻打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
请求拜见

《曹刿论战》优秀PPT课件

《曹刿论战》优秀PPT课件

合作探究
从第二段曹刿简短的话语中,你能感 受到当时怎样的战斗形势?这样简短 的语言表明曹刿具有怎样的特征?
在指挥作战中,曹刿只说了两次 “未可”,一次“可矣”,却让人能 感觉到两军对垒,紧张的战斗形势。
这样简短的语言表明曹刿具有胸 有成竹、从容不迫和善于把握战机的 特征。
合作探究
第三自然段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三自然段的大意。
曹刿是布衣、平民、没有官位。 从他同乡的话“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焉”能看出来。 诗句:“位卑未敢忘忧国”。
合作探究
曹刿作为布衣平民,在“齐师伐我”之 时,请求拜见鲁庄公,其原因是什么?
他认识到统治者目光短浅;他对此 次战争有深远的考虑。(肉食者鄙,未 能远谋。)
合作探究
“何以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 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 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个方面的准备 呢?
文言积累Biblioteka 2、一词多义。(1)故: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故逐之(所以)
(2)以:何以战(凭、靠) 必以信(按照) 必以分人(把)
(3)之:肉食者谋之(代词,代这件事) 公与之乘(代词,代指曹刿) 故克之(代词,代指齐军) 小大之狱(结构助词,的) 公将鼓之(助词,起补足音节的作用)
文言积累
3、古今异义。
凭、靠 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 公曰:“衣
安身 不 独自享有 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食所安, 弗敢 专也, 必以分人。”
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 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大官 们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 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去见庄公。曹刿问 庄公:“您凭借什么作战?”庄公说:“衣食这类用来安 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曹刿论战》PPT课件

《曹刿论战》PPT课件

探究交流
1. 给第一段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第一段写了鲁国战前的准备。
第①层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第②层写曹 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的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2. 从第一段来看,战争发生的时间、作战双方、战争 的性质分别是什么? “十年春,齐师伐我”;齐国恃强凌弱,侵略鲁 国,这是非正义战争。
凭借
问:“ 何以战?”公曰:“ 衣食

独占
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
徧:通“遍”,遍及
听从,服从
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
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虚夸
信实
第一段:战前准备
信用 为人所信服
赐福、保佑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
大 案件
即使
根据
实情
吃肉的大官们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吃肉的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③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会把它分给别人。 ④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不会听从您的。
探究交流
⑤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祭祀用的牲畜、玉帛,从来不敢虚报数量,一定对神诚信。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1课
曹刿论战
《左传》
WangYSH语文工作室出品
春秋时期诸侯列国政区图
齐鲁长勺之战作战示意图
《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 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 化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 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 《春秋》所编。所以后人又称 《左传》为《左氏春秋》。《左 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具 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又 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 生动,又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 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曹刿论战(优秀课件)

曹刿论战(优秀课件)

CHAPTER曹刿,春秋时期鲁国大夫,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著称。

他所处的时代,正值春秋战国之交,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在这样的背景下,曹刿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指挥能力,为鲁国的安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曹刿生平及时代背景《曹刿论战》创作背景《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是一篇记述古代战争的文章。

文章以曹刿为主线,通过他与鲁庄公的对话,展现了曹刿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

该文以简洁明快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全过程,表现了曹刿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文章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入的分析,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复杂,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该文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广泛引用和传颂,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曹刿论战》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典范。

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CHAPTER文章开篇即交代了战争的背景和原因,为后文的论述打下基础。

接着通过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阐述了取胜之道,展现了曹刿的远见卓识。

文章以长勺之战的经过和结果作为结尾,验证了曹刿的战略眼光。

文章结构梳理及大意概述0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通过生动的比喻,揭示了战争中士气的变化规律,展现了曹刿对战争心理的深刻洞察。

0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此句揭示了当权者的短视和无知,反衬出曹刿的深谋远虑。

0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体现了曹刿注重细节、严谨求实的性格特点,也暗示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重要性。

关键语句解读与赏析写作风格特点分析文章语言简练,意蕴丰富,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来塑造人物形象。

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通过战争实例来阐述战略思想,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论述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CHAPTER曹刿在战前通过详细侦查和分析,充分了解敌人的实力和弱点,为制定有效的战略打下基础。

深入了解敌情灵活运用兵法善于把握时机曹刿不拘泥于常规兵法,根据战场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战略,如采用迂回包抄、声东击西等战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