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徽及含义
名校校徽及其含义

知名院校校徽及其含义梳理校徽说明与注释盾形校徽中间,有三个皇冠,皇冠上有十字架。
当时英国国教是基督教,国王也是国教的首领。
学生以热爱知识的浓厚气氛著称,典型的哥大学生也是文弱睿智、满怀激情的知识分子。
哥伦比亚大学白底蓝杠交错,是苏格兰王室标记;其上紫色蓟花,乃是苏格兰国花;其下则为苏格兰首府爱丁堡的地标——建于中世纪的古堡,再加上徽章中心,象征知识的书本。
爱丁堡大学斯坦福大学是斯坦福为了纪念夭折的爱子而建立的,它坐落在帕拉托市(PaloAto),PaloAto指旧金山湾的红杉树。
斯坦福大学的校徽以及体育运动标志中就有红杉的形象。
斯坦福大学的校徽上写着大学的格言:“Die Luft der Freiheitwe”。
这是—句由拉丁语翻译成的德文,意思是“自由之风劲吹”,出自16世纪人文主义学者乌尔里希·冯胡顿。
由于这一格言代表斯坦福大学的精神,因此自建校以来它一直出现在学校的校徽上。
斯坦福大学中央是讲台,标明1861建校年,另有常青藤及两位男女学者。
以“理工与人文相通,博学与专精兼取,教学与实践并重”为教育理念。
麻省理工学院校徽中鹰代表的是一只被饿死的鹰。
鹰为了实现飞遍全世界的远大理想,它苦练各种飞行本领,结果它忘记的觅食的技巧,最后在踏上征途的第五天就饿死了。
而那匹奔马是一匹被剥了皮的马。
都灵大学的创办者为的就是提醒学生们真正能把人们从饥饿、痛苦和贫困中解救出来的是劳动和生存的技能,而不是不切实际的知识。
都灵大学也一直把这两尊雕塑作为激励,教授教给学生的永远是实际而有用的知识,而学生学的知识也以能服务社会为主。
都灵大学为社会培养出了越来越多的实用性人才。
都灵大学书本及皇冠意象。
校徽上方有一棵大树。
皇冠下方是两本翻开的书和一个河狸。
下边的饰带上写有拉丁文校训,意为“像大树一样经受岁月的风雨而不摧”。
多伦多大学剑桥大学的校徽,其实是中世纪时期纹章,一个独特的符号,用来代表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市政当局甚至是国家。
校徽形状与意义

校徽形状与意义
校徽(school badge)是学校徽章的简称,是一个学校的标志之一,其主要的目的是分辨人员、留存纪念和通过图案、文字来介绍学校的性质和学科,同时在佩戴校徽的时候也给佩戴者在无形中增加了纪律的约束,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体现出学校的特征,让人容易记住。
校徽简介
校徽,顾名思义就是学校徽章,上面标有学校名称,是一所学校的象征与标志。
校徽,是一名学生的标志,佩戴校徽是一名学生的行为规范。
校徽,在老一代知识分子心中,包含着自豪、荣耀,还有对母校的归属之情。
而自2000年以来,绝大多数校园中很少能看到佩戴校徽的学生,更有学生认为,戴校徽,透着炫耀的肤浅,再说别在衣服上,活动也受限制。
校徽一般分为:大学校徽(也称为高校校徽)、高中校徽、初中校徽、小学校徽等。
校徽形状
校徽形状:分为长条形,椭圆形,圆形,盾形,其中以圆形最多,长条形在上世纪80年年代比较流行。
校徽意义
校徽意义重大,校徽含义往往蕴含了特殊的意义,特别像一些历史悠久的名校校徽,著名大学校徽和一些国外校徽大多由名
人结合学校特点而设计。
譬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一批闻名中外高校的校徽标志。
在老一代知识分子心目中,佩戴校徽有一种自豪和荣耀感,也是对母校的归属之情。
而如今的一代学子,对佩戴校徽则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想佩戴,又觉得不好意思。
另外校徽的质量不过关也有关系,胸针脱落造成徽章遗失。
中国十大名校校徽意译分析

美艺11级6班 张洁 111206013
一、北京大学
1.北大校徽 造型上是中国传统的瓦当形 象,简洁的轮廓给人现代的感觉。
2.“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上部的 “北”字是背对背侧立的两个人像,下部 的 “大”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有 如一人背负二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 意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 重任”的想象。
4.英文“FUDAN UNIVERSITY” 表明复旦大学国际化办学的宗旨。
5.标志设计整体稳重、深厚、大 气、喜庆、传播全球
三、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校徽由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圆面。 logo外环是中、英文校名,创校时间,表
明清华大学国际化办学的宗旨,历史悠久 的文化底蕴。 中环左右并列着“自强不息”与“厚德载 物”两个词,出自《易》乾坤两卦的大象 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 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个词基本 上概括了易经的全部内涵,实际上也就体 现了孔子对君子人格的基本要求。而清华 大学能以此孔子名言作为办学的精神标志, 可见其在努力办成世界第一流大学的同时, 既注重加强对我国传统教育的研究,也注 重培养新型君子人格的教育。这无疑也将 会使孔子古老的君子人格焕发青春,具有 持久的生命力和更大的魅力。 标志体现出了,清华的智仁勇德统一、文 质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集成的互 补。
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logo里梅花是科大人勤奋刻苦、追 求真知和百折不挠、永不言败的精神 品格的象征。
2.腾空飞跃的火箭,表达了科大人积 极进取,乐观向上,勇于担当国家使 命、攀登科学高峰的壮志豪情。托起 火箭的四根线条,代表了中国科大的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 体、美”全面发展的科技英才。
伊川县实验中学东校区校徽设计含义说明

伊川县实验中学东校区校徽设计含义说明
1、校徽主体造型为同心圆环,似充满动感的车轮,寓意学校滚滚向前的发展态势,以及全体师生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追求卓越的坚定信念。
2、蓝色为主色、校色,代表辽阔的海洋,又比喻知识的海洋,她具有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
寓意学校“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博爱情怀,也指全校师生具有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思维方式和精神境界。
3、圆内造型来源于“shi zhong dong”(实中东)拼音字母的第一个字母,三个大写的拼音字母组成一艘白色的乘风扬帆的航船。
代表学校是一艘乘风破浪的大船,在先进时代潮流中拼搏,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将一批批莘莘学子引渡到理想的彼岸。
“白色”是圣洁而神秘的色彩,寓意“探索与发展的空间”、“创新的精神”。
3、正上方是“伊川实验中学东校区”全拼黑色大写字母,点明主题。
正下方的五颗红星,代表着学校办学理念的五个关键词:“习惯、人格、担当、责任和幸福”,又代表学校在培养国家建设需要的人才之星。
“红色”是火的色彩,寓意“我们的事业红红火火”。
整个校徽色彩鲜明,立体感强,塑造出极富冲击力的视觉语言,大气而不失动感,流畅而不失庄重,磅礴而不失精致。
各种意象综合起来,体现了我校“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风貌;承载了我校“习惯、人格、担当、责任和幸福”的办学育人理念;彰显了我校“崇尚道德,慎思笃行,胸怀学子,志存高远”的永恒追求;展现了我校“不断进取,探索发展,蓬勃向上,事业红火”的美好前景。
国内著名大学校标及其含义

1.北京大学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
大学,因大师而大,更因大学生而大。
也有人说,上面的是学生,下面的是老师,教师就是要甘为人梯;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青出于蓝胜于蓝。
2.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校徽是由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圆面。
外环上下是英文校名;中环左右并列着"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两个词组,出自《易》乾坤两卦的大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两个词组基本上概括了《易经》的全部内涵,实际上也就体现了孔子对君子人格的基本要求。
而清华大学能以此孔子名言作为办学的精神标志,可见其在努力办成世界第一流大学的同时,既注重加强对我国传统教育的研究,也注重培养新型君子人格的教育。
这无疑也将会使孔子古老的君子人格焕发青春,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更大的魅力。
文中论述的小标题依次有:"君子"与"君子人格";智仁勇的统一;文质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集成的互补;造就君子人格的现实意义3.复旦大学圆圈正中是古文“复旦”的字样,上方写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下方则是“1905”字样,意为学校建立的年份。
4.浙江大学浙江大学的校徽分内外两圈,两圈之间的中英文浙江大学字形寓意今日之浙江大学已走向世界,1897表示浙江大学的创建年代可追溯至求是书院,校徽中央展翅飞翔的求是鹰,代表浙大的“求是”精神,寓意浙江大学师生,继承发扬“求是创新”的优良传统,严谨治学,锐意进取,勇攀科学高峰,为将浙江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的精神风貌。
5.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校徽图案是由齿轮、铁砧、锤链和书本组成的。
校徽中心为铁砧,铁锤,砧上置四本平放的线装书和三本竖放的现代书籍,示工程教育工读并重,融汇古今、学贯中西之意。
砧座有阿拉伯数码1896,表明交通大学的创办年份。
宿州学院校徽的含义

宿州学院校徽的含义
1.三个“圆”:圆形石符合中国人审美的图形。
校徽从内到外三个圆由小到大象征运转无穷、生生不已,体现绵延不息、循环往复的宇宙精神和生命观。
2.行书“宿州学院”:采用中国当代最著名的草书书法家尉天池先生的手书体,四个字厚重大气,苍劲有力,一方面代表宿州学院稳健德尔发展步伐,另一方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同时用汉字也表明了中国特色和主体性。
3.英文“Suzhou University”:象征宿州学院的改革开放的精神,广纳百川,锐意创新,培养具有未来发展眼光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4.数字“1949”:代表宿州学院的办学历史溯源为1949年,历史悠久,底蕴丰厚。
5、主图形“Ω”:“Ω”不仅是宿州拼音第一个字母“S”“Z”的化写,还类似电阻“Ω”符号,又像两个人在友善的交流,象征宿州学院在原有师范教育特色基础上,注重发展理工科的办学定位和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水平线“—”既是对宿州学院所处淮北大平原地理环境的最简洁的说明,也象征着宿州学院的务实精神;“S”“Z”和“—”两个图形所构成的空心部分图形,犹如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着宿州学院充满活力、前程光明。
校徽的含义好

校徽的含义:
1、“万”字来源于学校“万福中心小学”中的“万”字,使得校徽在内容上体现了校名,表明是“万福中心中学”。
2、“万’字右下角设计为一个陡坡,表明学习需要持之以恒,不断前进。
而右半部分的一排“Z”字代表的是阶梯,希望学生们无论是在学习道路上还是在人生的途中都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勇攀高峰,不断创造新的成绩!
3、背景色用红色:因为红色代表着热情与活力,而学生处于人生的黄金阶段,精力充沛,热情似火。
同时,红色也代表吉祥和祝福,表达了社会各界对孩子们的美好祝福和殷切希望。
4、文字用的是黄色,因为黄色一方面(一种暖色,耀眼,瞬间吸引人的眼球。
另一方面黄色代表是稻谷和麦子成熟时的颜色,希望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能收获累累硕果,满载而归!
5.在会徽内圆的上下部分分别有英文和汉字环绕着,形成整体的对称美!。
校徽的意义

校徽的意义校徽作为学校的象征之一,代表着学校的特点、教育理念、历史文化和学生精神面貌等。
每一个学校的校徽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了解校徽的含义和象征意义,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校的背景和特色。
校徽的构造校徽通常由图案和文字两部分组成。
图案通常是学校标志性建筑、风景或独特的文化元素,而文字则是学校的名称、校训或办学宗旨等。
校徽的意义1.学校的特点校徽是学校的标志和象征,反映了学校的特点和特色。
典型的例子是清华大学的校徽,校徽上的五道门象征着清华提倡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包括了人文、科学、教育等文化元素。
而哈佛大学的校徽,则是三叶草和书的组合,代表“真理、艺术、科学和服务”的理念。
2.教育理念许多学校在校徽上加入了自己的办学理念。
例如,北京大学的校徽上有石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强调个人修养和服务国家;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徽上有“明德至诚,求实创新”等字眼,强调诚信、实践和创新。
3.历史文化校徽也是学校的历史文化的代表。
例如,在中国,中山大学的校徽是五色花,代表炽烈的爱国心和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南开大学的校徽为“四合门”,代表南开大学曾是“罔顾世俗束缚,捍卫科学独立”的象征。
4.学生精神面貌校徽也是学生精神面貌的象征。
例如,武汉大学的校徽上有“明德笃学,求是创新”的字眼,代表学生应该具有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精神面貌。
而浙江大学的校徽上,则是一只飞翔的白鹭,代表学生要有自由、独立、追求卓越的精神面貌。
结语总之,校徽是学校的象征之一,代表着学校的特点、教育理念、历史文化和学生精神面貌等。
每一所学校都会给校徽赋予不同的含义,了解校徽的意义和象征意义,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校的背景和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北京大学校徽:
含义:北京大学的校徽最早可以追溯至1917年,是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请鲁迅设计的。
在这枚校徽上,“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
校徽突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
=2 08奥运徽章:
含义:2008年奥运会新会徽,将中国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体育运动特征结合起来,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
这一设计,凝聚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的神韵。
鲜红的色彩传达了中国文化特有的热情气氛;寓意丰富的图形,形如一个“京”字,表达了举办地的名称;也像一个冲向终点的运动员,体现了冲刺极限、创造辉煌的奥林匹克精神;又似一个载歌载舞中的人,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憧憬和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与真诚。
细读请自己看“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3 国家节水标志:
含义: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象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 4 防灾减灾徽章:
含义:图案整体是“5.12”的缩写变形,让我们铭记全国“防灾减灾日”日期。
同时也突出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纪念汶川大地震中的遇难同胞”。
“5.12”变化为由一个长城构成的手呵护幼小虚弱的“1”,寓示这一图标的含义:我们团结一心,凝聚在一起,众志成城抗大灾
= 5 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
含义: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的主体由汉字“心”、英文字母“V”、嘴衔橄榄枝飞翔的和平鸽构成。
与世博会会徽“世”异曲同工,在呈现中国文化个性的同时,表达了志愿者的用“心”和热“心”。
“V”是英文“Volunteer”的首字母,阐述了标志所代表的群体,赋予其清晰的含义;飞翔的和平鸽代表上海,也象征和平友爱,橄榄枝则寓意可持续发展和希望,传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
彩虹般的色彩,迎风飘舞的彩带,是上海热情的召唤。
我们相信,2010年,在志愿者的努力下,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将融洽地聚集在同一片天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