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节日活动教案三篇
幼儿园国庆节教案8篇

幼儿园国庆节教案8篇活动目标:1、使幼儿了解国庆假期中应留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加幼儿的自我爱护意识。
2、通过争论,激发幼儿爱国情怀。
3、通过争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开心、合理地过节。
4、了解节日中应留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加自我爱护的意识。
活动预备:安全活动图片。
活动重点:了解国庆假期中应留意的安全和卫生。
活动难点:了解国庆假期中应留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加幼儿的自我爱护意识。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明天是什么节日?国庆中秋节到了,我们幼儿园要放长假,放假后你想做些什么事情呢?小朋友们在长假里,出外游玩千万要留意安全,在家里玩的孩子也要留意安全,要留意哪些安全呢?二、组织幼儿争论怎样安全、开心的过好假期。
1、教师引导幼儿:有哪些事情是不行以做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有关安全学问的内容。
3、创设情境,提问幼儿:可以这样做吗?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三、总结假期里要留意的安全事项。
1、不能玩家中的插座、开关、打火机、锋利或易吞服的物品。
2、留意交通安全,不单独走出家门。
若外出游玩时,要牵着大人的手,不任凭与生疏人说话,不要生疏人的东西。
3、单独在家时,不爬阳台、门窗或其他高处,把门关好,不给家长以外的人开门。
4、不能摸家中的药品,不到厨房去玩耍。
5、不能在危急地带玩耍,不做危急嬉戏;6、熟识三个特别电话号码的用法。
7、要少吃零食,多吃蔬菜水果,吃熟食,养成按时进餐和自己进餐的好习惯。
8、多喝白开水,不吃雪糕、不喝冷饮。
吃东西以前要洗手。
9、勤洗澡洗脚,勤剪指甲。
活动延长:请家长在假期中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
幼儿园国庆节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知道每年的10月1日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2、喜爱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喧闹气氛。
3、懂得敬重国旗,初步体会喜爱祖国的情感。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5、参加节日嬉戏。
活动预备:国庆节相关图片PPT、油画棒、素描纸活动过程:一、观看国庆节相关图片PPT,引导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氛,知道国庆节。
幼儿园中秋活动教案18篇

幼儿园中秋活动教案18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秋活动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中秋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知道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简单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2.让幼儿体验过中秋节的愉快,培养幼儿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活动准备:1.图片袋:月亮、儿童画图片、已剪好的黄色月亮(圆形或月牙形)足量。
2.视频:《月亮做衣裳》3.每人一个月饼。
活动过程:一、"月亮做衣裳"1.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中秋节,是月亮的节日)2.9月8日就是中秋节,马上就要过中秋节了,月亮想要打扮打扮自己,它决定去做件漂亮的衣裳。
3.故事:《月亮做衣裳》(1)月亮有没有穿上好看的衣裳?为什么?(2)师幼互动交流,知道月亮会从月牙状慢慢变成月圆状,又变到月牙状。
二、"月亮的色彩"1.师:中秋节的时候,我们会做些什么呢?(赏月、吃月饼)2.教师出示月亮图片,师幼一起赏月。
(引导幼儿说一说月亮里都住着谁?)3.故事:《嫦娥奔月》三、"月亮的味道"1.师:刚才说到了中秋节的时候,我们还会吃月饼。
(教师出示月饼念儿歌)2.中秋节里月儿圆,饼儿圆圆像月亮,香香的月饼尝一尝,哇!月亮的味道美味极啦!你是不是也想尝一尝这月亮的味道呀?(引出吃月饼)活动目标:1.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和爸爸妈妈一起品尝月饼,感受集体过节的快乐。
2.在父母的帮助下,利用浏览器浏览中秋节的信息,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中秋节的信息,进一步产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3.学习用左右键控制游戏,喜欢电脑这种学习工具。
4、使父母认识到电脑不仅是孩子游戏的伙伴,也是孩子学习的伙伴,并可以通过因特网帮助孩子拓展获得信息的渠道。
活动准备:月饼、水果若干网络教室。
活动过程:一、活动引入(家长参与)1.教师:各位家长大家好,感谢各位家长的参与。
我们今天的活动共有两块内容,首先我们邀请您和您的孩子一起到网上查找有关中秋节的资料,第二个活动是庆祝活动"欢度中秋"。
幼儿园节日活动方案8篇

幼儿园节日活动方案8篇幼儿园节日活动方案1一、设计意图前言:过新年了,年货摊位上丰富的年货真是多啊,今年妈妈带着我来到幼儿园的年货摊位上选年货。
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感受新年的气息,了解春节在中国人心里的重要性。
二、活动目标1、充分运用各种感官感受过年热闹、喜庆的气氛。
2、乐意参与活动,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通过欣赏故事,了解“年”的来历,知道我国过年的几种习俗。
三、活动准备1、幼儿操作材料:记号笔、纸。
2、课件:“年”的来历。
3、收集有关过年的各种庆祝活动的图片(贴对联、福字,放烟花,买年货,穿新衣,压岁钱,拜年,包饺子,放鞭炮,全家团聚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等),并把这些图片集中布置在教室里。
4、音乐:《喜洋洋》。
四、活动过程1、参观“过年”图片展,了解我国过年的几种习俗。
“今天,带小朋友们去参观一个展览。
大家可要认真、仔细地看。
”(1)幼儿自由参观展览,放背景音乐――《喜洋洋》。
在喜庆的音乐声中幼儿自由参观图片展览。
各种喜庆、热闹的图片成了孩子们谈话的中心。
他们边看边聊:“包饺子,我奶奶会的。
”“这是‘福’字,我家门上也贴过的。
”“这张图片上讲的是超市里,大家在买过年用的东西。
”“我知道照片上说的是过年的事情”……(2)说说自己参观后的感想,说说自己最喜欢过年时的哪项活动?提问:“谁看出来了,今天我们参观的展览的主题是什么?”(“过年”)[这个问题在参观过程中加加已经发现了:图片中记录的都是过年的时候人们做的事情。
] “过年了,大家是怎么庆祝的?”[幼儿围绕自己刚才参观时看到的内容并结合自身的经历讲述。
因为图片内容是幼儿熟悉的生活经验,所以,大家都非常愿意发言。
](3)小结:过年真热闹。
“过年真热闹,到处部是喜事。
”言言还把自己听到的喜庆的音乐也小结进去了,真是个细心的孩子。
2、看课件,了解过年的来历。
(1)“可是,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可没有过年这个习惯。
每年的这个时候是人们最痛苦、最害怕的日子。
幼儿园大班关于春节的社会活动教案3篇

【导语】春节⼀般指除⼣和正⽉初⼀。
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初⼋的腊祭或腊⽉⼆⼗三或⼆⼗四的祭灶,⼀直到正⽉⼗五,其中以除⼣和正⽉初⼀为*。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认识“春节”》 活动⽬标: 1、认识我国传统的春节,知道过年的由来,了解过年的传统风俗。
2、感受过年的喜庆⽓氛,并会正确对别⼈说⼀句祝福语。
3、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个有悠久⽂化传统的民族。
活动过程: 1、让幼⼉回忆⾃⼰愉快的假期⽣活,⼀起谈论。
由此,引起有关“过年”的话题。
2、先让幼⼉讨论⾃⼰对“年”的认识:为什么要过年?过年是怎样的?等等。
3、教师讲有关过年的故事、传说。
4、再让幼⼉谈论⼤家过年的风俗都有些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知道祖国很⼤,各地的风俗各有不同,很有趣。
5、在观察⾓摆放有关物品、布置,让幼⼉深化认识。
什么是“春节” 春节⼀般指除⼣和正⽉初⼀。
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初⼋的腊祭或腊⽉⼆⼗三或⼆⼗四的祭灶,⼀直到正⽉⼗五,其中以除⼣和正⽉初⼀为*。
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各种活动以⽰庆祝。
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
篇⼆:《春节习俗》 活动设计背景 快来到春节了,⼩朋友们天天盼着过年,为了让每个⼩朋友都⼀个快乐的新年礼物,特别按排了这次活动。
活动⽬标 知识与情感:了解春节习俗,知道春节是我国特有的古⽼传统节⽇之⼀。
教程与⽅法:能够对⾊彩鲜明的中国画感兴趣,喜欢年画中所表现的喜庆热烈的⽓氛。
情感太度与价值观:引导幼⼉学唱《新年好》的歌,爱好民族⾳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的春节习俗,喜欢中国画所表现的喜庆热烈的⽓氛。
难点:能够吐字清楚,感情真挚的表演,爱好民族⾳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敲锣打⿎、耍狮⼦等的挂图。
2、经验准备:收集各种不同特⾊的年画,红纸包,请家长帮助孩⼦⽤压岁钱做件有意义的事情。
幼儿园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教案: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幼儿园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教案: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在幼儿园教育中,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了解和庆祝中国传统节日,幼儿不仅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还可以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幼儿园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教案,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教案给幼儿带来丰富的文化体验。
一、教案设计1. 春节- 通过介绍春节的传统习俗,如贴春联、吃年夜饭等,让幼儿了解中国人对春节的重视和庆祝方式。
- 组织幼儿制作手工,如剪纸、画福字等,让他们亲身体验春节的氛围。
2. 中秋节- 通过讲述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和赏月习俗,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 组织幼儿制作月饼和灯笼,让他们感受中秋节的独特魅力。
3. 端午节- 通过介绍端午节的传统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等,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历史与文化。
- 组织幼儿参与模拟赛龙舟比赛和制作粽子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端午节的乐趣。
二、文化体验通过以上教案设计,幼儿可以充分体验中国传统节日的丰富文化内涵,从而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他们不仅可以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还可以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亲身感受传统节日所带来的快乐和乐趣。
三、教学体会作为教师,我深切体会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对幼儿的重要性。
通过传统节日教育,幼儿可以接触和体验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而且,传统节日教育也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总结: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深入的教案设计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幼儿可以全面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从而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幼儿们能够在欢乐的节日氛围中茁壮成长。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其中传统节日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幼儿园的教育中,让幼儿们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可以让他们从小就接触和感受到中国的丰富文化,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幼儿园大班社会清明节教案(通用14篇)

幼儿园大班社会清明节教案幼儿园大班社会清明节教案(通用14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社会清明节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大班社会清明节教案篇1活动目的: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参与节日游戏。
活动准备: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3、课件: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烈士的先进光荣事迹。
(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课件同时播放毛主席树立纪念碑的录音,教师讲述:毛主席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永远怀念这些英雄,并在1949年3月30日在天安门广场树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4、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5、放哀乐、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6、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7、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8、放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及制作兴趣。
9、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10、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节日教案】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参考范文三篇大全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三篇大全【第一篇】【活动目标】1、学习9的减法。
2、体验减法游戏的乐趣。
3、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意识。
【活动准备】水彩笔、数字罐、笔、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一、游戏:减笔接力将幼儿分成9人一组,玩“减笔接力”游戏,体验减法变少的含义。
师:第一个小朋友从装有9支笔的杯子里拿出一支,并说9-1=8,再把杯子传下去,在再拿出1支笔,说出8-1=7,这样一直减到1-1=0,比一比,看哪组传的块,减得准。
活动指导:以“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二、游戏:看谁算得快(1)根据生活情境,口述应用题,引导幼儿写出算式。
(2)引导幼儿根据情境,自编9的减法应用题,一人编题,其它幼儿列算式。
三、游戏:青蛙跳水教师出题,幼儿列式计算,共同玩“青蛙跳水”游戏。
活动延伸: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
活动反思:幼儿对本次活动比较感兴趣,通过游戏的方法,达到了教学目标。
有的游戏环节,幼儿没听清游戏要求就要开始动手操作了,有点乱。
下次再组织数学活动时,我一定会注意!活动评析: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数学操作用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进行分类实践活动,幼儿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和学到的知识进行操作,激发幼儿求知的兴趣,通过不断探索,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在活动中,教师运用游戏法、同伴评价法,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培养幼儿合作意识,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第二篇】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去感受8的组成。
2.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
3.让学生在参与学习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5页。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1~8的数字卡片;学生每人准备8个小五星,1~8的数字卡片。
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复习: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数?请你打手势表示下面各题圆圈中该填什么符号。
7○8 8○9 8○6 9○52.引入:下面我们再来猜一猜。
幼儿园小班传统节日冬至教案(通用5篇

幼儿园小班传统节日冬至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1. 冬至的来历:介绍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我国农历的一个重要节日,每年阳历的12月21日或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之后白天逐渐变长、夜晚逐渐变短。
2. 冬至的习俗:讲解冬至期间民间的习俗,如吃饺子、汤圆、祭祀祖先等,让幼儿了解不同地区的人们在冬至有哪些传统活动。
3. 冬至的食物:介绍冬至期间的各种美食,如饺子、汤圆、南瓜饼等,让幼儿了解食材的制作过程,品尝美食,感受冬至的独特风味。
4. 手工制作:指导幼儿制作手工饺子、汤圆等,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冬至的来历、习俗和食物,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念。
3. 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冬至的来历、习俗和食物,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难点:手工制作部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手工材料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棉花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冬至的视频,让幼儿观察冬至的景象,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对冬至的了解和感受。
2. 讲解:教师讲解冬至的来历、习俗和食物,让幼儿了解冬至的重要性。
3. 互动: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了解的冬至习俗和美食,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
4. 手工制作:教师示范制作手工饺子、汤圆的过程,然后让幼儿动手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 作品展示: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培养幼儿的自信和表达能力。
6. 品尝美食:让幼儿品尝冬至美食,感受冬至的独特风味。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冬至的来历、习俗、食物板书形式:图片、文字结合七、作业设计1. 画一画: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冬至美食。
答案:画出饺子、汤圆等冬至美食的图片。
2. 说一说:让幼儿和家长分享自己在课堂上了解的冬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节日活动教案三篇
导读:本文 幼儿园节日活动教案三篇,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
篇一:舞龙
活动目标:
1、通过多人配合创编各种舞龙的方法,提高同伴间合作的能力。
2、对民间舞龙活动的兴趣,参与舞龙游戏,体验舞龙的热闹气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欣赏过舞龙图片、视频
物质准备:音乐“金蛇狂舞”,纸球、报纸等。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节日舞龙(知道舞龙是一种传统的庆祝中国节日的方式)
1、导入语:上次我们欣赏过舞龙的视频,大家都想试试看,今天我们就来
学一学舞龙。
2、关键提问:他们在干什么?你什么时候见过?
小结:舞龙是一种传统的庆祝中国节日的方式,过元宵节、中秋节、春节这
些节日时都会舞龙,热热闹闹的,非常好看。看看他们是怎么舞龙的?他们有些
什么特别的地方?
二、做一做:神气的龙(多人配合创编各种舞龙的方法)
1、幼儿分成四人一组,成立舞龙小队,学一学舞龙的动作(幼儿用报纸自
由练习)
要求:报纸捏住四个角,报纸不断。
2、教师示范:舞龙有很多种,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下“蟠龙出海”。
动作要求:先蹲后起,一个接着一个。
3、幼儿自由练习,教师巡视幼儿帮助纠正动作。
4、关键提问:舞龙动作还有那些?(幼儿积极表演,师幼共同总结)
小结:摇头摆尾(左右摆臂、上下抖动、后面的人紧跟着龙头做动作彩龙旋
转);灵龙戏珠(龙头跟着彩球灵活运动,后面的人跟着龙头运动);首尾合一(龙
头与龙尾连接在一起围成圆圈状)等等
三、游戏:舞龙(龙头、龙身、龙尾在跑动的过程中动作协调一致,感受中
国过节时舞龙的热闹气氛)
1.幼儿二组并一组,选一个幼儿拿彩球,彩球到哪里,龙头龙身就要跟到哪
里。幼儿再次练习。
2、播放音乐“金蛇狂舞”,幼儿跟着音乐,自由练习舞龙,彩球随着音乐上
下飞舞,变换行走路线,龙头追随着彩球高低舞动,后面舞龙身、龙尾的幼儿跟
紧前面的幼儿,避免扯断龙身。
3、音乐响起,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改变舞龙的姿势,感受热闹的气氛。
4、活动结束,幼儿做放松运动。
篇二:花灯笼
【活动目的】
1、学习在一定范围内大胆地进行作画,并正确使用剪刀,制作简单的灯笼。
2、喜欢参与手工活动,初步体验制作灯笼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的小灯笼。
2.蜡光纸、剪刀、笔、彩线、胶水、纸杯、饮料瓶、抹布等。
【活动过程】
导入:孩子们你们知道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元宵节)在这个节日里你们
吃过什么?(汤圆)玩过什么?(灯笼、烟花……)
1、教师出示自制的灯笼
提问:你们觉的这几个灯笼漂亮么?(好漂亮)和你们元宵节买的灯笼有什
么区别?(我们买的灯笼是用电池,还带音乐,这个是用蜡烛的;图案也不一样
颜色也不一样……)你能看出这几个灯笼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纸杯、饮料瓶、
彩纸)那你们知道什么时候人们会挂上灯笼?(国庆节,元宵节各种喜庆的节日)
2、观察操作材料,了解制作灯笼的方法
(1)观察材料,了解其用途
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种材料,现在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商量一下用什么
材料也制作一个漂亮的灯笼呢?(幼儿互相讨论制作灯笼所需的材料)
(2)教师讲解示范制作灯笼的方法
先选定材料——用铅笔画图案再用剪刀剪下——在材料的对称边穿上毛线
——毛线上绑上小木棍——最后把蜡烛固定在灯笼中间。
(3)教师交代要求,幼儿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
3、展示作品
手提灯笼,相互欣赏、相互交流。
【活动延伸】
开展《正月十五打灯笼》的民间游戏。
篇三:新年的钟声
活动目标:
1、了解新年的钟声的蕴意,感受过新年的喜悦。
2、欣赏散文中的描写,了解过新年的特殊意义。
3、感受节日里的祝福。
活动准备:
1、自制散文诗的播放课件。
2、丰富幼儿有关过新年的尝试。
活动过程:
一、谈话入题。
1、2015年快过去了,新的一年也快来临了,新的一年是什么年呢?(2016、
猴年)
2、你喜欢过新年嘛?为什么?
二、欣赏散文。
1、你听到散文里都说了些什么?
2、是谁给我们送来了那么多礼物?
3、能得到那么多新年礼物,你的心情怎么样?
4、在新年里,你想给谁送去新年礼物呢?送什么呢?
三、学说散文。
四、创编散文。
附《新年的钟声》
新年的钟声送来了新的一年,
新年的钟声送来了春天的信息,
新年的钟声告诉我们长大了一岁,
新年的钟声让每个人都笑开了花,
新年的钟声里许下了我的愿望,
爸爸妈妈的快乐是我的快乐,
老师的笑容是我的笑声,
朋友的高兴是我的愿望,
新年的钟声里送来了新年的礼物,
我要快快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