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梳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点+练习

【初中历史】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点+练习(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人民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但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时间:1978年意义: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1内容:①思想上: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共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处:都提出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11.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A. 毛泽东、周恩来B. 毛泽东、邓小平C. 邓小平、江泽民D. 江泽民、胡锦涛2. “文革”结束后,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的樊篱。
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藩篱的历史事件是( )A.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 粉碎“四人帮”D. 为刘少奇冤案平反3. 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下面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A. 党的诞生B. 曲折探索C. 历史转折D. 动荡岁月4.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直接为下列哪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C. 中共“十三大”D. 中共“十四大”5.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 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这里“拨乱”主要是指( )①停止“以钢为纲”②彻底否定“两个凡是”③停止“共产风”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②③④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中国的认识比中共“八大”更加深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共29张PPT)

贸易出口额
中国只用一代人的时间,就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代人才取得 的成就。 ——世界银行
(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巨变!
——让中国人富起来了!
1978年,邓小平被美国《时代周刊》 杂志选为“年度人物”。 这期周刊的标题是“邓小平,一个新 的中国的梦想家”!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梦”
1997年,邓小平逝世
彻底纠正了“ 左 ”倾 思想错误 形成了以 邓小平 为 核心的领导集体 是 新中国成立 以来党 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 的转折
拔乱反正
表现
1、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文革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 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2、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刘少奇 的种种罪名,恢复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 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
第7 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 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 错误。“两个凡是”方针的普遍宣传,引起全国上下的不 满。
2.思想基础: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 准问题的大讨论。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 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 础。
邓之后的中国 将何去何从?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 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 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 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页
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 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 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 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 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学习目标】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和四项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2.邓小平再次复出的深远影响。
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就辉煌
【重点难点】: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伟大历史意义
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两个凡是”方针的实质与危害
中国共产党三次工作重心转移时间背景内容意义
1927年大革命失
败
由城市转到乡
村
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
创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道
路。
1949年新民主主
义革命即
将胜利
由乡村转到城
市
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
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的重大问题。
1978年文化大革
命结束,
真理标准
问题讨论
由阶级斗争转
到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新时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7伟大的历史转折 知识点 归纳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点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一)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背景:(1)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2)“两个凡事”方针的普遍宣传,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2、思想基础: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3、影响:1)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4、性质: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时间地点:1978年底、北京2、内容: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①思想上:冲破了长期以来“左”错误的严重束缚,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②政治上: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③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原因:1).完成了三条路线的拨乱反正2)、是改革开放的开端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3、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附加:1、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2、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点? ①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是从这次会议开始的。
②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会议拉开序幕的。
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以这次会议为起点开辟的。
④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会议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拨乱反正3、想一想在我们党的历史发展中有哪些具有转折性的会议?各有什么意义?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统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2020春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 7 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 7 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知识点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真理标准问题
1.背景: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______的大讨论。 (1)原因: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错误。但 “_________两__个”凡方是针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2)影响:这是一场深刻的_____思__想__解_运放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 理的唯一标准。 2.时间: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3.内容 (1)思想上:冲破了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 确定了__解__放__思__想_、开动脑筋、____实__事__求_、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政治上:果断停止使用“_____以__阶__级__斗__争__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 中心转移到__________上经来济,建实设行___________的历改史革性开决放策。
(3)材料三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 ”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 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的理 解。
自1958年开始,“左”倾错误不断泛滥,先后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文化大革命”严重的失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 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 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因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 “时间又开始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共18张PPT)

结合材料,思考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意义?
这次会议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 线和组织路线。作为随后而来的30 年的起点,它的历史
意意义义,:在会议进行的时候,就已经昭然若揭。这次会议后
来被党史专家胡绳与“遵义会议”并列,意指它们通过改
变共产十党一的届命运三,中进全而会改是变了新中中国国的成命立运。以会来议党只的进历行了史
据此请回答:
三位世纪伟人分别是谁?“救 国之梦”
“建国之梦”“强国之梦”分别是指什么事 件?
孙 中 山
毛 泽 东
邓 小 平
材料研读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
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 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 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短短的5 天,却在随后的30 年中无数次被提及。
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汪了伟《我中国国改是革个开谜放》
历史它新结时束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
中前进的局面,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方针以及工作 重点,因此被称为是“新时代的遵义会议”。
——摘自《近代中国史日志》
结合“文化大革命” 的史实,你能说说为什 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吗?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其起草工作 从1979 年11月开始,在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 全会通过。
决议对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问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和毛泽东思想基本内容与指导意义作了总结和 评价。《决议》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 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中国社 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
最新版人教部编版:八下历史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预习+知识点+习题(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下历史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预习+知识点+习题(有答案)部编历史八下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梳理一、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1)“两个凡是”人们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革”的错误。
但是《人民日报》等公开提出“两个凡是”方针(“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它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实质:“左”的错误的继续(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年开端——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得到中央领导同志和绝大多数地方领导的支持目的——纠正“文革”以来的极“左”错误,反对“两个凡是”。
性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意义——解放了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2.时间:1978.123.地点:北京4.内容:①思想上:冲破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③组织上: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5.意义: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②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的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拨乱反正1.平反冤假错案(1)“文革”中受到迫害的各级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2)恢复刘少奇名誉,使得建国以来最大冤案得到平反※※注:如何看待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这是深得人心的举措。
彻底解除了“文革”强加给广大干部、群众的枷锁,使他们心情舒畅、精神振奋的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2.中共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标志1981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部编历史八下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两个凡是:“凡是毛泽东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泽东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一方针后来被称为”两个凡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阶级斗争为纲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党和国家“两的工作个重心凡仍是是:阶”级斗争
2019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实质: “左”倾 错误的继
续
“两 个 凡 是”
文章指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能是社 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 的最基本原则 。
思考:十一届三中全会什么时候在哪召开的? 通过了哪些重要决策(会议内容)?
时间:1978年底 地点: 北京
内容 路线
纠正错误
确立正确路线
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否定“两 个凡是”
停止使用“以 阶级斗争”为 纲
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 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 指导方针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 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 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内容 意义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
伟大转折
推进
2019
平反冤假错案 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思考题:
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
三次历史性巨变,三次巨变依次发生于20
世纪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时间上具有连续 性,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 大人物。据此请回答:
三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是指什么?每次巨 变产生的伟人分别是谁?
2019
1.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
C ( ) A.“两个凡是”思想的提出 B.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
2. 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A准》,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
() ①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②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③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④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201A9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梳理
知识点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背景:“文化大革命”后,“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召开: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主要内容:
思想上:会议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政治上: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组织上:会议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知识点2拨乱反正
史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1980年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结束: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拓展延伸:
1、比较遵义会议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及其深远意义:
第一次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第二次是毛泽东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第三次是邓小平领导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结合具体史实指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之间的联系。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打破了长期以来束缚中国人民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所以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作了思想准备。
4、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1)社会因素:粉碎了“四人帮”,中国在徘徊中即将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思想因素:“文革”结束后部分领导人依旧执行“左”倾路线,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在1978年进行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3)经济因素:1977年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大力整顿,
国民经济初步恢复。
(4)路线因素:“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不适合新时期的现状,需要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5、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1)从会议召开的背景和内容来看,这次会议是在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内乱、国家处于徘徊时期召开的,这次会议讨论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的许多问题;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这次会议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道路。
易错警示
1.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在建国初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宪法。
2.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事件是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3.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