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 (19)
2020年河南省高考化学实验题复习题及答案解析

(5)aCu+bH2SO4 cCu2S+dCuSO4+e H2O中,Cu元素化合价0价变为+1价、+2价、S元素化合价由+6价变为﹣2价,转移电子数为6,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及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5Cu+4H2SO4 Cu2S+3CuSO4+4H2O,所以a:b=5:4,
x= =0.24mol/L,
则250mL溶液中n(Cu2+)=0.24mol/L×0.25L=0.06mol,参加反应的n(Cu)= =0.1mol,
则硫酸铜的产率= =60%,
故答案为:60%.
【点评】本题以浓硫酸和铜的反应为载体考查性质实验方案设计,涉及气体制取、气体检验、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程式的计算等知识点,综合性较强,明确反应原理及基本操作是解本题关键,知道二氧化硫、氢气的检验方法及顺序,题目难度中等.
故答案为:D装置中黑色固体颜色无变化,E装置中溶液褪色;
(3)实验结束时,拉起铜丝,撤去所有酒精灯之前必须完成的实验操作是关闭K1,K2,防止CE中的溶液倒吸,炸裂玻璃管,
故答案为:拉起铜丝,关闭K1,K2;
(4)验证生成的溶液中含有铜离子,需要把试管中的液体倒入水中溶解,观察是否出现蓝色溶液,将A装置中冷却的混合溶液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出现蓝色溶液证明含有铜离子,
Ⅲ查阅资料得知: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且有香味。
请回答下列问题:
(l)试管a中加入碎瓷片,其作用是防止暴沸。
(2)实验过程中,能证明浓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强于氢元素的现象是D装置中黑色固体颜色无变化,E装置中溶液褪色.
2020高考化学三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实验基础》专项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进行实验时,应高度重视实验安全。
下列操作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点燃CH4前必须验纯B.把蒸馏水加入浓硫酸中进行稀释C.实验室制备NH3时,用盐酸吸收尾气D.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少许碎瓷片2.甲、乙、丙、丁分别是Na2CO3、AgNO3、BaCl2、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它们两两反应后的现象如下:甲+乙→沉淀;甲+丙→沉淀;乙+丙→沉淀;丙+丁→沉淀;乙+丁→无色无味气体。
则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依次是A.BaCl2、Na2CO3、AgNO3、盐酸B.BaCl2、Na2CO3、盐酸、AgNO3C.Na2CO3、盐酸、AgNO3、BaCl2D.AgNO3、盐酸、BaCl2、Na2CO33.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燃烧的方法可以区分甲烷和乙烯B.用酸性KMnO4溶液区分苯和CCl4 C.用新制的Cu(OH)2区分蔗糖和葡萄糖D.用KI溶液区分淀粉溶液和鸡蛋白溶液4.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下列有关实验事故处理不正确的是()A.水银温度计打破以后,尽量收集,然后撒上硫粉处理残余的水银B.实验室中若煤油着火可以直接用水浇灭C.在蒸馏实验中忘记加沸石,要停止加热,等液体冷却后再加沸石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定容时滴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必须重新配制5.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1装置蒸发CuCl2溶液获得无水CuCl2B.用图2装置可证明非金属强弱:Cl>C>SiC.用图3装置制备少量白色的Fe(OH)2沉淀D.用图4装置进行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6.除去下列括号内杂质能达到目的的是()A.NaCl溶液(K2SO4):BaCl2溶液B.CO 2气体(SO2):NaOH溶液C.Fe2(SO4)3溶液(FeSO4):氯水D.MgO固体(Al2O3):NaOH溶液7.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在容量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硫酸B.溶于水的固体与难溶于水的固体形成的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C.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速度D.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钠杂质8.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方法及结论均正确的是A.取待测液于试管中,依次加入盐酸、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含有SO42-B.取待测液于试管中,通入氯气,滴加KSCN溶液后呈血红色,则原溶液含有Fe2+ C.取固体于试管中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变蓝,则可证明固体为铵盐D.取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酸化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含有Cl-9.下列物质中,不能由金属跟非金属单质直接化合得到的是A.Na2O2B.NaCl C.FeCl2D.Fe3O410.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NH3C.装置③可用于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SO2、Cl2等气体11.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引起测量结果偏高的是①用天平称量NaOH固体,将小烧杯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并移动游码,使之平衡;②在配制烧碱溶液时,将称量后的NaOH固体溶于水,立即移入容量瓶,将洗涤烧杯的液体注入容量瓶后,加蒸馏水至刻度线;③中和滴定时,锥形瓶内有少量水;④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⑤读取滴定管终点读数时,仰视刻度线。
2020年高考化学重点题型练习实验综合题含解析

实验综合题1.探究Na 2O2与水的反应,实验如图:(已知:H2O2 H+ + HO2-、HO2- H+ + O22-)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①、⑤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 ①、④中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C. ②、⑤中KMnO4与MnO2的作用不同,产生气体的量也不同D. 通过③能比较酸性:HCl>H2O2【答案】D【分析】根据实验探究可以看出,试管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氧气,试管②中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产生气体,溶液褪色,则体现了过氧化氢的还原性;试管③中过氧化氢与氯化钡发复分解反应生成过氧化钡沉淀与稀盐酸,试管④中过氧化钡再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过氧化氢与硫酸钡沉淀,试管⑤中探究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 试管①中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氢氧化钠与氧气,试管⑤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因此产生的气体均能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A项正确;B. ①中的反应机理可以认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与氢氧化钠,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发生的反应为复分解与氧化还原反应,④中过氧化钡再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过氧化氢与硫酸钡沉淀,过氧化氢分解产生了氧气,因此两个试管中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B项正确;C. ②中KMnO4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氧气,KMnO4体现氧化性,而⑤中MnO2则起催化作用,两个试管中产生氧气的量均由过氧化氢的量决定,因溶液是等分的,但②中过氧化氢全部被氧化⑤中的过氧化氢发生歧化反应,所以产生气体的量不相同,C项正确;D. 根据已知条件可以看出过氧化氢属于二元弱酸,而盐酸属于一元强酸。
试管③因为生成了过氧化钡沉淀,不是可溶性的盐溶液,则不能证明盐酸与过氧化氢的酸性强弱,D项错误。
2.三氯化硼(BCl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实验室制备BCl3的原理B2O3+3C+3Cl2 =2BCl3+3CO,某实验小组利用干燥的氯气和下列装置(装置可重复使用)制备BCl3并验证反应中有CO生成。
高三化学下学期《探究实验》专题训练 含答案

高三化学下学期《探究实验》专题训练1、(2020年北京高考)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验如下(烧杯内均为经过酸化的3%NaCl溶液)。
①②③在Fe表面生成蓝色沉淀试管内无明显变化试管内生成蓝色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对比②③,可以判定Zn保护了FeB. 对比①②,K3[Fe(CN)6]可能将Fe氧化C. 验证Zn保护Fe时不能用①的方法D. 将Zn换成Cu,用①的方法可判断Fe比Cu活泼2、(19年西城)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 B C D目的比较AgCl和AgI的溶解度大小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研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比较碳酸、醋酸和硼酸的酸性强弱实验方案3、(19年北京海淀)为探究电解的放电规律,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比①②可知,阴极放电顺序是:Cu2+ > H+ > Na+B.对比①③可知,阳极放电顺序是:Cl- > OH- > SO42-C.对比③④可知,阳极是铜时,会先于溶液中的离子放电序号阳极材料阴极材料电解质阳极产物阴极产物①石墨石墨0.1 mol·L-1 CuCl2溶液Cl2 Cu②石墨石墨0.1 mol·L-1 NaCl溶液Cl2H2③石墨石墨0.2 mol·L-1 CuSO4溶液O2Cu④铜石墨0.2 mol·L-1 CuSO4溶液Cu2+Cu⑤石墨石墨熔融NaCl Cl2NaD.对比①⑤可知,电解得到金属只能用熔融态,不能用水溶液4、(2020年海淀)实验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已知:Cr2(SO4)3稀溶液为蓝紫色;Cr(OH)3为灰绿色固体,难溶于水。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结论或叙述不正确...的是()A. ①中生成蓝紫色溶液说明K2Cr2O7在反应中表现了氧化性B. 操作II中仅发生反应:Cr3++3OH-=== Cr(OH)3↓C. 将与溶液等体积混合会产生灰绿色浑浊,该现象与Cr3+的水解平衡移动有关D. 若继续向中加入稀硫酸,溶液有可能重新变成蓝紫色5(2020年北京海淀)研究小组进行如下表所示的原电池实验:实验编号①②实验装置实验现象连接装置5 分钟后,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两侧铜片表面均无明显现象左侧铁片表面持续产生气泡,连接装置5 分钟后,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右侧铁片表面无明显现象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装置的盐桥中,阳离子均向右侧移动B.实验①中,左侧的铜被腐蚀C.实验②中,左侧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 2e-=H2 ↑D.实验①和实验②中,均有O2得电子的反应发生6、某同学做如下实验实验现象溶液无色,试管上方呈红棕色产生大量气泡,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产生气泡,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实验Ⅰ试管上方呈现红棕色的原因是:2NO + O2=2NO2B. 根据实验Ⅱ、Ⅲ的气体检验结果,说明都有NH3产生C. 实验Ⅰ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Al + 6H+ + 3NO3-= Al3+ + 3NO2↑+ 3H2OD. 在实验Ⅰ、Ⅱ、Ⅲ中,NO3-在酸、碱及中性溶液中都被还原7、已知:Ag++SCN-AgSCN↓(白色),某同学探究AgSCN的溶解平衡及转化,进行以下实验。
2020年高考试题--化学实验专题部分

2020年高考试题化学实验部分试题汇总1.(2020新课标I)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A)气体(杂质)方法A. SO2(H2S) 通过酸性髙镭酸钾溶液B. Cl2(HCl) 通过饱和的食盐水C. N2(O2) 通过灼热的铜丝网D・NO(NO2)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2.(2020新课标II)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
挹英水熬之则成胆矶,烹胆矶则成铜。
熬胆矶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A.胆矶的化学式为CuSO4B.胆矶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C.“熬之则成胆矶“是浓缩结晶过程D.“熬胆矶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发生了置换反应3.(2020新课标II )某白色固体混合物由NaC1、KC1、MgSo4、CaCO3中的两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二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淸透明溶液:二做焰色反应,通过钻玻璃可观察到紫色;二向溶液中加碱,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其组成为(B )A.KC1、NaClB. KC1、MgSO4C. KC1、CaCO3D. MgSo4、NaCl4.(2020新课标III)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应用下列各组气体一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B )气体溶液A. H2S 稀盐酸B. HCl 稀氨水C・NO 稀H2SO4D. CO2饱和NaHCO3溶液山东)实验室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气体溶液A.用冷水贮存白磷B.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C.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蒸发皿D.用二氧化碳火火器扑火金属钾的燃烧6.(2020山东)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甲装置制备并收集CO 2B.用乙装置制备浪苯并验证有HBr 产生C.用丙装置制备无水MgCI2D.用丁装置在铁上镀铜7. (2020天津)下列实验仪器或装置的选择正确的是( B )q1■■f Tle =f義、 饱和NaCl 溶液水4配制 50.00 IiiL0.1000 mol.L"1Na2c03溶液除去Cl?中的HCI 蒸馅用冷凝管盛装Na 2SiO 3溶液的试剂瓶A B C D8・(2020天津)检验下列物质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C )待检验物质所用试剂 A 海水中的碘元素淀粉溶液 B SO2气体澄淸石灰水C 溶液中的Cu 2+氨水D溶液中的NHr NaoH 溶液,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9. (2020江苏)实验室以CaCo3为原料,制备CO2并获得CaCh 6H :0晶体。
2020年高考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 (1)

2020年高考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 (1)一、实验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0分)1.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浓硫酸与铜反应制得并进行相关探究。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装置B的作用是。
设计装置C的目的是验证的_________性,D中NaOH全部转化为的标志是。
反应结束时烧瓶中Cu有剩余,某同学认为也有剩余,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来测定剩余的量。
经冷却,取一定量溶液稀释后进行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与足量溶液反应,称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与足量Zn反应,测量生成的体积用pH试纸测溶液pH值向D瓶所得溶液中加入漂白粉溶液,反应可能有三种情况:I.与刚好反应完;漂白粉不足;漂白粉过量同学们分别取上述混合溶液于试管中,通过下列实验确定属于哪一种情况,请你完成下表:实验序号实验操作现象反应的可能情况滴加少量淀粉碘化钾溶液,振荡溶液变为蓝色滴加少量碘水,振荡II加入几小块固体有气泡产生2.某学生做浓硫酸性质的实验:实验一:在一个白色的点滴板的孔穴中分别放入小纸片、少量。
然后如图所示,分别滴入几滴浓硫酸,观察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浓硫酸滴在小纸片上,小纸片变填实验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性。
浓硫酸滴入中,胆矾填实验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性。
实验二:用如图装置进行铜与一定体积已知浓度的浓硫酸反应的实验研究。
写出试管B中的实验现象。
写出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试管口的棉花应沾有的试剂是,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该学生发现铜和硫酸都有剩余。
在不补充浓硫酸的前提下,若要使剩余的铜片溶解,可再加入要求填写一种与硫酸不同类别的物质。
3.硫酸亚铁晶体俗称绿矾,加热至高温会分解.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分解后的产物.实验步骤:按图组装好仪器已省略夹持仪器 1 ,准确称取固体置于硬质玻璃管中,将E 中的导管撤出水槽,打开活塞K,通入一段时间的,关闭活塞加热A中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将E中导管置于水槽集气瓶口收集产生的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E中所收集的气体,带火星的木条能够复燃.待A中固体不再分解后,停止加热,打开K,缓慢通入氮气至玻璃管冷却,得到红棕色粉末.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1是;仪器甲的名称是;中品红的作用;实验过程中发现C中溶液颜色变浅,D中无明显变化.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完全分解后,还需要通入一段时间的原因是;请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A固体中是否完全分解。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疯狂专练19化学实验基础(含解析)

化学实验基础主要考查化学基础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及化学实验装置、原理、现象等知识。
1.【2019年上海卷】用镁带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来测定氢气的气体摩尔体积,所用的步骤有①冷却至室温,②调节使水准管和量气管液面持平,③读数。
正确的顺序是()A .①②③B .①③②C .③①②D .③②①2.【2019年海南卷】实验室通过称量42MgSO xH O 样品受热脱水前后的质量来测定x 值,下列情况会导致测定值偏低的是()A .实验前试样未经干燥B .试样中含有少量碳酸氢铵C .试样中含有少量氯化钠D .加热过程中有试样迸溅出来3.【2019年江苏卷】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经水湿润的pH 试纸测量溶液的pHB .将4.0g NaOH 固体置于100mL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制1.000mol·L −1NaOH 溶液C .用装置甲蒸干AlCl 3溶液制无水AlCl 3固体D .用装置乙除去实验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SO 24.【2019年北京卷】探究草酸(H 2C 2O 4)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室温下,0.1mol·L −1 H 2C 2O 4的pH=1.3)考点说明考点透视由上述实验所得草酸性质所对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H2C2O4有酸性,Ca(OH)2+H2C2O4=CaC2O4↓+2H2OB.酸性:H2C2O4> H2CO3,NaHCO3+H2C2O4=NaHC2O4+CO2↑+H2OC.H2C2O4具有还原性,24MnO-+5224C O-+16H+=2Mn2++10CO2↑+8H2OD.H2C2O4可发生酯化反应,HOOCCOOH+2C2H5OH C2H5OOCCOOC2H5+2H2O5.【2019年天津卷】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6.【2019年全国卷1】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考点突破1.明代《造强水法》记载“绿钒五斤,硝五斤,将矾炒去,约折五分之一,将二味同研细,锅下起火,取气冷定,开坛则药化为水。
2020年高考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 (8)

2020年高考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 (8)一、实验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0分)1.CuCl常用于石油工业脱硫与脱色,是一种不溶于水和乙醇的白色粉末,在潮湿空气中可被迅速氧化。
Ⅰ实验室用混合液与溶液反应制取CuCl。
相关装置及数据如下。
回答以下问题:图甲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制备过程中过量会发生副反应生成,为提高产率,仪器b中所加试剂应为_______填“A”或“B”。
A.混合液溶液图乙是体系p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写出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图丙是CuCl的产率随pH变化的关系图,实验过程中往往用混合溶液代替溶液,其中的作用是_______,并维持pH在_______左右以保证较高产率。
反应完成后经抽滤、洗涤、干燥后获得产品。
抽滤所采用装置如图丁所示,其中抽气泵的作用是使吸滤瓶与安全瓶中的压强减小,跟常规过滤相比,采用抽滤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洗涤时,用“去氧水”作洗涤剂洗涤产品,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工业上常用CuCl作、CO的吸收剂,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上测定高炉煤气中CO、、和的含量。
已知:和KOH的混合溶液也能吸收氧气。
装置的连接顺序应为_________。
用D 装置测量的含量,读数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
2.一氯甲烷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温下它是无色有毒气体,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浓剂。
甲组同学在实验室用装置A 模拟催化法制备一氯甲烷并检验的稳定性。
A. B . C . D .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a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实验室干燥晶体制备无水的方法是________。
为探究与分子稳定性的差别,乙组同学设计实验验证能被酸性溶液氧化。
为达到实验目的,上面装置图中装置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________装置中水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 (19)一、实验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170.0分)1.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绿色晶体,在无机工业中应用广泛,可用于制造含各种铜化合物、油漆颜料、烟火、杀虫剂,在有机工业中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也可以用于医药等。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Ⅰ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流程如图:生成碱式碳酸铜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温度过高搅拌时会出现黑色沉淀,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碱式碳酸铜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碱式碳酸铜的成分有多种,其化学式一般可表示为。
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列装置测定碱式碳酸铜样品的组成。
按气流从左到右,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需要两次通入空气,第一次通空气是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并加入药品后,关闭________填“、、”打开________填“、、”,再通空气,第二次通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采集了如下数据:装置A实验后增重装置B实验后增重根据采集的数据,写出该样品组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2.甘氨酸亚铁络合物是一种新型的铁营养强化剂,广泛用于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
某学习小组模拟其合成方法如下:已知:甘氨酸异抗坏血酸甘氨酸亚铁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水和乙醇有弱酸性和强还原性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易溶于水易溶于乙醇请回答:合成装置中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
请指出合成过程中,为了防止被氧化,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写出水浴加热过程中生成甘氨酸亚铁络合物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滴入液体前,应先打开合成装置中滴液漏斗a的上口玻璃塞B.根据题中所给信息,步骤Ⅰ中亚铁盐应选用C.步骤Ⅲ中分离方法可以是过滤D.步骤Ⅳ,提纯操作中的干燥过程最好选用真空干燥合成过程需控制,试说明理由________。
步骤Ⅲ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________。
若甘氨酸的投料量为,得到纯品,则产品的产率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3.水合草酸锰Ⅱ晶体可用于制作半导体光敏材料、清洗衣服上的酶点等,回答下列问题:已知:一氧化碳在水溶液中能将氯化钯还原为黑色粉末状的钯。
草酸钡不溶于水、乙醇,溶于稀硝酸或盐酸。
Ⅰ在温度超过时会分解生成MnO固体,还有CO、和生成。
可用下列装置检验分解生成的气体产物。
实验装置按气流由左向右的连接顺序是e、__________填字母。
试剂X是________。
丁装置试管1、2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乙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说明有CO 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以软锰矿主要成分为为原料制备的主要流程如下:一系列操作包括__________、洗涤、晾干,其中洗涤步骤中,能说明洗涤干净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中溶液pH降低,吸收率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胆矾是铜的重要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实验室制备胆矾的流程如下:稀硫酸、稀硝酸与铜粉反应生成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制得的胆矾晶体中可能存在的杂质是______填名称。
实验室可采用沉淀法测定所得胆矾晶体中的含量,步骤如下:取样、称量;加水充分溶解;加入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计算。
在过滤前,需要检验是否沉淀完全,检验方法是______。
若改变反应条件可获得化学式为的晶体,用热重分析仪对晶体进行分析并推断该晶体的化学式。
取晶体样品进行热重分析,所得固体质量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体系温度在及以下时,放出的气体只有水蒸气;实验测得温度在时,残留固体的组成可视为;温度在以上时,得到的固体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产生的气体中______填“”“”或“”。
通过计算推断晶体的化学式:______。
5.某课题组在用酸性溶液滴定含淀粉的溶液时,发现滴定的前锥形瓶中溶液无明显变化,随着滴定的进行,锥形瓶中溶液局部变蓝,振荡后蓝色消失;继续滴定,重复出现滴入液体锥形瓶中溶液马上变蓝,振荡后迅速消失的现象,直至滴入最后一滴,半分钟内不褪色,停止滴定。
对于反应现象,课题组展开了关于反应原理的讨论。
【预测】观点先发生,溶液变蓝,再发生________,蓝色迅速消失。
观点先发生,前内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发生________和,变蓝后又迅速消失。
【实验】为判断的直接还原产物是,还是,课题组设计如下实验:向水槽中依次加入溶液、稀、溶液。
反应一段时间,待电流表示数稳定后,向a电极附近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未变蓝;但小心吸取贴近a电极附近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再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却变蓝。
________填“a”或“b”极为正极。
直接向水槽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未变蓝,说明该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从水槽中取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却变蓝,是因为发生了反应________从预测中的四个反应选填一个,填写其序号;在原电池装置中不会得到,取出溶液却能反应得到,是由于原电池中________写离子符号浓度大,首先与它反应。
【结论】观点________填“1”或“2”正确。
滴定前一阶段较长时间无明显现象,说明反应________,后来重复出现迅速变蓝后迅速消失的现象,是因为________,加快了反应速率。
6.二氧化氯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
已知:是一种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具有强氧化性,回答下列问题:的制备及性质探究如图所示。
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装置C用于制备,同时还生成一种酸式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装置D中滴有几滴淀粉溶液,其作用是______。
装置E用于吸收尾气,反应生成,则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
粗略测定生成的量实验步骤如下:取下装置D,将其中的溶液转入250 mL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D瓶次,并将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再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从容量瓶中取出 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指示剂显示终点时共用去硫代硫酸钠溶液。
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______。
进入装置D中的质量为______,与C中的理论产量相比,测定值偏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7.为研究某铁质材料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的成分,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称取铁钉放入20mL足量浓硫酸中,加热,理论上收集到气体___________标况。
将所得气体全部通入足量溴水中,然后加入足量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
由此推知实际生成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标况。
分析上述实验中体积的结果,有同学认为所得气体中除含有外,还可能含有和Q气体。
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装置A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为气体中还含有的Q气体是_____________。
为确认Q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M于________,之前之间之间之间M中的试剂是_________。
如果气体中含有,预计实验现象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甲醛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致癌物和致畸物质之一。
我国规定:室内甲醛含量不得超过。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酸性溶液测定空气中甲醛的含量,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测定原理】溶液为强氧化剂,可氧化甲醛和草酸。
【测定装置】部分装置如下图1所示【测定步骤】用滴定管量取溶液于洗气瓶中,并滴入几滴稀。
将的草酸标准溶液置于酸式滴定管中备用。
打开a关闭b,用注射器抽取100mL新装修的房屋室内空气。
关闭a打开b再推动注射器,将气体全部推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
再重复...4.次.。
将洗气瓶中溶液转移到锥形瓶中包括洗涤液,再用标准草酸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滴定所消耗的草酸溶液的体积。
再重复实验2次每次所取的高锰酸钾溶液均为。
3次实验所消耗草酸溶液的体积平均值为。
请回答:步骤中滴定管应选择_______滴定管;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滴定达到终点时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浓度_____。
某同学用该方法测量空气中甲醛的含量时,所测得的数值比实际含量低,请你对其可能的原因假设溶液配制、称量或量取及滴定实验均无错误提出合理假设: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有同学提议:可将插入溶液的管子下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上图,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高纯氧化镁具有优良的透光性和电绝缘性,广泛地应用于陶瓷领域和电气领域等。
工业上一种制备高纯氧化镁方法是:在高温条件下,煅烧硫酸镁与焦炭的混合物。
该过程涉及的相关反应如下:;;。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利用下图实验装置,模仿工业原理制备高纯氧化镁并吸收和验证气体产物。
回答下列问题: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硫酸镁与焦炭需放置在石英试管中加热,其原因是________。
验证气体产物时,上图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按气流方向,部分装置可重复使用尾气处理装置。
装置A中多孔玻璃棉的作用是________,装置C中的现象是________。
装置D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验证气体产物中存在CO的现象是________。
实验结束后,石英试管中剩余固体物质除MgO外,还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________。
10.是一种白色粉末,工业上可用作还原剂、防腐剂等。
某化学小组探究不同pH的溶液与同浓度溶液反应的产物,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Ⅰ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溶解: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晶体,用煮沸的蒸馏水溶解。
蒸馏水需煮沸的原因是_______;移液:将上述溶解后的溶液在烧杯中冷却后转入仪器A中,则仪器A为_______;同时洗涤_______填仪器名称次,将洗涤液一并转入仪器A中;定容:加水至刻度线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