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指导课《课外阅读指导——批注式阅读》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及教学设计

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了解阅读的不同目的和方法。
2. 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3. 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分析和思辨,提升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了解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分析和思辨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采用生动活泼的方式介绍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比如通过故事、名言警句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2. 播放与语文课外阅读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分析和解读名著中的经典语段或者句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思辨和分析。
4. 分组讨论,让学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并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5. 教师提供一些经典和优秀的作品推荐给学生,并导读其中的重点内容和思想。
6. 鼓励学生写读后感或者读书笔记,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安排: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5分钟)通过故事或者名言警句等方式,让学生思考并讨论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2.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语文课外阅读的意义和目的(10分钟)播放与语文课外阅读相关的视频,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阅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 分析和解读名著中的经典语段或句子(15分钟)教师选择一段经典的语言材料,展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和思考。
4. 分组讨论,分享阅读体会和感受(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并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5. 导读优秀作品,分析其中的重点内容和思想(15分钟)教师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并给学生导读其中的重点内容和思想,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思考和探讨。
6. 鼓励学生写读后感或读书笔记(2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鼓励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或读书笔记,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语文教案设计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批注式阅读教学法的引导,学生能够:1. 掌握批注式阅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3. 培养学生的主动阅读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批注式阅读的定义和意义;2.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巧;3.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理解和分析。
三、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 你们平时在阅读时有没有发现一些特殊的标记或批注?这些批注对你们的阅读有什么帮助?2. 你们知道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是什么吗?它的作用是什么?3. 你们认为批注式阅读教学法对你们的语文学习有帮助吗?Step 2 讲解在学生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批注式阅读教学法的定义和意义:批注式阅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通过对文本进行标记、批注和注释的方式来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阅读和思辨能力。
Step 3 演示选择一篇适合的文章或短文,进行批注式阅读的演示。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标记关键词、划重点、写注解等方式将文章进行批注。
Step 4 实践让学生自行选择一篇文章进行批注式阅读。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1. 根据文章的主题和结构,选择合适的标记、批注和注释方式;2. 注意整洁美观,确保批注清晰易读;3. 批注内容要紧密联系文章,突出关键信息。
Step 5 分享和讨论让学生拿出批注后的文章进行小组分享和讨论。
鼓励学生互相借鉴和学习,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方法。
四、教学延伸1. 批注式阅读在其他学科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批注式阅读教学法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例如数学题目、科学实验报告等,培养学生在各个学科中全面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的意识。
2. 批注式阅读的延伸阅读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批注式阅读的延伸,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或文章进行深入阅读和批注,培养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批注作业、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价学生对批注式阅读教学法的掌握程度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情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教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教案(新人教版)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教案(新人教版) 学科八年语文年级设计人学校课题课型讲读课姓名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
能力目标:有一定的直译或意译浅易文言语句的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浅近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并能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有一定的直译或意译浅易文言语句的能力。
难点理解浅近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并能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资源文言文阅读文献、古文观止。
教学过程及学生活动差异个性设计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一般都立足于教科书,但又不拘泥于此。
所以,课外篇目的出现也就成为了该项考查的难点。
它重点考查的也无非是理解文言字、词和句子在文中的意义;从整体的角度理解并分析材料的基本内容;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汲取传统文化中的营养等。
针对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目,可以应用以下四招:一、结合语境推断法——词语解释题此法就是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全文的中心意思,以及上下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特点等)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前提下,进行一系列的体味、判断、推导,以达到准确把握词义的目的。
如2007浙江湖州中考题:2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口舌:能言善辩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离开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孰:熟悉D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鄙贱:见识浅薄我们只要将每一句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答案就浮出水面了。
A 是蔺相如官居廉颇之上后廉颇的抱怨,说相如只会说嘴却当了高官。
“口舌”的解释是对的;B是针对相如的退让手下人的埋怨。
“去”的解释也可知道是正确的;C出自“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的语境,可以看到并推断出句意:相如问:你看廉将军与秦王比哪一个(厉害)?手下人说:“廉将军没有秦王厉害。
”孰与,译为“跟……比较,哪一个……”;D乃廉颇负荆请罪之语,对自己的谦称。
语文课文批注式阅读教学设计

语文课文批注式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语文课文批注式阅读教学设计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水平。
本文将分析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设计批注式阅读教学。
二、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在提升整体语文能力和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阅读教学,学生可以扩展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并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因此,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三、什么是批注式阅读教学批注式阅读教学是通过在课文中加入批注、标记和引导问题等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课文。
通过批注,学生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了解课文的语言特点、结构和含义。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批注式阅读教学设计4.1 选择适当的课文在设计批注式阅读教学时,需要选择适合学生年级和水平的课文。
这些课文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又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4.2 预习指导在学生进行阅读之前,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预习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背景和主题。
预习指导可以包括相关词汇的解释、背景知识的介绍以及相关问题的提问等。
4.3 批注标记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批注标记的方法来理解和分析课文。
比如,在文中划出重要句子、关键词汇,并在旁边加上相应的解释或注解,帮助理解课文的意思和结构。
4.4 引导提问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的主题和细节。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回答提供指导和讲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4.5 总结和讨论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讨论。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批注和理解,相互学习和交流。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解读和意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五、总结语文课文批注式阅读教学设计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水平。
通过选择适当的课文、提供预习指导、使用批注标记、引导提问以及总结和讨论等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
“批注式阅读”阅读指导课教案.docx

“批注式阅读”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1.了解批注式的内涵,常用的批注符号。
2.掌握批注式的方法,并在中加以运用。
3.培养学生感悟的能力,激学生的趣。
二、教学准:多媒体件、文本两份。
三、教学程1.入新:不笔墨不2.欣做批注的片(1)康熙批注片(2)周恩来批注片(3)一名中学生本的批注片相机提从些片中感受到了什么(真、得仔、的次数多⋯⋯)3.欣朱熹如何做批注的故事宋朝着名学者朱熹就十分喜在上做各种号,初,再,三都用不同色的笔圈点勾画,他能“ 向里到那精英。
”教小:批注的含。
4.出示教做批注的片,引学生找批注的符号。
(指名)5.件出示常用的批注符号,生共同学。
6.出示批注的分,学生。
7.“批注式”的方法(1)评文字画出精彩词句甚至标点,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想。
(2)评写法对写作方法进行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说明方法等);对文章的关键语句作用进行分析。
(3)谈感悟可以写出对句子意思的理解。
也可以在重点段落旁或文章关键处写出自己的启发。
(4)存疑问对文章的内容、意义、写法提出疑问。
可以是不理解的内容、可以是不赞成的内容,也可以是对文章的修改意见。
(5)结合阅读文本《我爱大公鸡》进行讲解,指名学生发言,教师予以指导。
8.小组合作阅读《时代广场的蟋蟀》选段,自主批注,交流讨论。
9.课堂小结批注式阅读,可以评点人物,生发联想,剖析写法,批判文本和质疑问难。
总之,要批出真情真意,绝不浅尝辄止;批出自我个性,绝不人云亦云。
八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

八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教授学生阅读技巧和策略。
2. 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和理解。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适合八年级学生阅读的文章或故事。
2. 准备一些与文章相关的问题和讨论题。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展示一篇文章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你们最喜欢的阅读材料是什么?为什么?”Step 2:讲解阅读技巧和策略(10分钟)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阅读技巧和策略,如预测、扫读、略读、详读等,并解释它们的作用和应用场景。
Step 3:示范阅读(15分钟)教师可以选择一篇适合八年级学生阅读的文章,先进行示范阅读,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文章的主题、内容和结构。
Step 4:学生阅读(2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指示,选择一篇适合自己的文章进行阅读,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
Step 5:讨论和解析(15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与同桌或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向全班汇报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发现。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Step 6:总结和反思(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读后感、找一篇类似的文章进行阅读等。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并分享给同学。
2. 学生可以进行朗读比赛或演讲比赛,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阅读,互相讨论和评价彼此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八年级上《课内现代文阅读》一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课内现代文阅读》一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重点篇目精彩语段阅读篇一、《背影》(一)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 a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b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c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1)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2)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 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蹒跚(pán shán 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2. 文段划横线句采用了外貌描写手法,为什么要写父亲的穿戴?(突出家中景况惨淡,照应了开头;同时与“我”贵重的紫毛大衣形成对比,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 3.选文中两次写到"我"流泪,其感情分别是:第一次感动得流泪;第二次离别伤感的泪。
4.在文中空白处填上相应词语。
(攀、缩、倾)5.《背影》一文中,写父亲的语言不多,选文部分只有两句,简要分析这两句话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情。
(1)“我走了,到那边来信!”[父亲惦记着儿子旅途是否平安。
](2)“进去吧,里边没人。
”[父亲不让儿子送,怕儿子离开座位后丢失行李。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指导课《课外阅读指导——批注式阅读》教学设计_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指导课《课外阅读指导——批注式阅读》教学设计生:通过外貌描写,展现了一位生活困难,身份低微的父亲形象。
师:指导用着重号标出特别突出其低微的词语,细读,品味。
生读时提示大家在书中用着重号做标注师:你是从什么角度来做批注的啊?生:从人物的外貌描写,师:这里我们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人物进行批注,这就是评价性批注法。
2)只见他快步走到镜子前把自已从头到脚仔细地整理了一遍。
做这些时,他似乎完全忘了身边的其他人。
生:这是父亲的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的责任感。
师提示:尤其是哪些词语更能体现父亲极力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在儿子面前呢?请你用着重号标注一下。
(或大家已经会用着重号标注了)。
生:快步,从头到脚,仔细,这些词语更体现了父亲极力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在儿子面前,表现了父亲的责任感。
师:这也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进行的评价性批注。
3)他飞快地把自己掉在地上的“家当”塞到桌下,再次扯了扯衣服,然后,从怀里掏出一把零碎但叠得十分整齐的钞票,看得出,那是他给儿子准备好的生活费。
生:这是父亲的动作描写,尤其是飞快,塞,扯,掏这些词,充分体现了父亲尽自己所能给儿子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表现了父亲的责任感和对儿子的爱。
师:指导用着重号标注关键词语,你刚才做的也是人物的动作描写的评价性批注。
4)如果说这之前这住父亲给人的感觉是一棵被人踏在脚下奄奄一息的草,那么此时的他,则变成了一座可让人依靠的顶天立地的大山!生:这里把父亲比作奄奄一息的草,形象的写出生活的负担对父亲的重压,也写出了父亲的卑微和无助。
后来又把父亲比作顶天立地的大山,形象的写出了父亲的坚强和伟岸师:这是从哪个角度做的批注啊?生:从修辞方法的角度对人物进行的评价性批注。
引导学生:刚才大家从修辞的角度,描写的角度等,对文章的字词句进行的批注我们称为评价式批注。
引导学生:刚才我们对字词句的赏析,都属于评价式批注,那么你觉得这篇文章感人吗?文中有没有那样的文字触动了你的心灵,让你想到了自己的生活?想到了自己的父亲?预设:如果说这之前这住父亲给人的感觉是一棵被人踏在脚下奄奄一息的草,那么此时的他,则变成了一座可让人依靠的顶天立地的大山!生:我也喜欢这句话,因为我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他很平凡,可是为了让我好好学习,他很辛苦地工作,我觉得他也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阅读指导——批注式阅读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只读书,不思考,所以造成书读得不少,却仅仅限于看热闹,不能牢记,不会运用,针对此问题,一节批注式阅读指导课就非常有必要了,我们应该教给他们读书的基本方法,从小做起,小习惯成就大未来。
在本课中,我以马丽的《这样的父亲》为例,引导学生用提要式批注法、评价式批注法、感想式批注法、疑难式批注法给文章予以批注,并以毕淑敏的《回家去问妈妈》为练习予以加深巩固,在学习批注法阅读的同时,引导学生欣赏美文,感知亲情,相信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和激趣作用。
教学目标:1、掌握批注这一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并进行尝试。
2、引导学生赏析美文,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1、激发兴趣,鼓励阅读。
2、掌握批注这一读书方法,进行有效阅读。
教学难点:学以致用,理论指导与实践相结合,学会四种批注方法。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以1代N法。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激发兴趣师:昨天与大家见面时,老师发给大家一个读书调查表,做了一个读书小调查,想知道调查结果吗?屏显。
师:大家都笑了,这里,老师发现了一位读书很有方法的同学,老师想请她给大家介绍自己的读书经验。
生介绍。
老师总结:(这位同学的读书方法多么有价值啊!值得我们每位同学学习!)的确,读书如果只是泛泛的读,没有正确的方法,结果就会像我们大多数同学一样,读书不少,可是多数在看热闹,没有什么深刻印象,也不会灵活运用,大家有这种感受吗?(有)老师今天想教给大家一种好的读书方法,可以克服这个问题,想学习吗?(想)(设计意图:运用读书调查表,从学生自身实际入手,直接发现学生读书时存在的问题,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二、简介批注,了解方法师:调查表里显示:读完书后,书里干干净净,不着一字的同学的比例占了90%,老师想先请大家看几张图片。
师:屏显读书批注的图片。
你们发现了什么?生:书上写了很多字,很乱。
师:这些都是他们读书时留下的,他们边读书便把自己的读书感想、读书心得,疑难问题,随手记录在书中空白的地方,深入思考,这种方法就叫做批注。
闻一多先生就非常喜欢这种读书方法,还出版了《楚辞校补》,不但名人喜欢这种读书方法,老师也喜欢,展示我的书本。
你们发现了什么?生:文中画了各种各样的线条。
师:这就是符号批注法。
屏显符号批注的方法。
师:还有什么发现呢?生:写了很多文字,这就是文字批注。
师:文字批注,应该围绕哪些方面进行批注呢?生:交流师总结:屏显:可以从修辞方法的角度,可以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可以从用词准确的角度,可以从富有深刻哲理句子的角度,可以抒发自己的感想,或提出疑问……(设计意图:学生虽然以前会将老师所讲的知识记在课本上,但对批注这种方法的真正接触还是第一次,因此,将最基本的符号批注法和文字批注法传授给他们,是非常必要的。
)三、,赏析美文,尝试批注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带着刚才的收获,让我们动起来吧,请大家阅读老师为大家带来的马丽的一片美文《这样的父亲》。
快速浏览,想一想,这篇文章写了什么?生:写了一位生活艰难的父亲去看望儿子的经过。
师:你是如何概括出来的?有什么好的方法提供给大家吗?生: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方法也可以概括主要情节呢?生:段意合并法,要素串联法,标题追溯法……(若答不出,师可教授)师:非常好,拿过一篇文章来,要了解的第一件事就是它写了什么?然后把它标注在题目或结尾部分,这就是批注的第一步:提要式批注法。
(设计意图:万事开头难,做好批注的第一步就是感知整篇文章的内容,因此我将提要式批注法单独安放在第一步,希望能从方法上予以引导。
)2、可是,孩子们,仅仅知道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是远远不够的,这还只是迈出了我们读书的第一步,所有的文章都是通过优美的字、词、句来表情达意的,那么文章中哪些语句你读了以后特别喜欢呢?用符号标注出你喜欢的语句,并在旁边做好批注,写上你喜欢的理由。
3、生自读,作批注。
4、我们四人一组,交流一下你的批注,把你的批注先给大家展示一下,然后开始交流你所做的批注内容。
预设:1)才看见蛇皮袋后面有一个和袋子一样脏的中年男人,两眼通红,一脸倦容,头发零乱。
头上还粘着草屑,穿着一件皱巴巴褪了色的衣服,右手的袖子卷过手肘,左肩背着一个破破烂烂的包裹。
生:通过外貌描写,展现了一位生活困难,身份低微的父亲形象。
师:指导用着重号标出特别突出其低微的词语,细读,品味。
生读时提示大家在书中用着重号做标注师:你是从什么角度来做批注的啊?生:从人物的外貌描写,师:这里我们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人物进行批注,这就是评价性批注法。
2)只见他快步走到镜子前把自已从头到脚仔细地整理了一遍。
做这些时,他似乎完全忘了身边的其他人。
生:这是父亲的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的责任感。
师提示:尤其是哪些词语更能体现父亲极力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在儿子面前呢?请你用着重号标注一下。
(或大家已经会用着重号标注了)。
生:快步,从头到脚,仔细,这些词语更体现了父亲极力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在儿子面前,表现了父亲的责任感。
师:这也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进行的评价性批注。
3)他飞快地把自己掉在地上的“家当”塞到桌下,再次扯了扯衣服,然后,从怀里掏出一把零碎但叠得十分整齐的钞票,看得出,那是他给儿子准备好的生活费。
生:这是父亲的动作描写,尤其是飞快,塞,扯,掏这些词,充分体现了父亲尽自己所能给儿子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表现了父亲的责任感和对儿子的爱。
师:指导用着重号标注关键词语,你刚才做的也是人物的动作描写的评价性批注。
4)如果说这之前这住父亲给人的感觉是一棵被人踏在脚下奄奄一息的草,那么此时的他,则变成了一座可让人依靠的顶天立地的大山!生:这里把父亲比作奄奄一息的草,形象的写出生活的负担对父亲的重压,也写出了父亲的卑微和无助。
后来又把父亲比作顶天立地的大山,形象的写出了父亲的坚强和伟岸师:这是从哪个角度做的批注啊?生:从修辞方法的角度对人物进行的评价性批注。
引导学生:刚才大家从修辞的角度,描写的角度等,对文章的字词句进行的批注我们称为评价式批注。
引导学生:刚才我们对字词句的赏析,都属于评价式批注,那么你觉得这篇文章感人吗?文中有没有那样的文字触动了你的心灵,让你想到了自己的生活?想到了自己的父亲?预设:如果说这之前这住父亲给人的感觉是一棵被人踏在脚下奄奄一息的草,那么此时的他,则变成了一座可让人依靠的顶天立地的大山!生:我也喜欢这句话,因为我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他很平凡,可是为了让我好好学习,他很辛苦地工作,我觉得他也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山。
师:这句话你批注在书上了吗?你是因为这句话触动了你的心灵,引起了你的共鸣,你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生活,于是你有感而发,这就是感想式批注。
师:还有没有同学也做了感想式批注啊?生交流。
6)男人有些不知所措,涨红着脸,慌忙摆着手:“不……不是的,我不是这意思,我是来看看孩子的。
”他拿起小宁给的馅饼说:“老师给的这个,我要。
”随即把那些纸币抓起来放到就近的桌上,说:“这个我真不要,那成啥啦!”启发学生:老师有一处不太懂,为什么只要馅饼不要钱啊?(生可能有不理解的,可能有理解的。
)当你对文段的内容、思想和语言感到困惑,应该在旁边画上问号,以便随时通过查资料或与老师同学交流,解决疑难,这就是疑难式批注。
生:因为接受了馅饼,是接受了别人的好意,接受了钱,是接受了施舍。
父亲觉得失去了自尊。
(设计意图:对文章字词句的赏析,应该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能批注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教师适时予以方法的引导,先实践后理论,学生理解和运用会更流畅。
)4、班级交流,展示成果引导学生谈他是从哪个角度进行的批注。
教师看学生所做批注,并对符号,文字予以评价。
并板书评价语言特色-----可从修辞的角度,可从用词准确的角度,可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还可以从人物描写的方法,这些对文章的字词句的批注,就是评价式批注对文段的内容产生的感受或生发的联想:这就是感想式批注。
对文段的内容、思想和语言感到困惑:这就是疑难式批注5、阶段小结:同学们做的非常好,大家已经掌握了四种批注方法:提要式批注法,评价式批注法、感想式批注法、疑难式批注法,在班级展示好的批注作品。
当老师再次问你,读完了《这样的父亲》这篇文章,再问你写了什么?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情感触动到了你心里最柔软的地方?你是否还会说:不记得了?(不会)你是否还觉得自己在看热闹啊?你是否从中学到了写作方法啊?所以当你的笔在书中留下痕迹时,它也在你的心里刻上了烙印。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老师也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每次阅读,我们都以此法做好批注,慢慢地你会发现,我记住了这个修辞,我记住了这个词语,我记住了这种情感,我记住了这篇文章。
四、拓展训练,自主批注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一篇美文,就是毕淑敏的《回家去问妈妈》。
用你刚才所学,在文章中,也在你的心里做好批注。
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师生评价。
生简介我做的是什么批注,批注的是哪部分文字,我批注的内容是什么?预设:1)生:本文写了我游敦煌回来,和母亲交谈,意外得知母亲曾抱着我走过安西的往事。
——提要式批注法2)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避,但不会再提供新的风景。
生:用比喻的修辞,把妈妈比作一间古老的旧房。
比喻曾经呵护我们的母亲已经落伍了,母亲只能在我们童年时给我们以呵护,不能再给我们新的启迪和支持,这是我们对母亲的浅薄认识这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价值的原因。
——评价式批注3)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
生: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母亲关注我们比喻成老艺人打磨描绘精品。
把“母亲”比喻成“老艺人’’,把“我们”比喻成“精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我们的耐心培育。
——评价式批注4)趁老树虬曲的枝丫还郁郁葱葱,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
生:本段起过渡作用,承接上文的感悟,引出下文的劝告;紧扣文题,呼吁人们抓紧时间与父母交流。
---评价式批注。
还可能有感想式批注和疑难式批注。
(设计意图:此时学生已经对各种批注法有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自主批注,并小组交流,教师适时指导,学生的批注法会更深刻的印记在心里)五、课堂小结,鼓励读书师:孩子们,这节课你有收获吗?生谈:可从学会的批注方法,也可从欣赏美文的角度。
师:孩子们,好书不厌百回读,多年以后,当你再次拿起这些刻下了你的感悟的文章时,我相信你会自豪地对自己说,我是在用心的读书。
当你有了新的感悟时,就拿起你手中的笔,在文章中做好批注,有一天,你会惊喜的发现,我能拿来运用了,好习惯成就大未来,(板书)老师相信积少成多,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会读书爱读书的好孩子。
最美好的祝福送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