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
2024年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

一、概述
2024年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旨在全面提高妇产科住院医
师的临床技能,加强团队合作精神的落实,维护患者权益,提高服务质量。
培训通过实践、练习、规范化的方式,提高护理技能,完善相关知识,提
高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专业水平,进而提高诊疗服务水平,提高护理质量。
二、培训内容
(一)妇科护理
1、急诊妇科护理:妊娠初期状况诊断及护理;分娩前访视;妊娠和
产后护理;妇科外科手术护理;妊娠相关性疾病的诊断与护理;妊娠合并
其他疾病的诊断与护理。
2、妇科护理:掌握妇科病的诊断与治疗;常见妇科疾病的护理;妇
科手术护理;妇科临终诊护。
(二)产科护理
1、产前诊断及产前护理:掌握妊娠并发症的预防;产前准备;产褥
感染的预防;自然分娩及剖宫产的护理;母乳喂养的护理。
2、产科护理:新生儿护理;新生儿疾病的诊断及护理;妊娠合并其
他疾病的诊断与护理;产后护理;产科大手术护理;产科短期和长期病患
者的护理。
三、培训方式
1、理论结合实践:根据培训内容,由理论教育和实践指导相结合,
增强实践的认知与能力。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19年修订版)全科培训细则

全科培训细则
儿科轮转时间为 2 个月,安排病房时间不少于 1 个月,管理床位数 2~3 张; 病房轮转期间可同时穿插安排专家门诊及普通门诊参与接诊。
神经内科轮转时间为 2 个月,安排病房时间不少于 1 个月,管理床位数 2~3 张;病房轮转期间可同时穿插安排专家门诊及普通门诊参与接诊。
其他科室轮转安排在门诊完成。同时,应保证全科住院医师在门诊轮转 期间一定的接诊量(建议平均每个工作日接诊不少于 5 人次)。
二、培训时间和方式
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包括全科医疗实践和其他临床科室轮 转培训。
(一)全科医疗实践 全科医疗实践(以下简称“全科实践”)总计培训时间为 10 个月。轮转
—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19 年修订版)
地点包括临床基地的全科医学科和基层实践基地。培训建议由基层实践基地 全科医学科开始,最后在基层实践基地完成全部培训。
门诊
2
全科实践 临床基地
全科医学科
门诊或病房
1
基层实践基地 全科医学科
门诊为主
3
预防保健科
门诊
2
选修科室 临床基地或基 临床科室、影像科或基层 门诊或病房
3
层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
合计
36
注:1. 各基地可根据本标准适当调整轮转顺序。 2. 临床基地为综合医院,临床科室轮转期间,每月至少安排 2 天基层实践基地培训(建议固 定在同一基层实践基地的全科门诊)。 3. 基层实践基地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 4. 轮转建议由基层实践基地开始,第 3 年在基层实践基地结束。 5. 基层实践基地部分培训内容不达标的,可弹性安排临床基地完成。原则上同一基地轮转计 划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6. 选修科室重点考虑当地疾病谱发病情况与住院医师实际需求。
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

附件:1: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一、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二、规培总要求:1、妇科学:(1)人际沟通(2)知情同意、病史采集、查体方法、病例及医疗文件书写与填报(3)女性生理特点(4)女性盆腔解剖、下腹部消毒铺巾方法(5)妇科常见辅助检查原理及报告判读(6)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妇科常见急症得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及随访规范(7)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得筛查手段、随访方法(8)妇科常用药物得适应症、禁忌症、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使用方法、合理使用抗生素(9)妇科常见手术及急症手术得适应症、禁忌症、输血原则、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原则(10)基本手术操作技术(11)妇科1-2类(中、小)手术及门诊手术(12)临床路径得执行与实施2、产科学:(1)产科学得基本理论知识,妊娠期母体得生理变化、胎儿生理及其发育、胎盘及羊水得功能等知识(2)正常孕期保健规范(3)产科病史采集、医疗文书书写、围生保健病历及各类手册、卡片等填写(4)妊娠图、产程图得绘制(5)正确得四部触诊、骨盆外测量、肛门指诊及阴道检查得手法(6)独立完成正确接生、正常新生儿查体及处理(7)新生儿窒息得抢救与早产儿得处理(8)正常分娩、正常产程、正常产褥得特征与处理(9)孕妇用药原则(10)病理妊娠得诊断处理原则(11)异常分娩、异常产程得识别与处理原则(12)产科常用手术得适应症、禁忌症与手术前后得处理(13)产科常见急症、合并症与并发症得诊断与处理(14)头位难产、异常胎先露、异常胎产式得识别与处理原则(15)失血性休克得诊断与治疗(16)高危妊娠得识别与高危因素与不良产科结局之间得关系咨询、医患沟通与知情选择3、计划生育:(1)计划生育病历书写,计划生育专业基本理论知识(2)避孕节育技术得知情选择,计划生育手术基本操作(包括早、中孕期人工流产术、药物流产术、女性绝育术、宫内节育器放置及取出术等)得适应症、禁忌症、手术步骤、术前准备、术后处理及注意事项(3)基本得宫内操作(4)计划生育手术常见并发症得识别、诊断技术与处理原则三、轮转妇科基本掌握内容(一)妇科病房要求:1、第一年(5个月)(1)病种要求:生殖道炎症、附件肿物、早孕、流产、异位妊娠、宫颈癌、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癌、子宫腺肌症、滋养细胞肿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尿失禁、子宫脱垂、外阴阴道肿物、习惯性流产。
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各项规章制度

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各项规章制度第一章绪论第一条培训基地的宗旨培训基地的宗旨是为住院医师提供高质量的妇产科专业培训,提升其医疗技能和学术水平,培养专业能力全面发展的妇产科医生。
第二条培训基地的任务培训基地的任务是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安排,确保住院医师的培训目标得到实现。
第三条培训基地的权益培训基地有权利向住院医师提供规范的培训环境和机会,住院医师应遵守基地的规章制度,接受基地安排的培训内容。
第二章住院医师招收和管理第四条招收原则基地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通过招生考试、资格审核等方式,择优录取适龄、身体健康、学术能力较强的毕业生为住院医师。
第五条住院医师注册管理住院医师应按规定完成注册手续,获得住院医师资格证书,并报到培训基地,接受培训。
第六条培训计划制定和调整基地应根据住院医师的个人情况、培训要求和基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第三章培训内容和方式第七条培训内容培训基地应提供全面的妇产科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包括妇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手术操作等方面的培训。
第八条培训时间和安排基地应按照培训计划的要求,安排住院医师的培训时间和内容,并及时进行培训评估和调整。
第九条培训方法和手段基地应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临床教学、学术会议、病例讨论、病房轮转等,提高住院医师的培训效果。
第四章考核和评估第十条考核方式基地应制定合理的考核方式,包括书面考核、临床技能考核、考试评估等,以评估住院医师的培训效果和学术水平。
第十一条培训评估基地应定期组织住院医师的培训评估,包括对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和培训师资等方面的评估。
第五章奖惩与职称评定第十二条奖励措施基地应根据住院医师的学术表现、临床技能和专业贡献,给予相应的奖励,如表彰、嘉奖等。
第十三条惩罚措施基地应对住院医师违反规章制度、学术不端等行为进行相应的惩罚,如警告、纪律处分等。
第十四条职称评定住院医师在基地完成培训后,可以参加妇产科医生职称评定,取得相应的职称。
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

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篇一:2015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实施办法(试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以下简称培训考核)管理,确保培训考核工作公平公正、科学有效,根据《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培训考核包括过程考核和结业考核两部分,目的是评估培训对象是否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规定的要求。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三条培训考核工作实行分级管理。
国务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含中医药管理部门,下同)负责全国培训考核工作的统筹管理,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培训考核工作的组织管理,培训基地负责过程考核及相关工作的具体落实,考核基地负责结业考核工作的具体落实。
第四条国务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研究确定考核模式,制定考核标准,建立考核题库,规范考务管理,公布考核信息,统筹管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指导监督各省(区、市)的考核工作。
根据需要,国务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指定有关行业组织、单位协助负责相关具体工作。
第五条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务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培训考核工作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省(区、市)考核实施方案,遴选建设考核基地,组建和培训管理考官队伍,组织实施培训考核,公布本省(区、市)考核结果,颁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管理监督本辖区的考核工作。
根据需要,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指定有关行业组织、单位协助负责相关具体工作。
第六条培训基地的主要职责是:落实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要求,组织实施培训过程考核,组织结业考核报名,协助申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考核基地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遴选认定并报国务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承担结业考核任务。
第三章过程考核第七条过程考核是对培训对象在培训期间临床能力水平与素质的动态评价,由培训基地组织实施,主要包括日常考核、出科考核、年度考核,内容涉及医德医风、临床职业素养、出勤情况、临床实践能力、培训指标完成情况和参加业务学习情况等方面。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一、规范培训机构(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机构应具备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技术操作等教学设施和资源。
(二)培训机构应组建专业骨干队伍,包括教学副院长、专家教授等教师,并定期进行师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二、规范培训内容(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包括临床诊断、治疗、手术操作、病案管理等内容,以培养住院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
(二)培训内容应根据不同专业和年级的需求进行设置,并与相关科室进行紧密合作,提供丰富多样的临床教学资源。
(三)培训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座、病例讨论、实地考察、技能操作等,以提高培训效果。
三、规范培训方式(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采取全日制培训方式,住院医师需住在培训机构内。
(二)培训期限根据不同专业和年级进行确定,一般应为1-3年。
培训期限结束后,住院医师需参加相关考试,评定培训合格与否。
(三)培训期间应注重实践操作,住院医师应积极参与临床工作,提高自己的病人管理和技术操作能力。
四、规范培训评估(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定期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医学素养和专业水平等。
(二)评估结果作为住院医师培训合格与否的重要依据,对于未达到要求的住院医师,应进行特殊培训,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五、规范培训证书发放(一)住院医师须完成规范化培训计划,并在评估合格后方可获得培训证书。
(二)发放培训证书的培训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认证资质,并确保证书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六、规范培训管理(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负责培训的组织、评估和监督工作。
(二)培训管理机构应与相关专业学会、卫生行政部门等建立密切合作关系,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的制定,有助于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同时,规范化培训还有助于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安全提供保障。
各相关方可根据细则的指导,积极推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施,共同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

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
一、宗旨
为健全我院妇产科住院医师培训体系,使其达到国家和院里关于医院国家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规范化要求,市妇幼保健局要求的临床技能培训要求,特制定本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妇产科常见病的诊治技能;
2.掌握妇产科急重症抢救技能;
3.了解妇产科麻醉、清宫术的基本操作技能;
4.学会妇科肿瘤诊治的基本技能;
5.具备顺产、剖宫产的基本操作技巧。
三、主要内容
1.妇产科常见病的诊治技能;
2.妇产科急重症抢救技能;
3.妇产科麻醉,清宫术的基本操作技巧;
4.妇科肿瘤的诊治技能;
5.顺产,剖宫产的基本操作技巧。
四、培训课程
1.理论课:全面梳理妇产科知识体系,包括:妇产科常见病的实际操作临床诊疗技能;妇科急重症抢救;妇科麻醉,清宫术;妇科肿瘤诊治及顺产、剖宫产技巧;妇科妊娠诊治等。
2.临床实践:参加各科技术操作实习,实习覆盖范围包括:妇科急重症抢救;妇科麻醉,清宫术;妇科肿瘤诊治及顺产、剖宫产技巧等,参与各科学分科研究。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

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2017修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
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治本之策。
为贯彻《关于建立陕西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陕卫科教发〔2015〕153号)文件要求,依据《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西交一院[2015]5号)要求,规范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章保障措施第一条人员管理与待遇一、人员管理培训对象即住培医师是培训基地住院医师队伍的一部分,应遵守培训基地的有关管理规定。
住培医师的人事管理归我院人力资源部。
单位委派的住培医师,培训期间原人事(劳动)、工资关系不变,住培医师、我院、委派单位三方签订委托培训协议;面向社会招收的住培医师与我院签订培训协议,其人事档案由住培医师委托第三方保管。
二、人员待遇住培医师培训期间的生活补助发放标准分别按照培训第一年3000元/月、第二年4000元/月、第三年5000元/月标准发放。
生活补助分为中央生活补助和医院考核补贴两部分。
其中中央生活补助1700元/人/月,按考勤情况发放,详见考勤结果处理。
医院考核补贴第一年1300元/人/月,第二年2300元/人/月,第三年3300元/人/月,按照考核结果对应的标准发放,详见考核结果处理。
具有研究生身份的住培医师执行国家研究生教育有关规定,培训期间的生活补助分别按照培训第一年600元/月、第二年800元/月、第三年1000元/月标准发放,根据考勤、考核结果对应标准发放,详见考勤、考核结果处理。
对按照规定完成住培医师带教任务的规培教员,医院根据实际带教情况给予带教补贴,标准为300元/住培医师/月。
对带教质量年度考核不合格者,酌情降低发放标准。
每位规培教员同时指导的住培医师不能超过3名。
对按照规定完成专业基地或培训科室住培医师管理任务的规培秘书或规培联络人,医院根据实际带教情况给予带教补贴,标准为300元/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
附件:1:
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
一、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
二、规培总要求:
1、妇科学:
(1)人际沟通
(2)知情同意、病史采集、查体方法、病例及医疗文件书写与填报 (3)女性生理特点
第一年
妇科(病房+门诊,含计划生
育)
产科(病房+门诊)
产房
人流室(计
划生育妇科)
5月
4月
2月
1月
第二年
妇科(病房+门诊,含计划生
育)
产科(病房+门诊)
产房
新生儿科
5月
4月 2月 1月
第三年
妇科(病房+门诊,含计划生
育)
产科(病房+门诊)
MICU
超声科
5月
5月 1月 1月
(4)女性盆腔解剖、下腹部消毒铺巾方法
(5)妇科常见辅助检查原理及报告判读
(6)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妇科常见急症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及随访规范
(7)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的筛查手段、随访方法
(8)妇科常用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使用方法、合理使用抗生素
(9)妇科常见手术及急症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输血原则、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原则
(10)基本手术操作技术
(11)妇科1-2类(中、小)手术及门诊手术
(12)临床路径的执行与实施
2、产科学:
(1)产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胎儿生理及其发
育、胎盘及羊水的功能等知识
(2)正常孕期保健规范
(3)产科病史采集、医疗文书书写、围生保健病历及各类手册、卡片等
填写
(4)妊娠图、产程图的绘制
(5)正确的四部触诊、骨盆外测量、肛门指诊及阴道检查的手法
(6)独立完成正确接生、正常新生儿查体及处理
(7)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和早产儿的处理
(8)正常分娩、正常产程、正常产褥的特征与处理
(9)孕妇用药原则
(10)病理妊娠的诊断处理原则
(11)异常分娩、异常产程的识别和处理原则
(12)产科常用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手术前后的处理
(13)产科常见急症、合并症和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
(14)头位难产、异常胎先露、异常胎产式的识别和处理原则
(15)失血性休克的诊断与治疗
(16)高危妊娠的识别与高危因素与不良产科结局之间的关系咨询、医
患沟通与知情选择
3、计划生育:
(1)计划生育病历书写,计划生育专业基本理论知识
(2)避孕节育技术的知情选择,计划生育手术基本操作(包括早、中孕
期人工流产术、药物流产术、女性绝育术、宫内节育器放置及取出术等)的适应症、禁忌症、手术步骤、术前准备、术后处理及注意事项
(3)基本的宫内操作
(4)计划生育手术常见并发症的识别、诊断技术与处理原则
三、轮转妇科基本掌握内容
(一)妇科病房要求:
1、第一年(5个月)
(1)病种要求:
生殖道炎症、附件肿物、早孕、流产、异位妊娠、宫颈癌、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癌、子宫腺肌症、滋养细胞肿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尿失禁、子宫脱垂、外阴阴道肿物、习惯性流产。
(2)基本技能要求:
手术或操作技术名称术者或操作者(最低例数)助手(最低例数)附件手术 6 10 外阴阴道小手术 5 5
宫颈小手术 5 5
(3)管理住院病床不少于5张,书写大病历10份
2、第二、三年(10个月)
(1)病种要求:
生殖道炎症、附件肿物、早孕、流产、异位妊娠、宫颈癌、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癌、子宫腺肌症、滋养细胞肿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尿失禁、子宫脱垂、外阴阴道肿物、习惯性流产。
(2)基本技能要求:
手术或操作技术名称术者或操作者
(最低例数)
助手
(最低例数)
外阴阴道小手术 5 5
宫颈小手术20 -
附件手术10 20
子宫肌瘤剔除术 5 5
子宫次全切除术及全子宫切除术 5 20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 5
阴式子宫切除术- 10
卵巢癌、输卵管癌分期或肿瘤细胞减灭术- 5
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 3
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10
宫腔镜、腹腔镜检查或1-2级手术30 50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矫治手术- 10
(3)基本要求:
管理住院病床不少于5张,宫腔镜、腹腔镜与1-2级手术的学习与掌握。
(二)产科病房要求
1、第一年(4个月)
(1)病种要求:
正常妊娠、早产、妊娠剧吐、先兆早产、产前出血、胎膜早破、过期妊娠、前置胎盘、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巨大儿、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新生儿黄疸(生理性/病理性)、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
(2)基本技能要求
手术或操作技术名称术者或操作者
(最低例数)
助手
(最低例数)
骨盆外测量60 40 电子胎心监护图形判读50 50
产程图绘制用100 50
缩宫素点滴引术30 30
阴道分娩接生50 50
人工破膜术10 10
骨盆内测量10 10
会阴侧切缝合术10 10
会阴裂伤缝合术 5 5 产钳或胎头吸引助产术- 5
(3)基本要求
管理住院病床不少于5张,书写大病历10份
2、第二、三年(9个月)
(1)病种要求:
多胎妊娠、妊娠合并生殖道感染、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早产、胎死宫内、先兆早产、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前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高血压、胎膜早破、新生儿黄疸、过期妊娠、新生儿窒息、产力异常、产道异常、产后出血、产褥感染、胎儿畸形、前置胎盘、妊娠期合并症、胎盘早期剥离、异常分娩(头位难产)、异常胎先露。
(2)基本技能要求:
手术或操作技术名称术者或操作者
(最低例数)
助手
(最低例数)
胎心监护仪使用50 -
骨盆内测量10 10
人工破膜术20 -
会阴裂伤缝合术10 5
胎吸产钳助产- 5
手剥胎盘- 5
臀位助产 2 5
剖宫产20 50 新生儿窒息复苏 5 5
(3)较高要求:
增加以下疾病学习:子宫破裂、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妊娠合并心脏病、羊水栓塞、妊娠合并泌尿系统疾病、妊娠合并肝脏疾病、妊娠合并肿瘤、妊娠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产前诊断或筛查、胎死宫内。
(三)妇产科门诊要求(含计划生育门诊)
1、第一年要求
(1)病种要求:
生殖道炎症、外阴阴道肿物、急慢性宫颈炎、盆腔炎、宫颈上皮内瘤变、不孕症、月经病、闭经、痛经、围绝经期综合征、子宫肌瘤及附件肿瘤、妇科急腹症、流产、围生期保健。
(2)基本技能要求:
手术或操作技术名称术者或操作者(最低例数)盆腔双合诊检查100
盆腔三合诊20
四步触诊50
骨盆外测量20
电子胎心监护图判读30
清宫术诊刮术50
宫内节育器放置和取出术20
后穹窿穿刺或腹腔穿刺术 5
下生殖道活检术10
宫颈扩张术 3
门诊接诊病人数200人次/周
2、第二、三年(4-5个月)
(1)病种要求:生殖道炎症、急慢性宫颈炎、盆腔炎、宫颈上皮内瘤变、不孕症、月经病、闭经、痛经、围绝经期综合征、子宫肌瘤及附件肿瘤、妇科急腹症、流产、围生期保健。
(2)基本技能要求:
手术或操作技术名称术者或操作者(最低例数)
盆腔检查200
四步触诊150
骨盆外测量60
后穹窿穿刺或腹腔穿刺术 5
分段诊断性刮宫20
人工流产术50
门诊接诊病人数200人次/周
3、计划生育病房
(1)病种要求:
病种术者或操作者(最低例数)
早孕100
人工流产术后随访及并发症10
孕中期引产10
避孕咨询指导10
药物流产20
高危人工流产10
宫内节育器并发症 5
(2)基本技能要求:
手术或操作技术名称术者或操作者
(最低例数)
助手
(最低例数)
宫腔负压吸引术40 60 钳刮术 5 5 放、取环术10 10
羊膜腔穿刺术 5 5
药物流产术20 20
输卵管节育术 1 无
输卵管复通术 1 无
(3)基本要求
管理住院病床不少于5张,书写大病历10份。
了解宫腔镜、腹腔镜技术在计划生育手术与并发症诊断与处理中的作用。
四、规培其他要求:
1、可根据培训内容完成情况决定酌情增加轮转相关专业,如外科、内科、急诊科、超声科等。
2、3年内应参加一定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