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0例

合集下载

针刺结合范氏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观察

针刺结合范氏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观察

合 纳入标 准但不 能按 规定 方 案 治疗 ,或合 并 使 用其 他
疗法 、药 物而无 法判 定疗 效 者 。② 虽 符合 纳 入 标准 但 同时伴 有 明 显 的心 、脑 、 肾及 消 化 系 统 等 疾 病 的患 者 。③患 颈椎结 核 、肿 瘤 、肩 周炎 、胸廓 出 口综 合 征 等疾 病者 。
神 经根 型颈椎 病 临床 观察
者胖瘦 可 刺 人 0 8 1 6寸 ,进 针 后 行 捻 转 或 提 插 手 .~ .
神 经根 型颈椎 病是 因各 种 因素压 迫 颈神 经 根 而 出 现 的颈 部及上 肢疼 痛 、功 能 活 动受 限 的病 症 _ 。笔者 】 ] 于 20 0 0年 1月 ~2 0 0 9年 6月 间采用 针刺 结 合 范 氏 推 拿治疗 以 肌 痛 性 疼 痛 为 主 的神 经 根 型 颈 椎 病 4 0例 ,
2 1 治 疗组 :分 述如 下 。 . 2 1 1 针 刺 疗 法 :取 穴 ,颈 夹 脊 、风 府 、风 池 、颈 . .
能恢 复 正 常 ,能 正 常 参 加 工 作 ,VAS值 < 2分 。好
转 :颈 、肩 、背部 和上肢 疼痛 和 颈 项僵 硬 等 各 型症 状 减轻 ,颈 、肢体 功 能明显 改善 ,但 工作 劳 累及 受凉 时 仍感 不 适 ,2分 ≤ VAS值 < 4分 ,或 治 疗 前 后 VAS
浙江中医杂志 2 1 年 1 月第 4 卷第 1 期 00 o 5 o l
针 刺结 合 范 氏推 拿 治 疗 神 经 根 型 颈椎 病 4 0例 观察
周本 成 沈 坚 浙 江 体 育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附 属 体 育 医 院 浙 江 杭 州 3 0 0 10 7
关 键词 针刺 疗 法 范氏推 拿

《2024年巨刺法(手三针)配合理筋通络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范文

《2024年巨刺法(手三针)配合理筋通络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范文

《巨刺法(手三针)配合理筋通络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篇一巨刺法(手三针)配合理筋通络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一、引言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主要症状包括颈肩疼痛、上肢麻木、无力等。

当前,治疗该病的方法众多,其中巨刺法(手三针)配合理筋通络手法作为一种中医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临床观察,探究该方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疗效。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人。

2. 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巨刺法(手三针)配合理筋通络手法进行治疗。

具体包括选取合适穴位进行针刺,以及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调理颈部肌肉和筋脉。

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

3. 观察指标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疼痛程度、上肢麻木及无力的改善情况,以及颈椎活动度的变化。

同时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

三、临床观察结果1. 疼痛程度改善情况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巨刺法(手三针)配合理筋通络手法治疗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且改善速度较快。

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也有所减轻,但改善速度较慢。

2. 上肢麻木及无力改善情况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上肢麻木及无力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效果持久。

对照组患者症状也有所缓解,但效果相对较慢。

3. 颈椎活动度变化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颈椎活动度得到明显改善,活动范围扩大。

对照组患者颈椎活动度也有所改善,但效果较慢。

4. 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实验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

对照组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

四、讨论巨刺法(手三针)配合理筋通络手法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颈肩疼痛、上肢麻木及无力的症状,同时改善颈椎活动度。

与常规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相比,该方法具有见效快、效果持久、无副作用等优点。

此外,该方法结合了中医的针灸和推拿技术,能够从根源上调理颈部肌肉和筋脉,达到治疗目的。

浅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体会

浅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体会
中图分 类号 : 6 1 + 文 献标识 码 : R 8. 5 5 B 文 章编 号 :0 60 7(0 12— 04 0 10 — 992 1 )108— 2
颈椎病又称颈椎退行性关节炎 、 颈肩综合征或颈椎综合征 , 顶按 枕 骨 下方 , 根 分别 夹住 下 颌部 助 力 , 后 两 手 同时 用 力 向 掌 然 上 拔伸 , 伸 一分 钟 后 , 减 力 。 手 扶住 其头 项 后部 , 一手 拔 缓慢 一 另 是 指 颈椎 骨 质 增生 、 颈项 韧 带 钙 化 、 椎 间 盘萎 缩 退 化 等改 变 , 颈 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 脊髓 、 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 托 住下 颌 , 手协 同做相 反方 向的左 右 环转 摇 动 , 到极 限 突然 双 摇 扳 ⑤提 合 征 。 中老 年 人的 常见 病 , 发病 。 经 根 型颈 椎病 是各 种 病 发 力 , 法慎 用 ; 拿 两肩 并 搓患 肩 至前 臂反 复 几 次 。病 人休 是 多 神
0i 次 变影响 , 压迫或刺激神经根 , 局部循环障碍 , 致使 组织水肿产生 息 几分 钟 即可 结 束 治疗 。 总体 治疗 用 时 2mn左右 。每周 4 , 1 2次为 1 疗 程 , 个 疗程 间休息 1 。嘱病 人 调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枕 头 高低 , 周 以适 无菌性炎症化学刺激 , 或血液呈浓粘、 凝聚状态 , 使组织处于慢
好转 : 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 , 颈肩疼痛轻 , 肢体功能改善 。 无 经牵 拉试 验 阳性 。推 拿 手法 以舒 筋 活血 、 筋 整复 为 原则 , 用 作。 理 采 治 体 影像 学 均无 改 善 。 揉拿、 滚按 拔 伸 , 伸旋 转等 手 法 , 改 善 病 变 部位 肌 肉血管 的 效 : 疗 后 症状 、 征 、 拔 可

株洲针灸医生邱孝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

株洲针灸医生邱孝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

株洲针灸医生邱孝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
患者男38岁
主诉:左肩后部酸胀伴上肢尺侧胀麻一月
现病史:一月前无明显诱因患者晚上左侧睡觉时感觉肩膀肩甲区酸胀长时间后会向上肢尺侧放射,用左肘撑到床上时症状加重并出现上肢酸麻的症状,自行贴膏药后效果不明显,今前来就诊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否认肩部外伤史。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清语利,患者颈部活动不受限,C5C6左边斜角肌压痛明显,颈部向右侧弯时左侧颈肩部有牵拉疼痛感,后仰时酸胀麻木感向左侧上肢尺侧放射,上肢牵拉试验左侧阴性,扣顶实验阴性!无X线及其它检查!
诊断:颈椎病(神经根型)
治疗:针灸+理疗+推拿
取C5、C6、C7华佗夹脊穴(双侧)、肩井穴(左侧)天宗穴(左侧)、肩贞穴(右侧)秉风穴(左侧)肩髎穴(左侧)直刺平补平泻加灸,针刺运用推拿手法对颈椎及肩部肌肉进行松解最后用点按手法对上述穴位进行点按,按照上述方案治疗7次后患者痊愈。

总结:患者侧睡和颈椎后仰时上肢酸胀麻木,表明患者颈部神经根受到了压迫,所以治疗以松解C5、C6、C7神经出口周边的肌肉增加神经根出口的空间才能解决患者的症状!。

推拿配合调经筋、牵引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50例

推拿配合调经筋、牵引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50例

2 . c 出现病变为颈 7 .2 、 2 c 神经根受累, 疼痛向前 直接增宽椎间隙 , 降低椎间盘内压力 , 扩展椎管及椎 减 同时缓 解肌 肉痉 臂背侧 , 腕骨桡侧放射 , 中指和食指感觉异常麻木 , 间孔的 容积 , 轻对神 经根 的压迫 。
有时 大鱼际 肌萎缩 . 觉减 退 , 型调整 手 阳明经 筋 感 此
1 临床 资 料
和手 太 阳经 筋 。
共抽取 10例患者 , 中男 8 例 , 6 例 ; 5 其 8 女 2 最 调手少阴经筋 : 拇指 、 食指 、 中指 自然弯曲, 拇指 大年龄 8 4岁, 最小年龄 1 岁, 6 平均年龄 4 岁 ; 4 患者 扣在食指、 中指指尖上 , 指 自然向前松 , 小 用暗劲 向 均有颈肩痛或手指麻木病史 ,经颈椎 x线平片及 前拉无名指持续 1 分钟 , 然后缓慢松劲。 c T片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 2 治疗方 法
2 . C、 . 1 C 病变以为颈 6 2 神经根受累, 疼痛向上臂 外侧 , 前臂 桡侧 和拇 指 区放射 , 指 、 指麻 木 , 觉 拇 食 感
减退 , 严重 者 大鱼际 肌群萎 缩 。 型调整 手太 阴和手 此 阳明经筋 。
方顶 , 一手用肘部托住患者下颌部 , 手掌夹住对侧头 部, 向后 上方 扳 , 两手 同时瞬 时 发力 , 听到 颈部 响 可
向前 向背 侧持 续 1 分钟 。
10 5 例中 O 人无效 ,3 人治愈 , 11 治愈率 8 . 7 %, 3 有效率 10 0 %。
4 讨 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最常见类型 。临床上 以颈部疼痛 、 伴上肢放射性痛 。 、 麻 木为特征 , 颈椎在 不 同牵引力 下 , 牵引拉伸 最 大长度 为 02 ~ . m. . 11 能 5 c

超微针刀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5_例

超微针刀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5_例

福建中医药2023 年10 月第54 卷第10 期Fujian Journal of TCM October 2023,54(10)超微针刀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5例黄小滨,洪秋成*(漳州市中医院,福建漳州 363000)摘要:目的观察超微针刀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方法收集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在漳州市中医院康复科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门诊和住院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

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超微针刀治疗,2组每周均治疗2次,2次治疗间隔2~3 d,治疗12次后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颈部疼痛VAS评分、症状量表20分法评分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第2、4、6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P<0.05)。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颈部疼痛VAS评分明显降低,症状量表20分法评分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2组比较,治疗组颈部疼痛VAS评分降低更明显,20分法量表评分升高更明显(P<0.05)。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第2、4、6周2组ND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2组治疗后相同时间点比较,治疗组NDI评分均降低更明显(P<0.05)。

结论超微针刀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明显改善患者颈部活动度,减轻患者的颈肩部疼痛。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超微针刀;推拿随着手机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以及近几年短视频的盛行,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已经出现了机不离身状态。

长时间使用手机导致颈部肌肉出现紧张情况,造成近年来颈椎病患者越来越多,在各型颈椎病患病率中以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发病率最高[1]。

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部分是由于患者长期慢性劳损导致颈椎椎体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盘退变、髓核突出,从而压迫神经,出现以颈项部酸痛和上肢放射性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变,有一部分患者甚至出现肌力下降与活动受限等问题。

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临床观察

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临床观察

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人按照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40人,对照组40人。

治疗组给于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于口服西药治疗。

结果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关键词】推拿手法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临床常见疾病,本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变性或突出、颈椎间隙变窄,关节囊松弛以及进行性骨赘形成,从而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血管,引起各种不同形式的综合症。

临床分类有:颈型(软组织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以及混合型,临床上以神经根型颈椎病多见。

常见的临床表现有:(1)颈项、肩背部疼痛(疼痛特点:隐痛酸痛并不剧烈,颈项部极滞不舒,少数病人感到刀割样痛;疼痛影响睡眠,侧卧时,感到未受压上肢酸痛麻木;晨起症状明显,疲劳后症状加剧;多为一侧,双侧少见)。

(2)手指麻木,触电感或手部感觉冷,晚上特别明显,运动后加剧。

(3)颈部活动受限,患侧上肢沉重无力,持物坠落。

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笔者采用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选择门诊符合中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

治疗组年龄45-60岁,平均年龄50岁,病程5-10年,疼痛程度分级:轻、中、重度者分别为19例、14例和7例。

对照组年龄42-58岁,平均年龄49岁,病程5-7年,疼痛程度分级:轻、中、重度者分别为18例、16例和6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及疼痛程度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2.1治疗组:(1)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后面,首先用多指拿揉患者颈项部3-5遍,然后拇指以按、揉、拨法施术于颈三线部(即颈夹脊,天柱穴到大杼穴,风池穴到巨骨穴)反复操作3-5遍,最后以手掌推、揉、磙法施术于上位部位,拿揉斜方肌上部,拇指或肘尖揉拨胸夹脊及肩胛脊柱缘约20分钟,阳性反应点重点施术,力度从轻到重,以患者能接受为度。

牵引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观察

牵引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观察

牵 引配合 推 拿 治 疗神 经根 型 颈椎 病 8 O例观 察
唐 峰 熊 , 辉 ( 导) 指
( . 南 中医药大 学 2 0 1湖 0 8级 硕 士研 究生 , 南 长 沙 4 0 0 ;. 南 中 医药 大 学教 务 处 , 南 长沙 4 0 0 ) 湖 12 8 2 湖 湖 12 8 [ 中图分类号 ] 2 4 1 1 5 [ R 4 .8 . 5 文献标 识码 ] [ B 文章 编号 ] 0 4— 8 4 2 1 ) 2—16— 2 10 2 1 ( 0 1 0 0 0 [ 摘 要 ] 目的 : 察 牵引 配合推 拿 治 疗神 经根 型颈 椎病 的 临床 疗效 。 方 法 : 观 治疗 组 4 0例 用 牵 引配合 侧偏拉伸旋转手法为主治疗, 对照组采用电针加牵引治疗。结果 : 总有敢率治疗组 9 . %、 0 0 对照组 7. %, 75 两 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O0 ) P< .5 。治疗组症状、 体征改善优 于对照组 ( 0 0 ) P< .5 。结论 : 采用牵引配合侧偏 拉伸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安全有效。 [ 键词 ] 神 经根 型 颈椎 病 ; 引; 偏拉 伸 旋转手 法 ; 关 牵 侧 对照 治疗 观察 笔者 用牵 引配合 推拿 治疗 神 经根 型 颈 椎病 疗 效 管综合 征 、 胸廓 出 口综合 征 或颈 部 畸形 、 瘤 、 核 、 肿 结 较好, 现报告如下 。 外伤骨折脱位等疾患 ; ④合并有心 、 、 肾和造血 脑 肝、 1 临床资料 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 ; ⑤精神病患者 ; ⑥妊娠期及 共8 , O例 均为 20 年 8 ~ 09年 7月重庆 哺乳期妇女 ; 高血压 、 08 月 20 ⑦ 低血压 、 体虚及明显骨质疏 三 峡 医药 高专 附二 院 针 灸 科 门诊 及 住 院 患 者 , 用 松者 。 采 D lS o ’ 临床病例 随机 表法 分 为 两组 。治 疗 组 4 l 0例 , 2 治疗 方 法 男2 4例 、 l , 女 6例 年龄 (2 1 7 4 岁 , 4 . ± .) 病程 ( . 3 1± 治疗 组采 用 牵 引 配 合 侧 偏 拉 伸旋 转 手法 治 疗 。 2 4) 。对 照 组 4 . 年 0例 , 2 男 2例 、 I 女 8例 , 龄 ① 枕颌带 牵 引治疗 : 年 患者 取 坐位 或 卧位 , 合适 的枕 用 ( 17± . ) , 程 ( . 4. 79 岁 病 3 4±2 2 年 。两 组 性 别 经 颌 带牵 引 , 引带 固定在 枕及 下 颌 部 , .) 牵 嘱患 者颈 部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0例(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颈椎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它可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等,其中以神经根型颈椎病尤为常见,其临床表现以颈项活动障碍、颈项部酸痛伴上肢放射痛、麻木为主。

可因颈部屈曲后伸或患侧旋转时加重,尤其是夜卧不宁,难以调适枕头高低、软硬,上肢沉重,握力减弱,持物有时堕落,日久可伴肌肉萎缩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其好发年龄为40~60岁,近年由于电脑的普及等原因,有年轻化趋势,因此此病治疗非常重要。

我科采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良好疗效,现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600例门诊患者,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00例门诊患者,男200例,女400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18岁,病程2个月~5年。

1.2病例诊断标准参照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颈项部疼痛或伴肩部肩胛周围疼痛,疼痛向一侧上肢放射或麻木。

麻木和疼痛的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或压颈试验阳性。

颈椎X线片示颈椎不同程度骨质增生或部分椎体轻度滑
脱,椎间隙狭窄或项韧带钙化,颈椎生理弧度变直,或CT可见颈椎间盘轻度突出(C5神经根受损放射痛表现为沿颈肩至上臂外侧,C6神经根受损为沿肩顶上臂外侧前臂背侧至拇指和食指侧,C7神经根受损为沿上臂后外侧前臂背侧至中指,C8神经根受损为沿上臂内侧前臂尺侧至环指及小指。

感觉区障碍:C5神经根为上臂外侧三角肌区,C6为拇指食指,C7为食指中指,C8为小指环指,肌无力和萎缩:C5为三角肌,C6为肱二头肌,G7为肱三头肌,C8为手部小肌肉)。

1.3病例排除主要标准伴有严重眩晕、耳鸣、恶心、呕吐,严重颈椎间盘突出,颈椎有骨质破坏;脊髓型颈椎病,颈椎严重外伤,除外颈椎外病变(胸腔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腱鞘炎等)所致的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1.4推拿手法治疗方式(1)患者取坐位,用掌揉法放松颈项部、背部肌肉。

(2)患者取坐位,前额下垫枕俯于床旁,用拇指按揉法沿颈部斜方肌上段、颈椎两旁由上向下弹拨颈部深层肌束及粘连带。

(3)患者取俯卧位,前胸垫枕,使颈部肌肉处于放松状态,用肘部或掌部从后发际由上往下推揉脊柱两旁足太阳膀胱经,并点压风池、风府、部分华佗夹脊穴颈上胸段腧穴、肩井、肩中俞、天宗穴、曲池、合谷、耳后穴约30秒/次。

(4)患者取仰卧位,术者坐于头部后方,用掌根或小鱼际夹住患者耳后枕部两侧,使患者颈稍前屈,进行牵引拔伸手法,同时配合颈部缓慢左右旋转,反复数次。

(5)患者坐于中立位,在颈部牵引的情况下,助手前胸垫于患者前额,双手置于患者耳部固定患者头部,术者双手拇指重叠,
顶推椎旁小关节,可听见“咔”音,或顶推偏歪颈椎棘突并配合旋颈,听见“咔”音。

(6)患者取坐位,颈前屈约旋颈20°—25°,术者用肘部托住患者下颌部,轻度牵引下用另一只手拇指顶推小关节或歪偏棘突,可听见“咔”音。

(7)患者取坐位,放松颈部肌肉,用拇指弹拨肌间膈及臂丛神经至患肢出现胀痛麻木。

反复数次。

以上推拿每次时间约30min,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1.5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

(1)治愈:原有症状消失,肌力正常,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的劳动和工作,观察3个月未见复发;(2)显效:原有肩背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或平时症状消失,但在某些诱因下发作,颈肢体功能改善;(3)好转:原有症状体征程度较以前有所减轻;(4)无效:原有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治疗后第10天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并予以记录,统计其效率。

2结果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疗后第10天总有效率为91%(546/600),治愈136例占22.7%,显效230例占38.3%,好转180例占30%,无效54例占9%;治疗后3个月时随访,总有效率达86.7%,治愈120例占20%,显效200例占33.3%,好转200例占33.3%,无效80例占13.3%。

3讨论
由于颈椎间盘退变,椎体骨质增生和颈椎小关节继发性的改变,颈椎椎间小关节紊乱,关节突关节微小错位以及小关节周围组织肿胀
粘连,引起椎间孔变形狭窄,刺激压迫颈神经和窦椎神经,并反射性引起颈部肌肉痉挛、疼痛以及上肢放射性疼痛和功能受限,日久使相关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甚至肌肉萎缩。

从而减少对颈部椎间关节的保护作用,造成颈椎内外平衡的失调,出现颈椎病的症状。

因此颈部肌肉功能失调既是颈椎病的病理结果,又是发生颈椎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临床推拿治疗中,采取滚法和按揉法放松颈部肌肉,并配合点按有关穴位,能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和促进炎症的吸收。

在治疗时要注意患者的反应,尤其是对敏感的部位重点刺激,有的患者表现舒适感,有的患者感觉疼痛剧烈,对于这些部位操作时间相对长一些,可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颈椎牵引手法,由于能够纠正颈椎椎体的偏歪,使颈椎小关节的错位、松动和扭曲等微细结构的异常得以纠正和改变,进而改善椎间盘变性所致的颈椎不稳定状态。

祖国医学也认为“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通过颈椎拔伸可减轻颈椎神经根受压,增宽椎间隙,松解神经根粘连及缓解肌肉紧张及痉挛,活血止痛,有助于消除手指麻木的症状。

通过临床观察,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安全、有效、易操作,患者易于接受,在消除神经根水肿、粘连及卡压的同时不破坏颈椎的稳定性,是非常适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