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二次仪表技术报告2014改后的
二次仪表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4、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有效自由度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有效自由度为
v
eff
ci u (t d )
u (t )
c t 4
4
v
a)分度分辨力为 0.1℃的仪表 各测量点的
u( ) c2 t sl
4
1
v
u (e) c3
4
2
v
3
v
均大于 90,取整为 100。
j 1
m
3、1、2 仪表分辨力导致的标准不确定度 u(
t
d2
)
u(t d 2) 可以采用 B 类方法进行评定。由仪表分辨力 b 导致的示值误差区间半宽为 a=b/2;包含因子
k 3 。可靠性 90%,自由度 50。因此分辨力为 0.1℃的仪表: u(t d 2)=0.05/k=0.029℃。
3、1、3 输入量 由于
t
d
的标准不确定度 u ( d ) 计算
t
t
d1
和
t
d2
相互独立,因此,
u (t d )
eff
u (t ) u (t ) u (t ) v u , (t ) u (t ) v v
d1 d2 4 d 4 4 d1 d2 1 2
2
2
分辨力为 0.1℃的仪表 u( d ) 0.030℃,v=57。
k
v
95
2.01 2.01 1.98 1.98 1.98
50 50 100 100 100
U
95
(℃)不大于仪表误差的 1/5。
九、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 选用一块 XMZ--101 型的数字温度仪表,测量范围为 0----1300℃,精度等级为 1.0,分度号为 K 的仪表,在本装置上测得两组数据,再进行比较如下: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

第 六 章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
CLICK TO ADD TITLE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姓名
*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
CLICK TO ADD TITLE
第 六 章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
汇报人姓名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
6.2 定期检验方法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于属于《容规》适用范围的压力容器的年度检查和定期检验。其中,在用罐车(以下简称罐车)、在用罐式集装箱(以下简称罐式集装箱)的年度检查和定期检验,除符合本规则正文的有关要求外,还应当遵照本规则附件一《移动式压力容器定期检验附加要求》的规定。 第三条 年度检查,是指为了确保压力容器在检验周期内的安全而实施的运行过程中的在线检查,每年至少一次。固定式压力容器的年度检查可以由使用单位的压力容器专业人员进行,也可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持证的压力容器检验人员进行。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
6.2 定期检验方法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
第四条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工作包括全面检验和耐压试验。 (一)全面检验是指压力容器停机时的检验。全面检验应当由检验机构进行。其检验周期为: 1、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的,一般每6年一次; 2、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一般3~6年一次; 3、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其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确定。 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的评定按本规则第五章进行。 (二)耐压试验是指压力容器全面检验合格后,所进行的超过最高工作压力的液压试验或者气压试验。每两次全面检验期间内,原则上应当进行一次耐压试验。 当全面检验、耐压试验和年度检查在同一年度进行时,应当依次进行全面检验、耐压试验和年度检查,其中全面检验已经进行的项目,年度检查时不再重复进行。 对无法进行或者无法按期进行全面检验、耐压试验的压力容器,按照《容规》第138条规定执行。
744作为温度二次仪表检定装置不确定度的评定

7 4 4 作 为 温度 二次仪 表检 定 装 置不 确 定 度 的评 定
西安黄河机 电有 限公 司计量处
定度 的评定 ,计算 出7装置的合成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和可开展的工作,是建 立标准所必须 的。
【 关键词 】热 电偶 ;热 电阻;测量重复性 ;标准偏差 ;标准不确定度;合成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钱建 良 张文 明 李
欣
【 摘要 】系统地介绍 了过程校准仪F L U K E 7 4 4 检定装置 的测量所依据 的检定 规程、测量方法 ,并建立 了数学模 型,分 析 了不确定度来源 ,详细 的进行 了标准不确
作 为 配 热 电 偶 用 的 温 度 二 次 仪 “ ( f , ) 的评 定 : 类 评 定) 表 时 的测 量 不 确 定度 评 定 由于被 检表 的分 辨率 为0 . 1 ℃ , 以 ( 三) 标 准 不确 定 度 的 定 ( 一) 测 量 方 法 :采 用 直接 输 入 法 0 . 1 ℃ 的 一半 为 半 宽 ,假 定 为均 匀 分 布 , 1 . A 类标 准 不 确 定度 的 评 定 n , ( 二) 不 确 定度 的来 源 选择 …‘ 臼 :A I 一 7 0 8 ,测 温 范 围 : 则 :u ( t 2 ) = = 0 . 1 ℃ 1 . 测 量 重 复 性 引起 的 标 准 不 确 定 度 (2 0 0  ̄6 0 0 ) ℃ ,分 度 号 :P L 1 0 0 , 准 u ( t , ) :( 标 准 不确 定 度A 类 评 定) ( 4 ) 环 境 温度 变 化 及 读 数 误 差 引起 的 确 度 等 级 :0 . 2 级 ,在 短 时 间 内川 测 量标 2 . 过 程 校 准 仪 复现 量 值 不 准 确 引 起 不确 定度 u ( t ) 的评 定 : 准在,5 0 0 ℃进 行 重 复测 绩 1 O 7 久, 测 量值 的不确定度 u ( t ) 的评 定 : ( 标 准 不 确 定 度 由 于 在 检 定 规 程 规 定 的环 境 条 件 下 如表3 。 B 类评定) 进 行检 定 ,故其 影 响 可 忽略 不 计 。 : =5 【 】 l 】 2  ̄ C 3 . 补 偿 导 线 误 差 引 起 的 不 确 定 度 3 . 合 成标 准 不 确 定度 的评 定 u ( t ) :( 标 准 不 确 定度 B 类评 定 ) ( 1 ) 标 准 不 确 定度 一览表 ( 如表 2 ) 川 塞 尔 公式 汁算 实验 标 准 麓 S 为: 4 . 被 检 表 分 辨 率 引 起 的 不 确 定 度 ( 2 ) 合成 标 准 不确 定 度 c 的计 算 : 』 0 . 0 4 u ( t , ) 的评 定 : ( 标 准 不确 定 度B 类 评 定) 因各 影 响量 相 互 独立 ,则 : 1 0一 I 5 . 环 境 温 度 变 化 及 读 数 误 差 引 起 的 不确定度 u ( t ) 的评 定 : ( 标 准 不确 定 度 B 4 o 0 2 + 0 1 7 十 0 I +0 . 0 3 = 0 . 2 ℃ 吱 际 测 时 , 每 个 定 点 检 测 1 0 次: 类 评定 ) 4 . 扩 展 不确 定 度 的评 定 则:u ( e ) 一 素 0 . 0 2  ̄ C ( 三) 标 准 不确 定 度 的 评定 取 = 2 ,则:U 2 × 0 . 2 = O . 4 ℃ 1 . A 类标 准 不 确 定度 的评 定 ( 1 0 0 0 ℃ ,分度 号 :K ) 2 . B 类抓 准 确 定度 的 定 选择 一 台:A I 一 7 0 8 ,测 温 范 围: ( 1 ) 过 程 校 准仪 复现 量 值 不 准 确 引起 二 、作为配热 电阻用的温度 二次仪 ( 一 5 0  ̄1 3 0 0 ) ℃ ,分 度 号 : K ,准 确 度 表时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的 不 确 定度 u ( t ) 的评 定 : 等级:0 . 2 级 ,在 短 时 间 内用 测 量 标 准 在 ( 一) 测量 方 法 : 采用 直 接 输入 法 按照 说 明书 给 出 的 , 源 输 出P ¨( ) ( 】 9 9 5 ℃进 行重 复测 量 1 0 次 ,测 量值 如表 1 。 ( 二) 不确 定 度 的 来源 分 度 热 电阻 的指 标 为 : 1 1 I O 1 . 测量重 复性引 起 的标 准 确 定 度 测量 范 围: 在 ( 4 0 0 一 一 8 0 0 )℃ 时 ,准 一 , l 一 _ 则:f = ∑f = ∑。 :9 9 6 . 2  ̄ C u ( t , ) :( 标 准 不确 定度 A 类评定) 确 度 为0 . 4  ̄ C,假 定 为均 匀 分布 , 用 贝塞 尔 公 式计 算 实验 标 准 差 S 为: 2 . 过程校准仪 复现量值不 准确 0 I 起 ! J ! I J : ) : O . 2 3  ̄ C 、 『 ) 的 不确 定 度 u ( t ) 的评 定 : ( 标准 不确 定 度 B 类 评 定) ( 2 ) 连 接 导 线 误 蓐 l 起 的 小 硼 定 度 3 . 连 接 导 线 误 差 引 起 的 小 确 定 度 u ( t 。 ) 的 评定 : 实 际 测 量 时 , 每 个 定 点检 测 l O 次: u ( t ) :( 标 准 不确 定 度B 类 评 定) 通 过 用 同一 材 料 的 川 ‘ 根 线 ,等 4 . 被 检 表 分 辨 率 引 起 的 不 确 定 度 长截 取 根 蚌 线 ,其 影 响可 忽 略 小计 。 则 :“ ( f 1 ) = = 0 0 2 ℃ 1 0 u ( t ) 的评 定 : ( 标 准 不 确定 度 B 类 评 定) ( 3 ) 被 检 表 分 辨 率 引 起 的 不 确 定 度 2 . B 类标 准 不 确 定度 的评 定 5 . 环 境 温 度 变 化 及 读 数 误 差 引 起 的 u ( t ) 的评 定 : ( 1 )过 程校 准 仪 复现 量 值 不 准 确 引 不确定度 u ( t ) 的评 定 : ( 标准 不确定度B … 十被 检 表 的 分 辨 半 为 0 . 【 ℃ , 以 起 的不 确 定 度 u ( t ) 的 评定 : 表1 按 照 说 明书 给 出 的 , 当源 输 出K 分 度 噩 二 工: [二 二 至 二 n 一 — — 二 [ 二 ~ 上] ~ 工 [ I ]二 王 L 一 』 _ l ~ t / ℃ 1 9 9 6 2 {9 9 6 . 2 9 9 6 1 I 9 9 6 2 l 9 9 6 . 3 l 9 9 6 . 2 I 9 9 6 . 1 I 9 9 6 2 】9 9 6 . 2 j 9 9 6 3 号 热 电偶 的 指标 为 : 表2标准不确定度一览表 测 量 范 围: 在 ( 一 1 0 0  ̄1 3 7 2 ) ℃时 ,准 f ) 评 定 分 类 不 确 定 度 来 源 概 率 分 布 t , ( 、 ) / ℃ 确度为O . 3 ℃ ,假 定 为均 匀 分 布 , u ( t , ) A 测 量 重 复性 态 分 布 0( J 2
2024年热工技术监督实施细则(二篇)

2024年热工技术监督实施细则1目的规范热工技术监督管理行为,理顺热工技术监督工作关系,确保发电设备安全、经济运行。
2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芜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热工技术监督管理。
3规定和程序3.1总则3.1.1热工技术监督工作遵循的原则3.1.1.1热工技术监督工作应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并实行技术责任制。
要从设计审查、设备选型、安装、调试、试生产到运行、停用、检修和技术改造的全过程实施技术监督。
3.1.1.2热工技术监督工作以质量为中心,以标准为依据,以计量为手段,建立质量、标准、计量三位一体的技术监督体系。
3.1.1.3热工技术监督工作要依靠技术进步,采用和推广成熟、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技术监督的专业水平。
3.1.1.4热工技术监督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进行正确的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安装调试、维护、检修、检定、调整、技术改造和技术管理等工作,保证热控设备完好与正确可靠工作。
3.2监督的范围和内容3.2.1监督范围3.2.1.1热工参数检测、显示、记录系统;3.2.1.2模拟量控制系统;3.2.1.3保护联锁及工艺信号系统;3.2.1.4顺序控制系统;3.2.1.5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3.2.1.6汽轮机控制系统;3.2.1.7电气控制系统;3.2.1.8电厂辅助控制系统(如脱硫、除灰、化水、输煤等);3.2.1.9计量标准器具和装置。
3.2.2监督内容3.2.2.1检测元件(温度、压力、流量、转速、振动、物位、火焰等物理量的一次传感器);3.2.2.2脉冲管(一次阀门后的管路及阀门等);3.2.2.3二次线路(补偿导线、补偿盒、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电缆、电缆槽架、支架、二次接线盒及端子排等);3.2.2.4二次仪表(指示、记录仪表、累计仪表、数据采集装置、操作开关或按钮等);3.2.2.5保护联锁及工艺信号设备(保护或联锁设备、信号灯及音响装置等);3.2.2.6控制系统电源、仪表气源,控制系统接地的监测;3.2.2.7控制系统驱动装置(电磁阀、气动、电动、液压执行机构等);3.____分散控制系统硬件(控制器、I/O、通讯、电源模件、SOE、操作员站、打印机等);3.____分散控制系统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支撑软件、应用软件);3.2.2.10计量标准器具及装置。
变电站主变温度二次回路的改造

2 发现及创新点
2 1 发现 .
图 1 热 电 阻温 度 变 送 器 量 程单 元原 理 图
今年 3 月至 7 , 月 我们对水城地 区各变 电站进 行实地调查 , 并对 主变温度控制器进行校验 , 从调查
的情况分析 , 我们发现 以下几点是造成主变温度控
制器 温度 与后 台温度示 不 一致 的 主要 原 因 。
展热工工作后 , 首先采用在温度二次仪表外接补偿
一
电阻, 使温度控制器与温度二次仪表显示一致 , 这虽 定程度解决一些温度显示不正确问题 , 但外 接电
小于这个数值 , 所以,。 , 主要取决于 R 和 R , ,和 2 因而 , ,。另外 , , 2 正反馈 回路中的 R 和负反馈回 路中的 R 的阻值很接近 ,。 , 。由此可见 , J 『 2 流经
上得到补偿 , 只是 当 R 随温度变 化时 ,。 。 , 略有 变 化, 产生小于 0 1 .%的引线附加误差。
变电站综 自 不准确 、 后台机显
示死数据等 问题 。为 了保证 电力设 备运行 的安全
性, 严格执行热工计量监督管理, 要求主变温度显示 必须正确 。因此 , 我们必须尽快 找出解决 的办法。
有以上理论依据 , 我们决定把全局二线制温度
回路改造 为三 线制 , 重新 铺设 电缆 , 将连 接温度 控制 器温包中铂 电阻和温度变送器导线 的接线方式改为
三 线制 。
() 1 接线方式是二线制引起误差 ;
() 2 北京四方公司采集电阻信号采集装置存在
问题 ;
() 3 温度控制器; 温度变送器之间存在不匹配。
2O 第 6期 O6年
‘ 州电力技术> 贵
( 总第 8 4期)
温度二次回路检查、改造及维护分析报告

断和消除温度缺 陷 , 保证 温度二次 回路正确 、 稳定 、 可靠 的分析报告
关键词
l Tl {一 i1 1/ 一l l i , l 川r 1 v l ● . ^
1 目的
便 于 温 度 二 次 回路 的 日常 维 护顺 利 开 展 , 对 并
温 度二 次 回路进 行 有效 改 造 , 同时 能够 迅速 、 确 的 准
2 3 温 度二 次仪 表的 输 出信 号 种类 .
2 温度 二次 回路简介
2 1 温 度二 次 回路 的 组成 .
温控器输 出的信号源作为温度二次仪表 : 数显 仪和变送器的输入信号, 然后 由温度二次仪表将其 进行二次转换 , 变化成配套 的测控装 置要 求的信号 类型 , 将信号传至测控装置的直 流测量 回路 , 目前温 度二次仪表 的输 出信号种类有 : 输人为 Pl0热 电阻或 D 2 m t 0 C4— 0 A信号 , 输
一
判 断 和消 除温 度缺 陷 , 而保 证温 度二 次 回路正 确 、 从 稳定、 可靠 , 得后 台微机 正 确显 示变 压器 的运 行 温 使 度 , 得值 班 人员 能 够对 变压 器运 行状 态 及 时、 确 使 准 判断 。
0 4和 B WY一 0 D型 , 84
一 ㈠
出为 : A) C4— 0 A; D 2m
温 度二 次 回路 的作 用 就是 将主 变温 度 的变化 情 况 实时 反 映给后 台微机 显示 , 组 成是 由温 控器 、 其 温
度二次仪表、 测控装置 、 后台微机以及它们之间的连 接 导线 所 组成 。 目前 , 局 的温 度 二 次 回路 从 温 控 我
2号 主 变 ( WY 一84 B 0 D)和 桐 梓 变 1 号 主 变 (K 3) , A MT 4 ) 而且 基 本都 采 用 Pl0铂 热 电阻 (  ̄ t0 0C
温度二次仪表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温度二次仪表检定装置计量标准负责人冯世伟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 句容市计量所
填写日期2009年9月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1 )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1 )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2 )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3 )
五、环境条件……………………………………………………………( 3 )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4 )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5 )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6 )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7~9 )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10 ) 十一、结论………………………………………………………………( 11 ) 十二、附加说明…………………………………………………………( 11 )。
温度二次仪表技术报告2014改后的剖析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量标准名称计量标准负责人建标单位名称(公章)填写日期目录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五、环境条件……………………………………………………………(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 十一、结论……………………………………………………………………( ) 十二、附加说明………………………………………………………………(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取一台数字温度指示仪表(配K型电偶)精度为0.5级做被测对象,对其在600℃检定点上进行连续测量10次,结果如下:序号测量值X(mV)u i = x i-u i21 24.900 -0.007 0.0000492 24.9100.003 0.0000093 24.9100.003 0.0000094 24.904--0.003 0.0000095 24.905-0.002 0.0000046 24.9120.005 0.0000257 24.9120.005 0.0000258 24.9080.001 0.0000019 24.903-0.004 0.00001610 24.9080.001 0.000001 24.907 ()()112--=∑=nxxxsnii= 0.004该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S = 0.004mV,符合技术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
计量标准负责人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
填写日期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五、环境条件……………………………………………………………( )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 十一、结论……………………………………………………………………( ) 十二、附加说明………………………………………………………………( )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取一台数字温度指示仪表(配K型电偶)精度为0.5级做被测对象,对其在600℃检定点上进行连续测量10次,结果如下:
序号测量值X(mV)u i = x i-u i2
1 24.900 -0.007 0.000049
2 24.910
0.003 0.000009
3 24.910
0.003 0.000009
4 24.904
--0.003 0.000009
5 24.905
-0.002 0.000004
6 24.912
0.005 0.000025
7 24.912
0.005 0.000025
8 24.908
0.001 0.000001
9 24.903
-0.004 0.000016
10 24.908
0.001 0.000001 24.907 ()
()
1
1
2
-
-
=
∑
=
n
x
x
x
s
n
i
i
= 0.004
该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S = 0.004mV,符合技术要求。
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配热电偶)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1、 概述
1.1测量依据:JJG617-1996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检定规程。
1.2测量环境:温度(20±2)℃,相对湿度(45-75)%RH 。
1.3测量标准: ConST316多功能校验仪。
1.4被测对象:本次评定的对象是分辨力为0.1 ℃的仪表,规格为K 型,测量范围(0~1000)℃,准确度等级为0.5级。
1.5测量方法:按JJG617-1996中“输入基准法”进行测量。
1.6 评定结果的使用:符合上述条件的测量结果,一般可参照使用本不确定度评定。
2、数字模型 b t e t t i t A s d t
±⎥⎦⎤
⎢⎣
⎡⎪⎭⎫ ⎝⎛∆∆+-=∆/
式中:t ∆----仪表的示值误差; b ----仪表的分辨力 s
t
----标准器电阻示值对应的温度值
d
t
----仪表的显示值; e ----补偿导线的修正值
3、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3.1、A 类标准不确定度分量1u
用“输入基准法”测量时,在500℃检定点上进行连续测量10次。
得到一组测量列,测量数据列于下表:
序 号
测量值X (mV )
u i = x i - u i 2 1 20.610 -0.003 0.000009 2 20.646 0.033 0.001089 3 20.596 0.017 0.000289 4 20.646 0.033 0.001089 5 20.648 0.035 0.001225 6 20.600 -0.013 0.000169 7 20.594 -0.019 0.000361 8 20.610 -0.003 0.000009 9 20.594 -0.019 0.000361 10 20.589 -0.024 0.000576
∑ 206.133
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