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7《记金华的双龙洞》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0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7记金华的双龙洞同步练习题(word版有答案)

2020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7记金华的双龙洞同步练习题(word版有答案)
⑨我满脸疑惑,妈妈认为,可能是这种鱼不好养,鱼缸小容易死,怕我们找上门来,他才不愿意卖给我们。
⑩于是我说:“您放心,如果养死了,我们不怨你。”
⑪“这种鱼本来能活40多年,现在它还是一个婴儿,但它对生活空间要求比较高,如果鱼缸太小,很容易死的!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
(5)想一想为什么“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答案】(1)D
(2)①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②脚扎了绷带。
(3)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4)伤心;感动
(5)“依然”“好像”这两个词表现出父亲想掩盖对孩子的爱,但“不经意”这一下意识的动作于无意间更见其真实与深刻,尽管只一“瞟”,却足以让孩子们落泪。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侧身左转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告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处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
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身影。
【解析】【分析】(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来即可。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 同步练习及答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 同步练习及答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同步练习参考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

浙江罗列杜鹃郁闷肩膀移动狭窄竹笋端正源泉二、比一比,再组词。

碗(洗碗)漆(漆黑)簇(一簇)移(移动)陆(陆地)蜿(蜿蜒)膝(膝盖)族(民族)够(能够)击(击掌)三、多音字组词。

diào高调 jì系鞋带 zhuàn 转盘tiáo 调教 xì关系 zhuǎn 转身四、近义词。

似乎—(仿佛)明艳—(鲜艳)时而—(有时)变换—(更换)集中—(集聚)等候—(等待)五、反义词。

明艳—(黯淡)集聚—(分散)蜿蜒—(笔直)拥挤—(松散)昏暗—(明亮)变化多端—(一成不变)六、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突兀森郁)的山(各色)的映山红(或浓或淡)的绿(高高)的山顶(好奇)的心情(缓缓)地流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突兀突出1.她的一双手很大,骨节(突出),颜色发灰,手掌全是茧子,看上去像满是锈斑的铁耙。

2.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

漆黑乌黑3.她的头发(乌黑)油亮,好像黑色的瀑布一样泻下来。

4.内洞一团(漆黑),什么也都看不见。

八、请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曲折环绕地向上走。

(盘曲而上)2.鲜明艳丽。

(明艳)3.(人或事物)表现出的某种力量和形势。

(气势)4.形容光线非常暗。

(一团漆黑)5.形容变化极多。

(变化多端)6.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蜿蜒)九、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是叶圣陶。

2.试着给上文分段,并简述段意。

第一部分(①):开门见山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部分(②~③):写途中的见闻。

第三部分(④):介绍外洞的具体情景。

第四部分(⑤):介绍由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与情形。

第五部分(⑥~⑦):介绍内洞的具体情景。

第六部分(⑧):写游览完毕后,“我”乘船出了双龙洞。

3.在第⑥段中,主要描写了内洞之中的黄龙、青龙、石钟乳、石笋,突出了内洞昏暗的特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

shà shímǎn yìshū fu xuǎn zéjiāng yìng wān qūzī rùn jìng pèi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____”标出来。

朴.素(pūpǔ)锄.草(cúchú)谈.话(tán tuán)和谐.(xiéjiē)绮.丽(qǐqí)率.领(shuài lǜ)三、分清这些字,分别组词。

辫(______)级(______)幼(______)淹(______)念(______)瓣(______)极(______)幻(______)掩(______)恋(______)四、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

(填序号)①(______)(______)鼎沸②风平(______)(______)③浩浩(______)(______)④水天(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浪吼⑥(______)(______)地裂今天,我去海宁观潮。

潮来之前,江面上(______)。

潮来时,江面上(______),潮水声犹如(______)。

海堤上(______),根本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

渐渐地,潮过去了,消失在(______)的地方。

五、选词填空。

平静安静幽静1.大潮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_______)。

2.森林里显得很(_______)。

3.上课铃响了,教学楼里非常(_______)。

温暖温和温柔4.总理把(_______)送给了灾区人民。

5.叶老先生对我很(_______)。

6.阿姨(_______)地牵着失去亲人的灾区小朋友。

六、根据文章内容填写。

作者按_________的先后顺序,先写了去_________途中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洞口和来到外洞;再写_________;最后写出洞。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17课_记金华的双龙洞》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17课_记金华的双龙洞》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语基训练1. 看拼音,写词语。

2. 给下面加点的字或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填序号)进:①向前移动。

②从外面到里面。

③接纳,收入。

④量词,用于旧式建筑房院前后的层次。

(1)内洞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

________(2)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

________(3)部队艰难地向前推进。

________(4)商店今天进了一批新鲜蔬菜。

________登陆:①渡过海洋或江河登上陆地。

②比喻商品打入某地市场。

(5)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

________(6)这种新型空调很快就登陆广州市场了。

________3. 照样子,写句子。

例: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怎样粗的大树呢?________,是这样粗的大树。

4.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________。

作者游览的地点是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游览的顺序依次是路上、________、外洞、________、________、出洞。

二、交流平台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

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

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

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1)内洞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字,选择正确选项打“√”。

A.亮×B.黑√C.大√D.小×E.奇√(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表现石钟乳和石笋颜色丰富的词是________,表现石钟乳和石算形态多的词是________。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一撮.(cuō)蝙.蝠(biān)琥珀.(pò)B.渗.透(shèn)砌.墙(qì)一缕.(lǔ)C.胆怯.(qiè)脸颊.(jiá)澎湃.(pài)D.徜.徉(cháng)绽.放(zhàn)尘垢.(gòu)2.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扩大范围一片亮光B.夺目的亮光一道红霞C.放射光芒一块地方D.伟大的奇观一把金边3.选择正确的词义填在括号里。

山上的映山红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A.表现出来的活力。

B.活跃;有生气。

C.英俊;相貌、身材好。

4.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排比、拟人)B.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

(设问)C.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比喻)D.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反问)二、填空题5.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填上一组反义词。

1.汽车驶过( )的公路来到山脚,我们下车步行在( )的小路上,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聊天。

2.内洞一团( ),什么都看不见,但只要出了内洞,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个( )的世界。

3.( )在一起的小伙伴明确了任务的分工后,他们很快( )开来,各自按要求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6.比一比,再组词。

蜿( )杜( )臀( )豌( )肚( )臂( )三、语言表达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7.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仿照例句,补写句子)怎样大的大象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一路迎着溪流。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缓,时而..宽,时而..窄,时而换调子。

(1)本句中的“_________”字说明了作者逆流而上。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语文17《记金华的双龙洞》知识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语文17《记金华的双龙洞》知识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语文17《记金华的双龙洞》知识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知识点归纳教材分析:本文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

作者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洞口和来到外洞;再写怎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

游览路线是:沿途——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是作者的游览顺序,是“顺”的线索;二是以水(溪流)为线索,是“逆”的线索。

作者多次写到水。

在途中是“一路迎着溪流”,来到洞口时,发现“那溪流就是从洞里流出来的”;“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在内洞,作者看到了“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听到“声音轻轻的”。

以上两条线索十分清晰。

作者介绍: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江苏苏州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是现代童话创作的重要奠基人。

代表作有童话集《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

我会写:浙:浙江浙水两浙浙本浙河罗:网罗搜罗罗列门可罗雀星罗棋布杜:杜鹃杜绝杜撰防微杜渐鹃:山鹃鹃啼杜鹃杜鹃花杜鹃啼血窄:窄小狭窄宽窄冤家路窄心胸狭窄郁:森郁葱郁忧郁郁郁葱葱郁郁不乐肩:肩膀耸肩披肩肩负身肩重任臀:臀部臀鳍臀杖臀围移:移动迁移愚公移山坚定不移额:额头前额定额名额超额额外陆:登陆陆地陆军陆续光怪陆离乳:豆乳母乳乳牙乳燕乳鸭石钟乳笋:石笋竹笋春笋冬笋芦笋笋鸡端:两端末端开端端坐端正端详源:泉源河源来源货源源源不断形近字:浙(浙江)渐(逐渐)(罗列)萝(萝卜)杜(杜绝)社(社会)鹃(杜鹃)捐(捐献)端(端正)瑞(瑞雪)源(源头)原(原来)多音字:曲qū曲折qǔ歌曲似sì似乎shì似的调diào调查tiáo调整系jì系鞋带xì关系近义词:仿佛——似乎宽广——宽敞蜿蜒——曲折明艳——明丽观赏一一欣赏依据——根据大约——大概明艳——明丽稍微——略微等候——等待变化多端——变化万千反义词:蜿蜒——笔直明艳——暗淡聚集——分散拥挤——松散宽广——狭窄昏暗——明亮理解词语:盘曲:盘旋曲折。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7记金华的双龙洞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7记金华的双龙洞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一、选择题1.《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游览顺序D.四季顺序2.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系.(xì)绳子稍.(shāo)微蜿.(wǎn)蜒B.漆.(qī)黑上源.(yuán)盘曲.(qǔ)而上C.浙.(zhè)江仿佛.(fú)呈.(chéng)粉红色D.一簇.(cù)臀.部(tún)狭窄.(zǎi)3.如果你想坐游船、玩石窟,但游玩时间又较为紧迫。

哪条路线最适合你?()①探秘精华游:北大门→跑马场→环溪索桥→命名记→35号石窟。

(原路返回)①探秘体验游:北大门→跑马场→环溪索桥→命名记→2号石窟→35号石窟。

(原路返回)①探秘观光游:北大门→跑马场→环溪索桥→命名记→35号石窟→2号石窟→天鹅湖→24号石窟→西大门。

(或返回至北大门)①休闲半日游:西大门→24号石窟→天鹅湖。

(原路返回)A.探秘精华游B.探秘体验游C.探秘观光游D.休闲半日游4.下列句子中说明方法与其他几句不同的一项是()A.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

B.鲸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C.鲸的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D.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

5.对下列广告语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A.门锁广告——夫当关,万夫莫开。

(夸张)B.献血广告——血,生命的源泉,友谊的桥梁。

(比喻)C.推普广告——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

(对比)D.照相机广告——你只要压一下按钮,其余的由我负责。

(拟人)二、填空题6.比一比,再组词。

蜿( )杜( )臀( )豌( )肚( )臂( )7.照样子,写词语。

示例:或浓或淡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蜿蜒笔直扩大_______漆黑_______形容时间短暂的三字词语一刹那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表达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四年级下语文第十七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知识点+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四年级下语文第十七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知识点+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四年级下语文第十七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知识点+同步练习知识点:一、相关资料金华双龙洞距金华市区约8公里,坐落在海拔350-45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层的双龙洞之外,还有中层的冰壶洞和最高的朝真洞。

双龙洞分内、外两洞,内洞与外洞仅相隔5米,有一块巨大石屏相隔,仅留长10米,宽3米多的地下河水道。

水道水面离地下河顶灰岩仅有0.30米左右的间隙,进内洞须仰卧小舟而入。

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余米,长、深各33余米,面积1200多平方米。

洞内陈放着一排排石桌、石椅,可容千人品茶避暑。

双龙洞位于双龙景区的中心,是整个景区的核心与象征。

双龙洞成为自然风景名胜的历史已有1600多年。

它海拔520米,由外洞、内洞及耳洞组成。

外洞宽敞,面积达1200平方米。

常年洞温为15摄氏度左右,冬暖夏凉,炎夏至此,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之感。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代表作品《隔膜》《线下》《倪焕之》《脚步集》《西川集》《稻草人》二、多音字转zhuàn 绕一转zhuǎn 转弯调diào 调子tiáo 调节三、词语杜鹃移动额角登陆石钟乳石笋气势聚集拥挤心情脚跟昏暗挤压宽广观赏浙江罗列窄小浓郁肩膀臀部变化多端源泉四、词语解释盘曲而上: 曲折环绕地向上走。

本文指公路在山中盘旋地绕着圈儿通向山上。

明艳:鲜艳明丽。

突兀森郁:形容山势险峻,树木繁茂。

气势:本文形容山高大雄伟的样子。

一团漆黑: 形容光线非常暗。

蜿蜒:弯弯曲曲延伸的样子。

变化多端:形容变化极多。

五、教材解读:1.默读课文,说说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再把下面的路线图补充完整。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游览的先后顺序2.“一路迎着溪流。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排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时测评方案字词模块一、读拼音,写词语。

zhèjiāng jiān bèi tún bùyídòng dēng lùshàng yuán二、选择正确的词义填在括号里。

山上的映山红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 )A.表现出来的活力。

B.活跃;有生气。

C.英俊;相貌、身材好。

三、补充词语,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盘曲( )( ) 突兀( )( )颜色( )( ) 变化( )( )1.上面的词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形容公路的。

2.上面的词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用来形容变化很多,使人难以把握。

下面的词语中不是这个意思的是( )。

A.变幻莫测B.千变万化C.日月如梭D.反复无常句子模块四、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1.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

仿写句子:这段时间,天空时而_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变化无常。

2.照样子,写出双龙洞外洞的特点。

例:水很清,清得可以看到水底的沙石。

外洞很大,大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写模块五、课内阅读。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

这就到了内洞。

1.选文中画线的句子是________句,从侧面点明了孔隙________的特点。

2.用“”画出描写作者心理感受的句子。

3.将选文中的“贴”换成“挨”行不行?( )A.行,意思相近,不影响表达效果。

B.不行,“贴”说明作者是紧紧地靠着船底的,衬托出孔隙的小。

4.联系上下文,说说孔隙具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课外阅读。

春风把我们送到美丽的南翔古猗园。

走进古猗园的大门,迎面是一堵巨大的浮雕墙。

你看,假山流水,柳荫竹林,亭台楼阁,一对栩栩如生的白鹤正在南飞。

啊,多美的艺术品!老师告诉我们,这堵墙叫照壁,上面雕刻的是明代古猗园的全景。

转过照壁,沿着石铺的小径向前走,我们来到了横跨戏鹅池的九曲石桥。

那栏杆、那柱子,都十分别致。

站在九曲桥上,我们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碧波荡漾、苍松翠竹、层叠的假山、盛开的鲜花,多么秀丽呀!走过九曲桥,登上竹枝山,我们便看见了一个很有特色的亭子。

亭子前有一块黑色的匾额,上面是三个苍劲有力的烫金大字:缺角亭。

这亭子是四方形的,亭顶、三个檐角的尖端都有一只紧握的大拳头,只有东北角缺了一只。

老师告诉我们:“当年,日本侵略了中国的东北三省,南翔人民就在这儿建立了这个亭子。

亭子特意缺了个东北角,以示伤痛。

其他几个角上的大拳头是表示中国人民的愤怒和反抗。

”听完介绍,我们不知不觉地紧握拳头,心中升起了怒火。

从缺角亭后下山,我们就来到了半浮在戏鹅池上的浮筠阁。

在这儿,我看到了对面那古色古香的石舫。

水平如镜的戏鹅池池面上,倒映出绿的山,红的花,古老的石舫,秀丽的白鹤亭,湖岸垂柳正在爆芽,桃花正含苞欲放,春意正浓。

绕了一个大圈子,我们竟又回到了照壁前。

啊,古猗园不愧为江南园林的明珠。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

( )(2)形容器物、陈设或艺术作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 )2.用“____”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3.作者的游览顺序是( )。

A.照壁、九曲石桥、缺角亭、浮筠阁、照壁B.照壁、缺角亭、九曲石桥、浮筠阁、照壁C.照壁、缺角亭、浮筠阁、九曲石桥、照壁D.照壁、九曲石桥、竹枝山、缺角亭、浮筠阁、照壁4.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浙江肩背臀部移动登陆(登录)上源二、B三、而上森郁各异多端 1.盘曲而上 2.变化多端 C四、1.排比万里无云乌云密布阳光灿烂狂风大作 2.就算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也不会觉得拥挤。

五、1.设问小 2.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3.B 4.“孔隙”的特点是狭小、黑、险。

六、1.(1)栩栩如生(2)古色古香 2.啊,古猗园不愧为江南园林的明珠! 3.D 4.表达了作者对古猗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脚比路长古老的阿拉比国位于大漠深处,多年的风沙侵蚀,使城堡变得破烂不堪,国王对,四个王子说他打算将国都迁往据说美丽而富饶的卡伦。

卡伦距这里很远很远,要翻过许多崇山峻岭,要穿过草地沼泽,还要涉过很多江河,但究竟有多远没有人知道。

于是,国王决定让四个儿子分头前往探路。

大儿子乘车走了七天,翻过了三座大山,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地边。

一问当地人,得知过了草地,还要过沼泽,还要过大河、雪山……便调转马头往回走。

二王子策马穿过一片沼泽后,被那条宽阔的大河挡了回来。

三王子漂过了两条大河,却被一片辽远的大漠吓退返回。

一个月后,三个王子回到了国王那里,将各自沿途所见报告给国王,并都再三强调,他们在路上问过很多人,都告诉他们去卡伦的路很远很远。

又过了五天,小王子地回来了,报告父亲—到卡伦只需十八天的路程。

国王笑了:“。

”几个王子不解地望着国王:“那为什么还要派我们去探路?”国王一脸郑重道:“那是因为,我只想告诉你们四个字——脚比路长。

”是的,脚比路长,远方无论多远,只怕没有追寻的双足去抵达。

人生亦是如此,我们不怕目标的高远,只怕没有追寻的勇气、热情、执着……只要心头时时燃烧着坚定的信念,一往无前地行进下去,就会惊讶地发现——很多所谓的远方,其实真的并不遥远。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郑重:________________。

勇往无前:________________。

(2)请给文中①②③④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只填序号。

A.满意地 B.风尘仆仆C.兴奋地 D.陆陆续续(3)通过阅读全文,我们知道“脚比路长”中的“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指的是________。

(4)请联系上下文把文中画线的地方补充完整。

(5)“又过了五天……只需十八天的路程。

”读到这里,你仿佛看到一个怎样的小王子?其他三个王子与他的探路过程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脚比路长》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答案】(1)语重心长。

体现长辈对晚辈的深沉教导;一直向前,无所阻挡。

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向前。

(2)D;B;C;A(3)勇气;热情;执着;目标(4)孩子,你说得很对,其实我早就去过卡伦。

(5)仿佛看到小王子翻过崇山峻岭,穿过草地沼泽,涉过很多江河,一直向前,无所畏惧。

前三个王子均畏首畏尾、没有善始善终、半途而废;四王子却恰恰相反。

(6)本文告诉人们:生活中做任何事都要有勇气、信心、热情和执着的积极态度,面对现实,远方并不遥远,前途无限光明。

------------------------------------------------------ ------------------------------------------------------我的老师我最喜欢教我英语的王老师,因为她最能理解我们的心情。

记得五年级时有个转学来的陈晖同学,他对学英语毫无兴趣,很怕上英语课,连26个英语字母都认不出。

王老师很理解他的心情和学英语的难处,就着重辅导陈晖,并用一些形象的图片、例子来增强陈晖对单词和语法的记忆。

每当陈晖掌握一种语法或一个单词,甚至一个字母,王老师就会当众表扬他。

陈晖学英语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王老师不但理解我们,还善于引导我们。

那是在一节自习课上,她拿着试卷给我们评讲。

正讲得起劲的时候,忽然,从操场上传来“嗡嗡嗡”的马达声。

怎么回事?同学们都忍不住伸长了脖子向外观看。

原来,是自然课老师在做飞机模型试航。

同学们都希望去阳台上看一看。

顿时,教室里轻轻骚动起来。

王老师见我们不再认真听讲了,她先是一愣,露出疑惑的神情。

当王老师转头看到自然老师在做飞机模型试航,回头又看到我们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时,才恍然大悟。

她果断地一挥手,说:“到外面去看看吧!”同学们都高兴地欢呼起来。

回到教室,同学们一时还安静不下来。

王老师就微笑着说:“你们很喜欢飞机吧!可要知道现在国外航天事业比我国强得多,这就要求我们学习更多的知识,而外语是学习研究国外先进技术的必要工具。

”这时,教室里显得格外安静,大家又继续认真地听王老师评讲试卷了。

‖这样的老师怎能不叫人喜欢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