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
沪教上海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能源的综合利用-教案

《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的能源,认识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2.知道电池中的能量转化,了解常见的电池及其性质、使用和回收;3.了解氢能源的优缺点,及其发展前景;4.认识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方面的重大意义。
学习重点认识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方面的重大意义。
学习难点了解常见的电池及其性质、使用和回收;学法方法自学自测、互学互助、导学导练学习过程导入谈话化石燃料主要是指埋藏在地下再生的燃料资源,主要包括了哪几类?学生回答。
一、化学燃料1.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2.化学燃料带来的环境问题:(1)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产物都会有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化石燃料中,特别是煤和石油,含有、等元素,燃烧产物中含有、等气体,造成大气污染物;燃烧产生的热量,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热污染。
(2)利用煤的燃烧进行火力发电中,了解能量的转化过程。
由于转化方式复杂、步骤繁多,造成能量有很大的损失。
二、太阳能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科学家对全球化石燃料何时会被耗尽作了估计,其预测结果是——煤227年,石油40年,天然气61年。
为了解决全球的能源危机和燃烧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开发和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等洁净高效新能源,而太阳能是最诱人的。
[教师补充讲解]开发、利用太阳能的重大意义:1.从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和能源危机认识利用太阳能的意义。
2.地球上最根本的能源是太阳能。
太阳每年辐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约为5*1019KJ,相当于目前全世界能耗的13000倍。
3.太阳能是清洁能源,不污染环境。
4.人类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已取得初步而又可喜的成果,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等)。
[提出问题]迄今为止,自然界中利用太阳能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途径是什么?[交流与讨论]学生各述己见,教师给予引导。
[归纳与小结]植物的光合作用——大自然利用太阳能最成功的途径。
9.1能源的综合利用-教案-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的能源,知道能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节能的好习惯。
2、比较常见的化学能源,认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利用新能源的重大意义。
3、学会制备氢气的原理、装置、收集方法。
【学习重点】1.几种常见的能源比较,培养节能习惯,感悟开发新能源的重大意义。
2.氢气的原理、装置、收集方法。
【课前准备】[知识准备]1.调查生活中有哪些能源,它们有哪些应用,存在哪些问题。
[物质准备]教师:准备演示、分组实验器材、药品;准备相关媒体、素材。
【课堂学习】一、引入:[交流讨论]:逾演逾烈的“电荒”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制约着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讨论“电荒”产生的深层原因,感悟能源、材料、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二、师生对话:[讨论交流]:生活中有哪些能源,它们有哪些应用,存在哪些问题。
(板书)[交流讨论]:化石燃料在当前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存在的重大问题。
[师生对话]:解读中国节能标志,培养学生能源的忧患意识,讨论解决当前面临的能源问题的办法,形成节约能源的好习惯,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三、师生对话[讨论交流]:化学电源的优点:电池是把转化成的一种装置,电池是一种低污染高效率的能源。
(板书)四、演示实验[观察与思考]:生活中常用的几种不同类型的电池。
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演示实验]:铜锌原电池实验[观察与思考]: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发生了偏转,为什么会偏转,实验中能转变成能。
[师生对话]:介绍几种新型的电池,指导学生搜集了解有关燃料电池等资料。
[讨论交流]:电池的缺点:,应该如何处理。
五、活动探究:[情境创设]:[讨论交流]:目前氢能源开发利用还存在的问题六、练习实践1.自然界中的太阳能贮存―――光合作用。
2.你能看懂图9-8太阳能的贮存方法吗?。
3.你能设计出其它的贮存方法吗?4.你还知道其它的开发新能源和合理利用能源的例子吗?七、氢气的实验室制取:八、练习测试:(附下)九、课堂总结:师生共同比较化石燃料、电池、氢能的优缺点(或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增强节能意识和合理开发新能源的决心。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教案_6

小结
作业
了解能源的分类。
讨论:节能标志的含义。
说明:中间是一个汉字“节”,代表“节约“一横”和外面的圆圈组成字母“e”代表能源(energy)。整体图案为蓝色象征着人类通过节能活动还天空和海洋于蓝色。
学生知道三大化石燃料。
学生了解化石燃料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
学生了解煤和石油的综合开发利用。
2.石油被人们誉为“工业的血液”。石油不仅是重要的化石燃料,还是宝贵的工业原料。
3.天然气一般是指在地下形成的可燃性气体。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二)、化石燃料与环境污染
了解化石燃料在利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
1.各种气体: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CO、SO2、NO2等气体会危害人体健康,形成酸雨影响动植物的生长,氮的氧化物会破坏臭氧层。
教后记:
2、能源的分类
①常规能源电能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新能源太阳能氢能核能
②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
不可再生能源核能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
3、节能标志
一、化石燃料
(一)化石燃料
煤C(H、O、N、S)石油C、H天然气CH4
1.煤,也叫煤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化石燃料之一,被称为“工业的粮食”。
2.固体废物: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导致CO以及大量粉尘的产生,不仅浪费了能源,而且极不环保。
3.热污染:火力发电站的冷却用水,被排放到河流、湖泊或海洋中,使局部区域水温上升,严重时会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所以我们要科学利用化石燃料。
(三)、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煤
石油
天然气
组
成
混合物、产要含碳(少量H、N、S、O)
沪教版9下化学 9.1能源的综合利用 教案

第一节能源综合的利用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工燃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燃烧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粗略了解人类对化石燃料认识和利用的发展过程,体会人类对自然认识的发展与进步,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控制燃烧、正确选择燃料和处理燃烧过程的重要性二、任务分析1、起点能力:学生对日常所用的燃料有所了解2、教学重点与难点:(1)了解哪些属于化石燃料(2)化石燃料与污染的关系(3)合理利用资源3、课型:讲述、讨论4、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燃烧与环境污染【学生讨论】谈谈对与人们关系密切的能源燃料的认识。
【教师讲述】煤、石油、天然气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
【学生介绍】1、煤:又叫煤炭,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 C、H和少量的N、O及无机物。
被人们称为“工业的粮食”。
2、石油:也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 C、H。
被人们誉为“工业的血液”。
它不仅是重要的燃料,还是宝贵的化工原料。
3、天然气:也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
【交流讨论】谈谈西气东输学生阅读课本104页第一段【练习】课本108页第1、2题【交流讨论】人们为什么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煤、石油、天然气通过燃烧以热能的形式给人们提供能量。
学生阅读课本104页表4-3,了解常见燃料的热值。
【交流讨论】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有哪些?学生阅读课本104页到105页【小结】热污染、全球气候变暖、释放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粉尘造成大气污染。
【练习】课本108页第3题【作业】课本108页第4题一、【板书】煤、石油、天然气二、化石燃料燃烧与环境污染1、全球气候变暖2、热污染、、3、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粉尘造成大气污染。
【教后小结】第二课时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工燃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燃烧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沪教版九年级下化学第九章9.1.1能源的综合利用 精品教案

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1)【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常见的能源,认识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2.知道电池中的能量转化,了解常见的电池及其性质、使用和回收;能力目标:能够了解社会的发展与能源利用的关系。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注意联系周围事物,培养自己的观察、对比和实验探究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1.化学能源的含义;2.化学燃料及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展示《中国节能标志》图片,图片中包含哪些含义?节能的意义是什么?(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能源的种类观察、联想、讨论、交流你知道的能源有哪几种?能源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如果失去能源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小结当今能源主流是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化石能源消耗速度加快,化石能源这一不可再生的能源日趋枯萎,能源危机的出现迫切需要我们开发新能源,如氢能源、核能、太阳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能耗,节约能源。
2.火力发电中能量的转换形式和所带来的问题议一议日常使用的电能,大多是通过燃烧化石燃料,火力发电中能量的转换形式是什么?这种方法带来哪些问题?提示火力发电中能量的转换形式是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能量经过多次转化,使得能量的转换率降低,造成能量损失较大。
带来的问题有:污染环境;能量转化率低;浪费自然资源。
讨论人类要解决能源危机从哪几个方面着手?结论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法有:提高能量转化的效率;研制、使用节能产品;开发新能源。
讨论交流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节能方法?点拨随手关灯、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夏天将空调的温度调得高一点,或尽量不使用空调等。
3.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化学电源演示实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方法与步骤:用砂纸擦去铜片、锌片表面的氧化膜,用导线将铜片和锌片分别连接到电流计的正极、负极,然后将铜片、锌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观察、思考电流计的指针为什么会偏转?实验中发生了什么形式的能量转化?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有什么变化?锌片和铜片表面的现象是什么?与不用导线连接有何不同?小结实验表明,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硫酸铜溶液的颜色变淡,锌片逐渐溶解,铜片表面有红色物质(铜)覆盖;若不用导线连接,则是锌片表面有铜覆盖。
沪教版9下化学 9.1能源的综合利用 教案设计

第九章第一节能源的综合利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化石燃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2. 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
3.知道几种常见的能源及能源的简单分类。
4. 认识开发新能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措施在解决能源危机方面的重要性,并体会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方面的重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1.采用调查走访等形式了解能源结构2.运用到图书馆,上网等手段查阅资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 知道化石燃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及对环境的影响。
2. 知道常见的能源及简单分类。
3.了解利用化学方法解决能源危机的一些措施。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化石燃料环境污染分类能源综合利用危机太阳能课后反思:在对教材的处理上,如果是在以前,我可能会在课堂上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交代一下重点内容,简单得给学生介绍一下相关资料,就结束了。
但自从新课改以来,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了许多转变。
所以,在处理这节课时,我事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些作业,要求他们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等到上课时由他们亲自说出来,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分成小组查阅了不少资料。
这样处理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学生可以在积极查阅资料的同时,不但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首先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物体运动与燃烧的关系,从同学非常熟悉的燃料入手,导入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通过课件讲解“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使学生关注社会发展,树立节能意识。
然后出示化石燃料的出量图、漫画,学生意识到能源危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积极的寻找新型能源。
最后出示新闻和材料,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对社会的责任感。
本节的教学目标是以化石燃料的利用为载体,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章 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课件 (新版)沪教版

如果把烟煤隔绝空气加 强热煤可以分解成
这可是化学变化
在特殊设备里,在高 温下能生成煤气
煤气是一种经济方便、清洁
卫生燃烧效率很高的燃料
这种煤的处理方法称 为煤的干馏或炼焦
焦碳 是冶金工
业的重要原料
煤焦油 是化工生产
的重要原料
焦炉煤气 是
重要的燃料
煤:工业的粮食
石油的综合利用
石 油 分 馏 示 意 图
象征着人类通过节能活动还 天空和海洋于蓝色。
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节能?
一、化石燃料
煤 工业的粮食
石油 工业的血液
天然气 重要的气体化石燃料
C(H、O、N、S)
C、H
CH4
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 (又叫矿物燃料),化石燃料是重要的燃料和重要的能源。
煤有实用价值的综合利用主要有煤的干馏、气化和液 化(均为化学变化)。煤最主要的应用是直接作为燃料。
新能源 太阳能 氢能 核能 潮汐能 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 风能 地热能 氢能 不可再生能源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下表是 32.7亿吨
年产量 1.6亿吨
开采年限
20.4年
天然气 13700亿立方米 217亿立方米 63.1年
煤
1145亿吨
12.4亿吨 92.4年
人类社会需要充足的能源、丰富的材料、良好的环境, 而能源、材料、环境这三个领域的研究都离不开化学。
化学有助于人类解决能源危机; 化学为人类提供更丰富的材料; 化学能保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
能源:能为人类提供所需能量的资源
太阳能路灯
太 阳 能
我国首台自动跟踪太阳能 高效发电站在泉城济南省科技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9.1 能源的综合利用

11
(3)石油的分馏 (物理变化)
12
13
海底可燃冰——气体水合物 CH4 •8H2O
1.不可再生
2.能量转化率低 3.对大气产生污染
14
具有开发前景的新能源 太阳能 氢能源
15
二、太阳能
太阳能 光——热转换 如:温室、太阳能热水器等 能量转化方式 太阳能 热能
光——电转换 如:太阳能电池
练习
1. 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取之不尽的是( B ) A.煤 B.太阳能 C.天然气 D.石油
2.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下列燃料电池最清
洁的是( C
)
B.O2—C2H5OH燃料电池 D.O2—CO燃料电池 ) ④燃 ③燃烧时放出热量多
A.O2—CH4燃料电池 C.O2—H2燃料电池 ①具有可燃性
第9章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
1
支持“嫦娥一号”腾空而起的动力是什么?
2
度 常规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
新能源
核能、氢能、太阳能
2.能源是否可以循环
太阳能电池
不可再生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 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风能
再生角度
4
其中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能源是什么?它的应用前景 如何? 煤 石油
8
化石燃料的燃烧给空气带来污染, 我们应该如何减少这种污染呢? 燃料脱硫 使燃料完全燃烧,减少CO的排放 植树造林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开发新能源
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9
4.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1)煤的干馏 (化学变化)
煤
加强热 隔绝空气
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粗 氨水
(2)煤在特殊设备里,在高温下能生成煤气(主要 成分:H2、CO) 煤气的优点:经济方便、清洁卫生、燃烧效率高 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气的形成
点燃
点燃天点燃 然气的组成
• 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
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CH)4
现象:燃烧生成蓝色火 焰,干冷的烧杯内壁 有水雾,烧杯倒放, 加入澄清石灰水,石 灰水变浑浊.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压缩天然 气(CNG)
Compressed Natural Gas 用压缩天然气作燃料的汽车
非再生 能源
随其本身的转化或被 人类利用而减少的能
化石燃料、
源
核燃料等
能源的分类
一次能源:自然界可直接取得不必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 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成的能源产品。 常规能源:已经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利用的传统能源。 新能源:以新技术为基础,系统开发的能源。
全球年内一次能源消费构成
当今 石油 煤炭 天然气 水电 核能 世界
西气东输工程从2000年3月开始启动,到 2004年1月1日开始正式向上海商业供气。 西气东输管线全长约4000公里,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 江苏、浙江、上海等地,横跨中国大陆东西,是中国最长的天然气输气管道。 西气东输管线要穿越戈壁沙漠、黄土高原,以及吕梁山、太行山、太岳山,并跨越黄 河、长江、淮河等江河,施工难度在中国管道建设史上绝无仅有。
我国是世界上用煤最早的国家,开采石油、 天然气最早的国家。
我国化石燃料资源较为丰富,但分布不平衡。
种类
分
布
煤
江苏、山西、内蒙古、河北、山东、 安徽等省和自治区
石油
东北、华北、新疆及我国近海
天然气
天然气60%分布在我国的新疆、四川 等中西部地区
你了解西气东输工程吗?
“西气东输”中的“西”新疆起塔里木 _______,“天气然”气指的是______,“东” 止上于海西__郊_____“输”的管方道式_______。 输气管道全长4200多千米,横9 跨___ 个省、市、自治区。
甲烷——沼气
池塘里的沼气
海底可燃冰——气体水合物
可燃冰的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化学式 为CH4·H2O,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 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学 者称其为“21世纪能源”或“未来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的比较
煤
石油
天然气
常温状态
固态 液态 气态
主要成分 形成原因 我国分布
煤
石油
所含元素 所含物质 燃烧产物
C 、 H 主要含C
主要含C、H
(含少量 H、 (含少量S、
N、S、O)
O、N)
甲烷 有机物和无机物 有机物的
的混合物
混合物
CO2 H2O
CO2 H2O 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
煤、石油、天然气
煤、石油、天然气的用途非常广泛,与人 类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煤被誉为“工 业的粮食”、“黑色的金子”;石油又叫 原油,被誉为“工业的血液”;而天然气、 沼气是公认的当今世界最重要且较清洁的 气体燃料。
形成的粘稠状液体石油,经过地壳运动,被挤压在无孔岩 层间或多孔岩层内。
石油通常是黑色或深棕色、有的还有绿或蓝色荧光并有
特殊气味的粘稠状液体。它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稍小,没有 固定的沸点。它主要含有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数百种有 机化合物形成的混合物。
石油的形成
石油的组成
碳元素 氢元素 氧元素 硫元素 氮元素
二、化石燃料与环境污染
1、全球气候变化
2、热污染 有毒气体
3、大气污染 形成酸雨 粉尘
直接将煤、石油燃烧有何缺点?
枯贮能产竭量量物;有利会人决呢限用污你这? 不率染作认一可 低 环为为 系再 ; 境未应 列生 .来如 的,的何 问终主解题有一天会
能源的分类一:
能源类型 定 义 一次能源 直接来自自然界
而未经加工转换 的能源
实例
化石燃料、太阳 能、核能、生物 燃料、水能等
二次能源 由一次能源直接
或间接转化而来
的能源
电能、煤气、汽 油、沼气、氢能 等
能源的分类二:
能源类型
可再生 能源
定义
不随其本身的 转化或被人类 利用而减少的 能源
实例
太阳能、生物 能、水能、风 能、地热能等
远古时期的植物
植物枯萎
植物等被埋在土中, 经长期复杂变化形成 煤
煤的形成
远古时期的植物
植物枯萎
植物等被埋在土中,经 长期复杂变化形成煤
在地质历史上,沼泽森林覆盖了 大片土地,包括菌类、蕨类、 灌木、 乔木等植物。但在不同时代海平面常 有变化......
当水面升高时,植物因被淹而死 亡。如果这些死亡的植物被沉 积物覆 盖而不透氧气,植物就不会完全分解, 而是在地下形成有机地层。随着海平 面的升降,会产生多层有机地层。
甲烷的生成或存在
• K:\化学\第4章\化石燃料 新课件\甲烷的存 在.avi
1、存在于池沼底部的甲烷,常称为沼气
2、存在于煤矿坑道中的甲烷俗称坑气。甲烷混在空气中达 到一定程度时,遇火会发生爆炸。 3、生活垃圾、动植物残体、动物的排泄物等经过发酵也 能产生甲烷。
沼气池
甲烷(CH4)
• 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 燃烧现象: • 1、看到明亮的蓝色火焰; 2、烧杯内壁有水雾; • 3、迅速将烧杯到转后,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4、放热。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化石燃料的利用
你能举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 离不开能源的例子吗?
讨论:
1 、做饭、洗澡等使用的燃料有哪些? 2、汽车,飞机,轮船,火车,拖拉机
等交通工具分别使用什么燃料? 3、炼钢厂、热电厂等使用什么燃料?
常见的能源
• 太阳能 • 化石能源 • 水能 • 风能 • 潮汐能:海水潮流运动的能量 • 海洋能: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 • 地热能:地球内部释放到地表的能量 • 生物质能:燃烧植物体放出热能 • 核能(原子能) • 氢能
石油,是一种黑色或棕 色粘稠状的液体,人们誉为 “工业的血液”。
石油中主要含碳、氢两种 元素及少量的氮、硫、氧等 元素。 是混合物,没有固定沸点
石油是古代海里微小动物和植物的遗体沉陷于海底,埋于 地下数百万年在隔绝空气的环境中,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 经过微生物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变化,便会转化成石油和天 然气。
36.8% 27.2% 23.7% 6.2% 6.1% 当今世界人们使用的主要能源是:
煤 、石油 、 天然气 。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 由于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古代生物遗 体埋在地层下,在地壳中经过一系列非常 复杂的变化而逐渐形成的,最初作为燃料 使用,所以我们把它们称为化石燃料。
一、煤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CH4+2O2====CO2+H2O
要注甲意烷:在甲空烷气在中点体燃积前分一数定为要5%-验15纯。%范围内,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
煤矿的矿坑里也常有甲烷逸出。因此,在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 通风、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
• K:\化学\第4章\化石燃料 新课件\甲烷的成 分.avi
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在温度增 高、压力变大的还原环境中,这一有 机层最后会转变为煤层。因埋深和埋 藏时间的差异,形成的煤也不尽相同。
井下采煤
• K:\化学\第4章\化石燃料 新课件\开采煤 炭.DAT
世界上的煤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欧洲国家
俄罗斯
中国
美国
非洲部分国家
澳大利亚
世界主要煤田分布
二、石油
管西 道气 施东 工输 现工 场程
的
运西 行气 全东 线输 贯工 通程
输 气
欣欣向荣的天然气工业
天
我国目前已经探明了近
然
70个蕴藏着天然气资源的盆
气
地,估算天然气资源总量有 近40万亿立方米。面积愈大
勘
的盆地储藏的天然气资源愈
探
丰富,因此,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
准格尔盆地都已探明含有大
煤,也叫煤炭,黑色 固体,有光泽,被称为 “工业的粮食”,“黑色 的金子”。是人类历史上 最古老的化石燃料。 煤中含有大量的碳,此外, 还含有少量的氢、氮、硫、 氧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
煤是混合物
煤的组成
碳元素 氢元素 氧元素 氮元素 硫元素
在沼泽和森林生长的植物死后,就会腐烂,并被泥沙覆 盖起来。经过一段时间,新的植物又开始在上面生长。这些 植物死后,又被泥沙覆盖。这样周而复始,经过数百年的时 间,就形成很多层的腐化植物层和泥沙层。经过数百万年, 这些腐化植物层屡受到地热和细菌分化作用,就成为煤层。
主要含C
主要含C、H
主要成分为CH4,
(少量H、N、S、O (少量N、S、O 属于混合物,含
等),属于混合物。 等),属混合物。量达90%以上 。
由古代植物的遗骸经一 大量的浮游生物及 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動植物死亡之後他 伴随着石油的产生
們的殘骸形成的
山西、内蒙古、安徽等 东北、新疆、近海 中西部地区
目前主要 用途
火力发电等,化工原 料
提取汽油等燃料 民用日常燃料 Nhomakorabea1、煤
2、石油 3、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